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汽車
    • 美旅
    • 3C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芒果季限定1/利口酒╳法式傳統蛋糕 人氣鮮芒甜點回歸

台灣芒果季已經開跑,不少甜點品牌也紛紛以美味多汁的的芒果為重點,開發限定甜點。Styletc記者注意到,像「mon  gâteau夢卡朵」甜點師歷經長時間測試,選用台灣人喜愛的愛文芒果製作三款季節甜點,包含「初夏芒果夏洛特」、「愛文芒果波士頓」、「愛文芒果生乳捲」,即日起在網站開始販售。愛文芒果主要產地在屏東枋山、台南玉井、南化等地,由於氣候關係,屏東愛文率先上市,產季落在4~6月之間,緊接著台南陸續上市,持續供應至7月下旬。為了維持芒果品質,品牌甜點師會隨著時間更迭,挑選不同產地芒果製作。這次甜點中最特別的可說是「初夏芒果夏洛特」,採用了調酒界常用酒款「金巴利」(Campari),這是起源自義大利、以各種水果和藥草釀製而成的苦甜酒。雖酒香味濃,卻也以苦味著稱,因此蛋糕中的芒果柳橙幕斯夾層,僅加入少量金巴利提香,增添嗅覺層次;外層圍邊還有甜點師自製烘烤、表面略帶酥鬆感的手指餅乾,並以約1顆芒果淨肉150克做裝飾。「愛文芒果波士頓」使用蓬鬆柔軟的香草蛋糕體。(550元/6吋,圖/mon gâteau夢卡朵提供)「愛文芒果生乳捲」內餡鋪上三排滿滿的愛文芒果,一口咬下鮮嫩多汁。(550元,圖/mon gâteau夢卡朵提供)另外還有復古的波士頓派,一般波士頓派多在蛋糕體中夾入打發鮮奶油,上層再以糖粉或打發鮮奶油抹面裝飾,不過夢卡朵的「愛文芒果波士頓」卻在外層披覆一層打入較多空氣的芒果慕斯;蛋糕體以分蛋法製作,並採用日本昭和高級蛋糕粉混合,中間再夾入打發的日本中澤乳霜和愛文芒果,整體輕盈爽口;另一款「愛文芒果生乳捲」則使用濕潤Q彈的湯種麵包體、日本中澤乳霜打發內餡,再鋪上將近1顆愛文芒果,濃郁的奶香和蛋味滿溢唇齒之間。三款初夏芒果季甜點由於內含不耐凍芒果且部分容易傾倒,因此僅限雙北宅配或自取,當週下訂後,最快隔週四~週五出貨。「鮮芒果礦石蛋糕」以清爽水果風味中和大人系巧克力的苦甜味。(950元/6吋、1,900元/8吋,需提前預訂,圖/BAC提供)另外台灣巧克力蛋糕品牌BAC(BAC Cake & Sweets)夏季限定明星甜點「鮮芒果礦石蛋糕」、「鮮芒果奶油起司盒」,也在粉絲敲碗下回歸。「鮮芒果礦石蛋糕」以70%比利時高級苦甜巧克力鬆軟湯種戚風蛋糕體為基底,搭配新鮮百香果夾餡,每口都能吃到礦石般大小的台灣在地芒果,蛋糕頂部抹上濃醇生巧克力醬,並綴以紅心芭樂及新鮮藍莓增添夏日氣息。「鮮芒果奶油起司盒」單盒售價420元,即日起至5/29推出嘗鮮優惠價,2盒只要780元。(圖/BAC提供)另一款「鮮芒果奶油起司盒」,則以綿密香草戚風蛋糕為底,層層抹入蓬鬆似雲朵的法式奶油起司,搭配主廚熬煮的酸甜百香內餡及大塊新鮮芒果,層層堆疊、風味酸甜。兩款甜點即日起可至官網及全台門市訂購。

publish-icon 05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男童「發燒抖不停」急診室外狂喘 好人心「這舉動」獲讚:一生平安

