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呂昭隆」記者的文章列表

避免過度依賴進口!衛福部推國產血袋 提升緊急醫療應變能力
為了提升台灣緊急醫療應變能力,衛福部與國安會等跨部會合作,將推動本土自製血袋。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表示,為了避免過度依賴進口,衛福部正在盤點藥品、醫材等,需「完全依靠國外進口」的品項,包括血袋在內,已著手請廠商評估產製量能。國防部亦規畫於今年底前成立國軍首座「捐血機構」,並於2026年成立「三軍血液計畫」,確保國軍血液供應穩定機制。為了避免爆發戰爭,衛福部推動韌性醫療計畫,林靜儀表示,全社會韌性準備是全球趨勢,台灣本就要因應風災、水災以及地震等,甚至是大量傷患的複合式災難,醫療量能非常緊繃,衛福部有責任從強化基層開始。林靜儀指出,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凸顯出基本藥品與醫療設備單純仰賴國外來源的風險,為了強化國內重要醫療物資的產能,提升台灣緊急醫療應變能力,除了確保醫療物資進口的穩定性外,也要減少依賴。衛福部正盤點藥品、醫療設備、物資等醫療必備物資,哪些是「完全依靠國外的品項」,評估轉為自製,而血袋為其中一項,因在戰時,穩定的血袋供應對於挽救軍人性命至關重要。林靜儀強調,台灣血源都是來自國人,外包裝血袋則依賴進口供應,因為進口血袋比在國內生產成本低,目前已把規格給廠商,請廠商評估量產可能性。國防部日前則指出,為維持戰時國軍血液供給韌性,規畫於今年底前成立國軍首座「捐血機構」,後續於中部、南部及東部國軍總醫院成立捐血機構;另參照友盟國家軍事血液計畫,將於2026年成立「三軍血液計畫」,建立中央管理的血液供應系統,並制定血液政策與標準作業流程,確保國軍血液供應穩定機制。此外,國防部表示,為使各級衛勤部隊熟稔一、二級衛勤設施開設及運作,衛勤部隊與國軍醫院前進外科小組協同作業,並與衛福部、消防署、縣市政府衛生主管機關及急救責任醫院建立橫向協調機制,以利各單位了解「戰時國家醫療體系運作機制」。

總長級台海防衛兵推!台美日17位退將與會 結果呈現不會蓋牌
台海軍事情勢嚴峻,國際關注。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10日舉辦「台海防衛兵推」,邀請美日台3國曾擔任過參謀總長的將軍,共計9位退役上將,8位中將參加。這場「總長級」兵推,是民間首次舉辦,也是規模最大兩岸軍事衝突作戰層級兵推。主辦單位指出,這將是誠實、負責,不會故意美化,也不預設立場的兵推,兵推結果會撰寫報告忠實呈現,不會「蓋牌」。這場「總長級」兵推,由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及和平與安全中心執行長李喜明,邀請台美日共17位退將,合計「43顆星」參加,美日各有2位退役上將,包括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日本前統合幕僚會議幕僚長岩崎茂、前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均將親自參與推演及研討。其中,穆倫、岩崎茂均擔任該國最高指揮軍職。主辦單位指出,這次兵推目的是透過國內外退將及國防領域專家,探討在國軍目前籌建之戰力全數到位狀況下,預想於2030年,因應中共對台用武,國軍軍事戰略與作戰概念的適切性與可行性,並找出我國亟需強化的國防問題,提供政府參考。台海防衛兵推10日、11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行,兵推編組區分為管制組、中共(紅)組、台灣組、美國組、與日本組等五個推演編組,以桌上兵推方式進行推演。