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價今漲11% 夏月衝擊近160萬戶
電價今天起平均調升11%,廣及民生、小商家、產業用戶,雖然官方宣稱民生受影響戶數不及9成,僅93萬戶。實際非如此。到了6月夏月電價期間,將有近160萬戶直接跨過700度起漲門檻,電費直接調升。另外間接受影響的還有百萬租屋族、300萬華廈、集合住宅用戶,不是面臨被房東漲價,就是因公設要分擔更高電費、管理費。全國有1324萬用電戶,4月起,住宅每月用電701度、1001度以上起漲3%、10%,小商家1501、3001度以上起漲3%、5%。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更一口氣調高17%。除了產業成本增高,後續是否推升通膨外,民生住戶方面,台電雖宣稱全國僅7%、93萬戶住宅受影響,但這是藉由年平均度數拉低讓「帳面數字」好看。實際6到9月,隨著冷氣全開,月用超過700度以上住戶將提升到12%占比,也就是至少159萬戶會被直接漲到價。夏月電價從701度起,每度新價來到5.83元,1001度起,更直接跨過7元大關,創7.69元新高。屆時一戶如果用1000度,每年電費比未漲前多出612元,假如用到1500度,則年電費更要多出4812元。300萬戶華廈、集合住宅的「大公」、「小公」電費都將調漲,前者至少月用萬度以上,漲幅1成。後者電梯照明多為表燈用電,漲幅3%~10%,平均月用3000度以上,社區越大,用電越高,不過可分擔戶數也較多。至於租屋族更可能受房東亂喊價衝擊,立委何志偉、郭國文、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昨開記者會,呂指出,從台電公布電價後,就發現在網路上許多討論甚至喊價,從1度電6元到7元、7.7元都有。雖然台電祭出誘因,只要分租套房裝設智慧電表電價,房東就可以獲得凍漲。但何、郭都質疑,房東要裝需揭露自己當包租公、包租婆,此政策恐「看得到、吃不到」,呼籲應讓房客可查詢用電資訊。根據定型化契約,房東收取電費不得超過台電表定最高級距金額,何志偉批評,不肖房東「把天花板當地板」,內政部也應將上限改不得超過電費單列出的「每度平均單價」。

2023電費漲價懶人包 8常見問題一次看
台電4月調漲電價平均11%,民生住宅從700度起漲,這衝擊6月接下來要開始的夏月電價,屆時1000度以上用戶,電價瞬間再拉高到1成,將出現國內首見「7」字頭電價,每度超過7.6元,而去年此級距已被漲9%,2次合計漲幅飆近2成。不僅如此,現行一屋多隔的分租套雅房百萬租屋族,也可能因共用總電表,難逃被漲較高電費,堪稱最難熬的夏天。綜合《風傳媒》、《三立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的報導,《CTWANT》整理2023年電費漲價懶人包,解答民眾如何判斷自家電費到底漲不漲?一共調漲多少?哪些行業衝擊最大?分租套房如何不漲價?共8個常見問題,一篇文全看懂!另外,3月27日起,民眾還可至「電價及費率資訊揭露專區」,了解本次電價調漲費率相關資訊及台電公司成本資訊。2023年第1次電價調漲時間?4月1日起平均電價調漲11%,民生用電平均每度從2.61元漲到2.65元,漲幅約2.6%;產業用電平均每度從2.91元漲到3.38元,漲幅14.2%。如何判斷自家電費到底漲不漲?本次電價調漲約影響177萬戶,家庭戶有93%、1231萬戶不受影響。民眾可查看電費帳單當中的「用電種類」及「計費度數」,了解是否為調漲類別,700度以下不調整、701至1000度調3%、1001度以上漲10%。台電指出,國內住宅電價為累進計費制,電價調整方案雖是700度以上調漲3%、1000度以上調漲10%,意思是超過的度數才會被調漲,其中700度到1000度每月最多增加45元。以單月用電710度來說明,只有多出來的10度電費率會被調漲。此外,用戶若每月用電超過700度,也可評估選用「時間電價」方案,尖離峰時間分開計費,不受累進費率的影響。分租雅房、套房「共用電表」如何避免漲價?分租雅房、套房通常都是使用共用電表,一戶用電加總後可能超過700度,4月1日起平均電價調漲11%,等於夏季電費飆破1度7元,房東如果不想吃虧,就會向房客們漲電費。