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今天公布最新一期財產申報,因捲入SOGO收賄案、上個月底宣布退出民進黨的立委蘇震清,和妻子共同申報有價證券1億3726萬多元,其中郡宏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數達1130萬股,以票面價額10元計算,價值高達1億1千3百萬元,同時也背負2億餘元的負債。根據監察院公布的申報資料,蘇震清與妻子廖靖汝共申報8筆土地,分別座落於台東縣成功鎮與屏東縣屏東市、內埔鄉;建物4筆皆位於屏東;存款314萬8891元;7張保單;1台BMW重機與1輛汽缸容量3456CC的TOYOTA汽車。另外,兩人名下持有1億3726萬2728元的有價證券,其中郡宏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數達1130萬股,以票面價額10元計算,價值高達1億1千3百萬元。不過,兩人也背負2億353萬4754元負債,除了2千萬元房貸,還有台企銀、全國農業金庫週轉金3353萬餘元,以及一筆私人債務1億5千萬元。民進黨立委周春米與丈夫邱明弘共申報土地2筆、建物3筆,皆位於屏東市;VOLVO與賓士汽車各一輛;存款1013萬4738元,相較上次2019年11月申報時的254萬6612元,增加758萬餘元;另有有價證券3萬2220元。至於債務,相較前次申報的391萬7586元,減少320萬餘元。財產申報的變化來源,主要是因為周春米去年9月出售她名下位於屏東市豐田段的土地及建物。
國公營事業高層人事地震連連!繼台鹽董座陳啟昱、台船總經理曾國正先後請辭獲准,中油董座歐嘉瑞也於昨日爆出二度請辭下,獲得政院同意,隨後經濟部證實,職缺由現任總經理李順欽暫代,這是今年經濟部投資的國公營事業第3位離職高層。外界質疑相關國公營事業高層頻傳請辭,是否為內閣異動前兆,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發言人羅秉成表示,蘇揆用人唯才且需適才適所;會從各種資歷檢視,讓好人才有機會貢獻國家。不過,熟悉內情人士透露,歐嘉瑞請辭內情並不單純。據了解,中油內部相當複雜,歐嘉瑞有心無力,想請辭傳聞已有一陣子,至於目前代理的李順欽;黨政人士表示,李相當符合閣揆蘇貞昌及經長王美花喜歡的風格,真除機率很高,但中油目前內部人事結構由英系把持,最後人選就算不是英系推薦,至少也要英系能接受;至於台船總經理3月初應可定案。據了解,當初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人馬戴謙擔任董事長時,遭工會嚴厲批判堅持拉下台,那時蘇貞昌剛上任,對於中油人事不熟悉,在英系推薦下用了文官出身的歐嘉瑞,但是歐嘉瑞面對中油內部結構複雜,甚至有油品業主也是英系的國策顧問,多方角力,讓政治手腕不高的他,常感心有餘而力不足。歐嘉瑞與中油工會要角都是英系力挺,中油工會長期被封為「太上董事會」,掌控中油高階人事權,政黨輪替後,已由英系把持,外界認為,從目前中油內部結構來看,未來中油董座人選,就算不是英系推薦,至少也要英系能接受。國營事業大搬風,台鹽董座、台船總經理陸續請辭,目前皆尚未公布新人選,台鹽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暫代,台船由董事長鄭文隆暫代。黨政人士指出,台船總經理一職一定是由內部專業人士升任,目前的問題大概是卡在需要以專精哪部分為主的專業人士擔任,畢竟台船負責國艦國造任務吃重,相信在3月初立院開議後會定案。至於台鹽,黨政人士表示,相對中油及台船,其董事長人事任用彈性較高,但是從蘇貞昌最近台水董事長等人事安排風格來看,應該也是走基層出身、專業取向。除經濟部所屬國公營事業空出3個董總職缺,財政部方面,今年有3家公股金融機構董座任期屆滿,包含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第一金董座邱月琴以及台企銀董事長黃博怡,是否異動即將明朗;值得注意的是,關貿前董事長許建隆也已辭職,目前由總經理張陸生暫代,預期可望在這一波人士異動中安排補實。