台灣疫情嚴峻,染疫者中又以幼童與年長者症狀較為嚴重。一名網友昨(15日)在臉書社團「信義區三兩事」PO文表示,自己陪同父親到醫院PCR時,意外發現一名男童因高燒身體不斷發抖,但急診室爆滿只得在外等候,讓他看了相當不忍。原PO在臉書社團「信義區三兩事」發文說道,自己日前陪父親前往醫院PCR時,偶然間注意到一名男童,因急診間告急,只得在外等候,期間對方不斷發抖還大口喘氣,讓他相當不忍。網友看到一位小朋友因高燒抖不停,心生不忍幫忙照顧。(圖/翻攝自「信義區三兩事」臉書)透過影片可看到,該名網友疑似還有替男童偵測血氧濃度,但當下完全測不出數據,「我經他家人同意,將我備的退燒藥先讓他服用半顆,再到附近便利商店買了四瓶Fin,請他一直持續補充。小孩驚得淚水在眼眶打轉,他從頭到尾約等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到診間。」此外,原PO也在文中提醒,.急診並非萬靈丹,醫護人員也十分辛苦,建議家長若孩子不舒服,可先在家療養,飲用電解水、維他命C,或者吃常備藥或視訊看診,「如果要帶孩子跑急診一定也要先帶好常備藥品和Fin電解水。高燒時真的測不出血氧濃度。」最後也呼籲民眾,切勿獵巫醫院醫護人員,因為前線醫護都相當辛苦。許多網友看過貼文後,也紛紛大讚原PO的善心,「謝謝好心人,你會有好報的,你全家有好報」、「謝謝妳…我邊看,眼淚都掉下來了,很心疼小朋友」、「小孩發燒去急診之前,一定都要家長先做退燒處置然後再去」、「非常時期,大家互相幫助,真的很感動」、「好人一生平安,小朋友和父母加油,醫護人員辛苦了」。另外,也有網友建議,「小朋友幼兒急門診真的可以快很多,不用去跟大人排隊,請大家告訴大家」。

publish-icon 05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幼童超過「致命體溫」快送醫 兒科醫:防嚴重急性腦炎很重要

近日由於基隆發生一名2歲男童確診高燒後,送醫搶救不幸身亡的消息,這起事件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就表示,兒童發燒如果超過41度,就必須送到急診室進行救治。而他也提醒,兒童體溫只要超過42度,幾乎就是嚴重腦炎造成的。謝宗學醫師在粉絲專頁「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內容中指稱,兒童高燒的重點不是絕對體溫的高低,而是必須要觀察用藥物退燒後活力、精神、食慾是否有明顯改善。若沒有改善,才表示病情嚴重。但謝宗學也強調,這項觀察原則只適用於發燒體溫小於「41度的兒童」,只要體溫大於等於41度,一律當成「疑似重症」看待,需要立刻帶孩子到小兒急診室看診。謝宗學解釋,幼兒體溫調節中樞不成熟,感染後容易高燒,但很少超過41度,若發現體溫是41度以上,表示可能併發腦炎或敗血症。謝宗學也拿出過去經驗分析,除了嚴重中暑之外,兒童只要體溫超過42度,幾乎是嚴重急性腦炎造成,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遭到病毒破壞,才可能出現如此離譜的體溫數字。他也強調,兒童如果感染任何病毒,都可能順著血液進入腦部造成腦炎,特別是年紀小的幼童,發生機率和疾病嚴重度隨著越小的年齡增加,通常是五歲以下的幼童較容易出現嚴重急性腦炎。很難有事前預防的手段。而如果有病毒通過不成熟的血腦屏障進入兒童腦部,很難逆轉結局,因為腦部細胞不會再生,破壞就是破壞了,因此嚴重急性腦炎的預後很差,不是快速死亡就是倖存但留下神經學後遺症,罕見能夠完全康復。謝宗學表示,有鑑於現今5歲以下幼童無法接種疫苗,市面上口服藥物也無法使用,如果兒童感染心冠肺炎就有可能以低機率的狀態演變成嚴重急性腦炎。他也呼籲,如果家中有未滿5歲的幼童,減少感染機率大概是避免嚴重急性腦炎唯一的方法。謝宗學也建議,在這段大流行高峰期間,盡量不要帶未滿5歲孩子參與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同住大人也需要減少社交活動,大人染病常是小感冒,但絕對不代表家中幼童染病後不會變成重症。

publish-icon 05月1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男童爬變壓器慘成「電火球」…全身冒煙摔落 目擊者驚喊:太恐怖了

中國大陸浙江台州14日發生驚悚的觸電意外,一名小男孩不知何故攀爬道路上的變壓器,隨後立即觸電並在炸出火光後彈落地面,所幸小男童送醫後已脫離險境。而他瞬間變成「電火球」的模樣,也在大陸網路上瘋傳,許多網友看完直呼:「太可怕了。」據《極目新聞》報導,當時該名8歲男童與另名年齡相仿的男孩,站在一處圍欄受損的變壓器旁打量一番後,就開始攀爬變壓器,儘管小男童很快就跌落地面,但起身後仍繼續爬上變壓器,然而,當他終於爬上變壓器時,卻疑似對電線伸出手,導致他慘遭電擊。一旁的監視器清楚拍下他被炸成火球的瞬間,只見小男童在幾秒內兩度炸出火光,接著向後彈飛、身上還帶著明顯黑煙摔落到地面。所幸小男童送醫後除一隻手被嚴重燒傷外,暫無生命危險,另有當地網友指出,小男童疑似是為撿掉在變壓器上的籃球才會攀爬,但警方表示,詳細的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其實,這起事件2個月前,江蘇崑山才發生類似意外,當時也同樣是兩名男童出現在變壓器外,接著其中一人就開始攀爬,但不同的是,這名爬上變壓器的男童觸電後並沒有跌落地面,而是掛在變壓器上,當時另名男童嘶吼求大人幫忙的聲音,也全被一旁住戶拍下。

publish-icon 05月1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家中2寶都確診…媽3招照顧「共食1碗麵線」快篩竟陰性 抗疫經過曝光

