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率
」 柯文哲 京華城 京華城案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起訴
爆北檢竟問「主臥大床有無別人睡過」 陳佩琪嚇傻:冷汗直冒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弊案仍在羈押中,妻子陳佩琪昨(9)日透露,年初柯文哲說過台北地檢署派姜長志檢察官專門對付她,自己被抓去問了3次,其中一個問題是「妳和先生主臥大床,有沒有其他人來睡過?」當時心想下一步是不是要秀出柯文哲邀女人來家裡約會的照片,當下冷汗直冒,直到現在還是不知道檢察官問這問題的涵義是什麼。陳佩琪昨日發文回憶道,年初柯文哲說過北檢派林俊言檢察官專門對付他,而姜長志則專門對付自己,自己被姜長志抓去問了3次,「他曾跟先生在北院那種小草和支持者滿場的情況下,互嗆了幾回合,眾目睽睽下都這樣了,因此我在一間小小的偵查室內被訊問時,所受的待遇如何,大家同理可推」。陳佩琪指出,柯文哲任市長在跟民進黨分手後,被批評是日常,自己也不以為意,只是姜長志曾在北檢問了一個問題,的確讓人坐立不安。她透露,記得很清楚自己不是說錢的問題,去年9月12日也在黨部開記者會提出交易明細,供媒體檢視 ,但姜長志後續問的這個問題,的確讓她不知如何回答。「妳和先生主臥室的大床,有沒有其他人來睡過?」陳佩琪驚嘆,姜長志真的是這麼問的,當時心想他下一步是不是要秀出某年某月某日柯文哲邀女人來家裡約會的簡訊和相片,當下的確冷汗直冒,後來她也去找律師詢問,檢察官問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但經驗極豐富的律師也雙手一攤說「不知道」。陳佩琪憂心,若是林俊言也拿這樣的問題去問柯文哲「你們家的床有沒有其他人來睡過?」柯文哲心裡會不會想「這個佩琪竟然趁我不在家帶小王回家睡?!」直言到現在自己還是不知道檢察官問這問題的涵義是什麼。另外,陳佩琪也透露,柯文哲曾分享未來若當選總統的生活藍圖,指先生當市長時,常帶著她參加公益活動,特別要她著重在兒童和婦女議題上,這幾年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據社會局、民政局研究觀察結果,結論是「東方人觀念通常是要結婚後才考慮生小孩」,因此他要局處首長「研議」方案。她也補充,用研議這2個字好像不妥,京華城案也是叫下面的人因應市民陳情研議,結果被告貪污圖利。柯文哲鼓勵年輕人走入婚姻,市府再把年輕夫妻家庭的支撐架構建立好,例如社宅和托嬰、托幼等,這樣少子化問題才會有救。陳佩琪也提到,柯文哲常說年輕人要結婚,這樣背部或屁股長褥瘡就有人幫忙擦藥,聽到用這理由鼓勵年輕人結婚,自己都會白眼,「但其實柯文哲的意思是,要首長們宣揚家庭價值和理念,鼓勵年輕人走入婚姻,改善台灣少子化問題,將來當上總統了,兒子能去美國工作生小孩,自己帶著太太親手做的無糖餅乾到總統府上班,是多麼愉快的事情」。陳佩琪喊話總統賴清德,柯文哲至今仍因台灣司法之不公,而被關押在大牢中,「賴總統可以幫忙問問曾任命的法務部長,為何通過京華城容積率的都委會成員都沒事,只有不知情、尊重專業、當時忙著疫情的市長有事?台灣的司法為什麼會離譜到明目張膽、構陷人入罪到這麼無恥的程度?」最後,陳佩琪提到,朱家毅法官9個月前其實就知道真實原委:「然被告並非都委會之與會人員而無從直接知悉開會情形,自身亦無相關專業,則其主張其信賴形式上具專業性且為多數決之都委會決議,以及具相關專業之彭振聲之意見」。

危老重建審核流程縮短 盼加速重建進度
宜蘭縣政府為加速都市環境更新、提升居住安全,對於「危老重建」申請案推出「快速通關」政策,即日起所有危老案件申請重建都適用「2周書審通知補正、補正完成即核准」機制,讓原本約需1個月的流程,縮短到2周內完成,盼能加速整體危老重建進度。縣府5日在宜蘭市1處危老重建案場說明「快速通關」政策,該案場原本為老舊的木造建物,重建後為1棟地上5層樓RC建物,目前還在興建中,近期會申請使用執照。縣府建設處表示,根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在都市計畫區內屋齡30年以上老屋,經建築師或技師公會評估,認定結構安全性能未達標準,且改善不具效益或沒有電梯,可申請重建。代理縣長林茂盛指出,全台30年屋齡以上的房屋超過500萬件,老舊房屋問題是我們必須重視與面對,因此由建設處精簡流程,民眾掛件後,不論是發照或回覆需要修正等,都在2周內完成,盼能透過提升行政效率,讓民眾有感。縣府表示,危老重建除了有耐震初步評估補助每棟1.2萬至1.5萬元,耐震詳細評估每棟最高補助40萬元,重建計畫書每案補助5.5萬元外,還可享有多項稅賦減免,以及容積率最多可至基準容積1.4倍等獎勵。

