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光性
」 白蟻 蟲蟲危機 蟑螂 隱翅蟲
田馥甄「特別嘉賓」突鑽裙底 觀眾嚇到尖叫工作人員衝上台
田馥甄的「田調」小巡演日前來到海拔600多公尺的南投埔里虎嘯山嵐飛行場,祭出黑夜、白日兩場截然不同的觀賞時空,田馥甄場勘時就被夜景星空、山嵐市景給深深打動,看著大家齊聚在這,她笑說:「白天看山嵐、晚上有夜景,非常浪漫,這是個約會聖地!很開心今天可以跟你們一起約會!慢慢循序漸進,我們這次先從海拔600公尺開始爬,你們有資格被錄取成為我的山友!」週六夜場除了有星空作為最佳映襯,更搭配精心絢爛的燈光設計,有趣的是,演出到一半,田馥甄突然覺得裙子裡面怪怪的,猛然一看驚呼:「蟲耶!天啊,怎麼辦,牠要一直在我裙子裡面嗎?誰要幫我拿掉!」推測甲蟲應該是因為趨光性而飛進裙子,台下粉絲聽聞後尖叫連連,工作人員緊急上台取蟲野放回大自然,早已習慣山上任何狀況的她超泰然:「我不怕蟲,蟲還滿可愛的!」更妙喻:「牠是我身上最美的飾品,也是我演唱會的特別嘉賓!」田調除了場內樂迷共聚,場外更圍著沒搶到票聽漏音的粉絲,她對場外大聲呼喚,聽見哀嚎一片,她打趣安慰:「可憐啊!運氣有時候起起落落,人生就是這樣,也許外面的人有一天也能在場內相聚!不管你們在場內或場外,你們都在我的心裡面!」有粉絲淋雨登山前來、清晨排隊不辭辛苦,她惦記著大家安全,把演出做到完美,也不忘揶揄台下:「現在知道追田馥甄不容易了吧!」日場開場第二首唱到〈什麼,哪裡〉時,還特別安排飛行傘在空中搖曳,這壯觀且前所未有的橋段,令全場嘖嘖稱奇,田馥甄也被這「想求而不可求」的夢幻成真而哽咽,她感激著:「沒下雨飛行傘就出來,下雨就穿雨衣,剛剛被你們、被飛行傘教練、被老天眷顧,感謝藝術指導老天爺允許我們才能飛行,那一剎那太感動,有點哽咽!安排好的飛行傘,應景這個場地安排橋段,開心可以給你們看到!」週日可說是雨水與淚水交織,細雨似乎灌溉了田馥甄淚腺,〈最暖的憂傷〉充滿了淡淡憂愁感,〈影子的影子〉她更難掩情緒數度落淚,〈沉澱〉則體現她如實心情:「唱歌真的太棒了!把所有心事、千言萬語,在一首歌裡面表達出來,雖然有時候覺得自己情緒太澎湃,但每一次在大自然裡、一期一會、無可複製的,過了就讓它過了,慢慢過去,在歌裡面聚集成思念回憶,內心雖然有憂傷但有暖意!」更舉起水杯邀請全場:「向人生乾杯!」田馥甄在海拔600多公尺的南投埔里虎嘯山嵐飛行場開唱。(圖/何樂音樂提供)唱到一半有蟲子飛進裙內,田馥甄笑說這是特別嘉賓。(圖/何樂音樂提供)

她自製捕蚊神器「5小時抓60隻」掀模仿潮 網讚:幾乎零成本
夏季蚊蟲多,許多人睡覺時遭蚊子打擾後難以入眠。大陸福建一名陳姓女子將自製捕蚊燈的影片分享到社群,只利用廢棄蚊帳、紫光燈加電扇,5個小時就抓到約60隻蚊子,效果驚人;有不少網友跟著做,實測都很滿意,更大讚陳女的捕蚊燈幾乎零成本。綜合陸媒報導,來自福建的一名陳姓女子因為住在農村,住處周遭靠近濕地公園,到了夏天晚上蚊蟲更猖狂,但家中還有老人和小孩,使用傳統蚊香或電蚊香效果有限也不放心,於是她靈機一動,將廢棄蚊帳網紗和紫光燈加在電扇上,製作出一個簡易捕蚊燈;陳女實測5個小時,捕蚊燈就成功抓到50至60隻蚊子,效果好到她到嚇一跳。陳女說明,自己先瀏覽網路上各種自製捕蚊燈的影片,在將其他人的意見統整,從中找到能「利用蚊蟲趨光性、趨熱性及對二氧化碳的敏感度」,又想到可以把廢棄的蚊帳二次利用,親自動手做出環保又有實用性的神器,且還不含化學藥劑,家裡有老人和小孩也不用擔心了。捕蚊神器抓到蚊子的影片在網上引發討論,許多網友盛讚陳女的實踐精神,還有人仿效製作,實測後也相當有效,更驚喜地表示,陳女的簡易捕蚊燈幾乎零成本,打趴市面上強調超會抓蚊子的捕蚊燈,「幾乎零成本,剛好我家都有這些東西」、「算是低成本,受到蚊子困擾的都能試試看欸」;另外,有其他網友建議,能增加風速提高吸附力,或改用黑色背板能增強蚊蟲趨暗性。

