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賴清德蕭美琴宣布當選 面對國會不過半新挑戰

賴清德競總宣布,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順利當選,現場支持者情緒沸騰。(圖/黃威彬攝)

賴清德競總宣布,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順利當選,現場支持者情緒沸騰。(圖/黃威彬攝)

民進黨正副總統搭檔賴清德、蕭美琴13日晚上8點半前往競總現場,現場舞台上的民進黨公職帶領現場支持者大喊「總統好」,宣布賴蕭配勝選。相較蔡英文總統2020年獲得817萬票、得票率57.13%,這次的得票率雖然只有約略40%,但在三腳督的情況下,賴蕭配實際得票數已高於封關前民調;然而,賴清德當選總統後,首先將面對執政黨在國會不過半的困境,接下來在內政可能受到嚴厲的挑戰。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選前就已預測,賴蕭配得票率介於3成5到4成1之間,他分析,民進黨上次輸掉了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原本在「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下占有優勢,但賴清德憑籍二大因素,最後,但選示仍需面對國會不過半的內政挑戰;另外,綠營人士也指出,賴清德勝選後,首要任務可能是「清黨」,處理之前為執政黨帶來諸多弊案的黨內派系人士。

游盈隆說,從長期以來的各項選舉結果,分析歸納出「台灣選舉動能」理論,簡單地說,前一次地方選舉大勝的政黨,往往是最有可能贏的總統大選的政黨;其中只有一次例外,就是2020年因為香港反送中運動以及「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外部效應所致,讓小英在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失敗後,於總統大選中大勝。

游盈隆分析,國民黨在2022縣市長選舉中大勝,原本依據「台灣選舉動能」的模式,選情對賴清德不利,加上必須必須概括承受蔡政府8年執政缺失所帶來在野黨猛烈砲火及社會質疑,但他雖然選得很辛苦,仍憑籍二大因素獲得最終的勝利。

「從2022年地方選舉結束就開始,到了5月到11月間,總統候選人一直紛紛擾擾,後來又有藍白之間的分分合合。」游盈隆指出,其中一個因素是國民黨自己內部的領導問題,國民黨黨中央對總統候選人產生方式一直不明確,後來又有藍白合的紛紛擾擾,導致無法有力整合;從侯友宜與趙少康到選戰最後階段的聲勢上揚情況來看,若是提早起步,結果可能大不相同。

游盈隆指出,第二個因素就是賴清德的條件勝過其他候選人,在發生萬里老家違建風波前,保持近乎完美的個人形象;除了政治資歷完整及形象好之外,賴清德又具有副元首身份,在2023年8月出訪美國,展現出總統等級的高度,民調也衝破四成,可惜到9月發生缺蛋風波,賴的支持率跌了10個百分點,後來就再也回不去。

游盈隆認為,賴清德當選後,未來的挑戰主要還是來自內政,必須面對三黨不過半的國會;至於兩岸關係,則不會有太重大的變化,將大致延續蔡英文的策略,而他研判,對岸多半也會比照蔡政府時期的對台態度。

一位綠營人士指出,賴清德選戰打得辛苦,因為必須背負執政的包袱,對於高端疫苗、五缺、光電、貪腐等批評,都只能蓋括承受,雖然賴清德對其中很多政策並未參與、也未必認同,卻沒有辦法批評執政黨的施政;他舉例說,雖然賴清德曾任醫生,又是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但對於國產疫苗的政策卻完全沒有插手的餘地,全部由蔡英文、蘇貞昌及陳時中主導,然而,當對手批評他是高端疫苗的「共犯」時,賴也只能啞巴吃黃蓮。

綠營人士說,以賴清德恩怨分明的個性,選後首要的任務,恐怕是清算民進黨內涉及貪腐的黨員,尤其是涉及疫苗、綠能等弊端的數名英系大老,恐怕難逃司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