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
」 颱風 康芮颱風 氣象署 價格 山陀兒颱風
丹娜絲陰魂不散!粉專曬衛星雲圖驚「彷彿又回來了」 4縣市雨下不停
颱風丹娜絲於8日晚間9時36分登陸中國浙江溫州後雖逐漸減弱,但其外圍環流反而迅速增強,甚至出現類似「颱風眼」的雲系結構。對此,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提醒,第二波颮線緊接著在台灣中部近岸形成,並朝向「苗栗至雲林」一帶靠近。「台灣颱風論壇」9日凌晨0時30分發布的最新衛星雲圖顯示,丹娜絲本體雖已登陸,但外圍強對流區依舊持續發展,彷彿「颱風又回來了」,中間還隱約出現一個類似颱風眼的凹陷區域。粉專解釋,實際上這並非颱風再生,而是外圍環流中生成的大型對流胞,其排列狀態與雲層結構剛好形成近似颱風眼的視覺效果。0:30衛星雲圖可以看到,台灣海峽上空,丹娜絲外圍環流所產生的超大對流胞,中間甚至有疑似颱風眼的小洞。(圖/氣象署)對此,網友紛紛熱議,「看起來像是要在中部二次登陸了」、「很像去年的山陀兒,從台灣上空消失後後續的環流陰魂不散」、「新竹從10點多開始打雷狂風暴雨到現在」、 「這算是颱風界的迴光返照」 、「這颱風實在太邪門了」 、「好怕怕!瘋婆子丹娜斯大廻轉跑到福建廈門狂風暴雨,她會不會出海後來一次大廻轉又跑回台灣來呢?」、「尾巴太長+太陰魂不散的纏著台灣啊這個颱風」 、「彰化正在超大雷雨,不斷下、不斷響。」 粉專指出,凌晨1時前後,第一道颮線已經抵達北部桃園至苗栗沿岸地區,當地時雨量達30至50毫米。緊接著第二波颮線也在中部近岸海域生成,並朝苗栗、台中、彰化、雲林一帶移動,預估影響時間將持續至清晨。此外,受到西南風增強影響,南部地區也有零星對流系統逐步發展。粉專建議南部民眾這兩天需留意來自南方水氣所帶來的間歇性陣雨,天氣不穩定情況預料將持續一段時間。

台南仍近10萬戶停電!台電人員夜間坐路邊吃便當 上萬人讚爆:英雄
中颱「丹娜絲」6日晚間自嘉義布袋登陸,挾帶強風豪雨重創台灣中南部地區,造成多處電桿倒塌斷裂、電線掉落,台南市累積停電戶數更達19萬餘戶,截至今(8)日清晨6時仍有9.2萬戶尚未恢復正常供電。對此,台電昨晚(7日)也在社群平台貼出第一線工程人員坐在路邊吃便當的照片,讓不少網友不捨道,「感謝台電人員,去年山陀兒也是多虧他們不眠不修搶救高雄的電力系統」、「辛苦各位維修人員,我家附近整排電線桿倒掉,能在24小時復電,我非常感激」。台電指出,此次颱風的瞬間強風破壞了電力設備,導致電桿倒塌斷裂、電線掉落、變壓器損壞等嚴重災情,甚至造成七股等沿海地區的電桿、路樹整排全倒,使得南台灣多處停電,而台電台南營業處區處也借調台北、新竹、苗栗、彰化、台中、高雄、屏東等地的營業處協助,逾1100人投入搶修。台電統計,截至8日上午6時,全台仍有18萬3238戶停電,其中台南有9萬2626戶、嘉義縣8萬2944戶、嘉義市4448戶、雲林縣1898戶、南投縣1276戶、高雄市46戶。台電昨日晚間10時許也在社群平台貼出照片,可以看見一排台電人員坐在路邊分隔島上吃著便當,「同仁於台南搶修,晚間8點了,只能簡單於路邊吃一口飯、 喝一口水,吃飽了還要繼續拚,為了就是讓民眾早一點有電可用」。台電也坦言,「此次電桿倒斷及電塔倒塌範圍廣,屬數十年未見,需大量調度所需設備與搶修人力,同仁持續努力復電,也盼受影響民眾理解」。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底下留言,「默默在背後努力提供台灣電力的英雄」、「目前已經沒電25小時,沒聽到附近有任何人抱怨,大家都能理解」、「真的不要再逼他們進度了,大家都很盡力了,他們才是真的去做的人,才是真的對台南市救災有貢獻的人」、「下午看到一台接著一台進來,辛苦了」、「向台電員工致敬,台灣人感謝您,您們的努力復電給大家照明,雖然是職業也是功德」。還有人說到,「我爸也是台電員工,已退休,但我永遠記得每到颱風天,他就是要出門搶修」、「大伯是台電的,只要颱風就是24小時待命,不管幾點都會被call去搶修,在風雨中爬上電桿,火災發生也是要去現場斷電,台電家眷們每次颱風天都在祈禱自己的家人能夠平安回來」、「同仁那麼辛苦不打算結構性調薪嗎」、「我只想問哪裡可以贊助伙食或加菜金或飲料」。

丹娜絲重創嘉義!陳其邁火速馳援「16車98人還現身慰勞隊伍」 黃敏惠淚擁:他第一個打來
颱風丹娜絲重創南台灣,嘉義縣市多處災情慘重,路樹傾倒、道路淹水。高雄市長陳其邁7日下午結束本市勘災後,不顧疲憊,親率工務局長楊欽富、環保局長張瑞琿直奔嘉義,慰問自高雄前往支援的市府人員,也與嘉義縣長翁章梁、嘉義市長黃敏惠合體勘災,畫面令人動容。高雄市長陳其邁親自為嘉義縣長翁章梁加油打氣,並一同勘查嘉義高鐵特區路樹傾倒移除等災後復原的情況。翁縣長亦感謝陳市長第一時間致電關心,並即時支援救災人力及機具。(圖/高雄市府提供)「一看到新聞,我馬上就打電話給翁縣長。」陳其邁受訪時表示,丹娜絲災情與去(2024)年山陀兒襲擊高雄如出一轍,「我們當年也得到不少幫助,這次換我們回報,義不容辭。」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這場風災讓縣內樹倒災情異常嚴重,「陳市長不僅第一時間打來關心,支援隊更是一早就到,我真的非常感謝高雄的情義相挺。」高雄市長陳其邁親自為嘉義縣長翁章梁加油打氣,並一同勘查嘉義高鐵特區路樹傾倒移除等災後復原的情況。翁縣長亦感謝陳市長第一時間致電關心,並即時支援救災人力及機具。(圖/高雄市府提供)走進嘉義市災區後,黃敏惠市長也主動上前擁抱陳其邁,眼眶泛紅說道:「我們從來沒有遇過這麼嚴重的災情,陳市長第一時間關心,還幫忙派機具人力來協助救災,讓我們嘉義市感到無比溫暖!」高雄市長陳其邁前往嘉義市慰問馳援同仁,嘉義市長黃敏惠特別前來致謝,更激動地擁抱陳市長,代所有嘉義市民表達深深的感謝。(圖/高雄市府提供)據了解,高雄市府今晨便由環保局、工務局動員人力支援,透過內政部消防署統一調度,首波即出動50人、18輛抓斗車、6輛鏟裝工程車赴嘉義馳援。下午再追加,總計支援98人、37台車輛、50組鏈鋸,投入道路清理與環境復原,展現高度效率。高雄市長陳其邁前往嘉義市慰問馳援同仁,嘉義市長黃敏惠特別前來致謝,更激動地擁抱陳市長,代所有嘉義市民表達深深的感謝。(圖/高雄市府提供)一場風災,牽動的不只是地方首長間的聯繫,更是一場患難中見真情的實踐。「別人怎麼對我們,我們就怎麼回報他人。」陳其邁簡單的一句話,道盡了南部鄰里的互助情誼!

