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羅琦文」記者的文章列表

經費頻遭腰斬!屏東動物之家省冷氣費照顧浪浪 人貓同擠辦公室惹議
屏東縣動物之家去年6月啟用,縣議員陳揚16日在議會質詢指出,動物之家開幕近一年,花在每隻浪浪身上的預算腰斬,工作人員為了省電費,人貓共處同一個辦公室,人在外面忙著清潔維護,貓在裡面吹冷氣。縣長周春米表示,會責成農業處了解相關問題,請委管單位檢討。陳揚表示,縣府農業處動保科非常用心,成績斐然,屏東縣流浪犬貓數量從2019年全台排名第1的2萬多隻,減到今年只剩1萬多隻,居全台第4名,降幅達50%,動物之家去年啟用後,認養率高達94%,顯示農業處相關政策與措施已初見成效。但他話鋒一轉指出,縣府對動物之家的預算編列一年比一年少,平均每隻每日照養費用從2023年的135元減至2025年的67.8元,比高雄市158元、澎湖縣82.5元少了很多。經費「腰斬再腰斬」讓照護人員承受極大壓力,甚至為了省冷氣費,貓和工作人員擠在同間辦公室,因為節省開銷貓舍不敢開冷氣,工作人員寧願苦自己,也不願讓動物太熱及挨餓。陳揚說,縣府舉辦許多大型活動,辦活動當然很好,可以吸引人潮、帶動商機,但是「我們要的是熱鬧3天?還是守護生命365天?」縣府少辦一場大型活動就能補足動保缺口。周春米表示,動物之家啟用後,犬貓收容數量快速增加,2024年編列委辦費1455萬元,2025年委辦費1755萬元,相較去年反而有增加,對於相關預算編列情況將了解及檢討,不足部分會透過追加預算來執行,動物的生命與守護,縣府一定放在首要。屏縣府農業處補充說明,犬貓照顧費用因動物健康狀況、醫療支出及收容日數差異不同,目前每隻每日費用在65至110元間,這些費用包含廠商人事成本、使用空間水電費、飼料費、醫療費、消毒等費用在內,如經費不足,會邀集廠商進一步研議討論後,依結論辦理追加減預算。

天氣炎熱溺水意外頻傳 海巡署籲善用「Go Ocean APP」避風險
近來天氣炎熱,海域戲水意外頻傳,7名國、高職生15日到屏東枋寮漁港附近海域戲水,疑遭暗流捲走溺水,19歲黃姓高職生失蹤,16日上午被發現時已不幸身亡,友人表示黃見朋友溺水前去營救而犧牲;37歲法籍男子與女性友人16日下午到新北市淡水沙崙海水浴場戲水,疑遭海浪捲走,海巡人員迅速尋獲送醫仍不治。為避免台灣海岸線意外事故,國家海洋研究院推出「Go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將風浪、潮汐與流速等監測資料,轉換為紅、黃、綠燈號提示,開啟App選擇活動與地點,即可得知當日浪高與流速是否超出能力範圍,讓民眾從事海洋活動前「先評估,後下水」。院長陳璋玲說,科技揭露與風險教育須雙管齊下,呼籲民眾將「查風險」當成出門戲水時的標準流程。分住屏東枋寮鄉、春日鄉的7名少年前天相約從枋寮漁港北側晨泳會沙灘下水,下午3時40分許一陣大浪將7人捲入海中,1人自行爬上消波塊,2名海軍陸戰隊特勤中士帶救生圈跳入海中救起另5人,另有民眾加入救援,唯獨不見黃姓高職生蹤影,直到昨晨7時20分才在漁港燈塔附近、離岸約30公尺處發現遺體;37歲法籍男子昨也在淡水沙崙海水浴場戲水時遭海浪捲走,雖經搜救人員火速尋獲送醫仍不治。海巡署統計,近期發生多起海域溺水及失聯事故,國立海洋大學31名師生今年5月24日在北部海域做獨木舟訓練時,突遇天氣驟變與強浪,導致多人翻覆落海,所幸全數獲救;5月30日端午連假首日,3名外籍遊客在新北貢寮海域被大浪捲入海且1人失蹤。這2起事故發生時,「GoOcean」平台均已發布紅燈警示,提醒民眾不適合從事海域活動,充分顯示即時風險資訊對保障民眾海域活動安全的重要性。

