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甘仲豪」編輯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7,230 篇文章
女王過世前私下評哈梅婚姻「完全災難」,親信揭露她其實早就看穿梅根。(圖/達志/美聯社)

震撼內幕曝光!英女王過世前評哈梅婚姻「完全災難」 親信揭:她早就看穿梅根

英國已故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生前一向給人端莊克制的形象,不過外媒近日爆出,她在過世前一個月,曾在親密圈子中坦言,孫子哈利王子與梅根婚姻是一場「完全災難」,更直言「早就看穿梅根」。這番言論震撼皇室圈,也讓外界得以一窺女王晚年的真實想法。哈利與梅根婚姻成為英國皇室近年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女王生前其實內心頗多不滿。(圖/達志/美聯社)根據《馬卡報》(Marca)與皇室傳記作家莎莉貝德爾史密斯(Sally Bedell Smith)最新報導,伊莉莎白二世於2022年9月駕崩前一個月,在巴爾莫勒爾城堡與表親伊莉莎白安森女爵(Lady Elizabeth Anson)進餐前談及哈利與梅根的婚姻,罕見吐露不滿。安森私下轉述女王直言:「這是一場完全的災難(complete catastrophe)。」安森更指出,女王當時神情既憂心又失望,強調自己「一眼就看穿梅根」。報導中指出,早在哈梅婚禮籌備期間,皇室內部就已出現緊張氛圍。梅根不願透露婚紗設計細節給女王,讓她感到被冷落;哈利則在一次會面中態度「無禮」,也讓祖孫關係降至冰點。哈利與梅根婚姻成為英國皇室近年最具爭議的話題之一,女王生前其實內心頗多不滿。(圖/達志/美聯社)不僅如此,哈利還越過規矩,要求由坎特伯里大主教主持婚禮,未諮詢溫莎教長,引起女王極度不滿。對於梅根穿白色婚紗參加二婚,女王也私下評論「不合適」。安森更直言:「哈利既不夠聰明也不夠堅強,而梅根兩者都有,這將帶來麻煩。」據稱最讓女王難以釋懷的,是哈梅將女兒命名為「莉莉貝」(Lilibet),這是她從小由家人專用的暱稱。她一度氣憤表示:「皇宮、畫作都不是我的,這名字是唯一屬於我的東西,現在他們也拿走了。」哈梅夫婦曾聲稱此舉獲女王祝福,但包括皇室傳記作者羅伯特.哈德曼(Robert Hardman)在內的多名消息人士皆指出,女王當時「怒氣沖天」。這些爆料讓外界更加理解女王為何在「Megxit」事件上態度強硬,當梅根提出希望保留王室身分同時獲得商業收入時,女王表明,若無法遵守王室限制,就不能代表王室出席任何官方活動。儘管女王對外始終維持親情立場,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哈利、梅根與阿奇永遠是我們摯愛的家人」,但最新曝光的內情顯示,伊莉莎白二世內心其實早已對這段婚姻失望透頂。女王過世前私下評哈梅婚姻「完全災難」,親信揭露她其實早就看穿梅根。(圖/翻攝自X)

男遊客在泰國街頭按摩後雙腿爆出膿包,醫師示警恐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示意圖/Pixabay)

