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團29日晚間發佈集團近期「保交付」情況及境外債務重組工作進展。公告中表示,恒大集團正全力促進制定境外債務重組方案,目前盡職調查工作仍在推進中,預計將在近期基本完成,屆時將與有關債權人及其顧問溝通境外債務重組方案框架和建議,並希望在2022年內儘快公佈具體重組方案。同時,恒大揭露「保交付」情況指出,集團已售未交樓專案中96%已部分或全部復工,實際施工人數達到集團正常施工要求的86%。自2021年7月1日以來,公司已累計竣工交付物業23.2萬套,建築面積2419萬平方公尺。根據觀察者網引述房企人士分析,無論引入戰略投資、還是考慮通過自身努力化解債務危機,債務重組都是一個十分漫長的博弈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展開債務重組只是第一步,並不意味著即將走出債務困境。如寧波房企銀億股份,自2018年5月危機爆發,2019年6月首次宣告破產重組,歷經波折,直到2022年3月才成功完成重組。在近兩年爆雷的大陸30多家房企中,恒大之前已有泰禾、華夏幸福、花樣年、奧園、佳兆業、正榮等10多家房企表達重組意願或正在重組過程中,但至今除華南城、建業地產成功被國企入股上岸之外,其餘均無明確進展。恒大方面也坦言,有鑒於集團地產開發業務所涉地區廣泛,境內相關地區的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中,並綜合考慮集團的資產負債規模,預計集團的業務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有序經營,從而使所有利益相關者的資產價值得到恢復。
全球進入升息循環,俄烏戰火又來攪局,金融市場詭譎多變,壽險業淨值上半年蒸發上兆元,壽險公司預估,「淨值保衛戰」衍生的問題,影響恐怕會長達1年之久;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警示,淨值下探是「致命」問題,壽險業將面臨嚴峻生存危機,接下來問題會不斷冒出,金融風暴隱約快成形了。俄烏戰爭導致糧食、能源價格飆漲,殷乃平指出,通膨增長加速下,全球央行的升息力道更為強烈,由於台灣投資報酬率偏低,我國挾龐大資金的壽險業偏愛海外投資,過去買了很多美國等政府債券;殷乃平表示,當利率上升的過程中,壽險公司持有的海外債券價格平均跌了12.6%,現在正面臨淨值縮水命運,國內幾乎所有壽險公司無一倖免。殷乃平表示,壽險公司只要持有債券沒賣,資產負債表面上看起來沒有異樣,但若以國際會計準則的公允價值(市價)來計算,結果是「一塌糊塗」;全球金融局勢詭譎多變,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我國有八家壽險公司曝險俄羅斯債券,斯里蘭卡破產、亞洲邊境市場也隱藏違約風險,問題接踵而來。殷乃平表示,接下來的風險是,中國大陸房地產風暴恐怕擋不住,中國大陸債券、ETF問題將陸續浮出檯面,我國金融業對大陸房地產有借貸等連結關係,主管機關若沒有提出有效對策,我國安定基金目前金額又少,若有壽險公司撐不住一連串的風暴,未來恐怕會難以收拾。南山人壽因持有大量債券部位,今年以來淨值大減,光是第1季就瞬間蒸發1880億元,淨值衰退幅度居6大壽險公司最高,進而波及潤泰全、潤泰新等,引起市場恐慌;壽險公司形容,這如同大船行駛海上,面對快速升息的大風大浪,船隻愈大愈難轉身,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力氣調整方向與航道。受南山人壽淨值影響,潤泰全、潤泰新上周苦吞兩根跌停後,近日跌勢收斂、開始反彈;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指出,壽險淨值對相關企業股價影響是暫時的,會計原則調整或大股東增資,問題是可以解決。最令投資人擔憂的是「經濟陷入衰退」,照道理來說,升息金融股受惠,但近來油價下跌,到底是升息打擊通膨奏效,還是經濟衰退引發油價下跌?綜觀來說,蔡明翰認為,經濟有衰退疑慮,不僅是中長線的最大風險,也會衝擊商品、資產價格,才是真正影響金融股走勢最重要的因素。
