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捷婉拒邀約不參選 「政治交給有能者」
「補教名師」呂捷主持全新談話性節目《呂氏戰國BATTLE》,今(18日)舉辦記者會,提到近期演藝圈于美人參選立委、賴佩霞成成郭台銘副手,呂捷被問是否有從政意願?他大方說不只一個政黨來找過,但目前沒有這計劃,「我都拒絕了,回對方說現階段不適合」。呂捷表示,政治交給有能者就好,也不在自己目前人生的前三選項內,「現在就是想先做好節目、顧好家庭、教好小孩就好,不過never say never,但目前就是沒有打算從政」。不過提到賴佩霞宣布投入選戰,引起不少議論。呂捷先前還針對對方的國籍問題,在社群上以王傑的歌曲〈一場遊戲一場夢〉來揶揄,「不要談什麼國籍,我或許因為這樣不能登記」、「那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雖然你名字還出現在媒體,在選票上面,可能沒有你」。今被問賴佩霞因從政掀起的不少風波的看法,呂捷說:「有什麼狀況,該處理就處理,該道歉就道歉。」至於是否有意找賴佩霞上節目對談?他坦言不排斥,「如果有適合主題,當然可以聊啊」。呂捷日前曾參與《人選之人-造浪者》的演出,飾演智庫副執行長,他直言沒有有跟飾演總統候選人「林月真」的賴佩霞對到戲。至於主持辛苦還是拍戲辛苦?呂捷說很難做比較,「演戲就是好玩,雖然是自由發揮,但沒有想像中輕鬆,像做這個節目也是一種學習,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愉快」。呂捷說老婆大人首肯才能接下新節目《呂氏戰國BATTLE》主持,為了錄影還要南北奔波,一周有三天時間在台北,兩天時間教補習班,基本上一周5天都很忙,「這節目談了6個月,我賺的任何酬勞都給老婆啊,名下沒有財產,家和萬事興,小孩一個11歲,一個7歲,有空就會多陪他們」,對於老婆展現出旺盛的求生欲。《呂氏戰國BATTLE》每周一至周三晚間11點華視新聞台首播。

緬懷三花創辦人 呂捷秀施純鎰「超特別名片」…老婆覬覦網友傻眼
過去曾創造出「我把關,你品管」、「你們需要的,三花都知道」等經典廣告台詞的三花棉業創辦人施純鎰,已於8日因病辭世,享壽88歲。為此,知名節目主持人呂捷,就在粉絲專頁上發文緬懷自己過去與施純鎰的一段小故事,更秀出施純鎰的「超特別名片」,讓許多網友都看傻了眼。呂捷日前在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描述起過去與三花棉業創辦人施純鎰一段小故事,當時他正隨著節目出外景,在一家餐廳中介紹在地美食,沒想到就突然有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家帶著助理過來打招呼,後來該名老者又自承身分,表示自己是三花棉業創辦人施純鎰。也可能是聊的很開心,也可能是真的很喜歡呂捷,施純鎰當時就說「呂老師,我給你一張我的名片~」然後就從皮夾內掏一張「兩千元的鈔票」要給呂捷。三花創辦人施純鎰超特別名片。(圖/翻攝自FB)施純鎰這個舉動當下讓呂捷十分傻眼,內心更是讚嘆「歐吉桑的斗內都這麼藝術嗎?」但即便如此,呂捷也認為不好白要別人的錢,就靈機一動,自己也從皮夾內掏出2張千元大鈔,很聰明的回應「董仔,我也跟你換一下名片」。但此舉還是遭到施純鎰拒絕,施純鎰甚至表示「我知道你是誰,不用名片,趕快去錄影,不然我沒節目可以看」。面對如此熱情的施純鎰,呂捷也就乖乖收下。雖然這張如此特別的「名片」一度要被呂捷的老婆摸走,但他還是想盡辦法將其留在皮夾內。而在面對施純鎰的離世,呂捷也表示「歐吉桑,一路好走!」不少網友在看到這篇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好暖的小故事」、「好可愛的老人家」、「實在的老董,一路好走」、「足感心的董事長」、「真是高段的幽默,兩位的切磋反應」、「兩人過招的程度不分軒輊啊」。