京華城案勘驗會議影片 檢辯為這事槓上!
今(5)日進行京華城案準備程序,由受命法官許芳瑜主持,勘驗2021年9月9日臺北市政府都委會783次會議的錄影,前臺北市長柯文哲的辯護律師提出勘驗的原因是為了證明「京華城案的通過是符合規定的,不是強行通過的」。勘驗完畢後,檢方提出4個質疑,辯方也對此等控訴有所回應。檢方對勘驗結果質疑4點:都委會委員曾詢問邵琇珮,京華城案是通案還是個案,邵回答「個案」,檢方認為,既然明知京華城案是個案就有違公平性;再者,沈慶京坐在旁聽席且未在簽到表上簽名,卻具有發言權,還獲得前臺北市長彭振聲善待,請人把麥克風給他,此舉違反旁聽制度。檢方進一步說,當委員詢問為什麼京華城案可以有560%容積率,邵卻答非所問,回答「並沒有要突破672%」,彭進而肯定邵「這樣的解釋很合理」。當委員質疑公益對價問題,彭卻在20分鐘後作出結論「那我就在這裡宣布通過」,不免讓人覺得過於草率,有圖利京華城之嫌。辯方表示,委員會一開始對於基準容積率560%是否為上限是不清楚的,在邵作出解釋之後,委員也沒再反對。針對沈慶京發言權問題,彭對於沈未簽到一事是不清楚的,因此才會把麥克風給他。針對法官詢問京華城案是否經過投票時,彭解釋「都委會一向是共識決」,他參與過113次都委會會議,僅有1次因為支持和反對方僵持不下,才進行投票。辯方說明,783會議並不是首次召開的會議,在先前的會議中,專案小組就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不少委員都表示沒意見,少數有意見的委員後來經過討論、解釋後也轉向支持。彭主席確實在委員們充分發言後才作出最後決議,在作出決議之前,他有再逐一詢問現場每一位委員,沒有漏掉任何一位,讓他們進行第二輪發言,顯見不可能出現強制通過的狀態,更不用說圖利京華城。

京華城符合法定條件? 證人邵琇珮:說京華城沒貢獻太武斷
京華城案今(3)日續行審理,證人北市前都發局總工程司邵琇珮表示京華城在取得容積率之前一定有符合法定要件,至於有沒有符合她自身期待,她認為這見仁見智,行政機關當然認為京華城公司能夠貢獻越多越好。但不能說京華城公司沒有貢獻。關於京華城以「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獲取容積獎勵,邵稱這是「換湯不換藥」,這三種詞彙代表的意思是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補強等,並非只是三個空泛的形容詞,且京華城公司有認養公園、開闢道路、人行道、停車位等,不能只因為認為它做得不夠多就認定它沒有達到法定條件,它一定是有達到法定條件才會通過的,邵琇珮表示:「說京華城沒貢獻太武斷」。檢察官詢問邵為何市府辦理京華城案時特別迅速,邵琇珮表示,這個案件一直都有時間壓力,因為京華城公司希望能夠盡速通過,而形式要件也確實都繳齊了,沒有道理一直拖著不辦理。過去案件會審議得較慢是因為,當時監察院還未督促市府應該加強案件審議速度。

京華城案再傳汙點證人邵琇珮 她庭上改稱:沒親耳聽到應曉薇罵劉秀玲
京華城案3日上午再開庭,前北市都委會執行秘書長也再次以汙點證人身分出庭,由應曉薇律師吳佳蓉進行詰問。邵琇珮在庭中被詢問到是否有聽到應曉薇責罵都委會前執秘劉秀玲一事時,邵琇珮證稱,自己並未直接聽到應曉薇責罵劉秀玲,而是事後聽劉講述才得知;至於先前所證稱應曉薇在便當會上向柯文哲「告狀」一事,邵琇珮改稱表示,當時用告狀一詞描述有誤,應該為陳情較為妥當。台北地院審理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等11人涉及京華城案容積弊案,上月29日傳汙點證人、時任北市都發局總工程司邵琇珮出庭作證,由於尚未詰問完畢,3日再傳邵秀珮出庭繼續,並由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進行詰問。上週邵琇珮稱,京華城案「市長都決定了,公務員原則上不會去質疑、挑戰長官」,更坦承京華城案處理不周,應以通案處理而非以個案處理。3日上午一早由應曉薇律師吳佳蓉進行詰問,邵琇珮被問到是否有參加京華城案便當會時,邵琇珮表示並未參加,至於是否有親眼目睹應曉薇責罵時任都委會執秘劉秀玲一事,她表示並未親眼看到應曉薇責罵劉秀玲,是事後聽劉秀玲講才得知,「並沒有親耳聽到」。邵琇珮說,應曉薇是否有在便當會上向柯文哲告御狀,以此加速京華城案進行一事,她指出,當時威京集團所提出的3個方案都是無條件提高容積率,是她提出第4個方案,根據《都市計畫法》24條來幫市府提高容積率,且提出後當時在場的專案小組也均未反對。她也證稱,當時使用「告狀」一詞,確實有失欠妥,應該為向柯文哲陳情才對。