本土疫情即將進入確診高峰,今(14日)再新增6萬3964例本土個案,國內居家隔離人數也屢創新高。一名2寶媽透露,家裡2個孩子最近接連確診,自己除了讓小孩吃西藥、中藥,同時用芳香療法多管齊下,幫助孩子們對抗病毒,隔離期間母子甚至分食同碗麵線,快篩卻都是陰性,抗疫經過引發熱烈討論。原PO日前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分享經過,指2個兒子目前分別就讀小一和小三,2人於5月1日、2日接連確診,夫妻倆立即按照規定,帶著孩子們做PCR採檢、領藥,並進行居家隔離。隔離期間,2寶媽除了讓小孩吃西藥、中藥,同時用精油芳香療法多管齊下,成功讓孩子們在2天內退燒。人妻提到,得知大兒子確診後,「我也豁出去了,也想一起確診,跟孩子們共患難,於是把孩子吃兩口的麵線吃掉,睡覺睡小孩旁邊,幫小孩洗澡(大家一起中時間才不會拖太長),之後我每天快篩,到6號還是陰,我就決定不要再白目了,這時如果我中了,大家五月份都不用出門了」。原PO強調,「這個新冠肺炎不可怕 ,只要認真觀察身體的變化,食慾、活動力、皮膚有沒有變紫、大小便,燒個一天半、兩天就退燒了。再來現在疫情嚴重,應該把快篩劑、感冒藥(建議跟診所拿)都備好,孩子還很小的也要備血氧機,才不會到時擠到急診室,拿藥還要等半天,苦了孩子也累了大人。」貼文引發討論,網友紛紛留言「最厲害的是 吃確診孩子的食物居然還是陰性。出門都無敵了」、「重點…媽媽很厲害,把剩下的麵線吃完還沒事」、「我也一直是這樣做,我家感冒都不吃藥的,讓孩子靠自己的免疫力抵抗力康復」、「我家也是不到39度是不吃藥的。身體在對抗病毒時,主要多觀察和自己處理」。

publish-icon 05月1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第一線醫護被罵爆痛哭…排隊民眾嗆「沒冷氣好熱」要投訴 護師節工會提1訴求

本土疫情嚴峻,確診人數眾多,急診幾乎都是確診病患,讓醫護人員的負擔相當沉重。而昨(12日)是護師節,衛福部長陳時中錄製影片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不過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只有1個訴求,就是盼中央改善目前嚴峻的工作環境。粉專「靠北護理師」指出,護師節快樂,但不管是在第一線還是在基層的夥伴們,都面臨著巨大無比的壓力,甚至不少人想著,乾脆確診好了,至少可以放假,不過現在政策面看來,「要嘛就是以篩代隔,要嘛就是帶病上陣,這個護師節,過得真__呢,在這種負能量爆棚的氛圍中。」接著粉專貼出示意圖,呈現醫院端的現況,無症狀快篩陽們塞爆急診、同事被3+4、10+7一個一個消失了,護病比激增、CDC從2019年思考解法至今,醫護禁出國?以篩代隔?健保卡註記醫事人員?確診護理師照顧確診者?最後一張圖,CDC唯一解,犧牲前線的你我。粉專貼出示意圖,呈現醫院端的現況。(圖/翻攝自臉書/靠北護理師)衛福部長陳時中昨(12日)也在影片中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北市聯醫工會直言,來自高層或衛生福利部一聲辛苦了,完全無法改善目前嚴峻的工作環境。北市聯醫工會表示,每年的此時總會看到許多大人物表達對護理師的感謝,請問大家今天過的快樂嗎?被感謝了以後,是否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被尊重?在這個即將迎來疫情高峰的時刻,政府一邊說著要與病毒共存,另一方面卻毫無準備,所有代價全由基層醫護人員來承擔。北市聯醫工會說,「我們需要的是針對有需求的患者,能提供安全且合理的醫療照顧政策,而非只依媒體風向滾動式修正的政策。」北市聯醫工會強調,現有的醫療運作方式,完全沒有考量到台灣原本護理人力就不足的問題,卻要吃下比起過去還要更繁重的醫療業務,「一步一步正被推向火坑的大家,所有工作中感受到的無奈、疲憊、絕望,我們都知道,但也只有我們自己替自己發聲,才能強迫社會、促使中央嘗試解決目前的困境。」另外也有護理師在《匿名公社》沉重地說,「我們的敵人從來都不是彼此,而是病毒。」她指出,世上不是只剩新冠肺炎這種病,還有很多病、外傷等著他們去醫治處理,但有些民眾似乎不明白,每個人都放大自己的需求,等待稍微久一點,各種咆哮、暴力、威脅、恐嚇、辱罵都來。每次將有症狀病人引導到戶外,外面的病人就會一湧而上,抱怨著「你們到底是要多久啦!很熱你們知道嗎」、「為什麼沒有冷氣啊」。儘管她解釋完流程,但沒人聽得下去,只會回「如果我確診你們要負責嗎」、「太誇張了吧!我會投訴你們的」、「我會去網路爆料你們」。聽完這些話,她瞬間崩潰,忍不住打給爸媽大哭。護理師說,「覺得好不值得,我們這麼累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我要被圍住被指著罵?我們並沒有特別加薪,或是因此有獲得特別待遇,卻不斷遭受民眾質疑、怒吼、霸凌。」即使如此,她還是沒有從醫院逃離,「我們一直都在前線守著,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連我們都放棄了,就真的完了。」她希望,民眾不要再對醫護怒吼了,大家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彼此。

