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無殼蝸牛難等跌價 房子避險5大因素成首選

五大因素帶動房市,7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飆出108.43點的九年新高紀錄,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無殼蝸牛期待房價下跌,但就是不跌」。(圖/本報資料照片)

五大因素帶動房市,7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飆出108.43點的九年新高紀錄,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無殼蝸牛期待房價下跌,但就是不跌」。(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經濟研究院7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飆出108.43點的九年新高紀錄,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無殼蝸牛期待房價下跌,但就是不跌」,現階段有五項因素帶動市場,包括遞延買盤出籠、房貸利率已處在歷史低檔、國內閒置資金豐沛、台商回流買地購屋和香港人來台置產,房地產第三季來已成國人投資避險標的首選。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佩真分析,營建業景氣飆新高,除了營造業下半年進入趕工潮,政府公共工程預算消耗,房屋開發案進入動工期,更多是不動產業近期熱絡,7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19.3%,增幅相當大,台北市最高,多是高資產資金回流所致,來自疫情過後遞延性的回流買盤,建構在部分剛性、長期置產型的需求,反映當月景氣持續好轉的態勢。

劉佩真指出,六都買賣交易中表現最好的是桃園市,原因在於有重大公共建設帶動,加上房價相對雙北市親民吸引購屋族移入,台南和台中在7月的交易些微衰退。

土地廠房交易也出現榮景,劉佩真指出,台積電近幾天持續加碼南科周邊土地購買,儘管台積電評估在美國設廠,但在台加購土地的行動顯示該公司確定把台灣當作先進製程的生產重鎮,這些搜購行動將反映在台灣房地產市場這半年的交易量,帶動供應鏈廠商自用土地買盤的陸續進場,估計會使得台灣的今年土地交易量持續上衝。

劉佩真估測營建業未來的景氣走向指出,營造業因政府對各機關預算消化的情況有詳加追蹤,近期指示有不克消化之處須提早排定因應措施,故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表現將為溫和成長走勢。

至於不動產市場,則有機會出現「價緩升、量擴張」的格局,但要留意不確定因素壓制房市景氣上升幅度的情況。

房貸、土建融餘額 雙雙續締新猷

中央銀行25日公布7月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房貸)及建築貸款(土建融)餘額,各增至7.670兆元及2.269兆元,雙雙續創新高,其中土建融餘額年增率15.45%,增幅為2011年10月以來(106個月)新高,代表建商仍看好未來房市自住需求買氣。

央行統計顯示,土建融餘額2019年9月正式衝破2兆元大關,且已連續17個月創新高,餘額年增3,035.95億元,年增率15.45%,已連續14個月二位數成長。

銀行房貸主管強調,今年以來金融市場受疫情衝擊,但台灣控制相對良好,自住需求買氣受響小,連帶供給側的土建融餘額年增率也續衝高,代表建商對今年房市偏樂觀的看法不變,反映在營造貸款及銷售周轉金需求居高不下。

央行官員認為,國內疫情控制良好,自住需求也維持不錯買氣,加上新完工交屋潮,整批分戶房貸增加,尤其各銀行持續推出優惠利率房貸搶攻優質戶,餘額增加明顯。

觀察房貸餘額7月單月增加562.38億元,顯示自住客仍明顯回籠,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近年來自住購屋的占比都維持約近九成,需求導向相對不受疫情影響。央行官員指出,以7月六都移轉棟數統計來看,六都月增率全部達二位數,合計月增率19.3%,年增也有2.8%。

雖然今年前七月的六都累計移轉棟數仍年減1.2%,但主要是2019年台商回台的一波商用不動產交易熱絡,帶動整體房市,形成較高基期的效應。

基本上疫情影響本來就小,隨解封後房市更顯回溫,包括新成屋及中古屋交易均活絡。

7月買賣移轉棟數 衝破3萬棟

房地合一稅實施四年半、55個月以來的新高

疫後房市發燒,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7月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3.06萬棟,月增19%、年增3%,全台交易量單月站上3萬棟,創下房地合一稅實施四年半、55個月以來的新高,以近期房市買氣高檔不墜推估,今年全年仍有機會站上30萬棟大關。

上次全台單月買賣移轉棟數站上3萬棟,是在2015年12月時,因房地合一稅實施前稅制轉換的大量移轉潮,去年7月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即創下2.96萬棟房地合一稅實施後的高檔水位,今年7月更突破去年高點,攀上3萬棟大關。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全台單月3萬棟的買賣移轉棟數,已經逐漸接近上一波房市榮景時的移轉量能,較為不同的是,上波房市榮景時,雙北市單月的移轉棟數合計可達上萬棟,但目前僅回升至七、八千棟,即使大台北復甦腳步較緩慢,但大台北以外的都會區交易熱絡,房價負擔愈低的區域,交易量增加的情形愈明顯。

自6月疫情趨緩後,無論新推案與中古屋市場買氣,都明顯感受一波觀望買盤遞延爆發,疫情期間全台每月移轉棟數僅約2.2~2.5萬棟,不過7月移轉登記大幅增加。

這一波疫後房市交易在7月大爆發,六都中又以桃園、高雄年增分別達14%、12%最高。非直轄市則以新竹地區買氣最強大,新竹市、縣單月均達千棟以上,年增38%、29%,分居第一、二名,反映近來製造業、科技業景氣暢旺、台股指數持續續攀高,同時帶動高所得、相對低房價、與製造業景氣密切相關的新竹地區,房市買氣暢旺。

累計今年前七月全台買賣轉棟數為17.09萬棟。曾敬德表示,以7月房仲業者業績高檔不墜的情形推估,8月買賣移轉棟數仍將持續高檔,今年全合仍有機會超過30萬棟。

高房價…小宅異軍突起

房價居高不下,今年全台新推案二房產品占比高達42%,直逼三房產品的44%,其中,台北市因高房價縮小坪數、台中市則因投資風氣漸起,該二都二房推案占比更高於三房;新北市重劃區也出現不少25~28坪、室內坪數不到20坪的「小三房」,成為高房價下的特殊產品。

根據數字科技旗下591新建案調查,今年全台新推案二、三房房型的比例合計高達近九成,今年前七月全台七大都會區新推案約有4.4萬戶,其中,二房產品約有1.8萬戶、約占42%;三房產品約1.9萬戶、約占44%;不過四房格局以上僅占約13%,一房及套房合計則占不到1%。

雖然三房向來為剛性自住需求的大宗主流格局,桃竹、南台灣地區因房價較低,「一次到位、直上三房」需求強勁,不過台北市、台中市新推二房戶數均大於三房,主要因台北市新案多屬都更重建案,集中在士林、大同、信義等舊商圈的精華地段,建商在高單價下只好縮小坪數拉低總價,將重心擺在二房規劃,台北市新推案有高達45.8%為二房格局,遠超過三房的30.6%。

台中市二房產品比重更高達45.9%,是各大都會區中二房比例最高的縣市。

591新建案分析,台中市商場、交通建設題材不斷,今年底台中首條捷運綠線即將通車,北屯G0特區、子重劃區二房產品低總價投資性價比高,舊城區台中車站8月底後前後站道路打通、LALAPORT動工等利多,投資客搶購站前800萬上下的二房產品,加深建商推小宅的信心。

雖然新北市新案二、三房比例差距不大,不過板橋江翠、新店央北等房價相對較高的重劃區,出現不少25~28坪的三房產品,這些「小三房」扣除公設比後,室內坪數在20坪以內,算是在高房價之下的特殊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