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銀
」 信用卡 永豐銀行 金控 銀行 永豐銀
2024信用卡繳稅逾2千億 銀行搶客祭出「免手續費、10%回饋」
根據統計2024年以信用卡繳綜所稅逾135萬筆、總金額逾2,000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報稅季即將到來,各家信用卡發卡銀行也祭出刷卡繳納綜合所得稅免繳手續費、10%回饋金等現金、點數、哩程加碼、分期0利率優惠等。中信銀行表示,近年來觀察,已有超過八成的中信卡友將刷卡列為主要繳納稅的方式,特別推出指定信用卡及簽帳金融卡的繳稅彈性回饋,喜愛現金或點數回饋的中信卡友,刷中信商旅鈦金卡、LINE Pay信用卡及LINE Pay簽帳金融卡,不限稅額皆享0.1%回饋無上限,刷和泰聯名卡更有0.2%回饋無上限優惠,舉例來說,單筆稅額滿新臺幣100萬元,刷上述指定卡別繳稅,分別可獲得新臺幣1,000元刷卡金、1,000點LINE POINTS或2,000點和泰Points回饋。永豐銀行表示,2025年於「Paytax財政部網路繳稅平台」刷永豐信用卡繳納綜合所得稅享免手續費,使用「大咖DACARD APP」並刷永豐卡繳稅享最高10%回饋再抽刷卡金;尊榮理財「永傳」會員登錄並刷永豐卡繳稅,最高回饋20萬刷卡金再享6期0利率,成為高資產戶繳稅首選。旗下尊榮理財永傳會員登錄並刷任一永豐卡繳稅,享最高回饋0.38%刷卡金(上限20萬)及6期0利率,永富及永聚會員享刷卡金或分期0利率擇一。除信用卡優惠外,永豐銀行表示,兼具繳費稅、生活消費及多樣化信用卡管理功能的DACARD APP,去年綜所稅繳納筆數較同期成長121%,今年再度推出限量回饋,具「大戶DAWHO數位帳戶」者登入DACARD APP使用永豐卡繳稅並登錄,享當月繳費稅金額10%回饋可抽刷卡金;單筆繳稅金額達6,000元,申辦分期並登錄亦享刷卡金回饋(以上活動登錄自5月1日起)。偏好航空哩程回饋的卡友,可選擇中信銀行、中華航空聯名卡繳稅快速累積哩程,每新臺幣300元回饋1哩。任一中信卡及簽帳金融卡繳稅單筆稅額達新臺幣1,000萬元至新臺幣1,999萬元,加碼華航哩程6萬哩,單筆稅額滿新臺幣2,000萬元,則享華航哩程16萬哩回饋。以中華航空聯名卡繳稅、稅額滿新臺幣300萬元回饋1萬哩為例,可兌換香港單程經濟艙乙張(價值約新臺幣1.3萬元),換算回饋率達0.43%;若以稅額滿新臺幣2,000萬元回饋6.6萬哩、再加碼16萬哩為例,總計可達22.6萬哩,兌換1張長程線商務艙來回機票及1張亞洲線商務艙來回機票(價值約新臺幣34萬元),換算回饋率最高達1.7%。

「斥詐風雲論壇」開打!總統賴清德出席宣示防詐決心
台灣詐騙態勢嚴峻,財損金額屢創新高!根據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今年(114年)3月單月詐欺案件破1.6萬件,財損達70.9億元,已從個案演變為國安與產業的結構性挑戰。隨數位經濟與AI資訊流通加速,防詐已成全民共識。《ETtoday新聞雲》4月17日舉辦《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總統賴清德親臨致詞,強調「打詐」已成為國安等級的重大任務,政府絕不容許詐騙集團破壞社會信任與民眾財產安全。他指出,詐騙集團結構化、系統化,甚至與黑幫、毒品、非法金流交織,對國家社會造成嚴重威脅,打詐必須整合「主制、法治、政策、預算」四大面向,全面出擊。總統賴清德強調「打詐」已成為國安等級的重大任務,政府絕不容許詐騙集團破壞社會信任與民眾財產安全(圖/萬事達卡提供)。《ETtoday新聞雲》總編輯林妏純於論壇開場致詞時表示,媒體不僅是資訊傳播的管道,更是防線中的守門人,面對詐騙手法日益翻新、AI科技加持下更為精密的詐騙攻擊,媒體責無旁貸,必須即時揭露詐術、深入調查並積極倡議。萬事達卡也積極透過AI技術監測交易行為,強化交易安全防護機制,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體驗(圖/業者提供)。作為《ETtoday新聞雲》防詐倡議的重要夥伴,多家企業在《2025 ETtoday斥詐風雲論壇》中分享創新防詐策略。永豐銀行深耕金融防詐,致力守護客戶資產安全;萬事達卡則透過AI技術監測交易行為,攜手元大、玉山、台新、永豐等九家銀行,建立高風險預警與即時通報機制,有效降低盜刷風險。同時導入卡號代碼化(Tokenization),強化網購交易資料保護。萬事達卡以創新支付科技在便利與安全之間取得最佳平衡,攜手產業夥伴,共同築起全民反詐保護網,守護每一位消費者的支付安全。

春節消費旺季!國人刷卡金額近4千億 成史上最強2月
農曆春節消費旺季推升,國人2月刷卡爆量!銀行局主秘王允中10日公布,截至今年2月底,32家信用卡發卡機構2月簽帳金額達3,953億元,月增17%、年增23%,成為史上最強2月,今年前二月達7,339億元也創史上同期新高!王允中分析,主要是1月農曆春節連假刷卡業績遞延入帳所致。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止,32家銀行總流通卡數約5,875萬張、總有效卡數約3,919萬張,當月簽帳金額約3,953億元,較上月之3,386億元增加約567億元;當月轉銷呆帳金額約6.1億元、逾期3個月以上帳款占應收帳款餘額(含催收款)之比率平均為0.3%。就個別銀行來看,2月簽帳量冠軍由中信銀拿下,簽帳金額高達706億元,國泰世華銀則以697億元居亞軍,北富銀則以523億元排第三,玉山銀、台新銀分別以446億元、428億元居四、五名。就發卡量來看,2月中信銀以7萬4,221張榮登發卡王,玉山銀以5萬6,782張拿下第2,國泰世華銀4萬6,909張、北富銀4萬6,045張和永豐銀4萬1,153張分居三至五名。不過,中信銀2月停卡量也高居不下,達9萬9,238張居冠,銀行局官員指出,由於信用卡有維護成本,因此近年銀行陸續在清呆卡。中信銀指出,2025年2月發卡量為7.4萬卡,主要動能來自於社群、交通、百貨、銀行卡等產品發卡持續成長,故發卡量較1月動能增強。玉山銀新發卡數為5.7萬張,主要發卡動能來自玉山Unicard、熊本熊卡、U Bear卡等;國泰世華銀則看準日本旅遊持續熱絡,持續推出日本相關優惠,並主推CUBE信用卡。金管會也同步公布電子支付帳戶狀況。目前總使用者人數約3,136萬人,較上月增加約35萬人;當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166.6億元則較上月減少約13.3億元,銀行局官員分析,電支使用人數增加、實質交易款項減少原因,是今年2月工作天數較上月少所致。