publish-icon 05月1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白家綺PCR確診!3歲兒、1歲愛女出現發燒症狀

藝人白家綺今(12日)傳出PCR確診,她透露7日一起同住的媽媽確診,她第一時間告知公司並立即啟動居隔措施,她和老公吳東諺則分別快篩陽性,之後進行PCR後確認確診。白家綺說:「居隔這幾天非常感謝公司、製作單位、親友的關心以及物資支援,還好全家都是輕症,請大家不用擔心。」白家綺透露全家輕症,也分享照護小孩的方法。(圖/翻攝自白家綺臉書)由於孩子小需要大人照護,所以白家綺與吳東諺分別分室各帶一個,兒子小斗宅、小女兒朵拉在媽媽確診後隔天陸續出現發燒症狀。白家綺說:「小孩用藥後均緩和下來,已經慢慢恢復健康,現在全家症狀都是輕症,對生活沒有大礙。」白家綺特別提醒家中有小小孩的家長,面對疫情不要太過緊張,家中一定要備足各種不同牌子的退燒藥、塞劑,因為小小孩最大的症狀就是發燒,不同的藥劑有不同的投藥時間,能有效幫助小孩緩解不適。另外還要細心觀察小孩有沒有呼吸急促的現象,如果有就一定要趕快送醫院。目前夫妻倆手邊工作與通告已先暫停,夫妻倆特別感謝公司、製作單位為了他們做了工作以及節目錄影的緊急調整。白家綺手中2個民視節目的主持工作《台灣那麼旺》周日錄影將由賴慧如代班;《醫學大聯盟》月底才會錄影,暫不受影響。

publish-icon 05月1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法國女導演《親愛的童伴》母女情逼哭觀眾 紐約時報讚完美電影

以《燃燒女子的畫像》揚名國際的法國女導演瑟琳席安瑪(Céline Sciamma),再推新片《親愛的童伴》(Petite Maman),片中描述一個小女孩與她母親的小時候相遇,並發展出感人的友誼,撩起許多觀眾對親人的思念。瑟琳席安瑪坦承將自己童年的記憶與情感,全數傾注在該片中,「我希望大家都能投射其中情境、並且看見自己。」《親愛的童伴》描述一個小女孩與她母親的小時候相遇,撩起許多觀眾對親人的思念。(圖/海鵬)有趣的是,瑟琳席安瑪其實是在寫《燃燒女子的畫像》劇本的同時,就發想出《親愛的童伴》這個故事。之前法國因為疫情全面封鎖,很多小孩都被迫關在家中,她為孩子們得經歷這些危機與困難感到不捨、決定拍攝該片,以女孩與母親年輕時相遇的魔幻色彩,建構一個全新而溫暖的世界,衛報、銀幕、偏鋒等國際媒體都稱讚該片是「年度最佳電影之首」,紐約時報更以「一部完美的電影」來形容該片。瑟琳席安瑪認為,母親永遠是孩子的最佳童伴。電影《親愛的童伴》劇情就描述:當摯愛外婆去世,8歲的奈莉(約瑟芬桑斯 Joséphine Sanz 飾)跟著媽媽瑪莉詠回到舊居收拾,但大人哀傷的世界卻容不下孩子走進,雖然媽媽安慰她「妳不是我悲傷的來源」,卻因過度傷心而先行離開。而奈莉則在舊屋後面發現媽媽兒時搭建的樹屋,並遇到一個跟媽媽一樣也叫「瑪莉詠」的女孩。導演瑟琳席安瑪在該片中,傾注她個人的、私密的,對這個世界的詮釋與理解。片中「跟自己父母做朋友」的點子,既有趣又動人,深深打動許多觀眾,連美國影評網都提醒觀眾「要記得帶面紙,轉換好心情」。瑟琳席安瑪認為,這些年所經歷的危機與困難,孩子對於世界在變化是感受得到的。她於是決定以電影來關注孩子、與他們一同成長,並幸運找到約瑟芬桑斯、嘉布莉葉桑斯這對可愛的法國雙胞胎姊妹參與演出。有趣的是,瑟琳席安瑪斯期望《親愛的童伴》能創造孩子與大人的共同體驗,而對「兩位女主角」來說,電影拍攝現場根本像座遊樂場,兩姊妹在鏡頭前「揮灑自如」玩得不亦樂乎,簡直讓瑟琳席安瑪驚為天人,每場戲最多都不超過5顆鏡頭,還經常第一顆鏡頭就是「最完美結束」。《親愛的童伴》將於5月13日在台上映。雙胞胎姊妹約瑟芬桑斯、嘉布莉葉桑斯拍攝《親愛的童伴》時,玩得不亦樂乎。(圖/海鵬)

