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咖生技ETF1/創始股東17倍獲利驚人?鑽石二檔投資給門票進場 這一家科技廠最有實力
鑽石生技(6901)今天(19日)掛牌上市,單純一家沒有產品的投資公司能從去年興櫃到今年上市成為話題,股價一度飆到300元,40萬人搶抽新股鎖住160億元資金,除了包含四位金融傳產創始大股東獲利17倍令人稱羨,正籌設兩家上百億投資公司將有電子科技企業家加入,也備受關注。「我很感謝大股東們一路支持,二話不說一口氣答應加入。2013年成立後到2019年都沒有發放股利,投資生技新藥研發道路很漫長,心臟要很大顆才能耐得住等待」鑽石生技投資發起人、董事長路孔明道出公司設立迄今「十年磨一劍」甘苦,他也是中天(4128)、合一(4743)生技的創辦人。路孔明口中感謝的大股東即是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以及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正如蔡明興在今年2月生策會年會致詞時說,「生技產業的潛力遠大於金融業」,光是富邦金控創投、富邦人壽投資生技產業逾160億元。尹衍樑早在二十多年前即挹注生技業,像是中裕何大一雞尾酒療法治療愛滋病、浩鼎乳癌藥等最為股民熟悉。現已返台擔任主管、擁有美國多家大藥廠新藥研發經驗專家分析說,「尹衍樑先生是一位擁有多項專利者的開發者,更能體會研發生醫產品耗費智慧心力的過程,且他與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等生技前輩情感累積,讓他對生技界了解愈深厚。」「生技醫藥業研發產品一旦成功上市即受到專利、特許業保護,circle壽命長,但也因等待時間長,『要有智慧、眼光、耐心』及承受不一定能走完臨床試驗的風險。」這一名專家說。鑽石生技投資公司是由中天、合一生技創辦人路孔明發起而成立,會取名「鑽石」是取自行政院2009年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18日股價以66元作收。(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鉅亨網)鑽石生技在2020年受惠投資的三家公司合一生技與醣基、欣耀生醫的股價上漲獲利,至2022年累計稅後淨利達97億元,共發放9.58元股利;但也因其股價波動影響,今年上半年虧損。而富邦蔡家、台新吳家十年前,因鑽石生技延伸投資觸角到生技業,加上2013年、前中研院長現為生策會理事長翁啟惠發起成立的「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成員除了潤泰、富邦、台新重疊之外,還有玉山金董事長黃男州等。「金融界大咖不約而同2013年聚集在這兩處,應是行政院2009年推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2012年終止籌設大型生技創投基金後,促使生技產業、學界等向外尋求研發資助所致。」一名新藥公司總經理說。CTWANT調查,鑽石生技成立十年來,從籌資40億元,歷經三次增資二次減資,到目前實收資本額74.93億元,此次上市前已再現金增資44.88億元到位,共投資過20家生醫公司,並支持六所大學、機構的(中研院、台大、清大、北醫、國防、中興)研發計畫而衍生出的七家新創公司。目前最新投資組合十家,兩家上櫃合一生技(4743)、欣耀生醫(6634),其他準備興櫃轉上市、創新板上市、興櫃或是進入臨床、授權、併購等,包括醣基生醫(6586)、永笙生技(StemCyte)、地天泰農業生技、優億、原創生醫、EyeYon、Bilayer Therapeutics、Theia Medical;資金投資國內外占比為8:2。這一家公司扮演起天使投資人角色,扶植新創公司歷經種子輪、A輪…到上市櫃,透過併購、銷售股權等獲利方式,被股民形容是企業家才能做起來的「自組生技ETF」,且因多屬早期投資,目標更是打造生技獨角獸,非一般ETF的分散風險;也因為鑽石生技在新藥投資占60%,醫療器材占20%,其他包含細胞治療、農業生技等占20%,關注「細胞治療、核酸藥物、農業生技」等,都成了投資人選股參考指標之一。台灣生技產業營業額從2012年3,590億元,增加到2021年6,665億元,複合年成長率約為7.1%。(示意圖/生技中心提供)CTWANT記者比對鑽石生技公開資料,觀察到台新吳東亮、潤泰尹衍樑的投資公司近一個月來各增持股權約0.05%~0.1%;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個人與富邦創投持股較三個月前,則各稍減0.02%~0.04%。目前鑽石生技投資揭露的前十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為中天生技持股28.76%,其次為合一生技15.93%;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各14.33%,再加上富邦金創投4.98%等,泛富邦就達33.64%。