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旺報吳泓勳」記者的文章列表

共發表 207 篇文章
大陸出入境管理局6日發布10項出入境新政,包含推動台胞證可網路申辦,將於2024年1月1日起實施。資料圖為台灣人展示台灣居民居住證(左)和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圖/新華社)

明年開跑!台胞證將可上網辦 大陸推出入境新政

大陸把福建省定位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大陸出入境管理局6日發布10項出入境新政,響應此政策。包含推動台胞證可網路申辦,增加廈門設立出入境證件製作中心;明定可申請在閩定居且審批縮至10個工作日;擴大台胞證聯網核驗服務範圍,以及允許台胞人才隨帶外籍家政服務人員入境和停居留等,將於2024年1月1日起實施。廈門台協榮譽會長吳家瑩表示,這10項出入境新政,都是實打實的利多,聚焦台商台胞的所需所盼,方便更好與大陸共享發展機遇,未來往返兩岸將更便捷,通關通行更順暢,尤其到福建實現「想來即來、說走即走」。大陸國務院9月12日發布《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配套措施隨之出爐。大陸出入境管理局6日表示,為方便閩台人員往來、便利在閩生活與深化兩岸融合,發布1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並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具體措施上,在便利台胞往來方面,實行台胞證「網上辦」、「口岸辦」、「集中辦」,讓辦證方式與管道更便捷,實現到閩「想來就來」;推動在廈門設立出入境證件製作中心,同時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辦理出入境證件的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在便利人員和船舶通行方面,對台客運口岸增設資訊採集點,方便自願留存資訊的台胞使用邊檢快捷通道,並實現「一地備案、全國通用」;往來閩台船舶(含台灣漁船、小額貿易商船)則增加進出港邊檢手續的網上預報預檢與24小時邊檢通關保障。針對鼓勵赴閩定居落戶,也明確可向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提交申請,且審批由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同時在閩生活則擴大台胞證的聯網核驗服務範圍,例如短期旅遊探親與商務時,也可享有交通出行、電子支付等公共便利;同時允許台胞人才隨帶外籍家政服務人員入境和停居留,也就是在台灣若有雇用菲傭,可以一起帶到福建生活。觀察10項新的出入境政策,吳家瑩認為受益最大當屬台胞證辦理,關鍵可以直接網路申辦,對便捷便民給予肯定。他也提到,從9月《意見》發布以來,很多台胞諮詢的福建定居落戶問題,這次也給出明確的落地措施,認為這會鼓勵更多台灣人到福建追夢圓夢。

大陸軍方學者何雷表示,解放軍機艦在台海周邊演習,未來會成為常態。圖為共軍蘇-35戰機與轟-6K戰機編隊飛行。(圖/新華社)

大陸軍方學者稱 台海軍演將成常態

第十屆北京香山論壇29日至31日舉行,出席與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孟祥青29日表示,台灣問題就是中美關係的「灰犀牛」,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在中國人心目中重於泰山,認為美方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阻止灰犀牛事件的發生與危害。另一位出席的中共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前副院長何雷受訪時更表示,解放軍的軍艦軍機在台海周邊演習,是在自己領土演習的正當軍事行為,在未來會成為常態。大陸外長王毅7月在雅加達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曾表示,中美需拿出實際行動,爭取關係重回正確軌道,要堅決阻止「灰犀牛」,妥善處理「黑天鵝」,徹底搬掉「攔路虎」,排除中美關係干擾。孟祥青29日在論壇上表示,中美關係當中確實有許多灰犀牛,台灣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且台獨危險性確實在上升, 他說美國近年一方面表示一個中國政策不變,雖然官方宣稱不支持台獨,另一方面卻大打台灣牌,實質發展與台灣關係升級、對台軍售不斷升級且常態化,甚至去年發生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嚴重事件。孟祥青說,這些情形嚴重破壞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這就是中美之間的灰犀牛,也是王毅所說的必須堅決阻止。但中美關係確實也正在回溫、恢復溝通,前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認為,美國對華政策要在幾個真正核心問題上尊重中國,包含主權領土完整如第一道核心紅線的台灣問題,並尊重中國的發展道路和制度,包含以符合中國國情的方式實行民主促進人權等,無論美國如何表態「幾不幾無意」,關鍵態度要在這幾個根本問題上觀察。此外,中共中央智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也就二次「拜習會」的可能性發表看法,他認為這不僅是中美的期待,也是整個世界的期待。他指出,舊秩序在動搖,世界面臨轉折點,就像近年積極討論的「全球南方」趨勢。