南山人壽明明7月11日才公布,截至6月底累積自結獲利378億元,資本適足率(RBC)(清償能力指標)達 300%以上,怎麼不到兩周就爆出南山淨值將大蒸發恐引爆潤泰雙雄「下市危機」?嚇壞投資人。儘管金管會保險局已表示,這是因為準備2026年接軌IFRS 17公報標準,因此在還未接軌之前,財報上的數據會有此呈現。金管會要大家毋免驚,但投資人聽不大懂,光是看到淨值大蒸發就不知所措。回顧台灣近期保險業發展,這場保險業淨值風暴,不只是南山人壽,更是台灣全體保險業承受的「歷史共業」。三、四十年前,台灣因著財富管理市場開放及管理跟不上民間需求,以致「儲蓄型保單」大賣大賺,保險業總資產從2007年的8.7兆元,逐年膨脹到去年底的33.3兆元,但又因國內債券市場不夠大,這肥大的資產有高達六成多配置到海外債市股市,也因海外債市及匯率一有風吹草動,台灣保險業資產淨值就掀起狂風巨浪。南山人壽營運表現穩定,可說是寶成集團獲利的金雞母。圖為寶成國際集團執行長蔡佩君。(圖/CTWANT、報系資料照)在保險監理上則採漸進式與國際接軌,2013年實施資本適足率,2018年IRFS9號(第9號公報)上路,將保險業的金融資產展開大規模重分類,分成AC(按攤銷後成本衡量)、FVOCI(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及FVTPL(透過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三類,公允價值即市價,因此當股債市場價格波動,前者的資產及損益不受影響,FVOCI只影響資產評價不影響損益,直到賣出後才影響損益,後者則都受影響。當時,南山人壽在前董事長杜英宗操盤下,以公司擅長債券投資,因此將45%金融資產放在FVOCI,比同業的一成到三成比例來得高,使得當年度的淨值如變魔術般,「暴增」765億元。不料2018年全球股匯市因美中貿易戰劇烈動盪,台灣保險業當年度雖賺了800多億,但總體淨值卻蒸發2700多億,引發不小震撼,為了怕太晚發現問題,金管會於2020年4月新推「淨值比」(淨值除以扣除分離帳戶後的總資產),採「RBC不得低於200%+連續兩期(一期半年)淨值比不得低於3%」雙標準進行財務監理,以便採取「早期改正措施」(例如限制商品或增資等)。然過去兩年,各國為因應疫情大撒幣,股匯市大好,台灣壽險業淨值也跟著變漂亮,去年底美股領跌,今年FED開啟升息後,台灣壽險業淨值開始集體「蒸發」。而當年債券投資操作積極、大舉列入FVOCI而淨值暴增的南山人壽,在股債走跌下的淨值縮水大賽中奪冠。保險業淨值劇烈蒸發的慘狀,顯明了現行保險業的財務健檢,只做半套,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資產,使用IRFS9號,列入FVOCI的投資部位用公允價值(市價)列帳,但右邊的負債則使用不同會計準則IRFS4,保單的利差損不用公允價值列帳,因此升息時帳面淨值下降,負債卻不動,利差損缺口減少沒有在帳上反映出來。也因此,當保險公司帳面淨值大蒸發,金管會卻要投資人別慌。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多次說明,目前的會計公報制度下,評價只看資產面,負債(保單)並沒有評價;若以2023年即將上路的最新公報準則IFRS 17(我國2026年接軌),負債、資產都以公允價值衡量,升息對壽險淨值影響幅度,將大幅降低。南山人壽也解釋,若未來接軌IFRS17,保險負債採當下市場利率估計,保險負債因利率上揚對淨值之影響,將能抵銷資產端因利率上揚對淨值的影響,資產與負債可望同步反映市場利率變化,降低淨值波動。潤泰全副總經理李天傑則提出一解方,「將投資性不動產改採公允價值衡量等,其市值之增加將提高公司之淨值。」潤泰雙雄將把投資性不動產及轉投資的南山人壽部分,從「成本法」改採「公允價值衡量」,也就是資產重估,以便改善淨值,待董事會通過後公告。潤泰全、潤泰新雙雙在7月20日深夜於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受到南山人壽淨值影響的財報情況。(圖/翻攝自證交所影片)到底會計科目分類為AC或FVOCI,如何影響壽險公司淨值比?市場人士解釋說,依據IFRS9規定,企業將所持有之債券分類為AC或FVOCI,是根據該企業管理階層對於該債券之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而決定,若是僅為收取該債券之孳息,例如持有至該債券之到期日,持有期間收取穩定債息,則分類為AC。若是除收取利息外,尚考量於該債券到期前可能會出售之兩種情況兼具,例如持有該債券之期間收取穩定債息,並可持有至到期日,但當有資金支出之需求(例如購買不動產)或是遇市價變動時,亦可能選擇提前處分以支應資金支出或賺取價差,則分類為FVOCI,此屬較有運用彈性的分類科目。市場利率對債券公允價值之影響,並不因會計分類為AC或FVOCI而有分別,然依會計準則規定,分類為AC之債券以攤銷後成本認列,於財報中淨值金額未反映其公允價值之變化,因此債券放在AC下較多的保險公司淨值受到的影響較小。但目前淨值下滑的主因,仍在於目前會計制度無法衡平表達資產負債其帳列價值。
