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肺炎單日確診人數28日正式「破萬」,而這波疫情的推升,已使產險業陷入重災區。一名保險系學者告訴CTWANT記者,「隨新冠病毒從COVID19、DELTA變種到Omicron,確診率也從去年的近1%,爆增為未來的15%,一翻15倍,有賣防疫險的業者應全中槍倒地!」該名學者還說,「而且不少民眾一次買了五、六家產險公司的防疫險保單,業者事先沒料到有道德風險,銷售時也無限額限量的管控,如今不論中重症最需要保險金轉嫁風險,理賠範圍也被迫擴大到輕症、無症狀者。」據業界未經正式估算,目前防疫險保單市場前三大,分別是富邦產險約200萬張,國泰世紀產險約120萬張,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今年3月推出的「隔離賠5萬、確診賠5萬」,賣到近百萬張風險上限後現已下架,其餘產險則各有數十萬張,可說是「家家都中標,人人自危」。新北市列管居家隔離數超過3萬多人再創高,居家照護收治則是逾6千人。(圖/周志龍攝)台灣防疫險保單於2020年下半年問世,當時在「清零」防疫政策下,防疫險保單未受民眾高度重視,直到2020年12月臺灣產物保險推出一張1年期防疫險,保費500元,「拿到隔離通知書就賠10萬元」的簡單明確理賠依據,很快地在民眾LINE群組中揪團投保,還引爆民眾齊聚臺產總部與營業據點大排長龍。這張被封為「防疫神單」,最後臺產因為收件爆量而趕緊在去年1月25日前停售,也掀起停賣效應而狂售400多萬張保單。去年5月疫情升溫到三級警戒,「臺產支付的理賠金額劇升到最後總計約估19億元,高於保費收入,呈現大賠窘困」一名資深保險業主管告訴CTWANT記者。「去年下半年,大家想說臺產這張防疫神單將在12月至2022年1月陸續到期,可搶拉這一波釋出的保戶,因此再經精算,調高保費到近千元以上推出改良版防疫險,並設下收件上限額度,作為避險。」一名產險公司高層透露,各家產險跟進模仿此張防疫險的保單內容架構,與疫苗險作為組合型專案銷售。無論是臺產的防疫神單或改良版保單,「都是以政府所持的『清零』政策控制疫情的確診率之下設計的『第一版』防疫險保單,並考量民眾隔離時所需要額外支付的住院、旅館等費用,因此還保有隔離、確診補償金、住院金等。」另一名保險公司主管說。藝人徐乃麟日前因為和確診者聚餐,去醫院PCR檢測發現確診,日前在臉書報平安。(圖/侯世駿攝)豈料,COVID-19病毒一路變種到Omicron,台灣的感染率在2021年底是0.7%,同期間,韓國為1.24%、日本是1.37%,產險公司根據當時的「清零政策」設計保單架構;如今看到日本、韓國、紐西蘭等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之後的感染率,較去年底的4倍到57倍,而國內4月中的數據是2.29倍,可見中央防疫政策隨之的改變。「誰知今年疫情中心突然『不清零』,與病毒共存。每日確診例飆高,縣市政府取消疫調不公布確診者足跡,產險公司驚覺到與昔日設計防疫險的背景大不同,也因此造成還有推防疫險的業者,緊急採取不續保、停售的停損動作,接下來更是有心裡準備,得一肩扛住沉重的鉅額理賠重石。」這名人士進一步說。據了解,市售防疫險保單,主要針對包括感染COVID-19等法定傳染病為保障範圍,每張保單的保費從200多元到千餘元皆有,主要理賠依據為「隔離通知書」與「確診」兩道關卡,以及住院治療與否。也就是說,保戶一旦收到地方政府發出的「隔離通知書」,不管有沒有確診,即可依此向所投保的產險申請一筆定額的「隔離補償金」,若確診,還可再領一筆定額的補償金。「如今在『不清零』政策之下,就連指揮官陳時中都說希望台灣確診人口能壓在15~16%左右,也就是說確診率恐將倍增15倍之多,隔離、確診例爆增,防疫旅館、醫院量能難無法完全負荷之下,現在很多改為『居家隔離、居家照護』,視同住院,民眾沒有額外支付醫院、旅館等的費用,等於說與原先要給保戶的『損害填補』原則,有很大的落差。」一名保險系學者分析,這也就是產險界迫在眉睫的出險率壓力。
