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隆Podcasts邀營養師 解析中秋該如何抵禦熱量入侵
中秋連假將近,糕餅食物與烤肉將出沒在餐桌上,本周「基隆Podcast」主持人余治明邀請營養師曾揚峻,向民眾傳授健康飲食概念。透過選擇簡易食物,達到熱量控制,針對需特殊飲食民眾提供飲食建議,讓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吃出健康。曾揚峻表示,體重控制要掌握「熱量赤字」的概念,就是消耗熱量必須大於攝取熱量。中秋節時親友常互贈蛋黃酥,月餅等甜點,建議在選購或送禮時,選擇無烘烤的糕餅甜點,如最近流行的冰皮月餅或和菓子。曾揚峻指出,烤肉時想減少攝取熱量,除了蔬菜之外,海鮮食材也是低脂美味的選擇,例如鎖管及蚵仔等。曾揚峻表示,若想要食用肉類,可以優先選擇白肉,例如雞肉,如果真的想吃牛豬等紅肉,可以選擇瘦肉較多的部位。而瘦肉口感可能較硬時,可以利用鳳梨皮貼在生肉上,利用鳳梨酵素使肉類更為軟嫩。選擇低熱量的食材的同時,也能品嘗到美味。烤肉不可或缺的醬汁也是攝取熱量的關鍵,曾營養師建議除了烤肉醬外,可以選擇和風或柚子醬替代,或用玫瑰鹽代替沾醬。余治明表示,中秋節是華人三大節日之一,除了保留吃月餅和賞月的習俗外,大家也以烤肉的方式團聚,但過於精緻的加工食品,或是高溫烹煮的食物,常會給身體造成額外負擔與過多熱量,聽從營養師的建議,適時的選擇食材與份量搭配蔬果,不僅能守護家人們的健康,也能讓自己的身體輕鬆無負擔。

婦罹乳癌怕化療 1年內早期變晚期、HRE2陽性轉陰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名50歲婦人2年前確診乳癌時僅是早期,但因受不了化療副作用而中斷治療,沒想到一年後癌細胞轉移至肺部與腋下淋巴結,後續又快速惡化,癌細胞再轉移至皮膚,出現約巴掌大紅腫;HER2表現量更從早期陽性、轉移後的陰性變成弱陽性,確診為「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差點以為無藥可醫!幸好婦人最終在醫師評估與建議下接受「魔術子彈」ADC藥物治療,腫瘤明顯縮小,且副作用低,生活品質大幅改善。HER2乳癌新分類—HER2弱陽性乳癌維馨乳房外科醫院乳房外科歐陽賦醫師表示,乳癌是台灣女性第一好發癌症,而在全部乳癌病友中,約1/5屬於「HER2陽性」乳癌類型,適用鎖定HER2受體、抑制癌細胞快速分裂與生長的HER2標靶治療。然而,近年臨床發現,有一群乳癌病友,為「HER2弱陽性乳癌」,是乳癌的一種新分類,占轉移性乳癌病友的一半左右,其HER2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HC)檢測為2+,但螢光原位雜交法(FISH)檢測為陰性,或者是IHC檢測只有1+,有HER2表現但表現量卻不高,使用抗荷爾蒙治療、免疫治療或是單純使用化療,仍有機會復發。歐陽賦醫師表示,這群病友對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全稱Antibody-Drug Conjugates)治療的反應良好。研究顯示,轉移性HER弱陽性乳癌在醫師評估下接受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與整體存活期皆獲得有意義的改善。翻轉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 ADC藥物是趨勢義大癌治療醫院洪朝明院長進一步說明,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係以「連接子」結合標靶藥物與細胞毒殺藥物,利用標靶藥物的專一性,將細胞毒殺藥物精準地送進癌細胞,其作用就像特洛伊木馬屠城記的巨型木馬(標靶藥物),偷偷裝載著威力強大的武士(細胞毒殺藥物),進入城堡後就悄悄發動攻擊,此舉相較於傳統化療屠殺式攻擊或單用標靶,作用更精準,副作用較傳統化療小。部分ADC藥物所搭載之細胞毒殺藥物,細胞膜通透性佳且數量多,可以穿透腫瘤細胞膜而對鄰近的癌細胞產生毒殺效果,引發「旁觀者效應」,改善癌腫瘤異質性導致的抗藥性問題,降低復發風險,是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症病友的治療選擇之一。洪朝明院長強調,ADC藥物是未來5至10年乳癌治療的重要趨勢,關鍵就在於「旁觀者效應」!罹患晚期乳癌,別怕!專業精準治療+先進藥物助延命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巫承哲秘書長表示,精準治療,需先精準分類!當HER2乳癌不再只是「陽性」與「陰性」,而在中間多了「弱陽性」,治療策略就需重新做綜合性評估。如同前述的50歲轉移性HER2乳癌病友,HER2表現量從「強陽性」變成「弱陽性」,用藥也將跟著調整。而經過ADC藥物治療,該名癌友的預後良好,更有信心持續面對治療與定期追蹤。長期關懷乳癌病友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女性朋友「即使罹患乳癌,也不要怕!」拜醫療科技發展所賜,無論早期或晚期乳癌,臨床上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且新藥也陸續研發問世,因此確診乳癌時千萬不要沮喪,勇敢面對,及早與醫療團隊討論,盡早治療,搭配規律運動與健康飲食,才是戰勝乳癌的不敗法門。

年紀增長心房顫動情況越普遍 出現7大中風警訊快求助!