芭樂價格高種苗也搶手 農民剛種1周就被偷拔
夏季芭樂減產,近期批發市場每公斤均價飆到70元,彰化溪州鄭姓農民日前搶種芭樂種苗,未料一夜間被偷拔逾半,讓他最崩潰的是要再追訂種苗還得等上3個月;攤販坦言最近真的量比較少,民眾也說,芭樂糖分不高,是少數糖尿病患可食用的水果之一,近來芭樂價格飆漲,1顆芭樂比飯糰貴,糖友真的沒水果可吃了。近兩年因氣候異常,夏季芭樂減產,零售價格每公斤飆破100元,鄭姓果農向上游種苗場訂了紅心芭樂種苗100株,約等了1個月才交貨,他立即栽種,不到1周就遭有心人士夜裡趁黑偷拔逾半,他氣得報警要抓小偷。他表示,一般芭樂苗依品種1株約60到80元不等,他種的是紅心芭樂種苗1株100元,1夜損失5000元不打緊,讓他最崩潰的是「要再追訂苗還得等上3個月」。原本預計明年能有穩定收成,卻遭遇竊賊光顧,「可能看芭樂這陣子價格好,連種苗也成了目標。」從事種苗培育的陳詮翰指出,去年「山陀兒」颱風重創南部芭樂產區,造成果樹傾倒、損毀嚴重,今年夏季芭樂供應才會比往年吃緊。且夏季是種苗需求淡季,育苗場出貨本就有限,有些業者甚至會放暑假,如今果農搶種,導致供不應求,目前訂購種苗得等上1到3個月。水果行曾姓業者表示,夏季芭樂甜度、口感都不如冬季,以前彰化社頭、溪州夏季芭樂減產,市場供應主力都靠高雄燕巢等地芭樂供應,但去年連續幾個秋颱,南部芭樂、香蕉全都受損,導致價格居高不下,過去每公斤10至20元,現在都飆到70元至100元不等。在市場賣40年芭樂的高先生說,近日產量有稍多一點,價格回穩,零售價格以台斤計價,他賣的燕巢芭樂每台斤75元,社頭芭樂則是每台斤65元,換算成每公斤也是超過100元。不僅攤商叫苦,消費者也感受深刻。有民眾抱怨「爸爸是糖尿病患者,醫生建議他多吃芭樂,但現在1顆芭樂比飯糰貴,都快買不起了。」她表示,因為芭樂糖分低、纖維高,是控糖民眾少數可食用的水果,如今價格不斷飆升,糖友真的買不下手。

熱帶低壓「掛在台灣陸地上」 專家示警:5縣市豪雨狂炸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13日)至明(14日)受熱帶性低氣壓影響及西南風增強,易有短延時強降雨,嘉義以南及東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中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中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對此,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林得恩指出,熱帶性低氣壓TD02今晨就掛在臺灣陸地上,成為繼去年9月山陀兒颱風屍體留在臺灣的案例,同時提醒5縣市降雨最為集中且顯著,甚至可能發生豪雨。林得恩今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熱帶性低氣壓TD02,來的快、去的也快!昨晚,自台東長濱撞進臺灣陸地後,受到山脈地形破壞影響,強度快速減弱,今晨就掛在臺灣陸地上,成為繼去年9月山陀兒颱風屍體留在臺灣的案例。林得恩續稱,今日白天,環境轉為西南風,且有持續增強的趨勢,水氣明顯增多、環境大氣不穩定,各地降雨機會仍大,雲林以南及花蓮、台東地區則為主要的降雨熱區;其中,尤其是嘉南高屏及台東地區降雨最為集中且顯著,可能有局部大雨,甚至豪雨發生。晚上起,各地降雨將隨西南風減弱而漸轉趨緩,降雨強度也開始下調,真正完全雨停,則要等到明天了。(圖/翻攝自Facebook/天氣職人-吳聖宇)天氣風險公司氣象部經理吳聖宇也在臉書發文表示,TD-02的中心逼近東岸,不過看起來似乎被海岸山脈地形阻擋,進不去陸地的感覺,未來可能逐漸就會在東岸沿岸處減弱,然後被台灣海峽這一側的背風低壓取代,之後繼續北上。雖然TD-02達不到颱風等級,但吳聖宇指出,晚間環流中心接近陸地時,在台東長濱、成功以及花蓮富里等地的時雨量都超過30毫米,台東長濱也出現7級的平均風,顯示環流中心附近還是有一定的風雨強度。隨著TD-02的中心轉移,南風、西南風開始出現,吳聖宇提醒,南部地區的降雨正在開始增多,今晚到明天(13日)一整天南部地區(嘉義以南)以及台東地區將有明顯的雨勢,定量降雨預報圖顯示雨量頗大,提醒南部、台東的朋友務必要多加注意。中北部、宜蘭、花蓮也會有短暫陣雨,明天白天配合熱力作用,熱對流發展時也可能有局部較大雨勢,同樣要小心。

台北氣溫飆高溫「中南部突破35度」 氣象專家:還是要節約用水
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由於天氣高溫炎熱,今(17)日中午前後高雄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中央氣象署呼籲民眾,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室內保持通風及涼爽,建議採取人體或環境降溫的方法,如搧風或利用冰袋降溫等。關懷老人、小孩、慢性病人、肥胖、服用藥物者、弱勢族群、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遠離高溫環境。根據資料顯示,今(17)日臺灣各地及澎湖、金門大多為多雲到晴,馬祖有零星短暫陣雨或雷雨,東部、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清晨至上午中部沿海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中部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明(18)日鋒面位於臺灣北部海面,金門、馬祖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臺灣東北部、東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陣雨,清晨至上午西半部沿海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其他地區及澎湖為多雲到晴,午後各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北部、東北部地區及各地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氣象專家吳德榮在專欄洩天機教室指出,今(17日)晨截至5點44分,各地區平地的最低氣溫約在21至23度:北部(新北石碇區)20.6度中部(雲林古坑鄉)21.7度南部(高雄内門區)22.5度東部(花蓮壽豐鄉)21.1度最新(16日20時)歐洲模式(ECMWF)模擬顯示,今、明(17、18日)兩天各地區晴朗,午後雲量增,山區偶有局部陣雨或雷雨的機率,擴及部分北部、東半部鄰近平地。白天「熱如炎夏」(最高氣溫達37度),應注意防曬、防中暑。各地區氣溫為:北部21至35度中部22至36度南部23至37度東部21至34度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下週一至週三(19至21日)滯留鋒在東海至華中一帶南北徘徊,台灣附近水氣減少,各地晴朗穩定,氣溫還會再高一些(最高氣溫達37度以上),應注意防曬、防中暑;山區午後偶有少量降雨的機率。下週四(22日)晚至週五(23日)鋒面掠過北部海面並迅速減弱,對天氣影響不大;各地仍持續晴熱,山區午後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最新歐洲模式模擬調整為,下週六(24、日)台灣在暖氣團内,「熱如炎夏」,山區午後偶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下下週日、一(25、26日)鋒面南下,結構鬆散。美國模式末期的模擬則顯示,除了鋒面,南海及菲律賓東方還有「熱帶擾動」發展,更降低「梅雨滯留鋒」形成的機率。各國模式模擬差異大,顯示「不確定性」很大,應繼續觀察模式的調整。氣象專家林得恩於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表示,因為去年的颱風,除了有凱米、山陀兒及康芮等3個直接登陸颱風外;一直到了11月,還有天兔、萬宜、桔梗及銀杏等颱風接近臺灣、前來攪局,一整年下來,因颱風所帶來的雨水,比起往年豐沛。加上,今年,又在反聖嬰的氣候環境下,2、3月份的春雨總雨量也在接近氣候值到偏多的狀況。雖然,水情沒有往年那麼緊張,還是要提醒大家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

