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煜濬」編輯的文章列表

專家點頭進口全月齡加牛! 食藥署點出開放時程
食品藥物管理署在4月底曾悄悄預告將開放加拿大全月齡牛肉進口,但各界認為仍有狂牛症風險疑慮,消基會等消費者團體更揚言發動抵制。對此,食藥署今(31日)也公布了搜集意見的結果,包含3則負向意見、2則正向意見等15則,而安全審查認為其風險可接受,不過何時正式開放輸入,仍待跨部會討論後由中央對外說明。食藥署4月27日宣布將開放加拿大全牛齡牛肉進口,預告期30天,引發民眾憂慮。對此,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曾在3日於立法院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指出加拿大食品檢驗局2015年發布牛隻檢驗出狂牛症的證據,2021年又傳出有牛隻感染狂牛症,韓國、中國大陸及菲律賓等都暫停進口,現在預告開放全月齡加牛,質疑蔡英文政府要再次棄民眾食安不顧了嗎?食品藥物管理署預計開放全月齡加拿大牛肉。(食藥署提供)食藥署今天舉行食安說明會,副署長林金富指出,台灣民眾已吃了16年的加拿大牛肉,許多國家都有進口,而全牛齡開放「是國際趨勢」,例如2022年加拿大牛肉輸銷前10名國家中,僅南韓、沙烏地阿拉伯及台灣仍限制出口條件。但他也強調,今天僅是公告搜集意見及風險評估結果,並非代表今起開放進口。林金富也重申,開放措施是整體國家政策,食藥署進行的是技術性安全審查,並依照程序公開審查結果,而風險為「可接受」,基本上最後的公告,是食藥署跟農委會一起做邊境管制措施調整,國家政策需經跨部會討論後才會定調,並由中央對外說明。食品藥物管理署預計開放全月齡加拿大牛肉。(食藥署提供)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也表示,台灣自2007年起即開放30個月齡以下去骨牛肉,後續又在2014年開放30個月齡以下帶骨牛肉,之後加拿大也於2021年申請全齡牛肉開放,因此食藥署才會在今年4月27日預告開放全牛齡牛肉進口。如今預告期限於5月29日到期,何時決定開放進口?鄭維智則回應,申請期間經過專家風險評估為可接受風險,預告截止後收到15則意見,分別為2則正向意見、3則負向意見及10則其他意見,正向意見來自立委及其他民眾,負向意見則為公協會、消基會及1名民眾,食藥署在過程中也已提供諮詢會、查廠報告、風險評估報告等資訊,後續會與農委會進行跨部會討論邊境管控措施調整,「整體開放時程得配合國家政策」。食品藥物管理署預計開放全月齡加拿大牛肉。(食藥署提供)

抵禦西方「反家庭意識形態」滲透 俄羅斯擬禁止變性手術
為保護俄羅斯傳統文化、家庭價值觀,俄羅斯聯邦會議國家杜馬(TheState Duma,俄羅斯下議院)的400名議員在當地時間30日提交法案,擬立法禁止先天性生理異常治療手術以外的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ssignment surgery,SRS),還禁止大眾在公共記錄和官方文件中更改法定姓名及性別。據《美聯社》的報導,法案的起草人之一、國家杜馬副主席托爾斯泰(PyotrTolstoy)表示,該法案旨在「保護俄羅斯的傳統文化和家庭價值觀,並抵禦西方反家庭意識形態的滲透。」因此諸如性別重置手術,以及任何正式文件的改名或性別變更登記都是禁止的。報導補充,法案僅准許「先天性生理異常」的患者可進行變性手術,而且這些族群還必須經由政府密切監督的專門醫療小組管理。該法案隨後將進入俄羅斯聯邦會議聯邦委員會(FederationCouncil,俄羅斯上議院)審議,並交由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簽署完成立法。《美聯社》指出,普丁曾數度嘲笑LGBTQ+社群,並將其視為腐敗西方價值觀的象徵。而俄羅斯也在去年12月擴大了該國在2013年通過的《反同志宣傳法》的內容,將原本禁止向「未成年人」宣傳「非傳統性關係」的廣告、媒體、書籍、影視作品全面封殺。此前,普丁已在2020年頒布的新憲法中,將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的結合。