60歲以上族群每100人就有4人心房顫動,到了80歲就會提高到每10人就有1人心房顫動。[i]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心房顫動會越來越普遍。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郭志東提醒,心房顫動會增加血栓生成的風險、引起中風,還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和其他併發症,絕對需要醫療介入,呼籲民眾把握10項預防重點,注意臉歪嘴斜、手腳偏癱、講話困難等7項症狀,切勿掉以輕心。當患有心房顫動時,有些病人會感到心臟不規則跳動,而且經常是快速的跳動,就稱為心律不整。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代表心臟的心房與心室跳動不同步。有些病人會表達發作時出現突發性快速、劇烈的心跳,同時合併呼吸急促、全身虛弱。而更多的病人是感覺不到任何症狀的,在臨床上,中風後發現心房顫動的比例也不少見。郭志東表示,過度恐慌除了過猶不及,對病情也無補於事,以下是10件可以用來應對心房顫動的事。1. 盡可能多瞭解自身的診斷︰瞭解可能導致心房顫動的原因可以幫助控制病情。心房顫動的一些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有心臟病或心臟病發作史、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臟手術史、過度飲酒、抽菸等。以下是一些可以諮詢醫生的問題:請問導致我心房顫動的病因為何?現階段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有需要改變哪些飲食或生活習慣來幫助控制病情嗎?出現哪些症狀可能暗示更嚴重問題?2. 明瞭自身的中風風險︰會增加心房顫動誘發的中風危險因子包括︰年齡超過65歲、心臟衰竭、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史及血管疾病史。3. 了解不幸中風時的警訊:如果出現臉歪嘴斜、手腳偏癱、講話困難,應該立即到急救求助。其他症狀包括面部或四肢突然麻痺、突然變得混亂、行走困難或劇烈頭痛,以上症狀也不可輕忽。4. 告訴家人病情︰因為心房顫動通常沒有症狀,所以家人不一定能理解你的病情。當你需要他們的時候,能夠隨時做好準備因應。5. 適量的規律運動︰很多病人可能擔心運動會使心房顫動惡化,但有規律的運動對心健康很重要。運動可以幫助減少心房顫動症狀、降低休息時的心率、減少中風的風險、控制體重及減少患其他疾病的風險。6. 破除性生活的迷思︰有些病患甚至家屬會擔心性行為可能引發心房顫動發作,引起不良後果。然而,適度合理的性生活對身心健康都有好處。如果在患病後出現勃起困難或其他性功能障礙,則需要告知醫師,盡早處理。7. 接受心臟復健︰如果心衰竭病患或心肌梗塞病患合併心房顫動,出院後可以考慮心臟復健療程,有助於心臟功能恢復,同時減少日後出現問題的風險,提高生活品質。8. 適當休息,避免過勞︰疲勞是心房顫動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以是心房顫動本身或其治療藥物引起的。所以充足的睡眠、有規律的運動和健康飲食有助於緩解疲勞。如果認為與藥物相關,請諮詢醫生,勿自行停藥。9. 避免誘發因子︰使心房顫動發作的觸發因子因人而異,過勞、酒精、壓力、咖啡因、焦慮、抽菸、疾病或藥物等等都有可能使之發作。如果可能的話,應儘量避免這些誘因。同時,要學會測量自身脈搏,方便知道當下是否過快或不規則。10. 健康飲食︰對心臟有益的飲食包括少吃加工食品,食用大量蔬菜、適量水果、少吃紅肉、煎炸食物、含糖飲料等等。 [i] https://www.thrscare.org.tw/index.php?action=info-in&cid=3&pid=6

3慢性病沒控制恐引起腎臟病! 專家授8大招預防洗腎
根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洗腎病人在透析前1年高達近8成患有高血壓,4成患有糖尿病,3成患有高血脂。除了三高慢性病之外,吸菸、肥胖以及不當藥物使用也是影響腎功能異常的原因之一。謹「腎」五口訣 早期發覺腎功能異常腎臟是沉默的器官,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而民眾可能正處於腎功能逐步惡化的情況下仍不自知,那要如何早期察覺腎臟生病了呢?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謹記五口訣:「泡、水、高、貧、倦」,若發現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等症狀,則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一般可透過「驗尿」及「抽血」檢查的方式,了解腎功能好壞。黃金護腎8大招 避免惡化洗腎導致腎臟病的風險因子包括三高、肥胖、吸菸及不當藥物使用,控制並改善上述風險因子是預防和逆轉早期腎臟病的根本。國民健康署已於全國推動 243 家腎病識能友善醫療院所,針對尿蛋白及eGFR異常之成健檢查個案,請醫師提供紀錄卡給患者,標記其腎臟病期別(1-5期)及其應控制之疾病風險因子,教育患者該期別意義,並提供三高控制、戒菸、營養及運動等相關知識,此外,搭配護腎黃金 8 守則:(1)多喝水(2)健康飲食(3)規律運動(4)定期檢查腎功能(5)三高控制(6)體重控制(7)不抽菸(8)避免服用不當藥物

Toliek 獨立客電商平台上架 17 商家手工品盡享花蓮特色