餐廳惡霸1/金山創生團隊與支持者互告 享魚路餐廳遭霸佔五天
新北市金山區的社區營造團體「浪金山」是由一群外地年輕人組建的地方團隊,去年10月山陀兒颱風重創當地,浪金山自主發起賑災計畫協助居民重振家園,今年初還接手磺港漁港某間歇業餐廳進行轉型,致力推廣在地特色料理,由於餐廳位於魚路古道附近,因此取名為「享魚路」。不料這間已被網友評價為4.9顆星的「享魚路」餐廳,卻被昔日支持者李小姐惡意佔據,甚至被潑髒水導致團體名譽受損,現在雙方鬧翻互告,將由司法判斷曲直。浪金山負責人蔡文培說,3年前還在大學就讀時就與金山結缘,被當地獨特風情所吸引,大學畢業後與志同道合伙伴到此地深耕,並成立創生團隊「浪金山」,從一開始的Podcast製作,到成立工作室後透過經營餐廳、舉辦工作坊等方式,促進當地文化與經濟發展。浪金山去年11月結束賑災計畫「水漫金山韌性重振行動」沒多久,就收到磺港漁村某間餐廳經營者來訊,表示餐廳因遇到缺工問題已歇業多時,希望他們接手並將在地特色料理傳承下去,而浪金山自今年1月接手餐廳以來不到3個月,餐廳就遭人霸佔,介入經營與主導餐廳內部事務等情況,讓其苦不堪言。「享魚路」餐廳實際經營者潘姝伃表示,李姓女子曾將她趕出店外。(圖/趙世勳攝)蔡文培表示,霸佔者為過去以個人名義協助過團隊的李小姐,除了物資贊助及搭建地方人脈網絡外,也無償提供自家2樓以上的空間讓浪金山作為青年旅社使用,怎料卻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沒來由的與團隊撕破臉,甚至在未經團隊同意的情況下,持續5天占用餐廳,導致業務運作中斷,並對團隊形象與在地創生計畫造成衝擊。「之前沒有發生過任何衝突。」浪金山成員並兼任享魚路餐廳經營者的潘姝伃表示,事件爆發在今年3月26日,在那之前毫無任何預兆,甚至在前一周還在共同討論團隊未來的發展。她也還原當日經過,提到當日11時許進到餐廳後,發現廚師及李女皆在店內,李女不滿潘這時才到店裡,竟摔鍋蓋、米桶等店內物品,咆哮質問:「到底誰才是店內的老闆。」李女認為身為團隊的支持者,有權力插足餐廳事務,在爆發衝突後潘女禮貌性詢問:「所以今天還要開店嗎?」,李女卻拍桌怒嗆:「當然要開店,妳算老幾」,甚至數度揶揄潘女並將她趕出店外。蔡文培知情後積極與李女溝通皆無果,餐廳被以「協助管理」為由,遭李女持續佔據5天之久,不僅未遵守餐廳的營運規範,甚至對外宣稱自己為「浪金山」的代表,誤導顧客。李女遭控未與房東簽立合約,竟霸佔餐廳。(圖/民眾提供)李女過去曾在社群表示,餐廳是由蔡文培及潘姝伃經營。餐廳的房東也出面表示,當初簽約的是蔡文培,他才是擁有經營管理權的負責人,在沒有取得雙方同意下自主介入經營,不只違反契約甚至有侵權的疑慮,盼她能正視問題並結束這場鬧劇。蔡文培推測李女可能是自身財務狀況出現問題,才因而介入餐廳經營,並從中將利潤一舉收割。「對她過去的協助是感謝,但不等於擁有主導權。」蔡文培感謝李女過去支持團隊的理念並提供支持,但這並不能成為剝削他們努力的理由。對於李女的霸佔行為讓浪金山身心俱疲,更凸顯推動地方發展過程中,與在地民眾的信任及合作問題。針對李女將營業額收入私吞、使用店內食材並竊盜店內物品,甚至稱其為「詐騙集團」、「白眼狼」等不實抹黑,已向警方報案,並將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以捍衛品牌形象及團員權益。記者致電給李女了解情況,電話一接通李女便說「是他們太白目了」,稱浪金山是「白眼狼」,強調自己無條件支持卻未得到「理想中」回報。針對浪金山對於其霸佔餐廳5天,毀損店內物品、使用店內食材、私吞營業額等指控,李女表示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一切由法官裁奪,不便多做回應。

颱風假依據+1 氣象署今年起「新增1預報」供各縣市參考
去年西北太平洋生成了26個颱風,其中凱米、山陀兒及康芮等3颱風登陸台灣,造成多地區嚴重災情,而11月更出現有紀錄以來首次「4颱共舞」。對此,中央氣象署今年起將新增「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服務,提供各縣市政府進行停班課決策參用。氣象署表示,今年起颱風警報期間的縣市首長視訊連線會議時,將新增「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服務,作為停班課決策的參考。今年3月起,也會試辦「陸上強風特報鄉鎮燈號」,提供更細緻的鄉鎮強風預警與燈號分級資訊,以利民眾做好防範準備,預計今年底正式上線。氣象署長呂國臣指出,現有的雨量站平均間隔約7、8公里,但短延時強降雨常有範圍小、強度強特性,部分地區可能難以量測,而雷達儀為每2分鐘、每250公尺進行監測,有望彌補雨量站的不足。呂國臣透露,現有雷達可監測大台北及桃園、台中及彰化、高雄及屏東,氣象署已向美國預定2顆雷達,預計安裝在雲林古坑及宜蘭,未來可監測雲林及嘉義地區、蘭陽平原和福隆山區。不僅如此,未來也會把雷達站數據放到AI模型訓練,以提升短延時強降雨預報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0403地震過後,引發上千個餘震,而台灣規模5或6的地震更從平均每年約45個,暴增至148個。為此,氣象署去年已完成高雄市都會區客製化地震預警系統,預計今年再完成台中市的系統,地震預警時效將由10秒縮短至7秒,地震預警盲區由35公里縮小至25公里。目前氣象署共設有632個地震觀測站,將嘗試在偏遠山區找尋合適地點增建觀測站,透過增加密度,縮短預警系統觸發時間。