台東燈光秀變「蟑螂秀」!遊客驚逃喊救命 專家曝大量聚集原因
台東海濱公園「國際地標」夜間驚見蟑螂大軍出沒,四處爬行、半空飛竄,台東縣政府精心打造的萬盞燈光秀秒變「蟑螂秀」,遊客驚叫奔逃。對此,專家研判與高溫溼氣及燈光誘引有關,台東縣政府表示,將派員加強環境清消作業。「國際地標」於前年受海葵颱風重創,外層藤編外皮破損、主體鋼筋裸露。台東縣政府修繕並結合燈光藝術,推出「2025繁星光影」展演,以中央球型建築主體打造「繁星之境」,運用燈光與科技演繹台東特色圖騰,兩側坡道則設置色彩繽紛「光織廊道」。展演期間人潮絡繹不絕,遊客夜間漫步光廊,沉浸在萬紫千紅燈海之中。豈料,浪漫氛圍一夕變調,數以千計的小型蟑螂驟然出沒,黑壓壓一片,穿梭於地面與牆角之間,甚至不時朝人群方向撲來,停落遊客頭部與肩膀,畫面驚悚。現場不時傳出尖叫聲,有女性邊奔逃邊喊「好可怕」,孩童驚慌哭喊「救命,好噁心」,還有家長用肉身護著嬰兒車急忙撤離,觀光形象大受打擊。不過,也有男性遊客淡定表示,蟑螂就像一般昆蟲,「想像成在大自然中就不會怕」,更有一家大小席地野餐,形成強烈對比。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呂佩倫指出,近期天氣悶熱潮溼,高溫環境使蟑螂活躍度上升,加上地震頻繁、部分品種具趨光性,綜合因素可能導致該處蟑螂大量聚集。對此,台東縣政府交觀處長卜敏正回應,將派員到場處理,並持續加強清潔與消毒作業,盼盡速恢復乾淨、舒適的遊園環境。

金山蹦火仔已傳承百年 全球目前僅存2艘
「蹦火仔」磺火漁業技術已有百年歷史,是新北市珍貴的文化遺產。每年5月到9月,全球僅存的2艘蹦火仔漁船在星空與海風交織下,上演一場獨特的光影魔法,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一窺視覺與自然的震撼融合,新北市漁業處邀民眾一起感受夜海的奇幻之旅。磺火漁法早期是由4至5位漁民搭乘竹筏或木造船,將竹子束成捆,淋上俗稱臭油的煤油,燃火作成簡易火把誘捕趨光魚群,待魚群聚集後以三叉網撈起,但煤油火把亮度不足,漁獲量有限。隨著時間演變,改為利用磺石加上水會產生可燃氣體「乙炔」,經點燃會瞬間出現強烈火光的方式,來驚動趨光性的魚群跳出水面,進而捕撈,因點火時會發出巨大的「蹦」聲響,也是「蹦火仔」的名稱由來。新北市漁業處表示,金山「蹦火仔」漁業自2015年被登錄為新北市民俗文化資產,不僅是項漁業技術,更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目前全球僅存「富吉268號」及「鴻昌168號」2艘蹦火仔漁船,仍在延續這項傳統漁法作業,成為當地文化重要指標。漁業處表示,為傳承百年傳統漁法「蹦火仔」,協助金山區漁會及磺火漁業漁船轉型為文化活動態展演,並輔導成立蹦火漁業合作社,結合遊程讓民眾更認識磺火漁業。值得一提,今年5月至9月「富吉268號」及「鴻昌168號」推出蹦火仔相關導覽遊程,帶領民眾走訪漁村,認識百年蹦火漁法歷史故事及捕魚技法,體驗漁村日常人文生活,還會帶領民眾在海上觀賞蹦火仔,並體驗海釣、欣賞海景,享受海鮮佳餚。「富吉268號」今年新增「火長點火體驗」,讓民眾親身舉火把點燃蹦火。

婦人掃墓「搖擺蚊卡眼內3天」險失明 她慘染蜂窩組織炎
清明前後台灣逐漸進入蚊蟲活躍期,不僅搖擺蚊,登革熱病媒蚊如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的孳生風險也增加,在高雄,一名58歲女子在掃墓期間,不慎讓一隻蚊子進入左眼,3天後竟出現劇痛與腫脹,前往就診之後發現,眼睛當中跑出兩隻「搖擺蚊」,當場讓醫師也傻眼,收治這名病患的醫師洪啟庭就強調「搖擺蚊留在眼睛3天,仍然能活,在文獻上全世界沒有見過,這很特殊」,經醫師處置與抗生素治療,幸運恢復視力。根據達特楊眼科聯盟執行長洪啟庭表示,這位女士近日前往掃墓時,一邊清理寶特瓶與積水容器,一邊感覺有蚊蟲飛入左眼,不過當下並未有不適,結果3天後左眼出現腫脹疼痛且完全打不開,同時合併異物感與流淚。這名女士後來前往門診檢查發現左眼眶有紅腫熱痛,眼瞼嚴重下垂,必須點完麻藥後才能勉強撐起眼皮,左眼最佳矯正視力僅剩0.5,同時出現結膜水腫與充血,此外亦有毒性角膜水腫。翻開上皮時,在上結膜穹窿深處清除一些小砂礫與雜屑。就在檢查時,赫然發現眼內竟藏有兩隻蚊子,其中一隻仍然存活,甚至在移除時還能拍動翅膀!醫生一併移出兩隻蚊子,昆蟲專家鑑定,這些蚊子屬於「搖擺蚊」,搖擺蚊雖然不會吸血,但因趨光性強,容易在黃昏時盤旋在人類頭部附近,尤其深色頭髮的台灣人,更容易成為這類蚊蟲的「聚會地點」。此外,搖擺蚊主要棲息於潮濕陰暗處,像是廢棄寶特瓶、花瓶、浴缸、甚至水族箱內都有可能孳生,因此掃墓時打掃積水區域,無形中也可能驚動這些蚊蟲。搖擺蚊雖不叮咬人類,但體內含有毒性物質,一旦進入眼睛,可能引發結膜炎、角膜水腫,甚至導致嚴重感染。患者在診斷為昆蟲異物引起的左眼眶蜂窩性組織炎下,給予消炎與抗生素眼藥水與藥膏,再投與口服抗生素後,密切觀察數日,所幸症狀慢慢恢復,發炎與視力都逐漸獲得改善,建議民眾掃墓時應穿戴淺色衣物、帽子,並避免在黃昏時段逗留於光源附近,此外,若不慎讓異物進入眼內,千萬不可搓揉,應立即就醫,以免引發嚴重感染。