一早被錢砸醒!長榮海運豪發19.18億「年中獎金」 每人平均60萬可買國產車
長榮海運(2603)昨舉行股東會,通過配息70元,會中也通過發放19.18億員工酬勞,於今(31日)入帳,有許多員工一早起床就透過入帳通知發現,年中獎金平均每人領約60萬,若以公司約3000名員工、平均薪資6萬元估計的話,大約等於領到10至11個月,整整快1年的薪水!真的是一早被錢砸醒。長榮海運曾在2022年豪發45個月年終獎金,部分員工甚至可領到52個月,就連基層員工都能領到200萬元,堪稱「年終王」羨煞眾人。如今,長榮海運又依公司章程獲利提撥員工酬勞19.18億元,換算每人平均可領約60萬元,若以月薪6萬元計算,這筆「年中獎金」快接近12個月月薪,領到可以直接全額付現買一台國產車,甚至有人工作2年就拿走100個月獎金,相當於工作2年直接賺「6桶金」。此外,在長榮海運舉行的股東會上,小股東還可拿到市價約650元的「康寧陶瓷不鏽鋼真空保溫雙飲隨行杯」,小股東一早就踴躍出席領取,從地下1樓排到1樓,現場秩序良好。不過,疫情期間的全球運價飆漲顛峰期已過,今年長榮海運的員工可能沒辦法像前2年一樣領那麼多了。

13個人或實體遭制裁 陸駐美使館:美方破壞禁毒合作基礎
美國財政部在美東時間30日以參與跨國銷售非法藥品生產設備為由,宣佈制裁13個中國實體與個人。對此,大陸駐美國大使館官網31日也怒發聲明狠批,美國一方面口口聲聲希望中方恢復禁毒合作,一方面又悍然再次制裁中國實體和個人,嚴重侵害有關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據中共中央直屬黨報《經濟日報》的報導,大陸駐美國大使館指出,美方實施此次制裁的藉口是這些中國實體和個人向美國和墨西哥銷售壓片機、模具等設備。眾所周知,壓片機和模具為普通商品,具有合法用途,廣泛運用於正常工業生產中。而且根據國際慣例和通行做法,保證國際貨物不用於非法目的是進口企業的基本責任,也是進口國政府的法定義務。大使館續稱,中方一貫厲行禁毒,並本著人道主義精神,一直盡力幫助美方應對解決芬太尼問題。2019年5月,中方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整類列管芬太尼物質,為防範其非法制販及濫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美方不僅罔顧中方善意,反而執意以所謂新疆人權問題為由,無理制裁中國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國家毒品實驗室等機構,現在又反復制裁中國企業和個人,向中方「甩鍋」,嚴重破壞雙方禁毒合作基礎。大使館直言,美國國內毒品氾濫根源在美國自身。美國人口僅占全球人口的5%,卻消費了世界80%的鴉片類物質,而且迄今沒有永久整類列管芬太尼。在國際社會和中國芬太尼類物質管控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美國芬太尼問題持續惡化,致死人數不降反升,美方應該對此深刻反思。美方不從減少國內毒品需求、加強處方藥管控、強化毒品危害宣傳教育入手,反而對他國任意揮舞制裁大棒,企圖混淆視聽、誤導公眾、轉嫁自身治理不力責任,美國民眾和國際社會對此看得一清二楚。最後,大使館還強調,美方對中國企業和公民的制裁將為中美禁毒合作製造進一步障礙,損人害己。如果美方真心實意想解決國內毒品問題,就應尊重事實,反躬自省,糾正錯誤,停止甩鍋推責。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

因為狐臭、單親遭同學霸凌!她咬光指甲怕到不敢上學 網爆動:家長要硬起來