陸企國軒高科將斥資20億美元在伊利諾州建造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示意圖/路透)

斥資20億美元 陸電池巨頭「國軒高科」在美建超級工廠

美國伊利諾州政府在當地時間9月8日發布消息,宣佈大陸上市公司國軒高科將斥資20億美元(約當147億元人民幣)在該州坎卡基縣曼特諾新建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該工廠預計將生產10GW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40GWh的鋰離子電池芯,計畫明年投產。據每日經濟新聞引述當地媒體報導,伊利諾州州長普里茲克(J.B. Pritzker)表示,國軒高科的超級工廠將創造2600個高薪就業職缺,是該州數十年來最重要的新製造業投資。該工廠將專注於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並獲得該州提供的5.36億美元激勵措施。國軒高科9日方面也證實,8日國軒高科全資子公司美國國軒(Gotion Inc)在美國伊利諾州宣佈,公司將在伊利諾州坎卡基縣曼特諾鎮建設年產40GWh電池工廠。根據規劃,國軒伊利諾工廠將專注於鋰離子電池芯、電池組生產和儲能系統集成。建成後將具備10GWh年產Pack產能和40GWh年產電芯產能。該工廠將基於當地現有的一座工廠分兩期改造完成,預計占地約150英畝(約合910畝)。其中一期工廠改造完成後,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該工廠落地將有助於提升對北美地區現有和潛在合作夥伴供應能力,滿足電動汽車行業不斷增長的電池需求。該項目也成為了伊利諾州史上金額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投資。而稍早國軒高科2022年也宣布在密西根州大急流城(Big Rapids)和格林特許鎮(Green Charter Township)投資23.4億美元建造電池廠,本月初也已獲准在密西根州設廠。

大陸經濟低迷,官方想方設法提振內需,目前至少有16個省市在推出的促進旅遊投資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提到要落實帶薪休假。圖為人潮眾多的西安不夜城。(圖/新華社)

為刺激消費 大陸16省市要求落實帶薪休假

為提振經濟復甦,強化內需消費,大陸官方近期各項政策紛出,7月底大陸國家發改委提出「擴大消費20條」的6方面措施中,提到要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據不完全統計,至少已有河北、江西、重慶、甘肅等16個省市發布《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意見》,並皆提到落實帶薪休假制。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幾年官方統計中,真正能享受帶薪休假比重僅約6成。大陸國家發改委7月31日提出「擴大消費20條措施」,當中提到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範等。據中新網報導,這讓不少省市政府跟進,例如近期山東省政府就印發《關於進一步提振擴大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鼓勵錯峰休假、彈性作息,促進假日消費。另據陸媒不完全統計,大陸至少已有16個省市在已發布的《推出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實施意見》中,都提到帶薪休假,具體包括河北、江西、重慶、甘肅、青海、遼寧、安徽、陜西、福建、廣東、浙江、內蒙古、湖北、山西、河南與雲南。例如河南省2021年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擴大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就還提到要與法定節假日連休、錯峰休假等形式靈活休假。在業內看來,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有助維護勞動者休假權利。近期多次提及則是看中休假可滿足休閒需求、拉動旅遊經濟的作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說,這確實能有效促進消費,與節日長假起到的作用類似,還能與長假形成良性補充。值得注意的是,從大陸民眾過去多數反映來看,「沒假休、不能休、不敢休」,以及「不能跨年休、跳槽就縮水」,仍是不少受薪民眾的實際困擾。大陸人社部2020年文件中提及,透過近3年進行60個城市人資和社會保障調查數據顯示,單位中真正享受到帶薪年假比率大約60%。

