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宏大轉彎 改挺烏克蘭加入北約
法國總統馬克宏5月31日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第斯拉瓦(Bratislava)呼籲西方,對烏克蘭提供「切實可靠」的安全保證,讓基輔擁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安全保證符合西方利益,他並呼籲制定烏克蘭加入北約的「路線圖」;外媒就此指出,馬克宏在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立場上,發生急劇轉變,或為俄烏談判提供條件。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昨(1)日表示,烏克蘭已經準備好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一員,同時基輔正等待北約接納他的國家。但德國外長則表示,不能接受在戰爭中的國家加入北約。馬克宏5月31日在智庫「全球安全論壇」(GLOBSEC)主辦的活動上發表演說時表示:「我們今天需要用一切手段幫助烏克蘭進行有效的反攻。我們必須加緊努力,為持久和平提供機會。」被問及是否支持將烏克蘭納入北約時,馬克宏表示,討論正在進行中,並將在7月於立陶宛舉行的北約峰會上繼續。但他也承認,很難就正式成員資格達成共識,因此他提倡採用一種新方法,可能與之前美國通過多年承諾、提供特定武器來支持以色列一樣。馬克宏說,烏克蘭需要「強而有力、具體和切實的安全保障」,因此盟友將不得不(對烏克蘭)提供如以色列般的安全作法上,和(讓烏克蘭獲得)正式成員身分之間,建立某種東西。「我們需要更實質性的東西,我們需要一條(讓烏克蘭)通往成員資格的道路。」《金融時報》報導,馬克宏呼籲烏克蘭加入北約,代表著法國立場的改變。今年初法國與德國和美國,一起拒絕了英國、波蘭和其他東歐成員國,提供「切實道路」、讓烏克蘭在7月北約峰會上成為成員國的要求。馬克宏在會上也坦誠地說,他在2019年12月曾對北約說了嚴厲的話,即北約已經「腦死」。但今天俄羅斯總統普丁用最嚴重的電擊把它(北約)驚醒了。針對烏克蘭獲得西方哪種安全保障的形式,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北約成員國地位是我們的首要保障,我們向夥伴國家提交了一項具體建議。總統澤倫斯基已授權制定《基輔安全協議》,這份文件考慮了當前局勢,列出我們能夠得到的潛在保障。其中特別指出了我們在成為北約成員國之前,不談(北約)「第五條款」(對北約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攻擊)。因此,這些保障是具體和現實的。」

亞洲最大琴酒展週末華山登場 上百家品牌參展、11位國際調酒大師來台
不同於威士忌的濃烈,被譽為「六大基酒之首」的「琴酒」,以風味不受限及多樣性的特色成為當代調酒中的新風尚。為了讓更多民眾感受到琴酒魅力,亞洲最大琴酒展「Gin Festival Taipei 國際琴酒嘉年華」即將於本週末6/3、6/4,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登場。現場將匯聚超過100家琴酒品牌,還有來自日本、泰國等多達11位重量級調酒師到場客座。此外,更齊聚全台23家知名酒吧大玩聯名創意,還有「出外人風格市集」攜手近30家特色餐飲品牌,讓大家酒足又飯飽。琴酒酒液無色、氣味清香,可單飲也適合調酒,又被譽為是「最自由」的烈酒,其風味不受限又具有多樣性。