14金控財報陸續出爐!中信金今年前三月每股賺1.2元暫時領先
美股即將進入財報周首先登場是大型銀行股,接下來是科技股,是否能為股市帶來一些信心仍須關注;而台股14家金控的自結餘財報也陸續公布,已公告的有元大金、台新金、中信金、永豐金、華南金等,其中又以中信金累計前三月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2元暫時領先。台股9日收在17,391.76點,下跌1,068.19點,跌幅達5.79%,台積電下跌31元。中信金控9日公告2025年3月份自結盈餘,3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81.70億元,累計前三月合併稅後盈餘199.0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2元。中國信託金控表示,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3月份存放款基盤及財富管理動能維持穩健,加上計息天數較多之緣故,單月稅後獲利51.85億元,較2月份成長22%。累計前三月稅後獲利134.43億元,較去(2024)年同期成長11%,創歷年同期新高,主要由於今(2025)年放款業績較去年同期成長14%,另手續費淨收益在財富管理、信用卡及授信等業務動能驅使下,較去年同期成長12%。中信金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公司3月份在美元升值產生匯兌利得及季底股息紅利挹注下,單月稅後獲利26.66億元。累計前三月稅後獲利55.9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2024年趁勢掌握台美股市上揚機會處分投資部位,致資本利得基期較高。此外,2025年初年度保費收入達144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3%,總保費達38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永豐金控2025年3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18.57億元,累計1~3月稅後盈餘72.0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57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3月稅後盈餘19.45億元,累計1~3月稅後盈餘62.05億元;永豐金證券3月稅後盈餘1.61億元,累計1-3月稅後盈餘12.03億元。華南金控3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1.38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6.62億元;累計合併稅前淨利67.14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53.3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39元,每股淨值為16.74元。華南銀行本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0.88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6.79億元;累計合併稅前淨利64.58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52.0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50元,每股淨值為23.98元。

金控雙雄前兩月獲利出爐! 富邦金每股稅後盈餘2.20元居冠
14家金控今年累計1~2月自結損益數據出爐,富邦金獲利年增34%、每股稅後盈餘EPS為2.20元居冠,國泰金前兩月EPS則為1.53元,中信金為0.60元,緊跟在後的還有凱基金、永豐金每股稅後盈餘0.42元,元大金0.40元,玉山金0.36元,第一金0.35元,華南金0.27元,台新金0.25元,合庫金控0.20元,新光金虧損0.24元,國票金0.09元等。富邦金控2025年2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81.1億元、稅後淨利148.0億元,累計今年前2月合併稅前淨利368.4億元,稅後淨利30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每股稅後盈餘EPS為2.20元;台北富邦銀行累計前2月稅後淨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紀錄,富邦證券則寫下單2月獲利新高紀錄。富邦人壽2月稅後淨利為95.0億元,累計稅後淨利為181.8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22%及36%,獲利創下歷年2月及累計前2月第三高紀錄。本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係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基金配息收入。台北富邦銀行2月稅後淨利31.5億元,累積稅後淨利70.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獲利續創歷史新高,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同期成長10%及20%,帶動營收較同期成長14%。國泰金控2025年2月稅後淨利77.9億元,累計稅後淨利達222.8億元,年成長9%,EPS達1.53元。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獲利表現優異,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同期新高。國泰人壽2月稅後淨利31.3億元,累計稅後淨利達125.6億元。單月獲利穩健,主要反映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貢獻及避險操作得宜。國泰世華銀行2月稅後淨利39.2億元,累計稅後淨利81.6億元,年成長15%。累計淨利息收入雙位數成長,受惠放款動能強健,降息影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中信金2025年2月份自結盈餘,2月份單月稅後盈餘為49.11億元,累計前二月合併稅後盈餘117.3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60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2月份雖受到小月影響,但在存放款基盤及淨利差持續擴大,加上財富管理動能維持強勁下,2月份單月稅後獲利42.34億元,仍較前月成長5%。累計前二月稅後獲利82.58億元,較去(2024)年同期成長10%,主因今年放款業績及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3%及15%。台灣人壽保險公司2月份單月稅後獲利4.67億元。累計前二月稅後獲利29.3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美元匯率波動影響認列較高之匯兌損失。新契約保費業績量穩定成長,其中業務員通路成長3成最為顯著。凱基金控2月自結稅後獲利為34.62億元,今年前二月稅後獲利達71.18億元,為歷史同期新高,相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7%,每股盈餘0.42元。永豐金控2025年2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24.42億元,累計1~2月稅後盈餘53.45億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2月稅後盈餘17.22億元,累計1~2月稅後盈餘42.59億元;永豐金證券2月稅後盈餘7.87億元,累計1~2月稅後盈餘10.42億元。