校園霸凌的問題非常棘手,近日就有網友發文分享,自己好姊妹的女兒因為有狐臭,再加上單親家庭的身分,常常在學校遭到霸凌,甚至還因此壓力大到咬光指甲、不敢上學,更讓她好姊妹的憂鬱症又復發,更扯的是,老師也坐視不管,因此原PO上網求助廣大網友,希望有辦法幫助母女兩人度過難關。有位匿名網友近日在《爆料公社》發文表示,「我要投訴高雄鳳ㄨ國中七年級發生長期言語霸凌,而陳姓導師處理態度從漠視到消極處理。」原PO指出,被霸凌的學生是她好姊妹的女兒(化名為小惠)。因為小惠天生有狐臭的情形,她自己也很謹慎的用止汗劑處理,一流汗就會擦洗。雖然單親,但她姊妹對小惠的衛生習慣教育都是很到位,小惠從小就是一個熱心、嘴甜有禮貌,而且愛笑的女孩。原PO補充,剛上國中的小惠原本還被老師選任為班長,很愛去上學,但從去年10月開始,孩子變了,變得不愛去上學,還常常躲在家裡的房間哭泣,甚至還把指甲咬的光禿,姊妹察覺不對,問了小惠才知道她在學校已經被霸凌了一段時間。「在學校有6個固定的同學,每天就是對著小惠言語上的霸凌,內容不是說她狐臭,不然就是恥笑小惠單親、沒有爸爸。」甚至在學校體育課或者是需要分組討論的時候,還會慫恿別的同學不要跟小惠在一起,下課也不要跟小惠講話互動,「我們問她老師不知道嗎?小惠說老師知道。」原PO怒轟,「老師知道?卻這樣放任這種情形天天發生?!真不知道我們台灣的教育怎麼了,老師都這樣子了,難道要發生出什麼憾事才出來道歉嗎?」而且小惠的媽媽還因為如此,痊癒的憂鬱症又復發了,「看著原本快樂的母女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身為姊妹的我只能求助社團的大家!」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有人便建議原PO可以勸她媽媽辦理轉學,「孩子過得非常痛苦,寄予老師能給予協助,但說實話,老師也無法強迫要求同學一定要去喜歡接受,也只能勸導。學校多少都會有這種愛欺負別人的爛學生,為了孩子好,建議轉學!才國一換個環境學習,遠比繼續待在垃圾場好!」也有網友呼籲家長要硬起來,「我的話,導師不處理,那就處理導師跟霸凌的同學,我的小孩都被欺負了,我還跟你們客氣什麼,去學務處、校長室鬧,通常都要強硬一點學校才會有作為,不然他們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還有人針對狐臭提出看法,「小蘇打粉就可以解決狐臭問題了,直接撲上去有人會紅腫,可以用水稀釋找個滾珠瓶子,或是日本那種擦蚊子咬液體瓶子裝小蘇打粉水,每天早上擦,保證一天沒狐臭,如果還是有,就隨身攜帶補一下馬上好」、「這事要分二部分解決,刑事部分就不多涉獵,小朋友的部分,還是要改善,不然會影響到自尊心跟未來的身心發展。身材的部分如果過重務必減肥,皮膚的部分找皮膚科醫師諮詢,看是否有藥膏或是其他治療法。飲食部分也務必聽從醫師營養師建議,什麼食物該避免就盡量不要吃,希望小朋友能重拾自信。」

泰國旅遊請小心!百萬粉網紅遭下藥 醒來在KK園區被性侵
去泰國旅遊請小心!全球反詐騙組織(Global Anti-ScamOrganization,GASO)昨(30日)分享了2起泰國擄人事件,台灣一名遊客在曼谷被下藥,醒來時已經在緬甸老街,要他加入詐騙或者付5萬美元贖金,台灣遊客拒絕,嘗試從4樓跳下逃出,結果搞倒癱瘓,目前在緬甸的醫院接受治療。另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大陸女網紅,則是在酒吧中被下藥,醒來被帶到KK園區且遭性侵。全球反詐騙組織的臉書粉專《Global Anti Scam Org 全球反詐騙組織》30日發文指出,「這2天媒體朋友關切的泰國擄人事件,組織目前能透露的有2個個案。」首先,是大陸一名百萬粉絲女網紅,在曼谷一家知名的酒吧被下藥。當她隔天醒來時,發現人已經在KK園區。「目前我們獲報得知,她已經不幸被詐騙集團強暴,並且被軟禁,組織目前正努力營救。」第2件則是一名台灣遊客在曼谷停留5天,也一樣被下藥,醒來時已經在緬甸老街,緬甸園區要求他支付5萬美元的贖金,否則要加入詐騙集團的行列,從事詐騙行為。不過此個案不願意從事詐騙活動,因此嘗試從4樓跳下逃脫。很不幸的,他目前人已癱瘓,並於緬甸的醫院接受治療。「GASO呼籲到泰國的旅客注意安全,避免造成遺憾。」