秉持著對琴酒的熱愛與影響力,台北信義區風格酒吧Commons主理人兼酒商「布法羅洋行」創辦人Jaffee徐文駿,攜手琴酒專家「Sidebar」主理人So So、「發琴吧」創辦人Perry,藉著對琴酒的熱愛與影響力,再度齊聚超過百家世界知名琴酒品牌,活動特別規劃「亞洲最大規模的琴酒展」、「國際調酒師聯合客座」、「台灣酒吧限定創意聯名」、「出外人風格市集」及「席次限定的琴酒大師講堂」等五大亮點,相信會吸引很多琴酒控。活動主辦人Sidebar主理人So So(左起)、風格酒吧Commons主理人Jaffee徐文駿、發琴吧創辦人Perry。亮點一「參展品牌數歷年之最 冠軍酒款、話題新款齊聚一堂」:在2023 Gin Festival Taipei 擁有高達110個琴酒品牌參與,創下歷年最高紀錄,舉凡日系精釀琴酒、港式在地風味或調酒師御用十大琴酒品牌,到世界琴酒大賽冠軍酒款等皆具,其中包含印度Stranger & Sons 琴酒,香港Two Moon、白蘭樹下、無名氏琴酒全部到齊,還有本土的Soul & Spirits 臺灣百味琴酒、獲得世界金牌琴酒香水師琴酒。不論是資深琴酒愛好者,或是初踏入琴酒世界的新朋友,相信都能找到自己的命定款專屬琴酒。Gin Festival BKK策展人Niks Anuman(左)、SG Club名譽調酒師Soran Nomura野村空人。亮點二「重量級卡司大公開 11位國際殿堂級調酒師組成超夢幻明星陣容」:活動邀請日本、香港、泰國、印度、菲律賓、新加坡等11位客座調酒師來台,其中甫獲世界50大酒吧中亞洲之最的新加坡酒吧「Jigger & Pony Group」總監Aki Eguchi攜手集團旗下新品牌「Live Twice」調酒師 Yinying Leow來台;泰國則由Gin Festival BKK策展人Niks Anuman帶來融入傳統食材與料理的特色酒款。日本則邀請歷經倫敦、紐約多國文化洗禮的日籍藝術調酒師,也是SG Club(Asia's 50 Best Bars #21)名譽調酒師的Soran Nomura野村空人,將帶來其獨特的分層塗色手法,為每杯酒創造多層次風味與別具藝術風格的調酒美學。此外,還有來自世界前50大酒吧「28 Hong Kong Street」的Arijit Bose,更是去年(Asia's 50 Best Bars #4)印度「Tesouro」發起人之一,以及自香港首家分子調酒吧「Quinary」(World's 50 Best Bars #56)也是「多重感官調酒術」先行者的 Antonio Lai,以及另外5位同樣享譽國際盛名的明星調酒師,一字排開多位重量級調酒師大集合。現場會有多款特色琴酒一饗琴酒迷,圖為以往資料照。亮點三「匯聚全台23家知名酒吧大玩聯名創意限定快閃」:除了國際級調酒大師,活動也邀來全台23家知名酒吧坐鎮,同時推出有趣的跨界聯名。其中「無毒農」以安心現採水果為原料,再加入全球知名德國琴酒品牌 「Monkey 47 x KI NO BI」,並由知名酒吧 The Public House、Dark Circle、Bar Dip 精彩演繹,帶來雙日聯名快閃;而英國琴酒品牌亨利爵士「HENDRICK'S」則由當紅酒吧 Tei by O’BOND、Bar Cynic 吧蟲、Bar Dip、栖.Habitatto、Goût Bar 好吧、VIXIV 六 • 十四俱樂部、MOONROCK、Slowdown 先緩、Tor Dāy等帶來不同詮釋,其中以茶酒打響名號的台中人氣酒吧栖.Habitatto更與大稻埕百年茶行「有記名茶」聯手,呈現茶與琴酒碰撞的極致饗宴。出外人風格市集中脫單必吃的「辣個月老」關東煮。亮點四「出外人風格市集攜手近30家特色品牌」:擅長風格市集的生活品牌「出外人」,規劃近30家風格、手作品牌,在派對之餘也能享受美食!包括超夯的特色雞白湯「東豐東」;麻味滷肉飯與我流雞滷飯「酉草喫」;咖哩風味捲餅「咖哩乓乓」;全新概念品牌「辣個月老」的香麻辣關東煮;滋滋作響帶來20盎司屠夫現切重量級的「比立福牛排」;結合原住民部落風情與台式地氣風格的「巴歌浪小聚所」餐酒坊,在簡單的食物裡吃到純粹的味道;充滿濃厚人情味的「杦月初。