運用網路無遠弗屆的特色與力量,融合花蓮在地豐饒特色物產與當地部落居民及原住民祖傳獨特手工藝,並貫徹永續經營發展 ESG概念,匯集了花蓮在地 17 個小農與店家,同時融合不同部落元素與特色產品,共同編織而成孕育出的 Toliek 獨立客夢想生活商城(https://www.toliek.com.tw)12 日正式與國人見面。Toliek 獨立客商城記者會展示各式花蓮部落特色產品,包含濾掛式咖啡隨身包、月桃胡椒、阿特 Q 小辣椒及精美的新民阿嬤手工打包帶編織盒。(圖片提供/Toliek 獨立客商城)記者會上 Toliek 獨立客商城的商家代表遠從花蓮出發風塵僕僕親臨現場,帶來並展示自己的特色商品,同時無私分享製作心路歷程,例如:刺蔥海鹽、由 Tama Nakaw 手作行銷的花蓮在地特有少量的阿特 Q 辣椒、原住民藝術創作者 Yuli Taki親手製作的太魯閣族風格織布與包包、文史工作者李建新博士的安通越嶺古道五感體驗遊程;少點鹽健康餐盒創辦人蕭雅梅表示,當初因緣際會接觸到花蓮部落的小農產品搭配上雞胸肉,呈現出花蓮部落的獨特的風味,決定推出刺蔥海鹽嫩雞胸餐盒供大眾品嚐,今天也特別帶來現場,讓所有來賓一次體會到花蓮部落朋友限量手作品的熱情與溫度,也使全台各地的消費者都有機會與管道認識台灣後花園及糧倉的美好產品。少點鹽健康餐盒結合花蓮部落的小農產品,推出刺蔥海鹽嫩雞胸餐盒供大眾品嚐。(圖片提供/Toliek 獨立客商城)Toliek 獨立客商城為慶祝商城上線,特別推出了 Toliek 獨立客部落生活大禮包,包含了部落風濾掛式咖啡隨身包 2 組、部落生活斜背袋、韓式暹羅香氛蠟燭、太魯閣族風格織布零錢包、刺蔥海鹽,以及阿特 Q 小辣椒,以上一組原價 985 元,限時促銷價 880 元;另還有部落編織禮盒,包含部落風濾掛式咖啡隨身包 3 組、月桃胡椒、阿特 Q 小辣椒及精美的新民阿嬤手工打包帶編織盒,以上一組原價 700元,限時促銷價 599 元,以上兩種禮包選擇,消費者均可在以下網站購買連結上選購:https://www.toliek.com.tw/toliek/index.php?action=product_detail&prod_no=P0178800295179Toliek 獨立客商城計畫主持人王儷潔表示,Toliek 是阿美族語“編織”的意思,Toliek 的 LOGO 本身也使用了原住民特色圖騰與編織的意象,期望協助花蓮在地商家突破地域與距離的限制,將部落樸實美好的風味帶給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都能親身體會到花蓮的美好。這個理想需要各界共同響應,同時也感謝許多企業與公民團體包括 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劉柏宏、台灣新鄉村協會理事長陳彥良、公民幫推協會理事長鍾慧諭、鈞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宗勳、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的支持。此外,愛是一條線關懷協會理事長江龍湘琪表示 Toliek 獨立客商城還與協會合作舉辦各式工作坊,例如:開辦手機美照速成班,邀請照相達人指導部落居民們如何運用手機拍出美照;運用部落資源,邀請消費者來部落體驗部落美食與部落生活、或者透過安通越嶺古道一日遊五感體驗部落生活,或者結合健康飲食概念,透過少點鹽健康餐盒在 Toliek 獨立客商城獨家推出部落風味餐盒–刺蒽海鹽雞胸,將部落生活體驗、飲食文化推廣出去,並將城市資源帶到部落。Toliek 獨立客商城 (https://www.toliek.com.tw) 17 間商家系列與商家名稱如下:米系列 (高金米/東連) 調味料系列 (101 美食/在磯崎)配件包系列 (一園/織娘之家)甜食系列 (當歸小舖(好和))咖啡系列 (誠家綠葉/冰雪貝兒/族語咖啡)遊程系列 (藥王山/在磯崎)果乾、果醋系列 (春欲有機蔬果農莊)當歸系列 (順豐行) 清潔系列 (浩然無毒事業) 泡菜系列 (美國阿嬤的廚房)當歸/刺蔥/馬告魚丸 (順豐行)香氛蠟燭系列 (美國阿嬤的廚房)香菇 (達蘭埠企業)農機具系列 (順豐行)打包帶手工編織系列 (新民商號)

早晚溫差大…「2病」風險激增 由內到外保命5重點曝
入秋後早晚溫差大,國民健康署提醒,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均會造成血管收縮,使血壓上升,進而增加心臟病和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呼籲民眾面對氣溫下降而導致的溫差大,一定要加強身體的保暖,並維持室內的空氣流通,避免門窗完全緊閉,適當補充水分及身體的活動等。國健署指出,常見誘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括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膽固醇偏高等,但其實這些是可以被提早預防的;首先,先了解是否有家族病史的疾病,並善用政府提供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以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確認是否有三高或其他疾病等問題),透過健檢的結果,早期發現是否有慢性病、早期介入及治療,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國健署再次呼籲,由內到外保命的5個重點:1.控制三高:有三高(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的民眾要維持量血壓-量測7天、每天2次、每次2遍原則、定期測血糖習慣,更應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及定期回診追蹤,切勿任意停藥或增減用藥劑量,積極做好三高的管理與控制。2.健康飲食、體重及腰圍的控制:採低油、低糖、低鹽、高纖(3低1高)原則,避免加工食品的攝取,並建議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於18.5-24之間;另外,腰圍部分,成年男性控制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3.