金融界校園搶人大作戰!今年開缺逾4萬人 這家金控年薪180萬拼最高
2025年度台大校園徵才博覽會今天(8日)登場,台新、國泰、中信、永豐、元大、玉山、富邦、華南、第一等金控、南山人壽等皆廣開職缺共約4萬個名額,且持續招募數位科技人才;其中還喊出年薪可高達170萬、180萬吸引人才。以國泰金控來說,暨五大子公司人壽、銀行、產險、證券、投信預計招募逾7,500名,今年以數據、雲端、軟體工程等數位科技職缺備受關注,數位科技人才需求逾800位,較2024年大增60%,創下歷年新高,還向非傳統金融本業的跨界人才招手,如醫學公衛、環安、消防、土木工程等領域人才招手。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表示,今年國泰開出逾7,500名職缺,包括五大職系中的數位科技人才廣招超過800名、儲備幹部逾80名等;此次校園徵才具備3 I特色:International、AI、IT,代表國泰持續前進及轉型的人才重點策略,更以『國泰共生圈』為主軸,呼應 『Better Together』 品牌理念。今年訴求目標,聚焦AI技術應用與治理、數據上雲、區塊鏈、Web3、金融醫療整合,如透過iFHIR平台等技術,加速醫療數據標準化與交換,提升醫療數位轉型進程。台新金、新光金申請「新新併」合併案於2024年12月向金管會遞件之後,審查已逾三個月;台新金今年釋出超過3500個職缺,涵蓋數位金融、科技發展、行銷與管理等領域,包括「儲備菁英計畫(MA Program)」及「Early Win 2.0 職場體驗計畫」。台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表示,台新的儲備菁英專案已執行超過20年,為台新重點發展的人才培育專案,台新有許多中高階主管都是由MA專案培育出來的人才,MA計畫有完整的培育機制、優秀的MA學長姐指導、高階主管擔任Mentor以及優於同業的獎酬制度,台新儲備菁英年薪超過百萬,今年MA招募名額預計為70人,競爭更勝往年,目前已有超過百人參與面試。富邦金2024年稅後淨利首度突破1,500億元,連續16年金控業每股盈餘獲利王。今年富邦金儲備幹部計畫招募為業界招募範圍最大,持續提供大專院校學生暑期及學期間實習機會。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表示,公司提供各項優於法令規定的福利措施來照護同仁及家庭,如每胎新生兒10萬元補助、6歲以下子女每年2.4萬元育兒補助、10週有薪產假、8天產檢假、8天陪產檢及陪產假等;員工持股信託制度,依職等與公司100%相對提撥之金額購買富邦金控股票,2025年並全面升級,增設職等級距並調增各級距提撥金額,約近九成同仁都參加持股信託,同時成為公司的股東,共享經營成果。永豐金控則在2024年12月以約600億購併京城銀行之案也正在進行中,永豐金今年預計徵才1,800人,包括金控「Turing Plan AI」頂尖AI人才、永豐銀行策略人才MA/PA、永豐金證券MA,以及法人金融、數位金融、資訊、AI科技等相關專業菁英。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為實親臨椰林大道的徵才活動,與年輕學子面對面交流。現場工作人員熱情地傳達企業核心價值及提供職涯諮詢,讓同學們瞭解金融業的實際面貌及工作氛圍,並感受到永豐對人才招募與發展的高度重視。玉山金將招募50位儲備幹部及550位人才;儲備幹部擁有跨事業處培育、跨海內外學習機會,月薪7萬元,通過考核者,首年年薪可達百萬。計畫分為儲備幹部MA(Management Associate)、財金儲備幹部TA(Treasury Associate)及科技儲備幹部TMA(Technology Management Associate)三大類。玉山金控總經理陳茂欽表示,2025年玉山預計招募600位菁英,延攬財富管理、跨境金融、金融科技、AI、風險管理及ESG等各領域優秀人員,其中包括50位儲備幹部計畫的未來關鍵人才。元大金控今年預計招募「策略發展」、「投行法金」、「數位金融」及「投資交易」四大類組,共30至50名MA(儲備幹部),金控總經理翁健與主管們與學子交流。元大MA計畫以「培訓嚴謹、能見度高」聞名,為期2年半,前半年由金控功能長親自督導,完成前半年培訓後,再根據MA個人興趣、專長和培訓期間的表現,分配至適合部門。中信金控今年招募人數上看7,500人,中信金控總經理高麗雪、中信銀行個人金融執行長楊淑惠以及台灣人壽總經理莊中慶等現場徵才。「中信金年薪170萬、180萬是金控中最高的,歡迎大家加入。」高麗雪以身為84級儲備幹部大學姐身分向同學招手。高麗雪更進一步分享自己中信逾30年資歷,從企劃單位、國際業務策略與管理、財務單位間跨部門輪調,接連擔任中信金控財務長、主任秘書等要職,並外派至中國信託銀行子行日本東京之星銀行,受惠中信良多。今年中信金MA計畫預計招募逾60位海內外跨界菁英,升遷主管職較一般同仁快速2至3倍,每兩個人就有一人擔任管理職或擁有外派經歷。南山人壽今年徵才聚焦於AI、數位金融科技、數據分析、資料庫管理、系統規劃與測試等人才,MA儲備幹部計畫提供百萬年薪及快速職涯發展機會。南山人壽范文偉總經理表示,今年四月,南山人壽將成立全新的數位轉型基地,作為南山數位轉型的引擎,為數位創新人才打造嶄新的辦公空間,創造開放、多元、彈性的工作環境,向各界FinTech人才招手,加速南山數位轉型布局。

金控2月財報陸續出爐! 永豐金凱基金獲利成長暫時領先
14家金控陸續公布2月自結損益,凱基金、永豐金今年1月累計至2月的每股稅後盈餘0.42元,元大金0.40元,玉山金0.36元,第一金0.35元,華南金0.27元,台新金0.25元,合庫金控0.20元,新光金虧損0.24元,國票金0.09元等。凱基金控今(7)日公布上月自結財務數據,二月自結稅後獲利為34.62億元,今年前二月稅後獲利達71.18億元,為歷史同期新高,相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7%,每股盈餘0.42元。永豐金控2025年2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24.42億元,累計1~2月稅後盈餘53.45億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2月稅後盈餘17.22億元,累計1~2月稅後盈餘42.59億元;永豐金證券2月稅後盈餘7.87億元,累計1~2月稅後盈餘10.42億元。凱基金控指出,二月資本市場走勢偏弱,但成交量能較一月成長,旗下主要子公司壽險、銀行、證券業務皆維持穩健表現。凱基人壽二月份保單銷售動能強勁,累計前二月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七成,投資方面亦掌握市場波動操作實現資本利得,二月稅後獲利為26.60億元,今年前二月稅後獲利達50.0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66%。二月份台股回檔整理,惟交易量能較一月回升,凱基證券主要業務包含經紀、財富管理、承銷、債券,及海外轉投資皆維持穩健獲利貢獻,二月稅後獲利為6.38億元,今年前二月稅後獲利共13.43億元。凱基銀行二月稅後獲利為5.02億元,主要來自利息以及手續費收入貢獻,今年前二月稅後獲利達12.2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中華開發資本二月稅後獲利0.71億元,主要來自投資部位評價增值,今年前二月稅後獲利達3.17億元。