遭疑不配合恐降職 邵琇珮:不信柯文哲會因我不蓋章而拔官
今(29)日下午2時京華城案持續開庭審理,北市都發局前總工程司邵琇珮被柯文哲的律師問到「法規上有禁止新建物沿用舊容積保障嗎?」時,並未正面回覆,但強調京華城公司不應適用「120,284.39 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因為過去已經給過他們這個優惠了,現在就不應該再恢復,她想傳達給柯文哲的只有這點;但被詢問到是否有來自長官壓力時,她延續上午的說法:「以我對柯市長的信任,我不相信我不蓋章就會被拔官。」。邵在庭訊中說明,她在2024年9月2日至廉政署、地檢署製作筆錄,期間有用餐,且未拒絕夜間訊問,因為即使拒絕了也回不了家,所以她認為沒有必要拒絕。當天下午8時28分時檢察官告訴她:「妳還是按照妳在廉政署說的那套,如果妳覺得這樣可以呼嚨過去,那我們就來試試看。」律師問她當時是否感到害怕,她說不見得是怕,畢竟她已經在職場待這麼多年了,但感受很差,任誰被當賊看感受都會很差。律師詢問都市計畫法第24條是由誰開始引用的,邵回答最初在2020年6月20日都發局專案小組的會議簡報上,就有提過兩點:第一點是監察院已確定560%容積率,不宜再做更動;第二點是京華城公司可考慮自行更改建設,根據都市計畫法第24條,京華城公司應設法提升建設公益性才能適用容積獎勵。但邵強調,這是整個都發局團隊的決議,絕非她一人所能作主。邵在庭上表示,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曾經不同意京華城案,因為京華城不具備公益性與貢獻度。為了爭取獎勵,邵曾和京華城公司說明「一定要對土地發展提供貢獻」,並且有提供例子給其參考,但絕無向京華城保證此案能送到都委會,也絕無向其答應會給予20%獎勵。律師詢問邵為何認罪,邵認為是「自己思慮不周,像這樣的爭議案件,應該用通案處理,不應該用個案處理,用個案處理就有公平性、社會觀感的問題。」她坦承從未想過自己會坐在這裡、惹上官司。至於思慮不周的詳細情形為何不得而知,因為審判長諭知此問題與本案無關。

京華城案受上級施壓? 邵琇珮:6官員蓋章,我第7位如何不蓋章?
今(29)日京華城案持續開庭審理,傳喚證人邵琇珮,邵曾於2014至2018年間擔任北市都發局總工程司,卸任之後擔任北市都委會前執行秘書,因此參與過京華城案。邵表示2020年3月10日便當會中要求京華城公司提出陳情信,因為京華城公司希望在行政救濟的同時也送都委會研議,並再次強調應該恢復公司「120,284.39 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京華城公司經過訴願、訴訟後,曾希望與北市府和解,但最終破局。邵坦言,就她的經驗與認知,從來沒有訴訟中同時提出陳情的案例,她始終認為應該等行政訴訟結束之後再處理陳情的部分。雖然不確定交流狀況,但由於便當會出席者包含柯文哲及黃景茂,邵認為應該尊重市長和局長的決策,且結束後有白紙黑字的簽呈;雖然檢方質疑邵為何不提出質疑或挑戰,但邵表示,在她之前已經有6位官員簽章,她身為第7位很難不蓋章,但對於長官有沒有「堅持」要送,她認為用「堅持」兩字是不恰當的,長官並未對其施壓。對於「京華城案『都發局擋很久』」的說法,邵認為「擋很久」這個說法並不恰當,因為邵認為京華城公司本來就有救濟管道,都發局沒有必要「擋」。都委會765次會議,都發局再次強調,應該等訴訟結束再送都委會研議,但前國民黨議員應曉薇卻直言,她認為兩者並不衝突。都委會783次會議,應曉薇助理吳順民曾直言:「案子通過後要請大家協助辦理。」這句話讓包含邵在內的同仁都備感壓力。京華城公司2018年曾寫陳情信給前北市副市長林欽榮,邵表示她和同仁都有看過,內容為京華城公司認為自己權益受損,希望恢復「120,284.39 平方公尺」的樓地板面積,林欽榮與同仁討論過後回覆給柯文哲,內容為市府與監察院對於京華城案容積率為560%已有共識,京華城公司的提案並不可行,建議京華城公司走行政救濟。至於柯文哲收到回覆後的動作,邵無法得知。檢方詢問邵,是否知道京華城案的確切容積率價值,邵回答不知道,並強調柯文哲應該也不知情,但「容積率是有價值的」這件事她相信柯文哲清楚,且邵也不否認柯文哲曾說「差了一百個億」,但具體是否與「京華城一放手就差100億」所指相同,邵則未特別強調。關於備受爭議的「方案四」是京華城案中一項具有爭議性的都市計畫調整提案。該方案主張在原有法定容積率560%的基礎上,透過申請最高20%的容積獎勵及30%的容積移轉,使總容積率達到840%。反觀先前的方案一二三皆是無條件,方案四則是有條件地要求京華城公司應該對都市發展公益、有所貢獻。邵提到,其實要增加容積率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土地管理、二是都市更新,至於京華城公司為什麼不走土地管理辦法,邵表示不知情,雖然京華城根本不符合都更的條件,但黃景茂和彭振聲卻都同意了。邵認為京華城公司自始至終沒有想要對城市付出,僅想要取得利益。