屏東7少年枋寮於廣海域溺水 1人失蹤搜救中
屏東縣枋寮漁港燈塔海域今(15)日下午傳出溺水事件,7人下海戲水,1人自行上岸,5人由海巡船艇接回岸邊,大多是15、16歲少年,搜救人員仍在搜索並確認最後1人是否已上岸。枋寮漁港傳出7人戲水、1人失蹤事件,搜救人員在海面搜索。(圖/翻攝畫面)屏東縣消防局今天下午3時40分接獲報案,枋寮鄉枋寮漁港燈塔疑似有民眾溺水,消防局派遣枋寮、佳冬、春日、林邊分隊及第三大隊,共計出動7車15人2艇前往搜救。枋寮漁港傳出7人戲水、1人失蹤事件,搜救人員在海面搜索。(圖/翻攝畫面)經搜救人員了解,現場為7民眾下水,皆為男性,年紀約15、16歲,5人住枋寮鄉、2人住春日鄉。1人自行上岸,5人由海巡船艇接回岸邊,最後1人尚待確定是否已上岸,目前海巡2艇及佳冬分隊1艇共3艇在海面搜尋。

屏東驚傳死亡車禍!軍車執行任務時與機車對撞 騎士送醫後不治
屏東縣車城鄉今(14)日上午發生軍車與機車對撞事故,32歲陳姓女騎士四肢多處骨折受傷嚴重,送醫急救後,仍在傍晚6時許宣告不治,軍車鄭姓駕駛酒測值為0,詳細事故原因仍待警方釐清。恆春分局在今天上午6時許獲報,鄭姓軍人駕駛輕型戰術輪車,在車城鄉山腳路南向北直行行駛,與對向機車發生碰撞,致陳姓女騎士倒地四肢多處骨折,由救護車送往恆春旅遊醫院急救,11時轉院至枋寮醫院,傍晚6時10分許,警方接獲通知陳女不治死亡。屏東車城今天上午發生軍車與機車對撞事故,32歲陳姓女騎士送醫急救後,仍在傍晚6時許宣告不治。(圖/警方提供)據了解,當時軍車正執行任務,由鄭姓下士駕駛,載著中士車長。軍方表示,將全力配合警方調查釐清,並依軍車保險作業規定辦理後續事宜;另持續強化官兵行車安全教育及防衛駕駛觀念,確保部隊行動安全。恆春分局表示,雙方駕駛經檢測均無酒精反應,無酒駕情形,呼籲民眾在路上行駛應提高警覺,注意周遭狀況,避免發生意外。

墾丁潛水遇3米鯨鯊 共游10分鐘超驚喜
墾丁海域喜見鯨鯊,有潛水教練日前帶團在恆春半島西海岸潛水,遇到一隻約3米長的鯨鯊,一行人與鯨鯊共游10多分鐘,鯨鯊才慢慢往更遠處游走,讓一群伴游者超驚喜。「JAY_diving」回憶,前天隨萬里號陳船長潛入恆春半島西海岸,下水後不久發現一隻大魚,身型不大、嘴巴略呈橢圓形,一開始以為是護士鯊,慢慢從大約25公尺外游過來,等靠近後被驚艷到,讓他的可愛給療癒一波。他說,許多潛水愛好者要遠赴菲律賓宿霧或馬爾地夫,才能一圓與鯨鯊共游夢,如今能在墾丁近距離目擊,相當難得。墾丁海域喜見鯨鯊,讓潛水教練驚艷不已,伴游超療癒。(圖/JAY_diving提供)俗稱「豆腐鯊」的鯨鯊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魚類,最大可達12公尺,因性情溫馴、行動遲緩,有「大憨鯊」之稱,也被稱為「海中溫柔巨人」,2000年即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列入紅色名錄中,屬於「易受傷害」的物種,過去在台灣海域常見,但因早年過度捕撈,近年來在近岸區域已很難見到,台灣自2008年起全面禁止捕撈、販賣、持有及進出口鯨鯊。