永豐金合併京城銀3日股臨會通過! 戴誠志對短長期獲利表現「這樣說」
永豐金控(2890)去年12月27日董事會決議以約600億元合併京城銀行(2809)一案,兩家公司今天(3日)同步於台北、台南召開股東臨時會,會中股東們皆投票通過此案,永豐金以現金與股份轉換取得京城銀行100%股權。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於股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永豐金買下京城銀有利於未來獲利表現,建議交接時間愈短愈佳,以避免員工工作權益擔憂與客戶流失,短期來看「1到2年表現不會太好」,長期來看,「5到10年絕對是加分」。京城銀3日召開股臨會,由董事長戴誠志主持,會中通過與永豐金控股份轉換案。(圖/京城銀提供)永豐金3日股價來到22.95元,上漲了0.20元,漲幅達0.88%;京城銀股價則來到50.5元,下跌0.20元,跌幅為0.39%。永豐金控與京城銀行於2024年12月27日董事會通過「股份轉換契約」。永豐金控將支付部分現金,並發行新股予京城銀行全體股東,以每1股京城銀行普通股將換得新臺幣26.75元現金與1.15股永豐金控普通股(約一半現金、一半換股),將京城銀行納為永豐金控持股100%之子公司。依當天股價計算599億元,市價溢價8.8%。永豐金今天召開股臨會由董事長陳思寬主持,出席股東現場獻花給陳思寬,感謝經營團隊讓永豐金控從後段班變成大黑馬;永豐金股臨會出席率82.18%,由於股東們發言熱烈,約在上午11時7分開始投票,11點半會議結束,贊成此合併案為94.41%,反對0.13%,棄權5.45%。京城銀股臨會則由董事長戴誠志主持,約半小時結束。永豐銀行工會則在會中表態工會支持併購案立場,「不可忽略永豐銀行6千多位員工」,強調「樂見併購順利完成,樂見善待京城銀員工」,希望「不能厚此薄彼」,損害員工權益,並質疑安置京城員工計畫的預算來源及是否會排擠到永豐員工福利等。永豐金董事長陳思寬表示,人才是永豐金與合併京城銀最重要資產,將會就合併案相關人員安置等作業上做完整的評估。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則說公司持續與相關單位討論,員工安置計畫部分也需經金管會同意,才會進一步處理到真正合併事項,預估一年之後可以啟動合併、正式生效;他也強調以銀行為主的金控相比,永豐金近幾年ROE為業界第一,透過併購京城銀對永豐金、永豐銀產生正面綜效,對永豐金股東權益是增加的。永豐金本次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永豐金與京城銀將以股份轉換方式,每一京城銀普通股股份換發永豐金1.15股普通股及新台幣26.75元現金,做為永豐金取得京城銀100%股權之對價。股份轉換案完成後,京城銀將成為永豐金百分之百持股之子公司。永豐金表示,今日雙方股東臨時會通過本案後,將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並預計於取得主管機關許可後,由雙方董事會共同議定股份轉換基準日,同時京城銀將於股份轉換基準日終止上市;並承諾在股權轉換過程中,將與京城銀積極保障所有客戶與員工的權益,在轉換基準日後雙方將儘快展開永豐銀與京城銀之間的合併工作,希望能於2026年第四季前完成兩家銀行間的整併工作。京城銀表示,預計於取得相關主管機關許可後20個營業日內,由雙方董事會共同議定股份轉換基準日,同時於股份轉換基準日終止上市;並承諾在轉換過程中,必將積極保障所有客戶與員工之權益。

懷舊網遊遭抄襲!私人伺服器不法賺1.2億 成員因利益衝突反目成仇
線上遊戲新楓之谷私人伺服器87谷數曙光科技公司,涉嫌讓玩家在未取得授權的新楓之谷遊戲中,賺取大量的盜版金錢,3年不法所得高達1.2億。該案透過公司內部成員自首才有所突破。日前,士林地檢署依違反著作權、商標法等罪起訴曾姓負責人等5名員工。根據檢方調查,私人伺服器87谷於2021年成立,但曾姓負責人早在2017年透過其他名字BOBO楓之谷私服服務端販售網站,向不詳人士購買遊戲破解檔以及程式碼,讓玩家在未經授權的私人伺服器上可以遊玩。據悉,私人伺服器由於是由台灣團隊經營,相較於正版新楓之谷,更容易掌握本土玩家喜好。此外,遊戲中的練等難度也可以由玩家自行調整,虛擬寶物的獲得機率也高於正版遊戲的2至3倍,吸引許多忠實玩家。由於87谷袁姓法務長與曾姓負責人於2024年發生利益衝突,因此向調查局台北市調處自首。檢調於去年接獲通知後,於2024年2月前往該公司進行搜索,發現2021至2024年間,每月至少賺取200萬至400萬元,累計不法資金達1.23億元,並分別轉至合作金庫、永豐銀行等帳戶,再透過台灣萬事達公司進行財務運轉,規避追查,全案依照違反著作權等罪起訴曾、陳、袁、黃、吳共5人,並將私服伺服器、遊戲數據等物全數沒收。台灣萬事達公司來函表示,其僅為第三方代收代付之業者,並無不法行為。

14家金控獲利出爐!國泰金年增54%奪冠 「這四家」11日價量齊揚
台股11日收在23,384.05點,上漲了131.91點,漲幅達0.57%,開盤半個多小時漲到今日最高點23,485.51點,漲逾233點;其中,14家金控2025年1月自結損益獲利全部出爐,國泰金、富邦金、台新金、新光金股價皆漲且成交出量。根據Yahoo!股市的成交量前100名排行榜統計資料顯示,在入榜金控股部分以國泰金(2882)收盤股價漲幅最高,以68.5元作收,上漲1.10元,漲幅達1.63%,成交量為20,841張。其次為富邦金(2881),以93.8元作收,上漲了0.40元,漲幅達0.43%,成交14,183張。台新金(2887)股價收在17.35元,上漲了0.05元,漲幅達0.29%,成交量達27,520張;新光金(2888)收在12.20元,上漲了0.05元,漲幅達0.41%,成交量達26,218張。富邦金控2025年1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87.3億元、稅後淨利152.1億元,年增率8%為14家金控之第四名,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11元,各子公司1月獲利表現亮眼,台北富邦銀行創歷史單月新高紀錄。富邦人壽2025年1月稅後淨利為86.8億元,本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係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基金配息收入。台北富邦銀行2025年1月稅後淨利38.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創歷年新高。1月份存放款動能穩健,餘額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9%及11%,推升利息淨收益較同期成長11%,財富管理銷售動能持續成長,帶動整體淨手續費收入較同期成長14%,整體營收突破歷年新高,較同期成長13%。截至1月底逾放比率為0.12%,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093%,維持良好資產品質。富邦產險2025年1月稅後淨利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3%,主要來自穩健承保利潤表現及投資收益貢獻。在業務表現方面,1月整體簽單保費76.3億元,創下歷年單月新高佳績,年成長10%,其中工程險因積極參與綠能保險業務,單月簽單保費成長61%表現最為亮眼;個人綜合險及新種險業務成長亦優於市場1%~3%。整體簽單市佔率25.4%,較去年同期增加0.3%,續居市場龍頭。國泰金控2025年1月稅後淨利達144.9億元,年成長54%為14家金控之冠,EPS達0.99元。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強健,獲利表現優異,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稅後淨利皆創同期新高。國泰人壽1月稅後淨利94.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倍。單月獲利強勁,主要反映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貢獻及避險操作優異。國泰世華銀行1月稅後淨利42.5億元,年成長7%,受惠放款動能強勁,降息使外幣資金成本下降,推升淨利息收入達雙位數成長;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亮眼,信用卡簽帳金額穩定成長,淨手續費收入表現優異。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新戶增加,累計流通卡數逾600萬張,動卡率亦表現良好。國泰產險1月稅後淨利5.3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17%。國泰投信1月稅後淨利2.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總管理資產規模達新台幣2.26兆元,年成長36%。中信金稅後盈餘6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的0.35元;永豐EPS為0.23元居次,凱基、兆豐與元大金控緊跟在後;新光金則是單月虧損,新光人壽1月虧損25.77億元。永豐金(2890)1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29.0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3元,較去年同期的25.37億元、0.20元,成長14%;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月稅後盈餘25.3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4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永豐金證券1月稅後盈餘2.55億元。凱基金稅後獲利36.56億元,每股盈餘0.22元;兆豐金稅後獲利32.17億元,EPS為0.22元;元大金稅後盈餘26.06億元,每股盈餘0.20元。玉山金稅後獲利30.24億元,每股盈餘0.19元;第一金稅後獲利25.45億元,EPS為0.18元;華南金合併稅後淨利為19.7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4元。台新金(2887)8日公布1月自結稅後淨利15.9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為0.11元。台新銀行1月稅後淨利16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惟投資收益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故整體損益較去年同期衰退。台新證券1月稅後淨利1.5億元,較上月下滑,主係本月營業天數較上月減少,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下降;1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上升,主係證券市場指數上漲,致公司營業證券評價利益增加。台新人壽114年1月稅後淨利0.8億元,主係因股票資本利得影響;而較去年同期減少,主係因股票資本利得減少,以及今年台幣升值而去年同期則為貶值,致有兌換損失。新光金(2888)1月稅後盈餘則虧損18.6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1元;其中,新光人壽單月虧損25.77億元,新光銀行獲利5.65億元,元富證券獲利1.61億元。中信金控(2891)則於7日公布稅後盈餘6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35元;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1月份單月稅後獲利40.24億元;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業務動能成長,股票及基金等投資處分利得佳,當月份稅後淨利24.66億元,惟因2024年趁勢掌握美股上揚機會,認列私募股權基金處分利益致資本利得基期較高,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凱基金(2883)今年一月份自結稅後獲利36.5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約30%;每股盈餘為0.22元。子公司凱基人壽一月份保單銷售動能強勁,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成;投資方面亦掌握市場趨勢並實現獲利,整體投資操作表現良好,一月稅後獲利達23.4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8%。元大金(2885)1月自結損益單月稅後淨利26.06億元,EPS為0.2元。1月台股交易天數僅15天,證券稅後淨利為12.8億元,經紀手收仍為主要獲利來源;銀行1月迎來開門紅,在財管手收挹注下 ,稅後淨利為9.3億元。元大人壽1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大幅成長,致保單相關成本增加,但由於經常性收益穩定成長,使本月產生稅後淨利0.19億元。華南金(2880)1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4.72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7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4元,每股淨值為16.20元。主要子公司華南銀行本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3.90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2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8元,每股淨值為23.29元。