規律運動、減輕壓力:避免早、晚低溫時段外出運動,運動前先充分暖身,或天冷時改採室內運動;尋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盡可能減緩或降低緊張情緒。泡湯時溫度勿超過攝氏40度,避免冷熱溫差過大,且不宜單獨泡湯。4.戒除喝酒取暖、戒菸、遠離二手菸: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血管傷害以及心臟病的風險,所以戒菸、遠離二手菸危害;另,以茶(水)代酒,避免喝酒造成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下降更危險,茶(水)溫度以攝氏65度以下入口,避免食道灼傷。5.注意保暖:留意天氣,採多層式穿搭法,適時增減衣物,外出穿戴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暖暖包(須注意溫度與放置的位置)等。

專家曝「最佳晚餐時間」 錯了恐變胖又毀睡眠
晚餐也有黃金時間?美國健康飲食專家佩爾茲(Mindy Pelz)指出,晚餐最理想時間為「睡前3小時」,在這黃金時間進食不只能睡得好,更有助於減肥,因為太晚吃會導致褪黑激素與胰島素的分泌產生衝突,進而睡不好又容易累積脂肪。不過,另有專家認為,每天傍晚5點至晚間7點才是最佳晚餐時間。據《太陽報》報導,佩爾茲最近透過TikTok「再次建議」應該在睡前3小時用晚餐,以此讓身體從餐後的胰島素上升中回復到平穩,並讓對睡眠極為重要的褪黑激素發揮作用。反之,一旦晚餐時間過晚,褪黑激素、胰島素同時升高,身體會將攝入的能量存入脂肪,此時身體就像「我們要睡覺了,等等……為什麼胰島素在這裡,我們最好把它放到某個地方(脂肪)」。不過,佩爾茲雖出過多本相關書籍、拍攝YouTube和TikTok影片介紹飲食、排毒和斷食等知識,但並非所有專家都同意她的觀點。醫學博士科恩(Dana Cohen)認為「傍晚5點到晚間7點是理想晚餐時間」,且越晚吃的食物應越少;營養師卡納迪奧(CatherineCanadeo)則認為提早吃晚餐,可改善睡眠、血糖、血壓、消化、脂肪代謝與其他新陳代謝,並建議喝早茶有益健康。

慢性病死亡威脅高 醫籲民眾應善用健檢提高警覺
你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嗎?依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甚至僅23%,顯見約有4至7成民眾不知道自己的檢查數值異常。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應把握健康檢查,積極掌握身體三高數值,若有異常務必及早就醫診斷,透過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養成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戒除菸檳酒,遠離三高威脅。提高警覺 不要輕忽三高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慢性疾病每年造成全球4100萬人死亡,佔所有死亡人數的74%,已成為全球及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報告並指出菸、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身體活動引發之「三高」,為慢性疾病的主要代謝性危險因子,會增加後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國健署2018年運用台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分析結果發現,高血壓所引發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以心血管疾病的1.8倍為最高;高血糖與高血脂所引發而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分別為1.8及1.5倍,危害也不容小覷!掌握健康數值 善用成人健檢到底血壓、血糖、血脂應控制在多少數值才是正常呢?國健署呼籲,民眾可把握健康檢查(如:學生健康檢查、職場勞工體檢、成人健康檢查及自費健檢等),藉由定期量測血壓、抽血檢驗血糖、血脂,藉由了解三高數值理想範圍,掌握自身健康狀況。血壓正常值: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 mmHg血糖正常值:空腹血糖標準值為70-99mg/dL血脂正常值:總膽固醇<200 mg/dl、三酸甘油脂<150 mg/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 mg/dl國人若符合資格,可善加利用國健署提供40-64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55歲以上原住民及35歲以上小兒麻痺者每年1次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如有異常建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防「三高」 從自身做起三高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民眾不易察覺自身健康可能已面臨危害。國健署提醒,預防三高除了透過定期監測,做好自我管控,亦應從源頭防治,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建議以「少油、少鹽、少糖及高纖」飲食原則,攝取適量水果與天然食物、多喝白開水取代含糖飲料。