台新金控則由台新創業投資、台新資產管理各持股9.66%、0.79%共10.45%,董事長吳東亮夫人彭雪芬的允德公司占比2.38%,加上吳家掌控的昶禾2.39%、兆亨實業0.95%,泛台新金則持有16.17%;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的匯弘投資持股則為1.03%。總計富邦、台新兩大金控與大股東個人、公司等在鑽石生技投資占比共49.77%,加上中天、合一、潤泰等共持股95.55%,增資後股數強制集保近85%,換算流通在外股權約占增資後股本15.7%;證交所規定其內部人及前十大股東上市屆滿2年後,每屆滿6個月可領回四分之一,滿4年後始得全數領回。機殼大廠可成的定存等資金多達千億元,董事長洪水樹也正積極尋找拓展到生技產業領域標的。(圖/報系資料照)至於哪一家金融業、電子科技公司或企業家,會加入鑽石明年第一季籌資逾百億元的投資公司(一號、二號投資)?CTWANT調查,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現在是工商協進會理事長,也是生策會理事;以生策會理事會成員來看,包括機殼大廠可成董座洪水樹,可成現在握有定存等資金千億元,洪董就跟記者透露過正尋找生技投資或併購標的。國泰金控旗下國泰創投已有三成資金投入到生技業,董事長蔡宏圖今年受邀為生策會顧問之外,也傳出參與全福生技董座林羣的安富一號基金,加上台新金吳東亮與保瑞盛保熙去年推出健康基金等,預估一波波新錢不斷湧入到生技圈,既可催生疾病新藥,同時等待研發成功帶來的獲利爆發力。人在美國波士頓研發中心開會的藥華醫藥執行長林國鐘,19日越洋連線跟CTWANT記者說,藥華藥成軍23年來,有來自各界及企業家們支持,他和做傳統新藥研發的公司團隊都十分感恩,現在看到電子科技業加入生技業,運用其研發專業將可更加提升醫材技術品質,共同打國際盃。藥華藥今年4月發行GDR(海外存託憑證,籌資141億元)接觸不少摩根斯坦利銀行等美國投行,林國鐘觀察,國際資金正尋找新標的,「許多訊息顯示資金正流入台灣、韓國、新加坡為主的亞洲市場,尤其看好政府等公私部門大力扶持的生技產業,將如昔日政府扶植的半導體、電子、紡織、塑化等有蓬勃發展。」

聯合國減碳行動亞洲第一站在台灣 世界 No.1 減碳表現在台灣
由聯合國所發起的個人減碳行動「ACT NOW 即刻行動」號召地球公民一起為地球降溫,更透過其官方平台 AWORLD 在世界各國與企業及組織合作,以「玩遊戲」方式紀錄每日碳足跡累計環保積分,增加所有參與者環保知識的同時,也能開始減少碳排放,一起延緩地球暖化!AWORLD 在世界各國所進行的累積環保積分的活動,亞洲減碳行動第一站就在台灣,透過與全聯、大潤發合作邀請大家在 PXPay 上記錄環保日誌、閱讀環保小百科後就可累計一分,每位參加者有機會抽中電動腳踏車外,11/24前全台累積 500 萬積分就會啟動北海岸淨海活動!目前三個月內共累積 400 萬積分,累積速度之快更是全球第一!地球發燒需要靠你降溫,最後 100 萬積分差你一分,快來一起動動手指為台灣加分吧!光是太平洋上的垃圾島就是台灣的44倍大,人類不環保的垃圾造成海洋悲歌(圖/AWORLD提供)。77%民眾不知怎麼開始減碳!先從觀念養成開始讓減碳變日常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調查指出,未來三十年內的全球暖化溫度必需控制在 1.5°C 內才能減緩地球暖化,AWORLD 執行長 Marco 表示:「世界上有 77%的民眾已經準備好學習及做環保,但不知道從何做起。」由於全球約 2/3 的溫室氣體排放汙染都與個人家戶活動有關,所以從我們所使用的電力、飲食到旅遊方式等都是減碳的方向,因此 AWORLD 在全球與世界各國許多單位合作推廣環保知識,透過教育、參與和測量碳足跡影響三種方式,讓個人、公司及組織前進永續生活。亞洲第一站在台灣!全台累計達 500 萬積分啟動淨海 號召更多台灣企業加入「這次和 PX Pay 的合作是 AWORLD 在亞洲第一個企業合作的減碳活動,從活動第一個月就讓我們感受到台灣人的超強行動力,積分累計速度之快是我們進行過的活動中最快的一個,也希望未來有機會能與更多想為地球暖化盡心力的台灣企業及團體合作!」Marco 補充道。這次與全聯 PX Pay 的合作,參加者不僅可以參加個人抽獎,有機會抽中電動腳踏車外,全台在 11/24 前總累積達 500 萬分,AWORLD 就會啟動北海岸淨海計畫,號召全台動動手指累積積分,為台灣達標動起來!Px Pay-點選環保行動日誌(圖/AWORLD提供)。地球發燒 靠你降溫!記錄環保日誌、閱讀文章及消費掃碼三方式累計環保積分減少碳足跡你我都可以,洗完衣服風乾就是之一!AWORLD 與全聯、大潤發合作動動手指就能累計環保積分。第一種累分法就是每天登入 PX Pay 記錄個人環保日誌(註),點選當日環保行為記錄碳足跡,你會發現原來「將剩菜打包回家」、「選擇當季食品」這些看似跟環保不相關的動作,分別可減少 0.6公斤及 0.8 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呢!你知道氣候與天氣的差別嗎?閱讀環保小百科文章後回答問題就是第二種累分法(註),每個月還會推出不同主題文章,增進環保知識就靠這啦!