中信金永豐金1月獲利亮麗 「這家」人壽大虧吊車尾
14家金控陸續公布2025年1月自結損益,目前以中信金稅後盈餘6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的0.35元領先;永豐EPS為0.23元居次,凱基、兆豐與元大金控緊跟在後;新光金則是單月虧損,新光人壽1月虧損25.77億元。永豐金(2890)1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29.0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3元,較去年同期的25.37億元、0.20元,成長14%;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月稅後盈餘25.3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24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永豐金證券1月稅後盈餘2.55億元。凱基金稅後獲利36.56億元,每股盈餘0.22元;兆豐金稅後獲利32.17億元,EPS為0.22元;元大金稅後盈餘26.06億元,每股盈餘0.20元。玉山金稅後獲利30.24億元,每股盈餘0.19元;第一金稅後獲利25.45億元,EPS為0.18元;華南金合併稅後淨利為19.7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4元。台新金(2887)8日公布1月自結稅後淨利15.9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為0.11元。台新銀行1月稅後淨利16億元,核心業務獲利動能強健,惟投資收益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故整體損益較去年同期衰退。台新證券1月稅後淨利1.5億元,較上月下滑,主係本月營業天數較上月減少,致公司經紀手續費收入下降;1月稅後淨利較去年同期上升,主係證券市場指數上漲,致公司營業證券評價利益增加。台新人壽114年1月稅後淨利0.8億元,主係因股票資本利得影響;而較去年同期減少,主係因股票資本利得減少,以及今年台幣升值而去年同期則為貶值,致有兌換損失。新光金(2888)1月稅後盈餘則虧損18.6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1元;其中,新光人壽單月虧損25.77億元,新光銀行獲利5.65億元,元富證券獲利1.61億元。中信金控(2891)則於7日公布稅後盈餘68.2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35元;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1月份單月稅後獲利40.24億元;台灣人壽保險公司新契約保費業務動能成長,股票及基金等投資處分利得佳,當月份稅後淨利24.66億元,惟因2024年趁勢掌握美股上揚機會,認列私募股權基金處分利益致資本利得基期較高,獲利較去年同期下滑。凱基金(2883)今年一月份自結稅後獲利36.5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約30%;每股盈餘為0.22元。子公司凱基人壽一月份保單銷售動能強勁,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5成;投資方面亦掌握市場趨勢並實現獲利,整體投資操作表現良好,一月稅後獲利達23.40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48%。元大金(2885)1月自結損益單月稅後淨利26.06億元,EPS為0.2元。1月台股交易天數僅15天,證券稅後淨利為12.8億元,經紀手收仍為主要獲利來源;銀行1月迎來開門紅,在財管手收挹注下 ,稅後淨利為9.3億元。元大人壽1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大幅成長,致保單相關成本增加,但由於經常性收益穩定成長,使本月產生稅後淨利0.19億元。華南金(2880)1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4.72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7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4元,每股淨值為16.20元。主要子公司華南銀行本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3.90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2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18元,每股淨值為23.29元。

銀行新鈔兌換開跑限時5天! 台鐵推中華隊紀念章21日開賣
台銀、華南銀、合庫銀、第一銀、彰銀、臺企銀、土銀、中華郵政等八家公股金融機構與台北富邦銀行、永豐銀行等民營銀行,20日起至本周五24日,提供民眾換新鈔服務。台鐵最新推出的「TEAM TAIWAN精鑄鏡面紀念章」,直徑38mm、厚度3.05mm、重量28.26公克,材質為銅合金、鍍金箔、鍍銀。(圖/台鐵提供)台鐵最新推出「TEAM TAIWAN精鑄鏡面紀念章」慶祝中華隊於2024世界棒球12強賽奪冠,則將於21日上午10時在臺鐵夢工場網路商店開放臺鐵會員搶先預購,每組售價新臺幣1,200元。包括台灣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的全國各地分行,皆出現換新鈔大排長龍人潮。根據央行表示,在100元新鈔券部分每人限兌換100張,200元新鈔、1000元新鈔等其他面額鈔券則是酌量供應。台銀並提供兌換新鈔諮詢專線(02)23571945。永豐銀行則表示,2025年農曆春節前三個營業日(1月22至24日),民眾前往永豐銀行全臺125家分行,辦理包括換新鈔等各項臨櫃業務,即可免費領取限量發財水、迎福春聯等開運好物;各分行營業大廳亦提供添福發財糖,讓客戶吃甜甜過好年,為新年討個好采頭。臺鐵公司特別於春節前夕推出「TEAM TAIWAN精鑄鏡面紀念章」,將於114年1月21日上午10時在臺鐵夢工場網路商店開放臺鐵會員搶先預購,紀念章直徑38mm、厚度3.05mm、重量28.26公克,材質為銅合金、鍍金箔、鍍銀。每組售價新臺幣1,200元,預購期間還可以109元優惠價加購「追分成功御守(粉色/奶茶色)」乙個(原價199元)。本款紀念章以象徵奪冠場地東京巨蛋的「棒球手套」及中華隊團結一致精神的「TEAM TAIWAN」字樣作為設計主軸。另一面則是以臺鐵美學觀光列車鳴日號車頭牌作為主題,象徵中華隊在東京巨蛋一「鳴」驚人,列車鈦金屬車頭牌上的十層環狀結構,帶有十全十美的寓意,亦重現TEAM TAIWAN的奪冠之路圓滿成功。