美國財政部18日發布截至今年5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其中最受關注的美債持有規模資料,顯示大陸5月所持美債較上月減少226億美元、降至9808億美元,除連續6個月下降外,也是時隔12年首度跌破1兆美元大關。這與去年5月的1兆784億美元相比,減持規模已達976億美元。此外,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分析指出,通膨導致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或是美債的吸引力下降的主因。同時大陸正努力使其外債組合多樣化,也是大陸持有美債規模下降的原因之一。據美國勞工部13日公佈的資料顯示,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月上漲1.3%,年增率為9.1%,漲幅創下自1981年11月以來的新高。另外看到美國第一大「債主」的日本,統計5月底的美債餘額也下降近60億美元、降至1.2兆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34億美元,也是連續三個月減持,總持倉繼續刷新2020年來的新低。持有規模第三位的英國5月持有美債則較上月增加213億美元,增至6340億美元,脫離4月所創的半年來持倉最低谷。
斯里蘭卡在5日正式宣布國家破產,該國不但外匯存底全數耗盡,而且還拖欠鉅額的美元計價外債,但如BBC等許多西方媒體卻不敢拿出真實數據,故意誤導和誇大中國一帶一路的「債務陷阱」。其實,疫情衝擊、政治腐敗及政策錯誤,以及2月底爆發的俄烏戰爭才是斯里蘭卡經濟崩潰的主因。據斯里蘭卡外部資源部截至2021年4月的數據顯示,斯里蘭卡欠中國的債務佔所有外債中其實只占了10%,而日本的佔比也同樣是10%,亞洲成員國持有7成股份的亞投行則佔了13%的斯里蘭卡外債,印度則是2%,其餘國家和機構的債務則佔了9%,然而以歐美國家為主的國際市場借貸和世界銀行貸款卻佔比56%,但為何西方大外宣媒體卻不敢承認斯里蘭卡的危機是肇因於歐美國家的「債務陷阱」?難道斯里蘭卡會因為一個漢班托塔港租借給中國99年就陷入國家破產的窘境?別忘了中國還為了這個租借協議抵銷了9.74億斯里蘭卡欠下的美元債務,並承諾投資1.46億美元擴建港口。所以斯里蘭卡陷入經濟崩潰的主因為何?首先,斯里蘭卡境內信奉印度教的坦米爾人與信仰佛教的僧伽羅人的內戰持續了數十年之久,導致該國境內恐攻不斷,甚至2019年還有伊斯蘭國發動的恐怖襲擊導致253人喪生,上述原因再加上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斯里蘭卡的主要外匯收入之一觀光業受到重創。此外斯里蘭卡政治腐敗,該國的總統、總理、內政、財政、國防等政府要職,全數由拉賈帕克薩家族(Rajapaksa family)壟斷,任人唯親和貪汙案件頻傳。再加上該國政府借入龐大外債卻浪費在沒有生產力的大型基建上,使減少的外匯收入無法抵銷其拖欠的鉅額外債,債務違約的風險就會提高,導致債權人下調斯里蘭卡的信用評級,使其在外匯儲備即將見底時又更難借入資金,陷入惡性循環。更糟的是2021年4月,斯國政府為了節省外匯,還突然禁止進口化肥,導致該國的另一項主要外匯收入來源農業產量大減,也使本該不缺糧的斯里蘭卡竟陷入糧食危機。2月底爆發的俄烏戰爭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戰爭推升了全球能源價格,導致本就依賴石油進口的斯里蘭卡必須消耗更多的外匯儲備,再加上美元進入升息階段吸引全球資金,新興國家的弱勢貨幣就會更加疲軟促進貶勢,斯里蘭卡的5月通膨率也飆升至40%左右,糧食價格更上漲近60%。目前該國也正在尋求印度、中國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此外其他亞洲開發中國家似乎也正步入斯里蘭卡的後塵,分別為寮國、巴基斯坦、馬爾地夫及孟加拉,而他們都遇到了類似的窘境,包括美元進入升息階段使弱勢貨幣紛紛競貶、全球能源價格飆漲導致上述4個能源進口國的通膨飆升,並加劇外匯存底耗盡的危機,再加上這些國家都積欠大量美元計價債務,無法增發本國貨幣來償還,因此外債違約導致國家破產的風險就會遽增。