為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美日擬共同研發新型反彈道飛彈。圖為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日相岸田文雄。(圖/摘自CABINET PUBLIC RELATIONS OFFICE官網)

美日擬共同研發飛彈 攔截高超音速武器

為攔截中國、俄羅斯及北韓持續開發的高超音速武器,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與美國政府已確定將共同研發新型反彈道飛彈的政策方針,預料將在8月18日舉行的日美領袖會談上獲雙方同意。日美政府如真確定共同研發新型的反彈道飛彈,將是繼2017年度共同研發增程型標準3型(SM-3 Block IIA)反彈道飛彈後的第二例。根據日本《讀賣新聞》引述多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面對現有飛彈攔截網難以因應的威脅,日美政府將持續做好準備,希望藉此強化嚇阻力。由於傳統的彈道飛彈彈頭,從太空飛向目標的過程中有一定的飛行軌跡,比較容易預測。但高超音速武器的速度可達音速5倍(5馬赫)以上,且可在中途人為改變軌道,不容易被現有雷達捕捉,因此被認為難以攔截。據了解,中國已在2021年7月成功試射高超音速武器,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時也曾使用;北韓從2021年9月後也不斷試射。更有分析指出,2022年1月的試射曾以最大速度約10馬赫飛行。日本防衛省為因應高超音速武器,打算提升陸上自衛隊03式地對空飛彈性能,加上海上自衛隊神盾艦上搭載新型的標準6型(SM-6)反彈道飛彈也有一定攔截能力。但上述兩種只能在落地前階段攔截,如何確保在更遠距離就攔截已成當務之急。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去年12月報導,日美正在考慮聯合研發攔截高超音速武器的新技術,傳出將以目前反導系統無法抵達的高度來摧毀高超音速飛彈。而要攔截高超音速武器,建構能更早期偵測及追蹤技術系統不可或缺。美國正持續建構利用多數小型衛星合作的「衛星星座」(satellite constellation),日本防衛省則考量和美國衛星網進行合作。同時日方希望盡速與美國共同研發新型反彈道飛彈,充實確保反擊能力的長程飛彈,早日實現2022年12月在國家防衛戰略中提出的「綜合防空飛彈防衛」,預計8月18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日美韓領袖會談上,日相岸田文雄將跟美國總統拜登舉行個別會談,雙方正協調屆時將作為共識內容之一對外公布。

近日韓國多地發生多起隨機傷人事件,韓國下令啟動特別治安行動;警方還將嚴厲打擊在網上散布犯罪預告及傳播各類虛假消息的行為。(圖/新華社)

隨機殺人預告事件連環爆!韓國警方已逮捕多達46人

韓國近日連續爆發公共場所隨機殺人事件,誘發韓國網路社群出現聲稱將在特定地區進行攻擊、殺人等貼文,進一步引發社會恐慌。這導致韓國警方到6日中午為止,已在各地逮捕46人,包括釜山一名20多歲的海軍士兵也威脅要在鬧區殺人。這與5日中午累計數字相比,短短24小時內就又逮捕28人,甚至稍早已有人正式被起訴。此外,韓國警方也針對預告犯案的地點強化巡邏,據韓國總統辦公室所提供資料,警方共對全國3444處派出2萬2098名人力,累計已對行跡可疑人士進行442次盤查,其中14件因查出實際嫌疑而被捕。韓國首爾地鐵新林站7月爆發隨機攻擊事件,造成1死3傷不幸事件後,8月3日又傳出,位在首爾地鐵盆唐線上的京畿道書峴站也發生隨機砍人案,導致一名60多歲婦人不治及13輕重傷。這在韓國引發模仿浪潮,持續有人在社群媒體發布「殺人預告」,威脅要仿效隨機殺人,至今當地警方已逮捕46人。韓國警方指出,這些發文者多數為未成年人,且多聲稱「只是開玩笑」,也有40多歲男性被捕後表示是因為喝醉才發文。韓國警方也強調,不敢輕忽這類殺人預告,將此視為「嚴重犯罪行為」、「直接威脅民眾安全」,聲稱「開玩笑」的發文者,可能因涉嫌威脅而遭罰3年以下徒刑或500萬元以下罰金。若調查發現確有實際準備犯案行動,將申請拘留調查。同時慶尚北道警方也表示,2日已將一名33歲發文者,依涉嫌預告殺人等嫌疑移交檢方調查,這也是首爾市地鐵發生隨機攻擊後,因發文預告殺人被移送法辦的首例。為降低民眾恐慌,韓國警方日前已啟動「特別治安行動」,對民眾通報的所有預告發文展開追蹤,相關人士透露,5日接獲16件通報中已逮捕8人。韓國國家搜查本部長禹鐘壽也與各地警方幹部緊急召開視訊會議,討論網路殺人預告的解決方案。