劉秀玲證明京華城案沒收過市長指示 柯文哲再嗆:檢察官太會編故事
京華城案27日再開庭,北院傳喚台北市都委會前執行秘書劉秀玲出庭作證,劉秀玲證稱該案未接獲柯文哲指示,柯則在最後發表意見時再嗆檢察官,表示檢察官「太會編故事」,全案總有一天會公開給大眾知道,在這之前他只能「暫時忍耐」。柯文哲在最後發表意見時向劉秀玲表示「作證一整天辛苦了」,並說自己8年市長任期都沒什麼機會跟她講話,僅偶爾在與同仁的餐會上會遇到,但知道她有處理「東、西區門戶計畫」等,但審判長江俊彥以「只能針對證人證述表示意見,與此無關的不要講」為由,叫停柯文哲發言。柯文哲說,先前開庭勘驗市議員苗博雅的質詢影片,苗博雅曾警告京華城容積獎勵有問題,但當時上台接受質詢的劉秀玲和時任都發局長黃一平態度自信自然,且2人在市府做事認真、風評甚佳,他怎會懷疑有問題。柯文哲說,劉秀玲證詞證實他從未指示過京華城容積率,而劉秀玲提到市長室秘書曾針對此案傳訊詢問,但他從未要秘書傳訊,市長秘書傳送的訊息不等於他傳送的。柯文哲說,他一直以來的口頭禪都是「公務人員以不坐牢」為原則,若真的有壓力,叫送交晨會討論,且在第二屆任期時,就沒人再來說過京華城案,江俊彥則再以與證人證詞無關為由打斷,並警告若再犯恐將他請出法庭。柯文哲說,他在監所內對過劉秀玲的筆錄和逐字稿,認為「檢察官實在太會編故事」,但這些事情將來都會公開,讓大眾看為什麼此案會辦成這樣,在這之前都也只能暫時忍耐。

京華城案柯文哲有下指導棋? 劉秀玲作證:沒收過市長指示
京華城案持續審理,台北地方法院27日傳回台北市都委會執行秘書劉秀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處理吳順民進行作證,並提訊目前仍在押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以及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進行詰問。詰問期間,劉秀玲被問到京華城一案中,是否有給任何指示時,劉秀玲表示無,但對於京華城案當初就有覺得不妥,甚至被應曉薇叫進辦公室罵。檢方詰問時,提出時任都委會執行秘書邵琇珮的證詞,詢問在便當會中,劉秀玲是否當柯文哲的面遭應曉薇罵,且要求退出京華城案。劉秀玲則表示,自己從未參與過便當會,也不曾被要求退出此案。而劉秀玲也於詰問過程中,表示京華城並不是用都市更新的獎勵,不太明白為何在僅有1頁的簡報說明中,援引關於綠建築、智慧城市、耐震建築等容積率獎勵,且援引都市更新條例等,表示很怪。而柯文哲委任律師陸正義於反詰問時,詢問劉秀玲收到時任都發局專任委員王金堂的簡訊時,詢問其柯文哲是否曾直接指示過他以及簡訊來源是否能確定是源自於柯文哲。劉秀玲否認,表示市長從未找過我、也無法確定簡訊是否直接來自市長。