國軍每年都會辦漢光演習兵推,今年增加到14天,兵推結果因涉防衛作戰機密,全程保密,不得外洩。李喜明曾在演講透露,以過去漢光演習為例,兵推的兵力參數具有調整空間,也曾發生設定錯誤,有一次兵推將海巡納入作戰,竟發生1艘海巡艦艇可將中共軍艦打得落花流水,後來才發現是參數設定錯誤,導致海巡艇變身「無敵鐵金剛」,所向無敵。據了解,海軍的紀德級艦,早年在漢光兵推常被「紅軍」擊沉,只因海軍與陸軍對台海防衛作戰怎麼打,長期論戰不休,所以殺紅了眼,陸軍想盡一切辦法要把海軍視為主力戰艦的紀德級艦擊沉;後來,某位國防部長下令,紀德艦不是不能被擊沉,但採取的作戰戰術應合於常情,不能為殲滅而殲滅,做出真實戰場不可能發生的戰術作為。據指出,國軍近年漢光兵推,幾乎接近真實戰場,不再重視結果而是重視指揮用兵過程。

台美軍售首批裝備交運!岸置魚叉飛彈系統 6月底前啟運來台
台美軍售交貨延宕,最具代表性的岸置魚叉飛彈系統,首批裝備終於要交運。根據國防部送抵立法院的國防預算解凍報告指出,美方對岸置魚叉飛彈系統首批5輛飛彈發射車及1輛雷達車,6月底前規畫船運啟運來台,並派美教官到海軍技術學校授課,但採購的400枚射程約150公里的魚叉飛彈,目前仍未交運。海軍採購的岸置魚叉飛彈交運一再拖延,根據國防預算解凍報告指出,依交運期程,2025年第1季解繳5輛飛彈發射車及1輛雷達車,美方預計於上半年前提供交運文件,並規畫船運啟運。換言之,首批6輛車現延後到6月底前規畫船運啟運來台。此外,報告指出,波音公司軍售訓練飛彈發射車「魚叉武器控制系統操作」等15項課程,預訂2025年至2027年於海軍技術學校由美方教官實施授課。不過國防部並未說明,美方教官是美軍現役人員,或是波音公司技術人員,亦或兩者皆有。我向美採購100套岸置魚叉飛彈系統,全案預算新台幣866億餘元,這次啟運的6輛車是首批32套的裝備;據了解,美方應在2026年底前將32套系統交運,68套則是在2028年底前交運。至於最新的岸置魚叉飛彈,首批應交運128枚,但解凍報告並未說明運交期程。另根據國防預算解凍報告指出,拖式2B飛彈已交裝1080枚,剩餘620枚正辦理驗測作業,續納入美軍運輸排程,已於2025年第1季運抵國內。因此,我向美採購的1700枚拖式飛彈,已全數運交。這項軍售案延宕近3年。報告指出,迄2024年12月止,100套拖式飛彈發射系統及100輛悍馬車亦全數交付陸軍,以快速提升反裝甲戰力。根據解凍報告,我向美採購愛國者三型增程彈,將於2027年底全數交運。另「F-16型機遠距精準武器籌購案」,於今年第2季美海軍依我方要求,規畫完成飛彈原廠採購議約,管制於2029年底前全數飛彈交運。另有海軍康定級戰系性能提升案,首艘預訂今年12月底完成測試交艦。

史上規模最大!8百餘枚雷霆2000齊發 海馬士火箭射擊曝光
我國向美採購29套M142「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首批11套系統及2套訓練模擬器在去年底運抵台灣,經積極換訓,今(12日)首度由58砲指部官兵在恆春九鵬基地進行實彈射擊,震撼力驚人!此外,陸軍雷霆多管火箭今天火力全開,罕見射擊超過800餘枚,創下我國軍演紀錄。陸軍向美方採購的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今(12日)首度公開亮相,由陸軍10軍團58砲指部在屏東九鵬基地進行首次實彈射擊,前後共計射擊33枚,代表陸軍海馬斯多管火箭營將於下半年正式成軍,加入台澎防衛作戰序列,也讓陸軍部隊的火力達到「跨區增援」效能。陸軍今(12)日起在恆春九棚基地展開年度「雷霆」、「神鷹」、「神弓」年度操演,驗證精準彈藥射擊成效。清晨,陸軍砲兵部隊率先射擊雷霆2000多管火箭’光是上午就射擊6波次,共射擊超過800餘枚火箭,創下國軍歷年紀錄。海馬士火箭下午首度在九鵬基地進行射擊。