新年大掃除!14家銀行清呆卡「沒做2件事」恐成廢卡
不少民眾辦完信用卡後卻遲遲未開卡,或是根本沒在用,隨著新年到來,多家銀行也動起來進行大掃除,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執行「清理呆卡」作業,千萬人恐受影響。金管會2023年宣布,提升銀行呆卡中未動用額度的風險係數,從0%增加到10%,意味著銀行必須提供資本計提,不過由於沒有貢獻額度的「呆卡戶」會影響資本適足率的計算,進而增加銀行的營運成本,因此業者紛紛加入清卡行列,包括北富銀、中信銀、台新銀、玉山銀、星展銀、兆豐銀、第一銀、凱基銀、渣打銀、彰銀、華南銀、國泰銀、永豐銀、遠東銀等14家銀行。國泰世華銀、陽信銀率先開出2025年清卡第一槍,宣布持卡人核卡後連續一年(含)以上「未開卡」或「無消費」,並經貴行評估有風險或安全考量的疑慮者,將會被凍結權益或強制停卡。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4年8月底,全台共發放約5869萬張信用卡,但近6個月有刷卡消費紀錄的「有效卡數」僅3853萬張,平均活卡率僅為65.6%,其中活卡率最高的銀行為華南銀行78.77%、第一銀行以61.74%居次,彰化銀行60.67%則名列第三。

富邦去年賺破1500億首度超過一個股本 國泰也大賺1千多億創次高
14家金控的2024年全年獲利普遍創新高,富邦金首度突破1,500億元大關、每股稅後盈餘達EPS為10.80元,本周六11日將舉行謝年會(尾牙),股民期待董事長蔡明興是否如去年釋出鼓勵政策規劃方向。國泰金去年全年稅後淨利1,111.9億元、EPS達7.28元皆創歷史次高;凱基金、中信金、新光金等還未公布。若依往年股利配發率估算的話,多檔金控股的潛在股息殖利率上看4%以上的機率很高。富邦金(2881)2024年12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26.1億元、稅後淨利105.1億元,累計2024年全年合併稅前淨利1,727.8億元、稅後淨利1,511.6億元,首度突破1,500億元大關;全年稅後淨利及12月單月稅後淨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0.80元。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去年獲利亦皆創新高。國泰金(2882)2024年12月稅後淨損19.1億元,全年稅後淨利1,111.9億元,EPS達7.28元,累計稅後淨利及EPS皆創歷史次高紀錄。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皆創歷史新高紀錄,國泰人壽累計稅後淨利創歷年次高。元大金(2885)8日公告2024年12月自結合併損益,12月獲利(母公司業主稅後盈餘)17.64億元,全年累計獲利358.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77元創史上次高紀錄。子公司部分,元大證券獲利達211.58億元,元大銀行獲利達100.15億元,元大人壽12月虧損5.11億元、全年獲利達19.23億元,元大投信獲利則達39.48億元,元大期貨獲利則達21.67億元。兆豐金(2886)2024年自結合併盈餘部分,全年稅後盈餘347.66億元,年增4.5%,每股稅後盈餘EPS達2.35元。兆豐銀行全年獲利則達283.7億元、年減率8.5%,兆豐證券12月獲利1.16億元,全年獲利25.5億元,年增27.3%;兆豐票券12月獲利1.61億元,累計獲利22.06億元,年增14.8%;兆豐產險12月獲利0.37億元,全年獲利4.12億元轉虧為盈。第一金(2892)2024年自結損益部分,12月獲利12.43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53.6億元,年增12.9%,每股稅後盈餘達1.81元。第一銀行12月獲利11.78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38.06億元、年增10.6%。第一金證全年獲利11.83億元、年增21.0%,第一金人壽全年累計獲利達5.8億元,年增33.3%。永豐金(2890)2024年12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10.83億元,累計1~12月稅後盈餘223.0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76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2月稅後盈餘7.83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174.63億元;永豐金證券12月稅後盈餘3.68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58.28億元。華南金(2880)12月合併稅前淨利為25.50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19.30億元;累計合併稅前淨利291.44億元、合併稅後淨利為231.2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68元,每股淨值為15.99元。玉山金(2884)2024年自結盈餘,全年累計稅後盈餘260.84億元,年增19%,每股稅後盈餘EPS達 1.63元,再創新高。玉山銀行全年獲利達245.33億元,年增25%;玉山證券全年獲利21.75億元、年增68%,玉山創投虧損2.61億元。台新金(2887)12月自結稅後淨利7.9億元,全年累計稅後淨利200.6億元,每股稅後淨利EPS為1.39元。台新銀行12月稅後淨利17.6億元,全年累計稅後淨利為185.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水準,較去年成長24%。台新證券全年累計稅後淨利23.6億元,較去年成長52%。台新人壽全年累計稅後淨利12.4億元,較去年成長近四倍,主係因今年股票資本利得影響。合庫金(5880)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197.4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1.26元。國票金(2889)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21.7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0.61元。此外,上海商銀(5876)2024年全年累計稅後淨利達133.7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為2.76元。