彭振聲律師提問突發飆 劉秀玲回應「冷宮說」:8年沒有升遷
京華城案持續審理,台北地院27日傳喚前北市都委會執行秘書劉秀玲,和市議員應曉薇秘書吳順民作證,並提訊在押的前北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市議員應曉薇進行詰問,彭振聲律師黃品淞詢問劉秀玲職等時,劉突然發飆回應「這跟案情有關係嗎」,早上的訊問則因沈慶京身體不適休庭,將於下午持續詰問。市議員鍾小平曾爆料,指劉秀玲因拒絕放寬京華城容積率,而被柯文哲「秋後算帳、打入冷宮」,而她從11等的執秘升到12等,卻是明升暗降到副秘書長張溫德辦公室擔任參事,從要職被調任到閒差。劉秀玲27日先是接受檢方和柯文哲律師詢問,針對京華城案容積率、適法性和都委會審議過程給出證詞,彭振聲律師則接著詰問,先是詢問劉秀玲如今職等,劉卻突然發飆回應「這跟案情有關係嗎」。黃品淞接著詢問劉秀玲是否因擔任幕僚,導致人事遷調出現不公狀況,劉秀玲回應自己從2014年9月到2022年9月都沒有升遷,上午的詰問則因沈慶京身體不適而暫時休庭,將在下午2點開始持續訊問。

京華城案今提訊柯文哲等3人! 陳珮琪一言不發現身北院
台北地方法院27日傳回台北市都委會執行秘書劉秀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處理吳順民進行作證,並提訊目前仍在押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以及台北市議員應曉薇進行詰問。預計將針對京華城容積率的法律依據進行辯論,而今日稍早,陳珮琪也現身台北地院。根據檢調調查,沈慶京為促成北市府放寬容積率,藉應曉薇台北市議員的職權,向市政府陳情,並向承辦人員施壓。當時,劉秀玲態度十分強硬,且曾要求京華城以既有的土管條例提出申請容積率獎勵,但被應曉薇指責條件不夠。為此,也有台北市議員爆料,自此事以後劉秀玲被調任至張溫德副秘書室參事而不再被重用。今日,台北地方法院傳回劉秀玲、吳順民到庭作證,並提訊柯文哲、沈慶京、應曉薇進行詰問,檢辯將會針對京華城容積率放寬的法源依據進行辯論,而今日稍早陳珮琪也現身台北地院,準備參與開庭旁聽。

溢價30億標下京華城土地!鼎越涉「非常規交易」 前董座朱亞虎100萬交保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深捲京華城案,他涉嫌於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將京華城容積率提高到840%,遭疑獨厚威京集團損害市民利益,台北地檢署追查時發現案外案,懷疑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標售京華城案土地時,以「左手賣右手買」的方式,導致鼎越母公司中石化虧損30億,檢方昨(26日)約談22人,經複訊後,今(27日)清晨裁定中石化前董座林克銘500萬元交保、鼎越前董座朱亞虎100萬元交保。回顧事件,京華城土地於2019年以底價342億元公開標售,但威京集團總裁沈慶京疑涉嫌指揮旗下子公司鼎越開發,斥資372億元標下京華城土地,導致百分百持股鼎越的中石化公司以溢價30億元標購,財務損失慘重,全案朝違反《證交法》非常規交易、特別背信罪偵辦。台北地檢署昨天兵分多路前往威京集團總部、鼎越、中石化等地大規模展開搜索,並約談鼎越開發前董事長朱亞虎、中石化董事長陳瑞隆、中石化前董座林克銘等18名被告,以及4名證人到案。經北檢複訊,今天清晨裁定中石化前董座林克銘500萬元交保、中石化現任董事長陳瑞隆200萬元交保、時任中石化獨董朱雲鵬120萬交保、中石化總經理兼發言人陳穎俊100萬元交保、中石化土地發布副理梁恭儀50萬交保、中石化土開部高階管理師朱俊嘉40萬交保;鼎越前董座朱亞虎100萬元交保;威京集團法務經理陳俊源80萬交保、威京集團財務經理張志澄則被請回。

