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國際
大陸

勞動人口老化!東北40歲打工仔滿街跑 陸研擬延後退休年齡

大陸勞動力恐不足,圖為廣州春節過後缺工,製衣廠老闆們直接坐在路邊招工。(圖/中新社)

大陸勞動力恐不足,圖為廣州春節過後缺工,製衣廠老闆們直接坐在路邊招工。(圖/中新社)

近日大陸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發佈《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報告,顯示從1985至2018年間,大陸(不含台港澳,下同)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38.4歲。其中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三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而黑龍江「打工人」平均年齡甚至超過40歲,連同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指出,大陸勞動力供不應求已成為常態。

相較於東北地區,勞動力平均年齡最小的大陸5個省份分別是西藏、貴州、海南、新疆和廣東。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地方也正是人口出生率比較高的地區,顯示當出生率較高,也會一定程度削減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該《報告》指出,全大陸的農村勞動力的平均年齡從1985年的31.85歲上升到2018年的38.42歲;城鎮勞動力也從平均33.44歲升至38.37歲,平均年齡最高的前5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重慶、湖南。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大陸勞動力年齡上升與結構隱憂面。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口結構變化與就業形勢研究」課題組研究就指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連續幾年保持1300萬人以上,但就業總量已不是勞動力市場的主要矛盾,反而是結構性風險大於總量風險。

從趨勢上看,除當前勞動力供不應求已成為常態外,隨著大陸高齡化進程加快和生育率走低,適齡勞動人口將繼續減少,勞動力供給規模持續下降。同時未來10年大陸第一產業勞動力需求量將不斷下降,從2020年1.87億下降到2030年的1.09億;第二產業從2億下降到1.6億,反而第三產業勞動力需求持續增加,從3.8億增加到4.9億。

也因此,為深化勞動力市場改革,該課題組也提出幾方面建議,包含擴大勞動力供給規模,提高勞動參與率,涉及如研究延遲退休政策、推出生育政策,應對生育率下降,並健全優化社保體系和生育配套政策等。

大陸勞動者延遲退休一直備受討論,尤其今年發布「十四五」規畫更明確提及要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導致熱議。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祕書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認為,整體來說,延遲退休政策應給民眾有得選,所謂「漸進」決定權應交給勞動者,而不是硬性規定一個時間點,勞動者何時領取養老金也應有選擇權。

在延遲退休政策落地時,他認為應有些政策彈性,不同的人情況是不一樣的。因此應將法定退休年齡與法定全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適當分離。

據貝殼財經引述董克用說,一般一個國家會討論延遲退休問題,第一是因為社會缺乏勞動力;第二種情況也是大陸目前面對的問題,涉及到與養老金相關的延遲退休。由於大陸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上升到77歲,這同時意味老年人領取退休金的時間越來越長,加上少子化趨勢讓繳費一代壓力更大。

觀察「十四五」規畫提出漸進式的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董克用認為是「逐漸延遲」而非「一步到位」,且最終退休決定權仍應交給勞動者,除有任職期限的公職人員之外,對從事體力勞動等勞動者,在法定退休年齡上應有所照顧。

另針對勞動者何時領取養老金方面,董克用也認為可把法定退休年齡與法定全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適當分離,細化全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願意早領的就少領些,願意晚領取的就多領些,從政策上實現個人「多繳多得」,領取時「早減晚增」,這些方法在國際上都有先例。

他也說民眾擔心即便願意延遲退休,用人單位也不願再聘僱,因此官方也應制定相關法規來保護高齡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