publish-icon 05月1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北市「親子防疫急門診」資格降為12歲以下 避免兒童無法即時就醫

疫情持續升溫,為避免兒童無法即時就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日前開出「親子防疫急門診」,限定18歲以下兒童可就醫,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指出,由於許多高中生看起來已經是大人,因此將資格降為12歲以下才能就醫,即日起「親子防疫急門診」改為12歲以下。柯文哲表示,因為資源寶貴,所以調降年齡,有需求的家長記得先上網預約,每周一到周日早上8時到晚上8時,在婦幼院區2棟大樓門口空地,現場會有小兒科醫師,都可以預約來看病。

publish-icon 05月1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防疫採購魔咒2/BNT兒童疫苗採購變變變 學者:未來疫苗比照流感因應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屢創新高,政府防疫政策卻混亂矛盾,兒童相繼傳出因重症而過世的不幸消息,即使6至11歲的兒童半劑莫德納已經開打,家長們期待的卻是即將來台的兒童型BNT,然而這兩年來政府宣稱的「超前布署」防疫政策,看起來不只是在民怨中牛步化推移,更像是一種回應「民需的施捨」。9日清晨,中華航空CI-5528貨機載運政府今年首批自購約185萬劑BNT疫苗抵達桃園,經過海關機邊驗放通關程序,直接運送到指定冷儲物流中心,至於輝瑞BNT兒童劑型77萬劑疫苗,原本預計5月12 日到貨,10日陳時中又改口聲稱「資訊系統有問題」,兒童疫苗來台時間再生變。國民黨智庫永續組召集人陳宜民教授認為,新冠病毒不斷變種,與病毒共存恐成常態,指揮中心過去「嚴格管控」國際疫苗、新冠試劑等醫材的心態一定要改變,該鬆綁開放商業化的就要趕快做,進口數量多,價格才能降低,才有利民眾防疫。尤其包括莫德納、BNT等國際認證疫苗,應比照流感、子宮頸癌疫苗接種,指揮中心應儘速核發藥證,讓疫苗市場化,該公費補助、開放民眾自費施打都好,就是別再為「政治鬥法」而造成卡關。國民黨智庫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認為,防疫必備的醫材檢驗篩劑及國際疫苗,應儘速核發藥證,加速商業市場化,才能方便民眾使用。(圖/翻攝自陳宜民臉書)去年本土疫情首度大爆發時,慈濟、永齡郭董等三團體欲捐贈BNT一波多折,今年BNT兒童疫苗採購過程猶如翻版,政治陰影斑斑可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對BNT兒童疫苗採購的說法也「與時俱進」。一名醫師不以為然地說,4月13日,陳時中宣稱,向國外洽詢5-11歲幼兒疫苗,已進入最後階段;4月16日,國內首度出現2歲兒童重症個案,陳時中表示「將」召開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預防接種組會議(ACIP),討論是否開打兒童疫苗;隔日(4月17日)卻立即宣布替兒童接種半劑莫德納,引發家長強烈反彈,質疑為何要讓小孩施打未經認證的兒童疫苗。4月18日,陳時中又改口,BNT兒童疫苗「需四方合約(指揮中心,德國BNT,上海復星、美國輝瑞),不斷有小問題,不敢期望」;隔日4月19日,2歲重症幼童搶救無效過世,民意譁然,陳時中馬上改口「採購BNT兒童疫苗已到最後階段」說法。印證政府的談判效率比不上民間,跡象更顯示防疫政策是被「民怨催著跑」。5月5日,陳時中宣布BNT兒童疫苗5月12日將從德國抵台。一名熟悉國際疫苗採購業務的生技業者透露,業界盛傳此次BNT兒童疫苗採購,幾乎是在兩週內火速搞定,對比去年買BNT一拖整年,可說天壤之別,恐怕與年底大選將屆脫離不了干係,執政黨擔心政策拖垮陳時中選情,當然買不買BNT也全取決於指揮中心一念間。去年慈濟等三團體捐贈BNT疫苗,傳出就是因為外包「復必泰」簡體中文字樣造成紛擾,今年指揮中心再度採購BNT兒童疫苗,則不會有簡體字中文外包裝。(圖/報系資料照、中新社提供)該業者透露,據傳台灣今年與去年採購BNT差異在於,去年慈濟等團體捐3000萬劑,指定從德國BNT原廠出貨,指揮中心今年則要求由BNT的代工廠「輝瑞」出貨,但不論是BNT原廠或輝瑞,還是得與「大中華區代理權」上海復星洽談。該人士解釋,去年慈濟等三團體搶時間,請上海復星動用重金取得的「BNT優先出貨權」,要求BNT立即供貨,依德國規定疫苗外包裝就是「復必泰」中文簡體字,引發綠營反彈很強烈,慈濟最後只好另印包裝平息爭議。但今年可能因指揮中心只想少量買400萬劑BNT(幼童220萬,大人180萬),又指定輝瑞出貨,一來一往溝通更複雜。因為今年從輝瑞出貨,雖不致有「中文復必泰」標籤,但因輝瑞也要分利潤,疫苗單劑價格恐比永齡等捐贈價更貴,但真相為何,必須等指揮中心解密合約才能知曉。

