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基斯坦山區爆發雪崩 游牧部落被大雪吞噬…已知11死25傷
巴基斯坦北部山區於27日發生雪崩,整起意外至少造成11死25傷。會有如此嚴重的傷亡,主要是雪崩之時,恰巧有游牧部落趕羊到附近,結果不慎發生意外。而目前由於當地氣候嚴寒、天象惡劣,讓整體救援行動遭受重重阻礙。根據《BBC》報導指出,這起意外發生於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地區(Gilgit Baltistan)與阿扎德克什米爾(Azad Kashmir)之間的肖特山口(Shounter Pass)。當時一個游牧部落正趕著羊通行山路,結果突然發生雪崩,不少游牧部落的成員被大雪掩埋。整起意外事件發生後,有關當局即刻派出軍用直升機展開搜救,當地也有許多居民協助尋找被大雪覆蓋的人們。但由於事發地點偏僻,且當地天象惡劣,所以讓救援行動難度大為增加。當地高級警官阿里(Ziarat Ali)表示,整起意外至少造成11人死亡、25人受傷,死者中有4名婦女與1名四歲男童。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Shehbaz Sharif)表示,之所以會發生雪崩,主要是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謝里夫認為,世界各國應當履行維護氣候的責任,保護巴基斯坦等發展中國家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報導中也指出,巴基斯坦近年來發生多次破紀錄的季風降雨與北部山區冰川融化,主要原因就是氣候變化所延伸出的自然災害,巴基斯坦是全球因氣候變遷而飽受自然災害的前10名國家之一。

台灣問題「無解」!季辛吉:中美競爭已讓世界失序
美國「外交教父」、前國務卿季辛吉27日歡度百歲大壽。即便年事已高,他退而不休,仍不時暢談包括中美關係在內的國際議題。在最新受訪中,季辛吉稱當前世界在中美競爭下已失序,並形容台灣問題「無解」(insoluble),認為「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解」。季辛吉曾任尼克森與福特總統的國安顧問和國務卿,對打開美中建交大門、緩和美蘇關係、結束越戰等都扮演了歷史性角色。他也因改善美中關係,被中國領導人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26日就在康乃狄克州會見季辛吉,表達中國對他百歲壽辰的祝賀,並就中美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華爾街日報》26日刊出季辛吉專訪。季辛吉稱當前世界「失序」,表現在中美競爭的背景下,大部分主要國家都已迷失方向,正在改變或適應。他還說,美國始終抱持「自詡正義」的行事風格,認為其觀點理應居主導地位,但中國等國並不買帳。季辛吉直言,「就中國展現出的力量看,我視中國為潛在危險敵手」,並指美中有發生衝突的可能性。但他稱,中國是在尋求「安全」而不是想要統治世界。為避免與中國開戰,美國需要克制盲目的對抗,轉而尋求對話。季辛吉以「一個無解問題」形容台灣,表示「除交給時間外,別無他解」,他因此「歡迎一種能維持現狀多年的方案,例如在此期間,雙方不會相互威脅,或限制針對彼此的(軍事)部署。」他並覺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對此類討論抱持開放。日前,季辛吉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也曾指出,雖然美國對台立場不變,但應減少「類兩個中國」的提案,避免讓人懷疑支持台灣獨立。當年季辛吉以「祕密外交」、「穿梭外交」聞名。1971年7月9日,出訪巴基斯坦的季辛吉悄悄轉訪北京,台灣便被蒙在鼓裡。尼克森政府為脫離越戰泥淖,亟需北京協助。7月1日,尼克森與季辛吉商討策略後,季辛吉特意會見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沈劍虹,看似再三保證對台支持,但未透露他即將與大陸總理周恩來會面。而根據歷史檔案,後來季辛吉對周恩來承諾,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季辛吉在與大陸領導人談判時並未考慮徵求台灣的意見,這在季辛吉1975年與毛澤東的一次會晤紀錄中亦有明確記載。據美國國務院公布的會談實錄,當時毛澤東對季辛吉說「你們現在有中國的台灣」(But you now have the Taiwan of China),季辛吉回應:「但我們將在我們之間解決這個問題。」