政府及銀行挺中小企業向前衝。金管會公布2020年國銀承作中小企業放款,全年共增加9,145億元,且戶數增加13.53萬戶,創史新高數字,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分析四大主因,一是台灣本就以中小企業為主,二是政府政策支持,三是各部會紓困貸款及相關措施協助,四是國銀積極配合放款。金管會推動國銀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2020年進入第15期,目標是單年增加3千億元放款,但去年國銀新增中小企業放款量9,144.88億元,超額達成目標304.83%。到2020年底,國銀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7兆8,124億元,占國銀全體企金放款的67.02%,占民營企業放款的69.08%,比率亦都創新高。2020年國銀放款全年共增加近1.78兆元,兩大增加重點,一是房貸及土建融放款增逾1兆元,二就是中小企業放款。金管會亦公布去年中小企業放款金額增加前五大銀行,即合庫增加945億元,第一銀行增加902億元,台企銀增加894億元,土銀是增加693億元,華銀增加634億元。
台中市清水區一名18歲王姓少女,因長期受憂鬱症所苦,4日趁家人外出時,爬上4樓陽台企圖輕生,鄰居見狀急忙打電話報警。警察抵達現場後,為了降低女子戒心,特意換上便服進行柔性勸說,才終於順利自死神手中搶回一命。根據《自由時報》報導,王女因患有憂鬱症,時常處於焦慮不安的情緒中,昨趁家人不在,竟坐在4樓陽台牆上,企圖跳樓輕生。嚇得鄰居趕忙打電話通報警方。當地警局派出3名員警前往救人,正當3名員警抵達現場後,正要靠近女子將她帶回牆內時,王女突然情緒失控,不斷大聲叫喊,不願讓警員靠近。此時,警員突然靈機一動,將身上制服脫下,換上便服偽裝成王女鄰居慢慢靠近,並好言相勸,藉以分散對方注意力。其中一名員警更柔聲勸導,「妳可以嘗試握著我的手嗎?感受我的溫度、不要衝動做出傻事」。而王女也真的將警員的話聽進去,主動伸手握住對方,其餘2名警察則看準時機,合力將女子拖回陽台內。事後,王女對警方說明道,自己長期飽受憂鬱症的困擾,當天早上又忘記吃藥,才會引發後續事件。隨後,女子也在警方勸說下,承諾不會再做出傻事,才終於結束了這場驚魂記。◎給自己一個機會:張老師專線1980、安心專線1925、免付費生命線1995。
美國《財富》雜誌(Fortune)公布2021年全球最受尊崇企業排名,蘋果連續14年穩坐冠軍寶座。台灣今年共有三家公司進榜,分別是華碩、台積電及廣達。今年全球進榜企業共有332家,財富雜誌只公布前50名企業,台灣三家進榜企業都在50名之外,僅按照英文字母排序。從產業內排名來看,台積電停留在半導體產業第二名(第一名輝達),華碩則從去年的電腦業第五名退到第六名(第一名蘋果),廣達去年未進入名單。財富雜誌委託Korn Ferry管理顧問公司,訪問全球52個產業共3,820位企業高層、董事及證券分析師,從超過1,500家企業當中選出332家企業。這些企業分別由所屬產業的受訪者給予評分,評分項目包括投資價值、管理品質、產品、社會責任、徵才能力等九項。由於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人口行動受限,居家辦公更加凸顯科技人性的重要性。這段期間大家不僅靠科技聯繫感情、自娛娛人,甚至還得靠科技取得三餐,因此今年蟬聯排行榜前三名的企業都是重視人性化服務的科技公司,依序是蘋果、亞馬遜、微軟。今年首度擠進全球前50家最受尊崇企業排行榜的公司,還包括第37名的輝達電子(Nvidia)、第42名的亞培(Abbott)及第50名的PayPal。除了蘋果連續14年穩居寶座之外,今年總排名第四的迪士尼也連續18年蟬聯娛樂產業第一名。過去一年來居家辦公造就大量網路服務及醫療需求,相關產業的領導業者名次也突飛猛進。今年首度擠進全球前十大最受尊崇企業排行榜的網飛(Netflix),總名次從去年的第14名跳到第9名。美國兩大零售通路沃爾瑪及Target也因在疫情期間供應民生必需品而受惠。沃爾瑪今年總名次從第18名前進至第11名,是2011年以來最高名次。Target今年總名次也從第22名前進至第17名,是2008年以來最高名次。