呂捷遶境多年! 曝媽祖顯靈故事
補教名師呂捷參與大甲媽祖繞境多年,去年他在臉書發起「離家吃走」計畫,挑戰20天從高雄走到三貂角,一共486公里的徒步之旅。今年大甲媽祖遶境,呂捷及團隊第一天就參與,從彰化走到嘉義,呂捷笑說:「走完一段我發現,還是騎機車好了,就當作員工旅遊。」跟媽祖淵源很深的呂捷,也透露跟媽祖之間的故事。呂捷第一次參與大甲媽祖繞境是大學的時候,當時看了一部紀錄片「大甲媽回娘家」,但卻因為大甲媽到北港去進香,叫做「回娘家」而引起全台爭議「大甲媽祖不是北港分靈」,鎮瀾宮取消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改往新港奉天宮遶境進香。呂捷當時保持好奇的心態,帶著武松(呂捷的老婆)前往一探究竟,到了現場,被現場的氛圍震撼,他表示:「大家的臉上都帶有一絲疲憊,但都充滿無謂著慈悲,這應該就是媽祖的精神。」有粉絲認出呂捷紛紛與他合照留念。(圖/呂捷工作室有限公司/ grantclassic提供)呂捷回想起去年「離家吃走」計畫,某天從大甲鎮瀾宮要出發時,大雨滂沱,呂捷心想都在廟了,不如祈求一下,就拿起了三柱清香,虔誠的對媽祖說:「我們從高雄要走到三貂角,已經走了250公里,還有剩下的220公里,雨這麼大,真的沒辦法走,希望路程大家都能平安健康。」說完將三柱清香插進爐子裡。沒想到雨勢真的變小,呂捷一行人也很感謝媽祖娘娘聽見了祈求。為了讓大家都能安全繞境,大甲鎮瀾宮首度與GC聯名合作,推出四力架2 Pro,手機支架,採用四爪金屬夾臂屬不銹鋼合金材質,不易有生鏽問題,還經過IPX6防水等級、震動測試。每盒附贈大甲鎮瀾宮平安符,不僅這樣,商品全都有過爐加持及香火添福,讓大家上路都能平安。

20天走完486公里!挑戰從高雄徒步到基隆 呂捷:這是神明保佑的旅程
從2022年12月22日當天,知名補教名師呂捷開始了「離家吃走」的徒步之旅,他計畫從高雄走到新北貢寮的三貂角。而在團隊成員協助與自身的堅持下,他順利的在10日完成這趟長達486公里的旅程。《CTWANT》獨家訪問呂捷這次旅程的心路歷程時,他則坦言「這是一趟被神明保佑的旅程」。呂捷開頭就表示「你能想像嗎?3個體重總和超過400公斤的男人,竟然有辦法走這麼遠」,他也表示,在結束這趟旅程後,自己瘦了5、6公斤,而團隊中一位原本體重有180公斤的成員五哲則是直接少了14公斤,另一位原本有120多公斤的成員小關,體重也是瘦了許多。而許多人都知道,近期台灣各地都有降雨,這也成為呂捷在行程上的困難。但呂捷表示,其實整整20天的行程中,只有1天是遇到大雨而只有走6公里,其餘的行程基本上都是無雨或是只有細雨的好天氣。呂捷也解釋,其實在20天的行程中,1天因為下雨所以提早結束,有1天是因為妻子女兒來探望,所以休息1天,而有1天是因為疲勞,所以將原定的行程分成2天走,也就是說,他們在17天內完成了原本計畫要20天才能完成的旅程。呂捷也提到「這趟旅程真的是神明保佑」,他表示在從台中大甲鎮瀾宮要離開時,當時看到天空已經開始下雨了,他就在廟內燒香,向媽祖許願希望能夠天氣晴朗,讓他順利的完成這趟旅程。而神奇的是,當呂捷將香插進香爐時,天空的雨就開始變小了,接著準備好行李走出廟門時,雨就停了,這樣幸運的事情也讓呂捷大呼「媽祖保佑」。眾人順利的於10日完成這次瘋狂的旅程。(圖/翻攝自FB)而在走到白沙屯前,因為白沙屯知名的拱天宮媽祖廟並沒有在原訂路線上,所以一開始並沒打算過去。而正當呂捷說出「沒有打算要去拱天宮」後,一走進白沙屯,天上就開始飄起「大雨」,呂捷表示「那是一種雨勢不大,但是雨滴超大顆的雨」。看到又下雨了,呂捷馬上跟負責探路的五哲討論,眾人就臨時改變路線,決定將該日的終點站設在拱天宮。而當眾人準備前往拱天宮時,原本的大雨又隨即停止了,如此神奇的事情也讓呂捷嘖嘖稱奇。呂捷也表示,除了媽祖保祐以外,其實在倒數第二天與最後一天時都發生神奇的事情。