一隔離就理賠10萬元的「防疫神單」重現市場!繼台灣產物保險轟動一時的低保費、高理賠防疫險保單停賣後,積極搶攻產險市占率拚到業界第6名的和泰產險,近日一宣布推出類似理賠條款的新防疫神單後,即引起網友熱烈討論。CTWANT記者調查,和泰產險在去年12月觀察到COVID-19病毒變異株Omicron威脅度對世界各國及國內疫情的威脅增高,即開始籌備規劃推出新版的防疫險保單,仍以「一隔離即可理賠10萬元」的保障為基礎。和泰產險1月7日宣布新推出的防疫神單「新疫點零補償型專案」,提高了隔離補償的保額,保險期間內,若接獲政府開立之隔離通知,即理賠10萬元的定額補償,保額為目前業界最高。在保險費金額上,則是調整到保費895元的不分職業、性別、年齡單一費率之外,一旦染疫確診並再理賠5萬元的補償保險金,且我國本國籍與外籍人士皆可投保,但此保單目前僅提供網路投保,民眾於線上填妥投保資料,待審核通過後,午夜12時立即生效。2020年4月,金管會就已核准富邦產險「疫起守護」的個人防疫險,台灣產險的「法定傳染病防疫費用險」係在當年12月22日推出,由於正巧是國內睽違253天之後再爆出本土病例當天,且「保費500元、一隔離理賠10萬元」的投保、理賠條款簡單易懂,一推出即受到注目,最後賣到大排長龍緊急宣布停賣,還出現理賠款龐大而倒賠。和泰產險董事長蔡伯龍(右)與總經理莊瑞德。(圖/李蕙璇攝)有網友提到,之前買的台產防疫險的1年期保障期在2021年12月底到期,如今有類似的理賠金額保單,會趕緊與家人討論看看是否趕緊上網投保。記者以台產「防疫神單」的投保、理賠效應,詢問和泰產險總經理莊瑞德,會不會「新防疫神單」一開賣後也會面臨網路投保、通路反應佳而緊急停賣?莊瑞德回覆說,會視實際情況而滾動式調整投保服務。民眾還可以多了解「法定傳染病醫療及費用補償險」相關理賠範圍,通常有兩種補償金,一是「住院日額保險金」,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法定傳染病 」而住院診療時,依實際住院日數給付約定住院日額保險金,同一次住院最高日數,各家防疫險規定也有所不同。「關懷保險金」則是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約定之「法定傳染病」者,依約定定額給付法定傳染病關懷保險金,有的保單會限制同一法定傳染病以給付一次為限。
先前因應疫情,推出以500元的小額花費,就能獲得10萬元隔離理賠金的台灣產物保險公司「防疫保單」,當時吸引全台民眾瘋狂搶保,收入高達19.23億元。不過根據金管會3日公布,台產最新理賠件數,台產截至8月2日為止,已賠12.75億元;且理賠金額從7月21日至8月2日,這短短14天內,就增加1.22億元。金管會表示,截至8月2日止,台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多達402萬件,總保費收入約有19.23億元。但目前理賠件數已有1.3萬件,金額累計12.75億元。據了解,光是從7月21日至8月2日的理賠金額,短短14天就增加1.22億元。金管會指出,防疫保單總體的承保件數,大約有1095萬件,等於全台平均每2人,就有1人購買防疫保單,在此其中,台產的理賠件數,就佔了近6成,理賠金額也佔了快8成。而對於防疫保單目前巨大的理賠金額,台產很有信心表示,雖然理賠金額超過12億元,但相信在政府積極作為下,國內疫情目前已獲控制,未來理賠申請件數可望下降。另外,該保單屬於1年期,到2022年的1月25日到期,預期到時公司營運,又能回到穩健成長的狀態,所以並不擔心。