隨著2020年疫情影響,公股銀獲利普遍縮水,連帶泛公股銀行員工年終獎金縮水,概估平均大概較去年少約0.5到1個月,其中兆豐銀年終獎金大約是6.5到7個月,居公股銀「年終王」。公股銀因為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央行調整利率以及協助紓困等影響,2020年獲利普遍都下滑,甚至去年中一度調整獲利預算目標,普遍都在2成左右,避免影響到公股銀員工的年終獎金。而6大泛公股銀行初步年終獎金出爐,以三商銀來說,一銀大約趨近於6個月,但是相較於前一年有7個月以上來看,今年年終仍有縮水;而華銀則是固定獎金加上績效獎金,順利保住了「基本水準」4.6個月,接下來就是看員工酬勞是否再拿下1、2個月,初步估計,華銀員工平均年終獎金在5.6個月到6.6個月間,但是相較2020年所領到的7個月來說,還是有縮水約半個月以上;彰銀則去年獲利較為辛苦,累計稅後純益為70.42億元,相較2019年115.69億元減少不少,但彰銀員工獎金預估盡量保住4個月,較往年還是少約1個月左右。兆豐銀2020年稅後純益仍賺超過200億元,員工獎金預估大約6.5個月到7個月,是泛公股銀中的「年終王」,但是相較於去年所發的年終獎金約8個月左右,顯然還是縮水;合庫的員工固定以及績效獎金也保住了4.6個月,加計員工酬勞大約有6個多月,在泛公股銀當中表現相當不俗。至於台企銀2020年稅後純益47.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大約是0.64元,年終獎金保守估計大約是在3.7個月左右,但仍須會計師財簽過後才能確認。一般來說公股銀員工年終獎金分3部分,包含固定年終、績效獎金以及員工酬勞,超盈餘獎金(盈餘超過各類績效)會反映在績效獎金和員工酬勞,而員工酬勞則是預計在年度財報結算、會計師簽證之後,才會確認入帳。整體而言,泛公股銀員工今年所平均所領到的年終多數還是有4個月到6個月,仍羨煞一般上班族。
近年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的興起,產業供應鏈洗牌,加上疫情影響與政府積極招商之下,推動台灣產業結構與分布快速轉變,促成南台灣產業群聚勃發,不過工業用地供需卻是北、中部吃緊,南部卻供過於求,而新生活聚落型態興起,則將掀起一波區域發展的流變。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指出,有合宜的產業政策引導,可促成產業蓬勃發展,帶動地方就業與發展,且產品與技術若嵌入全球供應鏈的一環,將更強化經濟成長的動能。近年隨著台商回台投資的趨勢,張建一認為政府若能趁此透過政策引導,協助關鍵技術的回台企業與地方產業聚落合作生產,將可望刺激地方經濟興起,促進在地就業。不過,目前台灣正面臨工業用地供需失衡的問題,工業用地供需卻是北、中部吃緊,張建一認為,南部有許多閒置土地,若能適時以勞動力或租稅政策引導產業南移,將有助於平衡區域發展。此外張建一更指出政府積極推動南台灣發展計畫,內政部已初步選擇22個重點發展產業聚落,且研議透過《新市鎮開發條例》條款,祭出當年度最高20%的投抵優惠,且針對房屋稅、地價稅5年內減免約20%至100%,以吸引投資。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助理教授閻永祺指出,完善的工業園區規劃,以及效率的關鍵產業引資,有助於產業群聚更加落實,帶動地方就業與發展,竹科與南科即是成功的案例。近年在美中貿易戰引發產業鏈重組影響下,催生中南部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工業園區的興起,在台南更引進台積電及半導體相關供應鏈廠商進駐,有機會引領南台灣發展開啟新局。不過,產業園區主要還是達到產業發展目標的工具,不是單純複製成功模式就能達到促進區域發展的效果,仍需搭配地方的產業特性一併考量,閻永祺指出,地方的人力質量將是關鍵的基礎,在普遍面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廠商必須善用智慧化轉型製程,地方城市則是該朝向建構自己的城市品牌,打造宜居的環境。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陳志宏表示,台灣現正處於新一代產業勃發的契機,產業的區域分布改變與新環境產生,將催生新都市興起,應該藉此機會重新思考,該如何善用環境並且納入使用者,用雙向循環的方式來打造宜產宜居並且能永續再生的新都市。陳志宏另以北歐最大都市計畫案、瑞典斯德哥爾摩市皇家海港區改建為例,從前期的區域規劃即邀未來使用者共同參與,並且設計「社區販售自產再生能源或自用」的循環經濟模式,設置社區能源再生設施,藉此減輕使用者的居住成本並創造額外效益。