publish-icon 05月1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窮母買不起奶粉「白飯混湯咬碎」餵嬰兒 老闆一暖舉被讚:人間天使

許多店家會準備愛心餐,免費提供給需要的人。新北市汐止區一名快餐店劉姓老闆,日前中午準備休息時,遇到一名媽媽帶著未滿一歲的嬰兒,想領取愛心餐,因為沒錢買奶粉,只能將白飯混湯咬碎餵小孩吃,讓他看了相當心疼,立刻買了2罐奶粉給對方,並表示:「有需要隨時過來」,讓大批網友超感動。劉老闆在臉書社團《爆系故事館》提到,7日中午準備休息時,看到一名媽媽揹著一個未滿一歲的嬰兒,詢問能不能給她一份愛心餐,他二話不說馬上準備了一份便當。看到那名媽媽吃得很快,他猜測也許已經餓了一段時間,結果沒多久小嬰兒哭了起來。劉老闆目睹,那名媽媽把白飯混湯咬碎餵小孩吃,他認為這樣的做法很危險,小孩還太小很容易噎到,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沒錢買奶粉,不得已出此下策,他當下聽完馬上去買了2罐奶粉送給她。他坦言,該名媽媽一看就知道有很多心事,但由於對方不願意透露,只好告訴她:「有需要時隨時過來,大人可餓著但小孩經不起餓了」。此文一出,引發一番熱議,網友紛紛留言,「好心的老闆謝謝你,祝你生意興隆」、「好人一生平安」、「你是人間天使」、「謝謝老闆的愛心,媽媽寶寶遇見你真是福氣」、「社會就是需要多點這類的溫暖!再怎麼說,孩子都很無辜…」。

publish-icon 05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馬斯克警告出生率過低「日本將不復存在」 日網友卻嘆:已經無所謂了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收購推特後不斷發表對各議題的看法,近日他在探討日本生育率持續下降問題時,警告若不做出改變「日本將不復存在」,且這將會是全世界的巨大損失,掀起全球網友、尤其是日本民眾的關注,卻有日本網友表示:「日本消失對世界來說是痛苦的嗎?我已經無所謂了!累了!」馬斯克早在2017年就警告:「全球人口正朝崩壞加速前進,但大多數人似乎都還不在意。」2019年他再次強調「對人類文明來說,最大風險是急速下降的出生率」。而因特斯拉電池與Panasonic有緊密合作的馬斯克,最近在回覆推特網友一份日本2021年出現有史以來最大人口降幅,總人口僅略高於1.25億的報告時,表示:「除非做出什麼改變,讓出生率超過死亡率,否則日本最終將不復存在,而這會是全世界的巨大損失。」這則回覆的推文至今(9日)已獲得超過1萬次轉發和3.5萬個讚,但日本網友除感謝馬斯克的關注外,更多的是對國家前景感到悲觀,就有網友直言:「如果讓工資漲2、3倍,那日本國民樂意生很多孩子」、「如果不重新擬定育兒政策,以及平均年收入和稅收問題,那麼人口很難有變化。」還有網友表示:「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日本就會消失。但日本消失對世界來說是痛苦的嗎?反正我已經無所謂了!累了!」曾有日本學者指出,日本低生育率的主因是經濟影響到女性,當國家經濟陷入長期停滯,讓越來越多女性在投入勞動市場的同時,卻受到「女主內」傳統想法束縛,導致職業婦女必須一肩扛起家務和照顧小孩責任,迫使不婚女性持續增加。前少子化特命大臣相柳澤伯夫則認為,中央只顧統籌、忽略地方如何具體執行和落實政策的方式,是日本少子化對策未能產生效果的另一主因。認為出生率下降是「文明等級風險」的馬斯克,則在2021年啟動人形機器人「Optimus」開發,並預計在2023年完成產品原型研發,他在今年4月表示: 「人們最後會理解到Optimus將比汽車產業更有價值。」而Optimus正是為人口減少和高齡化的未來所做的準備。