主導「亞灣2.0」放寬容積挨批「雙標」 行家指林欽榮有法源站得住腳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案,日前傳喚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的現任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作證,林欽榮強調「細部計畫」就明訂不能給容積獎勵,並指控柯文哲「明知違法仍為之」,市府給京華城容積獎勵就是違法,柯文哲律師團反舉全名為「高雄亞灣經貿園區開發案」的「亞灣2.0」為例,質疑為何林欽榮可以給亞灣20%容積獎勵,京華城案卻不可以?簡直「雙標」。法界人士直指,「亞灣2.0」案其實符合高雄市法規,反而京華城案想修法,創新獎勵再拚更多容積,卻跳過法定流程與公告程序,這才是問題所在。市府人士也直言,「亞灣2.0」計畫容獎數額都有依據,比方早已公告亞灣的都市更新區享有1.5倍容積獎勵,且限定在國公有土地中;反而「京華城」又不是都市更新區,只是單一財團的小基地,這樣自創容積卻毫無法律授權,讓北市政府下轄的都市計畫委員會、都發局都已遭監察院糾正,問題在哪「非常明顯」。高雄市副市長林欽榮認為京華城案放寬容積恐涉違法。(圖/報系資料照)林欽榮也親上火線直指,「亞灣2.0」都市計畫範圍區早在2002年就依都市計畫程序公告為都市更新地區,因此「亞灣2.0」區域的土地若採都市更新開發,本就享有最高都更容奬1.5倍容積。此外,依照2023年5月行政院公布核定「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推動方案」國家重大經建計畫,市府依照建築基地法定容積,都市得給予基準容積20%獎勵,而且申請者投資計畫須經審認合格,相關程序也都須依法依規辦理,目的就是要在透過獎勵投資,帶動城市發展與經濟、就業等公共效益。高雄市府人士直言,監院報告都已經講明,台北市政府對京華城的行為,並未獲得《都市計畫法》或其他相關法規的明確授權,形同「自行擴權」,草率開創容積獎勵新項目,不甩容積必須受到嚴格法制規範的原則,自行以沒有法源的創意突破上限,擅自提高容積率,破壞都市發展的公平性,也形同架空法治體系。法界人士怒批,京華城案的本質不只是行政疏失,也是違反法律,如今司法已經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反觀高雄市的「亞灣2.0」,迄今未有提出具體違法或爭議事證,亞灣2.0在法律上站得住腳,反而「京華城案」先是被監察院糾正,如今又爭訟不斷,問題之所在昭然若揭。※CTWant提醒您:未經有罪判決確定者,皆應推定為無罪。

陳佩琪質疑南市「南鐵東移」涉圖利 台南市都發局駁斥:混淆視聽
台灣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母親節前夕網路發文,質疑台南市「南鐵東移」給建商倍增的容積率比京華城案圖利更甚卻沒事。台南市都發局11日駁斥陳女引錯誤數據混淆視聽,全案報請營建署同意納「都更示範計畫」才施行。強調具公益性質的照顧住宅不容錯比商業建案與政治案件。陳佩琪指出,「南鐵東移」案中,台南市政府給建商2.56倍的容積率是合法的,台北市政府給京華城案僅20%容積率卻是非法。指台南市「多給的容積率、多蓋出來房子的利潤,不是給建商拿走嗎?說是圖利市民也是固定那幾戶。」台南市都發局11日隨即發文還擊,所謂「2.56倍容積」說法早在市府澄清專區內已有多篇新聞文章明確駁斥,陳女仍執意引用舊錯誤資訊誤導民眾以炒作議題。台南市政府強調照顧住宅是營建署同意的都更案示範計畫,容積率依法審核,提送會議審查實施,總計申請50%容積獎勵。基地法定容積為210%,最終設計容積結果為315%,並非外界謠傳的538.4%。台南市都發局表示,照顧住宅是照顧拆遷戶政策,具有高度公益性與社會責任,與京華城為商業建案或政治案件的出發點不同,依循的法令程序也不同,不容錯誤對比。台南市政府澄清,台南市政府依法行政所有決策都有法令依據、專業審議與中央主管機關支持,呼籲勿以不實資訊攻擊市政,混淆視聽、傷害市民信賴。

悲傷母親節...陳佩琪發文控給相同容積率僅柯文哲被關 下周要去學做餅乾與總統夫人有關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妻子陳佩琪10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母親節將至,她以一個「悲傷的母親、不快樂的媽媽」身分,表達對丈夫柯文哲的思念,並對司法體系處理京華城案的標準提出質疑,為何南鐵東移南市府給建商2.56 「倍」的容積率是合法的,但北市給20「百分比」卻是非法的?市長還要被判數十年徒刑,被關押在牢裡八個月還不放人?陳佩琪指出,南鐵東移案中台南市府給建商2.56倍的容積率被認定合法,柯文哲任內台北市府僅給京華城案20%容積率,卻被認定圖利違法,「有人說南鐵多蓋的房子是圖利市民,但實際上建商才是真正獲利者,說圖利市民只是幾戶人家受益。」她質疑,相較於京華城長年荒廢導致商圈沒落,若能重新開發,不僅市容改善、市府增加稅收,更能促進整體市民利益,為何卻被認定圖利罪?她痛批,「地方自治法是檢察官說的算?還是誰說的算?」質疑檢方對案件的雙重標準,認為根本無視基本法律邏輯,令人難以接受。除了針對司法的不滿,陳佩琪也分享一段個人記憶。她說,柯文哲即便在選舉期間行程繁忙,2023年10月仍親筆為一位曾經教過的學生寫推薦信,但對方在柯遭羈押後卻四處發文、上節目汙衊他,讓她感到心寒,「想到這裡不禁淚流滿面。」她最後表示,下週將到烘焙教室學做餅乾,親自送給柯文哲吃,「總統夫人會做,我也會做。雖然你現在被這個人關押在牢房裡,但我要你知道,你的太太沒有比這個人的差。」她也語帶諷刺地說,「只是覺得很奇怪,我印象中我們的總統不是一個完全不掩飾的全糖主義者嗎?」