光陽內鬥2/打破「先喬好」輪任慣例 柯勝峯10年前接班埋下家族未爆彈
光陽工業董事長柯勝峯在4月10日拋出「打破60年家族共治慣例,希望三大家族退出經營階層」的震撼彈後,柯勝峯與執行長柯俊斌兩人的理念之爭,也從傳聞正式浮上檯面,4月16日的董監事改選的結果,也將決定未來光陽的路線。「表面上看起來是路線之爭,但追根究柢,兩人不和早在15年前就開始。」一位在高雄的光陽經銷商說。光陽工業的成立背景是1960年代,日本本田(Honda)除了北部的三陽工業外,還想在台灣南部設第二座合作工廠,因此三陽的創辦人之一黃繼俊(三陽前董座黃世惠的父親)便將「國語學校」的同學柯光述(柯勝峯祖父)引薦給本田,理由是「有同窗之誼,未來不會惡性競爭」。柯光述於是在1963年結合高雄旗山的同鄉宗族、好友成立光陽,五大創始股東「三柯二陳」成為光陽的權力核心。因為創始股東多,柯光述在擔任光陽第一任董事長後,為了避免股東間的紛爭,便一直奉「以和為貴」為企業文化,有什麼決策都事先與其他股東充分溝通。後來股東們也各發展其他事業,彼此又互相投資持股,關係更加緊密。柯俊斌的祖父柯新坤(右),也是第一代創辦人之一,並接任第二任董事長。其老家前的「安全帽樹」曾是當地的地標,去年被山陀兒颱風吹倒。(圖╱報系資料)1981年,第二大股東家族的柯新坤(柯俊斌祖父)接任第二任董事長;柯新坤於1991年過世後,再由第一大股東家族的二代柯弘明(柯勝峯之父)擔任第三任董事長,這時柯俊斌已在光陽工作8年之久。照前兩代由兩大家族互輪董事長的「慣例」,由第三代中較年長的柯俊斌接任董事長應是理所當然,但2010年,柯弘明將43歲的柯勝峯召回光陽擔任副董事長,讓第二家族代表53歲的柯俊斌升任副總;隨後自己卸任董事長,由當時的執行長王雙慶接任第四任董事長,輔佐柯勝峯準備接班。柯俊斌在升任副總後,從2011年起光陽連續5年市佔率超過4成,這也是光陽工業自成立以來,市佔率最高的5年。當年電視廣告上那句「我是光陽副總柯俊斌……」,成為許多光陽人至今難忘的台詞。經銷商觀察,「柯勝峯接任副董事長那幾年,正是柯俊斌最風生水起的時候,甚至有些功高震主。」2014年,柯勝峯正式接棒當上董事長,柯俊斌升為總經理,2年後升任執行長,「柯俊斌雖努力賣車,想靠成績挽回局勢,最後仍無力回天,對於第一大家族打破這個不成文(兩大家族互輪董座)默契,心中不免留下心結。」「我是光陽副總柯俊斌……」這句廣告台詞當年幾乎人盡知曉。(圖/翻攝自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YT)柯勝峯時代,柯勝峯領軍電動機車開發,柯俊斌穩守油車通路與產品,兩人分工沒多久,便從表面上的和諧、平衡,走向明爭暗鬥,尤其2022年董監事改選時,柯俊斌在董事會企圖反撲失敗,同一年光陽痛失22連霸的燃油機車銷售冠軍,柯勝峯親自介入油車業務,只讓柯俊斌負責通路。「這等於讓執行長做協理的事。」一位在光陽銷售單位擔任中階主管的老員工表示,「那應該是『副總』(老下屬對柯俊斌的稱法)在光陽最失意的時候,有時連新車發表會都沒上台。」在光陽老員工眼裡,為人海派的柯俊斌長年攏絡不少經銷商,他每天在Line的群組與各地經銷商分享市場成績,也經常與各地經銷商喝酒、喝茶搏感情;柯勝峯很有理想但不喜歡交際,很少看到他到基層車行拜訪。不僅行事風格迥異,雙柯對事業經營的看法也完全不同。失掉油車冠軍寶座是事實,柯俊斌在被削權後也接受現實,但對於電車發展的看法,始終與柯勝峯南轅北轍。柯俊斌認為,直到目前為止,電車的獲利模式一直沒看見,後續還要繼續不斷投錢下去。他一句「電車做愈多、虧愈多」,終於讓兩人的恩怨情仇搬上檯面。平心而論,一輩子都在光陽的柯俊斌也好,或是後進光陽的柯勝峯也罷,兩人都稱得上是光陽工業近15年來極重要的領航人。基層出身的柯俊斌創下光陽有史以來僅有的4成市佔率,留美的柯勝峯勇於開創Ionex的電動車新世代,未來光陽的路要向左走或是向右走?就等4月16日見分曉。

2024飯店營收王1/403震掉花蓮13億旅館營收 一併拉垮台東、宜蘭觀光
交通部觀光署3月公布了一張漂亮成績單,全台117家觀光旅館2024年總營收612億元,年增17億元。觀光業走出悲情了?CTWANT記者逐一比對發現,北市「一家歡樂」,37家業者合力賺進315億元,年增28億元,其餘地區幾乎是「一片哀嚎」,尤其去年「403地震」震壞東部旅宿業,使得花蓮蕭條,緊鄰的宜蘭、台東也受挫。去年觀光旅館營運狀況可說是兩個世界,台北市大好,讓全台整體觀光旅館營運表現看似蓬勃,實際上,其他縣市幾乎住房率變差、業績下滑,尤其花蓮觀光旅館業績腰斬,下滑共13億元,慘不忍睹;台東、屏東營收也降了近2成,共掉了約5億元,最悲情。事實上,403地震後加上國旅退潮,為振興花蓮經濟,從地方到中央去年不斷撒錢補助,但對已一落千丈的花蓮觀光營收助益有限。花蓮觀光旅館常勝軍花蓮太魯閣晶英酒店,先後遭地震、颱風影響,去年停業長達9個月,年營收從6.8億元直墜剩1.6億元,直接掉出榜外,瑞穗天合酒店因此重返龍頭,遠雄悅來飯店則名列第二,但營收也雙雙相較前年減少2~3億元。瑞穗天合位於南花蓮,未因地震停業,去年還維持相對不錯近5成的住房率,不過平均房價卻從12,726元,跌至萬元有找;而遠雄悅來為慶祝遠雄海洋公園20週年,2023年才剛完成斥資7億元整修,隔年就碰上天災,遠雄海洋公園因此歇業了58天,遠雄悅來全年住房率也剩不到3成,平均房價下修近1,800元,來到每晚4,362元。太魯閣晶英雖停業270天,「但我們沒有裁員、減薪,今年照常領到年終,這是集團照顧同仁用心之處!」太魯閣晶英酒店總經理趙嘉綺也回應,目前試營運期間,以週休二日方式營運(休二、三),初期定位為緩步開業,也讓同仁慢慢熟悉營運靈活度;附近周遭知名的步道都沒了,所以自己規劃遊程及活動,以「好好住飯店」「山林癒」善待自己為重新開業的訴求,她也向大家招手,「現在車少人少,喜歡大自然和寧靜住宿的人,此時來最好!」去年瑞穗天合營收少掉了2億元,瑞穗天合表示,雖遇天災影響,但集團不裁員、不減薪。圖為飯店客房溫泉黃金湯。(圖/瑞穗天合提供)受花蓮地震影響,東部觀光人潮銳減,台東娜路彎大酒店、知本老爺大酒店、台東桂田喜來登酒店,住房率、平均房價、房租收入、餐飲收入到總營業收入,也通通下滑。以知本老爺來說,住房率從74%降至59%,平均房價減少約500元,每晚來到5,227元,加上去年10月山陀兒颱風對溫泉區造成災情休館1個月,導致總營收掉了1.1億元至3.5億元。知本老爺總經理劉祖寧解釋,台東雖然仰賴南迴鐵路及公路得以維持來自南部的客源,但仍有50~60%客源來自北部,即使台東沒有災情,消費者對於經過蘇花公路來到花東旅遊的意願尚未恢復,不去花蓮自然也會降低到台東旅遊的機會。他也表示,目前台東的觀光需求緩步回到地震前的量體,縣府及民間單位很積極推出各種活動吸引旅客回流。知本老爺則深化賓客體驗在地文化為目標,推出一系列主題住宿加遊程的專案,從完整的部落生活到原住民工藝體驗與講座分享,甚至針對銀髮族及女性市場設計3天2夜住宿專案,希望讓旅客在旅行中也能學習新事物。相較花東礙於交通和距離,宜蘭業者僅是「輕傷」,復原也快。除了2023年甫開幕的凱渡廣場酒店及礁溪麒麟酒店處於成長期,其餘觀光旅館營收皆微幅下滑,其中,蘭城晶英去年以總營收12億元,蟬聯宜蘭及東台灣營收王,與亞軍礁溪老爺酒店去年皆營收雙雙小跌約1.5億元,不過住房率維持近8成,平均房價也持穩。知本老爺帶賓客體驗部落生活、原住民工藝等在地文化,圖為夜訪部落生態。(圖/知本老爺提供)蘭城晶英董事長吳聲怡分析,餐飲收入衰退較多,主要是受到花蓮地震影響,「蘭城晶英的餐飲客人有部分是北部客去花東玩,中途經過宜蘭專門來吃櫻桃鴨,去年4月後,花東觀光人數急遽下降,過路用餐客也變少。好在蘭城晶英住房以親子客為主,與餐飲分屬兩個不同客群,也算是分散風險,因此整體影響不大。」