publish-icon 05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男子玩火燒毀30多台車 網友驚呼:這下賠大了

「玩火」常見於兒童為了吸引大人注意而做出的危險行為,不料近日大陸就有一名成年男子,在打電話時把玩打火機,導致30輛車被燒毀。消息一出,網上一片譁然。綜合陸媒報導,河南鄭州一名男子4日在路邊打電話時,一邊用打火機燒路邊的楊絮。此舉導致一旁的二手車市場遭受波及,造成30多輛車燒毀,詳細損失金額、數量仍在調查估計。大火也導致消防隊出動7輛消防車和45名消防員趕赴現場,才終將火勢撲滅。目前,相關情况仍在調查處理當中。影片中可看見,建築和車輛已被黑煙燻得焦黑,火舌不時從縫隙竄出。對此,微博上許多消防單位帳號紛紛藉此留言宣導,「柳絮不僅會引起一些過敏症狀,同時還是一種易燃物質,存在火災隱患」、「楊、柳絮隨風飄散,一旦被點燃四處飛落,擴散的速度非常可怕!千萬不要讓柳絮與明火接觸。」消息一出,不少大陸網友驚嘆「現在是有事情做了,一點也不閒了。錢包被掏空了,負債一大堆了」、「這得賠多少錢哦」、「能無聊到這個程度也是個人才」、 「每年這個季節都有關於楊絮失火的事,即使沒這事也挺煩人的,到處飄的都是,還特别黏,建議這種樹盡量少種。」

publish-icon 05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BNT成人疫苗今天先到貨 兒童BNT還要再等等

疫情不斷快速升溫,指揮中心火速採購今年首批BNT疫苗中的「成人疫苗」由中華航空CI-5528貨機從德國載送到台灣,9日清晨6點11分,抵達桃園機場,海關完成機邊驗放通關程序,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指揮中心透露,這批疫苗主要將做為青少年加強劑,是否會開放大人施打,目前尚未確定。至於輝瑞BNT兒童劑型77.76萬劑疫苗,預計5月12日到貨,最快5月20日就會開放兒童施打。值得注意的是,指揮中心這次採購的BNT成人及兒童疫苗數量並不多,總數僅400萬劑,尤其這波疫情許多兒童陸續確診,指揮中心原先雖已開放半劑莫德納給兒童接種,但許多家長擔心其強烈副作用、小孩難以承受,紛紛質疑為何不用美國准許兒童施打的BNT兒童疫苗,指揮中心因此火速下單採購220萬劑兒童疫苗,搭配180萬劑成人疫苗。但病毒不斷變種,這一次採購的BNT兒童疫苗打完後,是否還會繼續採購下一批?目前指揮中心還沒有給答案。衛福部長陳時中五日在立院證實,BNT輝瑞成人及兒童疫苗會分2批抵台,第1批是成人劑型疫苗,約為185.7萬劑,在5月9日抵台。另一批將到貨的疫苗是輝瑞BNT兒童劑型77.76萬劑。他說,輝瑞BNT兒童疫苗已通過國內緊急使用授權(EUA),劑量是成人1/3,預計5月12日就會到貨,拚5月20日前開打。陳時中當時表示,國內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大部分都是接種BNT成人劑型疫苗,僅有少數施打莫德納疫苗,新到貨BNT成人疫苗將會提供原本已打過BNT成人劑型疫苗的青少年,作為追加劑接種,至於兒童BNT將會給較小年齡的兒童施打,教育部將啟動意願調查,預計5月下旬在校園內接種。

publish-icon 05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徐若瑄母親節接母來電爆哭 為子克服「怕菜刀」弱點親下廚