「臭屁蟲」無所不在!陸多地慘遭入侵 網:曬衣服抖出來二三十隻
大陸浙江杭州、溫州、富陽等多個城市的居民,都於近日在網上反應家中上演了「蟲蟲危機」,而元兇正是「臭屁蟲」,這些不速之客充斥在窗戶、衣服、枕頭、被單上,甚至有人曬一次衣服,能抖出來二三十隻,令人直呼噁心。有民眾透露,即使門窗關死還是起不到作用,直言「真的要瘋了」。據《香港01》報導,大陸浙江杭州、溫州、富陽等多個城市的居民家中,於近日都有「臭屁蟲」的身影,在社交平台上,有多名網友無奈訴苦,「曬一次衣服,能抖出來二三十個」、「點了一夜蚊香,隔天起來掃出來得有幾斤」、「我家狗吃了,一直打噴嚏」。「臭屁蟲」一般指九香蟲,全體扁橢圓形,紫黑色,帶有銅色光澤,為蝽科茶翅蝽屬下的一個種,身長1公分,是危害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蟲,該昆蟲在大陸、韓國和日本作為本土種大量繁殖。牠們有趨光性,會隨著光源進入房屋,也喜歡在晚上通過縫隙進入開燈的室內。至於跟「臭屁」有何關聯,是因為牠們的腹面有2個臭孔,能放出臭氣,由於一碰就會散發出惡臭,故得名「臭屁蟲」。不過難聞的氣味,對人體無害,所以不用過度驚慌。

扁琉璃蟻入侵台南滿天飛 居民崩潰
台南市山區「蟻害」嚴重,褐色扁琉璃蟻大舉侵門踏戶,讓民眾在家也不安寧。市議員周奕齊30日市政總質詢時,要求市府正視此一問題。市長黃偉哲當場允諾,將編列經費改善扁琉璃蟻問題;市府農業局也說,11月1日將召開工作會議,邀請公所、環保局、工務局及學者專家共商對策。近來台南市山區出現大量的褐色扁琉璃蟻,嚴重影響民眾的居家生活。(圖/台南市議員周奕齊提供/洪榮志台南傳真)周奕齊質詢指出,自從禁用除草劑之後,扁琉璃蟻即擴散到台南山區的玉井、南化、楠西等行政區,尤其夏天更多不勝數,當地居民開關家門、開車、騎車都發現大量扁琉璃蟻竄飛,連外燴晚宴都會「加料」,嚴重影響居民作息。鑑於南投縣政府已編列200萬元經費分配給各公所加強防治,周奕齊期盼台南市政府也能補助山區民眾或公所經費,以便製作誘餌防治蟻害。黃偉哲回應表示,既然已經有解決的方法,市府將編經費處理。農業局認為,台南市主要滋擾的褐色扁琉璃蟻,通常夏秋兩季的7至10月交配期間會四處飛行,由於具趨光性,晚上易受路燈或居家照明吸引,入侵民宅、社區。今年2月23日該局前往南化關山里會勘時,發現因更換LED路燈造成扁琉璃蟻群聚,已於4月12日召開工作會議,請南化區公所注意琉璃蟻趨光性,改善靠近民宅的LED路燈。此外,農業局也請各區公所宣導加強田間清園管理及居家環境清理,並建議換置路燈時選用無藍光波長LED燈具,減少群聚。國內專精螞蟻研究的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林宗岐表示,褐色扁琉璃蟻原本分布在東南亞,台灣屬外來種新族群,最早出現在高雄六龜、嘉義中埔等地,近來台南山區、南投等中南部淺山區也大量出現。林宗岐認為,褐色扁琉璃蟻的防治之道,除了使用有機資材,像是泡泡水噴灑殺蟻外,也可使用3%硼酸(砂)加10-20%糖水製成的硼砂餌劑餵食殺蟻。

超忙!捕蜂捉蛇旺季 義消1天出勤21次
桃園捕蜂捉蛇業務自2015起委由義消成立捕蜂捉蛇大隊,去年執勤總件數達9170件,又以每年5至10月為旺季。桃園市捕蜂捉蛇大隊義消呂紹郎協助捕蜂捉蛇10多年,他直呼,最高紀錄曾1天出勤21件,抓虎頭蜂比抓蛇更危險,自曝曾遇過3個籃球大的虎頭蜂窩。農業局盤點,捕蜂捉蛇大隊目前總共有232人,依各轄區成立4個工作大隊,採排班方式進行,去年捕蜂捉蛇總件數為9170件,日間8點至晚上10點由義消執行8600件,占總件數的93%,晚間10點至隔日早上8點,由警消協助執行570件,僅6.2%。每年5至10月屬於執勤旺季,11月至隔年4月為淡季,而蜂蛇案件比率則是蜂占7成、蛇占3成。呂紹郎表示,執勤旺季時最高紀錄曾1天出勤21件,抓蛇比抓蜂還安全,只要穿戴好雨鞋、手套等,要抓什麼蛇都很簡單,最常遇到的是臭青母,只要用雨鞋踩住蛇頭,再用夾子將其夾入桶子或網子中即可,後續則通知農業局處理。呂紹郎指出,虎頭蜂有攻擊性和趨光性,通常要等到夜間才能處理,過去曾在龜山區遇過超過1公尺長、寬度達30公分的蜂窩,整整有3個籃球這麼大,處理起來非常耗時。他也提及,許多民眾只要看到蜂窩就會通報,但蜜蜂對生態有益,且只要等3至5天就會遷徙,都會先勸導民眾讓其留下。呂紹郎也提醒,即將進入虎頭蜂旺季,喜愛爬山的民眾若在路上遇到幾隻虎頭蜂,建議要快點折返,爬山前也要留意,不要穿著鮮豔顏色的衣服、不要噴香水等,倘若不幸被蜂螫千萬不要反擊,要趕緊就醫。