規律運動:每週達成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快走、慢跑、騎自行車、走樓梯等),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戒菸、避免飲酒:美國心臟協會表明,菸品中的尼古丁會使心率和血壓飆升及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過量飲酒會使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上升,引起血壓升高、心律不整等問題,皆會增加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民眾戒除菸品、避免飲酒,如有需要可以茶(水)代酒。定期健康檢查及722自我血壓量測:「7」連續七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掌握血壓變化狀況,做好自我管理;定期健檢、自我管控,檢查結果異常者,務必就醫診斷,降低後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夏日減重好時機 選擇合法減肥藥迎接蜜曲線
炎夏來臨,想到海邊或泳池消暑一下,低頭看看自己身材卻上不了檯面,不禁懊惱,每天都努力地克制食慾、少吃多動,怎麼瘦就是瘦不下來?難道減重也有撞牆期?知名整形醫美集團鄒政家醫師指出,吃太少達不到基礎代謝率,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生理機能出狀況,影響身體健康,日後一旦回復正常飲食,更會發生體重反彈之溜溜球效應,體重與脂肪便開始不受控制!想要告別脂肪,應了解體重失控成因,並選對享「瘦」方法,就能輕鬆秀出超HOT線條!「腦饞」救星 同步控制飢餓大腦及情緒飢餓加速減重效率鄒政家醫師提到,「飲食行為是體重失控的關鍵原因之一,多數人認為,熱量消耗大於攝取就能減重,卻不一定了解自身進食行為與能量消耗的類型。」而口服減重藥物,特別對情緒進食型和食慾失控型肥胖有不錯的效果,可同時降低飢餓感及食物渴望,進而使體重減輕。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有 85% 的受試者在使用後第 56 週內減輕了至少 5% 的體重。同時,已獲得美國 FDA、歐盟 EMA 以及台灣衛福部的核准上市。減重利器 從根本抑制食慾塑造輕纖感鄒政家醫師補充,若肥胖是因食慾過盛導致攝取過多熱量,可選擇減肥筆,其透過抑制食慾的GLP-1類似物,讓人產生飽足感並減緩胃部排空速度,來降低進食量。對於那些不想依靠手術抽脂來減重的人,可以經過專業醫師的全面評估後,使用GLP-1類似物藥物進行夏日減重管理,並結合飲食習慣的調整,可以進一步加速減重效果。「蜜曲線」最後養成,音浪脂雕成就迷人外表、窈窕體態即使透過飲食習慣、輔助藥物配合,順利讓體重及脂肪降低,但對於特定部位的脂肪是無法消除的,例如小腹、上臂的掰掰肉和大腿內外側等。傳統抽脂手術因破壞性大,修復期較長,愛美人士常因出血量多、疼痛度高、術後腫脹及瘀青多日不退等情形,而裹足不前。知名整形醫美集團陳依凡醫師提到,近年來抽脂儀器不斷的更新,與傳統抽脂手法大不相同,新一代音浪脂雕安全性高、恢復期短,特別針對骨架較小的亞洲人改良設計。音浪脂雕利用直徑僅0.9mm的超微細超音波探針溶解脂肪細胞,同時保護周圍組織完整。此外,由於音浪脂雕之超音波探針極小,可選擇性融化脂肪組織,有利於作臉部抽脂手術,連最難減的雙下巴,都能讓皮膚不平整之副作用降到最低,從臉到身體都能進行全方位脂雕,讓您實現窈窕迷人的蜜曲線夢想。▲知名整形醫美集團鄒政家醫師(左)、陳依凡醫師(右)。留意三大原則,慎選衛福部認證診所,安心享「瘦」免煩惱無論用哪種減重方式,需先留意以下原則:吃超過基礎代謝率:每餐熱量不低於基礎代謝率,並搭配健康飲食內容,讓自己瘦得健康也不容易復胖。不要只看體重:減重除了定期觀察體重之外,也要全面了解身形變化及體脂變化。不要快速減重:給自己訂個時間(最好是3-6個月為一循環),避免使用速效及極端的減重方式反而失了健康。陳依凡醫師最後提醒,在接受治療前,慎選衛福部認證診所,並留意診所之療程項目應使用原廠認證正貨,安全更有保障,更重要的是進行前都應先充分諮詢專業的醫師,由醫師來建議專屬的方案,方可使減脂成果更加理想。

頂不住這一味1/直擊何守正自律破功 被抓包買炸雞解饞
前SBL人氣球星何守正,2015年結束長達13年的職業球員生涯,轉而投入健身運動產業,改當「何老師」。給人自律印象的他,始終維持的專業級的體態,看似也很注重飲食,不過,他近日被讀者捕獲買炸雞解饞的一幕,實在非常反差。日前有讀者在東區巧遇何守正,人高馬大的他走在路上實在非常好認,他把車違規暫停在路邊,竟然是為了這一味。何守正下車後,快步走進知名速食店內,點餐後翻錢包掏現金付帳,等店員包裝好,不到幾分鐘的時間,他把買來的一袋炸物夾在腋下,快步走回車上,馬上開車離開。何守正把買來的一袋食物夾在腋下,將違停在路邊的車開走。(圖/讀者提供)該速食店專賣炸物,應該卡路里都不低,推估何守正腋下那袋尺寸偏小,應該是只單點了炸物,沒有搭配套餐,還算是頗有節制。開設健身房,並擔任健身教練,推廣健康飲食、運動觀念的他,私下也是有小小破戒的時候,美食當前,何老師也是會頂不住的。何守正曾被好友哈孝遠爆料,說他過得比軍人還規律,一直很嚴格要求自己,「每晚11點半睡覺、早上6點半就起床,比軍人還規律,我們以前練球要出去玩,他都說『呸,我看不起你們這些人,這不是職業球員應該要有的表現』,然後繼續睡覺。」即便從球員退休,何守正仍是「連食物卡路里都要算」,讓哈孝遠開玩笑說他難相處。從球星退休後,何守正開了健身房,自己也當教練。(圖/翻攝何守正臉書)從職業球員退休後,何守正開了「正能量Fitness」健身房,目前已開業6年。何守正曾坦言離婚後陷入2年的低潮,他轉而把專注放在健身房事業上,希望藉由忙碌來療傷,但前幾年遇上疫情,也是讓他大傷腦筋,3級警戒之下,一度休館2個半月,還好挺了過來,如今更珍惜能正常工作的日子。2018年他與小嫻離婚,但之後也沒傳出有什麼穩交對象,他曾表示一直保持單身,不急著交女友,對感情隨緣。相比大家曬恩愛,何守正倒是喜歡曬媽媽,他在IG上透露,媽媽近兩年身體有些狀況,但都很勇敢地挺過去,也感嘆「父母的健康是兒女的福氣」。單身的何守正沒恩愛可曬,改曬媽媽。(圖/翻攝何守正IG)

