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面對家人「EQ全消失」總是不耐煩!心理師揪3症頭:越親密越要勇敢說

經常與家人一交談就發脾氣,可能是壓力積累、期望落空,以及把家人當成情緒出口。(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經常與家人一交談就發脾氣,可能是壓力積累、期望落空,以及把家人當成情緒出口。(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

你是否無法與家人好好溝通,經常一開口就情緒失控?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心理師余佳容指出,面對最親密的家人卻「最不耐煩」的3大原因,包括累積的壓力、預期和期望,以及情緒的安全出口。

余佳容在臉書粉專分享,為何面對朋友、同事都能順利交談,但一回家卻無法與家人對話,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突然暴怒,不妨檢視自己是否有下列3現象:

第一、累積的壓力:忙碌的日常生活可能使我們的壓力累積,而家人則成了情緒釋放的對象。人的情緒勞動力有限,當我們在外忍耐已久,回家面對家人時,反而無力再自我調節情緒。

第二、預期和期望:我們對家人可能有更高的期望,因為我們與他們有親密關係。當他們不符合我們的期望時,我們可能會感到特別失望,這可能導致情緒的失控。

第三、情緒的安全出口:我們更容易在家人面前表現出真實的情感,因為我們知道「家人不會離開」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沒耐性,脾氣也彷彿失去控制,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內心認定家人不會離開。

至於該如何「自我調節」才能與家人平和交談?余佳容指出,關鍵在於表達情緒及適時獨處,每個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學會在日常向家人表達愛與感謝,在情緒失控時說出愧疚與感受,是在親密的家庭關係中重要的一環;當壓力席捲、感到疲憊時,可以向家人表達「需要一些個人空間」,好好休息與整理情緒。

余佳容說明,生活中情感連結最為緊密的人莫過於家人,但關係越親密情緒會越敏感、容易失控,因此更加需要溝通,「若一味的期望對方體諒或把感受限縮在心中,再牢固的關係也會變質,越親密越要勇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