對此,經濟部表示,租屋族可請房東電洽台電免費申請裝設「智慧電表」,並接受台電的節能輔導,即使每月總用電量超過700或1000度,也可以不漲價。裝上智慧電表,還可以選擇「時間電價」方案,調整用電習慣,善用尖離峰電價,整體電價還可以省更多。哪些行業衝擊最大?哪些行業衝擊較小?餐飲業、理髮店、雜貨店、超商等的「小商店」,調幅低於住宅,1500度以下不調整、1501至3000度微調3%、3001度以上調漲5%超市、中小型企業等「產業低壓」電價調漲10%台鐵、高鐵、捷運或晶圓代工廠等「產業高壓及特高壓的用電大戶」,調漲其電價17%,為本次電價調漲衝擊最大。為減緩用電衰退產業衝擊及照顧產業弱勢,2022年下半年用電衰退10%以上的產業調幅減半,農漁業電價不調整。社福團體,包括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庇護工場、立案社福機構及護理之家等2.2萬戶用電,基於照顧弱勢精神,本次電價凍漲。用戶可依電費帳單上所列的「行業別」,判斷是否屬不調漲範圍。公設用電計入家戶的流動電費嗎?經濟部表示,公設用電因為是獨立電表,所以跟家中電表是分開計算的,您的家戶調漲標準,仍是以家中的電表度數計算,公設用電不計入家戶的流動電費。93%家庭真的不會漲價?經濟部表示,家中收到的電費帳單都是2個月為一期,所以只要2個月的用電在1400度以內,就不會漲價。以電費來看,就是非夏月(10月-隔年5月)3832元、夏月(6-9月)4508元以下的家庭用戶,不受影響。一期用電超過1400度會怎樣?住宅電價是累進計費,新電價是每月用電超過700度微漲3%,超過1000度漲10%,超過的度數才會被調漲。經濟部說明,以2個月為一期的帳單來看,用電1420度(每月710度),只有多出來的20度電,費率會被調漲3%,平均電費從4156元變成4160元。如果一期用電2020度(每月1010度),只有超過1400度的部分有調整,其中600度(1401-2000度)調漲3%,有20度(2001-2020度)調漲10%,平均電費從7148元增加到7250元。高鐵、台鐵及捷運是用電大戶,票價會不會因此調漲?據《ETtoday》報導,高鐵表示,正在進一步了解中,評估內部之營運成本後,再由董事會決定。至於台鐵的部分,台鐵局長杜微則表示,估計電價調漲1年會增加2.5億元到3億元支出,本週將請台電凍漲,目前沒有調漲票價的規劃。據《中時新聞網》的報導,台北捷運指出,會配合政府政策辦理,目前仍未明確告知未來是否調整票價;新北捷運則表示,用電量沒有台北捷運高,影響較少,因此暫未討論票價調整問題。桃園捷運表示,會向台電爭取更優惠的交通運輸動力電價折扣;台中捷運目前沒有票價調漲規畫;高雄捷運則坦承,電價調漲導致營運成本吃不消,呼籲中央應給予電價調漲優惠。

台電4月調漲電價平均11%!6月首見每度7.6元 百萬租屋族難逃
今年最新夏月(6~9月)電價預估表。台電4月調漲電價平均11%,民生住宅從700度起漲,這衝擊6月接下來要開始的夏月電價,屆時1000度以上用戶,電價瞬間再拉高到1成,將出現國內首見「7」字頭電價,每度超過7.6元,而去年此級距已被漲9%,兩次合計漲幅飆近2成;不僅如此,現行一屋多隔的分租套雅房百萬租屋族,也可能因共用總電表,難逃被漲較高電費,堪稱最難熬的夏天。每年6到9月,台電都要實施較貴的夏月電價,每個級距本就比非夏月高13%~27%左右。以現行700度來說,每度為5.66元,1000度以上更達6.99元。等新電價實施後,今年6月,700度以上費率將拉高到5.83元,千度以上更史無前例衝破7元大關,創7.69元新高價。不僅是高端豪宅,只要家中有三台冷氣的住戶,屆時很就可能每度被收到新的5.8元或7.6元,換言之衝擊戶數,絕對超過經濟部宣稱的700度以上僅93萬戶。另外,以學生、上班族為主體的300萬戶租屋族也成為受波及目標。現行租屋分為雅房、分租套房、獨立套房與整層住家4種,最可能受電價影響是前兩種,因為雅房、分租套房常採一屋多隔,多戶共用一個總電表,而台電電費採累進費率,合計後很容易跨過700度、1000度,成為被漲到電價的族群。崔媽媽基金會法務組長曹筱筠表示,非獨立電表者,房東大概採「契約約定」與「按台電費用計算」兩種,後者比較沒問題,但是前者就得看房東。有的房東採全年均一價,直接每度收5元到6元不等,有的甚至按台電現在最高價6.9元收取,因為只要住宅租賃契約約定價格沒超過台電表定價,就不被認定違法。對租屋族可能被用調漲電價計費,台電建議套房可裝獨立電表計費,就不會被用高級距費率收費,但要看房東意願,還得請水電行分隔屋內線路。