疫情中斷後首次重啟! 塔利班宣布恢復阿富汗對中國直飛航線
繼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而中斷之後,阿里亞納阿富汗航空首架每周一班的航班,在24日從喀布爾起飛至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塔利班也宣布恢復阿富汗與中國之間中斷3年的直飛航線,表示這會幫助加強雙邊經濟和政治關係。而中國外長秦剛5月稍早在伊斯蘭馬巴德參加了與塔利班和巴基斯坦的三邊對話,也同意把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延伸到阿富汗。塔利班負責交通和民用航空的副部長瓦法(Ghulam Jilani Wafa)在喀布爾機場稱讚空中服務的恢復。瓦法表示,這會直接加強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政治和商務關係。中國駐阿富汗大使王愚23日則對塔利班外長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說,北京與阿富汗維持正常關係,願意加強它。另據穆塔基辦公室說,王愚保證會幫助增加阿富汗對中國的出口,加快阿富汗最大的艾納克(Mes Ainak)銅礦的「初始工作」。同時稍早塔利班副總理巴拉達爾1月與王愚共同宣布與一家中國公司達成合約,未來25年中在阿富汗北方地區的阿姆河(Amu Darya)盆地開採石油。塔利班官員說,中國將為此投資大約5億4000萬美元,製造大約3000個就業。更據報中國會在阿富汗建立一個煉油廠提煉石油。從塔利班2021年8月重新掌權後,中國加緊與阿富汗的接觸。但中國和其他國家目前都沒有承認塔利班是阿富汗的合法統治者,主要是基於人權擔憂和對婦女教育、工作的限制。而中國外交部最近公布關於阿富汗的11點政策聲明,強調塔利班需通過「開放與包容」的政治架構確保「溫和審慎」治理阿富汗,同時敦促國際社會加強與喀布爾接觸。聲明中還希望阿富汗會履行「認真承諾」,有效打擊恐怖主義。同時強調中國經濟延伸主要是尋求塔利班保證防止極端主義從阿富汗擴散進入新疆等地,確保中國國民的安全。

地球又熱又擠 專家警告:印巴、印尼、菲律賓5年內恐因暖化不適合居住
透過數十年的研究和觀察,人們已經清楚地意識到,氣候變遷對地球如何產生深遠的影響,環保團體極力呼籲各國領導人作出積極減碳承諾,實現《巴黎協定》規定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有專家悲觀表示,大概5年內,估計全球超過6億人口因為高溫無法在原有土地生存,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和菲律賓等國家的民眾,有可能被迫向地球兩極移動才能生存。隨著世界變得更擁擠,暖化越來越嚴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氣候的變遷速度太過迅速,單就溫度變化速率就是物種調適自身的氣候棲位(climate niche)所需時間近20萬倍,全球物種無法跟上溫度變化的步伐而難以生存,所謂的氣候棲位,是研究團隊透過研究6千年歷史,找出人類與文明能繁榮發展的理想氣溫,結論是年均溫攝氏11度至15度最適合人類生存,若居住之地的氣溫越偏離這個溫度範圍,就會越難受。這項發表在自然永續性 (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上的研究評估也指出,隨著世界變得更擁擠,暖化越來越嚴重,該研究結論指出,非洲、亞洲、南美洲、澳洲的大片地區可能處於相同的氣溫範圍,如果暖化問題惡化,窮人將受害最深。研究發現,若地球變暖攝氏 2.7 度,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印尼、菲律賓和巴基斯坦將成為人口暴露在危險高溫下的國家。這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英國艾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全球系統研究所(Global Systems Institute)所長倫頓(Tim Lenton)說,地球均溫升高速度比預期早了10年,海平面上升速度更加快近3倍,若繼續放任地球暖化,2030年將失守1.5度的升溫防線,到了本世紀末,恐升溫達2.7度,屆時全球 三分之一的人口將失去適合居住的地區。研究發現,若地球變暖攝氏 2.7 度,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印尼、菲律賓和巴基斯坦將成為人口暴露在危險高溫下的國家。倫頓還表示,目前的溫度每升高 0.1 攝氏度,就會有大約 1.4 億人暴露在危險的高溫下。另外,世界氣象組織先前宣布,在未來5年內,地球溫度有 66% 的可能性會比全球工業化前高出攝氏 1.5 度。有專家悲觀表示,大概5年內,估計全球超過6億人口因為高溫無法在原有土地生存。(圖/翻攝自推特)

中國反對 台灣確定無緣今年世衛大會
台灣確定無緣本屆世衛(WHA)大會。《路透社》報導指出,儘管友邦史瓦帝尼、馬紹爾群島支持我方參加WHA大會,但中國及巴基斯坦敦促成員國拒絕邀請台灣,大會最終確定不邀請台灣參加今年的世衛大會。