在9日當天,氣象預報全台有雨,但是當時已經抵達基隆的呂捷為了趕進度,希望更加接近最後的目標地點三貂角,所以當天不斷的延長行走的距離,最後當天走了30多公里。而神奇的是,在整趟的行程中,呂捷幾乎沒有遇到下雨,甚至一直到眾人抵達休息地點後,天上才降下滂沱大雨。最後一天也是如此,眾人在前往最後的目標地點三貂角時,天上開始烏雲密布,而團隊成員小關在這時候表示要去一旁的關公廟借個廁所,所以呂捷就獨自緩步前行。之後小關回來後,表示自己也在關公廟燒香,向關老爺表示「我們的行程只剩下最後的40多分鐘,希望關老爺能夠借我們最後1個小時,讓我們順利的完成這趟旅程」。而神奇的是,許完願之後,原本的毛毛雨也立刻停止了,眾人也順利的抵達三貂角。而就在大家因為完成目標而歡呼、擁抱、甚至是激動落淚的時後,天上開始降起大雨,時間正好不多不少「剛好一個小時」。如此神奇的際遇,也讓呂捷在完成行程後,回程就跑到這間關公廟祭拜還願。在訪談的過程中,呂捷多次表示,走這趟行程不只自己很累,其他的夥伴也非常的辛苦。而他也提到,原本自己酒量甚好,結果在10日的慶功宴上,自己竟然2杯酒就醉倒了。而對於自己以43歲的姿態、沒有任何打混的、一步一腳印的完成這趟486公里的徒步之旅,呂捷對自己、對大家的毅力也感到驕傲。而在問到未來是否有計畫完成東半部的徒步之旅時,呂捷笑著說「等我哪天頭被撞到時再說吧,這趟旅程真的太辛苦了,真的會走到自我懷疑」。

如何面對網路霸凌 呂捷四階段進化「現在從無感變成享受」
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曾說「每個人都會聞名於世15分鐘」,隨著網路的迅速發展,這句話不再是空話,太多人因為網路而瞬間爆紅,但也有很多人因為網路而面臨到嚴峻的霸凌情形。知名補教名師呂捷就分享自身經歷,告訴大家該如何面對網路霸凌。呂捷於12日在臉書上發文,內容中將「面對網路霸凌時的心態」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難過、憤怒、無感到進入涅槃與享受。呂捷表示,自己在網路上也常被酸民攻擊,舉凡,職業、長相、身材、出身,連笑聲都可以罵「還有人說我是淫師」。呂捷認為「網路就是這樣」,一堆人躲在一個ID(或是很多個ID)後面如巨人般的輾壓所有的一切,用極盡尖酸刻薄的語言來當武器、刷存在感,只要有錢繳網路的月租費他們就是神。「好吧,就算沒錢繳網路費,他們也可以到處蹭WIFI」。他也回憶起自己的成名歷程,早在2014年他因為水肥車教學影片爆紅網路時,隨即遭到王丹、陳韋廷等人指責,瞬間就讓呂捷體會到網路霸凌的恐怖「留言區的用字遣詞之難聽,超越我的想像」、「他們會開始無中生有的幫你安排罪名,反正就是所有能想像到的壞事都安在你身上,那段時間我看著留言黯然神傷」。最後呂捷與王丹達成協議,日後授課不再講述水肥車的橋段,自己也不會在使用水肥車的影片,這才讓整起事件落幕,順利回歸到日常生活。而呂捷也在文中表示,自己日後曾經遇到當時罵他非常難聽的政治小網紅,在面對到該名小網紅致歉時,呂捷笑笑地回應「那個時候罵我的人多了,沒事沒事」。 呂捷受訪時表示,在面對網路霸凌時,除了自省「自己是不是真的有犯錯外」,最重要的就是心態的穩定。在面對這些無端謾罵的「鍵人、觸生」時,「跳過憤怒、進入無感,就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護好自己的心情」。

強調「勝敗乃兵家常事」 呂捷:選舉就像煎魚