喜歡收集印花的消費者看過來!消費滿 200 元可獲得一枚印花,掃描印花後 QR code 就是第三種累分法!邁向低碳生活、共同減緩氣候變遷,就從動動手指開始吧! Px Pay-行動影響力說明(圖/AWORLD提供)。關於「ACT NOW即刻行動」「ACT NOW」即刻行動是聯合國因應氣候變化而發起的全球運動。此倡議是聯合國為了提高大眾對氣候變化的認識、企圖心和行動力,並加速實施《巴黎協定》所採取的號召行動。ActNow 主要透過AWorld官方平台和社群媒體進行推廣,讓使用者藉由紀錄日常行為,持續查看量化在節省二氧化碳、水和電等方面所產生的影響,讓人們日常環保行為有所提升與改變。• ACT NOW官方網站:www.un.org/en/actnow• 2023聯合國大會High-level Week:https://www.un.org/en/high-level-week-2023• 9/20氣候雄心峰會Climate Ambition Summit:https://www.un.org/zh/climatechange/climate-ambitionsummit

好聲音黑幕/「冠軍用買的」砸1.31億換成名 2女選手被指嫌疑最大
大陸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因霸凌歌后李玟,隨後爆出節目有各種問題,如今一名自稱是該節目前製作人的網路博主,又表示有女選手砸下人民幣三千萬(約台幣1.31億元)來買下冠軍,網友盤點歷屆女性冠軍,發現有兩人嫌疑最大,能出那麼多錢的恐只有她們。《中國好聲音》由於各種黑幕爆料,遭到輿論炎上,日前浙江衛視公告「鑒於對觀眾和網友反映的《中國好聲音》節目的問題正在調查之中,該節目暫停播出」,但對於節目引發的爭議,卻都沒有回應。如今有一名自稱是該節目前製作人的微博博主爆料,透露有一名前幾期的冠軍是花3千萬(約台幣1.31億)買的,更表示「這位冠軍不僅是女選手,還是大家很熟悉名字」。這讓大陸網友立刻把該節目女性冠軍名單攤開,發現唯有張碧晨、單依純的可能性最高,網友認為其他人根本出不起3千萬元人民幣價錢,而張碧晨參賽前就是職業歌手,為了更上一層樓買冠軍的可能性高;單依純則是公認的富二代,有個人公司與品牌,很可能為了事業發展買冠軍,讓自己知名度大增。而兩人至今沒有對此傳聞有所回應。

永續台灣論壇1/專訪簡又新:永續不等於做公益,而是提高自我競爭力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2007年成立,至今邁入第16個年頭,以推廣「永續」為目的,董事長簡又新看好綠色經濟,「這不僅是國家轉型的關鍵,也是提高競爭力的方式。」談到基金會的成立背景,簡又新娓娓道來,「由於早期擔任環保署長,所以對環境問題涉略多一點。」加上後來擔任交通部長、外交部長,與國際上有更多接觸、交流,他提到,「從2000年開始,全球就相當關注氣候變遷,但是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所以進展比較慢。」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最初是由某位企業家出資成立,但發展的過程並不容易。在十多年前,一提到「永續」,通常會被拿來與「公益」劃上等號。許多企業家認為,「我們有捐錢,已經為公益做很多了。」那個時候,公司的老闆、經理人與股東,更關心的是EPS(企業每股盈餘)和股東分紅等「看得到」的數字問題。到底什麼是「永續」?根據聯合國在1987年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永續發展」被定義為:在不損害後代子孫滿足其自身需求的情況下,滿足當代需求的發展模式。簡又新表示,用更白化的說法就是「讓我們這一代所享有的,不會危及下一代所享有和發展的。」為了更明確的了解「永續」,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17項關於達成永續的關鍵,包含消除貧窮、消除飢餓、性別平等、就業與經濟成長等等,可歸納為經濟、社會公平正義和環境永續三個大方向。「既然沒有大棒,我只能用『蘿蔔』了。」簡又新知道離開政府單位後,就失去公權力的庇護。為了推廣永續發展,他舉辦演講、課程、活動,甚至是比賽以吸引更多企業加入。從2007年至今,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共舉辦了1424場活動、477場演講、1008集廣播,吸引來自70個國家、超過25萬人共同參與。「其實最重要的,是民眾要有『認知』,建立全民共識,才會有行為上的改變」簡又新說明。(圖片提供/CTWANT)目前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以永續發展目標、氣候變遷、永續能源、生物多樣性等四大主軸為方向,除了透過教育方式向企業推廣「永續」以外,也和52所大學以及20間醫院簽約(預計年底超過50間)。此外,所舉辦的「台灣企業永續獎」比賽從第1年只有16家公司參加,到去年已有450家企業參加,包含台積電、台達電、玉山、國泰等上市櫃公司,參與企業的營業總額高達36兆元。