(圖/中國時報記者鄧博仁攝)陸軍編列325億元採購29套海馬士多管火箭,建案名稱為「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其中11套是川普1.0同意軍售,另外18套則是拜登政府任內同意增購;根據國防預算書,全案計畫於2020至2027年,採軍購方式向美籌購29套、戰術區域飛彈84枚、精準火箭864枚 、訓練模擬器2套及附屬裝備。根據國防預算書,海馬士多管火箭是用做跨區增援之用,主要是兵力馳援離島及本島,可即時火力跨區增援為至佳方案,同時陸軍應建立自主的遠距精準、快速機動、大面傷火力,以精準殺傷、摧毀及癱瘓登(著)陸敵軍。據指出,全案裝備依發價書規畫,區分2批次交運,第1批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11套已在去年9月26日接收,另外戰術區域飛彈64枚,其中 16枚已於今年1月7日交運,餘48枚依美方排程,也在今年第1季全數交運。換言之,陸軍現已有64枚射程最遠達300公里的戰術區域飛彈。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任內建議陸軍採購,在其新書也強調,這項裝備運用是當中共兵力登陸,地面部隊要移轉兵力支援,但速度不夠快、戰力最脆弱之際,射程300公里的戰術飛彈,無論部署在台灣那裡,都打得到中共登陸部隊,所以是用做跨區增援,而不是源頭打擊。

何仁傑涉共諜案 林佳龍:一等諮議應查核
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擔任外交部長時的機要祕書何仁傑涉共諜案遭收押,調查局長陳白立21日指出,何僅在2016上任前做過1次安全查核,後來隨著吳釗燮調換職務均未再查核;外交部長林佳龍直言「應該要查核」,並表示外交部成立的政風調查小組已配合司法調查,相關報告最快本周完成。陳白立昨表示,何仁傑只做過1次安全查核,時間是2016年5月。換言之,何仁傑只在蔡總統第1任520就職、吳釗燮接任國安會祕書長時做過安全查核,之後吳釗燮調職,何一路跟著,但都沒再做過安全查核。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疑,何之前在國安會任職時曾進行安全查核,為何轉到外交部卻沒有查核?林佳龍回應,一等諮議是由部長任用,要看他被賦予什麼任務,「如果你問我的話,我認為是應該要查核」,因為一等機要的任用當然會涉及機敏任務,還說「我自己的辦公室主任就有辦安全查核」。林佳龍也透露,他是在藍委徐巧芯質詢後,才知道何涉入共諜案;外交部政風處表示,12日啟動調查,目前已接近告一段落,會盡快在這周完成。外交部進一步說明,若人員涉及國安或重大利益職務,外交部任用前會辦理特殊查核;但政務人員任命屬總統任免範圍,依規定無需辦理特殊查核,聘雇人員也非屬特殊查核範圍,惟進用前仍會辦理一般安全查核。至於這起綠營黨工共諜案,目前有4人被收押,其中賴清德總統辦公室諮議吳尚雨,涉嫌洩漏賴清德擔任副總統時的行程及出訪友邦情報給中共情治人員,台北地檢署聲請延長羈押吳尚雨2個月,台北地院21日下午調查訊問吳,近日再作成裁定。同樣在押的民進黨民主學院前副主任邱世元、新北市議員李余典前特助黃取榮2人,經檢方聲請延押,台北地院17日裁定2人自20日起延押2月,並禁止接見、通信。國安局23日將到立法院國防委員會進行「近期國軍、外交部、總統府、國安會遭共諜滲透,其影響國安層面、範圍及未來人員考核管制之具體作法」專題報告。根據報告內容,自2020年迄今,共諜案起訴159人,滲透手法主要由退役拉攏現役、網路勾聯、金錢利誘、債務脅迫等方式,全面滲透我軍事單位及政府機關,甚至透過開設地下錢莊引誘借錢,勸誘或脅迫現役軍人蒐集軍事機密、填寫效忠中共誓約書,或駕駛軍用直升機投共。

川普要求簡化軍售流程 國防部拚2026執行
