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伐木
」
美國點名10國「不公平貿易行為」 中國、日本、歐盟列入其中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撼動全球的關稅政策後,目前傳出已有多個國家派員與美國政府洽談,期望能爭取到有利的條件。而目前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在社群網站X上發文,直接點名多個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其中開頭就直接點名中國、日本與歐盟。美國貿易代表署在社群網站X上發文表示,特別點名全球10項針對美國出口商的重大不公平貿易行為,從限制市場准入、設下高額關稅、到繁瑣的合規規定,影響範圍涵蓋農業、製造業與科技業,牽動數十億美元的出口利益。其中開頭點名的,就是中國製造的美國國旗,該旗幟大量出現在電商平台上,單一平台每月銷售超過10萬面,導致美國國旗製造商每年損失達200萬美元,最終影響到當地就業與企業存續。USTR強調,美國國旗應由美國國內製造。在亞洲市場方面,日本則對美國海鮮課以高達10.5%的關稅,並實施進口配額制度,使美國漁業每年損失近1億8,900萬美元潛在收益。除此之外,印度與泰國自2005年起分別對美國燃料乙醇設下進口障礙,要求事先審批與發放許可,實際上等於封鎖進口。若市場得以開放,美國將能額外創造4億1,400萬美元的年出口收益。USTR提到,歐洲市場方面,歐盟的新規亦對美國出口形成壓力。「無毀林供應鏈規範」(EUDR)要求美方企業提交地理座標與盡職調查報告,預計將波及總值86億美元的農業與工業出口;「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則導致美國商品競爭力下降,估計每年將影響47億美元的出口。另外在非洲地區也有類似問題。安哥拉即將於2025年7月31日起限制進口牛肉、豬肉與家禽,對於2024年出口價值達1億3,600萬美元的美國家禽產業構成重大衝擊。奈及利亞方面則對多達25類商品實施全面進口禁令,包括農產品、藥品與飲品等,削弱美國企業在當地的營運與擴張能力。肯亞也對美國玉米課徵50%關稅,設下嚴苛監管要求,實質上封鎖估值5,000萬美元的當地玉米市場。在南美,巴西、秘魯、哥倫比亞與厄瓜多等國的非法伐木與採礦活動不僅造成環境災難,還透過低價商品進入國際市場,使遵守規則的美國企業難以競爭。阿爾及利亞也對美國仿製藥與醫療設備設限,使高品質醫療商品無法順利進入該國市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呼籲國際社會正視這些結構性障礙,並提醒各界可參閱《2025年國家貿易估計報告》(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了解美國出口商所面臨的挑戰與不公平待遇。

疫情衝擊讓泰國大象失業! 巨獸回家路卻坎坷難行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各地觀光人潮大減,就連泰國旅遊業也受到衝擊,動保人士警告,在泰國旅遊業工作的大象,因為業者沒有收入可能餓死,或者被賣到動物園,甚至是非法伐木業。疫情衝擊卻讓泰國大象失業,甚至出現遭到殺害等慘況。(圖/達志/美聯社)據《南華早報》估計,泰國觀光產業下養的大象,至少有 2000頭,每年都會吸引上百萬人次的遊客。據清邁的「拯救大象基金會」(The Save Elephant Foundation)表示,他們相信,慢慢讓產業鏈下的象群回歸大自然,學會自給自足也是件好事,而從 4 月開始,就已經 有 100 頭大象陸續回到清邁南部「真正的家鄉」。不過這些重返大自然的大象去有可能因為要覓食和人類產生對立,甚至遭到殺害,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羅勇府就有一頭大象居然身中15槍,在撐了一個月後還是不敵傷勢死亡。這頭叫做Nga-Sun的大象是被當地民眾在棕梠樹園的一座水池內被發現,當民眾發現牠全身是彈孔時,趕緊找了獸醫前來救治,獸醫發現大象的臀部、尾巴和前腿都有槍傷,傷口甚至穿過主要的內臟器官,像是肺部,心臟,脾臟和腸道。泰國常發現大象遭追捕獵殺或為覓食等衝突。(圖/達志/美聯社)根據目擊者稱,當時Nga-Sun在水池內躺了大概48個小時。獸醫表示,「在泥濘中度過48小時對於受傷的大象來說實在不樂觀」,Nga-Sun待在水池內太久,導致體溫下降。民眾當下是一邊抽取水池的水,一邊生火幫大象取暖,從大像被擊中的傷口處還可以看見子彈嵌入大象的皮膚,根據報導,這頭大象疑似遭到不肖獵捕者追殺。雖然獲得村民和獸醫細心照顧,但是Nga-Sun最後還是因為傷重不治一個月後死亡,當地村民為牠舉行了一場「道歉儀式」,感嘆牠遭到人類濫捕,村民在大像身上放了花環和聖水,而警方仍在持續搜捕這名不肖的獵人,在泰國,隨便殺害大象,最高可判處3年徒刑,並處以1000泰銖的罰款。

牧場強佔公有林地 巴西非法伐木重傷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地區的非法伐林涉及許多問題,這只是冰山一角,在水面下隱藏的則是龐大的經濟利益,而森林火災只是容易受到世界關注。巴西亞馬遜州檢察官波戈(Joel Bogo)指出,農民燒地耕種非大面積破壞森林的主因,主要仍是畜牧業者強佔公地,藉此擴大牧場的行為。亞馬遜被稱為「地球之肺」,但非法伐林的問題層出不窮,其中涉及政治貪腐、黑幫組織犯罪、奴役勞工、血腥暴力與強佔土地等。波戈表示,在亞馬遜州南部,牧場非法強佔公地的一次擴張行動中就砍伐200至1000公頃的森林,破壞森林的速度遠超過農民燒地耕種。他還透露,大面積砍罰的成本很高,每公頃支出的機具與人事費用高達巴西幣800至2000元。波戈指出,牧場業主為砍伐森林和強佔公地,把黑手伸入公家機關,因公務員貪腐行為,業主才容易取得偽造假公證書。亞馬遜開墾成每公頃本高達巴西幣2000元。(圖/達志/路透社)巴西農業綜合企業了解問題的嚴重性,於上週不但公開要求政府打擊非法伐林與森林火災,並以「巴西氣候、林業和農業聯盟」的名義,向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提交一份名為「巴西必須成為全球農業環境領導國。」的宣言。其中提到沒必要為增加農業生產而砍伐森林,農業綜合企業正受到非法行動的犯罪組織的毀傷,破壞行業聲譽,提高法律不確定性和生產業者與企業的不正當競爭。「巴西氣候、林業和農業聯盟」內含200多家農業綜合企業、環境保護實體、學術界和金融部門代表。過去一年間,15位檢察官辦公室在亞馬遜、宏東尼亞(Rondonia)、阿瑪帕(Amapa)、阿克里和巴拉(Para)5州合力偵辦,已開始6項刑事訴訟行動,在亞馬遜州就有33人定罪。據調查得知,森林的經濟價值取決於土地使用方式,如非法開採黃金10年的家族,其收益為1900萬元,但在宏東尼亞卡里布納(Karipuna)原住民土地開採木材的團體所造成的環境損害,則超過2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