男遊客泰國巷弄按摩只花150元 隔天腿部爆膿包「恐染金黃色葡萄球菌」

美國一名急診醫師日前警告遊客「千萬別貪小便宜」,因為一名男遊客在泰國小巷花5美元(約新台幣160元)做按摩,醒來卻發現雙腿爆出紅腫膿包、疑似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醫界與網友熱議。遊客在泰國街頭按摩後雙腿爆出膿包,醫師示警恐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圖/翻攝自TikTok)這起事件源於TikTok上一段驚悚影片。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一名女網友上傳男友在泰國街頭小巷接受老人按摩的片段,看似放鬆,隔天卻急轉直下。男友腿部布滿紅腫與膿包,被醫生診斷為毛囊炎(folliculitis),一種由細菌感染毛囊引發的皮膚病。美國急診醫師喬惠廷頓(Dr. Joe Whittington)看完影片後發出警告:「當你的按摩只要5美元,感染可是免費贈送。」他表示這名男子可能是感染了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這種細菌透過與傳染者或不潔物品接觸而傳播。遊客在泰國街頭按摩後雙腿爆出膿包,醫師示警恐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圖/翻攝自TikTok)「當你在水泥桌上按摩,旁邊還停著機車,拜託你趕快起來回飯店拉筋就好。」醫師形容,這種情況多半源自按摩師未消毒的雙手、重複使用的按摩油或未清洗的毛巾,加上汗水、毛孔張開等因素,簡直是細菌大本營。畫面中那位女按摩師雖然戴口罩,但手部未穿戴手套,仍有高度傳染風險。惠廷頓醫師指出,一般毛囊炎可透過清潔與休息自行痊癒,但若症狀嚴重,仍需口服抗生素治療。消息曝光後已吸引逾36萬人觀看,許多網友直呼:「太恐怖了」、「以後不敢亂找路邊按摩店了」。但也有旅客分享正面經驗:「我在泰國連續做了五次按摩,都去合法水療店,真的超棒,記得認明正規店就好。」針對此事,有執照的按摩治療師也留言:「這種問題不只發生在泰國,任何未受訓或無證營業的地方都有風險。」

77歲退休女教師雪倫雷恩入住「Villa Vie Odyssey」號,展開15年海上旅程。(圖/翻攝自網頁)

77歲退休教師「賣房改住郵輪15年」 一輩子願望成真:有人伺候又省錢

美國加州一位77歲的退休女教師,用行動實現人生夢想,她賣掉位於加州退休社區的住宅,搬上郵輪開啟環遊世界的生活,並計畫接下來15年都以海上為家。《NBC洛杉磯》報導,這位名叫雪倫雷恩(Sharon Lane)的女士曾任高中外語教師,從今年6月16日起正式入住「Villa Vie Odyssey」號的內艙艙房。這艘號稱「全球首艘永久居住型郵輪」的船舶,提供長期旅居方案,並標榜「比在陸地上生活還便宜」。雷恩接受《NBC洛杉磯》採訪時說:「不但我負擔得起,還比在加州生活便宜,還有工作人員照顧我,不用再替別人操心,實在太值得了。」她表示,這是一生的夢想,現在終於圓夢,並強調船上的生活幾乎「所有瑣事都被刪除」,每天都是享受。根據報導,雷恩入住的艙房配置雙床、電視等基本設施,若單人長期租住,每月費用約為2999美元(約新台幣9萬6千元),也可選擇一次性買斷,價格為12萬9999美元(約新台幣419萬元)。另據《CNN Travel》報導,這艘郵輪將以3年半為一個完整航程,穿越147個國家、425個港口,目前已造訪溫哥華和阿拉斯加,接下來將前往日本、台灣等亞洲地區。除此之外,郵輪上配有健身房、圖書館、娛樂酒吧、夜店、泳池與SPA,甚至還有Pickleball球場。住戶享有Wi-Fi及三餐服務,可謂「移動的五星級退休村」。雷恩將一生積蓄投入這趟長達15年的旅程,她說:「我終於能做我一直想做的事。買了房,就住進來,沒有終點。」不過這艘郵輪在2024年原訂5月出航,卻因方向舵與變速器故障,直到10月才正式啟航。這段期間,多名已購艙的旅客被迫在北愛爾蘭的貝爾法斯特港口停留數月,甚至沒能出海。如今,郵輪問題已逐步排除,雷恩和數百位旅客正在朝環遊世界的夢想穩步前進。77歲退休女教師雪倫雷恩入住「Villa Vie Odyssey」號,展開15年海上旅程。(圖/翻攝自X)

泰國清邁一名2歲女童誤食10顆以上「熊造型大麻軟糖」,陷入昏迷送醫。(示意圖/Pixabay)