疫情警戒仍未下降,且愈來愈多人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國人投保防疫保單亦快突破千萬張。保險局15日公告,到7月14日為止,防疫險(含疫苗險)保單投保件數已達946萬件,依舊以一天約10萬件的速度成長,而理賠件數亦已破1.6萬張,理賠金額已達12.51億元。其中,年初的防疫神單、即台灣產物訴求一經法定隔離,就理賠5萬或10萬元的熱銷保單,保險局表示,台產共承保400萬5,144件,保費收入19.13億元,但到7月14日為止,台產已理賠1萬896件,理賠金額10.54億元,即已超過保費收入的55%,逼近這張保單的損益兩平點。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台產這張保單仍在洽再保公司(即承保風險現在還在台產身上,尚未移轉給再保公司),但這只是台產眾多產品線之一,尚有其他獲利保單可以支應。防疫保單即產險業推出針對新冠肺炎或法定傳染病提供費用補償的保單,如確診新冠肺炎即給付定額保險金或醫療費用補償金,其中亦有施打疫苗不良反應費用補償保險,有些有身故給付,有些則無。據保險局統計,到7月14日為止,疫苗不良反應險已承保157萬件,保費收入4.55億元,比6月底時再多出56萬張左右,保費增加1.61億元,且已理賠30件,理賠金額破百萬元。至於一般的防疫險則約789萬件,保費收入約57.6億元,比6月底時約增加83萬件保單,保費收入增加10.2億元左右;這些防疫險多是確診後的醫療費用補償或定額補償,可彌補無法工作時的經濟損失。年初由於台灣疫情仍未擴大,僅桃園出現社區感染等問題,台產法定傳染病防疫費用保險,訴求只要被保險人被認定應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者,保單就給付5萬元或10萬元「隔離或檢疫補償保險金」,保單雖在1月25日就停售,但湧入逾400萬張保單,一直到6月底才核保完,且隨著台灣疫情升溫,確診及隔離人數增加,台產保單亦已理賠破萬張、金額10.54億元,若要扣除相關作業及人力費用,這張保單已接近損益兩平點,即若再理賠下去,恐成虧損保單。
受疫情刺激,防疫與疫苗險熱賣,據金管會統計,到6月21日止,產險防疫相關保單承保件數已破715.7萬件,較5月底時大增近212萬件,若台灣總人口來看,投保率已破3成,應是投保率增加最快的保單,且到本月21日止,已有5053件理賠案,理賠金額已達3.92億元。而總收件逾396萬件的台灣產物防疫神單,到6月21日已核保近376萬件,預計6月底前完數完成核保,創下產險業最熱賣保單的記錄,總保費收入可破18億元。但也因為確診及隔離人數在5月之後大量增加,台產保單到21日已理賠3396件,理賠金額3.3億元,由於只要隔離就賠5或10萬,因此台產的理賠件數雖只占整體防疫險的67%,但理賠金額卻占84%,成為理賠主力保單。保險局表示,由於防疫相關保單都必須出院或隔離結束才可能申請理賠,與確診及隔離人數相比,理賠件數及金額會有落後的情況,所以真實的理賠件數與金額會持續增加中。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警戒在5月15日之後升級第三級,確診人數日益增加,今年初因為桃園疫情升溫,民眾擔心被隔離,無法工作造成經濟損失,於是投保只要隔離就賠的台灣產物防疫保單,短時間即狂賣近400萬張,從1月25日停賣到6月仍未全數核保完。5月以來的防疫險保單,多是理賠確診給付單筆保險金、入院治療的醫療費用、隔離補償費用等,之後推出的疫苗險,則主要是理賠施打疫苗後不良反應的補償費用,如住院、喪葬費用補償,還有是打疫苗後還確診亦有保單可給付單筆保險金。據保險局統計,廣義的防疫險到本月21日已銷售715萬7779件,其中包括台產年初承保目前已核保的375萬9943件,及疫苗險有64萬392件,剩下就是10多家產險公司承保275萬7444件的防疫險保單。以6月新承保速度來看,還是一般防疫險投保高於疫苗險,21天已新增承保近90萬件(不含台產新增核保的89萬件),而疫苗險6月則增33萬件左右。