高壓用戶夏月電價恐延1個月 估2.5萬戶受影響
電價費率審議會今(19)日召開,台電目前每度售電成本約3.5186元,遠高於平均每度售價2.5428元,展望燃煤、燃氣等走勢,實際應調升39%,但考量通膨等因素,電價可望凍漲。惟受極端氣候影響,近年來氣溫在4月便明顯走高,台電提出多個版本建議夏月電價實施時間延長1個月,其中最可能的方案是5月中旬至10月中旬,但僅適用高壓用戶,約2.5萬戶受影響。據了解,今日電價費率審議會中,台電將會說明今年前7月累計虧損約1232億元,加計去年虧損,共虧1647億元,目前及未來燃料走勢,夏月電價方案,以及改善財務方案。台電主管指出,7月調漲電價,原估今年可多出近290億元收入,不料燃氣價格持續攀升,光是中油3次調漲燃氣價格,台電發電成本便提高180億,燃煤漲更大,每度發電成本約3.11元,較去年同期的1.57元幾乎倍增。台電資料顯示,目前平均每度售價2.5428元,平均售電成本卻為3.5186元,無疑是發1度賠1度,官員指出,加上要提高汽電共生等購電費用,讓7月調價新增收入所剩無幾。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會議另個重點在夏月電價方案,據了解,台電提出5月至9月底、5月中到9月底、5月中到10月中等多個方案,但住宅可望排除在外,只適用高壓用戶。台電財務缺口日趨嚴峻,行政院編列1500億預算挹注,支持台電長期資本支出,部分用於推動電網強韌計畫,部分推動電源開發;經濟部日前召開電價工作小組會議時,與會學者認為,台電應研究精進財務方案,如檢討支出、推動資產重估等。有專家直言,如今面對通膨維持高檔,選舉在即,發電成本雖攀升,但10月電價仍會凍漲,惟未來燃煤、燃氣、燃油等價格下滑走勢不如預期,選後,明年3月再度檢討電價,適度反映成本的壓力勢將攀升,政府還是得面對並解決。

憂心工業、製造業、服務業受不了 吳東亮:建議暫緩電價調整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昨日通過明年調高基本工資4.56%,緊接而來就是電價審議委員會將在9月召開,商總憂心,電價調漲衝擊比薪資調整更為嚴重,工業、製造業甚至服務業都會受不了!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建議政府夏月電價不宜提前實施,同時暫緩研議電價調整。吳東亮強調,調漲基本工資將助長通貨膨脹壓力,導致物價上漲,政府應審慎因應。他建議,夏月電價不宜提前、暫緩研議調整電價、審慎規畫調整健保費率適當時機與調整幅度,並將大宗物資進口關稅的降稅、免稅措施延長至今年底,以免助長通膨壓力及對企業經營環境衝擊過大。基本工資繼續調漲,工商團體普遍認為,企業營運成本持續增加,將使通貨膨脹更加惡化。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電價的調漲比薪資調漲還要嚴重」!現在俄烏戰爭,國際原物料價格始終降不下來,電價恐怕還會再漲,如果電價價格更高,衝擊層面比調薪更大、更嚴重。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則憂心缺電問題,他認為國外已經開始採用「小型而安全」的核電,政府卻遲遲不願意重新檢討能源政策、將核電納入選項,很可能造成缺電、停電,對產業傷害頗大;不過,面對9月電價審議委員會開會,他認為,如果全民都一起漲,不是只有漲工業用電、用電大戶的話,可接受些微調整。至於工總較憂心未來景氣不穩定等問題,工總表示,對製造業而言,基本工資調整雖然影響相對較小,但未來還是將面臨景氣趨緩、國際高物價、高通膨以及烏俄戰爭尚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等種種挑戰。許舒博認為,台灣防疫主要還是靠民眾自制力,包含戴口罩的習慣,他建議,只要以配戴口罩為配套措施,邊境開放、完全解封是可行的,也可以降低服務業應對各項成本增長的能力。