斯里蘭卡在9日爆發了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逼得將在今天(13日)正式下台的總統戈塔巴雅(Gotabaya Rajapaksa)只好提早乘坐軍機流亡到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而他的弟弟前財政部長巴席爾(Basil Rajapaksa)據說也即將逃往美國。斯里蘭卡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該國不但外匯存底全數耗盡導致無法進口能源、原物料和各種民生物資,還拖欠鉅額的美元計價外債。目前該國已陷入糧食、燃料和各種物資的短缺,人民正在挨餓,而且還必須忍受長期停電之苦。斯里蘭卡政府在5日正式宣布國家破產後,隨即引發大規模示威,數十萬民眾於9日突破警方封鎖並衝進總統官邸,逼得73歲的戈塔巴雅必須從後門逃出官邸,並登上海軍軍艦躲藏外海。據傳先前他曾嘗試搭乘民航班機逃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但因為機場移民官拒絕為他辦理出境手續,許多民眾又不想跟腐敗無能的總統同機,因此他在錯過了4個航班後又默默地逃離了機場。擁有美國公民身分的弟弟巴席爾也遇到了類似的狀況,重點是他還在情急之下把美國護照忘在了總統官邸。但總統戈塔巴雅仍然是斯國的武裝部隊總司令,手上握有軍事資源,因此最新消息指出他已在正式辭去斯里蘭卡總統職務這天搭乘軍機抵達了馬爾地夫共和國的首都馬累。12日晚上也有記者直擊斯國有數千人聚集在公園裡等待總統的辭職。拉賈帕克薩家族成員的流亡也象徵著該王朝在斯里蘭卡的統治正式畫下句點。目前總統職位由國會議長阿貝瓦迪那(Mahinda Yapa Abeywardena)暫代。根據斯里蘭卡憲法,國會議長是僅次於總理的第2順位總統接班人,他的任期只有1個月,這期間政府要舉行選舉,並從國會議員中選出新總統和總理,藉此完成剩下的2年任期。但許多民眾認位這些議員跟總統和總理一樣也是導致該國經濟崩潰的幫兇,因此他們的合法性備受質疑,然而無論是誰接手這個國家,都面臨更為艱困的道路,斯里蘭卡的經濟危機沒有絲毫緩和的跡象,且燃料和糧食短缺的問題可能還會繼續惡化。
斯里蘭卡政府在5日正式宣布國家破產,該國不但外匯存底全數耗盡導致無法進口能源、糧食和各種民生物資,而且還拖欠鉅額外債。該國隨即在9日爆發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總統官邸也被民眾攻佔,不過經濟首都可倫坡目前已恢復平靜。斯國反對黨預計在過渡時期組建一個各方參與的全黨臨時政府,但總統和總理的人選還在討論當中。斯里蘭卡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目前已陷入糧食、燃料和各種民生物資的短缺,如今人們正在挨餓,而且還必須忍受長期停電之苦。斯里蘭卡也在政府於5日宣布破產後隨即引發大規模示威。該國軍警於8日宣布宵禁,並聲稱部署了近2萬軍力,並配備突擊步槍以強化總統的維安工作。但斯里蘭卡國防部官員在稍晚坦言,「宵禁沒有發揮任何威懾作用,事實上反而激起更多人上街反抗。」超過10萬人的反政府示威民眾於9日突破警方封鎖並佔領總統官邸,大批群眾一進入室內就是一陣翻箱倒櫃,還在官邸內的泳池跳水嬉戲,或是在草坪上野餐,更有人躺在總統臥室裡的床上自拍,甚至有飢餓的民眾在廚房中搶食,有些人則是在官邸大廳手舞足蹈,揮舞著國旗大肆狂歡。不過由於斯里蘭卡民族性溫和,11日的可倫坡的街頭也已大致恢復平靜,即使官邸倍攻佔也沒有發生任何暴力行為,除此之外還有民眾在官邸內打掃、澆花,甚至還有人把在官邸內找到的1700萬盧比(約新台幣150萬元),全數交給警察而不是私吞。有示威民眾把在官邸內找到的1700萬盧比(約新台幣150萬元),全數交給警察而不是私吞。(圖/翻攝自微博)目前該國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在民眾闖入官邸前就已離去,據傳可能流亡海外,稍早他透過國會議長發表聲明,宣布會在7月13日正式辭職。斯里蘭卡國會議長阿貝瓦迪那(Mahinda Yapa Abeywardena):「總統通知我向民眾宣布,他會在7月13日辭職,並保證和平移交政權,所以無須再讓國家陷入動盪。」目前仍占領總統官邸的民眾表示,他們要親眼看到總統和總理正式下台才會撤離出官邸。據斯里蘭卡憲法,國會議長是僅次於總理的第2順位總統接班人,他在接任後任期只有一個月,這期間政府要舉行選舉,並從國會議員中選出新總統和總理,完成剩下的2年任期。但許多民眾認位這些議員跟總統和總理一樣也是導致該國經濟崩潰的幫兇,因此他們的合法性備受質疑,然而無論是誰接手這個國家,都面臨更為艱困的道路,斯里蘭卡的經濟危機沒有絲毫緩和的跡象,且燃料和糧食短缺的問題可能還會繼續惡化。