熊熊軟糖險奪命!泰國2歲女童誤食「大麻糖」昏迷 恐永久腦損傷

泰國清邁日前驚傳一起幼童中毒事件。一名年僅2歲的女童,因誤把造型可愛的大麻軟糖當作糖果食用,短短時間內吞下超過10顆,不但一度失去意識,更可能面臨長期腦部損傷風險。該事件引起泰國社群熱議,女童父親更於臉書發文警告所有家長,「孩子不是藥物實驗品」。根據《曼谷郵報》和《The Thaiger》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7月2日。女童當天在幼兒園突然昏昏欲睡,雙眼半閉、精神萎靡,老師見狀緊急通知監護人、也就是她的叔叔趕到學校。隨後孩子被緊急送醫,但醫生一開始無法確認病因,女童甚至陷入短暫昏迷。經家人仔細追查,才發現原來問題出在叔叔生日派對後,朋友留下的一包「大麻軟糖」。包裝設計與一般熊造型糖果無異,讓年幼的女童誤以為是點心,誤食了數量驚人的大麻製品。當家人發現時,整包僅剩兩顆,醫師確認她的昏迷與高燒正是因為「大麻中毒所引發的急性意識障礙與副作用」。雖然女童當日稍晚一度出院,但當晚卻開始出現幻覺與高燒,家人不得不再度將她送回醫院急救。醫師警告,這類大麻成分可能對發育中的兒童腦部造成長期傷害,目前女童是否會出現永久性神經損傷仍有待觀察。女童的父親痛斥留下軟糖的叔叔朋友極度不負責任,強調光是兩次送醫與治療費用就高達5萬泰銖(約新台幣4.5萬元),且因為屬於藥物中毒,保險無法理賠。他希望此事能引以為戒,呼籲社會與政府嚴格管理含大麻製品的外觀與包裝設計,別讓看似「可愛」的毒品奪走孩子的未來。泰國清邁一名2歲女童誤食10顆以上「熊造型大麻軟糖」,陷入昏迷送醫。(圖/翻攝自X)

一名乘客因「躺椅背」被後座怒吼還遭推椅,引發網友討論誰才失禮。(示意圖/Pixabay)

乘客半躺惹怒後座女乘客!對方怒告空服員還猛推座椅 網友兩派開戰

搭飛機時可不可以躺椅背?一名網友最近在Reddit發文分享飛行途中「座椅拉鋸戰」,掀起超過3000則留言論戰。該乘客透露,他搭乘班機從外地返回美國西雅圖時,因前方乘客全躺,他便「輕躺一半」,未料竟引來後方女乘客暴怒,三度要求他坐直,還向空服員投訴,讓他傻眼直呼「第一次見這麼誇張的行為」。根據《福斯新聞》報導,該名網友發文指出,自己搭乘經濟艙時,前座乘客一坐下就完全後躺,他為了保持空間,也小幅後仰約一半角度,未料背後一名女子立刻大抓狂,不僅連喊三次要求他挺直椅背,還抱怨「筆電沒辦法用」,甚至推椅背表達不滿,最後還去告空服員。他氣得「全躺到底」,並強硬撐完全程,「之後她就閉嘴了」。他強調自己每週都飛,從未遇過這麼自我中心的乘客,「居然連小幅度後躺都不行?」這篇貼文一出立即引爆網友戰場,有人表示支持:「座椅會後躺就是航空公司設計給你用的啊」,也有網友指出「整台飛機一起後躺不是更舒服?」但也有人認為「不是反對躺,而是飛機空間太小,根本容不下大家同時後仰」。另有一名身高185公分、經常在飛機上工作的網友分享:「我超理解,前座只要一躺,我的筆電就不能開,根本沒辦法做事,對我來說很痛苦。」不過也有人反擊,「椅子可以躺就代表我有權這樣做,是你要工作的需求限制了別人正常使用權利吧。」對此,禮儀專家、前空服員潔奎琳惠特摩爾(Jacqueline Whitmore)受訪時表示,椅背本來就設計可調整,乘客當然有權利使用,但也應講究禮貌,「請慢慢躺,注意後方是否有人使用電腦,或是否會壓到膝蓋。」她也建議,若真的不便,可以「禮貌開口請對方稍微抬高座椅」,通常會得到理解,而不是激化對立。「飛機上可不可以後躺」再成爭議焦點,不少網友分享親身經歷。(圖/翻攝自X)

關西與東海地區飆破38度,多地出現熱中症患者,醫護單位緊急出動應對高溫危機。(圖/達志/美聯社)