「超強阿嬤」陪孫女上課2年 勇奪國際空手道賽獎牌
叫你阿嬤來!近日印度一位59歲阿嬤跟13歲孫女,在國際空手道比賽中分別獲得銀牌。而阿嬤只學了2年,起初只想陪孫女去上課,孫女對此也感到很自豪。據《MENAFN》報導,59 歲的吉塔(Geeta Godara)和她 13歲孫女阿什卡(Aashka Godara),近日在杜拜的的國際空手道錦標賽奪牌。阿什卡在40公斤量級拿下銀牌和銅牌,吉塔則在83公斤量級奪銀牌。另外2名6歲和11歲的選手,也紛紛拿牌。據了解,本次比賽有不丹、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尼泊爾日本、尼等22國2500名選手參賽,印度則派出來自哈里亞納邦、德里、欽奈、卡納塔克邦等30位選手。吉塔說,謝謝教練讓我們戴上獎牌,他教了很多東西,給我們國際水平的訓練,今天才能拿下獎牌。據《BBC》報導,居住在古爾岡的吉塔,2年前才學空手道,而她一開始只想陪孫女上課,在教練的鼓勵下,她開始參加比賽。阿什卡說,阿嬤一開始學空手道的時候,她感到很尷尬,但現在只覺得自豪。

砸40萬幫孩找英國爸 移民婦女偽造出生證明竟為「這件事」
英國近期出現有男子收取高達1萬英鎊(約38萬台幣)的報酬,冒充是移民婦女嬰兒的父親,以利她們能繼續留在英國。《BBC》報導,這些男子在臉書刊登廣告,吸引移民婦女們為自己的孩子造假出生證明,以便繼續留在英國,費用高達1萬英鎊。《BBC》派遣人員偽裝成非法移民婦女,1位名叫Thai的仲介告訴她,只要支付1萬1000英鎊(約42萬台幣),就能讓小孩獲得英國護照。隨後Thai把她介紹給名叫安德魯的男子,表示他會充當孩子父親,而男方能從中獲得8000英鎊(約30萬台幣)。移民律師岡薩雷斯(Ana González)解釋,若移民婦女在英國生下小孩,而孩子父親是英國公民或擁有居留證,那麼嬰兒一出生就自動成為英國公民,而母親能透過申請家庭簽證留在英國,並適時申請公民身分。安娜也表示,這些假爸爸的騙局很難監管。另名移民律師Harjap Bhangal也說,類似行為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早已行之多年。英國內政部對此回應,政府已採取措施防止並主動稽查造假出生證明的詐欺行為。

巴基斯坦籍男誘騙女子性侵 法官判4年並驅逐出境
一名巴基斯坦籍男子2012年來台探親,但他逾期居留在台灣,2016年間他在西門町附近,見一名女子獨自行走在路上,他誘騙她到飯店性侵,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依強制性交罪將他處有期徒刑4年,並應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驅逐出境。可上訴。該名男子在2012年9月間以探親名義來台,2016年9月29日上午10點多,他發現1名女子精神上有問題,認為有機可乘,誘騙她至西門町某飯店內休息,她以2人剛認識,且適逢生理期為由,拒絕為性交行為。但他竟毆打被害人並將被害人壓制在床,使其無法抗拒,而違反被害人意願,強制性交得逞,她並因此受有左側肩部、左胸、左臂內部多處瘀傷之傷害,高院更一審依強制性交罪將他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應於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驅逐出境。

巴基斯坦前總理遭捕!支持者暴動 政府軍出動鎮壓釀至少5死、1300多人遭逮
巴基斯坦主要反對派領袖、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近日被指控詐欺罪,遭到逮捕,沒想到竟引起支持者走上街頭抗議,後來還演變為暴動。抗議者攻擊並放火燃燒國家建築物及資產,政府立即派出軍隊平息暴動,並警告抗議者不要再對國家設施進行任何進一步攻擊,根據《路透社》報導,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在9日因涉及一起土地詐欺案被捕,消息傳出後引起大批支持者上街抗議。沒想到竟演變成暴動,支持者衝進軍事建築,還洗劫東部城市拉合爾(Lahore)一名高級將領的住所;不僅如此,支持者更攻擊、放火燃燒其他國家建築和資產。事發後政府也立即派出軍隊鎮壓,而軍方後續也發布聲明表示「目前暴力事件已受到軍方克制,但任何對軍隊或執法機構、國家設施和財產的進一步攻擊將遭到嚴厲報復」。而警方也表示,目前已在伊姆蘭汗的家鄉旁遮普省(Punjab)逮捕1300多暴力示威者,超過145名警察在與抗議者的衝突中受傷,而這起暴動也釀成至少5人死亡。