斯里蘭卡在5日正式宣布國家破產,該國不但外匯存底全數耗盡導致無法進口能源、原物料和各種民生物資,而且還拖欠鉅額的美元計價外債。斯里蘭卡隨即在9日爆發了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總統官邸目前也被民眾佔領,並在裡面大肆慶祝。所幸台商與台僑未遭到民眾攻擊,當地台商表示,雖然安全暫時無虞,但生活非常艱辛。斯里蘭卡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目前已陷入糧食、燃料和各種民生物資的短缺,如今人們正在挨餓,而且還必須忍受長期停電之苦。斯里蘭卡政府在5日正式宣布破產後,隨即引發大規模示威,民眾於9日突破警方封鎖並衝進總統官邸,隨即傳出有人在官邸內的泳池游泳,還有人躺在房間裡的床上自拍,甚至有飢餓的民眾在廚房中搶食,並在官邸大廳手舞足蹈,揮舞著國旗大肆慶祝。當時總統拉賈帕克薩(Gotabaya Rajapaksa)不在官邸裡,據傳已流亡海外。目前該國的總理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asinghe)也在召集緊急會議後宣布辭職,各政黨領袖也將商討如何組成新的政府,該國政局目前還混沌不明。據外貿協會駐可倫坡辦事處的資料顯示,目前在斯里蘭卡登記在列的台資公司有6家,而人數約有50人,包括長榮海運等台商及台籍幹部,還有台僑、台灣媳婦等等。一位不具名的台僑表示,斯里蘭卡人民對外國人相當友善,雖然偶爾會傳出有台灣人與當地民眾在加油站發生爭執,但基本上安全無虞。不過這裡的生活非常艱苦,而且如果連台商都這麼痛苦了,當地民眾一定更辛苦,許多斯里蘭卡人目前都只吃1到2餐來應對糧食短缺和高通膨。另一位台商表示,這裡每天都會停電3至4個小時,還有各種物資的短缺,斯里蘭卡的工廠都經營得都很辛苦,像之前還可以買得到柴油來發電,但現在連柴油都沒了,而且這裡還不會按照表定的時間停電,有存柴油的工廠可以運作,但沒有的就只好停工。此外員工能不能來上班也是問題,因為公共交通幾乎因為缺油而暫停營運。除此之外,因為該國班機目前必須自備返程燃料,因此往返斯里蘭卡的航班已大幅減少,而且票價也變得非常昂貴,考慮到出入境問題和國內的大規模示威,許多從事旅遊業的台商已暫時歇業。為了應對接下來可能引發的糧食危機,外貿協會駐可倫坡辦事處也提醒台僑和台商必須預先備妥糧食及乾貨。
斯里蘭卡在5日正式宣布國家破產,該國不但外匯存底全數耗盡導致無法進口能源、原物料和各種民生物資,而且還拖欠鉅額的美元計價外債。斯里蘭卡也在9日爆發了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該國5月中才上任的新總理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因此宣布辭職,總統戈塔巴雅(GotabayaRajapaksa)也宣布將在13日下台,不過據傳他疑似乘坐海軍艦艇出國流亡了。斯里蘭卡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目前已陷入糧食、燃料和各種民生物資的短缺,這對人民來說是一個嚴酷的考驗。地處熱帶的斯里蘭卡通常不缺糧食,但如今人們正在挨餓,而且還必須忍受長期停電之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該國有近9成的家庭正在採取各種節食方式以保留更多的食物庫存,且有300萬人正在接受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而公務員也因糧食短缺獲得了政府額外批准3個月的假期,以便他們有時間種植糧食作物維生。斯里蘭卡政府在5日正式宣布破產後,隨即引發大規模示威,民眾於9日突破警方封鎖並衝進總統官邸,隨即傳出有人在官邸內的泳池游泳,還有人躺在房間裡的床上自拍,甚至有飢餓的民眾在廚房中搶食。據悉,總統戈塔巴耶當時已逃到安全處所避難,避開了群眾的攻擊,而如今又傳出有2艘斯里蘭卡海軍艦艇載著一群人駛離可倫坡港,也讓人懷疑拉賈帕克薩家族(Rajapaksa family)的部分成員是否已出國流亡。目前該國的總理威克瑞米辛赫也在召集緊急會議後宣布辭職,各政黨領袖也將商討如何組成新的政府,該國政局目前還混沌不明。
斯里蘭卡在5日正式宣布國家破產,該國不但外匯存底全數耗盡導致無法進口能源和原物料,而且還拖欠鉅額的美元計價外債,其中中國只佔了10到15%,日本也占了10%左右,因此將斯里蘭卡經濟崩潰歸咎於一帶一路可能是一種刻意誤導,疫情、政治腐敗及無能、美元進入升息階段,以及2月底爆發的俄烏戰爭才是斯里蘭卡經濟崩潰的主因。目前該國也正在尋求印度、中國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斯里蘭卡目前已陷入糧食和燃料等各種民生物資的短缺,這對人民來說是一個嚴酷的考驗。