把公股金融股當定存股的股民要失望了!受疫情與低利、銀行必須保留現金衝擊,公股金控與銀行2021年配發現金股利將大降,更有公股金融高層直言「不配發現金股利是選項之一」。現金殖利率 難比往年過去公股金融為了滿足股東和小股民,都會力求多配發現金股利,以2020年為例,上市公股金融包含兆豐金、第一金、合庫金、華南金、彰銀與台企銀,配發股利不是一半以上是現金甚至是全現金,現金殖利率達到4%、5%,公股金融股也被股民視為定存、高殖利率概念股。但2020年景氣低迷、全球低利以及配合政策協助紓困影響,公股金控與銀行獲利衰退,大舉衝擊公股金控配發股利的能力。如兆豐金過去多配發「全現金」,配發率約8成左右,但2020年兆豐金每股稅後純益(EPS)1.84元,遠不如前一年的2.13元,就算今年配發率達到9成,也頂多現金1.65元還不如去年的1.7元。須保留現金 改配股票多數每股賺超過1元的公股金融股包含兆豐金、第一金與合庫金,旗下的主要銀行都列入「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俗稱的「大到不能倒」銀行,必須在4年之內額外增提緩衝資本4個百分點,多少都會影響金控股利的配發。過去以配發現金為主的第一金坦言,股利政策會改變,今年擬降低現金比重,增加股票股利。此外,公股銀高層表示,金管會希望銀行可以多保留現金和資金以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過去盈餘高達7成上繳金控現可能降到最低3成,大大影響到配發股利能力。借錢發股利 更不可能過去公股金融為了「維穩」股利政策,即使獲利不佳,也會借錢發股利,惟近幾年金管會不樂見金融業借錢發股利,對現金股利穩定是雪上加霜。2020年每股獲利賺不到1元的公股金、銀行,如華南金、彰銀、台企銀等要配發現金股利難上加難。甚至公股金融高層直言「不配(現金)股利可能是選項之一」,卻也有公股銀表示,雖然配發的現金遠不如2020年,還是會勉強擠出一些回饋股東。
為因應綠電投資的資金需求,並顧及財務的健全,台電提高2021年預定發行公司債規模,總發債金額將突破千億元。台電表示,供應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等綠電設施的投資資金,是新年度發債的主要目的之一,預估發債金額將高於2020全年的84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據櫃買中心統計公司債發行統計顯示,2020年至11月11日止,發行公司以台積電排名第一、發債金額達895億元。如台電新年度發債規模突破千億元,很可能超越台積電,成為台灣公司債發行規模最大的企業。據了解,台電預訂發行的公司債期間,將混合搭配5、7、10年期,至於利率水位,台電表示,由於蔓延全球的疫情尚未結束,部分地區甚至還有擴大跡象,因此許多資金為了降低風險而湧入債市,讓公債利率持續走低,連帶影響公司債利率水位也下滑,預估2021年利率應與上年接近,5年期公司債約在0.42%~0.56%,7年期公司債約在0.45%~0.6%,10年期公司債區間則為0.49%~0.73%。2020年台電共發行五次公司債,總金額841億元,其中綠色債券規模達128億元。台電指出,綠色債券發行的資金,主要用於離岸風場台電一期及部分太陽光電計畫,由於台電一期風場仍在進行中,預計第一季完工,因此將用於支付尾款,也替台電離岸二期打下良好基礎。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說,2020年發行的公司債已創歷年最高,預估2021年發行金額會繼續增加,至於綠債發行期次及規模,須依年度綠能計畫執行情形,及投資進度所需資金需求規劃。