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綜合

寶林案累計31例!她9天後才就醫 北市衛生局長曝「毒發時間不一」原因

(圖/翻攝自Facebook/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

(圖/翻攝自Facebook/寶林茶室信義遠百a13店-Polam Kopitiam-馬來西亞素食餐廳)

台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遠百a13店,驚傳食物中毒事件,目前已累計31例通報,12例檢出米酵菌酸,2人死亡,5人仍在加護病房搶救。不過台北市昨(31日)新增的1案例,為何直到用餐9天後才出現症狀?對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陳彥元說明,不同患者發病快慢的差異,取決於食用數量及自身抵抗力,以及有無慢性疾病、運動習慣等,都會影響毒性發作的程度。

截至3月31日,「寶林茶室」受害民眾至少31人,這些人是在3月19日至3月24日期間前往寶林用餐,大多數共通點都是吃了炒粿粉及滑蛋河粉。其中共有12人已檢出米酵菌酸陽性,住院病患中,有5人在加護病房救治,其中1人使用葉克膜,1人狀況好轉,其他4人則還在昏迷當中,詳細病況不便透露,但多少都有腦病變問題,情況相當危急。

對此,台北市政府昨舉行寶林案進度更新說明記者會,其中北市新增1例個案,為43歲女性,21日到寶林用餐吃炒粿條,直到30日才到內湖三總就醫,肝指數、白血球指數正常,腎功能指數也正常,經醫師綜合診斷後返家觀察。

為何有民眾用餐後最快2小時發作,有人卻直到第9天才出現症狀,衛生局長陳彥元說明,如果有攝食的話,就跟攝入的量有關係,如果食用量相同,也與個人抗受性有關,其他必須考量的因素還包括:有無慢性疾病、運動習慣等,這些都會影響毒性發作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