日本力士東港扛224公斤黑鮪魚!漁會盼重啟外銷日本
來自日本的相撲錣山部屋力士,6月8、9日兩天走訪屏東,今天上午來到以黑鮪魚聞名的東港,力士們近距離感受東港魚市的熱鬧,玩起「扛黑鮪魚、猜重量」與「拖魚PK賽」趣味競賽、大啖黑鮪魚。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表示,東港黑鮪魚已有近20年未銷往日本,近年來黑鮪配給數量有增加,盼重啟銷日第一步。繼昨日參觀屏東可可巧克力園區、萬金聖母聖殿、看海美術館,品嘗萬巒豬腳,並前往南國體驗水上活動及逛墾丁大街之後,來自日本的錣山部屋力士一行人今日參訪東港魚市,適逢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壯碩的力士們輪番上陣,感受黑鮪魚的重量,由東港區漁會總幹事擔任「重量考官」,最後謎底接曉,重達224公斤。日本相撲錣山部屋力士9日上午參訪以黑鮪魚聞名的東港。(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日本相撲力士參訪以黑鮪魚聞名的東港,進行「扛黑鮪魚、猜重量」與「拖魚PK賽」趣味競賽。(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日本相撲力士拖著東港著名的「百萬名車」,和立委徐富癸競速。(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日本相撲力士大啖黑鮪魚,紛紛豎起大姆指稱讚。(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東港以黑鮪魚聞名,漁會研議重啟銷日管道。(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接著「拖魚PK賽」由力士們推派一位代表,與立委徐富癸競速,兩人各拉著一輛載著黑鮪魚的板車,也就是東港著名的「百萬名車」賽跑,果然是由力士獲勝。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長鄞鳳蘭表示,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今年邁入第25年,每年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朝聖,今年邀請到日本力士們一起來到黑鮪季,透過趣味文化體驗與友好互動,不僅讓黑鮪魚季增添國際交流亮點,也讓更多人看見屏東的熱情、活力與傳統漁業文化,更希望藉由這個活動能開啟下一個25年的里程碑。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表示,台日從文化與實務上都有緊密的交流,20多年來黑鮪季打響名號,內需市場擴大,黑鮪魚近20年來都沒有外銷到日本,隨著黑鮪魚的配額增多,東港漁會這幾年一直思考如何重啟外銷日本,藉由日本力士的參訪,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鄭鈺宸說,日本對食品衛生要求非常嚴格,因此如果要重啟銷日管道,需有嚴格的包裝、運輸設備認證,今年初有與日本一間加工廠接觸,雙方訂下合作備忘錄,日方也有到東港來考察,是一個非常好的起點。首次來到東港的力士們品嘗黑鮪魚的新鮮與美味,紛紛豎起大姆指稱讚,接著在縣府傳播暨國際事務處安排下,持續走訪東港東隆宮以及王船文化館,下午將到泰武鄉與武潭國小進行柔道交流,晚上再到屏東夜市體驗在地風味美食。縣府表示,期待透過體驗在地文化,讓日本力士對屏東留下深刻印象、促進雙方文化交流外,也為未來國際合作與觀光推廣奠定基礎。

白晝流星雨7日達極大期 屏東車城國小開放供民眾觀星
罕見的「白晝流星雨」羊座流星雨」,將在明(7)日凌晨3時至天亮前達到極大值。屏東星空大使施世治今日表示,白羊座流星雨最佳觀測時間在7日凌晨兩點月落後,屏東縣車城國小南十字天文台從凌晨1時至5時將開放觀星。一般印象中的流星雨多半出現在深夜星空,但白羊座流星雨因輻射點與太陽相距不到30度,因此大多數流星都在白天劃過天際,無法以肉眼直接觀察,因此被歸類為「白晝流星雨」,不過這次白羊座流星雨極大值在7日凌晨3時至天亮前,恰逢無月光干擾,只要天氣晴朗,並選擇遠離光害、東方視野開闊地區,仍有機會目睹這場罕見的白晝流星雨。屏東縣車城國小南十字天文台是全世界第1個具國際天文台編號的小學天文台,屏南今天天氣極佳,適合觀星。(圖/翻攝畫面)屏東星空大使施世治表示,觀測流星雨盡可能選擇無光害且視野遼闊處,夏天做好防蚊措施,帶張躺椅,躺下後輕鬆掃瞄全天空,屏南地區今天天氣極佳,追流星就是要熱血。施世治笑稱,假若沒人來,他就一個人爽爽躺著看了,流星是給有來的人看的,錯過這場也沒關係,以後還有別的流星雨。