巴基斯坦前總理被當眾逮捕 裝甲車部隊法庭外押人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9日因貪腐指控於首都伊斯蘭馬巴德(Islamabad)當眾被逮捕,他在進入首都高等法院後不久,被一支準軍事部隊帶走,引發外界關注。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伊姆蘭汗所屬政黨正義運動黨(Tehreek-e-Insaf party)成員指出,這位前總理有涉及幾項貪腐案件,他主動出庭,但他在進入首都高等法院大門後不久,一支準軍事部隊就跟隨他進入,目測人數超過100人,另有目擊者表示,法院大門被軍用裝甲車擋住了,而伊姆蘭汗就在這種局面下被帶走。另外《CNN》、《半島電視台》指出,伊姆蘭汗所屬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TI)透過推特證實這項消息,並釋出伊姆蘭汗在伊斯蘭馬巴德高等法院前被大批軍警包圍逮捕的畫面。伊姆蘭汗在2022年4月被執政夥伴倒戈,他決定解散國會,但此舉被最高法院裁定違憲,反而被國會發起不信任動議而被罷免。不甘被下台的他多次號召支持者發動示威遊行,近期他也正積極備戰預計於今年10月舉行的大選。伊姆蘭汗今年3月才說巴國政府試圖讓他入獄,目的就是不讓他參加大選,據《美聯社》報導,巴基斯坦「國家問責局」上周在另一起案件中,對伊姆蘭汗發出了逮捕令,而且他沒有獲得保釋,而伊姆蘭汗被安全部隊拘留後,他已向高等法院提出申訴,法院現在已要求警方就拘留事件作出報告。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在進入高等法院時, 被身分不名的軍事團體帶走。(圖/翻攝自推特)

巴基斯坦高中「8名教職人員」被槍殺 警疑恐與宗教衝突有關
疑似是宗教衝突引起的襲擊事件,巴基斯坦北部一所高中於4日中午遭不明的槍手襲擊,共造成8名教職人員死亡及2人受傷。據悉,憾事發生的地區常有伊斯蘭教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衝突,而死者恰好皆為什葉派的男性信徒,警方便懷疑這次的恐怖襲擊和宗教有關。5月4日,襲擊發生在巴基斯坦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khyber pakhtunkhwa)的一所高中,當時是考試剛結束後的午間時段。據《CNN》和《印度報業托拉斯》(Press Trust of India)報導,警方表示,一些身分不明的槍手衝進了泰里孟加爾高中(Teri Mengal High School)的教職員室,槍殺了7名教師,而另1名教師則在開車途中被埋伏槍殺。不過,目前僅能得知死者均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信徒,且均為男性,事發至今沒有任何組織出面承認犯案,故仍未能證明恐怖事件的犯案者究竟是恐怖份子,還是宗教衝突糾紛導致。對此,警方已展開大規模追捕行動,而巴基斯坦總統阿維爾(Arif Alvi)也表達了對該起案件的悲痛之情,並嚴厲譴責攻擊教師的行為。