台電資料顯示,近年發行公司債有逐年增加趨勢,2018年573億元,2020年841億元創下歷年新高,2021年台電董事會同意最高可發行1,000億元公司債,實際金額將視年度需求發行。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台電將推動新電源開發計畫,包括太陽光電第六期及南區一期輸配電計畫,分別需要23億及82.01億元,發行公司債的資金將作為新的光電場建設資金。此外,南區一期輸配電計畫則是穩定南科電源供應重要支柱,尤其台積電3奈米廠即將完工,是頗具重要性的電力建設。台電強調,在國內及國外信用評比中,過去三年都拿下好成績,包含中華信評最高等級為長期twAAA/短期twA-1+、惠譽信評最高等級為長期AAA(twn)/短期F1+(twn),這代表相較台灣其他的債務人,台電有很強的履行財務承諾能力。
據台商社群調查,今年台胞打算在陸過年比重約6成,現在又因台灣防疫趨嚴,返台要先找到隔離處,加上年後返陸隔離期恐拉長,索性不少台商、台幹最後仍決定留陸過年。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表示,大陸會積極協助台胞返台過年,如想留在大陸過年的,各地台辦也會以多種形式走訪慰問。為減少人員流動,大陸各地鼓勵就地過年,有些城市在加強管控下,並提供各種「禮包」或直接給出「留守獎金」,來提升外來人員就地過年意願。就有廈門當地台商響應政策,最高單家祭出3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經費。不過,也有上海及東莞台商表示,這要看各家企業訂單情況,否則就是「一筆負擔」。東莞台商說,第1季算淡季,多數工廠設備開工率約5成,此時多排歲修或機械維護,用人需求較少,「很多外地員工車票都買了,且陸續返鄉中」。當然也有工廠訂單不錯,這時候「順水推舟」響應政策,還可減緩年後「缺工」景況,但「肯定不太多」。東莞當地政府也有宣導就地過年,但很多工廠現在沒生意,員工陸續返鄉,每家工廠都會統計返鄉及留守人員,對返鄉者會要求不能亂跑,日後返崗要「查軌跡」,若經過中、高風險區,會要求先隔離完才能上班。據當地台商透露,東莞已要求公家機關人員不能離開東莞,就地過年者不得離開廣東。也有台商響應政策,廈門台協會長吳家瑩指出,據他瞭解,廈門總工會與各區政府都有規畫針對過年不返鄉的企業員工釋出相關補助,當地提出補助的台商平均1000到2000萬元,最高達3000萬元。廈門台協副會長、建霖集團總裁陳岱樺透露,將出資1000萬元補貼員工留廈過年、加班的員工,其中包含500元留守獎金,每天200元額外加班補貼、年後按時返廠獎金與年終大禮包等。吳家瑩還指出,像廈門集美區就給出每人1500元預算,例如鼓勵台籍員工家屬到大陸過年的機票補助等。上海方面,台商社群「台商太太新天地」去年底曾針對台胞做過「您回家過年嗎?」調查,當時獲得近6000名台胞回應,結果超過6成台胞表示將留在大陸過年,只有3成多表示將不計成本,都要回台與家人團圓。上海台協副會長蔡世明說,最近台協有在瞭解各區台胞過年返台情況,本來想為留滬過年台胞舉辦圍爐,現在上海又加強疫情控管,群聚活動可能會再受限。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13日發布冬春季疫情防控措施,對所有來自或途經大陸國內疫情高風險、中風險地區及其所在縣(區、市)或當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閉管理地區的來滬、返滬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14天嚴格的社區健康管理,都要實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新規將執行到3月31日,隨時調整。上海台協發言人、常務副會長李崇章說,現在上海等地都鼓勵大家別回去(過年),不要給家人添麻煩。至於台協是否會有鼓勵台商的舉措,他認為「這是私事,應該不需要。最重要希望大家平安!」