金控獲利出爐!元大EPS 2.77元創史上次高 永豐玉山兆豐刷新紀錄
14家金控的2024年一整年獲利數據陸續出爐,玉山金、永豐金、兆豐金、第一金每股稅後盈餘EPS再創新高,元大金則是史上次高紀錄,潛在股息殖利率上看4%。元大金(2885)8日公告2024年12月自結合併損益,12月獲利(母公司業主稅後盈餘)17.64億元,全年累計獲利358.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77元創史上次高紀錄。子公司部分,元大證券獲利達211.58億元,元大銀行獲利達100.15億元,元大人壽12月虧損5.11億元、全年獲利達19.23億元,元大投信獲利則達39.48億元,元大期貨獲利則達21.67億元。永豐金(2890)2024年12月自結單月稅後盈餘10.83億元,累計1~12月稅後盈餘223.0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1.76元。其中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12月稅後盈餘7.83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174.63億元;永豐金證券12月稅後盈餘3.68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盈餘58.28億元。兆豐金(2886)2024年自結合併盈餘部分,全年稅後盈餘347.66億元,年增4.5%,每股稅後盈餘EPS達2.35元。兆豐銀行全年獲利則達283.7億元、年減率8.5%,兆豐證券12月獲利1.16億元,全年獲利25.5億元,年增27.3%;兆豐票券12月獲利1.61億元,累計獲利22.06億元,年增14.8%;兆豐產險12月獲利0.37億元,全年獲利4.12億元轉虧為盈。第一金(2892)2024年自結損益部分,12月獲利12.43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53.6億元,年增12.9%,每股稅後盈餘達1.81元。第一銀行12月獲利11.78億元,全年稅後盈餘達238.06億元、年增10.6%。第一金證全年獲利11.83億元、年增21.0%,第一金人壽全年累計獲利達5.8億元,年增33.3%。玉山金(2884)2024年自結盈餘,全年累計稅後盈餘260.84億元,年增19%,每股稅後盈餘EPS達 1.63元,再創新高。玉山銀行全年獲利達245.33億元,年增25%;玉山證券全年獲利21.75億元、年增68%,玉山創投虧損2.61億元。

抵制劫匪過好年! 三重警攜手銀行進行防搶演練超逼真
農曆新年將至,往來銀行的民眾也有攀升趨勢,三重警分局為防有心人士趁此期間動起歪腦筋,超前部屬和永豐銀行北三重分行進行防搶演練及防詐宣導,不僅荷槍實彈,甚至安排兩名劫匪持假槍模擬搶劫情境,還原度相當逼真。三重警分局讓兩名歹徒攜帶假槍衝入搶劫、並大聲喝斥通通不准動,在照著演練的步驟,通報警方並進行攔截圍捕的預防演練,除了讓銀行行員熟稔防護機制,也是提醒民眾若不慎遭遇搶案切勿驚慌以免遭歹徒攻擊,記下歹徒身高、穿著、人數、車輛、逃逸方向等資訊,並伺機觸動警報器通報線上警力進行攔截圍捕。春節期間詐騙更加猖獗,民眾更需提高警覺,不理會、不回電、不依指示操作ATM,如遇不明投資訊息或可疑電話,提及監管帳戶、ATM解除分期付款或退款等字眼者,需謹記反詐騙3步驟「一聽、二掛、三查證」,以免落入詐騙集團圈套。三重分局分局長黃國政呼籲,春節期間民眾如欲提領大量現金,可請親友陪同或向當地警察機關申請護鈔,加強自我防衛意識及注意周遭可疑人士,並謹記「錢財不露白」之原則!如需協助即時撥打110及165專線,警民合作打擊犯罪共同攜手過好年。

2024跨完年「沒繳就開罰」! 車主忘繳「這費用」最高罰3千、強制執行
今(31)日就是2024的最後一天,根據交通部公路局日前公告,113年度汽機車的「汽燃費」從7月開始徵收,營業車則為分季繳費,車主若尚未繳費,會收到監理機關寄發的催繳通知書,補繳期限就到今天為止,逾期未繳就直接開罰300至3000元,更會被強制移送執行,提醒車主盡快完成繳費。公路局表示,自用汽車及機車燃料使用費於每年7月開徵,營業車則於3月、6月、9月及12月分季開徵,對於未依期限繳納之車主,公路局所屬監理機關已寄出催繳通知書,補繳期限至113年12月31止,逾期未繳納汽燃費者,除依公路法第75條處以罰鍰300元至3000元外,後續將未繳納金額移送強制執行。據公路局統計,截至12月16日止,全台汽燃稅徵收率中,自用汽車達97.62%、機車則有94.45%,但自用汽車仍有17.8萬輛、機車則還有74.1萬輛尚未繳納汽燃費。至於2024汽機車燃料稅費要繳多少?自用車費額:(最終小數點以四捨五入計算)汽油車=2.5元 x 每月耗油量 x 12月柴油車=1.5元 x 每月耗油量 x 12月機車燃料使用費費額(機車汽燃稅每年費率)50cc以下:300元51~125cc:450元126~250cc:600元251~500cc:900元501~600cc:1200元601~1200cc:1800元1201~1800cc:2010元自用小客車常見每年汽燃費率501~600cc:汽油2880元、柴油1728元601~1200cc:汽油4320元、柴油2592元1201~1800cc:汽油4800元、柴油2880元1801~2400cc:汽油6180元、柴油3708元2401~3000cc:汽油7200元、汽油4320元公路局提醒,車主收到催繳通知書後,可持單至金融機構、郵局、超商臨櫃繳納,或透過電話語音、監理服務網或手機下載「監理服務APP」、一卡通MONEY、嗶嗶繳、橘子支付、蝦皮購物、街口支付、悠遊付、永豐銀行、元大行動等APP,免出門就能線上繳納,繳費管道多元、方便又迅速。公路局指出,若沒有收到催繳通知書又不確定自己愛車是否已繳納汽燃費的車主,除了向監理機關洽詢外,也能透過「監理服務網」、「監理服務APP」即時查詢,或於超商使用多媒體設備查詢、補單及繳費。

京城銀併購價600億嫁永豐金 30日開紅盤漲逾7%
永豐金(2890)、京城銀(2809)於上週五晚間連袂宣布併購案,永豐金以約600億元的「現金+換股」方案100%購得京城銀行,今天(30)台股開盤以來,京城銀最高來到53.1元,上漲了3.55元,漲幅高逾7%,目前交易量超過1.4萬張;永豐金則最高來到24.10元,上漲了0.5元,漲幅2%,成交量1.7萬張。永豐金控與京城銀行雙方董事會將於明年(2025年)3月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提請股東通過本合併案,並於取得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後,訂定股份轉換基準日。待取得京城銀行100%股權後,將於一年內完成永豐銀行與京城銀行兩家子公司之合併作業。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透露說,與京城銀的併購案談了二年,順利於2024年底前公布這樁喜事。待永豐金、京城銀併購案完成後,京城銀二大股東蔡天贊家族(京城銀持股超過20%)、現任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京城銀持股約7.04%)也將成為永豐金大股東之外,目前也得知戴誠志準備退休,未來不會進入董事會參與營運。京城銀30日開盤價52.5元,最高來到53.1元,上漲了3.55元,漲幅高逾7%,最低來到50.3元,目前午盤來到51.1元,上漲了1.50元,漲幅達3.13%,成交量達超過1.4萬張,較前一個交易日6,480張,大幅增加。永豐金則以23.90元開盤,最高來到24.10元,上漲了0.5元,漲幅2%,最低來到23.30元,午盤來到23.40元,下跌0.20元,跌幅達0.85%,成交量超過2萬張,較前一個交易日6,138張成長超過3倍。永豐金控與京城銀行於12月27日董事會通過「股份轉換契約」。永豐金控將支付部分現金,並發行新股予京城銀行全體股東,以每1股京城銀行普通股將換得新臺幣26.75元現金與1.15股永豐金控普通股(約一半現金、一半換股),將京城銀行納為永豐金控持股100%之子公司。依當天股價計算599億元,市價溢價8.8%。京城銀行亦將在股東臨時會後啟動其租賃子公司標售與證券子公司清算作業,永豐金控承諾合理努力協助京城證券員工及經理人轉任至永豐金證券或關係企業;針對客戶部分,永豐金證券也將協助客戶匯撥集保帳戶並提供後續的服務。