明年基本工資漲幅 外界推估4%至5%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於9月1日(周四)舉行,開會前,勞資雙方動作頻頻,全國工業總會昨日發布調查報告指出,對於明年度基本工資調幅,22%企業認為不該調升,76%最多只能接受3%調幅,盼勿殺雞取卵。全國產業總工會則主張,明年月薪與時薪均應調升11%。據了解,今年基本工資已調升5.21%,考量通膨因素,外界推估明年漲幅在4%至5%。通膨嚴重 盼漲幅能讓勞工有感由勞、資、政、學等代表組成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周四開會,預定拍板明年度基本工資漲幅。會前,勞資雙方對漲幅各有堅持,且各有運作。勞動部長許銘春為拉近勞、資底線差距,昨晚先與勞方委員餐敘,今晚則宴請資方代表,以了解雙方的想法。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江健興昨晚受訪表示,通膨嚴重,已向許銘春表達,「基本工資應有感調漲」,才能讓勞工維持基本的家庭生活,經濟成長率的果實應與勞工分享。江健興說,已向許建議,針對受到衝擊的企業,勞動部應提供協助或補助,「許部長態度上也支持」,她說會和各界持續溝通。成本大增 工總喊話勿殺雞取卵工總昨天發布一份調查報告,8月初對209家廠商家進行「111年產業營運調查」問卷調查,51%業者表示今年上半年的整體營收減少,56%業者表示整體獲利下降。15大產業類別中,僅「電機電子」、「化學」兩產業獲利較佳,其他產業逾6成均表示獲利衰退。工總表示,產業界近2年受新冠疫情及俄烏戰爭衝擊,營運成本大幅增加,展望明年,夏月電價恐提前上路,勞健保費用可能再度調漲,64%業者預估經濟成長率(GDP)恐將下滑,前景堪憂,因此22%認為明年不應調薪,76%僅能接受3%以下調幅,工總呼籲此次基本工資調整應考慮產業的生產與經營成本,切勿殺雞取卵。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全國產業總工會昨日共同召開記者會,提出企業要分潤、購買力要維持、最低工資要立法3項要求,促使基本工資回應經濟成長合理分配與照顧底層勞工的2大目標。全國產業總工會政策部主任李佳育一樣是以疫情持續、俄烏戰爭導致國際間通膨高漲為由,主張基本工資應調升。李佳育說,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5個月突破3%,且今年GDP預測為3.76%,應與勞工分享經濟成長果實,全產總強烈主張明年月薪與時薪應分別調漲至2萬8000元和186元,調幅均為11%,才能滿足勞工的實質購買力,也可進一步刺激內需。總統曾承諾 排除萬難調升工資全金聯秘書長韓仕賢指出,台灣位居全物價最高的國家之列,但台灣的基本工資卻是人均GDP水平相近的發達國家中最低之一,考量消費者物價指數高,民眾的消費成本增加,今年需大幅調漲基本工資,以恢復一定的經濟平衡。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調漲與否或調幅多少,資方與勞方在會前各有期盼,將交由各方委員在9月1日的會場上直接來談。今年度基本工資月薪為2萬5250元、時薪168元,蔡英文總統執政後,政府連續第6年調升基本工資。蔡英文6月出席全國產業總工會活動時表示,政府一定會排除萬難,務必讓最低工資能夠持續往上調升。

夏月電價調整 台電建議提前至5月實施
極端氣候影響,近年來高溫時間拉長,台電內部建議夏月電價應提前至5月實施。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網路節目專訪,被問此事時強調「台灣一定會走上這條路」。據了解,台電內部建議夏月電價提前1個月、於5月上路至9月底止,等於實施期間由4個月增加為5個月,但在總電費不變設計下,非夏月電價將會調降。曾文生表示,因為現在4月就開始熱。今年夏季用電量最高峰是7月22日的4070萬瓩,但備轉容量率最低的時間反而出現在今年4月。曾文生表示,夏月電價是否提前,「這是電價審議委員會要討論的事,但這是我們的期待!」