赴日恐遇「熱浪與雷擊雙警報」 全境飆破38度、東京急送74人就醫

颱風丹娜絲遠離台灣,本土未出現預期災情,網路盛傳的「7月5日預言」也悄然破局。不少民眾趁著天氣轉晴,搶買機票準備前往日本避暑兼旅遊,但實際上,眼下的日本卻迎來更驚人的災難級熱浪,全境籠罩在高壓系統之下,多地飆破攝氏38度,氣象單位更針對全國30個都道府縣發布「熱中症警戒警報」,危險程度前所未見。根據《NHK》與《WeatherMap》等日媒報導,七夕當天,日本從北海道到九州全面進入高溫特報區,東京市中心高達35.6度,創下今年首度「猛暑日」紀錄;關西與東海地區情況更為嚴峻,名古屋、岐阜與京都高溫逼近38度,體感溫度甚至直逼40度,醫院急診湧現大批中暑患者。東京消防廳表示,光是7月7日白天,便有74人因疑似熱中症送醫,其中40人為中等症狀,年齡層從9歲孩童到近百歲長者,幾乎涵蓋所有族群。官方提醒,應持續補充水分、鹽分,開冷氣降溫,即使在室內也不能掉以輕心。除了高溫導致身體不適,午後氣流不穩也成為另一道危機。日本氣象廳指出,午後將有強對流雷雨出現,山區與都市低地恐遭遇突如其來的短時豪雨與雷擊,部分地區甚至傳出道路積淹水與河水暴漲,出門活動需特別注意天氣變化。另一頭,颱風丹娜絲則朝琉球群島西側海域遠離,雖然未對台灣造成直接衝擊,但它的遲緩路徑仍持續為沖繩與日本西南方海域帶來長時間強風暴雨,當地浪高不斷,甚至恐有龍捲風與閃電災情。專家提醒,想赴日旅遊的民眾,務必事先查詢當地氣象與熱中症警報資訊,旅途中攜帶防曬帽、水壺與涼感用品,避免在正午前後暴露於戶外活動過久,並隨時留意雷雨預報,確保人身安全。關西與東海地區飆破38度,多地出現熱中症患者,醫護單位緊急出動應對高溫危機。(圖/翻攝自X)

艾希莉展示這間擁有145年歷史的維多利亞式古宅,如今已成一家人的夢想住所。(圖/翻攝自 TikTok)

買到夢幻老屋竟是「殯儀館改建」! 全家搬進去還開箱:這裡以前放屍體

許多人夢想擁有一棟大空間、復古風格的獨棟老屋,但美國威斯康辛州一戶人家買到理想住宅後,才發現這間充滿「古典魅力」的百年建築,其實過去是兩度轉手的殯儀館。這間曾經的棺材展示廳,如今即將改造成孩子的娛樂休息空間。(圖/翻攝自 TikTok)《紐約郵報》等外媒報導,現年39歲的艾希莉柏肯(Ashley Berken)與同性伴侶貝絲(Beth)育有四個孩子,去年花費30萬美元(約新台幣980萬元)買下這棟維多利亞式古宅。這間佔地超過420平方公尺(約4,500平方英尺)、擁有五間臥室與兩間書房的房子,原本是他們眼中的夢幻家園,直到她在車庫發現「搬運遺體專用斜坡」,才揭開它驚悚的過去。艾希莉對《Newsweek》表示,房屋買賣資訊完全未揭露此歷史,她回家查詢地方歷史網頁後,才確認該處曾經是當地殯葬業者營運據點,地下室設有完整的防腐室與棺材展示廳,其中還保留當年使用的洗屍槽與排水設施。地下室過去作為防腐室使用,洗屍槽與管線仍保留至今。(圖/翻攝自 TikTok)這些「殘跡」對部分買家來說或許避之唯恐不及,但艾希莉反倒視為特色資產,還興奮在 TikTok(帳號:@thefuneralhomehouse)上分享這段「殯儀館開箱日記」,其中一段介紹地下室的影片,更吸引超過64萬次觀看。影片中她指著防腐槽表示「光線非常好,可能可以變成植物溫室」,並打算將原本的棺材展示區改造成孩子們的休息娛樂空間。雖然部分網友笑說「這像恐怖片開場」、「會不會有隱形朋友半夜出來玩」,但也有不少殯葬業者留言肯定這棟房子的溫度與改造潛力。「我曾經在類似的準備室工作,那些地方通常陰森得可怕,但這裡感覺特別安全。」一名殯儀師留言說。「綠化這間房間很棒!我支持你留下洗屍槽當水槽!」另一人則笑說。柏肯還分享,她從小就對1991年電影《My Girl》中的場景印象深刻,主角一家就住在葬儀社裡。「這個家充滿歷史,也是一段段對家人最後送別的記憶,對我來說,它有自己的靈魂和故事。」她也坦言,若不是房屋過去的用途「讓其他買家卻步」,以他們的預算根本不可能入住這種地段的獨棟大宅。如今這裡成了全家的樂園,不僅孩子們在這裡成長,還有兩隻香腸狗、三隻貓和滿屋綠植。更讓她感動的是,透過社群分享,她認識了一位曾在這棟屋子長大的女子,「她的爸爸就是當年的殯儀館經營者,還分享童年在棺材展示間玩耍的回憶,讓我對這棟房子更有感情。」美國威斯康辛州一戶人家買到理想住宅後,才發現這間充滿「古典魅力」的百年建築,其實過去是兩度轉手的殯儀館。(圖/翻攝自 X)