究竟有什麼誘因使得企業、學校和醫院紛紛加入推動「永續」?簡又新笑著說,「這是一種自我檢視。」同時也能增強社會溝通、創立公司中長期計畫、強化公司治理,以及解決環境問題。簡又新強調,「其實就是全面強化公司競爭能力,加上現在國際的趨勢和規範也都偏離不了『永續』,所以也是接軌國際的方式。」此外,對於民眾在節能減碳上的建議,簡又新也提到,節能是減少不必要的能源,像是政府補助的換購家電,「其實從電費上就可以看出10年前和現在的家電電費明顯不同,如果電費減少,也代表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減少。」「當然種樹也是一種減碳的方式,不過來不及啦。」他笑著說。簡又新也分享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各方面的減碳經驗。他建議民眾多吃素食、少吃肉,尤其牛肉更是碳排放量最大的食物,平均每生產1公斤牛肉,就需釋放出60-70公斤二氧化碳。此外,不要太常買新衣服,「以前崇尚快時尚,可以在短時間內,以低廉的價格買到新潮的服飾,結果穿不完,也是一種浪費。」同時,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是方式之一,簡又新說,「很多歐洲國家推廣騎腳踏車,那邊的腳踏車道甚至比汽車道更多、更方便,藉此也改善人民交通方式。」如果非要自行開車,簡又新則認為電動車是目前環保效益最佳的駕駛工具。在與記者的閒聊中,也提到時下一些韓系電動車都相對便宜又有型。而在住的方面,簡又新提到「除了鼓勵建商採用綠建築以外,隨手關燈、關水龍頭等小細節也都是節能減碳。」尤其台灣地狹人密,在住和行的方面比起歐美國家更容易改善。他舉例,「美國的房子都很大,不管夏天開冷氣或冬天開暖氣,都必須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感受到溫度的變化,相較之下就是浪費能源。」「其實最重要的,是民眾要有『認知』,建立全民共識,才會有行為上的改變。」簡又新嚴肅地說,透過「再教育」還有政府的提倡和宣導,讓人民了解永續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與國際連結,強化個人、公司甚至是整個國家的競爭力。簡又新小檔案-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現任:■中華民國無任所大使■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中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電訊暨智慧運輸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永續發展目標聯盟主席■台灣企業永續研訓中心理事長■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理事長經歷:■外交部長■交通部長■首任環保署長■立法委員■駐英國代表■國安會諮詢委員■淡江大學航空工程學系教授、系主任、工學院長

印刷起家巴菲特2/靠油墨進口累積第一桶金 投資心法首要條件是看「人」
年逾70歲的台灣低調富豪陳賢哲,外界對他的起家過程始終是個謎。「Samuel(陳賢哲)為清華大學化工系73級畢業生,創業發跡是在印刷業,1984年成立『香港商華技有限公司』(2007年已登記解散),從事油墨進口生意。當時正好台灣印刷產業興起,特別是彩色印刷,讓他順利累積的人生第一桶金。」印刷業者Anderson告訴CTWANT記者說。當時印刷業有多賺錢?「台灣印刷產業高峰期在1990年到2000年,當時市場曾經有此一說,印刷就跟印鈔一樣。」「其中1990到1995年,整體市場是需求遠大於供應,印刷廠往往都是24小時加班趕工,但也無法消化訂單。到了1996到2000年,儘管需求與供應逐漸平緩,不過需求還是大於供應,因此印刷廠獲利也維持在高檔。」Anderson說。賺了第一桶金後,隨著台灣科技業逐漸成為產業主流,加上本身又是清大畢業的背景,陳賢哲也開始跨足科技業,IC設計公司松翰(5471)及網通廠環天科(3499)以及「PAPAGO」品牌衛星導航、行車記錄器公司研勤(3632)等,股東名單中也都出現陳賢哲的身影。松翰科技主攻語音IC,之前也曾拿到妖怪手錶訂單。(圖/報系資料照、翻攝自松翰科技臉書)其中松翰於1996年成立、環天科於2000年成立,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陳賢哲都是從公司成立時就加入,並擔任董事長,而雙雙於2021年卸下董事長職務,但仍擔任董事。觀察這幾家公司的營運狀況,還是以松翰表現最好,環天科之前獲利在損平之上,近3年則轉小虧,至於研勤2015年EPS還有1.57元,接下來連6年虧損,2022年則小賺0.07元。陳賢哲曾經透露其投資心法,其中最關鍵的兩個,就是「人」跟「題材」,像是之前投資北極星藥業-KY,就是看好董事長陳鴻文。「陳鴻文爸爸肝癌末期,居然能夠靠北極星的新藥醫好,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陳賢哲觀察,陳鴻文有使命感,而且有真的用心投入公司營運,因此在2019年決定投資30億元(1億美元)。