國內壽險公司積極推廣外溢保單,昨日有業者趕搭「防疫」時事熱潮,將防疫概念注入外溢保單,即施打新冠肺炎、流感等指定疫苗,外溢保單客戶隔年保費就能現金回饋,為國內首見。但也有業者表示暫沒跟進打算。防疫保單最熱銷的,莫過於台灣產物日前推出的500元「防疫神單」,只要收到隔離通知書,最多可獲得理賠金10萬元,由於投保簡易,又有桃醫的新聞議題,民眾爭相投保;國泰人壽在新冠肺炎爆發後,推出「心安逸一年定期住院日額健康保險」,該防疫保單也熱銷,銷量已突破10萬張。南山人壽則是國內首家將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納入外溢保單回饋機制的壽險公司。為了推廣健康,南山人壽去年8月推出5張外溢保單,簡稱為「五小福」,市場銷售熱潮,目前已銷售10萬張、有6萬名保戶。南山人壽代理總經理范文偉表示,看準國內疫苗施打的議題,「五小福」全面升級,保戶只要施打指定的11種疫苗或乳癌、大腸癌等4項指定癌症篩選,只要達任何一項,就符合現金回饋2%的外溢機制。就在業界大舉搶食防疫商機,南山將外溢保單注入防疫概念,施打新冠肺炎、流感等任一指定疫苗,外溢保單客戶隔年保費就能享有2%現金回饋的機會,讓民眾外溢保單保費省更多。但也有業者表示,隨疫苗普遍施打、新冠肺炎將受到更好的控制,暫時沒跟進的打算。
台灣產物今天公告,只要在防疫保險保單停止收件前完成投保、送達者,保戶的權益皆受到保障,且經初步統計該停賣的「防疫神單」的投保件數,逾300萬件,由於案件量龐大,還需要時間完成核保等行政作業,台產寄望於6月底前可出單,至昨日止,則已理賠3人。台灣產物也提醒保戶,台產不會要求民眾重新繳費或刷卡,若所提供之授權書未能完成繳費,公司會透過經手業務員與保戶照會補正,切莫聽信不明來源要求重新提供個資或匯款,所有防疫保險商品相關資訊請以該公司發佈之官方訊息為主。根據民眾透過保險經紀人轉傳的台灣產物公告,由於台產的「法定傳染病防疫費用保險」的保險商品,受到國人熱烈關注,湧入大量投保案件,將盡最大努力加速處理。初步清點多達300萬餘件,目前已專案成立各區服務作業中心,專責本防疫商品核保與出單作業,並已陸續寄發保單,並期望於6月底前完成所有出單作業。台產官方網站(https://www.tfmi.com.tw/)設有防疫保險訊息專區,民眾可上網了解相關保險商品、理賠文件及常見問題,後續會再提供保單進度查詢服務,供保戶隨時上網查詢。台灣產物「防疫神單」最新的2月17日的公告。(圖/保戶提供)
台灣產物保險近日推出「防疫保單」,受保人只要年繳500元,若收到政府隔離通知,就可申請10萬元理賠,吸引大批民眾爭相投保,各營業據點大排長龍,掀起全台「500元之亂」。對此,民進黨立委林楚茵透露,該防疫保單針對數種情況不予理賠,其中這次的部桃事件就赫然在列,提醒民眾購買前務必詳閱保單內容。林楚茵今(26日)在臉書提到,最近台灣產物保險推出的防疫保單引發民眾瘋搶,甚至有人認為可以靠這份保單賺錢,「然而,看到這樣的現象,不禁讓人有些擔心。因為如果保額和實際發生的損失相距若過大,就可能衍生有人試圖藉由保單不當利得的道德風險」,因此該保單也列出4種不予理賠的狀況。貼文提到,保單不予理賠的前2種情形為「被保險人前往疾管署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屬第三級的地區。(目前全球皆為第三級地區!)」、「被保險人在保險契約生效前已出境且在保險契約生效後因入境中華民國致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林楚茵提醒民眾投保前務必詳閱保單內容。(圖/翻攝自林楚茵臉書)另外2種狀況則是,「依中華民國各政府機關命令限制或禁止特定區域之不特定人外出之封鎖措施。(如本次部桃事件)」、「被保險人之故意行為(包括自殺及自殺未遂)、犯罪行為、非法施用防制毒品相關法令所稱之毒品。」林楚茵強調,保險公司預期會有投保人故意前往高風險場所,所以禁止類似行為,呼籲民眾切勿心存投機。貼文引發討論,不少網友留言「投保這種穩賠,宣布要隔離約5000人,他們就收盤了,基本上除非台灣像國外一樣失控,不然應該是白花500元」;也有保險理賠員補充,「保單的秘秘角角看多了,除外條款瞭解了沒有?等待期看了沒?限制條款有那些?不要以為中標了就可領到錢,任何保單清楚了契約內容再買也不遲」。