繼日前鳳梨釋迦恢復進口大陸後,大陸國台辦表示,願為恢復農漁產品輸入大陸提供更多幫助。(圖/報系資料照)

台灣農漁產品再解禁?  國台辦釋善意

日前恢復台灣鳳梨釋迦進口後,大陸國台辦28日記者會上,被問到農委會希望雙方持續溝通檢疫規範、儘快解禁台灣鳳梨、蓮霧,同時是否有下一步台灣農漁品解禁安排。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台灣農漁民通過國民黨、有關縣市、團體等表達心聲,願意採取有效整改措施,確保輸往大陸農漁產品安全,並繼續與台灣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為恢復台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提供幫助。但恢復鳳梨釋迦進口也被綠營聲音批評,是利用經濟分化及統戰,朱鳳蓮說,台灣農民朋友很開心,紛紛表示「心中大石頭落地」,但民進黨當局卻不開心。因為他們並不在乎台灣農民利益,而是出於一黨之私,害怕兩岸同胞走近走好,將大陸為恢復台灣農產品輸入提供的幫助汙名化,惡意抹黑大陸、煽動兩岸對立。她強調,誰在為台灣農民著想,誰在損害台灣農民的利益福祉,相信台灣農漁民心中自有一桿秤。強調願意與台灣各界有識之士共同努力,為台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提供更多幫助。

印度官方正式通知小米涉嫌「向外國實體非法轉移資金」,違反《外匯管理法》,之前被扣押的48億元人民幣可能回不來了。(示意圖/shutterstock)

印度官方正式通知!小米涉違反《外匯管理法》 恐被沒收48億人民幣

據外媒報導,印度執法局(Enforcement Directorate)9日發佈文件指出,已向小米技術印度私人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花旗、滙豐、德意志等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指控其「向外國實體非法轉移資金」,涉嫌違反《外匯管理法》。由於印度之前已先扣押小米共555.1億盧比資金,約當48.2億元(人民幣,下同),該通知也或意味上述凍結資金將被正式沒收。被凍結的金額對小米來說更是一筆不小數目。小米集團2022年經調整淨利潤為85億元,凍結資金已經超過小米集團去年淨利潤的50%。據了解這也是印度迄今為止最大金額扣押。面對印度執法局的指控,小米表示,對凍結資產的命令感到失望。此次的稅務問題根源是各方對進口商品的價格認定存在分歧。對包括專利許可費在內的特許權使用費是否應該計入進口商品的價格,這在各國都是一個複雜的技術性難題。這場指控要追溯到去年5月的「非法匯款」糾紛。當時印度執法局指控,從2015年開始,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royalty payments)的名義,向國外實體非法匯款,違反《外匯管理法》相關規定,並據此扣押了小米印度子公司銀行帳戶中的555.13億盧比。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印度執法局說明,花旗等三家銀行之所以收到通知,是因為涉嫌在未進行盡職調查和獲取必要文件的情況下,允許作為專利費支付的境外匯款。

阿富汗重啟對大陸直飛航線,雙方近期也加強經濟合作。圖為阿富汗喀布爾國際機場的1架飛機。(圖/新華社)

