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生活
健康

罹患思覺失調症 21歲高材生街頭裸奔

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陳紹祖主任說,現在治療思覺失調症治療已有很大的進步,期待患者都能再創人生第二春。(圖/廠商提供)

花蓮慈濟醫院成癮精神科陳紹祖主任說,現在治療思覺失調症治療已有很大的進步,期待患者都能再創人生第二春。(圖/廠商提供)

21歲的小琪(化名)曾是國立大學的高材生,正值青春年華的她,甫上大學便出現脫序行為,曾經裸體在街上奔跑,總感覺身邊的路人要傷害她,內心恐懼不已。家人陪伴就醫後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是因為缺乏藥物的穩定治療,病情反覆,使小琪無法繼續求學,決定休學靜養。後來聽從醫師的建議,以獨特機轉的新型藥物進行治療,很快地小琪不再受幻聽、妄想等症狀困擾,因為病識感而產生的憂慮情緒也大幅改善,漸漸她重拾信心,經常積極參與醫院日間病房的復健活動及功能訓練,期待有一日能再重回校園完成學業。

思覺失調症在台灣的發生率約是1%,每百位人口中便有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好發年齡為15歲至30歲,很多的患者因為受到疾病的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失去他們原有的人生。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成癮精神科主任陳紹祖指出,陳紹祖主任分享,對於許多患者而言回到正常生活其實是他們最大的願望,可是因為思覺失調症會造成患者思考能力不如以往,再加上患者心中總是恐懼疾病復發,什麼事都不敢做。因此目前大約僅有三成患者可以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回歸社會,尚有三成患者雖能照顧自己,卻仍無法恢復原有的能力,完成簡單的工作。

曾有患者家屬說:「沒關係,爸爸養你一輩子。」雖然背後的情感讓人動容,但陳紹祖主任仍期待可以有更多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因為患者父母會老、兄弟姊妹會有自已的家庭,患者終有一日還是要學習自立。至30歲,很多的患者因為受到疾病的干擾而無法完成學業或順利工作,失去他們原有的人生。所幸思覺失調症的治療發展持續推進,常見的治療選擇為新型抗精神病藥物,可透過抑制大腦多巴胺或血清素分泌以減少患者出現的幻覺、各種妄想等症狀,但是過少的多巴胺及血清素將導致患者沒有生活動力或社會退縮,反而造成患者用藥後,難以回歸社會。

要讓多巴胺調節得剛好是重要的治療發展趨勢,目前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出現新獨特機轉,結合目前既有的抗精神病藥物的優點、減少藥物的副作用,不會過度抑制多巴胺和血清素分泌,以調節的方式讓濃度不過多也不過少,幫助患者生理上維持在適當的平衡狀態,除了正性症狀,也顯著改善患者的負性症狀、情緒症狀及認知功能障礙,讓患者有機會重拾對生命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