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
大陸

多人染病卻沒發燒 鍾南山:只重體溫恐有漏網之魚

鍾南山研究團隊表示,「入院時」沒發燒的患者超過5成,只注重發燒與否,恐會出現漏網之魚。(示意圖/New York Times)

鍾南山研究團隊表示,「入院時」沒發燒的患者超過5成,只注重發燒與否,恐會出現漏網之魚。(示意圖/New York Times)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延燒,國際間的科學家持續針對新冠病毒進行研究,中國流行病學專家鍾南山帶領的團隊發現,新冠肺炎的致死率為1.4%,特殊病例潛伏期可長達24天,入院時有發燒的患者佔43.8%,只將重點放在發燒與否,恐會出現漏網之魚。

綜合陸媒報導,2月28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特徵〉研究論文在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正式發表。

該研究納入了2019年12月11日~2020年1月29日來自全中國31個省(市)共552家醫院的1099例確診患者,研究團隊發現,潛伏期大於14天的共13例(12.7%),而潛伏期大於18天的僅有8例(7.3%)。研究人員強調,單純根據最小和最大值來評估人群的潛伏期,容易引起誤解。

結論更顯示,在「症狀」方面,入院時有發燒的患者只佔43.8%,但住院期間有發燒的患者佔88.7%,第2個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67.8%),噁心、嘔吐(5%)和腹瀉(3.8%)則很少見。新冠肺炎臨床特徵類似SARS,主要症狀是發燒咳嗽、較不常見腸胃症狀。

團隊也提醒,新冠肺炎患者不發燒的比例高於SARS和MERS,所以若只側重於「體溫」為初步檢測病例的定義,那就可能漏掉不發燒的患者。儘管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病毒具有「種屬相似性」,但一些臨床特徵仍可以區分新冠肺炎與SARS、MERS和季節性流感。

研究團隊指出,SARS、MERS和高致病性流感的一般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而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很可能也一樣。但目前已在腸胃道、唾液和尿液內檢出新冠病毒,所以仍須研究這些潛在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