遠離代謝症候群! 20-64歲可至診所諮詢管理 LINE遊戲1週挑戰還可抽好禮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近5年來40歲至64歲接受服務的民眾中,約32%有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提醒,代謝症候群的問題不容小覷,許多實證資料都指出代謝症候群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息息相關,管理代謝症候群5危險因子,是控制疾病進展的重要關鍵。代謝症候群5危險因子 腹部肥胖罹病風險較高國健署表示,代謝症候群有5項危險因子,5項中符合其中3項則代表有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包含以下「3高2害」: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血脂偏高(三酸甘油脂≧90mg/dL)腰圍過粗(腰圍男性≧90cm、女性≧80cm)好的膽固醇不足(HDL-C男性<40mg/dL、女性<50mg/dL)根據國健署110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64歲接受服務的民眾中有38.6萬人腰圍過粗,其中又有超過30%的人血壓、血脂、血糖等有任2項數值偏高,已達代謝症候群的標準,這也同時顯示腹部肥胖者有較高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國健署指出,腰圍、血壓等,其實民眾在家透過皮尺、血壓計量測,就可輕鬆掌握數值變化,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把關,此外也可善加利用成人預防保健免費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異常數值。2法寶掌握個人健康 20-64歲還可至診所健康管理而國健署也發展出「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民眾只要輸入健檢數據,就可獲得未來10年內罹患5種慢性病的風險,平台還會提供個人化健康指引。國健署表示,民眾可以多加運用慢性病風險評估平台,並可再搭配健保署健康存摺紀錄之健康數據,掌握個人健康情形。另外,為了讓代謝症候群個案有專業醫療團隊及早介入管理健康,國健署與健保署合作推動「全民健康保險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凡是20-64歲的民眾都可就近於基層診所接受管理,並由醫療團隊針對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提供戒菸、戒檳、營養、運動等專業指導,讓民眾從日常生活做起,養成健康習慣,預防、延緩慢性病發生的機會。LINE遊戲「一週挑戰」 認識代謝症候群、抽好禮此外,為了提升民眾的認知,讓民眾更了解代謝症候群,國健署推出LINE互動遊戲「代謝不NG 一週大挑戰」,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民眾認識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並了解測量腰圍、戒菸、健康飲食等健康行為的重要性。民眾可登入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me/R/ti/p/%40362rdril)一起加入挑戰。LINE互動遊戲活動時間為112年8月1日至8月31日止,民眾每天完成一關挑戰,就可獲得LINE Point點數或抽獎券,連續7天完成關卡,還有機會獲得高級筋膜槍、電烤盤、智慧腕錶等大獎。

常做5種運動預防中風! 靠牆深蹲、棒式訓練降血壓最有效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因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腦血管疾病為國人2022年十大死因的第4位,每年平均奪走1萬多條人命。美國心臟協會(AHA)提出「生活簡單七件事」,強調運動的重要性。《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JSM)近期發表一項研究指出,所有運動都能降低血壓、預防中風,其中最有效的就是等長訓練,例如常見的棒式或靠牆深蹲,是降低血壓的最佳方法之一。血壓的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較高的數字相當於心臟跳動時動脈中的血壓,稱為收縮壓;較低的數字是心跳之間的壓力,稱為舒張壓。低於130/85 mm/Hg毫米汞柱為正常, 若超過140/90 mm/Hg,建議與醫師討論如何追蹤及是否治療。高血壓會帶給血管、心臟和其他器官壓力,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等疾病的風險。患者除了接受藥物治療,也建議健康飲食、減少飲酒、戒菸和規律運動。根據英國健康指南建議,成年人每週應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的劇烈運動,再加上每週2次的肌肉強化運動。