美國總統川普9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簡化對外軍售流程,以提高交付效率。據了解,我方也修訂相關軍售作業,且今年台美軍售部分項目將以特別預算編列;由於台美雙方都加速軍售流程,因此,只要川普政府同意的軍售項目,國防部完成建案經立法院通過,均可在2026年度開始執行。原本依「國軍軍事投資建案作業規定」第三節明訂:「專案整體獲得規畫書…未於D-1年5月31日核定個案,不納入年度預算編製」,亦即川普政府若這個月不公布對台軍售項目,國防部恐怕來不及納入下年度軍事投資預算。不過,國防部已進行修訂,在納案5年兵力整建計畫原則下的「迫切性建案」,增列「國防部報經行政院核准,得以第一預備金支應已逾預算編列時程的新增迫切性建案」條款。換言之,只要國防預算書在8月底送抵立法院前,經行政院核定,軍售仍可建案編列預算。此外,軍方官員說,今年台美軍售項目有些會編列於特別預算,即便川普政府同意軍售時間落在9月或10月,只要特別預算條例與編列能在下會期送達立法院並於年底前通過,便可於2026年執行,加快獲得裝備時程。軍方官員說,台美都簡化軍售作業流程,加上政府決定增加國防支出,今年台美軍售可以樂觀期待。川普日前指示,60天內擬定傳統武器移轉的優先夥伴名單,並改善對外武器銷售系統與軍售批准程序,發展迅速且透明的對外軍售系統,維繫美方在關鍵地區的戰略影響力。據了解,應該是有人告知川普,他在第一任內所核定的對台軍售多有延宕,如岸置魚叉飛彈系統,到現在都還沒交運。

因陸軍演載運天然氣的LNG船掉頭?經濟部駁斥:提早1天到達
天然氣進口安全存量天數與規畫繼1日無代號演習後,共軍昨在台灣海峽中南部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東部戰區實彈射擊模擬對台重要港口精確打擊,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成為假想目標。網傳1艘載運天然氣的LNG船因軍演掉頭迴避,經濟部2日駁斥,指該船是提早1天到港,才會在港外繞行,清晨已於永安港完成靠卸。經濟部強調,中油無論靠卸高雄永安港、台中港的燃氣都未受軍演影響,國內天然氣供應無虞。該部聲明,過去一年來3度發生類似錯假訊息流傳,造成社會與民眾不安,深感遺憾。而外界關切目前國內天然氣安全存量不足11天,後年能否提升至14天的目標尚有疑慮,這意味大陸軍演衍生的斷氣危機是存在的。能源署回應,目前中油三接已完成,會增加儲槽,後續將持續緊盯業者進度。對此,國防部強調我方商船、漁船並未遭受中共海警登船臨檢,台灣周邊的海空域及海上運輸線都維持正常運作;海巡署也嚴詞稱,該貼文是錯誤訊息,海巡在對應、驅離中國海警船時,一樣有貨輪經過並正常航行,若發生狀況,海巡一定會開闢安全航道,並已與國防部做過各種沙盤推演、實兵演練。不過,一名退將昨表示,只要中共海警船找個藉口登船檢查,不論是我國船隻或與台灣有經貿往來船隻,都會讓保險費大幅增高、成本增加、風險提高,甚至不願來台灣,對我方相當不利。軍事專家盧德允則點出,「隔離」這個灰色地帶行動可有效阻斷台灣自外輸入能源,特別是不可或缺的天然氣;軍事專家蘇紫雲也表示,「隔離」目的在於截斷台灣的海上交通線,打擊台灣能源水電等基礎設施,迫使我屈服。永安在地的高雄市議員宋立彬表示,共軍演習把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做為摧毀目標,使在地人擔心戰爭風險升高,每天都要提心吊膽過日子。他指出,大多數國人都期盼兩岸和平共存,呼籲賴政府與對岸多交流,以民生、經濟為重,避免挑動對立,才是百姓之福。當地居民王先生憂心說:「每天面對這種新聞,真的很焦慮;他生活的地方是住宅區,完全不希望被扯進戰爭。」李姓婦人也說:「政府應多做溝通,不要讓基層百姓天天生活在恐懼或擔憂中。」

民安萬安演習4月整併 27日台南前導性演習