印尼列沃特比火山驚傳劇烈噴發,火山灰直衝天際,當局緊急發布最高警戒,提醒遊客切勿靠近火山。(圖/達志/美聯社)

印尼火山爆炸式噴發 火山灰直衝1.8萬公尺 官方警戒最高等級

印尼東努沙登加拉省(East Nusa Tenggara)的列沃特比拉基拉基火山(Mount Lewotobi Laki-laki)於當地時間7日中午再度劇烈爆發,火山灰雲高達1萬8千公尺,氣象機構形容為「爆炸式噴發」,引起國際關注。由於火山活動異常猛烈,印尼官方已維持最高警戒等級,並警告遊客嚴禁進入火山周邊6公里範圍。印尼列沃特比火山驚傳劇烈噴發,火山灰直衝天際,當局緊急發布最高警戒,提醒遊客切勿靠近火山。(圖/達志/美聯社)根據《路透社》(Reuters)與《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這起噴發伴隨巨大聲響,與不到一個月前的上次爆發類似,當時高達11公里的火山灰導致峇里島(Bali)航班大量取消。這次火山再次甦醒,火山灰飄散至高空,為航空與當地居民安全再度敲響警鐘。印尼列沃特比火山驚傳劇烈噴發,火山灰直衝天際,當局緊急發布最高警戒,提醒遊客切勿靠近火山。(圖/達志/美聯社)日本氣象廳表示,目前尚未觀測到明顯潮位變化,若噴發引發氣壓波型海嘯,最快可能在台灣時間7日下午3點半抵達沖繩。不過截至下午2時為止,海外觀測點並未出現異常海水變化,是否會波及日本及周邊地區,仍持續監控中。這次火山再次甦醒,火山灰飄散至高空,為航空與當地居民安全再度敲響警鐘。(圖/達志/美聯社)回顧歷史,列沃特比火山在去年11月曾釀9死、數千人被迫撤離,今年3月與6月也發生大規模噴發,活動頻率與強度皆不容小覷。印尼火山地質災害對策局早在6月中旬即已調高警戒至最高等級,並呼籲居民與旅客遠離預期岩漿流可能經過的危險地帶。列沃特比火山位於太平洋「火環帶」,此地為多個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根據美國史密森尼自然史博物館資料,該火山由兩座山峰組成,其中「拉基拉基山」噴發最為活躍,標高約1700公尺,是印尼120座活火山之一。印尼當局尚未透露本次噴發是否造成人員疏散或其他災損,目前相關單位仍持續掌握後續情況。氣象廳與各國單位皆呼籲,關注官方最新警示訊息,切勿靠近火山周邊,以策安全。印尼列沃特比火山驚傳劇烈噴發,火山灰直衝天際,當局緊急發布最高警戒,提醒遊客切勿靠近火山。(圖/翻攝自X)

美國一對夫妻嘗試18年未果,透過AI技術找出隱形精子,成功懷孕迎來新生命。(示意圖/Pixabay)

