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
最新

WHO命名去中國化 我國仍沿用簡稱武漢肺炎

立委許智傑表示,武漢肺炎的名稱是要大家聽得懂,不必為此糾結。(圖/許智傑辦公室提供)

立委許智傑表示,武漢肺炎的名稱是要大家聽得懂,不必為此糾結。(圖/許智傑辦公室提供)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加溫,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在記者會上病毒威力甚於恐怖攻擊,呼籲各國將其視為頭號公敵,並宣布將起源自武漢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肺炎命名為COVID-19。不過,我國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指出,簡稱仍可為「武漢肺炎」,立委許智傑也說,雖然WHO有正式命名,但大家不必為了名稱糾結,更重要是對抗疫情。

根據媒體報導,過去對於疾病或病毒的命名方式,可能以發現者的名字,或是所在地地名等相關元素來命名,但WHO考量被連結的國家或許感覺遭到污名化,例如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德國麻疹、日本腦炎、伊波拉病毒,因此1月公布此病毒名稱為2019-nCoV,此次則再次調整為COVID-1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與WHO公布之國際資訊接軌,並使民眾方便理解,由新型冠狀病毒所引起之肺炎正式稱呼為「COVID-19」,但簡稱仍為「武漢肺炎」。至於繼續稱「武漢肺炎」是不是跟中國有槓上的意味,許智傑認為,武漢肺炎只是簡稱,大家聽得懂就好,防患病疫才重要,希望大家別在名稱上打轉,一起團結對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