由總統府主導的第一場「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27日將在台南舉行。圖為民眾進入防空疏散避難設施。(圖/報系資料照)由總統府主導的第一場「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27日將在台南舉行。國安高層24日表示,「海嘯和大爆炸」是演練情境想定,為支援大量傷患手術需求,首次擴充急救醫療場所,引進前進外科小組(FRSD)設備。民安、萬安演習並自4月起在地方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一路延續至7月與漢光演習接軌,屆時將有「以民為主的城鎮韌性」、「以軍為主的漢光演習」結合登場,各自驗證應變能力。複合災難演練 總統親赴視導近年來,美方智庫、軍方皆一再建議台灣,除提高國防支出外,也應強化社會防衛韌性。賴清德總統上任後,積極強化這方面的工作,除在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27日的防衛韌性演練即為總統府主導推動的全國性複合災難實地演練,賴清德與副總統蕭美琴當日都將親赴台南視導。國安高層昨透露,27日在台南登場的全社會韌性演習將分為A、B區,A區想定是沿海發生海嘯,包括老人、移工、身障人士等300位民眾須大規模撤離。B區想定是安平港旅客服務中心發生不明因素大爆炸,造成約200人大量傷患,在奇美醫院量能不夠情況下,如何緊急開設並擴充急救醫療場所。台南演練當天將從上午10時至下午2時辦理,地點在南寧高中、安平商港及安平區育平郵局對面廣場,配合演習情境,當天上午10時至10時30分間針對南寧高中及安平商港周邊半徑約1公里區域,發布中英文演練告警訊息。台南市政府表示,當日民眾手機若響起警報音響,並顯示演習文字,請不要驚慌,這是配合演習發布,並無災害或異常狀況。預計三大目標 測試可恃民力國安人士說,演練預計達到三大目標:當國家面臨災難或緊急狀況時,維持政府持續運作、維持社會民生核心功能持續運作、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並呈現第一次擴充急救醫療場所、第一場多場次複合式演練、第一個實地實景操演,凸顯展現可恃民力調度、鄰近縣市支援、結合社區防災宣導等特色,亦即「三第一、三特色」。此次演習主要測試「可恃民力」的調度,跨縣市調動替代役男、防災士、關鍵基礎設施防護警力、特種防護團等約400人,加上參演民眾,加起來超過900人。城鎮韌性演習 4月起各地登場國安高層透露,27日的演練算是「前導性演習」,找出問題作為之後演習的參考。民安、萬安演習4月起也將整併為「城鎮韌性演習」,在各縣市進行一系列演練,接軌至7月的漢光演練,前者著重在「民」,後者著重在「軍」。府方人士則指出,這次有2個觀察重點,一是驗證內政部推動的地方防災協作中心實際狀況,納入慈濟等民間團體補給災民食物等;其次則是臨時醫療的擴充,演練育平廣場如何擴大成為醫療救護站。27日在台南的演習,尚未有軍方介入,但軍醫局將出動前進外科小組,交由醫師與護理師演練,這是首次對外展示彷若野戰醫院的裝備,這是參酌美方裝備引進,外型像一個車廂,裡面有手術檯、驗治室、心理諮詢室等,當災害現場或附近的醫療能量無法治療重傷時可前進現場。國防部規畫建置前進外科小組,是為提高戰時後送傷兵存活率,先搶先以手術治療重傷官兵,暫時穩定生命徵象再後送,國防部軍醫局今年編列2億元預算,計畫採購「多功能抽吸裝置」等26項儀器設備。軍醫局長蔡建松中將曾指出,國軍已在花蓮、新竹等地辦理多場救護示範演練,強化國家醫療韌性。

志願役人數創6年新低!提高官兵加給 行政院審議中