大水螞蟻其實是「蟑螂親戚」! 專家親授晚上3招阻白蟻入侵
梅雨季一到就是白蟻大軍傾巢而出的時節,也就是台語俗稱的「大水螞蟻」但其實白蟻並不是蟻,而是蟑螂的親戚,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也指出,會飛的白蟻是有性別的,能繁衍後代,只要有一對雌雄白蟻飛到屋內交配產卵,家裡就可能變成白蟻巢。而杜絕白蟻入侵家中有3招,包括夜間關閉不必要的燈光、避免使用白光,以及拉上窗簾並緊閉門窗。前身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的臉書粉專《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曾發文指出,白蟻是蟑螂的親戚,不是螞蟻的一種,自2007年開始有相關研究發現,白蟻是由蟑螂演化出來,因此在分類上被改為是蟑螂(蜚蠊目)的分支,所以常在每年4至6月下雨天前後看到的白蟻成群分飛,其實就等於看到一大群蟑螂。根據TVBS的報導,台大昆蟲系名譽教授徐爾烈指出,全世界的白蟻有3000多種,在台灣只有20種,其中危害住家最嚴重的是台灣家白蟻,中南部則有一種叫格斯特白蟻。此外,會飛的白蟻是有性別的,生殖器官會發育,一對雌雄白蟻飛進屋,翅膀掉落後在環境條件許可下,開始交配產卵、築巢,生出一窩白蟻,繁殖力驚人,而白蟻的工蟻則負責顧蟻巢、餵小白蟻、到外面採集食物。徐爾烈也建議,由於白蟻到黃昏以後有趨光性,會往有燈的住家飛,所以晚上要關閉不必要的燈光、避免使用白光、窗簾拉好並將紗窗、門窗緊閉。若有幾隻鑽進來,可在水盆裡放水加清潔劑,置於電燈底下,白蟻就會跳進去自殺。但如果白蟻是從家裡冒出來,就要請專業人員處理,因為白蟻對住家和生活的危害非常大。

住家遭成千上萬蚊子入侵 四川男「啪啪啪」滅蚊…成堆屍體毛炸
渾身發毛!中國四川有民眾分享住處的蚊子,數量多到數不清,讓人密集恐懼症發作,畫面曝光後,更被網友笑虧:「為什麼要住在蚊子的家?」透過影片可見,牆壁上一點一點的,一整片都是蚊子,因為趨光性,一大群在電燈底下飛舞,男子只好用長桿接蚊香驅蚊,再噴殺蟲劑,不過這樣還不夠,他還拿出電蚊拍,不斷發出啪啪聲,可想而知蚊子有多麼多,隨後他將蚊子的屍體掃成一堆,乍看之下還以為是灰塵,十分驚人。一整堆蚊子屍體,乍看以為是灰塵。(圖/翻攝自微博)畫面曝光後,掀起熱烈討論,網友紛紛驚呼:「這是房子旁邊有個池塘嗎?然後家裡還養了牲畜?」、「你這是闖進了人家蚊子的家吧」、「天哪,我最討厭蚊子」、「可能要貧血哦」、「睡一晚上變乾屍了」、「看得我毛骨悚然,背脊發涼」、「這能做幾個蚊子餅啊」。另外,也有不少人點出蚊子這麼多的原因,「忘關窗了吧」、「窗子這樣開著,沒蚊子才怪」。到底要如何有效滅蚊?過去有網友在PTT發文,崩潰表示一個晚上有超過30隻蚊子飛進客廳,有的飛超快很難打,因此詢問有什麼解決辦法。對此,多數網友都推蚊香片,還有噴酒精等,都很有效。也有專業網友提醒,蚊子最主要來源就是「梯間」,如果住的地方有電梯,電梯井非常容易滋生蚊子,可以請管委會對電梯井消毒,或是把捕蚊燈放在梯間,並仔細觀察家中室內外通道的窗戶和門縫,才能有效滅蚊。