除了大陸國產疫苗之外,大陸復星集團採購了5千萬劑美國輝瑞藥廠的疫苗,為讓大陸台商施打有多元管道,大陸復星集團和大陸全國台企聯已向國台辦提案,保留3、400萬劑的額度給台胞,但需要自費施打。輝瑞的疫苗(BNT162b2)是輝瑞和德國公司BioNTech共同研製,採BNT基因技術,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方法生產疫苗,有別於大陸國產的傳統滅活疫苗。台灣東洋原計畫代理輝瑞疫苗,但最後採購破局。輝瑞藥廠新冠疫苗的大中華區代理由復星集團取得,復星採購了5千萬劑,可補充大陸國產疫苗不足的缺口。由於台灣買不到輝瑞疫苗,復星集團日前即向全國台企聯提案,承諾保留3、400萬劑的額度給台胞,但需要自費施打。雖然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去年底宣布,在陸台胞可以自由選擇、免費施打大陸國產的新冠疫苗,但部分得到消息的台商,目前仍在觀望輝瑞這隻疫苗何時能夠上市。不過,台企聯有關人士透露,輝瑞新冠疫苗的保存、運輸條件十分嚴苛,必須儲存在零下70度的環境,不然疫苗很容易變質,歐美就曾經出現民眾施打變質疫苗死亡的案例。而大陸的冷鏈物流硬體條件有限,也不是所有醫院的儲存設備都能符合零下70度的要求,因此無法把疫苗全面配送到中、大型城市的醫院,預料未來核准上市後,主要仍以進口地上海為主。如果台商想要接種,必須自費飛到上海,而且因為要打兩針,必須飛兩趟。據了解,目前全國台企聯正和國台辦溝通,何時公布這隻自費疫苗?費用多少?可以提供接種的醫院?這讓台胞在接種疫苗時,除了大陸國產疫苗外,多了一種選擇。大陸國產新冠疫苗月初剛上市,廣西和福建的台商、台青搶得頭香,已陸續接種。據廈門台商協會統計,已有300多人登記。為瞭解接種流程,並讓在廈台商台胞安心接種,啟達海峽雙創基地台青范姜鋒親自體驗施打全過程並拍成短片,做成懶人包上傳微信公眾號。范姜鋒分享心得:「流程便利,接種快速又不會痛,目前也無不適及副作用。」福建台商張俊一4日在福州市馬尾區衛生院免費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他計畫14日從廈門高崎機場飛桃園機場返台過年,「屆時我先回彰化老家隔離,14天後回台北和家人團聚。」廣西玉林市台辦為了讓台胞安心返台過春節,玉林市台辦主動與該市相關部門聯繫,共有13名台商、台籍教師自願報名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去年12月31日,玉林市台辦組織其中的8名台商、台籍教師免費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另有5名台胞將於近日接種。
農曆春節全台防疫旅館大爆滿,回不來的台商、台幹到處找管道求救,有3、4名台商找上桃園市議員黃敬平陳情,指被告知15日後如無法出示防疫旅館證明者不准上飛機,怒斥民進黨政府「沒人性」,放話要找人到中央防疫指揮中心丟雞蛋。中央防疫指揮中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若沒有訂到防疫旅館卻仍入境,屆時會依照傳染病防治法開罰1到15萬元。但他強調,已經盡快請觀光局積極協調各縣市增加防疫旅館數。「有夠爛的政府!」黃姓台商向黃敬平指出,自己去年9月20日到上海,大陸就把所有防疫作為安排妥當,自己只負責被插鼻孔、上車、下車、住酒店和吃飯睡覺,等著出疫即可,民進黨政府卻要國人自己找旅店住,「真的沒人性!」黃姓台商也以自己在大陸實際經歷的防疫經驗指出,每人都有一個號碼,自己使用「蘇康碼」到哪都要刷一下驗證健康記錄,車站買票也要刷「蘇康碼」實名制過站,對比台灣五月天演唱會是到場狂歡後才被天網揪出,「台灣防疫根本是後知後覺!」王姓台商也向黃敬平控訴,詢問桃園市觀旅局,觀旅局表示中央發布居家檢疫1人1房政策太突然,「連地方也措手不及!」剛好又遇上過年返鄉人潮,再努力覓房也趕不及,拜託黃敬平:「好好修理中央的防疫缺失!」他指出,這兩天又聽聞15日起返國的國人,一定要有訂到防疫旅館的證明才能上飛機,有家歸不得的他怒斥:「請幫我買2箱雞蛋去丟防疫中心!」台企聯常務理事台商會長徐正文為台商請命說,台商創造台灣GDP 50%以上,現在卻連旅館都訂不到,「真的很可憐」,另有台商的家人都在台北,但因未設籍台北,無法住台北防疫旅館,家人只好把房子讓出給台商隔離,家人們再找其他地方住。