徐若瑄(Vivian)從小父母離異,由母親辛苦帶大,明(8日)適逢母親節,她感念徐媽媽:「一個人沒有外援,拉拔我們3個孩子長大,非常不容易!」孝順的她,也在外婆在世時替媽媽圓夢,蓋一間紅色屋頂且可以抗震及遮風避雨的房子給外婆住,改善了過去的生活環境。被問及至今最難忘的母親節,徐若瑄說,當年她懷兒子Dalton的第一個母親節,在新加坡和夫家吃飯慶祝時,席間接到媽媽來電,「媽媽一開口只是一句『女兒,妳好嗎?母親節快樂』,我突然一股想哭的衝動,只好藉上廁所,一個人哭到不行,當時覺得生養自己的母親來跟我說『母親節快樂』,好奇妙啊」。徐若瑄(右一)感謝媽媽(右二)一手拉拔他們三姊弟長大。她也分享徐媽媽是個思維簡單善良的人,到現在還像個小女生,哭點也很低,「今年姊姊生日,我送了一束花,裡面放了張我和姊姊的合照,媽媽看到這樣也落淚,覺得我們姊妹感情好好」。而今年母親節,則計畫姊弟3人各準備一道菜,在家陪母親大人一起度過,「因為媽媽平時總是滿身大汗地煮出一桌滿漢全席給我們吃」,所以母親節這天也希望讓媽媽別這麼辛苦做飯,好好享受他們的愛和心意。徐若瑄在姊姊今年生日,送上放了姊妹倆合照的花束。徐若瑄與新加坡馬可波羅海業集團主席李雲峰結婚近8年,愛子Dalton目前已上小學,因為工作常必須和老公、兒子分隔兩地,她表示每天都會用電話和視訊來關心彼此,疫情到現在已2年多了,也慢慢以共存的心態來接受和習慣,但仍忍不住笑喊:「好想把自己切成兩半,希望有兩個我!一半留在新加坡陪小孩、一個在台灣工作,就不用分隔兩地相思,在新加坡就想念台灣家人、在台灣又牽掛著新加坡家人!」至於升格媽咪後最難忘的母親節,她說「Dalton第一次寫卡片給我」,看到當時剛上幼稚園的愛子,努力用自己所會的少數英文單字夾雜著圖案,「大大小小不規則扭曲的英文夾雜著圖案」,來表達自己的心意,讓她覺得「好可愛好珍惜」,母愛大噴發地直呼「他的每個第一次都好可愛」。提到卡片,徐若瑄也憶起,爸爸過世後的第1個父親節,當時她人在新加坡,「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因想念父親而落淚,Dalton發現後問我為什麼哭,我說『因為很想念天上的阿公』,當時他才3歲,還不太會寫字,就用很多張笑臉貼紙貼在卡片上來安慰我」,讓她很欣慰孩子如此暖心,但也因此感動不已,反而哭得更慘。徐若瑄(右)兒子Dalton目前已上小學,母子倆目前分隔新加坡兩地。當媽後,也讓徐若瑄深刻體會到「為母則強」這4字,她因為很早就出道在外打拼賺錢,家事多由媽媽和姊姊處理,生活方面並非那麼有經驗,「尤其怕菜刀,所以對廚房那些事相當陌生、恐懼」,但Dalton出生不久要進入吃副食品階段,她為讓早產的兒子補充營養,買了很多食譜,每天親手做3餐,「不曉得是不是因為不擅長所以很緊張,每次都做得滿頭大汗還胃痙攣,但做著做著就從舞台到砧板台了」。而怕高、怕冷、怕摔又有幽閉恐懼的她,也為了要陪伴孩子,勇敢克服了所有的恐懼,每年都去挑戰滑雪。另外,她原定昨在小巨蛋開唱,因疫情只好忍痛延期,徐若瑄表示,「心疼粉絲的失落、心疼辛苦付出的所有團隊、心疼全民擔憂疫情的心、心疼病毒給我們大家的生活帶來的巨變,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所以每天要讓自己沒有遺憾的活著」,也感嘆「雖然各種無奈,但沒有辦法的事,也只能接受,然後好好的生活,跟著生命走」,目前只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轉念並保持樂觀。徐若瑄(右)與「麋先生」聖皓共同譜寫演唱新歌〈Hi〉。雖然演唱會延期,但她仍然不中斷學習、做新的音樂、體能訓練、吉他練習,寵粉的她,還是決定先在5月10日上架與「麋先生」聖皓合作的單曲〈Hi〉,陪伴粉絲一起度過疫情;她和柯震東主演電影《初戀慢半拍》也將在暑假上映,同時也是今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最後她也預告:「會不斷動腦筋準備驚喜給大家唷,打算每隔一段時間就丟出一個禮物,除了陪伴等待演唱會的大家,也是想陪伴大家一起度過這個艱難的疫情,只是既然是驚喜現在當然不能說,敬請期待唷!」徐若瑄在《初戀慢半拍》中以成熟都會女子的捲髮形象現身。(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publish-icon 05月08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