「im.B詐騙案」懶人包一次看! 借貸平台在幹嘛?為什麼連台大財金畢業都被騙
「不動產借貸媒合平台im.B」打著標售債權,聲稱合法高獲利,吸引許多人投資,近日卻爆出該平台近幾年開始製造假債權,吸引想要賺高利息被動收入的投資人,後來因為實在無力支付利息和本金,所以就爆了,負責人捲款而逃,被害民眾不只利息沒拿到,連本金也要不回來,甚至連台大財金畢業也被騙了271萬。如今逾5千人組成自救會,希望能討回公道,最終損失總金額也高達25億元,成為國內首宗大型P2P借貸平台倒閉,引發社會關注。為此,本刊也整理了懶人包,帶大家理解「im.B詐騙案」始末。im.B是什麼?在幹嘛?im.B借貸媒合平台是由「臺灣金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成立,官網標榜合法、收益穩定、分散風險,以金融科技及各類借貸媒合為經營主軸,打出合法高獲利來吸引投資人。其實就是提供二胎借貸媒合服務,也就是俗稱的「P2P借貸」,幫你媒合有二胎需求的借款人(平台聲稱是借不到錢的企業),然後im.B再誆稱年利息有9至12%。(二胎房貸意思為,在房屋已經有第一順位貸款的情況下,再向另一家銀行金融機構、融資公司或民間借貸公司申請第二順位的房屋抵押貸款,由於二胎房貸銀行承擔的風險較高,因此通常利率比較高)但在im.B平台說明會中,內部高階主管主動坦承95%債權是假的,並重複將債權上架,也就是根本不存在二胎借款人,投資人匯款進原始債權人帳戶,就會直接轉到im.B公司去付其他人的利息,所以該平台始終以「後金補前金」的方式來填補資金缺口,可說是「假債權、真吸金」,而平台目前已確定無力支付投資人利息及本金。為什麼那麼多投資人被騙?除了找盛竹如代言(經紀人堅決不認)引起的名人效應之外,im.B借貸平台主打的「不動產抵押品」,依據《民法》第 873 條:「抵押權人,於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受清償者,得聲請法院,拍賣抵押物,就其賣得價金而受清償。」也就是說如果二胎借款人還不出錢,會將他的不動產法拍清償,投資人不至於血本無歸,但重點就是根本沒有所謂的借款人,當然也不會有什麼不動產法拍清償。im.B是龐氏騙局?龐氏騙局是什麼?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是一種金融詐騙手法,最初源自於1919年的美國,一名義大利移民查爾斯龐氏(Charles Ponzi)成立一家空殼公司並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宣稱3個月內可以獲得40%利潤回報,接著龐氏利用後來投資人所支付的資金,付給早期的投資人作為紅利,也就是所謂的「挖東牆補西牆」,以誘使更多人上當,並成功地在7個月內吸引了3萬名投資者,這場陰謀持續了1年之久才被戳破,最終投資金額超過1500萬美元。不過龐氏也因此被判處5年刑期,出獄後又陸續因為幾起金融詐騙而坐了更久的牢。1934年龐茲被遣返回義大利,並在1949年病逝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一家天主教善堂,死時身無分文。這種「挖東牆補西牆」、本身並非從合法金融投資中獲益的詐騙手法,就是「龐氏騙局」,又被稱為「金字塔騙局」、「空手套白狼」,以下為常見的特徵:號稱穩賺不賠且高額報酬的投資機會金字塔式的投資模式,拉人有獎金投資策略複雜,藉由認知偏差來詐騙看到帳面有獲利,卻很難取出來時至今日,龐氏騙局的各種變體(資金盤、老鼠會)依舊存在金融市場中,這一次的 im.B 詐騙案,也是類似龐氏騙局的手法,在無債權案件的情況下持續上架虛假債權,並持續以高獲利來吸引新的投資者,收到投資金額後,去付舊投資者的利息,資金越累積越多,達到一定程度後,負責人直接捲款潛逃。

NVIDIA成為首家「兆元俱樂部」晶片大廠 一文看懂輝達為何能獨領風騷!