農民堅忍迎新生/屏東農業就業人口流失居冠 看天吃飯心在滴血祖產淪「足慘」
「那個…講了心都會滴血!」屏東縣內埔鄉「牛角灣巧克力咖啡農園」創辦人賴錫賢疼惜地摸著店前陪他20年的可可樹,原等著採收的果子多被焚風灼傷。11月底,CTWANT記者團隊南下屏東縣,本該鬱鬱蔥蔥的熱帶田園景觀,在三天採訪行程中,只見凌亂水坑、破敗網室,以及農民們的愁容。 世代務農的賴錫賢,2003年在自家鳳梨與咖啡農園,摸索、試種可可,還特別種香蕉給松鼠與果子狸吃,以友善農法培育出臺灣製造、國際品質的頂級可可,連日本人都上門詢問,2024年更一舉拿下CoEx世界可可豆金牌。豈料,全球氣候異常下,西太平洋生成史上最多颱風的晚秋,台灣首度在11月出現「四颱共存」奇景,金牌可可豆產量剩不到一成。屏東的氣候與環境適合可可生長。(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牛角灣巧克力咖啡農園臉書)「可可愛屏東,但最怕颱風。」賴錫賢無奈地說,去年7月、9月連續被風襲擊,原本該盛開的花苞都被掃掉,最糟的是10月初在高雄登陸的山陀兒颱風,好多樹硬生生從根被扯開、再也救不了,「樹至少培育7年,開花到採收要半年,現在風一吹就沒了。」他擔憂同業該怎麼過下去,領著CTWANT採訪團隊在屏東內埔田間彎彎繞繞,一路可見因風災後的一片狼藉,香蕉樹、鳳梨樹被「放倒」,轉進木瓜園,網室的透明塑膠布七零八落地垂著。沈文聖認為科學化管理有助農民對抗天災。(圖/黃耀徵攝)「這棚架其實是比較好的,但颱風來還是垮掉,這批木瓜曝曬後基本就毀了,只好直接放著不管。」45歲的木瓜農沈文聖的木瓜田正好整地,躲過一劫,但隔壁家的木瓜園亂成一團難以下腳,結實累累的果園已被大量蝸牛入侵。他惋惜地告訴記者,因為太多農田受災,就算要請工人來修棚架也要排隊。「今年(2024年)真是『挫哩等』耶!11月居然還有颱風!」71歲的蓮霧農林俊仁有做產季調節,樹上才剛開花,他忐忑不安地說,「蓮霧有很多『劫數』,摘果時碰到颱風樹會斷,長花時下雨,養分被搶走掉花,套袋時碰到寒流,也會落果。」接連的罕見颱風過後,「只要連續下雨,套袋後水滲進去,就出病斑變成次級品,不能賣、就要打掉了。」林俊仁種植蓮霧相當講究。(圖/黃耀徵攝)農業深受氣候與環境變化,對教授來說是研究,但對農民來說,卻代表下一季沒飯吃。「農業跟環境連動,環境一直在改變,必須花很大的勇氣,才能讓農民們走出農業科學化的第一步。」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王裕民表示。雖然科學一直在進步,就算「技術成熟」,可在工業領域的室內達到標準化管理,每當王裕民想跟農民推廣新做法時,「最常被問的一句是,『如果失敗了,要怎麼辦。』」如何讓農民先安心,才是第一步。家戶所得偏低與人口流失,互為因果,國發會早在2020年提出「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圈列134處人均所得偏低區域,屏東縣因地處台灣最南的縣市,水源缺乏,地利較差導致平均家戶所得77.6萬元掛車尾,遠低於全國的99.6萬元,而可可農賴錫賢所在的內埔鄉,與一塊被圈列在地方創生計畫的枋寮、林邊等,平均家戶所得更只有53.2萬元。農業部數據顯示,2023年全台農業就業人口為50.9萬,從2018年後連續下滑,其中又以屏東一年就減少1.9萬人、流失比例29%為全台最高,光是內埔鄉,過去十年就流失4049人,相對嚴重。顯然,當前農業經濟無法支撐農村經濟,需要發展低碳經濟來促進農業,才能挽救人口持續流失的苦果。CTWANT記者採訪屏東不同年齡、種植不同作物的農民們,他們的感嘆與憂慮是,因土地的地利相對不佳,單純務農已使土地由「祖產」拖成「足慘」。

「去年9颱風被除名」名單一覽 山陀兒重創高雄…天兔撞名「烏薩奇」也掰了
颱風除了帶來豐沛的雨量,有時也會引發慘重災情。世界氣象組織討論決定,將去年9個颱風除名,包括對高雄造成重大影響的「山陀兒」,是史上「登陸前警報時間最久」的颱風,「摩羯」則是第1個同時被3個國家提出除名的颱風,此外還有與日本人氣動漫《吉伊卡哇》角色兔兔同名的「Usagi」。世界氣象組織第57屆颱風委員會會議在日前結束,決議將去年9個颱風除名,分別是艾維尼(Ewiniar)、摩羯(Yagi)、燕子(Jebi)、山陀兒(Krathon)、潭美(Trami)、康芮(Kong-rey)、桔梗(Toraji)、萬宜(Man-yi)、天兔(Usagi)。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陳怡良告訴《中央社》,這次除名颱風絕大多數是菲律賓提出,主因是對當地造成嚴重災情,菲律賓因為緯度較低,1年12個月都可能受颱風威脅。根據氣象組織資料,「山陀兒」僅使用1次就遭到除名,「摩羯」是第1個同時被3個國家提出除名的颱風,包含菲律賓、中國、越南;前次紀錄是2023年「杜蘇芮」颱風,是第1個同時被2個國家提出除名。颱風除了編號,命名方式有140個名稱分5組輪流,每年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中都會討論及檢討,假如有造成重大災害或有爭議的颱風名稱將會被除名。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並非組織成員,因此沒有命名和除名權力。

