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黃永松過世 傳欲捐「漢聲」政府沒興趣大陸搶接手?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突過世,文化界人士紛紛表達哀悼。(圖/報系資料照)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突過世,文化界人士紛紛表達哀悼。(圖/報系資料照)

只要曾有推薦「介紹傳統文化」中英文刊物給外國友人經驗的民眾,一定會想到中英文版「漢聲雜誌」這本老牌刊物,《漢聲》雜誌創辦人之一的攝影家黃永松,在3月4日離世,享年81歲,許多文化界人士都相繼發文,提到昔日與「漢聲」及黃永松的印象,文化部也對黃的過世,表達哀悼之意。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強調,《漢聲》搜集了豐富的史料,是文化界經典,雖然政府頒過多次獎表揚黃永松,但若能將《漢聲》數位化,更有實質意義。不過,在黃永松生前,藝文界就傳出,黃想將著作權捐給文化部,成立數位資料庫,但文化部都興趣缺缺,中國大陸藝文界得知後,立即向黃爭取願意接手的合作意願,因為「漢聲」正好可以彌補大陸文革期間流失的漢文化資訊,但黃思考在三,仍希望資料留台灣,予以婉謝。

陳學聖表示,文化部部長史哲,既然捨得燒八千多萬演兩天的《1624》(由文化部策劃大型戶外歌仔音樂劇「1624」,主題從海洋史觀探台灣身世。),總不會連幾百萬將「漢聲」數位化經費都捨不得出吧?如果政府不重視《漢聲》,一旦被對岸輕鬆收割這個台灣民間辛苦耕耘的果實,將會成為台灣文化的重大損失。

陳學聖說,黃永松老師是他非常景仰的一位文化人,長期從事文化扎根工作,從1970年籌辦「漢聲」中文版及後來的漢聲英文版,到80年代推廣「中國結」,90年代搶救龍潭惜字亭,出版楊柳青年畫,發起文化尋根活動,乃至晚年投入兩岸攝影教學,一直默默耕耘,從不間斷。

陳學聖表示,發行超過半世紀的《漢聲》雜誌,記錄黃永松與漢聲團隊帶領民間從事台灣文化研究的成果,可謂台灣「文化深耕」的典範,「漢聲」搜集了無數田野調查的一手資料,特別在兩岸阻絕年代,能從台灣發掘、珍藏、記錄漢文化在地的深化,並流播國際,堪稱台灣漢文化的百科全書。

他表示,根據黃永松友人轉述,黃永松生前念茲在茲的,是將《漢聲》數位化,希望讓這些文化結晶分享給更多人,可惜重病來得又快又急,沒有完成,人就走了。黃一度曾經動念想將著作權捐給國家,但竟「乏人問津」,反而是傳出大陸方面很有意願接手,但黃有疑慮,就沒進行。黃永松的朋友希望能繼續完成其遺志,目前卻力有未逮。

他因此對文化部喊話,既然已經花了好幾億,動用前瞻預算,成立國家文化記憶庫,證明政府極為重視利用數位科技保存文化資產。漢聲有很多珍貴的史料,還是民間自發完成的,把它數位化,無論是納入國家記憶庫,或另設一個資料庫,對文化部而言,都是事半功倍的千秋大業,何樂而不為?

陳學聖說,黃永松生前在最後一次參與的攝影展,留下的一句話:「美,無所不在,我們朝夕相伴…發現美、表現美、紀錄美、重視美…」或可視為其一生的寫照『長保赤子之心,無私奉獻』。如果因漢聲強調漢文化,可能「政治」不正確,政府就表達淡漠,未能展現出多元包容的文化保存觀卻受限於狹隘的意識型態,日後將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畢竟文化價值是遠遠超越眼下當前的政治。

英文漢聲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有關傳聞黃先生欲捐漢聲給政府,及大陸單位向本公司提出相關合作,這部份消息為坊間誤傳,漢聲並未接觸到上述相關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