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人物

AI四公子5/Berry AI創辦人林逸中組建夢幻隊伍+頂尖品牌顧問團 打造台灣唯一速食AI影像識別系統

近年打入台灣及美國速食市場的影像識別系統業者Berry AI,由29歲的林逸中所創辦。(圖/方萬民攝)

近年打入台灣及美國速食市場的影像識別系統業者Berry AI,由29歲的林逸中所創辦。(圖/方萬民攝)

近年台灣經歷疫情與地緣政治風險的威脅,被不少企業家形容「從未見過的艱困情況」,然逆境出勁旅,台灣有一支、也是唯一的影像AI辨識軟體隊伍「Berry AI(華捷智能)」,趁勝直攻速食業發源地-美國,與龍頭麥當勞以及漢堡王、披薩店LITTLE CAESAR等業者合作。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CTWANT記者前往位在台北市內湖區的Berry AI辦公室,採訪今年29歲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林逸中,他身著西裝、白T恤搭牛仔褲,笑容溫和如鄰家大男孩,沉穩地介紹Berry AI於2019年1月從母公司飛捷(6206)獨立出來後,2020年就爆發COVID疫情。

「台灣那時防疫做到是『世界唯一和平的島國』,矽谷幫回台,美國、歐洲創投與基金經理人在疫情間帶家人來度假、避難,一邊展開人脈、探詢機會!」林逸中與外資、外國客戶的話題,從半導體巨頭台積電轉移到科技創新及本土獨角獸;搭配既有硬體優勢,前瞻的AI種子也開始萌芽,台灣優勢再度被看見。

林逸中從杜克大學、哈佛商學院畢業後,先到華碩負責Vivobook 筆電產品,23歲時進入父親林大成所經營的全球前3大POS機(銷售時點情報系統,又稱收銀機)供應商飛捷集團新事業發展部門,帶著無人商店Grabango經驗,從2張桌子、2個同仁開始,搭上2018年「Amazon Go」無人商店開張「監視器+AI」的新趨勢,進入視覺軟體人工智慧辨識系統開發領域。

Berry AI的產品是速食業AI影像辨識軟體,能夠監控外國得來速情況並進行分析。(圖/方萬民攝、取自Berry AI官網)
Berry AI的產品是速食業AI影像辨識軟體,能夠監控外國得來速情況並進行分析。(圖/方萬民攝、取自Berry AI官網)

為何為公司取名Berry(莓果)?「在軟體整合電子跟機械的創新趨勢裡,成功例子是蘋果。」「監視器越來越融入日常生活的情況下,可愛的水果形象較不具侵略性。」林逸中俏皮地解釋。Berry AI的產品是AI影像辨識軟體,能夠整合到市面上任何監視器中,把影像轉化成數據到後台讓業者進行分析、進一步優化SOP、精準投放人力,解決營運問題,以「Berry AI」為品牌打入市場。

Berry AI新創的AI商品並非一開始就打入速食領域。「初期嘗試無人商店,那是太大的議題,連亞馬遜都還沒發展成熟;後來找到麵包店,但是變因太多會干擾表現,像是麵包外型與顏色差異細微、從店內燈光、拿的時候被夾扁改變形狀… 都會影響外觀,導致精準度從95%達到99.9%很困難;第三個嘗試是外國郵局包裹識別,相對有效果,但因組織文化關係,導入時程較慢。」

創業的前一年半內,Berry AI迅速轉換賽道的同時,正好迎來史上最大疫情。「有些產業注重體驗、有的則注重速度」,林逸中明快切入速食市場,獲麥當勞與溫蒂漢堡等青睞,應用在「得來速」(開車入速食店專用車道點餐取餐服務),AI影像識別系統有助人力配置可優化客戶獲利,因而提高了使用率。私下,林逸中還會挑不同時段坐在速食店田野調查,直接觀察店內情況、跟員工聊一聊,了解如何協助他們在工作流程表現更好。

林逸中(圖中著深色西裝者)與團隊到外國參展介紹公司。(圖/Berry AI提供)
林逸中(圖中著深色西裝者)與團隊到外國參展介紹公司。(圖/Berry AI提供)

Berry AI的第一筆訂單約10萬美元,來自全球最大、同時是速食業發源地的美國市場,在2021年、林逸中27歲時接到,「那時相當振奮!」他笑說,目前麥當勞及漢堡王、披薩店LITTLE CAESAR等美國一線品牌業者,都是Berry AI的客戶。

疫情中,林逸中不僅切入速食業,他還建立一支「夢幻團隊」。去年四月,陽明交通大學「深度學習程式設計與金融科技產業實踐講座」請來林逸中當講者,簡介特別提及:「Berry AI團隊雖小,但不惜重本打造一支夢幻隊。技術團員分別來自Alibaba、Appier、AI Labs、聯發科、中研院、北京自駕車新創、矽谷無人商店新創與東京醫學影像軟體商。」

目前Berry AI團隊約30人,以台灣為總部,美國另設分公司,員工年齡落在25~35歲,「這個時代的人是最懂AI的,早於這個年齡10年的人學校還沒有教,這也是我們的先天優勢。」年輕團隊搭配業界老經驗,Berry AI的顧問團隊名單全是來自麥當勞、漢堡王、TGI Fridays等大品牌的美國速食業資深高層。如何找到這群KEYMAN?「在職業社群平台領英LinkedIn上搜尋、參與各地演講與展會去認識。」林逸中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尋人,登門拜訪時則直接切入要害,「『等待時間下降7秒、營收成長1%』法則,時間是速食業的共同語言。」

這支在疫情下、國際亂局中成長的新創公司,以陌生的產品、切入沒有前例可循的商業模式,就連客戶也要逐步教育,他認為成軍4年算是蹲馬步,「公司還沒獲利,要在現有客戶品牌拿下更多市佔率」,林逸中堅定地盼望,同時評估獲利甜蜜點是現在獲得數百間門市採用、成長到千間。

林逸中在杜克大學的專題作品之一,是改良發電足球「SOCCKET」,在外面踢半小時能夠帶回家為燈充電,這個「遊戲集電」概念結合了實際情境與應用效益。(圖/Berry AI提供)
林逸中在杜克大學的專題作品之一,是改良發電足球「SOCCKET」,在外面踢半小時能夠帶回家為燈充電,這個「遊戲集電」概念結合了實際情境與應用效益。(圖/Berry AI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