在最近的人工智慧浪潮中,輝達(Nvidia Corporation)無疑是站在風口浪尖的一家公司,最近的表現甚至壓過了ChatGPT的東家微軟(Microsoft)。而NVIDIA之所以能獨領風騷,關鍵原因就是其備受人工智慧領域追捧的晶片,自從ChatGPT掀起「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熱潮後,NVIDIA的A100Tensor Core GPU及更高一代的H100 Tensor Core GPU,便成為市場搶購的熱門產品,目前這些高端晶片及相應的顯卡已是一卡難求。綜合《財聯社》、BBC、CNBC的報導,近期AI概念股大熱,帶頭的NVIDIA漲勢不停,美東時間30日早盤開盤後,NVIDIA股價再飆近5%,市值正式突破1兆美元大關,雖然隨後又回吐漲幅,跌至9900億美元,但NVIDIA還是成為了第一家進入「兆元俱樂部」的晶片大廠。在30日開盤前,輝達的股價今年來已上漲166.5%。微軟亞洲高級研究員張弋近期在Podcast節目中感嘆,現在居然到了整個地球都拿不出足夠的A100晶片的奇怪場景,一年前,幾乎沒人能料到這一情形。而人工智慧領域的初創公司CoreWeav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annin McBee更驚嘆,「H100是地球上最稀缺的工程資源之一」,這句話足以讓人理解NVIDIA的盛況。但令人好奇的是,為何只有NVIDIA的晶片能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獨一無二的玩家?而這家過去在顯卡稱霸的公司,又為何能在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領域傲視群雄?1999年,初出茅蘆的NVIDIA首次推出了圖形處理器(GPU)這一概念。在此之前,包括英特爾(Intel Corporation)在內負責開發中央處理器(CPU)的公司都堅信圖形處理是CPU的事情,CPU幹的事越多越好,將圖形工作獨立到另一附屬處理器上的想法十分沒意義。此外,當時的圖形應用領域中又以搞遊戲的日本廠商話語權最重。日系主機的CPU很強,大部分開發工作都集中於CPU之上,因此GPU並沒有獲得多少市場青睞。不過,不服氣的微軟當時想要衝擊屬於日本廠商的行業領先地位,於是開發出了Direct X這一專為多媒體以及遊戲開發的標準化API圖形介面,此後大量的圖形功能從CPU裡面移植出來,轉到GPU之上。加上微軟另一產品Xbox的推出,其CPU、GPU各司其職的搭配,打破了行業內CPU晶片一家獨大的局面。而NVIDIA就是當年在硬體領域中少數幾家跟隨微軟腳步前進的公司。此後,微軟又推動了新的變革,引入統一著色器模型(Unified shader model),即GPU中一種著色器硬體形式。統一著色器只是圖形應用上的一步,但卻給NVIDIA帶來完全不同的發展路線,可以說是NVIDIA耕耘GPU,以及深度學習領域發展中的重要起點。在看到統一著色器模型後,NVIDIA果斷的把自己以前的GPU架構打掉重練。其GPU流處理器(Streamprocessor)被進行了細緻的分組,變成一個個小型流處理器且能單獨運行,解決了流處理器此前被綁定無法獨立運行而被迫閒置的問題。這奠定了NVIDIA後來革命性的統一計算架構(CUDA)的出世,透過此項技術,使用者可利用NVIDIA的GPU進行圖像處理之外的運算。由於NVIDIA的流處理器是很獨立且標準的單元,極易控制和調度,這讓原本只能連續處理的任務可以被並行處理,使程式設計難度大大降低。與此同時,NVIDIA的競爭對手冶天科技(ATI Technologies Inc.)卻因為早期沒有投入硬體架構變革,還是沿用過去的串列設計,導致沉沒成本(Sunk Cost)越來越高,最後便直接被NVIDIA擠出顯卡市場。此後,NVIDIA又在2017年引入了突破性創新技術Tensor Core計算單元概念,其專門為深度學習而設計,支持更低精度的運算,從而大幅節省了模型算力,並將NVIDIA的GPU變成高效率又多功能的人工智慧處理器。這一專用的加速單元很大程度上排擠了CUDA處理深度學習的空間,但也同時打了NVIDIA的競爭對手一個措手不及,讓AI專用晶片不再吸引人。於是,NVIDIA的GPU就在因緣際會之下成為AI領域最被認可的硬體。事實上,當AI爆紅後,行業內的企業才無奈發現,GPU是簡單高效運行生成式AI模型的最好選擇,一個本用來玩遊戲的GPU不太可能切換去跑AI程式,但NVIDIA的GPU就是做到了!