巨量白蟻大軍攻占上海!網教戰「炸來吃」對付:味道超級好
大陸上海近日鬧蟻災,大量白蟻出沒在體育場、路燈下、公車站牌,甚至闖入民眾家中狂飛亂竄,不少人紛紛上網求助「如何剿滅白蟻?」,其中竟有網友教戰「炸來吃」,不僅具有豐富蛋白質,嚐起來還十分美味。氣溫持續攀升,白蟻開始攻占上海各地,民眾紛紛上傳災情照,崩潰哀號「白蟻多到好像世界末日」、「一直從天上掉下來白蟻的翅膀」,只見密密麻麻的白蟻屍體鋪滿整個書桌、家中燈具,甚至體育場的天空也可見白蟻大軍飛舞,畫面令人頭皮直發麻、雞皮疙瘩掉滿地。上海市疾控中心發布聲明指出,如若看見室內的牆壁、門框、窗框的小洞飛出大量白蟻時,那麼此處恐是白蟻的巢穴,切勿使用殺蟲劑或破壞巢穴消滅,「這樣做只能殺死眼前所看見的白蟻,隱藏的大軍很可能會因此被驚動,開始挪窩、轉移、擴散,造成更大面積的危害」,最好聯繫白蟻防治機構,請專業人員上門處理。網友聲稱白蟻具有豐富蛋白質,經過油炸十分美味。(圖/擷取自微博)另外,專家分享,室內若飛入少量白蟻可以點一盞燈,燈下再放一盆水,利用其趨光性誘捕,讓白蟻跌入水中淹死。除了專家教戰外,竟有網友聲稱可以「炸來吃」對付白蟻,「白蟻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油炸味道超級好,如果有幸得到足夠的蟻后,煎了下酒超級香,白蟻還可以當小零食生吃,酸甜可口」,引起不少同道中人回覆,「白蟻肉的味道類似三文魚,很難湊夠一盤」、「白蟻補腎壯陽,美容還營養。」

白蟻大軍入侵屋內狂飛漫舞 8旬嬤「嚇到發抖」報警求助
台中83歲吳姓阿嬤日前晚間家中陷入白蟻蟲蟲危機,成群白蟻在屋內狂飛漫舞,她嚇到發抖報警,員警獲報到場,進入屋內發現整屋飛滿俗稱「大水螞蟻」的白蟻,阿嬤身上也爬不少,緊急關閉光源,將阿嬤帶往屋外避難,阿嬤脫困後感謝員警救援。台中市第三警分局立德派出所日前晚間獲報,東區仁和路有人報案求助,警方到場,獨居的吳姓阿嬤來開門時,嚇得連聲音都顫抖地說,快被嚇死了。員警一看,整間屋子飛舞著滿滿俗稱「大水螞蟻」的白蟻,阿嬤身上也爬了不少隻。員警緊急先幫阿嬤拍落身上白蟻,再打開門窗、關閉屋內燈光,將阿嬤帶出去避難。員警表示,「大水螞蟻」對人體並無害,但具有趨光特性,阿嬤家裡的燈光吸引白蟻成群飛入屋內,先安撫她在屋外稍作休息,不須過度害怕,並陪伴阿嬤度過蟲蟲危機,讓阿嬤感動頻頻道謝。警方表示,每年的4到6月份的梅雨季,是台灣土白蟻的繁殖季節,白蟻常在下雨天前後成群現身,因具有趨光性,屋內點燈常會吸引群聚,白土蟻體型較大,但不會主動傷害人體。警方說,根據專家建議,民眾在白蟻高發季節,要將家中紗窗關好、使用黃色光源燈泡、降低濕度,可預防蟲蟲軍團大舉入侵。

小蟲鑽進耳朵噁爆…急診醫曝「1常見行為」超NG:越跑越深 2大應急法出爐
最近天氣依然炎熱,蚊蟲肆虐,更是一些蟲子的繁殖季節,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不時傳出有蟲子鑽進民眾耳朵的案例。急診醫師翁梓華透露,小蟲跑到耳朵時,絕對不要用棉花棒去掏,這樣的做法往往會讓蟲子更往耳道深處爬,甚至可能導致耳膜受損,建議可以滴一些食用油,看是否能將蟲體潤洗而出。翁梓華在臉書粉專發文,各種千奇百怪的主訴,就在夜間的急診上演,夾出來的蟲子,從蚊子、蒼蠅、小蟑螂,可謂是應有盡有。大部分的人遇到這種狀況,會有耳朵極癢、痛、一直有嗡嗡聲等的表現,但這時候,大家一定要做對,不然蟲子沒掏出來不打緊,如果傷害到耳膜那更是得不償失。」醫師表示,小蟲跑進耳道時,很多人會用掏耳棒或棉花棒挖,但此舉往往會讓蟲子更往耳道深處爬,操作不慎甚至可能破壞耳膜;有些人則會劇烈晃動頭部,試圖將蟲子甩出,這樣反而容易讓蟲子躁動不安,移動刺激外耳道,可能造成更大的不適;還有人異想天開,往耳朵裡噴殺蟲劑,結果引起嚴重發炎。小蟲鑽進耳朵噁爆,急診醫曝「1常見行為」超NG。(圖/翻攝自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臉書)翁梓華表示,面對小蟲進耳朵,首先請大家保持冷靜,這邊提供大家急診臨床醫學指引上的處理方式:將燈關上,將耳朵往後上方提,並且用光照耳朵:這個僅限於夠小的蟲(像是螞蟻),利用蟲的趨光性,讓小蟲願意自主地爬出耳道,然而,成人的外耳道並非直線,因此可以透過將耳朵往後上方拉,讓耳道變成更直的線,這樣照光效果會更好,但這僅限於能「回心轉意」的蟲蟲,臨床上,成效有限,特別是一些蟲蟲(像是蟑螂)「不會倒退走」,這樣的效果基本上就無效。用食用油滴入耳朵,讓蟲蟲窒息,減少傷害:這時候可以先躺下來,將沒有刺激性的油滴入耳朵,靜置5-10分鐘,讓蟲窒息死亡,避免蟲體二次傷害,然後可以初步嘗試用油潤洗,看是否能將蟲體潤洗而出,如果成功潤洗出,則可以在耳鼻喉科追蹤,如果發現有聽力損失或是蟲體還是沒辦法取出,則要考慮前往急診。小蟲鑽進耳朵噁爆,2大應急法出爐。(圖/翻攝自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臉書)