台灣產物推出的這一張保費500元、理賠最高10萬元的「防疫保險」大發威,全台各地民眾搶搭停售前「今天末班投保列車」。有人到台產各地營業據點排隊,確認買到手才安心,有的是透過保險經紀人公司授權信用卡付款投保,花東等外縣市民眾還趕赴郵局排隊匯入保險費,大家想盡辦法就是要買到這一張「防疫神單」。民眾一大早趕赴磊山保險經紀人公司總公司填妥防疫險要保書,看到現場眾多業務員都在為防疫保單趕工,磊山保經總公司行政部門人員,也全員出動協助整理資料。「大家要買到這一張防疫險的決心,實在是太可怕了」磊山保經人員說。台灣產物提醒民眾排隊評估恐怕要花上6小時,也難以澆熄大家搶買熱度。(圖/讀者提供)台灣產物總部也是從主管到業務人員,總動員協助民眾順利買到防疫險。儘管看到工作人員拿著「預估6小時排隊」的提醒貼心牌,民眾仍是勇往直前,從台北市館前路的台產總部電梯、騎樓,一路排到南陽街。台南等外縣市也是類似情況,花蓮郵局甚至湧入繳納保險費匯款排隊人龍。金管會統計,目前國內共14家產險公司發行共32張防疫保單(含對個人及企業),其中有七家的「防疫保單」被醫護人員整理為表格推薦,有台灣產物、富邦產物、旺旺友聯、富邦人壽、台灣人壽、新光產物及南山產物。其中,新光產物與南山產物是以「企業保險」為主,其他的台灣產物、富邦產物、旺旺友聯、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則是為個人保險。
台灣產物保險所推的500元/理賠5萬、10萬的「防疫神單」,今天(1月25日)周一停售,截止收件的時間到下午5點。各個據點門口一大早出現爆炸性的投保人潮,連馬偕醫院都傳出來不及為員工集體買神單的嘆息!目前有七家推出「防疫保單」的保險公司,有台灣產物、富邦產物、旺旺友聯、富邦人壽、台灣人壽、新光產物及南山產物;其中,新光產物與南山產物是以「企業保險」為主,其他的台灣產物、富邦產物、旺旺友聯、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則是為個人保險。台灣產物總部門口大牌長龍,搶搭防疫神單停售前、投保末班列車。(攝影/周志龍)華瀚保險經紀人公司副總經理蘇桔明建議,馬偕可與台灣產物商議以「企業保險」專案處理,或是另洽有推防疫險企業險的新光產物、南山產物,其中新光產物的每人保費500元,南山產物的則是一般店家7000元、診所1萬4千元。臺灣產險於1月22日發新聞稿說明,兼顧服務品質、保障所有保戶之權益及本公司風險胃納量,將於2021年1月25日(星期一)下午5:00起,停止「法定傳染病費用保險」商品之受理。臺產並說明「停售」的原因有二:一、本防疫保險商品近日因疫情關係受到全國民眾關注,目前湧入之案件數量遠超過該公司行政作業之負荷量,儘管該公司已緊急調派所有可調動人力支援紓解業務,仍不免影響其他保戶之承保作業及理賠報案、保單異動申請等之處理效率。二、依近日該商品之銷售情形,該公司預估即將達到臺產公司所設定之風險累積額度。台產「防疫神單」停售帶來全台「爆投」潮,光是台北總部就從電梯一路排到南陽街。(攝影/周志龍)台南的台產營業據點也湧現「防疫神單」搶購排隊潮。(圖/讀者提供)台產從主管到業務員全台總動員,協助民眾完成「防疫險」投保手續。(圖/讀者提供)
馬偕醫院原計畫為員工投保台灣產物保險所推出的防疫保險,由於保險公司臨時決定於1月25日下午5點起停售,院方考量有限時間內無法備妥要保人資料,只好喊卡。對此,記者請教華瀚保險經紀人公司副總經理蘇桔明,是否可有法解套?他建議,可與台灣產物商議以「企業保險」專案處理,或是另洽有推防疫險企業險的新光產物、南山產物,其中新光產物的每人保費500元,南山產物的則是一般店家7000元、診所1萬4千元。目前有七家推出「防疫保單」的保險公司,有台灣產物、富邦產物、旺旺友聯、富邦人壽、台灣人壽、新光產物及南山產物;其中,新光產物與南山產物是以「企業保險」為主,其他的台灣產物、富邦產物、旺旺友聯、富邦人壽、台灣人壽則是為個人保險。而現今最流行的防疫保單,就是被封稱為「防疫神單」的台灣產物所推出的防疫保險,因為限一人只能買一張,保費為500元;如果不小心收到政府的隔離通知書、隔離治療通知書或是檢疫通知書,保險公司則會依保單條款提供10萬元補償金。民眾投保台灣產物的「防疫神單」須多加注意,生效前已出境且於該保險契約生效後因入境中華民國致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者,則為「不理賠」範圍。