快訊/永豐金宣布600億併購京城銀行! 1股京城換26.75元現金+1.15股永豐金
永豐金(2890)、京城銀(2809)於27日晚上20時於證交所召開重訊記者會,由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率隊、財務長許如玫、永豐銀總經理莊銘福、京城銀行總經理姜宏亮、副總經理尤其偉共同說明永豐金100%併購京城銀行「現金+換股案」,約一半現金、一半換股,依今天股價計算599億元,市價溢價8.8%。京城銀去年每股大賺5.59元成了同業獲利王,身價上看600億元,今年初被點名登門搶親的有中信金(2891)、永豐金(2890)、凱基銀等,合併傳聞爆出後,當時雙方皆回應「對市場傳聞一概不予評論」,如今在2024年底,準備進到2025年前夕,金融圈再傳出併購喜訊。永豐金控與京城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於27日分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股份轉換契約」。永豐金控將支付部分現金,並發行新股予京城銀行全體股東,以每1股京城銀行普通股將換得新臺幣26.75元現金與1.15股永豐金控普通股,將京城銀行納為永豐金控持股100%之子公司。雙方董事會今日也通過將於114年3月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提請股東通過本合併案,並於取得相關主管機關核准後,訂定股份轉換基準日。京城銀行亦將在股東臨時會後啟動其租賃子公司標售與證券子公司清算作業,永豐金控承諾合理努力協助京城證券員工及經理人轉任至永豐金證券或關係企業;針對客戶部分,永豐金證券也將協助客戶匯撥集保帳戶並提供後續的服務。永豐金控取得京城銀行100%股權後,將於一年內完成永豐銀行與京城銀行兩家子公司之合併作業。永豐金控長期視員工為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合併後員工們的工作權不受影響,不僅會重視員工權益的保障,更將融合二家銀行的優點,以遍佈台灣的營業據點,提供客戶更完善、更便捷的金融服務。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至113年9月份全體國銀資料計算,永豐銀行與京城銀行合併後之總資產金額增加至3.1兆元,排名將由第13名上升至第12名;中小企業放款排名將由第11名上升至第9名(民營銀行第2名);1-9月份累計稅前淨利排名由第10名上升至第8名。從金控的角度,1-9月稅後淨利排名則將前進3名至第7名。 永豐銀行與京城銀行合併後,除可擴大資產規模與獲利市占之外,尚具有業務面互補與據點互補的加乘效果,加上南部高科技S廊帶,科技人的入駐帶動周邊企業營運資金需求,以及金管會宣布高雄將做為「亞洲資產管理」專區的首站,未來綜效顯著可期。京城銀行係屬小而美之社區型中型銀行,營收近9成來自於企業金融及有價證券投資業務,與永豐銀行結合後,將可運用永豐銀行的資源與經驗,擴大零售與財富管理業務的經營。京城銀行的66家分行主要分布於雲嘉南地區,而永豐銀行125家分行主要分布於新竹以北,雙方營業據點與客戶的重疊性低,合併後國內分行總數達191處,將躍升全體國銀前三名,南北比例約為四比六,發展更為均衡,具有互補性。長遠來看,在商品、客群、通路、人才等四大面向上也都具有強大的互補性,無論是法金業務或是零售業務未來能產生的綜效值得期待。在法金業務方面,京城擁有中南部在地優勢、眾多建商及中小客戶人脈,可持續創造穩定利差收益;永豐對北部法金相關客群經營具有專業及實務經驗,而且永豐擅長聯貸主辦籌組能力,針對大型授信案件,未來可導入聯貸主辦經驗予京城以擴大綜效。在零售業務方面,京城自然人客戶多以中南部客戶為主,與永豐的重疊性低,具客戶互補性,可為永豐在中南部經營發展上打下良好基礎,而且自然人客戶多為長期往來忠實戶,具資產實力,經營發展性高,未來可以沿襲永豐零售業務發展模式,提供多元化商品及數位服務。期待雙方在實體據點、客群經營乃至業務拓展上均有互補及合作增長空間,透過雙向典範學習及經驗移轉,創造合併綜效。

1500萬現金到底怎麼帶? 網紅建議換「這貨幣」:4本就夠了
台北地檢署偵辦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政治獻金案,26日正式偵結,北檢依貪污治罪條例違背職務收賄、圖利、侵占、背信等罪起訴柯文哲,向法院求處28年6月徒刑。其中提到,柯文哲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見面多次,2022年在京華廣場核發建照及動土典禮前,沈慶京派人前往永豐銀行,提領現金1600萬元,並於11月1日交付1500萬元現金給柯文哲,並以Excel工作簿記載「2022/11/1-小沈-數字1500-公司-用途-經理人沈慶京」,而後柯文哲在2023年11月3日傳訊息給黃珊珊,「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認定柯收賄事證明確。消息一出,許多人都好奇1500萬現金怎麼帶,網紅小商人則分享自身經驗,推薦將錢換成瑞士法郎,「個人建議用軟的髮圈綁比較好攜帶而且不會綁破」。小商人稍早在臉書粉專「Gtokevin 小商人」發文指,依照他自己的經驗,要攜帶大量現金,他都推薦換成「瑞士法郎1000元面額」(約3萬6369元新台幣),1本就360多萬台幣,且流通率高。小商人表示,而且法郎鈔票材質很讚,不容易破,美金跟歐元有時候用大橡皮筋綁會破,所以個人建議用軟的髮圈綁比較好攜帶,而且不會綁破,若買不到軟髮圈,只有橡皮筋的話一定要用大的、粗的,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錢的上緣要跟橡皮筋的面完整接觸的綁,細的除了會綁破還很容易斷,他個人建議買東歐的大橡皮筋。他說1500萬換成瑞士法郎只需要4本就夠了,「你拿usdt(虛擬貨幣)還要找人換,容易被贓到。我個人還是推薦用瑞士法郎,真的方便。新加坡1萬面額的我沒換過,所以我個人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