曾文生認為,如果讓夏月電價提前,電價價差變高,工商業尖峰減少用電的動機就會更強,隨著夏季提前到來,時間電價的效果會越來越強,也將成為未來趨勢。曾文生預估,2023年用電會相對提高,現在台電已開始規畫明年電力調度,其中水力的調度會一併考量,因抽蓄水力已是儲能系統中重要的一員。台灣能源轉型正在進行中,目標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天然氣發電占比最大為50%。外界擔心地緣政治風險出現,令台灣出現斷氣危機,曾文生回答,1天安全存量約一座儲槽、16至18萬公秉,若要從10天安全存量增加到20天,就要在既有接收站附近找地方多蓋10個槽,延長到30天就再蓋20個槽。他預估第三、四天然氣接收站要完成,須等到2028年。對日前共軍軍演,是否對國內天然氣供應造成影響?曾文生表示,「演習之前,我們的安全存量是10至11天,演習之後,從8月4日開始到現在,我們的安全存量也還是10至11天,完全一樣,這表示我們的天然氣補給並未受到影響」。軍演期間能源補給未遭封鎖,但8月3日開始,台電外網被攻擊的頻度大幅增加,包含官網等各個資訊揭露、民眾查詢系統,攻擊次數最高發生在3日,單日即達到490萬以上,攻擊量大於6、7月的總和。對此,曾文生表示,真正受到攻擊的是資安,但屬於關鍵性基礎設施,如發電、輸配電,都是在隔離且獨立的網路(OT)中執行,沒有與外網連結,因此不受影響。

台電公布最新電價表 每月用電2000度…單月多支出580元
7月1日新電價上路後,台電30日公布最新電價表,以住家每月用電2,000度為例,未調漲的夏月電價,每期(2個月)電費為20,724元,經過調漲後,新電費每期將增加至21,884元,單月多支出580元、每期電費就會多支出1,160元。經濟部27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定平均電價漲幅8.4%,產業用電調漲15%。台電30日公告最新電價表。考量民生物價穩定性,住宅每月1,000度(一期電費2,000度)以下、小商店及低壓用電、高壓以上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等6類產業及高中(含)以下學校不調整,大學仍需調漲。除上述以外各產業電價都會調整,高壓用電均價將從每度2.6990元調漲為每度3.1039元,特高壓從每度2.2354元調整為每度2.5707元。住宅用電每月用電超過1,000度,只計算超出範圍,即1,001度超出1度部分才調漲,漲幅9%,而1,000度以內不會調,如以兩個月一期繳納電費試算,非夏月每期(兩個月)6,592元、夏月7,904元以下家庭用戶不受影響。電價宣布調整後,觀光飯店或旅宿業也有餐廳,主張應列入餐飲業免調漲行列。台電業務處長蔡志孟解釋,電價是依主計總處編列用電種類來區分,以旅館住宿業為例,雖旅館都有餐廳,若沒有獨立分電表,採用整棟電表計價,會依登記業別進行收費。官員說,旅館、旅宿業屬低壓用戶,不會被調漲;但大型觀光飯店因使用高壓營業用電,就未在排除之列。六大產業當中,以百貨業為例,若大賣場、百貨公司等登記為綜合商品零售業,就不在這波電價調漲當中。餐飲業中的餐食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飲料業等行業也不會調漲。而統一和全家等四大超商、早餐店、餐飲店、理髮店、雜貨店等,均屬小商家,不在調漲之列;而超市、商辦、中小型工廠、農漁等,屬於低壓用戶,電價都凍漲。至於其他業別登記,台電說,最終仍回歸電費單中用電資訊欄的用電種類,若登載行業別與實際用電用途不符,用電戶可提出異議,向台電各營業據點辦理變更。

電價費率審議會下周召開 若凍漲恐虧到2000億