疫情中斷後首次重啟! 塔利班宣布恢復阿富汗對中國直飛航線

繼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而中斷之後,阿里亞納阿富汗航空首架每周一班的航班,在24日從喀布爾起飛至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塔利班也宣布恢復阿富汗與中國之間中斷3年的直飛航線,表示這會幫助加強雙邊經濟和政治關係。而中國外長秦剛5月稍早在伊斯蘭馬巴德參加了與塔利班和巴基斯坦的三邊對話,也同意把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延伸到阿富汗。塔利班負責交通和民用航空的副部長瓦法(Ghulam Jilani Wafa)在喀布爾機場稱讚空中服務的恢復。瓦法表示,這會直接加強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政治和商務關係。中國駐阿富汗大使王愚23日則對塔利班外長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說,北京與阿富汗維持正常關係,願意加強它。另據穆塔基辦公室說,王愚保證會幫助增加阿富汗對中國的出口,加快阿富汗最大的艾納克(Mes Ainak)銅礦的「初始工作」。同時稍早塔利班副總理巴拉達爾1月與王愚共同宣布與一家中國公司達成合約,未來25年中在阿富汗北方地區的阿姆河(Amu Darya)盆地開採石油。塔利班官員說,中國將為此投資大約5億4000萬美元,製造大約3000個就業。更據報中國會在阿富汗建立一個煉油廠提煉石油。從塔利班2021年8月重新掌權後,中國加緊與阿富汗的接觸。但中國和其他國家目前都沒有承認塔利班是阿富汗的合法統治者,主要是基於人權擔憂和對婦女教育、工作的限制。而中國外交部最近公布關於阿富汗的11點政策聲明,強調塔利班需通過「開放與包容」的政治架構確保「溫和審慎」治理阿富汗,同時敦促國際社會加強與喀布爾接觸。聲明中還希望阿富汗會履行「認真承諾」,有效打擊恐怖主義。同時強調中國經濟延伸主要是尋求塔利班保證防止極端主義從阿富汗擴散進入新疆等地,確保中國國民的安全。

大陸正加緊努力發展可與馬斯克的星鏈系統競爭的衛星驅動網路。圖為大陸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圖/新華社)

對抗星鏈!陸加緊開發衛星驅動網路

大陸正在加緊努力發展可以與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系統競爭的衛星驅動網路。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軍方研究人員呼籲更快地部署自家衛星群,並擔心關鍵的太空軌道有變得過於擁擠的風險。也有研究人士預估,中國的衛星群將會對美國領先地位構成強勁挑戰。據VOA美國之音報導,作為北京推動關鍵技術領域自主戰略的一部分,大陸國發委2020年4月將發展衛星寬頻列入新基礎設施的項目名單,目前已有700多顆衛星在軌道上運行,約一半是由軍方發射跟蹤美國在全球的軍事部署,另外大約30多顆衛星構成「北斗」系統,是中國版的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一直在全球擴展,目前已獲得包括巴西、菲律賓和尼日利亞等50多個國家監管機構的許可,在這些國家出售網路連接。據了解,馬斯克的星鏈系統快速在全球拓展,其中軍事用途部分在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上。儘管烏克蘭的電信基礎設施遭受了嚴重破壞,但是星鏈之下得以為烏克蘭維持高速網速連結。也突顯地球近地軌道衛星群的重要性。去年聯合國記錄衛星群的國際通訊聯盟收到中國兩個衛星群的申請,總共有至少7808顆衛星。不僅中國在試圖創建近地軌道衛星群。美國太空軍的一個分支也一直在發展衛星群來支撐美國軍方目標。歐盟也在發展一個地球低軌系統。另外台灣也有類似項目,被視為可強化台灣面對潛在與中國衝突時的韌性。因此,中國也在興建新發射點,且隨著新的國營及私人公司都在進入擴張中國衛星行業。北京天兵科技在研究發展一次發射可部署高達60顆衛星的火箭。這大概與馬斯克的SpaceX發射星鏈衛星時,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承載量相當。

前往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