快訊/京華城案今再開庭!柯文哲等7被告現身北院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深捲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他涉嫌於擔任台北市長期間,將京華城容積率提高到840%,遭疑獨厚威京集團損害市民利益,至今仍被羈押在台北看守所。台北地院今(8日)再度提訊柯文哲,包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等7名京華城案被告,均會出庭應訊。續審京華城弊案,台北地方法院今(8日)上午再度提訊柯文哲,稍早他穿著藍白拖,雙手上銬步下囚車,神情淡定地被帶入法庭,而妻子陳佩琪也現身北院到場旁聽。

柯文哲京華城弊案「5月8日提訊4被告」 將上演法庭攻防戰
備受矚目的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及政治獻金案,先前台北地院由承審法官許芳瑜一一訊問被告後,5月8日將由合議庭進行審理程序,提訊羈押中被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及北市議員應曉薇、柯的前辦公室主任李文宗,由檢辯進行證人交互詰問等證據調查程序,每週二、四全天法庭攻防,在押4被告都不認罪。台北地檢署去年底依《貪汙治罪條例》圖利、違背職務收賄及《刑 法》公益侵占、背信罪起訴柯文哲,累計求刑共28年6月,併科罰金5000萬元,褫奪公權10年。針對被訴圖利京華城容積率、收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賄款及侵占政治獻金,柯先前北院準備程序時都否認犯罪。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先前在法庭上強調「完全無罪」,批評檢調如明朝錦衣衛逼迫陷害柯文哲,哽咽稱檢察官心態不正常,非要他咬柯,威脅他的公司會被抽銀行,恐嚇他不合作就不能交保。「強姦我的肉體、靈魂」,希望法院能公平審理 。應曉薇則是辯稱,她身為民代為民眾陳情、與市府協調,是理所當然的事,沈慶京捐款都跟公益有關,她沒有做錯任何事,沒有貪汙。被起訴違反政治獻金法等罪的李文宗,先前在法庭答辯說,成立木可公司是基於商業考量,投資邱復生公司100萬元,他只受柯諮詢,沒有參與細節。至於支付競辦人員薪水是考量工作人員的勞健保及退休金,眾望基金會成立目的是以公益活動彰顯民眾黨及候選人柯文哲的價值,都沒有犯罪意圖。

「他有青蛙肢!」陳佩琪聽柯文哲自己洗衣服哭了 質問:他做了什麼要被這樣對待?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容積率及政治獻金弊案,收押至今逾8個月,身體健康也傳出亮紅燈。柯文哲妻子陳佩琪今日再度發聲,提到年初與丈夫相聚時,曾聽他提到看守所內沒有洗衣檯,自己又有肌肉纖維化疾病「青蛙肢」難以蹲下,因此洗衣服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挑戰。陳佩琪表示,自己聽到先生的話不禁眼淚奪況而出:「真不知他到底做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著?」並回想起70年代發生的「李師科土銀搶案」,直言「數十年後台灣的司法有進步了嗎?有從這事件中記取教訓嗎?」陳佩琪今(3)日下午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與許多已婚婦女一樣,每天早上都很多例行的家事要做,比如清洗全家的杯子,洗滌毛巾、衣物,然後為家人準備早餐。若先生柯文哲在家時,他們這時便會坐在一起聊聊最近的時事。陳佩琪指出,柯文哲年初交保返家那一週裡,曾和她提到北所房內沒有洗衣檯,他又有青蛙肢難以蹲著,因此洗衣服成了很大的挑戰。而她感嘆「現代人應該沒人像古代阿嬤一樣,蹲著用手搓洗衣服了」,因此聽到丈夫的陳述,眼淚不禁奪眶而出,「真不知他到底做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著?」陳佩琪在文中再次強調:「我的先生柯文哲,他『沒有介入京華城的任何一場決議會議, 沒影響決策會議中的任何的一位委員』,卻被台灣的司法關押他八個月不放!」「大家還記得數十年前台灣發生的李師科土銀搶案嗎?」陳佩琪寫下:「因為隨便一個人密告(誣告),加上一條紋路類似的被單,當時檢警就逮捕王迎先當替死鬼抵帳,導致王不堪受辱而跳河自殺,數十年後台灣的司法有進步了嗎?有從這事件中記取教訓嗎?」陳佩琪也表示,柯文哲在庭上說人家陳情,而他自己是醫生出身, 沒有都市計畫專業,因此交給內部和外部的專業委員組成會議,開了十幾次的會議而決定京華城容積,最後由會議的主席蓋了市長的甲章而決行,「請問你們現在關押一個沒有介入的市長到底是什麼邏輯?台灣到底是什麼世界?」面對京華城陳情案送交都市計畫委員會,陳佩琪則指出,醫院若有人投訴說『你們醫生醫死人了』,病家要討公道,接到陳情的院長也是把整個事件交由專業的醫療爭議委員會處理,「請問市長將市民的陳情交給專業的委員會處理,到底是犯了什麼罪?」據了解,所謂「青蛙肢」,是指「臀部纖維化(Gluteal fibrosis/Gluteal contracture)」,在民國5、60年代,青蛙肢是一種常見的肌肉疾病,那時的小孩一旦發燒,都會在臀部注射一些成分不佳的退燒藥或抗生素,造成肌肉變性攣縮,不過自從退燒藥改成口服或是塞肛門的方式,青蛙肢就很少見。青蛙肢的主要症狀,是在膝關節、髖關節進行彎曲時、兩側大腿無法內收併攏,必須外展,髖關節才能彎曲。就如同青蛙關節,因此得名。