2022年九合一大選於26日結束,由於外界認為本次選舉是民進黨創黨以來最慘紀錄,不少支持者也難以接受,紛紛發文痛批、控訴。為此,知名補教名師呂捷發文表示「選舉就像煎魚,翻過來翻過去」,呼籲民眾應恢復理性、回歸日常。知名補教名師呂捷於27日在臉書上發文,開頭就明言「政治是大事,但不見得是偉大的事」。他也回顧從2004年起台灣的選舉歷史:2004年,陳水扁當選總統,綠營高層說『我們要做好長期執政的準備』2006年,地方大選民進黨大敗。2008年,總統大選輸了兩百多萬票,有人說民進黨20年內爬不起來。2014年,風雲變色。2016年,蔡英文輕騎過關。很多人覺得國民黨末日已現。2018年,韓流襲捲全台,綠營兵敗如山倒2020年,蔡英文創下了史上最高得票紀錄817萬票,並在國會取的過半席次。2022年,民進黨九合一的選舉大敗,輸得比2018年還慘。寫完這段歷史後,呂捷表示「所以,勝敗乃兵家常事,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他認為,台灣的選舉就像煎魚一樣「翻過來翻過去,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他雖然用煎魚比喻台灣的選舉,但他也強調「煎魚的那隻手不是紅藍綠白,也不是媒體,是民意」。對於一直爭鬧不休的網軍、媒體帶風向等問題,呂捷也表示「網軍、媒體能帶風向有兩個要素,幽默、合乎常識,一旦過了就會反噬」。對於日後是否還有網軍,呂捷則認為「在這幾次大選之後,相信我,網軍沒有這麼重要了」。呂捷也分析,在本次選舉中可以看到「討厭的力量往往比喜歡大」、「豬隊友比神對手更可怕」等現象。而呂捷也認為「台灣的民主越來越成熟,如果有一天可以排除中國因素,我們會更加健康」。

絕美文藝新據點 桃市圖眾星雲集熱鬧登場
萬眾矚目全台最大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館,將在11 月05日起揭開活動序幕。系列活動以「當我們在樹裡漫讀」為主題,推出名人沙龍x生活講座x創意策展x兒童閱讀x藝術教育x數位學習六大主題,共超過30場活動,是台灣最多元、最盛大的跨界文化活動,包括人氣演員陳庭妮、創作歌手鄭宜農、歷史補教名師呂捷、暢銷作家吳若權等連番上場。這次活動也是華山文創園區第一次跨出台北市,操刀跨場域的藝文活動。華山文創園區為亞洲最受矚目的文創重鎮,運用多年執行「會展演店」的經驗,與桃市圖攜手合作各類精彩活動,並在桃市圖新總館七樓企劃沉浸式創意策展,預計將掀起一波話題。「當我們在樹裡漫讀」系列活動(圖/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提供)。12月17日將邀請演出《火神的眼淚》電視劇,並入圍今年金鐘獎的人氣演員陳庭妮參與,這也是陳庭妮首次參與藝文類大型講座活動,與作家蔡詩萍暢聊閱讀之於戲劇的啟發;擁有多重身份的創作才女鄭宜農,以「閱讀的重量」為題,與作家許悔之深入對談,如何從閱讀上得到力量成就自己;補教名師呂捷也常於社群討論「為什麼要讀書」之議題,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藉由名人的人生經驗,共邀桃園民眾走進圖書館。主視覺邀請桃園出身的國際級插畫家湯舒皮來設計,圍繞生命樹概念為桃市圖新總館量身打造,以「樹」為主題,風格童趣自然,並透過閱讀彰顯人與自然的生命循環,色系溫暖柔和,預計將引起插畫迷的熱烈討論。湯舒皮曾與日本暢銷作家吉本芭娜娜,共同合作故事繪本,國內外粉絲眾多。「當我們在樹裡漫讀」主視覺(圖/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提供)。此次創意策展以「解讀人生的語言-桃市圖二十四節氣」為主題,透過二十四節氣,以嗅覺、視覺、觸覺去規劃不同的體驗區,如節氣香氛、節氣物種、知識解讀等,讓觀展者感受細微的季節變化,帶出節氣x人生x閱讀間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邀請桃園在地品牌「Pinscent獨立調香」合作,規劃二十四節氣有對應的香調,調香師王黎黎為這次活動打造專屬的桃市圖「立春」香調,帶出生命樹乃萬物起始,將在會場中首次曝光。還有更多講者活動,邀約對象包括鬼才導演盧建彰、諮商心理師許皓宜、知名講師張忘形、暢銷作家李儀婷、作家小印及小資YP等人出席講座。相關講座活動請上Accupass平台搜尋「當我們在樹裡漫讀」報名,更多資訊請上桃市圖官網(https://reurl.cc/MNrl7v)及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妻打來哭訴車被偷「真相竟是違停拖吊」 補教名師傻了:她開我的車