從目前市值來看,也有約300億元之譜。陳鴻文曾經受訪表示,在2019年中的某個午後,他跟陳賢哲參加中國某公司的董事會,會後他急著要去處分北極星的成都工廠來籌錢償還貸款,結果開完會沒事的陳賢哲也跟著一起去,看完廠竟然就決定拿錢投資北極星。國衛院與北極星藥業在2021年共同宣布簽署合作意向書,由國衛院長梁賡義(左)與北極星藥業董事長陳鴻文(右)代表簽署。(圖/報系資料照)「外界對於陳賢哲的投資策略,往往都是用天使資金來稱呼,他不擔心投入的資金血本無歸,反而願意慢慢等待,最後也讓他獲得不錯的回饋。其實仔細看看陳賢哲的投資,要嘛就是一開始就投,要不就是營運出現狀況需要幫忙,而且重點是,這些公司其實本體不差,但多是因為資金周轉不靈。」一位退休的創投公司高層告訴CTWANT記者。創投高層說,陳賢哲投資也多是用自己的個人公司名義來投,這是比較少見的,因為陳投資的公司,有些是營運狀況相對不佳,但技術或是產品有潛力的。「很多公司老闆都會用公司公款來投資其他公司,這樣的問題是,如果成功了,那就沒事,但如果一旦被投資公司出狀況,或是後續發展不如預期,往往就會拖累到原本自己的公司,這種案例經常發生。」

孝琳演唱會票價出爐 預告演唱經典OST
韓國鐵肺天后孝琳預定11月12日在台北新光三越A11的信義劇場Legacy Max 舉辦「HYOLYN 2022 WORLD TOUR [iCE] in TAIPEI」演唱會,現場除了帶來SISTAR經典歌曲及個人SOLO曲,還有孝琳演唱過的《主君的太陽》、《來自星星的你》等經典OST,以及今年參演《QUEENDOM 2》的歌曲,要讓歌迷大飽耳福。門票將於10月22日下午一點在ibon售票網站及全台7-11 ibon機台準時開賣,活動票價為4,200元,全場站席無序號,依現場工作人員指示排隊進場。另外推出限量VIP套票組4,800元(含價值4,200入場票券一張、享優先入場福利、獨家孝琳周邊一個、獨家孝琳小卡一張)。今年是孝琳成立個人公司的第五年,雖 SISTAR 團體在 2017 年宣布解散,但成員間的好感情依舊不變,也互相應援。2021年孝琳和多順合體驚喜回歸歌壇並推出合唱曲〈Summer or Summer〉,今年4月昭宥舉辦演唱會,其他三名成員也都出席應援,孝琳首爾演唱會也是收到成員們的熱烈應援並來到現場,更以完全體的形式出演《柳熙烈的寫生簿》。

鄭深池3點回應張國華! 推動長榮國際IPO「永續經營世界接軌」
長榮國際(2716)今天(30日)晚間聲明,董事長鄭深池對第一大股東張榮發基金會(哥哥派)未派代表出席股東會,公開表達漠視全體股東權益之外,就張國華個人公司委託律師提出異議部分提出3點說明,強調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股東身分「無爭議」,可參與表決議案,盈餘分配現金股利3.5元合情合理,推動IPO計畫,係永續經營與世界接軌之舉。長榮國際為長榮集團控股公司,今天上午召開股東會,由董事長鄭深池親自擔任主席主持,總經理張明煜進行營業報告,董事張聖皓(張榮發孫子、代表祥陽慈善基金會)與監察人李寬量(前長榮鋼董事長、代表政慧發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均出席。董事張國華、董事戴錦銓(代表詠股份有限公司)與監察人葉佳全(代表御股份有限公司)等三人未出席外,長榮國際第一大股東、持股占比28.86%的張榮發基金會也未派代表出席,股東會出席率48.13%。長榮國際表示,由於出席率未過半,會中四項議案以假決議通過,並將依法於一個月內再召集第二次股東常會決議,至於關於長榮國際上市IPO計畫,屬特別決議事項,不得假決議,故未予討論。長榮國際並就張國華的詠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律師洪佩君、王健珉,於股東會中聲明異議、提出的意見,提出以下3點說明。一、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股東身分「無爭議」,可參與表決議案按基金會應登記之事項有變更者,於取得主管機關(衛福部)許可檔,並經向所在地法院聲請登記登記完成後,對外即得依財團法人法第43條規定代表基金會。吳景明先生既業經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會推選並當選董事長,並經上述程序取得衛福部許可及完成法院登記,對外即得依法代表基金會行使權利,則有心人士謂吳景明先生依法代表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對外所為之法律行為有適法性之疑慮,實屬無稽。二、 企業推動IPO計畫,係永續經營與世界接軌之舉今年2月25日長榮國際選出新任董監事,新任經營團隊自今年4月上任以來,每一項經營決策之擬定,皆以符合公司治理原則、企業永續經營以及與世界接軌為最高考量。企業推動IPO計畫,可讓公司財務與治理等各個層面更加公開透明,在市場上提供投資人更多的機會與選擇參與優質企業的經營與發展。三、 盈餘分配現金股利每股3.5元合情合理,兼顧股東/員工權益,並符合企業永續發展之需要長榮國際公司110年度每股盈餘為7.2元,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5元,配發率48.6%,符合歷年配發原則,合情合理,同時兼顧股東/員工權益,並符合企業永續發展之需要。長榮國際公司表示,前任董事會針對110年度盈餘分配所提出的兩種版本,不論是3月22日董事會會前提案原擬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0元,或是當天會議臨時提出修改案為每股配發27.5元現金股利,不僅違背常理、更是居心叵測,完全漠視全體股東與員工權益。