民進黨日前舉行「經濟安全座談會」,其中調整台灣產業對大陸的依賴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30日表示,兩岸經貿合作有助於發揮互補優勢,民進黨當局自外於全球最具潛力大市場的想法和做法,「就好比是揪著自己的頭髮想離開地面,是非常可笑的」。大陸國台辦30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民進黨力圖讓兩岸產業脫鉤,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民進黨當局向來以意識形態施政,戴著「有色眼鏡」阻撓和限制兩岸經貿合作,「這種自外於全球最具潛力大市場的想法和做法,就好比是揪著自己的頭髮想離開地面,是非常可笑的,也是徒勞的」。此外,朱鳳蓮也回顧了2020年兩岸在經濟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進展情況,以及對2021年的展望。「今年兩岸經貿往來總體穩中有進」,朱鳳蓮表示,1至11月,兩岸貿易額23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其中大陸對台出口539.8億美元,同比增長8.4%,自台進口18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5.6%;大陸台企生產經營總體穩定,部分台企持續增資擴產,8家大陸台企在A股成功上市;台商投資出現大項目多、科技含量提高的積極變化,兩岸產業鏈、供應鏈持續穩固。朱鳳蓮表示,以上情況充分說明兩點:第一,兩岸經貿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利益需求,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是偶發事件和人為干擾所阻擋不了的;第二,今年台灣經濟保持增長,與大陸台胞台企的貢獻、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紐帶密不可分。朱鳳蓮表示,事實證明,台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大陸的發展機遇、在大陸台胞台企的發展,有力拉動島內經濟發展,增進了台灣同胞福祉;兩岸同胞加強合作,台灣經濟才能有更好前景,台灣同胞才能更多獲益受惠。展望2021年,朱鳳蓮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十四五規畫部署,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持續擴大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朱鳳蓮表示,大陸將支持台胞台企拓展內需市場,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幫助台胞台企抓住《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簽署帶來的機遇;將支持台胞台企融入大陸高質量發展,加快轉型升級,與大陸企業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成長。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等4大金融監管近日二度約談螞蟻集團,人行副行長潘功勝27日代表4部門進行說明,直指螞蟻集團存在包含違約監管套利、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排斥同業經營者等問題,並提出對業務改革要求,包含回歸支付本源、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監管等5大要項,並要求螞蟻儘快制定改革方案和實施時間表。