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根據1990年至2023年間發表的270項臨床試驗,分析15,827名民民眾運動2周或更長時間的數據,發現所有運動都能降低高血壓。研究作者傑米奧德里斯科(Jamie O'Driscoll)表示,靠牆深蹲和棒式雖然比有氧運動容易跌倒,但等長訓練(Isometric Training)對身體產生的壓力與有氧運動截然不同,「當保持2分鐘時,它們會增加肌肉的緊張度,然後當人放鬆時會導致血液突然湧入,這會增加血液流動,但切記要呼吸。」等長訓練是什麼? 5類運動降血壓效果比一比等長訓練主要目標為增強力量,無需移動肌肉或關節。平板支撐:又稱棒式,姿勢類似於伏地挺身,肘部正位於肩膀下方,雙腿向後伸展,可以增強腹部力量。靠牆深蹲:需要將腳放在距離牆壁60公分的位置,然後將背部沿著牆壁向下滑動,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 等長運動訓練 8.24/4mmHg• 綜合訓練6.04/2.54mmHg• 有氧運動訓練後4.49/2.53mmHg• 阻力運動或重量訓練4.55/3.04mm Hg• 高強度間歇運動4.08/2.50mmHg奧德里斯科博士分析,有些運動降血壓效果雖然較小,但仍然可以降低中風的風險。建議高血壓患者可進行2分鐘的靠牆深蹲,或者棒式姿勢4次,中間休息2分鐘,每週進行3次。研究人員認為,目前強調步行、跑步和騎自行車的英國健康指南,應該可以更新了。 原文出處:Wall squats better at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只盼活到孩子結婚」 5旬婦晚期乳癌積極治療救回一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一位5旬單親媽因家庭債務拼命工作而延誤就醫 ,確診時已為乳癌4期,不僅兩邊乳房都有癌細胞,而且分別為三陽性與HER2陽性不同亞型,並且已轉移到骨頭與肺部,情況告急、相當棘手!該癌友得知病情眼淚潰堤,只期盼「想看到我的孩子結婚」。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率領團隊治療,該癌友也積極配合,如今疾病控制良好,還迎來寶貝孫子。黃星華鼓勵民眾及早檢查、勇於治療,都有機會重返人生。乳癌年輕化 出現腫塊、異常分泌物是警訊黃星華表示,近年乳癌年輕化,不少患者30幾歲就罹癌,收治最年輕患者甚至僅26歲。乳癌年輕化因素包括環境變化導致基因突變、不正確的使用含有荷爾蒙的藥物、高糖高膽固醇飲食、抽菸喝酒、晚生或不生育等因素。建議有乳癌家族史者、長期服用避孕藥、更年期補充過量荷爾蒙、長期生活習慣不正常、初經早、停經晚、未生育、30歲後才生第1胎、未曾哺乳、肥胖、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女性都應特別注意。他提醒,一旦摸到乳房有腫塊、乳房皮膚色澤暗沉、表皮粗糙如橘皮、乳暈顏色變化、單側乳頭出現顏色異常分泌物、兩側乳房大小差異加劇等,恐為乳癌警訊,建議盡早就醫檢查。▲恩主公醫院乳房外科主任黃星華如何揪出乳癌? 依不同亞型擬定治療策略乳房X光攝影:政府補助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及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且其2親等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費用。乳房超音波檢查:非侵入性,利用超音波反射篩檢,需搭配醫師觸診或X光攝影,精準度達8成。乳房核磁共振檢查:目前敏感度最高、精準度佳的檢測。穿刺切片檢查:當影像診斷有高度罹患乳癌機率,透過穿刺切片進一步檢測,取出組織做切片化驗,準確度達99%。現今乳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放射療法、標靶治療、荷爾蒙療法、免疫治療治療等。黃星華說明,近年乳癌治療技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早期乳癌以手術為主,近5年隨著分子生物學發展,根據不同亞型擬定治療策略。例如荷爾蒙陽性乳癌可選擇直接動手術,後續以荷爾蒙治療或放療輔助治療;三陰性或標靶陽性乳癌,尤其腫瘤大於2公分、淋巴結受侵犯,則建議做前導性化療,另加上標靶或免疫治療,縮小腫瘤再開刀,可降低5年疾病復發率、提升存活率。依循國際最新指引 集結多科團隊就近照顧根據衛福部統計,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 。乳癌發生率高,但只要早期發現,透過正規治療,5年整體存活率可高達9成 。不少癌友認為到大型醫學中心才能得到完善照顧,但黃星華表示,其實區域型醫院與大型醫學中心在醫院架構與治療水準並無太大差異。以恩主公醫院為例,遵循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與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歐洲腫瘤學學會(ESMO)三大國際最新治療指引,已可處理9成乳癌患者狀況。前院長吳志雄本身也是乳癌專家,因此恩主公醫院的目標是成為桃園地區乳癌治療中心。而且患者就近到區域型醫院就診,可省卻舟車勞頓、排隊檢查之時間,減緩體力消耗更能好好休養。三總出身的黃星華擁有逾20年治療乳癌經驗,收治過數百位女性癌友。團隊成員包括乳房外科、腫瘤科、放射科、個管師、護理部等,提供癌友多方面照顧。他表示,現今治療技術與藥物日異月新,癌友保持正常作息、健康飲食,適度運動,都有助於維持體能、應對化療。也呼籲女性及早檢查與治療,別因年輕而忽視乳癌風險,高風險族群於20-23歲即可進行超音波檢查,及早揪出乳癌並治療,預後會比晚期確診來的更佳。

娛樂TeaTime/連靜雯帶媽遊馬爾地夫 美照拍好拍滿:看到媽媽快樂才是最美的風景
