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書瑋
」6歲童如廁「馬桶都血便」 醫一查不是吃壞肚子…罹罕見疾病
排泄物就能反映身體現況!台中一名6歲男童上廁所後驚見大量鮮紅色血便,就醫照大腸鏡,大腸內有許多鮮血,小腸也有潰瘍的狀況,進一步檢查得知男童罹患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克隆氏症」;所幸經過藥物治療後,男童已經順利恢復健康。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醫師胡書瑋分享一起病例,有一名6歲男童被家人帶來就醫,男童上廁所大出血便,但他沒有腹痛、腹瀉、便祕或發燒等情形,確定不是吃壞肚子,決定透過大腸鏡、梅克爾憩室掃描及腹部電腦斷層等檢查,查明他血便的原因。胡書瑋從檢查結果發現男童大腸正在出血,小腸潰瘍且淋巴結腫大,和男童家長商量後決定再用胃鏡和膠囊內視鏡檢查;經過1天後結果出爐,胡書瑋從影像判讀中,研判男童罹患罕見疾病「克隆氏症」,好在還是早期,使用藥物治療止血成功控制病情,男童出院後也持續回診追蹤治療。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胡書瑋醫師筆指處即為小腸潰瘍和出血處。(圖/翻攝畫面)胡書瑋說明,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主要症狀有腹瀉、腹痛和發燒,伴隨一些肛門的合併症,像是膿瘍、肛裂,瘻管等,但發病初期常常只有部分症狀。另外指出,兒童在成長發育期間患病,長期腸道發炎就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因此兒童罹患克隆氏症恐導致發育不良的狀況。除此之外,胡書瑋指出,男童無痛性血病的情形,臨床上會懷疑是梅克爾憩室導致,這是一種先天性胃腸道畸形,發生比例約2%,男性多於女性,在孩童身上比較常見。不過男童最後診斷是克隆氏症,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4.7,好發於20歲至30歲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鮮少發生在兒童。
女童膚色突泛黃 全因「這營養素」補過頭造成
4歲的陳姓女童,成長過程都很健康,但最近家長發現孩子膚色有點泛黃,尤其是臉跟掌心,先帶去鄰近診所就醫檢查,發現雖然膽紅素沒有上升,但是鹼性磷酸酶指數(Alkaline phosphatase)上升,擔心是不是肝臟出了問題,便帶至小兒腸胃科門診診療。每天補充額外葉黃素 罹胡蘿蔔素血症女童精神活力都很好,但是膚色的確有呈現微黃,童綜合醫院小兒腸胃科胡書瑋醫師執行腹部超音波檢查也沒有發現明顯異常的地方,再進行問診及身體理學檢查,發現女童的眼睛鞏膜並沒有變黃。胡醫師再仔細追問平時有沒有常吃胡蘿蔔之類的黃橘色食物或是吃綜合維生素,爸爸才想起女童每天都有補充額外葉黃素。胡醫師研判應該是色素累積在皮膚,是罹患了胡蘿蔔素血症,肝臟沒有太大的問題,只要停止補充葉黃素,過陣子就會自行恢復,家長聽完就安心多了。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為脂溶性營養素 過量易累積於皮膚胡書瑋醫師表示,因為這幾年3C產品盛行,而3C螢幕產生的藍光會傷害黃斑部,所以市面上有很多相關的保健食品,尤其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屬於類胡蘿蔔素,對眼睛視網膜黃斑部有好處,許多家長也為了孩子的眼睛健康而購買。但是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一種脂溶性營養素,在人體內比較容易累積,平常攝取的許多食物(例如:菠菜、地瓜葉、南瓜、綠花椰菜、胡蘿蔔等)中也含有豐富的葉黃素,所以當食物加上額外補充保健食品後,會使得每日總攝取進去的葉黃素過量,便會容易在皮膚累積,產生胡蘿蔔素血症。葉黃素服用有上限 皮膚出現泛黃應就醫胡書瑋醫師呼籲,葉黃素在歐洲食物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gency)的每日可接受總攝取量約為每公斤體重1毫克;衛福部食藥署則建議,每日補充葉黃素6-10毫克即可。文獻上目前關於葉黃素過量並沒有發現明顯的危害,不過膚色泛黃還是比較常見的困擾,所以建議適度攝取即可。當孩子出現膚色泛黃或是肝臟相關的指數異常,建議就應給小兒腸胃專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檢查,才能給予正確的建議與治療。
12歲童玩巴克球誤吞!32顆在「胃中吸成戒指狀」急送醫取出
一名12歲男童在玩巴克球時,不慎將32顆巴克球全部吞下肚,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巴克球在胃中吸附成了圓形戒指形狀,醫生趕緊進行全身麻醉,並用內視鏡將胃中的巴克球全部取出。根據《自由健康網》報導,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胡書瑋指出,一名12歲男童在把玩巴克球時,將其拋接,卻不慎掉進口中,之後受到驚嚇,將32顆巴克球吞下,被緊急送醫,發現巴克球還在胃中,甚至還吸附成戒指狀,若是磁球跑至腸道,將腸壁夾住或結成巨球,恐導致腸壞死、腸穿孔。醫生趕緊全身麻醉,並以內視鏡將巴克球全數取出,術後無併發症,隨即出院返家。胡書瑋指出,誤食巴克球的事件層出不窮,全球至今已有近3000件,而誤食孩童的年齡平均在7歲左右,國內每年也都會發生零星案例。中國今年4月也曾發生3歲孩童誤食巴克球的案例,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X光檢查,發現頸部和肚子裡均有異物,正面看像在嘴巴裡,側面看「掛」在喉嚨上,隨時都有掉落的危險,一旦掉進氣管裡,就會堵塞氣管,影響呼吸;耳鼻喉科又緊急行電子喉鏡檢查,發現「咽喉要塞」會厭處的喉面和舌面均可見「巴克球」,兩個磁力珠因互相吸引,在會厭的兩側相遇了,緊緊地吸引在了一起,所幸最後順利取出。近年各式各樣的巴克球因色彩多樣且相互吸引、可變化出各種不同的造型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醫生也提醒各位家長,巴克球雖然好玩,但也危險,一旦誤吞、誤吸,輕則引發吸入性肺炎、腸道梗阻,重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