放盆水能滅殺「大水蟻」?專家揭反效果:恐增加繁殖機會…超過這數量要小心
最近的連日大雨讓不少人家中出現俗稱「大水蟻」的白蟻,部分民眾也拿出水盆想誘殺惱人的飛蟲,但這個坊間方法卻讓專家直呼母湯,指出這種想利用水盆折射光源,誘使有趨光性白蟻「投水自殺」的方式,反而可能增加大水蟻繁殖的機會,且白蟻如超過「這數字」恐代表已在家中築巢。除蟲專家「福來朗Hukurou」表示,每年4到6月是白蟻的繁殖季節,因此這些大水蟻大舉往人類家裡衝,大多是為了尋找愛巢,而人們想避免被白蟻入侵,也可在晚上將窗簾拉好、紗窗緊閉、關閉不必要的燈光和盡量不使用白色光源,改用黃、紅光等「4大方法」降低白蟻闖入的機會。福來朗Hukurou也提醒,如果家中的白蟻數量少於100隻就代表來自戶外,反之如果出現海量大水蟻,就表示牠們已經在家裡生活一段時間,甚至已經築巢,如果上述4大方法和提前移除潮濕木製品與紙箱,都無法減少白蟻數量,就可能要請除蟲公司幫忙。另據《裝修佬HKDecoman》報導,坊間「水盆殺」的方法其實毫無滅絕白蟻的效果,甚至還會誘使其他大水蟻跑到家中,變相增加白蟻的繁殖機會,因為白蟻被水盆的反光吸引後,很容易受到家中其他光源影響而分散,導致許多沒飛向水盆的白蟻到其他地方躲藏並繁殖,讓蟻群越來越多。

北海岸深夜文化 金山磺港蹦火仔恐成絕響
記得十多年前某個夜晚行經北海岸,海面上突然竄出此起彼落的火光,定睛一看,原來是不遠處的海面上,有四五艘漁船利用短暫的亮光吸引魚群,瞬間聲光交織、魚群翻滾,就連岸上也聚集許多等待捕捉畫面攝影玩家,火光夾雜著快門聲與漁船上船員們的吆喝聲,讓金山海岸邊好不精采;現在想要專程再看一眼,已經越來越難,金山八景中的「磺港漁火」正面臨消失的危機!長期投入北海岸創生計畫的金山文史工作者郭慶霖表示,早期北海岸的原住民用竹製的火把捕魚,在1920年前後,日本人帶來乙炔(電石)的技術沿用至今,也就是現在看到的「蹦火仔」;目前全世界還在作業的火把漁業僅剩金山的蹦火船,它不僅有漁獲價值,更重要的是蘊含台灣傳統捕魚技藝的文化價值。蹦火船利用電石(電土)經加水後所產生乙炔,「蹦」的一聲,瞬間點燃火炬,用來吸引趨光性的青鱗魚靠近,利於捕撈。(圖/中國時報陳信翰)2021年7月早晨,全台僅存的蹦火船在磺港碼頭邊整理船隻,這是今年疫情以來首次出海,因為停航很久了,船艙積滿了雨水,大家合力搬出電動馬達抽水,幾個船員用勺子,慢慢舀出水來,後頭的船長,則是忙著檢查電子設備;其間,最年輕的「火長」簡士凱,也騎著摩托車來到港邊,身手俐落地跳到船上後,開始熟練的檢查船上獨有的蹦火管線,再跟其他船員約好晚上出海的時間後,便各自解散;我好奇的問,冷藏漁獲的冰塊什麼時候上船?簡士凱靦腆的笑著說,「不用啊,漁獲其實很少,常常用不到,就不用準備了!」(圖/中國時報陳信翰)為了能一睹世界僅存「蹦火仔」的獨特魅力,只能搭乘觀光船與蹦火船在海上會合,就近觀看船首的火長透過探照燈,指揮船員沿著岸邊來回尋找青鱗魚,遊客們則屏息以待等待電光火石的一刻,但當火長探性的點燃火把,海面上卻一點動靜都沒有,為了不讓遊客敗興而歸,蹦火船在觀光船邊加碼「示範演出」,火長再次點燃火石,伴隨著口令,操網手們熟練的放下漁網,又賣力的撈起空空的魚網,實在令人心酸,雖然可以彌補些許遺憾,更顯蹦火船文化正在逐漸消失;演出結束,船員們向遊客揮手致意後,緩緩駛離,那一刻,宛如海上舞台劇般在遊客的掌聲中謝幕。(圖/中國時報陳信翰)簡士凱說,蹦火船主要的捕抓對象是青鱗魚,而青鱗魚的習性,會依固定的路線在草里、磺港到野柳、萬里一帶活動;簡士凱在接手後,遇上2016年「德翔台北輪」在石門外海擱淺,重油汙染周邊的海域,剛好就在牠們行經的路線上,青鱗魚不靠岸,直接影響漁民的生計,雖然簡士凱認為污染可能有機會經過4、5年會代謝掉,但到了2021年,還是盼不到大量青鱗魚出現,現在船員出海一個魚季只有數千元的收入,甚至連魚都補不到,相較當時的魚季,船員們還可以有30至40萬的豐厚收入,簡直無法相比,就連自家的經營的四艘蹦火船,到現在全磺港只剩下「富吉268」還在苦撐。無奈感嘆的還不止青鱗魚,就連平常所捕捉的丁香魚、小捲、螃蟹等漁獲量都一路下滑,現在面臨海洋生態的破壞、海水溫度上升,加上新冠疫情,餐廳不營業,龍膽石斑沒有銷量,作為龍膽石斑的飼料的青鱗魚完全沒有銷路,更讓船東跟船員收入雪上加霜,加上有經驗的「海腳」(船員)都是五、六十歲高齡,在遠慮近憂下,願意接手的年輕人更是寥寥可數。蹦火漁船在簡士凱父親苦心經營才有了起色,如果失傳實在太可惜,之前魚況不錯的時候,就有不少觀光船跟著蹦火船觀賞、拍攝,但是漁獲量日益減少,出船次數銳減,沒有收入,船員自然也不願意出海,於是有觀光業者主動商談合作,期望過共利共生的方式,一方面能照顧船員生活,又能延續百年捕魚技法,雖然一開始並不希望變成一種「表演」,但是為了船員生計與文化資產的保存,他樂觀的說,希望能撐到青鱗魚回來!畢竟有了收入、魚獲,才會有更多人投入,才能讓「蹦火仔」繼續傳承下去。2021年8月中旬,再度登船探詢青鱗魚的蹤跡,在火石一波波點亮漆黑的海面後,終於有機會目睹魚群在海面躍起的景象,富吉268蹦火船的火長簡士凱說,沈寂一段時間的青鱗片魚雖然現身,相較於旺季的盛況,還是相差甚遠,青鱗魚要真的回來,看來還要再等等了!