農業部將放寬家貓施打狂犬病疫苗規範 屏東獸醫公會示警:恐成防疫破口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日前宣布,預計自今年7月1日起,有條件放寬家貓施打狂犬病疫苗的規範,屏東縣議員梁育慈今(2)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屏東縣獸醫公會對防檢署放寬家貓施打疫苗的政策有不同意見,擔心會成為防疫的破口,質詢農業處對此政策有何因應對策。屏東縣農業處長鄭永裕表示,家貓會列冊,也會鼓勵施打。防檢署指出,家貓只要飼養於室內,且外出時會使用提籃、推車或運輸籠等避免貓脫逃措施者,就不再強制施打狂犬病疫苗,但如果是自由進出的放養貓,考量仍有外頭犬隻、動物接觸的風險,就還是得施打狂犬病疫苗。對此,屏東縣獸醫公會發出聲明,表達最嚴正的反對與強烈的憂慮,擔心會成為防疫破口,呼籲防檢署應立即撤回取消貓隻施打狂犬病疫苗的政策規畫。聲明指出,狂犬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一旦發病,死亡率幾乎為100%。對於狂犬病預防,即便台灣自2013 年發現鼬獾感染以來,尚未出現人類病例,但台灣絕非高枕無憂,取消室內貓施打疫苗的規定,無疑是在防疫體系上開了一個大破口。獸醫公會進一步說明,台灣每年核准大量東南亞外籍移工,而該地區仍為狂犬病疫區,曾有境外感染案例進入台灣,防疫不容有漏洞,人口流動帶來病毒傳入的潛在風險,應嚴加防範。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日前宣布,自今年7月1日起,有條件放寬家貓施打狂犬病疫苗的規範,屏東縣獸醫公會憂心將成為防疫破口。(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獸醫公會表示,台灣四面環海,邊境走私管道難以完全杜絕。中國大陸及俄羅斯等地為嚴重狂犬病疫區,過去已有多起非法貓隻走私案件被查獲,未經檢疫的動物可能攜帶狂犬病毒,對本地飼養動物與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屏東縣獸醫公會指出,室內貓亦非零風險,許多所謂的「室內貓」實際上仍有機會與戶外環境接觸,或透過飼主、訪客、病媒動物等間接暴露於風險中,若取消疫苗施打,將使得這些貓隻無任何防護屏障。獸醫公會強調,一旦疫苗政策鬆綁,將給民眾錯誤訊息,誤以為狂犬病風險不存在,進而全面降低疫苗施打率,嚴重削弱整體群體免疫防線,狂犬病防治應以「預防重於治療」為原則,台灣目前仍屬「非狂犬病清除國家」,在國際上仍須維持高防疫標準。獸醫公會痛批防檢署,此項政策若倉促推行,不僅恐違背公共衛生保護原則,更將嚴重影響台灣多年來建立的防疫成果,呼籲防檢署立即撤回取消貓隻施打狂犬病疫苗的政策規畫,持續堅守犬貓狂犬病疫苗施打的法定義務,唯有嚴格與科學的防疫政策,才能真正保護人民生命安全與動物健康,防檢署勿因行政便宜而賠上全民健康的代價。農業處長鄭永裕答覆梁育慈質詢表示,家貓會造冊,動防所也會在各種活動及獸醫院宣導,鼓勵飼主為愛貓施打疫苗。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日前宣布,自今年7月1日起,有條件放寬家貓施打狂犬病疫苗的規範,屏東縣獸醫公會憂心將成為防疫破口。(圖/中國時報羅琦文攝)農業處在會後補充,屏縣2023年注射3萬6893隻、2024年36478隻。疫苗施打辦法主要由動防所針對野生動物陽性鄉鎮及山地鄉,每年至少2次至各鄉鎮村里執行巡迴免費注射活動,補助動物醫院公費疫苗、安排假日場次及每月最後周三有寵登犬貓至所內免費施打。針對特定對象、多重便利管道;配合TNVR活動及縣府相關局處活動辦理狂犬病疫苗施打工作等。農業處表示, 因應將貓狂犬病疫苗防疫政策由「貓全面接種」修正為「飼養或管領於戶外活動的貓應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其他貓隻則為鼓勵但不強制施打。各鄉鎮巡迴時會對飼養貓的民眾進行宣導,並從7月份開始在通知單上標註免施打條件,請飼主判斷所飼家貓是否符合以下免施打條件,若有符合可免強制施打,但仍以鼓勵施打疫苗為主。農業處表示,今年7月1日公告實施開始,會陸續依巡迴注射場次通知單寄出並備註,透過不定期稽查、防檢署函文稽查名單、檢舉案件及陳情案件等方式查核,若不符合公告條件者,將限期改善,並依相關規定裁罰。