2024年6月底止,志願役人數降至15萬2885人,是2018年底以來人數新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將提案修法提高志願役津貼、戰鬥加給加倍等。國防部3日指出,提升官兵待遇福利是政府努力推動事項,若立法院要修法提出加薪方案,應依法徵詢行政院,避免政府預算膨脹或影響整體施政,「這是目前國防部對此事的基本態度與立場」。國軍志願役人數僅15萬多人,創6年新低,但軍方官員強調,志願役人數去年底已開始持平,甚至偶爾會升高一點。據統計,志願役流失最多的作戰部隊編現比僅剩約7成,許多武器系統因人力短缺無法發揮效能,快釀成國安危機。國防部長顧立雄去年底指示研議提高志願役官兵加給,全案已報請行政院,並有高度共識,但在行政院未核定前,國防部堅持不宣布金額。國軍部隊缺員到底多嚴重?依立法院預算中心針對2025年度總預算評估報告,國軍志願役人數2021年底達到近年人數最高的16萬4884人後,2022及2023年底人數分別減少5492人及4706人,減幅達3.33%及2.95%,2024年6月底止更降為15萬2885人。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指出,調增「志願役加給」及「戰鬥部隊加給」等方案,現行政院審議中。孫立方指出,立委逕行提出法案,增加官兵待遇,減免保險負擔,對從軍官兵雖屬正向支持,惟仍應兼顧國家整體施政負擔及可行性。至於恢復退役上校的子女教育補助費。國防部官員表示,此為退輔會職掌。

勇鷹墜海失事殘骸未尋獲 漢翔持續交機3架給空軍
勇鷹高教機15日因雙發動機失效失事墜海,所幸飛行員跳傘獲救。據透露,漢翔這幾天仍持續交機3架勇鷹給空軍,月底會再交4架,把去年遲交的7架補齊,不受失事影響;但軍方內部官員認為,這是勇鷹首次失事,且是罕見雙發動機失效,未來接收勇鷹,應嚴格把關。目前勇鷹高教機停飛,進行天安特檢,空軍接收的新機,也一律停飛。空軍志航基地1架勇鷹高教機15日墜海失事,海巡署派遣人力、艦艇及無人機協助搜尋機骸。(圖/讀者提供/中國時報蔡旻妤台東傳真)編號Z-754勇鷹高教機,由少校訓練官林瑋駕駛,15日上午8時40起飛後,不明原因雙發動機失效,林瑋緊急跳傘。台東馬偕醫院表示,林瑋狀況穩定,照X光無肺炎,17日會再照1次,沒問題就可出院。至於墜海的飛機,軍方及海巡昨持續派大批人力、艦艇及無人機搜尋,主要鎖定都蘭鼻一帶海域和岸際,但無任何發現,海面甚至沒有漂浮油漬。軍方將調派具聲納接收功能艦艇,標定機骸位置後,委請民間打撈公司協助,盡速釐清事故原因。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指出,因這架勇鷹高教機當時剛起飛,處於低高空,撞擊相對較小,而墜海角度和機體流線,也降低撞擊面積,不排除機體仍完整。軍方人士說,雙發動機一起失效非常罕見,勇鷹是空軍接收的新機,交機成軍之初,常有不預期狀況,就像這次雙發動機失效,便是一例。現在最重要的是了解原因及如何精進。勇鷹高教機是仿IDF戰機重新設計,系出同門,都是漢翔研製,發動機與IDF相同。1994年12月成軍的IDF戰機,第一次失事是在1995年的7月4日,巧合的是,也是雙發動機失效,也是在交機成軍約半年時,同樣在上午8時許,飛行員均跳傘獲救。1995年7月4日上午8時25分,編號1408的IDF戰機在執行例行訓練時,因機械故障,於台中外海26浬處失事,飛行員李忠仁跳傘獲救。失事原因也是兩具發動機先後於空中熄火,第1具是在1萬呎上空熄火,戰機往下掉至7000呎後,第2具發動機也熄火。空軍人士對兩具發動機熄火失效感到不可思議,並認為勇鷹與IDF的發動機性能雖非最理想,但兩具前後或同時熄火,機率非常小,且雙發動機就是避免同時發生問題。這次失事茲事體大,空軍一定要查清楚。軍方人士說,勇鷹交機前都有試飛,但不見得每種情況都飛過。等飛了一定時數與時間,狀況才會完全掌握,屆時只要做好定期維修,妥善率都能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