尖叫引來蟑螂「飛進嘴巴」!網親身經歷崩潰:狂吐+拉屎
蟑螂一直是大家討厭的昆蟲之一,總能在家中陰暗角落裡看見牠們的蹤影,甚至有會飛的蟑螂,一出現總能讓人嚇到驚聲尖叫。有網友上網分享,自己從益智節目中得知,如果在蟑螂飛時大叫,牠恐怕會馬上飛進嘴裡!一名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貼出了一張益智節目《全民星攻略》的畫面截圖,只見當時題目是,「若看見蟑螂飛來而大叫的話,牠會朝哪飛?」正確答案竟然是「往嘴裡飛」,原PO被嚇到之餘也很好奇,「其他人有真實經驗可分享嗎?」有網友因為看節目得知看到蟑螂若大叫,恐怕會讓蟑螂直接往嘴裡飛。(圖/翻攝自Youtube/全民星攻略)貼文曝光後,大批網友紛紛留言討論,不少人得知後都崩潰表示:「如果飛進我嘴巴,我會選擇當場過世」、「真的會往嘴巴飛…我就是受害者」、「朋友騎車唱歌,蟑螂就飛進他嘴裡了」。還有一名網友分享自己吃過蟑螂的經歷,她形容咬起來就像很酥脆的海苔,但仍馬上衝去抱著馬桶吐加上拉屎,造成她一輩子的陰影。但也有勇敢的網友表示,上班的時候只要蟑螂飛來,他都直接徒手抓去處死,所以沒機會讓蟑螂飛入嘴裡。有網友透露自己都徒手抓蟑螂,被稱勇者。(圖/翻攝自爆廢公社公開版)主持人蔡尚樺也特別補充解釋,這原理其實就是「光線」,蟑螂是一種負趨光性的昆蟲,因此有光源在的地方牠就會往反方向飛,特別是黑頭髮與嘴巴,因為看起來比較黑也比較暗,而嘴巴看起來就像黑洞般,蟑螂就會很容易竄進來。

開門驚見上千隻「黑魔鬼」飛竄 網歡呼:要下大雨了
台灣水情告急,28日終於迎來降雨。一名網友當日晚間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PO出影片表示,自己要出門上班時,發現門口聚集上千隻白蟻瘋狂飛竄,讓他感到相當噁心。影片曝光後,不少網友紛紛開心留言,「終於要下大雨囉。」原PO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上傳一段短短9秒的影片,並寫下,「剛要上班,遇到這情形你會?」隨後附上3個笑哭的表情符號。只見影片中,該名網友的家門口樓梯間,聚集了成千上萬隻的白蟻,密密麻麻的飛在狹隘的空間中不停亂竄,有的停在門上、有的掉在地板,讓人見了不禁頭皮發麻。影片曝光後,截至目前為止已獲得超過2萬4000多人按讚。不少網友紛紛歡呼,「終於要下大雨囉」、「好多飛蟻喔!代表要下雨了」、「大水螞蟻,要下雨了!台灣有救了」、「是個好兆頭」、「我有密集恐懼症會崩潰啊」、「穿好雨衣、戴好安全帽闖過去」。另外,也有網友提供原PO不少滅蟻妙招,「燈關掉,一下子就沒了」、「下雨天的關係,牠們是趨光性的,燈關掉就沒有了」、「拿桶子裝水,把燈關掉,再用手電筒照桶子裡面的水就解決了」。

