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種
」
紅肉、白肉火龍果差在哪? 農糧署教挑選4重點
台灣火龍果的產季主要集中於夏季,大約在5月中旬至10月上旬間,農糧署就指出,火龍果含有維生素B、C、膳食纖維及鉀等礦物質,加上果肉裡如芝麻般的籽,具有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是少數富含蛋白質的水果,而市面上以紅肉、白肉為主,購買時也建議挑選果型渾圓飽滿、表面無擦傷裂開或蟲害、鱗片新鮮無枯萎的火龍果。農糧署昨天(6月30日)在臉書粉專「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表示,火龍果(又稱紅龍果)屬於仙人掌科,是少數夜間開花的果樹之一,依果肉顏色分為紅肉與白肉品種,7至9月為其盛產期。兩者皆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C、礦物質、水溶性膳食纖維等營養,熱量低、纖維高,有助腸道健康,也是少見富含蛋白質的水果。農糧署說到,紅肉和白肉火龍果雖然外型看起來相似,仔細觀察仍能看出差異。其中,紅肉火龍果是「圓潤系」,果實「圓滾滾超可愛」、鱗片較為短小;白肉火龍果則為「優雅型」,身形偏橢圓、鱗片修長並帶著清新的嫩綠色,甜度普遍比紅肉更低。農糧署也提醒,若想要挑選品質佳的火龍果,應注意果型要渾圓飽滿,表面要無擦壓傷、病蟲害或裂果,且鱗片新鮮無枯萎、果皮轉色有均勻鮮豔,才能達到好的味覺享受。此外,農糧署曾PO文指出,台灣其實有15種以上的紅龍果品種,例如黃色的「黃龍種」和綠色的「青龍種」,而「黃龍種」甜度高、口感清爽且不易裂果,但因不易管理且果實生長期長而被逐漸淘汰,「青龍種」則因採收成熟度不易判定,加上市場接受度不高,目前僅有趣味栽培,因此市面販售仍以紅白2種為主。

陸短劇超離譜…女主角懷龍種「1胎生99子」惹議 導演緊急切割:編劇寫的
現代有不少戲劇,為了流量而無所不用其極,不管劇情的合理性。中國一部古裝短劇《麒麟送子天降喜福》,描述女主角懷了「龍種」,1胎生下99個兒子,離譜故事引發軒然大波,上架僅1天就被平台下架,對此導演也切割回應:「有事兒找編劇,編劇寫的」。據了解,短劇《麒麟送子天降喜福》劇情描述女主角意外懷上龍種,並在臨盆時出現麒麟踏雲送子的超自然現象,最終誕下99個孩子。這部短劇共68集,截至昨(15日)18時,累計播放量已超過4500萬,但引起爭議後,已經在短影音平台下架。《麒麟送子天降喜福》離譜劇情引發爭議。(圖/翻攝自微博)消息一出,掀起網友討論,「下餃子都不敢99個」、「這肚子不得一個房間那麼大?」、「能不能禁止這些超越常理的短劇啊,太降智了」、「豬一窩也沒這麼多,老鼠也不可能」、「這種劇不封嗎?奇葩的價值觀,重男輕女的價值導向」、「審核員腦子確定沒問題嗎」、「太扯了,養豬手冊都不敢這麼寫」。該劇導演劉晗晗專門執導民國初期、古裝題材,針對《麒麟送子天降喜福》的爭議,本人發文表示「拍的時候我已經感覺自己癲狂了,有事兒找編劇,編劇寫的」,男主角王宇威昨(15日)直播也提到,是經紀人告知拍這部戲會大爆,沒有看劇本接演前,也頻頻說此劇「太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