佐佐木希不離棄渣夫 期許「明年更好」網友看了心疼
有「日本第一素顏美女」稱號的的佐佐木希,2017年下嫁大15歲的諧星尪渡部建,沒想到丈夫竟在2020年6月時,被爆出劈腿6女,甚至在身障公廁打野砲,渣男行徑引發日本輿論熱議,當時佐佐木希選擇原諒尪,事隔一年,佐佐木希8日出席公開活動時透露了近期的狀況。佐佐木希表示明年會過得很好,很快樂。日媒《TBS NEWS》報導,佐佐木希在8日現身表參道出席知名手錶公開活動時,透露往年的節日都在工作中度過,她在收工後會立刻回家做聖誕大餐給女兒吃,並分送禮物。此外她也對自己做出期許,「明年不管是私人生活或工作,都會過得很好很快樂」,透露出佐佐木希守護家庭的決心。有粉絲認為真的不用拘泥在渡部身上,並替堅強的佐佐木希感到心疼。早在7月時有報導指出,佐佐木希以個人公司的名義,在3月時購入日幣4億的豪宅,而且她還是以現金一次付清!據《女性SEVEN》指出,佐佐木希的舉動,被視為是想與老公分居的前奏,當時不少網友還一面叫好支持她離婚。事後證實,他們全家從原先夫妻一起買的舊家搬到新宅,如今這位日本第一素顏美女喊出「明年都會過得很好、很快樂」的宣言,粉絲則是對佐佐木希喊話應援,「想要過得開心的話,還是離婚比較好,雖然不是犯罪,但倫理上仍問題」,甚至有粉絲認為真的不用拘泥在渡部身上,並替堅強的佐佐木希感到心疼。

投資群組詐騙猖獗「國泰金」也受不了 LINE能不能移除違法群組成關鍵
國泰金(2882)今天大動作為旗下4名高階主管鄭正聲明,他們從未在LINE、Facebook等通訊軟體、社群平台開設群組、粉專,招攬民眾從事投資及任何教學行為,除了已透過司法程序向警方報案,揪出涉嫌冒名詐騙歹徒,也提醒民眾勿受騙上當。根據本刊調查,警方過往處理Fb、LINE類似詐騙案件時,社群平台業者多聲稱需收到台灣法院或位於總部所在地的日本法院給予詐欺等確定判決後,才願意移除、刪除涉案的群組、粉專,不利於瓦解詐騙集團非法行為。由於愈來愈多名人、金控高階主管遭冒名行騙,投資簡訊詐騙事件頻傳,立委曾銘宗建議金管會應提報行政院治安會報,進行跨部會的合作,釜底抽薪移除違法團體,避免投資人損失鉅款難以追回。據悉,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將會與業者溝通,改善此歪風。冒用金控商標、金控高階主管姓名、肖像或財經專家等名義的投資詐騙案件層出不窮,國泰金控發現,旗下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與資深副總姚旭杰,國泰期貨分析師蔡明翰等四人,皆被不明人士冒名於FB粉專、Line群組網路上,假借其名義散佈不實投資資訊,藉以招攬加入群組,並進一步詐取無辜投資人金錢。國泰金控揭露歹徒違法手法,利用國泰金控的商標、名義及上述四名高階主管的肖像、姓名,對外散播將於線上授課,提供投資指導等不實訊息,引起國泰金控高度重視,並鄭重澄清這些主管從未以個人、公司等任何名義做以上相關的投資教學等發言。LINE台灣官方BLOG昨天也貼文宣導反詐騙,整理常見投資詐騙手法,提醒民眾看到「下一檔飆股盤中即將買進,加我賴領取唷!」「一步步帶您操作美股、港股,內線消息買進某股票穩賺不賠!」等上述字眼,還冒名理財名師等名義與肖像等,就是投資詐騙,請民眾互相提醒勿聽信陌生人投資推薦,拒絕來路不明投資管道。

夫劈腿約砲6女!佐佐木希含淚原諒 佳人消瘦身影現身買「自住屋」?
曾被票選為日本最美女星的佐佐木希,2017年閃嫁大15歲諧星渡部建,未料2020年6月,丈夫被爆劈腿多名女性,並選在身障公廁約砲,演藝工作全停擺。(圖/翻攝自佐佐木希IG)佐佐木希選擇原諒偷腥尪後,曾被目擊一家三口共同外出,近日這一家又被曝光最新近況,佐佐木希30日被拍到單獨買下豪宅且明顯消瘦身影的照片,與老公渡部建拒絕工作的現況,顯見事隔1年,夫妻倆感情裂痕依然似乎難平,日本網友也一面倒希望佐佐木希儘快離婚。(圖/翻攝自佐佐木希IG)佐佐木希面對渡部建外遇風波,為了給予小孩完整的家,最終選擇原諒,只是兩人感情似乎「回不去了」,據日媒《女性SEVEN》報導,佐佐木希以個人公司名義,在3月買下4億日幣,價值約台幣1億元的豪宅,而且是現金一次買下。友人透露,「這次買新屋是她『單獨』買的」,另外,她還被日媒拍到消瘦出門的樣貌,消息曝光,不少日本網友認為,這或許是佐佐木希跨出切割腥夫的第一步。至於渡部建被爆出不倫醜聞後,原本2020年年底要在跨年特別節目復出,未料消息走漏,就算他親自開記者會道歉也喚不回人氣,事後他被發現現身豐洲市場打工,消息被媒體曝光後,他又不去工作,全家的家計落在老婆佐佐木希身上。