連靜雯因通過公司年度獎勵考核,日前得到海外旅遊機會,帶著媽媽到馬爾地夫玩6天。以前忙於拍戲的她,只能把家人擺在工作之後,讓她心裡未免有點遺憾,這趟旅程裡,媽媽各種美照拍好拍滿,在沙灘享受、晚會上交朋友開心跳舞,看到媽媽玩如此盡興,讓她直呼:「看到媽媽快樂的樣子其實才是最美的風景!」為了馬爾地夫之行,連靜雯做了完全準備,「我那時候想,萬一去馬爾地夫之後,拍的美照不夠美,我可能會生氣,所以我大概從3個月前就給自己設定目標,就開始認真瘦身。」她找了教練設計運動行程,每周重訓兩天,上課之外勤跑社區健身房跑跑步機,搭配健康飲食、產品輔助,三個月內瘦了6公斤,「整個身體更緊實,也更有精神!果然在做事業和身材,任何事情都要給自己設定目標的!」為了拍泳裝美照,連靜雯行前特別魔鬼訓練,瘦了六公斤。(圖/楠軒工作室)這趟馬爾地夫的行程完全是度假放空,「因為我們是去度假島,超舒服,光是躺在泳池畔就可以度過一個下午」,她住的芬妮芙島的沙灘屋,裡頭就有自己的小泳池,走出去就是海灘,每天起床就能看到如仙境一樣美的風景,讓她直呼:「心曠神怡,超舒服!」很愛這樣不緊迫的度假,且馬爾地夫怎麼拍怎麼美,「隨便拍都美,完全不需要濾鏡!」連媽媽這趟玩得盡興享受,讓連靜雯看得也很滿足。(圖/楠軒工作室)說到最驚喜的行程,是到馬爾地夫的第一天,她臨時起意出海去跟鯊魚游泳,「有拍到我跟鯊魚一起游泳,超開心,真的是終生難忘。」因為她本身會游泳,膽子也夠大,藉教練的引導,潛下水中,成群鯊魚就在她身邊一起游泳,「是很安全又有趣的。不會游泳的人教練也都會帶著感受,我只能說有去到馬爾地夫真的一定要去感受一下跟鯊魚游泳!」連靜雯帶著媽媽到馬爾地夫旅遊,媽媽特別用橡皮筋綁住衣服,說要跟她一樣穿露肚裝。(圖/楠軒工作室)旅程的第三天,連靜雯跟媽媽一起在房間裡的泳池享受漂浮早餐,沒想到,媽媽突然感性告白,「以前在拍戲的時候都很忙,我媽其實都不太敢打擾我,都只能從電視上看到我。現在自己真的覺得很感謝,自己在換跑道之後真的有時間陪伴她。」連靜雯跟媽媽在房間泳池吃漂浮早餐。(圖/楠軒工作室)這趟旅程,看到媽媽快樂享受當下、跟其他夥伴媽媽玩超開心、也拍很多美照,連靜雯虧:「都要組乘風破浪的姊姊8了,還會拉著其他夥伴幫她拍照,超可愛。」有一天早上,媽媽突然跟她要一條橡皮筋,並說「要把衣服綁起來,跟你們一樣露肚裝」,簡直是重拾了年輕的心。直到行程最後一天,要離開之前,媽媽還在沙灘跟寄居蟹玩得不亦樂乎,連靜雯笑說:「看到媽媽快樂的樣子,其實才是最美的風景。」有了這次旅遊的愉快經驗,連靜雯希望將來能跟更多夥伴一起快樂旅行。(圖/楠軒工作室)結束了今年的海外獎勵旅遊,連靜雯已開始挑戰未來更艱難的目標,已確定通過明年維也納海外獎勵,「希望可以帶更多夥伴一起完成目標、一起去維也納獎勵自己來場快樂旅行。我自己的另一個大目標是最高階考核杜拜,目前已經開始考核,目標總是有挑戰性,但鎖定目標全力以赴,一定可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樣子。」

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4招預防酷暑心肌梗塞
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心臟疾病是高居國人第2名的殺手,平均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國民健康署表示,炎熱夏季易流汗,身體水分散失會導致血液變濃,恐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甚至心肌梗塞,傳授民眾「夏日護心四招:三要一不要」口訣:要適當補水、要保持涼爽、要減少溫差、不要烈日下運動,對健康多留心,就能減少傷心。近日天氣炎熱,連續出現高溫現象,氣溫升高會造成體表血管擴張,心臟就像馬達一樣,需要輸出更多血液,才能填充擴張的血管,造成心臟負荷增加,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身體脫水導致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四類高風險族群 當心五大症狀國民健康署呼籲長者、體重過重、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病史的民眾,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跳加速、呼吸喘、身體虛弱的情形,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務必盡快離開高溫環境,並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適當補充電解質,可於冷開水加入少許鹽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以最快速度就醫。第一招 要適當補水避免身體脫水,喝水掌握「少量、多次、慢飲」3原則,避免快速、大量補充水分造成心臟負擔。第二招 要保持涼爽室內保持良好通風,避免悶熱環境;外出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物,配戴帽子及太陽眼鏡,並隨身攜帶水,避免喝含糖手搖飲。第三招 要減少溫差留意室內外溫差,空調建議設定26-28度,進入冷氣房先穿薄外套,減緩心臟、血管因冷熱溫差快速收縮,造成自身的危險。第四招 不要烈日下運動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2點外出活動,戶外工作者建議每小時到陰涼處休息10-15分鐘,時刻留意自身及身邊同伴身體情況,避免中署或熱衰竭。國健署呼籲,預防心血管疾病,將「護心」落實於生活之中,才是王道,保持健康飲食、適時補水、規律運動、向菸說不、定期健檢、三高控制,遵循醫囑定時回診,對自己的健康多留一分心,少一分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