便宜吃三寶3/有夠「蕉」貴!國民水果價漲4倍以上 快吃「國民救星」壓壓驚
不管物價如何狂飆、不管香蕉已經漲價4倍以上,有一種營養專家眼中的寶,始終是小老百姓飲食最堅實的後盾,那就是便宜時一大把10元的地瓜葉。專家說地瓜葉含有多種營養素,還能調節血壓、血糖,非常適合慢性病患食用,菜價上漲時仍是最便宜的選項。去年3個颱風接力挾帶豪雨襲台,導致國民水果香蕉產量大減,價格也創新高,原本零售每斤約20至30元的香蕉,現在每斤上看90~100元。以高雄旗山香蕉園為例,去年7月凱米颱風過境,香蕉園已是一片狼藉,香蕉樹甚至連根拔起,緊接著山陀兒和康芮報到又再度重創,由於香蕉種植到收成時間較久,旗山區農會預估香蕉價格要到今年6、7月才會平穩。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如果覺得香蕉太貴,這陣子不妨改吃較便宜的桶柑、鳳梨、木瓜。「桶柑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促進鐵質吸收,而且有高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幫助消化,一天只要分次吃2~3顆,就能滿足一天的維生素C需求。」木瓜同樣含有豐富維生素C,200公克即能滿足一日所需,還含有β-胡蘿蔔素與維生素A豐,有助於保護眼睛健康與維持皮膚健康,而木瓜酵素,也能幫助腸胃消化、減少胃脹氣。程涵宇說,鳳梨同樣含有酵素,有助於蛋白質分解,促進消化,所含的維生素B群與鉀,有助於維持能量代謝與電解質平衡。地瓜葉價格平易近人,同時營養價值非常高,堪稱是通膨時代的「國民救星」。(圖/報系資料照)「只要稍微挑選一下,還是能買到健康又平價的蔬果!」程涵宇說,例如地瓜葉就一直相當便宜,但它的營養價值卻非常高。「多吃地瓜葉可以清血管、穩定血糖,因為鉀含量豐富,有助於維持正常血壓,富含植化素及膳食纖維,也幫助血糖穩定,對於有慢性病的人來說非常健康。」另外,每100公克的地瓜葉就含有2.5毫克的鐵,所以非常適合素食者藉此補充鐵質;地瓜葉也含有β-胡蘿蔔素,可減少氧化壓力,保護眼睛健康;鈣含量高,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程涵宇提醒,唯一不適合多吃地瓜葉的族群是腎臟病患,因為地瓜葉含鉀量過高,容易影響病況,建議酌量食用,或先諮詢醫師意見。

安泰醫院大火釀9死!拒絕拆除增建聲請停止執行駁回確定
去年山坨兒颱風來襲,屏東縣東港安泰醫院火災釀9死。事後,屏東縣政府審認安泰醫療社團法人違反建築法規定,擅自於D棟大樓旁違章增建動力中心及6層樓鋼骨造建築物,因此發出拆除通知單。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對原處分有關6S增建部分不服,聲請停止執行遭駁,案經抗告,最高行政法院今(13)日裁定駁回確定。山陀兒颱風去年10月3日挾狂風暴雨登陸高屏,屏東縣東港安泰醫院疑因配電室的空壓機燃燒,濃煙滲入管線竄進鄰近D棟病房,雖經百餘名警消冒風雨搶救,急撤324位病患,仍釀9死,包括8名臥床患者不幸嗆傷窒息、配電室王姓員工為滅火而逃生不及。屏東縣政府因安泰醫療社團法人所屬安泰醫院於去年10月3日山陀兒颱風登陸之時發生火災造成9名人員死亡,就醫院建築物之合法性展開調查後,審認安泰醫療社團法人違反建築法第25條規定,擅自於D棟大樓旁違章增建動力中心及6層樓鋼骨造建築物。乃以去年10月9日屏府城使字第56112號違章建築補辦手續通知單,命安泰醫療社團法人於收受通知後1個月內補辦建造執照,逾期不辦或補辦建造執照手續不合規定,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將依違章建築處理辦法第5條規定拆除。因安泰醫療社團法人逾期未補辦,屏東縣政府即以去年12月2日屏府城使字第0168728號違章建築拆除通知單通知拆除,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對原處分有關6S增建部分不服,於起訴前依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3項規定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經原審裁定駁回,提起本件抗告。最高行表示,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3項所謂「難於回復之損害」,指損害不能回復原狀,或在一般社會通念上,如為執行可認達到回復困難的程度,而且其損害不能以相當金錢填補者而言。又所謂「急迫情事」,必其執行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且情況緊急,非即時由行政法院予以處理,則難以救濟而言。安泰醫療社團法人主張原處分之執行將衝擊其醫療量能部分,本質上仍屬經濟收入的減損及財產上的損害,依一般社會通念,並非不能以金錢賠償獲得救濟。至其所稱影響屏南地區就醫民眾生命、健康及人格權部分,僅是其主觀臆測之詞,且此亦非安泰醫療社團法人自身的權利或法律上利益因處分之執行所直接受有之損害。自難認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已釋明其有難於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事。又安泰醫療社團法人未於收受通知單後1個月內補辦建造執照,相對人以原處分通知拆除,形式觀之難認其合法性顯有疑義。本件聲請停止執行核與行政訴訟法第116條第3項規定的要件不符,抗告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失落漁村2/金山磺港拼轉型 秘境餐廳藏海味特色好料還有青旅免費住
新北市金山區磺港漁港因漁獲量豐富,自清領時期就發展為漁村聚落,更因17世紀為運輸大屯山硫磺得名「磺港」,近年卻因為年輕人口外流加上當地居民老化,如今過往榮光不再,大量被閒置的空間及人力緊缺問題也一一浮現,在地的社區營造團隊「浪金山」在因緣際會下展開「漁村振興計畫」,透過各種方式為當地注入活血,期盼能藉此吸引人才進駐並活化整個社區。浪金山負責人蔡文培說,3年前還在大學就讀時就與金山結缘,被當地獨特風情所吸引,大學畢業後與志同道合伙伴到此地深耕,並成立創生團隊「浪金山」,從一開始的Podcast製作,到2025年成立工作室,在線上、線下提供能讓年輕人交流的場域,團隊不只是進行藝文活動推廣,也致力關心地方議題凝聚居民向心力。「浪金山」在磺港接手歇業漁村,結合當地食材的創新料理深得遊客好評。(圖/趙世勳攝)10月山陀兒颱風強襲重創北海岸,浪金山發起為期一個月的賑災計畫「水漫金山韌性重振行動」,並在據點成立「民間災害應變中心」,於災民和公部門間搭建橋樑,號召上百位志工深入當地,進到受災戶住家進行清掃。成員潘姝伃表示,震災計畫結束後,不到半個月時間就收到漁村餐廳經營者聯繫,透露因找不到員工已歇業兩個月,希望能由他們接手並延續下去,實際著手後發現漁村面臨的諸多問題,因而萌生漁村振興的念頭。浪金山自1月4日正式接手餐廳,除了當地「青鱗魚」特色料理外,也在既有的菜單上尋求創新,將推出「海鮮刈包」、「小卷冰淇淋」等特色料理,讓外地遊客嚐到特色好料,讓磺港的「海味」深入人心,本地人也在他們的影響下,開始為家鄉轉型獻出心力。「沒有工作機會,留不住人啊。」漁村居民李淑蘭無奈說,她在退休前在信義區百貨公司上班,起初曾嘗試通勤,但來回3個小時的車程,最後讓她選擇在台北租房,就算年輕人有心想留鄉,也迫於無奈必須到外地找工作。金山居民李淑蘭無償提供住處作為青年旅館,讓遊客可以留下過夜歇腳,希望能讓他們看到故鄉不同角落的風情。(圖/趙世勳攝)李淑蘭2017年退休返鄉後也想為金山做出貢獻,剛好見到浪金山致力推動地方發展,除了主動分享人脈、資源外,因而提供自己2樓以上的住處作為青年旅社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讓外地人能在此駐足歇腳,進一步感受這個恬靜漁港的風貌,閒置的空間也得以被妥善利用。而政策也是使漁港失去活力的原因之一,李淑蘭說,漁港周圍住宅區屬於禁建地,大部分土地所有權屬於政府,村落九成以上房屋多為權利屋,居民僅有房子的使用權而不能增建,僅能在舊有的建築進行翻修,也導致當地有許多年久失修的房屋被廢棄在那,蕭條模樣和記憶中閃閃發亮的村落無法同日而語。李淑蘭說,她5歲搬到金山,金山以前還有金一戲院,中山路上滿是商店、熱鬧非凡,且當時民風純樸,街坊鄰居都像親戚一樣,對這片土地的情感深沉濃厚,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讓遊客也能看到金山的美麗,走訪不同角落感受海天一色的風情。