AI助攻奇蹟懷孕!夫妻求子18年「找出隱形精子」 首名受惠者成功懷孕

美國一對結婚18年的夫妻,長年無法懷孕,儘管全球跑透透嘗試多次試管嬰兒(IVF),卻因男方患有罕見的不孕症「無精症」(azoospermia),一次又一次失望收場。直到他們接受哥倫比亞大學生殖中心開發的AI技術「精子追蹤與回收系統」(Sperm Tracking and Recovery,STAR),竟奇蹟般找出3個精子,成功讓妻子懷孕,預產期將落在今年12月,成為全球首位成功受惠的案例。根據《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與CNN引述哥倫比亞大學生殖中心主任威廉斯醫師(Dr. Zev Williams)說法,在人生長達18年的等待裡,這對夫婦幾乎放棄當父母的夢想。經歷無數次試管嬰兒失敗、走遍全球生殖中心後,他們最終靠著人工智慧技術,在「幾乎空無一物」的精液樣本中,奇蹟般發現精子,成功受孕。據了解,男方罹患罕見的不孕症「無精症」(azoospermia),即便在顯微鏡下觀察似乎正常,實際上卻找不到任何活動精子,過去治療方式多半得忍受睪丸開刀、反覆抽吸的疼痛與風險。如今,哥倫比亞大學團隊開發出「STAR系統」,結合AI與高解析攝影技術,在短短一小時內捕捉超過800萬張顯微影像,成功辨識出幾顆幾乎「看不見」的健康精子。「這比在十座足球場上找一根針還困難,但我們做到了。」威廉斯醫師興奮地說。他指出,傳統技術需要技師兩天才能找到一顆精子,而STAR只需一小時,就能精準定位並自動提取,極大提升成功率。這對夫妻成為首位透過STAR技術懷孕的受益者。太太接受受精卵移植後成功著床,目前已懷胎5個月,她感性表示:「我每天早上醒來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STAR技術目前僅在哥倫比亞大學生殖中心提供,費用約為3000美元(約新台幣9.7萬元),遠低於傳統試管療程總花費。威廉斯期望這項技術能盡快擴散到更多不孕症中心,幫助更多無精症患者一圓親子夢。 隨著人工智慧跨足醫療應用領域,AI也成為解決不孕困境的新契機。然而,也有專家提出審慎觀點。康乃爾大學的胚胎學教授帕雷莫(Dr. Gianpiero Palermo)認為,部分極端無精症患者即使用AI仍無法找出精子,這種情況仍須仰賴人類專業與臨床判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AI協助不孕症夫婦尋找「隱形精子」,成功促成懷孕,堪稱生殖醫療的重大突破。(圖/翻攝自X)

泰國一名8歲男童與狗一起被困毒窟多年,見人只會「汪汪叫」,救援畫面令人鼻酸。(圖/翻攝自KhaoSod)

像狗一樣長大!泰國男童遭毒癮母親遺棄 與6隻狗共居只會「狂吠」

泰國北部烏泰他尼府烏拉帕縣(Laplae)近日爆出駭人聽聞的兒童虐待案件。當地一名年僅8歲的男童,被發現多年來與6隻狗共同生活在充滿毒品與垃圾的惡臭住處,僅短暫上過小學一年級,連人類語言都未學會,見人只會學狗吠叫,宛如野獸般成長。根據《KhaoSod》報導,該男童由於法律因素被稱為「A童」,和46歲的母親及兄長共同生活。母親為長期吸毒者,經常四處流浪乞討,A童則被獨自留在家中與狗群為伴,完全失去與人類社會接觸的機會。泰國婦幼保護機構「帕維娜基金會」(Pavena Hongsakul Foundation for Children and Women)會長帕維娜(Pavena Hongsakul)於6月30日親自帶隊救援,形容當時場景令人痛心:「他不會說話,只會汪汪叫,那畫面讓人難以忍受。」據了解,男童曾短暫就讀小一,但母親在領取教育補助金後,便不再讓他上學。當地小學校長蘇蓬(Sophon Siha-ampai)多年來持續向當局反映異狀,最終促成這次成功救援。目前,A童已安置至當地兒童庇護中心,將接受心理輔導、醫療評估與教育資源,展開人生新旅程。基金會表示,將全力協助其重返正常生活,並針對母親進行後續調查與法律處理。泰國一名8歲男童與狗一起被困毒窟多年,見人只會「汪汪叫」,救援畫面令人鼻酸。(圖/翻攝自X)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