CTWANT街訪/福原愛回不去了!兩次道歉加老公原諒也沒用 民眾嗆:外遇就滾
日本「天才桌球少女」福原愛與台籍桌球好手江宏傑結婚4年,3日卻遭日本媒體接力爆料出現婚姻危機,甚至福原愛還遭拍到多達55張的「約會實錄」。隨著女方4日的兩次道歉啟事,及男方的「愛不曾改變」聲明,這段婚姻風暴看似結束,但各界均認為福原愛的形象已毀滅,而《CTWANT》5日在西門町街頭隨機街訪多人,得到的回應也是一面倒認為「不論怎樣,外遇就是不對」,甚至有人直言「外遇就滾!」日本八卦媒體《女性SEVEN》3日重磅刊出多達55張的福原愛約會直擊,但對象並非他結婚4年的江宏傑,而是一名神似職棒選手大谷翔平的高大男子,兩人在橫濱行為親密,一起排隊吃美食、玩遍附近景點,晚上還一同入住飯店,全程福原愛笑容滿面充滿甜蜜氛圍。另一家八卦雜誌《週刊文春》則於同天露出福原愛疑似在夫家遭受精神虐待的遭遇,內容更敘述江宏傑在面對媽媽、姊姊與福原愛有磨擦時只是冷眼看待,甚至曾斥罵福原愛「像個妓女」。而面對日本媒體的接力爆料,3日僅有江宏傑透過經紀公司發出聲明表示「異國婚姻的確需要雙方一起努力」,福原愛則是於4日一早先是在個人公司官網上發表「抱歉造成大家困擾」聲明,同天下午才透過親筆信解釋所有事情,內容指出同遊橫濱的男子為商界前輩,兩人一起外出散心但「確實沒有住同一間房間」,「我們夫妻也會共同面對問題」、「因為我自己本身輕率的行為讓各位擔心並造成困擾、對於此事深感抱歉。」江宏傑4日晚間也再度發表聲明「對小愛的愛,從認識第一天到現在都不曾改變」。雖然兩人的婚姻風暴看似已結束,但綜合各界評論均認為福原愛與江宏傑「已經回不去了」,不少媒體更分析指出他們兩人是「離不起」,若分手不但損失逾千萬的代言商機,恐還面臨巨額求償。且雖然福原愛被爆出在夫家疑似遭受精神虐待,但日本網路輿論一面倒的譴責福原愛「放老公小孩在一邊和別的男人在飯店過夜已經出局了。」而《CTWANT》在西門町街頭隨機採訪多人,得到的回應也是一面倒認為「不論怎樣,外遇就是不對」。根據《CTWANT》5日在西門町街頭隨機採訪逾20位年輕人,不論男女均表示無法接受另一半有外遇的行為,還有男生直言「外遇就滾!」僅有一人表示「如果我真的很愛對方,我應該會原諒她吧!我想江宏傑也是這樣。」所有受訪女性也都認為「婆媳不合不能當作外遇的藉口」,不約而同的表示應該要先跟老公好好溝通這個問題,先搬出去住再說。

1年前就想離婚!福原愛帶兒女出走下通牒 尪追到日本「協議10天」過程曝
日本「天才桌球少女」福原愛2016年嫁給台灣桌球國手江宏傑,2人婚後育有一對子女,生活幸福美滿,夫妻倆也常在社群媒體放閃,如今卻爆出2人協議離婚,女方也捲入不倫戀風波。據悉,福原愛早在2019年底就萌生離婚念頭,還曾帶著孩子回娘家,嚇得男方追到日本挽回,無奈2人復合後狀況始終沒改善,這才讓她死了心。福原愛友人2年前透過日媒透露,大姑江恆亘個性難搞,除了常擅自和外界分享家人私照及相處日常,還向媒體公開弟弟夫妻的隱私,類似行徑讓福原愛相當感冒;不僅如此,原本疼愛媳婦的婆婆也開始對小愛言語霸凌,甚至說「你是我們家的金雞母!」讓她難以接受,誰知向老公反映後,對方也冷漠以對。《週刊文春》付費內容指出,福原愛不堪夫家長期霸凌,2019年底帶著孩子回到日本,當時一度打算離婚;後來江宏傑追到日本挽回,不斷向小愛道歉,希望妻子回心轉意,整整花了10天溝通才打動女方;經老公努力勸說,福原愛答應和他回到台灣生活,同時也發出最後通牒,強調若有下次就直接離婚。福原愛和江宏傑驚傳婚變。(圖/翻攝自IG/aifukuhara9113)沒想到,福原愛回到台灣後,江家人的態度依然沒有改善,她繼續隱忍了1年多,今年1月實在不堪折磨,隨即回到日本填妥台、日2國的離婚協議書,再打電話告知江宏傑自己的決定;知情人士透露,福原愛萌生離婚念頭後,就著手準備成立個人公司,讓男方大為光火,但小愛去意甚堅,不會因此讓步。令人震驚的是,女方今(3日)爆出和身高差距近25公分的高大男在橫濱約會,還一起入住飯店過夜。對此,福原愛回應「我會與丈夫好好討論再決定」;男方稍早則稱,2人沒有離婚,他也不認識與小愛出遊的男子,但「異國婚姻的確需要雙方一起努力」。雙方皆未正式回應,顯示婚變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三浦春馬離世不得安寧!爸媽爭奪遺產 日媒曝「骨灰恐怕也要分一半」
日本男星三浦春馬7月18日被發現在東京自宅上吊輕生,送醫後宣告不治,享年30歲,震驚演藝圈,不過他死後仍不得安寧,根據日媒報導,他離異的雙親不僅為了三浦春馬的財產進行爭奪,就連骨灰都表示要一人分一半。三浦春馬。(圖/翻攝自三浦春馬IG)據日媒《NEWS新潮》報導,三浦春馬的遺產高達數億日幣,不過他在小學時,父母就已離異。根據報導,三浦春馬的母親後來改嫁給牛郎,但花錢如流水的習慣未改,甚至沒有經過三浦春馬同意,擅自向他的經紀人和社長索取金錢及提高片酬,三浦春馬知情後非常震怒,他生前就因為家人複雜的關係,感到不安。據悉,三浦春馬甚至有成立個人公司和基金會,管理自己財產的想法。近幾年,三浦春馬因為父親心臟手術,父子關係回溫,這幾年他們經常見面吃飯或喝酒,如今三浦春馬走了,傳出父母都想爭奪他的遺產,母親甚至不讓他安葬,讓想思念他的朋友無處可祭拜,報導指出,這場遺產之爭若進入官司階段,到時可能連三浦春馬的的骨灰,都要一人分一半。