地處熱帶的斯里蘭卡通常不缺糧食,但如今人們正在挨餓,而且還必須忍受長期停電之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該國有近9成的家庭正在採取各種節食方式以保留更多的食物庫存,且有300萬人正在接受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而公務員也因糧食短缺獲得了政府額外批准3個月的假期,以便他們有時間種植作物維生。為何斯里蘭卡會陷入如此困境?首先,斯里蘭卡境內信奉印度教的坦米爾人與信仰佛教的僧伽羅人的內戰持續了數十年之久,導致該國境內恐攻不斷,而且2019年還有伊斯蘭國發動的恐怖襲擊導致253人喪生,上述原因再加上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斯里蘭卡的主要國家收入來源觀光業受到重創。總統戈塔巴雅(右)與前總理馬欣達(左)。斯里蘭卡的總統、總理、內政、財政、國防等政府要職,全數由拉賈帕克薩家族(Rajapaksa family)壟斷。(圖/達志/美聯社)此外斯里蘭卡政治腐敗,該國的總統、總理、內政、財政、國防等政府要職,全數由拉賈帕克薩家族(Rajapaksa family)壟斷,任人唯親和貪汙案件頻傳,政府又打壓少數族裔和新聞工作者,招致許多批評。再加上該國政府借入龐大外債又浪費在許多沒有生產力的大型基建上,且本該加大稅收來應付龐大外債的斯里蘭卡又推動了該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外債違約的風險導致債權人下調了斯里蘭卡的信用評級,使其在外匯儲備即將見底時又必須借入更多資金,陷入惡性循環。更糟的是2021年4月,政府為了節省外匯,還突然禁止進口化肥,導致該國主食稻米作物產量大減,使國家開始陷入糧食危機。2月底爆發的俄烏戰爭則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戰爭推升了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導致本就依賴原物料進口的斯里蘭卡必須消耗更多的外匯儲備,再加上美元進入升息階段吸引全球資金,新興國家的弱勢貨幣就會更加疲軟促進貶勢,斯里蘭卡的5月通膨率也飆升至40%左右,糧食價格更上漲近60%。日前也傳出政府考慮從俄羅斯購買低價的石油,以幫助該國度過危機。只不過該國政府目前已經垮台,斯里蘭卡的局勢恐怕將更加混沌不明。
斯里蘭卡總理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6日在斯里蘭卡國會宣布,斯里蘭卡已經破產。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天表示,目前斯里蘭卡境內治安崩壞,旅居斯里蘭卡的我國僑民約60餘人均平安,駐清奈辦事處並隨時與僑民保持聯繫,提供必要協助。歐江安說,斯里蘭卡自2012年起透過「一帶一路」計畫向中國大幅舉債,投入不具經濟效益的大型基礎建設,導致外債負擔沉重,加上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其外匯主要來源海外勞工匯款與觀光收入銳減,此外俄烏戰爭更進一步引發糧食、能源價格上漲,造成斯國外匯嚴重短缺,爆發外債違約與無力購買燃油、天然氣、糧食等民生必需品,目前斯里蘭卡正面臨1948年獨立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斯里蘭卡的案例並再次凸顯中國債務陷阱對區域國家的危害。歐江安指出,目前斯里蘭卡境內治安崩壞,斯國政府部署軍警配槍維持治安,且近期該國境內暴力示威四起,斯國當局日前已宣布首都可倫坡(Colombo)進入緊急狀態。根據兼轄的我國駐清奈辦事處掌握資訊,現旅居斯里蘭卡的我國僑民約60餘人均平安,駐處並隨時與僑民保持聯繫,提供必要協助。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四月份即將斯里蘭卡列為最高警戒「紅色」燈號,警示國人暫勿前往斯里蘭卡。在斯里蘭卡國人如需急難救助,請撥打我國駐清奈辦事處緊急聯絡電話:91-96000-99511;或請國內親友撥打「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電話:0800-085-095,以獲得必要協助。