補教名師呂捷以幽默的上課方式,將枯燥無味的內容講得精采生動,深受許多學生喜愛。時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的他,今(21日)接到老婆打來的電話,哭訴車子被偷,遇到擄車勒索,真相卻超糗。呂捷在臉書透露,他中午在書房寫書寫到一半,老婆打電話過來,接起來就聽到對方焦急地哭聲,讓他十分緊張,詢問後得知是因為車子被偷,內心難受不捨,不是因為車子丟了,而是感受到老婆哭得梨花帶淚的心痛。當下他趕緊安慰:「寶貝不要哭,不用緊張。我們有買保險,保險會理賠的!我們先打電話報警,然後聯絡業務員,放輕鬆,頂多再買一台就好啦!」呂捷接到老婆的電話得知車子被偷,結果竟是被拖吊。(圖/翻攝自呂捷臉書)然而,老婆情緒還是相當激動,邊罵邊哭,憤怒地咒罵偷車賊,也擔心保險理賠夠再買一台車嗎?而原本的車找得回來嗎?呂捷耐心一一解釋,不斷安撫對方,「寶貝,我們不哭蛤,不哭不哭眼淚是珍珠!」但是電話那頭仍不停傳來啜泣聲,就在那一剎那,他一個念頭,叫老婆看一下地上,「小偷有沒有用粉筆留下聯絡資料,妳的車牌和電話?」結果真的有。呂捷指出,老婆認定是遇到擄車勒索,他無奈表示:「妳的車沒有被偷,妳應該是違停被拖吊了,拿著妳的行照去領車就好了」,原本對方要他過來一趟,但是他覺得這種事,搭計程車去就好,沒想到老婆下秒丟出一句:「我今天開的是你的車」,讓他不得不趕往拖吊場,直言:「這是個局,一切都是套路」,事後也在底下附註:「違停是不對的行為,尤其是開別人的車…還叫苦主來買單!」

友支持廢死…被問「這句話」秒沉默 呂捷轟「慎殺不等於廢死」論點被推爆
台南殺警案引起社會譁然,凃明誠姐姐一度在鏡頭前激動怒吼,「去你X的廢死團體!都給我滾去十八層地獄。」讓死刑存廢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對此,歷史名師呂捷透露,過去有位朋友支持廢死,然而若牽扯到身邊的親友,對方就猶豫了,「慎殺不應該等於廢死。有教化之可能也不代表要原諒並讓加害者接受較輕的刑罰。」呂捷在臉書表示,「我曾經在多年前跟一位支持廢死的朋友討論過『原諒』的話題。我笑著看著他:『你覺得所有罪行都有值得被原諒的點?』『是的!』他堅定地回答我。我再度笑著看著他:『如果是暴力性侵殺人呢?』他提出了一堆個案、研究和論點,結論是『可原諒』!」「那如果受害者是你女朋友呢?」呂捷友人思索片刻,彷彿在模擬、感受那個情境,接著說我會很難過、很痛苦,但痛苦與難過不能改變什麼!原諒、放下才能讓我繼續走下去!」就在這一剎那間,呂捷露出詭異的微笑說,「旁邊這位亮麗的女孩是你的女朋友吧?來~我要搓她的胸部三下,你要原諒我喔!」對方卻瞬間沉默了。呂捷直言,「站著說話腰不疼,針扎到肉才知道會痛!慎殺不應該等於廢死。有教化之可能也不代表要原諒並讓加害者接受較輕的刑罰。支持廢死者有三點主要論述,其一、萬一是冤案怎麼辦?其二、有教化之可能?其三、原諒」呂捷接著說,「由於我們都沒有上帝的視角,所以當今的台灣對於『死刑的判決』極為謹慎。現在要在台灣被檢察官求處死刑,並在各級法官三審定讞後依舊判處死刑,都是經過反覆的提訊、調查和充足的證據。且判處死刑的案件都是社會矚目的案件,各大新聞台盯著、民眾看著,有一點不合理的地方立刻會被揪出來。」呂捷認為,「原諒。電影《火線救援》裡丹佐華盛頓有一句經典台詞『原諒他們是上帝的事情,而我的任務是送他們去見上帝』。路人沒有權力談原諒,只有上帝和受害人的家屬才有資格談原諒。」

護士妻改做直播後私聊富豪…還要約出門吃飯 夫怨:她說是「拓展人脈」