婦人左耳時癢時鳴叫 醫:驚呆!竟然藏了這種蟲
50歲女性左耳有耳鳴的聲音,時有時無,同時有明顯耳道搔癢感,但又無劇烈耳痛,後來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求診,主治醫師徐欣健原本以為是常見的輕微外耳炎,殊不知以耳鏡檢查後,竟赫然發現一隻活蹦亂跳的小蟲子,再以內視鏡詳細檢視,發現此昆蟲像極了「隱翅蟲」。未免夜長夢多,必須立即將此蟲蟲危機解除,初步以昆蟲趨光性的特性,利用內視鏡光源吸引昆蟲自然爬出耳道,但大概此昆蟲太喜愛陰暗潮濕的耳道環境,並沒有成功讓其爬出耳道,故以耳吸引器移除此蟲,順利解除了此患者人生第一次的蟲蟲危機,後經專家鑑定,此蟲為纓翅目昆蟲,非人見人怕「隱翅蟲」。徐欣健醫師表示,外耳道異物經常發生於兒童,常見的異物為圓珠類小玩具,而成人最常見的外耳道異物,則為棉花棒末端掉落的棉花,常是清潔耳道過後造成。外耳道異物可簡單分為非動物性跟動物性,非動物異物常見還有小橡皮擦、衛生紙屑、BB彈、紗條、鈕扣型電池、小石塊、木屑及植物種子等等。當然還有與本次患者相同遭遇的動物性異物,最常見的是體型較小的昆蟲類,像是蚊子、蟑螂、飛蛾、螞蟻等等。外耳道異物的臨床表現差異大,體積小無刺激性的異物,可能無任何症狀,經常於看診時醫師無意間發現,像是棉花棒末端掉落的棉花或衛生紙屑。體積較大的異物會擠壓耳道,則可能造成急性外耳炎,會有耳悶脹感、耳鳴、反射性咳嗽及耳痛,而活體異物如昆蟲,則可能感受到耳內間接性的耳鳴,或昆蟲在耳內走動的摩擦聲及翅膀拍動的轟鳴聲,同時可引起劇烈耳道疼痛,更甚者造成鼓膜及中耳受損。徐欣健指出,外耳道異物的治療,首要在於移除異物,患者初步可自行將頭朝向有異物的一側傾斜,利用重力讓異物掉落,若異物是昆蟲類,則可在昏暗的空間,使用手電筒的光源照射外耳道異物的那一側,利用趨光性引導昆蟲離開耳道,若仍無法解決則須就醫,由耳鼻喉頭經外科醫師使用專業合適器具處理,通常在門診即可完成異物移除,若遇兒童外耳道異物且不能配合的患者,則宜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對於動物性異物如昆蟲類,在確定耳膜無破損的情形下,可將生理食鹽水、沙拉油或甘油倒入耳道內,浸泡約10分鐘將其溺斃,再由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師取出異物,避免直接夾取造成昆蟲更往內鑽,造成耳道及耳膜受損。以本案例為例,在沒有驚嚇到昆蟲的前提下,直接以耳吸引器吸引移除,順利解除蟲蟲危機,如此可省略耳內滴劑的步驟。患者若有耳道不適感,不宜貿然自行清潔或掏取,應就近前往耳鼻喉頭頸外科門診,尋求專業醫師診治。

琉璃蟻入侵!六龜居民「臉盆點燈」誘捕...一晚抓上萬隻
六龜地區好山好水,近來卻遭琉璃蟻嚴重侵入,整個六龜不僅溫泉、露營區都淪陷,就連住家也爬滿琉璃蟻,居民不堪其擾,由於晚餐琉璃蟻經常落入食物內,六龜居民束手無策,只好夜間關燈吃飯。為改善琉璃蟻肆虐情形,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已委託彰師大教授林宗岐辦理「琉璃蟻生態調查及防治方式評估計畫」,全面瞭解其入侵原因及研擬可行之防範方式。此外,農業局也向中央申請琉璃蟻餌劑1萬5040瓶配送區公所,六龜區公所也提供自製餌劑,發放給里民、學校及轄內觀光業者使用,並於8月進行全區第一次噴藥防治工作。林宗岐表示,琉璃蟻早在多年前就來到台灣隱於山林,婚飛期的琉璃蟻出巢交配受市區燈光吸引,漸漸棲息地從深山外移到了人類居住地,因而引起琉璃蟻滋擾問題。六龜區溫泉業者表示,琉璃蟻尤其夏秋季節出沒數量驚人,家家戶戶都被侵入,不僅露營區淪陷,連溫泉業客人也被嚇跑紛紛退房,政府發放的消毒水效益不大,民眾束手無策,只能放臉盆點燈來誘捕它。六龜區中興里長王茗洋說,居民每天只好以琉璃蟻趨光性用臉盆捕捉,光一整晚就有上萬隻,希望政府收購民眾捕捉的琉璃蟻,讓居民想盡辦法捕捉它、消滅它。

上萬隻蟲蟲群飛形成龍捲風 竟是「蚊子」在交配
台中市烏日區的一處空地,24日晚間突然出現好幾條「龍捲風」,一旁還有許多蚊蟲不斷飛舞;有民眾好奇靠近查看,赫然發現這幾條平地拔起的「龍捲風」,竟是由成千上萬隻蚊子捲在一起所形成的奇觀。蚊子在空中交配形成龍捲風奇觀。(圖/翻攝自旺偉休閒航空俱樂部臉書)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旺偉休閒航空俱樂部前的農地突然出現上萬隻蚊子,捲在一起形成一條細長猶如「龍捲風」般的奇異景象;這些蚊子在空中飛舞所形成的「龍捲風」不時還會左右移動,甚至波及其他用路人,當地民眾對於這種現象幾乎都已習以為常,看到還會自動閃避,以免不小心吃進蚊子。根據了解,這種蚊子名為「草蚊」又稱「搖蚊」,通常在夏秋兩季出沒,郊區或農業區有水的地方經常可以看見牠們的蹤影;成年草蚊擁有趨光性,壽命僅短短數天,飛行能力也較弱,主要靠被動的途徑如風、車輛等散播;草蚊成蟲為了繁衍下一代,常會在傍晚時分聚在一起,集體飛行舉行群婚進行交配,也就形成了人們看到的「蚊子龍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