2022年對保險業肯定不是一個好年。壽險業在戰爭、升息、通膨等衝擊股債的拖累下,前5月淨值狂掉1.07兆後,又經歷防疫險之亂,已有6家申請增資,金額逾兩百億元,五年累計破四千億元;如今再爆,7家壽險未收到俄羅斯政府應支付的公債利息,認列預期信用損失逾142億元。看來,風暴持續中。「今年第一季各壽險淨值比率中,三商美邦與宏泰人壽都是低空飛過,各為3.04%、3.16%」,「宏泰人壽已在去年1月減資223.9億元彌補虧損,同年2月現金增資19.5億後改善財務,三商美邦人壽今年3月完成增資35.26億元,創十年來最高一筆!」一名金融界資深高層說。截至6月,金管會核准增資案中,目前最大筆新光人壽92.43億元、台新人壽現增50億元、盈餘轉增資21.45億元,以及第一金人壽、中華郵政壽險、安達人壽申請現增、資本公積增資共約32億元,總計增資達231.14億元。新光金控日前公開表態展開金金併計畫,旗下的新光人壽申請增資逾92億元。(圖/報系資料照)壽險業今年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引發全球金融資產價格回檔。據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5月底,壽險業淨值降至1兆6,47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102億元、減幅達33%;與2021年底相比較,今年前5月淨值大幅蒸發1兆750億元。接著5、6月間,台灣疫情急遽升溫,業者過去一年多來狂賣的防疫險保單,集體慘賠逾126.03億元,已是保費收入的3.23倍。與此同時,俄烏戰爭開打至今超過4個月, 5月25日俄羅斯受到新的國際制裁手段,外國代理銀行被禁止處理,出現自1918年以來首次的外債違約,其中一檔寬限期到6月26日,俄羅斯政府也曾在6月23日表示將以盧布支付利息。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證實,有7家壽險未收到俄羅斯政府應於5月27日支付的公債利息。(圖/CTWANT資料照)但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28日證實,「目前有7家壽險未如期於5月27日應收到俄羅斯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包括盧布、美元計價者皆未收到。」保險局雖未公布7家壽險公司名稱,但根據保險局統計,截至5月底已有8家壽險認列投資俄羅斯公債預期信用損失142.35億元(以預估未來1年無收到利息計算)。包括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台灣、三商美邦、全球等人壽,以其投資俄羅斯公債帳列價值逾1,035.64億元來看,較去年底1,470億元,銳減金額達434.36億元。一名熟稔保險業資深主管說,「應該是受到國際制裁影響,俄羅斯政府支付的公債利息應該已經給銀行端,只是壽險公司還無法收到」。如今,美國聯準會Fed再放鷹訊傳7月升息3碼,台股近日頻頻探底,接下來就看「壽險公司的股債投資有否踩雷,才是主要影響」。
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歐美為首的全球多國接連對俄羅斯祭出制裁,導致莫斯科當局難以向海外債權人支付外債款項和利息,俄羅斯昨天(26日)正式面臨1918年以來首次的「外幣主權債務違約」,部分持有俄羅斯歐洲債券的台灣投資人亦是這次俄國外債違約的受害者,他們尚未收到已於5月27日到期的債券利息。通常外匯儲備耗盡或是政府不願付款才會導致一國陷入外債違約的困境,但俄國坐擁全世界1/6的大宗商品,每年都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而且還在最近的俄烏戰爭期間因為能源和糧食價格的上漲,而在美國實施核彈級SWIFT金融封鎖的情況下,呈現倍增的貿易順差。雖然債務違約不太會對目前經濟情勢良好,無須向國際借貸的俄羅斯構成太大的威脅,但違約還是會影響俄羅斯的名譽和信用,增加未來國際借貸的成本和難度,外國債權人還可以因此向當地法院申請扣押俄羅斯的海外資產,最後,如果西方與俄羅斯重修舊好,讓俄國重新融入國際金融體系,它可能也會因債務違約而面臨一個漫長且成本高昂的債務重組過程。但壞消息還是發生了,24日歐盟針對提供俄國支付歐元債券服務的公司提出制裁,導致俄國2筆1億美元的歐洲債券款項錯過了支付期限後30天的寬限期,其中2900萬美元是以歐元計價的債券,7100萬美元則是用美元計價,而且這2筆歐洲債券沒有附加盧布兌付的條款,因此俄國也無法透過盧布支付債券利息,儘管莫斯科當局上週才宣布將以盧布支付約400億美元的未償還國際債券。另據路透社報導稱,雖然上述的400億美元債券約有一半由外國投資者持有,但所幸這些俄羅斯債券在台灣所持債券中的佔比不到0.5%。俄羅斯財政部長先前才稱俄國債務違約是西方的一場鬧劇,克林姆林宮表示,俄羅斯經濟情勢良好,不應該會發生違約,但由於歐美的制裁,他們無法向海外的債券持有人匯款,莫斯科當局還指責西方,試圖用「人為操作」將俄國推向債務違約的窘境。