經濟部初步排定,電價費率審議會在下周召開,決定7月電價是否調漲。但是根據台電發電燃料成本,外購燃氣發電成本每度已經漲破3元,平均電價更來到3.07元,「賣1度賠1度」,電價必須大漲18%才夠。台電悲觀預估,如果最後凍漲,今年恐要大虧1000多億到2000億。面對美國聯準會升息三碼打通膨,我國央行只升半碼,能否壓住輸入型通膨引發外界質疑。因此月底電價走向,成為備受關注民生大事。經濟部先前已推演電價三劇本,包括「全面調漲3%」、「全面凍漲」、「調漲工商用電大戶」,如何決定仍在煎熬。不過有相關人士認為,在通膨居高、適逢夏月電價,把民眾接受度擺第一看,凍漲機率還是比較高。國際燃煤價現在每噸超過400美元、歐洲天然氣每百萬英熱單位衝到50美元,比起過去都是數倍翻漲,成本壓力快要壓垮台電。依據台電今年到4月的電價各類燃料成本,除了水力(慣常)、核能每度各為1.03、1.5元最低外,其餘都在高點。台電自發電成本,燃煤每度2.72元、燃氣2.58元,各比去年同期貴上1.1倍與5成。外購的民營電廠,燃煤1度台電要花2.25元買,燃氣每度更高達3.01元,購電成本超過3成。扣除不成熟的地熱,目前最貴的發電成本是離岸風電每度5.04元,不過還好目前發電量不多。而太陽光電每度4.88元,則隨著建置量增加成本不斷攀升。燃料成本加上運維、人事、稅捐、利息後,台電前4個月每度平均電價高達3.07元,但現在電價每度只賣2.62元,賣越多虧越慘,電價至少要漲18%才能打平。台電內部無奈說,到下半年每度平均電價將更高,估計至少電價要漲2到3成才夠。到5月份,公司虧損已經600多億,如果不給漲,全年估計要虧1000多億到2000億,非常可怕。對於電價調整難以決定,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極力呼籲照成本調整,「電價有公式,半年給漲3%,一年合計才6%,也沒有完全反映成本。」他指出,雖然有通膨因素,但俄烏戰爭長期化,即使結束,歐洲降低採購俄油氣進口趨勢也不變,加上淨零減碳,國際能源總署IEA要求各國減少油氣煤開採,都會使能源價格持續上升,「這次能源價格壓力,可不是撐一下就能過去!」

夏季電價驚人 台電曝「省電秘訣」:縮小冷房空間
隨著夏天來臨,氣溫逐漸熱了起來,夏月電價制度也將於6月1日起開始實施;台電表示,往年6至9月因為氣溫上升,平均每月用電量增加至433度,每戶每月電費至少1058元,較非夏季多出459元,其中335元(73%)來自用電量增加。對此,台電也分享幾個節電的小秘訣,幫助民眾節省電費。台電在官網開設「省電小撇步」專區,提供民眾幾個節電的小撇步。關於使用冷氣的部分,台電指出,剛開冷氣時便將溫度設定很低是相當耗電的做法,「冷氣剛開始運轉時,為了達到設定溫度會高功率運轉(是最耗電的時候),如果溫度一下子就調得太低,反而將高功率運轉時間拉長也耗電。」因此若民眾若想省電,可參考「縮小空間範圍吹冷氣」。台電表示,民眾可利用活動拉門或布簾將空間進行區隔,或者搭配電風扇、循環扇等也能提高冷房效率,或者將冷氣風量設為自動模式也可達到節電目的。台電在「省電小撇步」專區分享如何省電。(圖/翻攝自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在「省電小撇步」專區分享如何省電。(圖/翻攝自台灣電力公司)台電也提醒,室內機須注意散熱,若散熱不良,不僅冷氣不易冷也容易耗電,「因為冷氣是藉由冷媒在裡面循環,汽化時會吸熱幫室內降溫,經壓縮機冷媒液化而釋放出熱,將室內的熱量帶到室外,當室外機的散熱空間不足,室外機會無法正常散熱,熱氣出不去而無冷風吹出,就會影響冷房效果也耗電唷!」因此台電建議民眾,裝設分離式冷氣時,室外機盡量安裝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切忌塞在狹小空間內,散熱方向前方也最好不要有遮蔽物,週圍也不要堆放其他物品,才能達到最佳的冷房節電效果。此外,台電也指出,電熱水瓶長時間保溫其實也相當耗電,建議改用快煮壺需要時再煮熱水,喝不完則可倒入保溫瓶中保溫或者加裝定時器避免耗電;若白天家中無人,出門前只要拉上窗簾,或者利用遮陽隔熱來降低室溫,出門前也稍微巡視家中電器用品是否已關好,一個動作不但能省電省荷包,還能避免釀災,可謂是一舉三得!台電在「省電小撇步」專區分享如何省電。(圖/翻攝自台灣電力公司)

夏月電價6/1上路 台電推估每戶平均月用電433度「電費突破千元」