碳權交易投資術1/台灣碳交所明年開張 網民沒法買?GOOGLE熱搜暴4倍
蔡英文總統日前釋出7月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明年開始交易,「碳交易」立即成了熱搜關鍵字,在GOOGLE TRENDS搜尋熱度較去年4倍!看不見、摸不到的「碳(CO2)」要怎麼買賣?碳更有綠碳、藍碳、黃碳等色,分別來自森林、海洋、土壤的碳權。「碳權交易」概念源自 1997 年《京都議定書》及2015年《巴黎協定》,為要控制全球升溫幅度而訂定碳排放減量的共同目標,在「總量管制」、「排放碳的權利」成本化概念下,超過配給碳排配額(Emission Allowance)的排碳大戶,可向排放未達配給量者買碳權,透過碳權交易、碳費定價及邊境碳關稅等,將「環境成本」具體化。台灣去年底也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今年4月19日蔡英文總統參與美國商會年會時也釋出,台灣將成立碳交易所,準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也預告明年開始交易。控制全球暖化幅度是第27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重點。(圖/翻攝自COP27臉書)儘管碳交易所的相關子法、執行細節及碳費如何定價,目前尚未出爐,但台灣碳交所的主管機關環保署指出,碳交易不是金融商品,只是一種抵換工具,交易的是從環保署申請到的「碳交易許可證」,分為「強制性、自願性」兩大部分,參與交易的也只有排碳大戶,一般人無法直接買賣碳權。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向CTWANT記者表示,依政府初步規劃,第一種「強制性」是在總量管制下,找出287家年碳排量超過2.5萬噸的設施、工廠,第二階段擴大範圍至500家,「目前三大碳排產業為工業、運輸、能源等。如果台塑集團有10家工廠,不一定每家都會被列管。」劉哲良指出,這是一種金融商品,這部份反映在會計科目的其他綜合損益、日後若價格上漲則反映在股東權益淨值增加,碳交所上線後第一個任務,即是協助境外碳權商品可在台灣交易。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圖/綠色公益提供)外傳碳費定價每噸落在300元?劉哲良指出,政府以「鼓勵減碳」為目標,環保署若收了一大筆錢也會被質疑,因此可能朝「優惠費率制」方向,例如定價每噸1000元,若碳排大戶減碳目標達成率越高、給予越高的折扣,使企業有極大誘因減碳、從事低碳轉型,例如2030年較某個基準年減碳3成,達成了碳費就打1折,工總甚至期望可以碳費全免。目前國際碳規格有三大主流,分別為歐盟(EUA)、加州(CCA)、美國「區域溫室氣體計畫(RGGI)」,碳費價格也不一,依CarbonCredits.com 在5月2日時價,強制碳市場部份,歐盟每噸碳價高達90.03歐元(約合新台幣2790元),澳洲38澳元(約合新台幣782元),南韓8.65美元(約合新台幣268元)、中國8.1美元(約合新台幣242元),這些碳交易以當地企業的當地碳權為主。「強制性碳權都是當地買、當地用,所以不會有國際接軌、國際認證等問題;就像是你來中經院上課、獲得一個證書,內容有效,但還沒有國際認證。」劉哲良解釋。各國、各產業碳權的價格不同,因此有邊境調整機制。(圖/翻攝自carbon credits官網)由於各國碳權的價格不同,為避免公司到碳價低的地方設廠「逃碳」,歐盟已制定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口到歐盟的商品須購買碳憑證,預計2026年上路、今年第4季試行申報,「這是『補差價』的意思。商品出口就像民眾帶『行李』出國,產品碳足跡控制在一定重量以下不用多付費。」紡織所總監黃博雄告訴CTWANT記者。在美國則是清潔競爭法案(CCA),預計2024年實施。第二種自願性碳權,亦即沒被強制納管者的「減量成效認證」,無論企業或社區,主動減碳或碳捕捉、造林、執行專案(如鋪設太陽能板、換電動車)等,在台灣可向環保署申請認證,也能向聯合國、國際碳權機制獨立機構,即可取得碳權,用於自願性市場交易(Voluntary Markets)。依CarbonCredits.com 在5月2日自願性碳權市場時價,自然碳抵換2.82美元,又分綠碳、藍碳、黃碳,分別來自森林、海洋、土壤,皆由國際認證機構衡量認證取得的碳權;至於各行業節能減碳,價格也不一,航空業1.71美元、科技業0.77美元。由於台灣碳交易所尚未設立,有部分科技大廠已向國際購買碳權,例如華邦電(2344)去年9月加入新加坡的全球碳權交易平台Climate Impact X (CIX),並於11月完成首次交易,購入來自巴基斯坦紅樹林的「藍碳」,用於抵換碳排放。

機車騎士上路遭割喉慘死! 竟是風箏線惹禍
巴基斯坦一名33歲男子日前騎車上路時,竟突然撞上一條風箏線,導致他的喉嚨瞬間被割斷。而他也因為失血過多當場死亡,事發後政府也下令全面禁止出售風箏或是放風箏的行為。根據外媒綜合報導,當時巴基斯坦適逢開齋節(Eid holidays),33歲男子佐勒菲卡爾(Zulifqar s/o Fida Hussain)便騎車上路兜風。沒想到在他準備從木爾坦(Multan)回家的路上,竟突然被風箏線割喉,瞬間倒地不起。醫療人員在接獲報案後立即趕往現場,不過佐勒菲卡爾早已因為失血過多,當場身亡,隨後他的遺體被送往Nishtar醫院,而他的家人接獲消息後也立即趕往醫院查看。對此,當局也下令全面禁止出售風箏或是放風箏的行為,並要求相關人員強力取締此行為,不容許有何疏忽,同時將賈利拉巴德警察局的警務主任哈桑(Ali Hassan)停職。