近年直播產業日漸發達,不少直播網紅收入驚人,也吸引許多人轉身改當直播主,不過一名人夫在社群平台抱怨,自己老婆原本是護士,後來改行投入直播產業後,竟開始與一名40歲小富商天天私聊,讓他隱隱感覺「頭上綠綠的」,幾經勸阻仍然無效,讓這位人夫動了想離婚的念頭,哀嘆「直播讓我們快變成單親家庭」。男網友在社群平台Dcard發文,表示自己的太太原本是一名護士,後來夫妻倆有了小孩,妻子常常覺得被家庭、孩子拘束,近期因為身體狀況轉行當起直播主,沒想到剛開播2個星期,就發現到直播的樂趣,還可以受到很多男網友的追捧。該名網友接著抱怨,自雖然妻子開直播時,會有很多男網友吹捧、稱讚,但是其收益有大部分都是來自他的打賞,沒想到最近他還發現,妻子竟頻繁與一名40歲小富商私聊,聊完還會刪訊息,甚至開始說要跟對方約會吃飯,理由是要「拓展人脈」。男網友坦言,自己感覺「頭上快要綠綠的」,即使向岳母反映,岳母也幫忙罵過老婆,但妻子根本不在乎,還高呼自己想要自由,讓網友坦言開始想要和老婆離婚。對此,不少網友留言替男網友抱不平「不如找些證據狠狠敲一筆」、「直播女碰不得」、「想要跟單身一樣自由真的不要結婚耶」、「他想要自由就給她好好自由啊」,知名歷史老師呂捷則留言笑道「施主,關掉她的美肌必能關掉你的煩惱」。

南美館掀殭屍熱!呂捷科學解析湘西趕屍 揭「半自動大體搬運」祕聞
南美館殭屍展近來話題不斷,也因為觀展人潮實在太多,南美館就正式公告,7月1日起要採取預約制。歷史名師呂捷,也跟上這波潮流,分享了關於「湘西趕屍」的奇聞軼事!呂捷今(29)日在臉書上分享殭屍話題,他提到「湘西趕屍」與太平天國有關,當時在清末年間,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剿平太平天國之亂,但當時的曾國藩手握重兵,深怕慈禧太后會心生猜忌,於是便想裁軍,曾國藩擔憂如此龐大的軍隊回鄉沒飯吃,恐又會衍生另一波亂事,於是將弟弟曾國荃從太平天國搶來的庫銀,都發給湘軍。不料,這群湘軍卻成了土匪山賊眼中的肥羊,錢財屢屢遭掠,於是就有湘軍扮起「趕屍」人,並將錢財放進棺材裡,藉此躲避土匪目光。呂捷也說,古代有一種刑罰叫做墨刑,軍隊逃兵的額頭上會被刺字,有些人為了避免被認出是湘軍,就會在額頭上貼符,擋住受刑人標誌。南美館近來殭屍展引發話題,呂捷臉書解說「湘西趕屍」。(圖/擷取自達志影像)至於殭屍是否真的出現過?呂捷也解釋,古代交通不便,又覺得看到大體會有煞氣,因此晝伏夜出,在晚上行動。而有些地方沒有道路,沒辦法用車運,只好穿著夜行裝在夜間用背的方式運送。而往生者手搭在搬運員的肩膀、身體僵直,為了不讓大體變質所以在山林野地快跑,乍看之下會以為大體伸直雙手自己在跳。呂捷表示,這就是目前看過對「半自動大體運輸」最科學的說法。

給畢業生的忠告 呂捷:長大是「責任無所遁逃於天地間」
不管是國中升高中、高中生大學,或是大學生準備畢業,由於進入到畢業季的關係,不少學子都準備進入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知名補教名師呂捷也在臉書發文祝賀各位學子,但他也表示「所謂的長大,就是所有責任無所遁逃於天地間」。呂捷在臉書上發文,內容中表示,前陣子網路上有著「讀書到底有沒有用」的討論」,而呂捷認為「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但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因為不同的付出,所以獲得不同的結果。但有鑑於太多人把學習簡化成「學歷」,關於這點,呂捷表示「學歷是一張入場卷,它可以證明你在某一個領域裡面受過一定程度的專業訓練」。而當踏出校門後,過往在校表現在職場上是「不值一提」,學生們反而要開始學習「如何將學歷轉化為經歷」。呂捷也提醒畢業生們「你會突然發現所謂的公平正義&原則,會隨著人事物與時空環境的改變充滿了彈性!你會突然發現以往認知的『價值』會被現實的『價格』摧毀。」或許你感到疲憊,對生活充滿抱怨甚至萌生「掛冠求去」的念頭,但接踵而來的「是房租、帳單、生活支出以及人情世故的開銷」,這些都在在讓人死命地咬牙撐住。呂捷也笑道「這些事情會讓人從『老子/老娘不幹了!』變成『老子/老娘…我哩X!X!X!……我繼續幹』」對於成長,呂捷也表示曾經有小孩問他「長大是什麼感覺?」而呂捷認為「長大就是,所有責任無所遁逃於天地之間!」。