夏月電價後天上路,台電依數據推估,6月至9月期間,每戶平均月用電433度,電費突破千元、約1058元,較非夏月期間多支出459元,整體漲幅在13%至27%之間。另值得注意的是,經濟部將在6月底召開電價諮詢委員會,在天然氣成本大幅攀升,國際油價看漲下,電價是否調漲,備受關注。台電自1989年起,每年6至9月實施夏月電價制度,引導民眾節電。根據台電數據顯示,全台用戶全年平均月用電約352度,在非夏月期間每戶平均月用電312度、電費為599元,6至9月的夏月電價實施期間,因天氣炎熱,平均月用電量增加至433度,電費攀升至1058元,平均每戶電費增加約459元,在這459元中,有335元、約73%來自用電量增加,因電價調整而增加部分為124元。 夏月與非夏月電價表。台電主管表示,夏月電價僅影響每月用電120度以上者,去年全國約有368萬戶每月平均用電在120度以下,另有497萬戶月用電量在121至330度,夏月電價期間內每度受影響幅度為0.28元。今年前4月全台用電量年增率3.8%,台電主管指出,因4月氣溫較高及疫情影響,民眾居家上班、上課天數多,4月最高尖峰用電達3637萬瓩,創下有紀錄以來次高,反觀5月因多天降雨,截至目前最高尖峰負載約3400餘萬瓩,則為史上第二低紀錄。預期今年最高尖峰負載落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將突破4000萬瓩,較去年最高的3884萬瓩,足足增加116萬瓩,除天候等因素,半導體等大廠新擴建廠房,增加用電也是主因之一。對於6月底即將召開的電價諮詢委員會,是否通過調升電價方案,專家指出,發電用天然氣以調漲1至2成,連漲數波,美國銀行業預期俄國減供原油等因素,將推升國際油價,布蘭特油價每桶恐衝上150美元下,電價的確有調漲壓力,但囿於新冠疫情確診數居高不下、通膨未解及年底大選在即,蔡政府除非不得已,6月底宣布調漲整體電價的可能性不大。

立委關心「貨物稅是否展延」議題 經濟部長王美花:需跨部會討論
油品貨物稅減徵6月底到期,電價到時也要開會決定是否調漲,立委今天持續關心,7月是否會「油電雙漲」。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鬆口,會在跨部會議時,表達如果政府財政可以,希望繼續展延貨物稅。目前汽柴油貨物稅減徵2元,如果不延期,7月中油台塑恐調漲汽油2.2元。而且電價審議委員會6月底召開,到時如拍板調漲,適逢夏月電價,累積漲幅也會很大。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今天關心7月油電雙漲問題,詢問貨物稅是否可以展延?王美花先說,這需跨部會做討論,要盤點很多不同的點。洪孟楷不滿意這個答案,認為財政部基於稅收一定不同意,但經濟部自己的立場是甚麼?王美花才鬆口,會去(會議上)表達,如政府財政分配可以,希望繼續展延。電價部分,洪孟楷提出,7月大家都開冷氣,部長之前說電費太便宜。是否代表到時電價會調漲?王對此則不再鬆口,說電價怎麼審議,她沒辦法表達意見。至於說台灣電費太便宜,這是事實,當時主要是討論節能問題。

2顆通膨未爆彈尚未觸發 7月恐面臨「油電雙漲」
3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才創9年半新高,接下來7月還隱藏2顆通膨未爆彈。首先是油品貨物稅只減徵到6月底,如果不續減,中油台塑屆時將回漲汽油價2.2元。另外電價6月底開會討論,如到時拍板調漲,適逢夏月電價,1000度以上漲幅合計恐破驚人的3成。一旦「油電雙漲」,爆炸壓力會超大。明天國內汽油、柴油價每公升要小降0.2、0.3元,95無鉛汽油零售價會調到32.3元,仍在32元以上高價。但這個價格,是政府已經減徵汽柴油貨物稅2元、1.5元的結果,加上營業稅後,加油站汽柴油售價比實際金額低2.2元、1.6元。由於行政院實施油品貨物稅減徵措施,僅到6月底止,如果屆時不繼續減免,則汽柴油價將往上調高2.2元、1.6元。以明天95汽油價格舉例,零售價就得飆到34.5元之高,非常可怕。對於這問題,中油表示,貨物稅是隨油開徵的,如果政府調降,加油站就是得即時扣掉後降價,反之如果不減徵,也是得即時把油價調上來。公司已經有平穩機制、亞鄰最低價兩項制度去吸收油價漲幅,貨物稅成本不是由中油承擔。電價部分,目前暫時凍漲,電價審議會預計6月底續召開,根據俄烏情勢、原物料走勢去決定。麻煩的是,6月開始要進入夏月電價,除120度以下第一段維持原價,第二段到第六段價格分別比平時調高13%到26%。如果電價最後決定要漲3%,由於低級距用電通常不調整,因此高級距用電漲幅就會不只3%。以住宅1000度以上來說,漲幅就會超過6%,加上夏月費率貴26%,等於7月每度電價,最高可能調高32%,漲幅破了3成。如果油電雙漲,對民眾來說,將會是「難過的夏天」。中油私下表示,目前沒有接獲油品貨物稅降稅要延長訊息。如果不繼續,研判政府也是分階段收回,屆時油價會呈現「階梯式調漲」。對於貨物稅是否繼續減徵?財政部署長許慈美僅表示,如果有需要,行政院會滾動式檢討,主要還是看經濟部政策是否有需要。通常是到期前的1個月以前,檢討是否延長。