真懂玩?中年男屁股痛就醫 X光一照竟卡「這東西」
真懂玩?近日哥倫比亞一名53歲男子,因為屁股痛就醫,起初醫師在體檢沒發現異狀,用X光一照才發現他的菊花卡了一顆燈泡,讓醫護相當震驚。據《每日郵報》報導,哥倫比亞一位不具名的53歲患者,今年因為屁股痛去了當地一家醫院,起初醫師在體檢沒發現異狀,用X光一照才發現他的菊花卡了一顆燈泡,據說醫師可能用吸盤將它拿出來。目前不清楚患者是如何將燈泡塞入肛門,也不清楚他是否遭受長期傷害,但在過往的案例中,有些人會將物品塞入肛門,追求性快感。醫師表示,患者很幸運因為燈泡沒有碎。而該案例也引起其他醫師的興趣,英國胃腸病學家肖(Keith Shaw)表示,「抱歉,我沒有更好的主意。」另一位巴基斯坦胃腸病學家提米茲(Ikram Tirmizi)則說,這看起來像一顆燈泡,可以像婦產科醫師那樣,在正常陰道分娩期間進行抽離。哈佛醫學院結直腸外科醫師默里(Alice Murray)則解釋,其實各種物品都可能卡在人的屁股,他見過酒瓶、除臭劑罐、浴簾掛桿、鑰匙、塑膠玩具蛇、情趣品等。當被問到要如何移除?默里指出,通常需要大量潤滑液和一些基本工具,來抓住東西並輕輕拉動,「我們非常小心,不要損壞相當重要的肛門括約肌。如果真的很棘手,可能必須在手術室這種更安全的環境中進行,讓患者麻醉,並讓括約肌完全放鬆。」

喀布爾機場恐攻炸死183人! 白宮國安會:塔利班已擊殺ISIS-K主謀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在當地時間2021年8月26日17時50分驚傳自殺炸彈攻擊,最終導致183人死亡,包括62名阿富汗平民、28名塔利班聖戰士、13名美國軍人和3名英國公民。如今,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25日也證實,塔利班成功擊殺了該案的主謀,也就是伊斯蘭國呼羅珊省(Islamic State–Khorasan Province,ISIS-K)的領袖之一。據CNN的報導,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並未公開該名ISIS-K領袖的真實身分,只表明他是自殺炸彈攻擊的主謀。同時他們也並未公布塔利班擊殺主謀的時間點,只聲稱這是今年來ISIS-K多名高層陸續陣亡的案例之一。對此,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德州眾議員麥考爾(MichaelMcCaul)也讚揚了塔利班殲滅ISIS-K領袖的舉措。喀布爾國際機場自殺炸彈恐攻事件發生在2021年西方國家全面撤出阿富汗期間,自殺炸彈客阿爾洛格里(Abdul Rehman Al-Loghri)在塔利班攻下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前幾天,被人從監獄中釋放了出來。美國官員指出,早在前一天,美國國務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of State)就已根據可靠情報示警,機場的3個大門恐遭到恐怖分子攻擊。此外,由於機場警衛關閉其他2個大門,只保留艾比門通行,再加上塔利班在通往機場的沿路上設有哨站,讓美軍研判恐怖分子恐怕要混入人群必須通過層層關卡,恐有難度。然而,阿爾洛格里真的通過了。身上綁著25磅炸彈背心的他在8月26日17時48分,混進排隊等候美軍安檢以進入機場的人群中,並相當有耐心地等到最後一刻、美軍到他面前盤查時,才引爆炸彈,並造成大量人員傷亡。ISIS-K也在稍後宣佈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ISIS-K自稱是伊斯蘭國在中亞及南亞的分支,與敘利亞的伊斯蘭國領導層有聯繫,活躍於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北部、烏茲別克、塔吉克等地。呼羅珊是中亞圖蘭、波斯、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等地的古代統稱。除來自巴基斯坦和烏茲別克的聖戰士外,該組織的大部分人力均從前塔利班成員挖角而來。美軍撤離阿富汗後,掌權的塔利班試圖在全國範圍內剿滅ISIS-K,但至今未能將其完全剷除。對此,美軍中央司令部陸軍上將庫里拉(Erik Kurilla)在上個月也告訴國會,ISIS-K增加了其在阿富汗境內的恐怖活動,並計畫襲擊境外的美國本土及美國海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