俄羅斯的債務違約也讓部分投資人擔心,與俄羅斯金融市場資金互動頻繁的歐洲是否會因此產生連鎖反應。對此,國際貨幣基金 (IMF) 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3月時曾表示,即使俄羅斯出現債務違約,也不會導致全球金融危機,因為國際銀行對俄羅斯的曝險總額只有約1200億美元,儘管數字不小但「並非系統重要性」。自1998年俄羅斯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俄國還沒有發生任何形式的債務違約,而俄羅斯上次發生外債違約則是要追溯到1918年的布爾什維克革命爆發之後,當時推翻沙皇政權的蘇共領導人列寧(VladimirLenin)因為拒絕承認俄羅斯帝國的債務而拖欠外債付款。
俄烏戰爭爆發後,以歐美為首的全球多國接連對俄羅斯祭出制裁,凍結了約半數的俄國外匯和黃金儲備,尤其美國還丟出了核彈級金融封鎖,將俄羅斯多家銀行踢出SWIFT世界金融電文傳輸系統,種種制裁導致莫斯科當局難以向海外債權人支付外債款項和利息,俄羅斯昨天(26日)也正式面臨1918年以來首次的「外幣主權債務違約」。通常一國的外匯儲備耗盡或是不願付款才會陷入外債違約的窘境,但俄國坐擁全世界1/6的大宗商品,每年都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而且還在俄烏戰爭期間因為能源和糧食價格的上漲,而在美國實施金融封鎖的情況下,呈現倍增的貿易順差。其實莫斯科當局在戰爭爆發後數月一直避免陷入債務違約,因為這不但會影響國家的名譽和信用,提升未來的借貸成本和難度,外國債權人還可以因此向當地法院申請扣押俄羅斯的海外資產。但24日歐盟對提供俄國支付歐洲債券服務的公司提出制裁,導致俄國2筆1億美元的歐洲債券款項錯過了支付期限後30天的寬限期,其中2900萬美元是以歐元計價的債券,7100萬美元則是用美元計價。克林姆林宮表示,俄羅斯經濟情勢良好,不應該有理由違約,但由於歐美的制裁,他們無法向海外的債券持有人匯款,莫斯科當局還指責西方,試圖將俄國推向「人為的債務違約」,俄羅斯財政部長先前也稱俄國債務違約是西方的一場鬧劇。俄羅斯的債務違約也讓部分投資人擔心,與俄羅斯金融市場資金互動頻繁的歐洲是否會因此產生連鎖反應,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3月時曾說過,即使俄羅斯出現債務違約,也不會導致全球範圍的金融危機,因為全球銀行對俄羅斯的曝險總額只有約1200億美元,儘管數字不小,但是「非系統重要性」。俄國目前大概有400億美元的未償還國際債券,其中約有一半由外國投資者持有。自1998年俄羅斯爆發俗稱「盧布危機」的金融危機以來,俄國還沒有發生任何類型的債務違約,而俄羅斯上一次拖欠外債則是發生在1918年的布爾什維克革命,當時新上台的蘇共領導人列寧(Vladimir Lenin)拒絕承認俄羅斯帝國沙皇政權的債務。
在疫情、通膨、沉重國債等多重衝擊下,南亞國家斯里蘭卡深陷經濟危機,總理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週三(22日)坦言,經歷了數月的糧食、燃料和電力短缺,經濟已經完全崩潰,甚至無法買進石油。外媒報導,斯里蘭卡最大石油企業「錫蘭石油公司」(Ceylon Petroleum Corporation)欠下7億美元的巨額債務,總理威克瑞米辛赫昨(22日)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或組織,願意為我們提供燃料。」過去數月,由於斯里蘭卡無法支付進口費,導致國內糧食、藥品、燃料和電力等物資嚴重短缺,許多生活必需品被迫改為配給制,而政府也宣布全國每天將至少停電13小時。根據斯國官方數據顯示,當地的糧食通貨膨脹率已達57%,面對經濟崩盤,斯里蘭卡宣布暫停償還今年70億美元的外債,直至2026年以前,斯里蘭卡平均每年得支付50億美元的債務。外媒指出,印度已為斯里蘭卡提供4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支持,世銀也承諾將提供3至6億美元金援斯國,但斯里蘭卡仍在勉強度日,等待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協商的援助方案出爐。此外,斯里蘭卡賭場大亨裴里拉22日宣誓就任國會議員,近期將進入內閣與曾指控他貪腐的威克瑞米辛赫共事,並肩擔起重振島國經濟的重任。裴里拉聲稱已制定一項計畫,要將斯里蘭卡的人均收入提高到3倍以上,達到1.2萬美元(約9.42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