徹夜連震讓呂捷憶起921 郁方淡定回應網友大讚「有智慧」
台灣23日凌晨1點41分左右發生規模6.6強震,各地最大震度台東6弱、花蓮5強,另有11個縣市4級,是該處48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讓不少民眾半夜驚醒。而補教名師呂捷也因此回憶起921不好的感覺。藝人郁方則是淡定的認為「地震那麼大,要跑也來不及」,乾脆好好睡覺,被網友稱讚「有智慧」。在地震發生之時,身處在高雄的知名補教名師呂捷也感覺到震盪,他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發文「怎麼搖這麼大、這麼久,有921的感覺。願一切安好、大家平安!」而也由於後續接連一直有餘震傳出,這也讓呂捷直呼「到底要震幾次。」不少網友在看到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有先收到警報,先驚醒」、「叮咚完馬上搖,真的晃久,願一切平安」、「讓我想起之前的台南大地震」、「虔誠祝禱無災無難,願一切平安」、「屏東市很搖,一切平安」、「接近1:47,勾起921可怕回憶」、「想起可怕的921夜晚,願平安」。 而藝人郁方稍早也在粉絲專頁發文,描述自己在地震當時的感覺。在地震發生之時,他聽到老公大喊「老婆!地震了!好大!快點快點!」但是早已入睡的郁方被吵醒後,僅表示「地震這麼大是要跑去哪裡?還是好好睡覺吧」。睡醒之後的他,認為當時的自己實在「太過冷靜」,但他也認為「生死有命」。郁方後面也解釋「這幾年的天災人禍,我已經希望自己可以做到:萬一無常來臨,能夠不帶遺憾離開,這樣人生就很圓滿了。希望天佑台灣一切平安,大家都好嗎?」不少網友在看到郁方的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親身經歷過921的恐怖,成為一生的陰影,我也想淡定,但不可能」、「真的大的也來不及跑」、「怎麼可以這麼樣的冷靜!我嚇到現在腿還是軟的」、「沒錯,生死有命不留遺憾的過日子,才是對的」、「無為而為,有智慧!」、「欣賞你對生命的豁達,學習」、「真的欸!好像就是躺在床上等著一切」。

谷底翻身3/面對網路霸凌雲淡風輕 呂捷五大妙招教你如何「解決衝突」
永遠笑口常開、出口幽默風趣的呂捷,在這次的訪問中跟我們分享了他去年經歷一整段時間的低潮,以及自己是如何排解、沉澱、找尋到目標。而他也跟《CTWANT》提到,其實人生的問題往往源自於衝突,至於要如何解決衝突,他有他獨特的招式。呂捷解釋,要解決問題之前,要先了解自己問題的根源。他以過去爆紅之初卻遭人謾罵之事為例,他表示當年自己沒有收入已經夠煩了,一覺醒來卻無端遭人點名責罵,同時又看到許多自己壓根都不認識的人都在問候自己全家老小。「你知道那時候我快瘋了嗎?」呂捷表示,這是他當時第一次體會所謂的「網路霸凌」。最後他與出言責罵的人達成和解,他也表示自己從中學習到不少事情。如今的他再回頭看當年的事情,他解釋「網路謾罵是有,但更多的是自己莫名其妙給自己恐懼與壓力」。在歷經多年的歷練,再加上對網路文化的熟悉,對於所謂的網路霸凌,他早已看得雲淡風輕。呂捷表示,他曾經歷過網路霸凌四階段,一開始很難過、之後很憤怒,再來進入了無感狀態,最後他自嘲已經成為「享受」。如今的呂捷,在面對霸凌時抱持著一種灑脫的心態「被無由的謾罵時,就當他是在自我介紹,被惡毒詛咒時,你就當這是他的自我期許!每個批評你的人,你都要回應的話,你不就比警察局還忙?如果謾罵跟詛咒有用,人類早就絕種了!」