貴婦奈奈返台200萬交保境管 橘子成外逃通緝首頁
本名蘇陳端的網紅「貴婦奈奈」涉吸金詐騙近2億元,潛逃加拿大遭通緝,她逃亡7年後搭機返台,檢方前天讓她以200萬元交保並境管,實施科技監控配戴電子腳環,調查局也將她從「外逃通緝犯查詢系統」撤下,目前該網頁首頁是逃亡中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祕書「橘子」許芷瑜,她被檢方認定逃亡未歸,且與柯文哲有串供可能性。8個多月前,京華城案爆發後,北檢就以柯文哲供詞歧異且他的祕書許芷瑜人在境外未歸,有羈押必要為理由,向法院聲押柯文哲,柯也被法官認定有串證、滅證之虞,偵查中、起訴後一直被羈押禁見至今。北檢懷疑許芷瑜2022年「某時地」協助保管沈慶京行賄柯的1500萬元, 被依《貪汙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罪、《洗錢防制法》通緝,依《刑法》規定許女追訴權時效為30年,加計三分之一為40年,通緝時效至2064年止。對於檢方指控,柯文哲相當不以為然,他多次在法庭上表示,許芷瑜非本案共犯,充其量僅是證人,且其僅涉政治獻金案,未回國接受偵訊對貪汙案沒有影響。柯文哲還曾在法庭上說,橘子只是愛玩的小朋友,不是週刊講的地下黨主席,她之前就常去日本短期留學十多次,也不是他要求對方出國。至於備受矚目的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及政治獻金案,北院從5月8日起幾乎每周二、周四都提訊柯文哲進行審理程序,開始證人交互詰問等證據調查程序,檢方認定本案最關鍵的證人許芷瑜通緝中,也將影響檢方在後續法庭攻防的訴訟策略。

黃景茂拒認圖利!遭法院認有逃亡之虞 限出境延長8月
北市都發局前局長黃景茂涉嫌京華城圖利案,日前開庭時其否認犯罪,但台北地院認為黃涉嫌重大且有逃亡之虞,於5月14日裁定延長其限制出境、出海8個月。而已認罪的北市都委會前執行秘書邵琇珮也從5月3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可抗告。北院表示,依照卷內的證據,足認黃景茂、邵琇珮2人涉犯對於主管及監督事務圖利罪之犯罪嫌疑重大,且其等所涉罪責最輕本刑非輕,但倘若日後為有罪判決,仍有一定刑期,難排除對被告而言,有視案件進程而離境,以脫免本案追訴、處罰之可能,而有相當理由足認其有逃亡之虞,故有限制2人出境、出海之必要。檢方起訴指出,黃景茂為攀附時任市長柯文哲,違背都市計畫專業及相關法令,配合指示簽辦京華城案,使案件順利進入都委會審議,最終讓京華城取得容積獎勵,圖利財團上百億元。檢方認定黃景茂違反《貪污治罪條例》中主管監督事務圖利罪,並指其犯後毫無悔意,具體求刑7年,併科罰金1000萬元,褫奪公權5年。北院日前傳訊黃景茂到庭,他否認與柯文哲共謀圖利,強調自己僅因市長指示,必須限期簽辦公文,且京華城案是業者透過議員屢次陳情推動,相關容積率及獎勵事項,最終仍由都委會決議定案。黃的律師當庭聲請傳喚都委會前執行秘書邵琇珮等4人作證,檢方則提出反制,要求傳喚前副市長林欽榮、前都發局長林洲民等10人出庭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