遇天災蟲害減產 高雄美濃玉女小番茄飆天價
高雄美濃玉女小番茄曾是農民穩定收入來源,無奈近年面臨天災與蟲害雙重打擊,今年產量減少超過一半,部分農民更因無法負擔成本而放棄種植,儘管15日市場拍賣價格創下每公斤378元新高,但農民認為,價格再高也無法彌補減產的損失。美濃番茄農表示,去年小番茄授粉期間,連續受到凱米、山陀兒及康芮颱風侵襲影響,極端氣候造成無法順利結果,且風雨過後高溫天氣引爆銀葉粉蝨等蟲害,連日降雨也讓番茄根部爛掉,種種原因造成大面積減產。據統計今年小番茄產量下降至少50%,使得美濃產區面臨空前困境。儘管昨日小番茄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拍賣市場拍出每公斤378元新高價,但價格上漲卻未能替農民帶來利潤;農民指出,過去穩定市場需求曾吸引不少青年返鄉務農,但天災與蟲害相繼而來,收入不穩定的情況下,讓產業逐漸失去吸引力。林萬達是美濃區大面積種植小番茄的農友之一,他的8甲地今年全軍覆沒,完全無法收成,由於貨源不足,滿手訂單也只能全部退單,連續3年累積慘賠達2000多萬元。他無奈表示,去年美濃區降雨多,直到雙十節仍未見停歇,造成農作根部完全泡爛,「無論價格多高,沒有產量也無用。」為了降低損失,已決定改種其他作物,只保留少部分田區繼續種植小番茄。另一位超過10年種植經驗的劉姓農民說,近幾年氣候與蟲害使得產量不穩,今年更是完全無法收成,已決定棄種提前退休。農民表示,美濃小番茄產業困境加重經濟壓力,天災與蟲害頻發削弱農友信心,未來發展充滿不確定性,產業前景令人擔憂。

2024年颱風多!康芮農損救助「3縣市發放率不到10%」 農部籲加速
2024年多個颱風連續侵台,造成農林漁牧業受到嚴重災損,農業部為協助農、漁民儘速恢復生產,在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公告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地區及品項,至今已撥付54億元救助金至各公所。但去年11月初侵台的康芮颱風,目前仍陸續公告遲發性災損救助,且南投縣、雲林縣及台南市執行率不到10%,農業部呼籲應儘速辦理相關作業,協助受災農、漁民領取救助金,恢復農業生產。農業部說明,當災損嚴重達災損天氣參數或經農業部公告,且經公所確認受災農民有種植、養殖客觀證明文件,可免去實地勘查;2024年進一步修正,不具有種植或養殖客觀證明文件申請案,公所採抽樣勘查,免再確認個案損失率,大幅簡化措施認定等作業流程,以此精進救助制度,協助農、漁民度過嚴峻的環境變遷影響。農業部表示,2024年凱米颱風、山陀兒颱風及康芮颱風分別對台灣不同地區造成災損,災損面積廣大者,農業部第一時間已採全品項公告救助;而於特定地區及作物損害嚴重者,並公告採簡化措施減少公所勘查人力運用,加速核定救助案件時間。農業部指出,凱米颱風及山陀兒颱風已發放救助金額達9成以上;另去年11月初侵台的康芮颱風,目前仍陸續公告遲發性災損救助,發放救助金比例約有5成,對於執行率10%以下的南投縣、雲林縣及台南市政府等,呼籲地方政府儘速辦理相關作業,共同協助受災農、漁民領取救助金,恢復農業生產。

分手不美麗1/淡海地標影城廣場15年租約鬧糾紛 美麗新1億元求退場宏壽喊1.7億元
淡海新市鎮2024年最大一樁房東房客糾紛案,12月20日終於落幕。淡海美麗新廣場與房東宏泰人壽(宏壽)15年租約只走6年,日前宏壽公告,「本公司董事會通過向美麗新實業公司提前終止租約,原因為美麗新違約,為確保公司權益,終止合約」,雙方「分手」已成既定事實,剩下要談的是如何爭取「最有利」的分手。美麗新董事長黃世杰身邊人士表示:「當初宏泰集團林鴻南董事長主動來找黃董,黃董義氣相挺,在家族成員不同意的情況下仍與宏壽合作,還因此丟了美麗華董座,如今又在淡海美麗新吃了悶虧,可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宏泰集團由林堉璘於1975年所創,從營造建築起家,旗下事業橫跨建築、銀行、保險等,在信義計畫區及淡海新市鎮等持有大量土地,而有「台灣地王」稱號,林堉璘接班人為三子林鴻南。美麗華黃家發跡更早,早年由窯磚廠轉入羽毛業,掙錢買地成了大直重劃區大地主,1979年以「美麗華飯店」打響名號,龐大事業版圖由創辦人三兄弟後代分管,其中大房黃杏中主導美麗華百樂園、球場及影城,黃世杰為么子。據了解,美麗新廣場與宏壽的租約從2018年12月開始,預計2033年底到期,但淡海美麗新廣場開幕至今的6年,雙方曾多次對簿公堂,互有勝負,早已貌合神離。本刊記者深入了解,美麗新實業在2024年7月間對宏泰人壽起訴,主張宏泰人壽違約,從114年起終止租賃契約,請求返還4250萬元的押租金;且不排除另外訴請宏壽給付違約金。而宏泰人壽也回應:「商場租約因美麗新違約已提前終止,本公司會依約向美麗新主張合法權利。」美麗新實業的委託律師溫宇謙表示,宏壽在2018年5月時曾提出一份行銷活動概要,承諾的許多建設至今都未完成。(圖╱黃威彬攝)對於提前解約一事,美麗新實業的委託律師溫宇謙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說,宏壽在2018年5月時曾提出一份行銷活動概要,承諾會在輕軌崁頂站至美麗新商場間,興建藝術廊道、提供彩繪接駁車、建置藝術籃球場、鋪設地景雷射藝術,雙方遂在2018年12月簽約,租下影城及商場。影城部分前三年每月租金208萬元,第四年起月租275萬元;商場的租金比影城略高一些,都是採包底抽成的方式,年營收超過1.4億元部分,由宏壽抽成20%。但據了解,不管是影城或商場,美麗新廣場自開幕以來,從未達到讓宏壽可以抽成的業績。2018年3月28日,前宏泰人壽董事長魯奐毅(左)與前美麗華集團董事長黃世杰(右)共同宣佈,美麗華集團即將進駐淡海新市鎮。(圖╱報系資料)然而,淡海美麗新廣場2019年2月開幕迄今,溫宇謙表示,宏壽的承諾都沒有動靜,據此,美麗新主張終止租賃契約的理由,包括宏壽提供的建物,部分櫃位使用執照與約定用途不符、結構不良以致嚴重漏水、管線不良以致惡臭等問題,以及宏壽在淡海美麗新廣場開幕前承諾要做的諸多建設,至今都未完成。此外,宏壽也承諾在商場旁經營飯店、婚宴會館,共同吸引人流。記者實地前往了解,商場旁的飯店建築雖已在疫情前完成,且二樓還有廊道連接商場,但目前整幢都是空著,據悉已委託宏盛整幢出租。據知情人士表示,美麗新7月提起訴訟後,宏泰人壽8月間曾向美麗新表達和解意願,表示願意善盡出租人義務,修繕商場瑕疵,希望雙方能彼此撤告,訴訟於是暫停了一段時間,約好等宏壽修好商場後,雙方一起撤。豈料,直到10月初山陀兒颱風來襲前,商場都還沒有修好,造成商場水流成河;接著康芮颱風又讓美麗新廣場70多個消防受信總機受損無法連動,雙方對維修義務歸屬各有堅持,才讓分手成為定局。美麗新廣場旁的飯店建築已在疫情前完成,二樓還有廊道連接影城,但目前整幢都是空著,據悉已委託宏盛出租。(圖╱王若攝)其實,美麗新開幕第一年就遇上疫情,2022年曾對宏壽提告,主張影城受疫情影響營收減少,最慘月份的營收僅65萬元,只剩同期的4.9%,請求房東宏壽應調降租金至41萬元。但法院在一、二審都認定宏泰人壽在疫情期間只收取約定租金,抽成租金歸零,沒有因疫情獲利,駁回美麗新的請求。事後,宏壽在2023年以「美麗新在疫情期間訴請減租」為由,訴請美麗新給付違約金4000萬元。這個案子在二審審理中,曾經移付調解。一位調解會在場人士告訴記者:「美麗新第一次表達和解意願,願意付1000萬元給宏壽,希望終止租約,但宏壽拒絕。調解委員於是詢問美麗新,是否能再多付一些,美麗新於是說,不然就1億元吧。調解委員強烈建議宏壽接受,但宏壽堅持至少要1.7億。」這場淡海新市鎮美麗新廣場的房東房客分手,一點也不美麗。美麗新董事長黃世杰身邊人士無奈地說:「法院怎麼判,我們就怎麼做吧!一切依法行事」