受大潭群聚影響 今夏恐供電吃緊
桃園大潭電廠工程發生泰籍工人群聚案,且匡列範圍可能擴大,原定6月底完工的8號機幾乎無法如期,加上先前發生火災的新桃電廠9月底前無法歸隊,雖有大潭7號暫緩停機救援,但仍將少掉約2.8%備轉容量率。今夏供電將轉為吃緊,如再有大型機組故障,又會響起限電警報。因應三接公投過關,大潭正進行8、9號機燃氣複循環機組工程,原本8號機預計6月底完工,可讓7號機休息,進行複循環機組升級工程,順勢接收它的天然氣源發電。大潭電廠去年申請700位泰籍移工,加緊進行工程,沒想到近日發生群聚感染事件,且匡列範圍要擴大。立委曾銘宗昨在立院詢問,受到疫情影響,8號機可否如期完成?台電代理董事長、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無法對如期做出保證,只說工程單位已經在評估疫情影響性,並訂定加緊完工計畫。曾文生強調,如果8號機無法如期供電,會讓7號機視狀況延後停機,繼續發電。另外今年日月潭、大甲溪水情都好,北部水庫蓄水率也高,夜尖峰可調動機組多,在電力供應上已有準備。但大潭7號容量僅有60萬瓩,8號新機有112萬瓩。即使7號頂替也還少掉52萬瓩。加上上個月新竹新桃火力電廠大火,失去60萬瓩機組容量,它是由三部燃氣渦輪發電機組成,其中1部確定至少要修1到2年,其餘2部9月前也不可能供電。等於今年夏天最熱的時候,有112萬瓩電力不見。5月底時,全國中小學要開始啟動「班班有冷氣」,加上工商用電成長,台電預估今年夏季尖峰用電最高可能到4000萬瓩,原本評估大修機組回來,備轉容量率可在10%以上。如今失去大潭8、新桃機組,預估今年7、8月最熱時會少2.8%電力。供電恐從穩定綠燈跌入吃緊黃燈,只能期待沒其他大型機組故障,不然供電又要拉警報。除電力吃緊,4月電價日前決定先凍漲到6月底,再觀察局勢要不要漲。不過昨天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提醒,6月進入較貴的夏月電價,如這時候宣布漲會有「可怕之事」發生。另外,中油昨宣布,4月份調漲電業用戶天然氣價10%,是近10個月內第9次調漲,累計漲幅逼近7成,燃料成本暴增,對台電電價帶來龐大調漲壓力。

7月住宅夏電取消 林宜瑾籲連10漲油價也要凍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2日)裁示通過「7月暫緩實施住宅夏月電價」;對此,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表示,這是對居家辦公民眾的體貼,但她也希望「連10漲」的油價能夠凍漲。林宜瑾說,面對疫情3級警戒給民眾生活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台灣中油公司卻僅祭出常設的「亞洲鄰近國家最低價機制」及「油價平穩機制」因應,欠缺考量疫情衝擊。她說,油價至今連10漲,中油非常時期要有非常作為。繼之前多次喊話,林宜瑾再度呼籲,面對疫情肆虐下的特殊情境,中油公司如果凍漲油價,就能讓民眾在疫情所帶來的經濟、精神損傷中,換取些許舒緩,何樂而不為?林宜瑾強調,不論油價、電價的凍漲,又或者是各項政府紓困措施,對民眾來說都是不得已情況下所期待獲取的補貼。她希望相關單位可以體諒民眾期待中所混雜的無奈,展現更多同理心。立委蔡易餘也說,雖然中油原先就有設「緩漲機制」,但必須等油價漲一定價格才會吸收部分漲幅,並非「全部吸收」。他指出,疫情影響許多行業,甚至已停止營業,因此現在要有更積極作法,立即凍漲油價,讓民眾感受到政府和人民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