痠痛貼布「副作用」一次看! 醫:注意「2大使用重點」
痠痛貼布不要貼超過2個部位!復健科醫師李炎諭近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曾遇過求診個案,對方脫下外套後發現雙肩、雙肘還有脖子竟都貼滿痠痛貼布。他表示,痠痛貼布雖然比口服消炎止痛藥物更不傷腎,但多貼不僅不會增加效果,反而還會增加腎臟負擔,更有可能引發皮膚起疹、過敏等副作用。(圖/翻攝自臉書/《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醫師李炎諭28日在臉書專頁《李炎諭醫師的復健聊天室》貼出梗圖分享痠痛貼布的相關知識,例如痠痛貼布適用於各類型肌肉、韌帶、關節、骨頭發炎等症狀,但使用時須注意貼上的時間和副作用2大重點,每次使用時間約為4至6小時,建議勿超過6小時,否則容易引起皮膚起疹、過敏等狀況,甚至會增加腎臟負擔問題。此外,李炎諭也分享使用痠痛貼布的方法,首先要先清潔皮膚表面、擦拭乾燥後,再貼在軟組織痠痛的部位,且需要避開有皮疹、傷口、潰瘍等問題的皮膚部位。「最後要提醒一下,一次建議不要貼超過兩個部位哦,貼太多一樣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哦!」至於貼布造成腎臟負擔的問題,李炎諭進一步澄清,其實連續2週每天使用痠痛貼布應該是安全的,甚至比口服消炎止痛藥物更不傷腎,但一般指引建議連續使用消炎止痛藥物不宜超過3個月,甚至不宜超過1個月。若都依照藥物的使用說明書使用,且沒有連續使用1個月以上,就不用過度擔心腎臟問題。

威尼斯運河驚見「詭異螢光綠」!警方懷疑環保團體搞噱頭 地方政府揭謎底
義大利威尼斯大運河(Canal Grande)當地時間28日有民眾向警方檢舉,指出里阿爾托橋(Rialto Bridge)附近河段出現霓虹般的亮綠色液體,懷疑是環保團體搞出的噱頭。對此,威尼托大區環境預防保護機構(ARPAV)透過分析結果表示,河水之所以呈現螢光綠是因為水中含有一種用於測試汙水管網的無毒物質「螢光素」(Fluorescein)。(圖/翻攝自臉書/Luca Zaia)據《曼谷郵報》援引義大利威尼斯地區日報La NuovaVenezia的報導,透過威尼托大區政府主席扎亞(Luca Zaia)28日在臉書貼出的照片可以看出,運河水色呈現整片詭異的螢光綠。據悉,警方在接獲民眾投訴後立即針對環保團體和氣候變遷活動家進行調查。不過當地政府稍早已得出結論指出,河水顏色變化是由測試廢水管線的無毒物質「螢光素」引起的。(圖/翻攝自臉書/Luca Zaia)ARPAV也表示,分析結果顯示,採集樣本中存在的螢光素不是有毒物質,但當局沒有具體說明螢光素的來源。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大運河第一次變綠了,早在1968年,阿根廷藝術家、景觀設計師和生態學家烏里武魯(Nicolás García Uriburu)就曾在威尼斯雙年展期間用螢光素染劑將運河水染成綠色,目的是希望喚起人們的生態意識,並激發大眾對自然和文明關係等議題的更多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