而近期大陸官方鎖定網路行業的反壟斷動作頻頻,位於阿里巴巴總部杭州的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也發言表示「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加強反壟斷監管將有效推動創新,平台企業要自覺接受監管並內化到企業經營管理,開啟平台經濟創新、有序、健康發展的機遇。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10月底對大陸金融監管制度開砲批評後,11月初遭到官方約談,旗下螞蟻集團同時原定陸港兩地上市也緊急喊卡,隨後掀起對行業反壟斷的監管風潮,直至12月24日人行等4部門公告,並於26日2度約談螞蟻集團。據新華社報導,潘功勝27日則代表人行、大陸銀保監會、大陸證監會與國家外匯管理局4部門就約談進行說明,直指螞蟻集團經營確實存在多項問題,包含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法律意識淡漠;藐視監管合規要求;違規監管套利行為;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排斥同業經營者與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引發消費者投訴等。潘功勝說,因此監管部門提出重點業務領域的5項要求,第一是回歸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嚴禁不正當競爭;第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徵信;第三是依法設立金控公司並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此外還要求螞蟻需完善公司治理,嚴格違規信貸、保險、理財,以及依法合規展開證券基金業務,強化證券類機構治理與資產證券化業務。而約談過後,螞蟻集團也對外回應,已立即著手制定方案和工作時間表,並及時尋求監管指導,強調改革過程中堅持「兩不加、兩不降」,也就是不增加消費者成本、不增加金融機構等合作夥伴成本;不降低消費者服務體驗、不降低風險防範標準和要求。
國銀2020年10月建築貸款逾放金額、逾放比雙雙飆新高!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黃光熙3日公布最新住宅房貸、建築貸款逾放狀況,其中,建築貸款逾放金額飆到61億元、比9月增加31億元,逾放比更衝高到0.23%,創下27個月來的新高,細究主因是台企銀10月增加逾放金額27.55億元,該筆呆帳就是涉遠航掏空案的樺福集團董事長張綱維過去擔任董事長的建設公司貸款。在住宅貸款部份,據銀行局統計至2020年10月底,餘額達7兆8,542億元(較9月增加650億元)、逾放金額達106億元(較9月減少3億元)、逾放比達0.14%(與9月相同)。在建築貸款部份,截至2020年10月底,餘額達2兆6,930億元(較9月增加403億元)、逾放金額達61億元(較9月增加31億元)、逾放比達0.23%(較9月增加0.12個百分點)。黃光熙指出,建築貸款逾放上升原因是個案導致,該銀行在11月4日也已做重訊公告,若扣除該個案的話,整體逾放金額與逾放比其實是維持正常。據了解,該銀行即台企銀,在今年11月4日晚間公告,10月單月大幅增加逾放金額27.55億元,該筆放款因為在10月31日屆期未能正常繳息,因而打入逾放。該筆呆帳就是來自張綱維持有的一間建商「遠向建設」,即淡水小坪頂開發案的主導開發商,在張綱維涉遠航掏空案後,遠向建設淡水小坪頂約300戶住宅開發案也受波及,該案迄今完工度不到八成,無力還款繳息滿三個月,於2020年10月底正式打入逾放。黃光熙也同步公布將提早採用LTV(貸款價值比,loan to value)法的國銀家數,目前統計是十家,其中一家為公股,其他為民營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