呂捷也直言「顧好自己該做的事,遠比路人甲做了什麼還重要」,不要因為別人的言論而影響到自己內心,維持內心的平和,才有辦法解決自己遭遇的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呂捷也認為,部分人的低潮根源,其實是源自於與他人的衝突,從小到大學校都告訴我們要「與人為善」,但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該如何解決衝突」。呂捷引述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的「處理衝突五大步驟」,他認為在遇到衝突時,第一是要表達自身憤怒,不要讓對方認為你是個軟柿子好欺負。第二是要展現自身實力,要讓對方清楚知道你有足夠能力影響事情的發展。第三是要讓對方相信「你是玩真的」,讓對方清楚意識到「你不好拿捏又有能力改變事情時」,再怎麼樣的無理與無禮也會收斂。第四就是提出自身訴求,清楚的告訴對方你的需求與目標,或是對整件事情的想法。第五點,則是要讓對方清楚理解,「在答應你的訴求後,他所面對的傷害立刻停止」,這時候對方通常就會在基於期望降低自身傷害的立場,思考是否要答應你的訴求。呂捷解釋,與人為善是個眾人皆值得學習的處事方式,但這並不代表自身要隨意遭他人蹂躪,清楚的讓別人知道「我好相處,但我不好欺負」,其實往往可以解少許多莫名其妙的紛爭與衝突發生。

谷底翻身2/人生起落飄浮不定「如何面對低潮」 呂捷:先在家睡覺沉澱
在鏡頭前總是妙語連珠、幽默逗趣的呂捷,在看似順風順水的發展過程中,其實也遭遇了許多低谷與挫折。而《CTWANT》也詢問呂捷「該如何度過低潮來振作」。呂捷很認真的表示「不管現在正在處理多大的事情,先停下腳步來沉澱」。呂捷表示自己已經40歲了,他認為40歲應該是一個在「社會上發光發亮的年紀」,但他沒想到他所遇到的情況是電視台工作結束,再加上原本工作重心的轉移,呂捷第一時間也難以回到節目主持前的工作日常,再加上疫情爆發,收入再次急速歸零,壓力再次排山倒海而來。呂捷認為在疫情期間,在台北不可能找到發展的機會,所以毅然決然地決定回到自己最有安全感的故鄉-高雄。回到高雄之後,呂捷停下自己找尋工作機會的腳步,將過去許多決定、思考,拿出來重新解構、重組,換個角度觀看自己過去的許多生活狀態與決定,清點自己手上的籌碼,身上的武器,用沉澱來換取跟自我對話的時間。呂捷也反思了過去的生活,在成名之後,沒有任何停止的演講、廣告邀約、代言,甚至到後面的電視台工作,每天都是塞滿的行程,他知道自己像無頭蒼蠅一樣的在工作,但實際上卻是不知目的的繁忙,表面上的充實與忙碌,反而讓內心找尋不到自己的目標。呂捷引述古典文學《大學》的一段話「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其中「定、靜、安、慮、得」五字讓他受益良多,他知道自己必須在這段沉澱期中,「定」找到自己的志向、「靜」保持心能寧靜、「安」讓心態處於安穩不恐慌的狀態,接著「慮」思考該如何朝目標前進,最後才能完成至善境界的「得」。而他也正是在這段沉澱期中,完成了自己的新書,同時也找到之後前進的目標。呂捷認為,人總有三衰六旺,他建議如果真的運勢不好、面對低潮、挫折,甚至危機時,不要急著「做什麼來改變」,而是應該「先在家裡睡覺」,決定「現在不要做什麼」。千萬不要在無所適從、手足無措的時候,逼迫自己為了「改變現況」而亂下決定,因為這時候的決定往往都是錯誤的。由於過去的積累,讓呂捷這次有辦法沉澱好幾個月不工作來沉澱,他也清楚其實許多人沒有這樣的條件可以揮霍,但他還是建議那些面對挫折的讀者「至少也要想辦法空出幾天,找不到目標沒關係,至少也要冷靜下來。」在本次的訪問中,呂捷不斷的反覆強調在面對低潮、挫折、甚至是危機時「沉澱的重要性」。最後他也提到自己常說的一句話「今天的大事,是明天的小事,是明年的故事」,希望自己的方法,可以幫助那些處於低潮的讀者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