萬丹泥火山噴漿好困擾 盼縣府編預算移除
屏東縣萬丹泥火山噴發出來的泥漿堆積如山,造成地方民眾困擾,原以為屬於國有財產局所有,不敢清除,轉向屏東縣議員許展維陳情。許展維協助詢問縣府後,確認只需經業管單位申請即可移除,讓堆積如山的泥漿土,總算有了解決方案。許展維表示,萬丹泥火山雖有其獨特性,且每每噴發都會吸引民眾到場觀賞,但由於泥火山噴發時間、地點不易預測,難以作為生態觀光的旅遊環境,縣府交旅處過去曾評估是否設立地質公園,但最終因實質效果不大,只好作罷。許展維說,泥火山每次噴發後的大量泥漿淹沒附近農田,造成農民損失,土地難以再耕作,凝固的土堆也是一大問題,4、50年來造成當地農民與住家的困擾,每次噴發完還會造成排水系統嚴重阻塞,想清運卻有很多問題,況且當地還有堆置超過5年的泥漿土,狀如山丘,根本不知如何處理。許展維指出,泥漿是由地底下噴發而出,以往居民都認為是屬於國有財產局所有,不敢清除,經詢問國產署及礦物局,得到明確回應,私有土地噴出地表的泥火山泥漿,因不屬於礦業法規定礦種,因此非屬國有財產,在申請清理移除計畫書送業管單位後即可清運,他將協助農民辦理相關清運手續申請。萬丹鄉灣內村長陳玉意說,萬丹泥火山平均每年1到2次不定期噴發,這是一種常態性現象,今年清完,明年又會再噴,對居民而言,是一項沉重負擔。因為清運這些無法耕作的廢土需土方證明,並且要清運到規定場所,不能隨意找空地傾倒,盼望縣府能將清運經費編成常態性預算,否則對居民來說,仍是一個被打回原點的頭痛問題。

端午連假出遊人潮踴躍 收假日墾丁台1線見北返車潮
端午節連續假期最後一天,往返墾丁及台東要道台1線今(1)日中午過後出現北返車潮,每小時車流量突破2600輛次,枋寮分局自下午1時14分起實施北上調撥車道管制。警方表示,車流量大,但行車秩序良好。連假期間屏東各大景點湧現旅遊人潮,東港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吸引饕客聚集、小琉球連續兩天有萬人登島,墾丁大街也再現人擠人盛況。根據屏東縣警察局統計,端午連假前2日,台1線及台17線南下總車流量高達7萬3926輛,北上也達5萬7116輛,顯示出遊人潮踴躍。端午連假最後一天,墾丁北返出現車潮,警方實施北上調撥車道管制。(圖/翻攝畫面)端午連假最後一天,墾丁北返出現車潮,警方實施北上調撥車道管制。(圖/翻攝畫面)屏東縣警局指出,今天自上午7時至下午1時止,台1線南下與北上車流均持續湧現,其中南下總量達9859輛,尖峰時段為上午11時至12時,單一時段即湧入1997輛車輛;北上總量亦達9836輛,中午12時至下午1時達到尖峰,單時段車流高達2604輛。屏東縣警局表示,為因應午後北返潮湧現,自下午1時14分開始實施北上調撥車道措施,調撥台1線453至460公里處南下內側車道供北上車輛使用,並在永翔路口實施車流分流作業,引導車輛分向通行。端午連假最後一天,墾丁北返出現車潮,警方以手控燈號疏導。(圖/翻攝畫面)警局也加強各大景點與重要幹道交通崗位警力配置,持續執行手控疏導,減緩壅塞情形,同時針對各景點周邊違規停車等行為進行取締告發。枋寮分局加強規畫「交通快速疏導部隊」及「交通稽查」警力,在台1線各重要路段執勤,以快速排除交通事故及取締違規行駛機慢車道車輛。東港地區因黑鮪魚季活動與小琉球旅客返程,朝隆路一帶車流集中,警方除持續執行手控號誌外,已與漁會協調,增設雙車道收費入場動線,有效疏散排隊車潮,提升整體通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