高餐風暴1/準校長被控自肥 每年千萬產學合作專挑老婆公司
有「餐旅界台大」美譽的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校長一職懸缺逾半年,目前烘焙管理系專任教授張明旭呼聲最高。然而,近日遴選委員會卻接獲檢舉,指稱張明旭不論擔任該校教務長、研發長或各項計畫執行長時,都和吳寶春愛徒王鵬傑創辦的「莎士比亞烘焙坊」往來密切,且張明旭妻子還是烘焙坊的大股東,更與王鵬傑一起經營烘焙坊的中央廚房;高餐與「莎士比亞烘焙坊」產學合作多年,活動經費總額高達千萬元,張明旭恐有自肥之嫌!12月16日(周三),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餐)遴選委員會將針對「誰是校長」,進行第二輪審核投票,要從高餐烘焙管理系專任教授張明旭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專任教授蘇衍綸之中,選出一人接棒高餐第四任校長。本刊調查,高餐遴選校長期間,全校師長和遴選委員會陸續接獲匿名檢舉,直指「麵包界台灣之光」吳寶春的愛徒王鵬傑所創立的「莎士比亞烘焙坊」,和高餐產學合作多年來,包括近年「深耕計畫」等各項活動經費,總額加一加高達千萬元,懷疑其中是否存在不尋常的利益關係。「深耕計畫」是教育部自2018年起所推行的一個涵蓋高教、技職體系的整合性補助計畫,高餐每年可從該計畫中獲得近8千萬元經費。2010年,王鵬傑就讀高餐烘焙管理系大四時,和學長武子靖在高雄市共同創辦莎士比亞烘焙坊,後來武子靖退股、王鵬傑入伍,王鵬傑的學姐高慧樺接下董事長一職,高慧樺也是張明旭的得意門生。此時,張明旭的妻子王淑惠以個人公司名義,入股莎士比亞烘焙坊61萬5千元;2017年莎士比亞烘焙坊負責人又更名為王鵬傑,目前高雄市共有2家店,每年總營收近5千萬元。據查,54歲的張明旭不論擔任教務長、研發長或各項計畫執行長時,都和莎士比亞烘焙坊往來密切,也相當照顧王鵬傑,例如張明旭三度以公費名義出國(2014年法國、2015年義大利、2018年荷蘭),都帶著王鵬傑共同前往,且經費皆由高餐買單。張明旭的妻子王淑惠遭爆料,是吳寶春徒弟王鵬傑在高雄所開設的「莎士比亞烘焙坊」幕後金主,違反教職人員利益迴避。(圖/翻攝臉書)面對各種指控,張明旭表示,檢舉內容都是惡意栽贓抹黑,他不回應,並自認為所做之事一切合法,可受檢驗。張明旭委託律師則指出,《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修正後,在一定範圍內允許利害關係人進行交易,「張明旭並不是《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範圍內的公職人員,所以沒有利益迴避的問題。」他認為,張明旭關係人的公司,是可以和學校進行交易。本刊記者多次致電「品卓國際」詢問高慧樺回應,但電話不是轉語音,就是請記者留下電話表示會再回覆,可是至截稿為止無任何回應;而「莎士比亞烘焙坊」總店同樣要記者留下電話,表示會請業務回覆,但經過一天一夜,仍無任何回應。

黎智英助理抹黑拜登兒!學者籲《蘋果》提出事證:否則傷害很大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階段,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昨踢爆,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之子杭特在中國事業的一份「情資」竟是虛構,相關文件是由香港壹傳媒主席黎智英私人助理馬克(Mark Simon)委託撰寫,黎智英強調,NBC報導內容與《蘋果日報》無關。學者認為,光是黎的助理請辭跟聲明稿是不夠的,《蘋果日報》必須提出事證證明,證明虛構事件與其無關,否則對《蘋果日報》獨立性、公正性是很大傷害。NBC昨報導指出,一份韓特在大陸事業情資是虛構的,該報告是受到《蘋果日報》委託撰寫,蘋果日報昨發聲明澄清,稱NBC報導內容嚴重錯謬,澄清該事件與《蘋果日報》。不過,《蘋果日報》今改口,聲稱黎智英深入了解後,才得知馬克是以個人公司名義,與鮑爾丁教授(Christopher Balding)接觸做資料調查。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教授賴祥蔚認為,此事件涉及黎智英私人特助,《蘋果日報》應該要有更一步的具體自清行動,而不是只發聲明,如果此事並非個人行為,一旦《蘋果日報》確實有涉入其中,對媒體獨立性、公正性傷害很大。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此時爆發醜聞或踢爆醜聞都非常震撼,賴祥蔚說,從此事件可以看出新聞媒體獨立自主重要性,因為媒體獨立自主沒有受到政府壓力,依舊調查事實真相,必須要給予掌聲。賴祥蔚說,新聞媒體不是有聞必錄,而是有追求真相能力,尤其是美國大選將至,對於選舉公平公正有幫助,期許台灣新聞媒體發揮一樣精神,無謂壓力實事求是,以NBC作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