花500元可以買到台灣產物理賠10萬元的「防疫神單」,將於1月25日停售,截止收件的時間僅到下午5點。由於連日來湧入台灣產物各個據點投保人潮爆滿,現已可見工作人員預貼的排隊路線至一樓騎樓,迎接「500之亂的終戰日」。臺灣產險於1月22日發新聞稿說明,兼顧服務品質、保障所有保戶之權益及本公司風險胃納量,將於2021年1月25日(星期一)下午5:00起,停止「法定傳染病費用保險」商品之受理。台灣產物準備投保防疫險民眾的排隊動線。(圖/讀者提供)臺產並說明「停售」的原因有二:一、本防疫保險商品近日因疫情關係受到全國民眾關注,目前湧入之案件數量遠超過該公司行政作業之負荷量,儘管該公司已緊急調派所有可調動人力支援紓解業務,仍不免影響其他保戶之承保作業及理賠報案、保單異動申請等之處理效率。二、依近日該商品之銷售情形,該公司預估即將達到臺產公司所設定之風險累積額度。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緊張,讓產險公司發行的「防疫保單」一夕爆紅,甚至還引發一陣「團購」熱潮。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21日指出,從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21日止,產險公司的防疫保單銷售件數達14萬8,745件、初年度保費收入達7,152萬元。金管會主秘陳開元提醒,民眾投保時要避免「犯罪行為、故意行為」,所有的保險理賠都會有「除外條款」,更不可用保單來獲利。台灣產物保險近期推出的「防疫神單」,因不看職業、不分年齡、不問體況,年繳保費500元,不必確診,只要收到疾管署「隔離通知書」就可以理賠10萬元,搭上近期桃園疫情爆發後,一夕爆紅。王麗惠指出,2020年3月起,產險開始出現第一張備查的防疫保單,截至2021年1月21日止,已有14家產險公司推出32張相關保單(含企業、個人保單)自2020年3月以來至2021年1月21日,投保件數達14萬8,745件、初年度保費收入達7,152萬元。至於壽險公司較沒有這樣防疫專屬的商品。王麗惠解釋,主要是壽險保單的一般人身、醫療保險本來就有身故、醫療理賠,理賠範圍也含法定傳染病,所以本就有身故、醫療保障。台產這張防疫保單太熱銷,21日一度傳出要停售。王麗惠指出,各家保險公司會考量風險胃納,去調整銷售策略,若保險公司覺得風險太大,可以自己宣布下架。她強調,每張保單銷售前都要做風險控管,照保險法、條款約定,若承保時風險已發生(如:染疫或被隔離)就不會啟動理賠。王麗惠指出,該保單也有「除外條款」,像是「犯罪行為、故意行為」都不會理賠。還有「被保險人前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布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屬第三級之地區」、「被保險人在本保險契約生效前已出境且於本保險契約生效後因入境中華民國致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者。」、「依中華民國各政府機關命令限制或禁止特定區域之不特定人外出之封鎖措施」等情況也都不會理賠。所謂防疫保單,就是被保險人被認定應接受居家隔離、集中隔離、隔離治療、居家檢疫或集中檢疫時,保險公司會定額給付「隔離或檢疫補償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