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古代習俗沒有「點燈安太歲」 學者:近代研發出來安穩心神用

(圖/報系資料照)

(圖/報系資料照)

農曆新年將至,各大廟宇紛紛貼出各種沖煞的生肖清單,呼籲信眾應盡快登記點太歲燈來避災躲難。但民俗學者台中教育大學副教授林茂賢卻表示,古代習俗中並沒有點燈安太歲一說,點燈安太歲是興起於1980年代,主要是「安穩心神」用。

根據媒體報導指出,林茂賢副教授表示,台灣社會安太歲的習俗約源自於1980年代,當時由於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犯太歲(正沖、對沖、偏沖),習俗就是在過年期間到廟裡安太歲,林茂賢也提到,安太歲並沒有太多禁忌,也不一定需要點燈,依照個人信仰與心意即可。

而FB粉絲專頁「臺灣學通訊」也曾在2019年發文探討過台灣的太歲信仰。文中表示,「太歲信仰」起源於中國古時天文天象星宿之觀察,配合將天體運行的六十年為一週期,道教進一步將其具像化成為六十尊元辰星宿,輪流執掌人間禍福一年,稱作「值年太歲」。其信仰以星辰信仰為基底,融入本命思想、生肖崇拜、圖騰崇拜、方術等不同元素轉化成現今的太歲信仰。

文中也提到,民間信仰中對於與太歲相沖之說法頗為多樣,一般多採用下列者;「犯太歲」指人之本命生肖與值年太歲相同者,謂「正沖」,與生肖正相對者,稱「沖太歲」(對沖),另與生肖相差3次序及9次序者,為「偏沖」。而沖犯太歲之人容易招惹小人,是非纏身、運氣衰退等,故沖、犯太歲者均須安奉太歲,以祈求趨吉避凶、平安無事。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學者曾進行過一次田野調查,才知道台灣民眾有在宅第內「安太歲」的習俗,但是自何時從宅第轉化到廟宇確切年代並不清楚,確切可知的是1970年代開始有廟宇為信眾安太歲,到了1980年代末兩岸宗教交流影響下,從北京白雲觀引進六十太歲信仰,太歲信仰逐漸成型。

六十太歲信仰在臺灣發展的近三十年來,逐漸成為現今我們所見的太歲信仰;探究其風行之因素,仍是深根於臺灣民間社會中的避開煞星,以及補運、流年之概念,透過祭祀值年太歲來消除該年之邪煞,故一開始對於太歲信仰有負面、凶神之感。不過時至今日,臺灣社會已將太歲星君之神格提升為多功能,信徒期待透過「安太歲」及敬拜斗姥,以獲得賜福、求財、延壽、消災、趨吉、避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