分手不美麗3/房東房客紛爭兩造員工爆口角 美麗新控宏壽「黑衣人強佔中控室」8天
由宏泰人壽租給美麗新實業經營的淡海美麗新廣場,租賃合約原本到2033年底才到期,但雙方自疫情以後,就因租金減免、商場維修等諸多議題往來訴訟。CTWANT記者訪查這樁房東房客紛爭案,意外發現去年11月底曾上演一場疑似「黑衣人強佔中控室」事件,美麗新與宏壽的員工口角衝突,還扯出新北市消防局一案兩判。本刊記者經過多方查證與採訪,試著回復去年11月這關鍵的一個月到底發生什麼事,雖然美麗新與宏壽兩方面仍各執一詞,但從現場員工及商家的訪談中,仍可歸納出大致。首先,在去年8月間,美麗新與宏壽曾經達成共識:在宏壽修繕好商場瑕疵後,雙方一起撤告。但去年10月初的山陀兒颱風、10月底的康芮颱風接連對美麗新廣場造成傷害。據美麗新方面表示,美麗新在11月1日要求房東宏壽派員修繕漏水及70多個消防受信總機無法連動等問題,但宏壽方面並未有所動作。美麗新擔憂安全問題,遂在11月11日向新北市消防局申報安檢,結果被以「系統式設備故障」為由退件,要求應在2個月內(2025年1月10日前)完成檢修申報「受理完成」作業。美麗新以此判斷,「無法期待12月能正常安全地使用商場」,於是在11月15日在官網公告,自12月1日起商場開始暫停營業。公告貼出沒多久,宏壽11月19日派人並偕同一名新北市消防局第三防護大隊的吳姓組長,至現場會勘,並在會勘後召開「消防現勘會議」。會議中,宏壽人員發言:「願暫代替商場先即刻進行消防設備改善……」新北市消防局的吳姓組長則說:「本案在2個月改善期中,不會影響營業,並請美麗新撤除新聞稿(指11月15日暫停營業的公告)。」美麗新對「消防現勘會議」中,新北市消防局人員逕自保證「不會影響營業」及要求美麗新「撤除新聞稿」的作法頗有質疑。(圖╱翻攝會議紀錄)這下子美麗新有點傻眼,新北市消防局對廣場消防兩度現勘兩個結果,一個要求先檢修,一個准予邊營業邊改善,當天就發函至新北市政府及新北市政府消防局、政風處、勞工局等單位,對於吳姓組長逕自保證「不會影響營業」及要求美麗新「撤除新聞稿」的作法頗有質疑。而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則在11月22日,再派員至商場張貼「不安全場所」公告。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在11月22日,再派員至美麗新商場張貼「不安全場所」公告。(圖╱美麗新提供)對此,宏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對於商場營運方所反映事項,宏泰人壽已於11月19日下午會同「美麗新廣場淡海館」管理人員及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現場會勘,並經消防局人員確認商場消防設備僅些微受損,「不會影響營運」。宏泰人壽進一步指出,宏壽不負責商場營運,基於公共利益優先的立場,11月20日亦派員至現場勘查受損設備,商場管理人員不願協助配合,宏泰人壽對此深感遺憾。11月27日,宏壽方面派員至美麗新廣場進行修繕。也就在同一天,宏壽聲請法院裁定美麗新點交返還商場。美麗新廣場的消防設備在11月30日下午三點左右維修完成,並通過複查。當晚在現場的美麗新員工則說,複查通過後,宏壽人員並未離去,表示要24小時繼續修繕商場瑕疵,不讓美麗新關門,還一直重複說:「你們不是要點交嗎?」據美麗新員工說:「至少到12月8日前,穿黑色西裝的宏壽員工是24小時輪班坐在中控室內。」對於美麗新所指控以修繕及點交之名義強佔中控室一事,宏壽方面則嚴正否認,並回應「本公司於11月30日進入美麗新廣場進行緊急修繕,依照美麗新所要求提供修繕計畫並會同消防局進入,並無所謂『點交』名義之情事。」本刊記者在採訪美麗新與宏壽兩大企業,雙方都有提到「希望好聚好散」、「以和為貴」之類的說法。回顧整個事件,雙方各有堅持也各有說法,猶如一場羅生門,而當地商家及淡水民眾所樂見的,則是「不管誰來經營,希望商場和影城都能繼續存在。」

水庫回春!水利署:清淤量已高於來砂量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全臺主要供水水庫年平均入庫砂量約為1,760萬立方公尺,透過多元清淤作業,據統計,2024年全國主要供水水庫清淤總量達2,512萬立方公尺,自2022年起整體水庫清淤量已高於入庫來砂量,水庫庫容逐漸回春。水利署指出,水庫為水資源重要設施,對全台供水穩定至關重要,面對氣候變遷帶來旱澇及土砂威脅,為有效維持水庫蓄水容量,水利署運用多年清淤經驗,建置水庫清淤設施,加強低水位陸挖、高水位抽泥及颱洪期間水力排砂,發展全年全時可進行多元水庫清淤模式,大幅提升清淤能量。水利署統計,透過多元清淤模式,2024年全國主要供水水庫清淤總量達2,512萬立方公尺,相較2023年清淤總量2,050萬立方公尺,增加462萬立方公尺。水利署補充,因台灣水庫集水區地形陡峻、地質脆弱及地震頻繁等因素,造成颱風豪雨極易挾帶大量土砂進入水庫,造成水庫淤積,目前全臺主要供水水庫年平均入庫砂量約為1,760萬立方公尺,透過多元清淤作業,自2022年起整體水庫清淤量已高於入庫來砂量。其中,石門、曾文、南化及白河水庫等,更充分利用2024年凱米、山陀兒及康芮等颱風帶來充沛水量,進行水力排砂達687萬立方公尺,創歷史新高,充分展現近年水資源建設及水庫防淤設施成效。水利署指出,針對重要供水水庫,正以庫容維持及水庫回春目標持續趕辦清淤作業中,水利署並持續與水土林單位合作,共同辦理集水區土砂治理及水庫庫容維持,除從源頭做好水土保育減少泥砂入庫外,並加強水庫清淤及淤泥去化,促進水庫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