植感食光」等;飲品部分則有吸睛的Jimny Beans專屬行動咖啡車、KUNG FU TEA功夫茶、After Journey #玩玩之後;手作文創與風格輕食區則有:Hunnybunny.studio、STRING MAN傘繩士、N.HA_ACC、四代目墨鏡等,讓大家在派對中狂歡享樂。亮點五「席次限量的8場大師講堂」:今年Gin Festival Taipei 也將大師講堂規模擴大再提升,從Gin的製成到風味建構,將有橫跨港台兩地的4位重量級「琴」人、共規劃8場限量課程,其中包括連續兩年獲得世界琴酒大賽的香水師琴酒主理人現身開講。【2023 Gin Festival Taipei】日期:2023/6/3- 6/4地點: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華山文創園區-東2館連棟倉庫)票價:早鳥票500元、單日票600元(早鳥票限定:贈琴酒小樣酒50ml&噶瑪蘭調酒新系列罐裝調酒1罐,數量有限、送完為止,販售至6/2);大師講堂200~880元,仍保有部分席次現場購票

酸白鍋名店回歸台北東區 7大亮點報你知
現在火鍋店不只風格愈見新潮,湯頭也充滿變化,亦有消失一段時間的火鍋名店,終於因應熟客期待敲碗回歸。睽違兩年再次回到台北東區的鍋物品牌「肉大人」,即將在5月31日正式開幕,品牌從兩年前敦化南路舊址改至忠孝東路四段216巷,重返廝殺激烈的台北火鍋市場。昔日最受歡迎的:酸白菜伊比利豬肉鍋、蒜頭釀去骨雞腿鍋、泡椒麻辣和牛鍋等口味,也都重新回歸、讓饕客得以重溫美味,之後還將陸續推出發酵番茄、蘿蔔等新湯頭,即日起到6月底也推出加碼優惠,只要選擇究好豬五花套餐即送一盤主廚特選肉品,品牌並預告將有在全台積極展店的計畫。餐廳也增加鱘龍魚(單點價350元)及龍膽石斑(單點價330元)等海鮮品項,圖中約為半份份量。(圖/魏妤靜攝)「肉大人」在2021年7月中旬停止營業前,經復興空廚與母公司中興保全收購,團隊經過兩年的準備與打造,品牌從草創時的潮流風「轉大人」後變得更成熟專業,復興空廚總經理曾威翰表示:「復興空廚除了代工生產,還同時推動自有品牌創造話題與利潤;在過去兩年,為應對台灣餐飲市場人才短缺和物價上揚等不斷變化的挑戰,針對培訓管理、央廚製造與聯合採購做了許多努力,期待反映在服務、產品與售價。」復興空廚營運協理(前肉大人主理人)陳冠翰則提到,過往客單價約在850~1,000元,現有央廚採購優勢,重新開幕後反而可下修到約1人600元左右,同時增加海鮮品項選擇、經典酸白湯頭微調再升級,整體更貼合大眾喜好。肉大人使用的發酵食材泡椒麻辣、蒜頭味噌、酸白菜。(圖/肉大人提供)泡椒麻辣湯與日本尾崎和牛(左,圖/肉大人提供),右為台灣究好豬帶皮五花涮入酸白菜鍋。(圖/魏妤靜攝)回歸後的肉大人也打出七大亮點,亮點一「永不退流行的發酵食材」:品牌主要提供的自然發酵湯頭帶有深度,如:酸白菜、泡椒、蒜頭釀、味噌等,尚未下過肉片的發酵湯頭初嘗微酸,經過帶有油脂的肉片洗禮後,湯頭變得鮮美有層次,當自然發酵的食材與雞湯長時間熬煮後,也更酸甘回味。另外在蔬菜吧的醬料中,所提供的臘八蒜醬、腐乳醬、特調醬油、醋等也都是發酵食材;亮點二「肉要吃得精巧不將就」:這裡提供近十種肉類以及十種海鮮搭配不同湯頭涮煮,從台灣雲林究好豬帶皮豬五花、伊比利豬肉松阪、美國無骨牛小排、澳洲羊梅花、澳洲 M8 和牛,到富豪美食排行榜上的日本尾崎和牛皆具,每日提供的肉片厚薄還會依據其肥瘦品質做些許調整。若想吃到軟嫩肉片,火鍋湯頭須維持沸騰狀態,豬肉適合放入湯中久煮,和牛則適合放入碗中以沸騰湯頭沖下。1,800元雙人B套餐:肉類選擇牛翼板並搭配7種海鮮(左),右為特色附餐「老實麻辣麵」。(套餐+30元,圖/肉大人提供)美國無骨牛小排搭配酸白菜湯底套餐。(620元,圖/魏妤靜攝)亮點三「能感受到四季的蔬菜吧」:早期肉大人是採隨套餐提供菜盤的方式,現在則改為每日供應超過8種蔬果蕈菇類的蔬菜吧,讓客人自由夾取,並以台灣本地小農栽種的品項為主,依照時令不定期更換,甚至有機會吃到在餐廳一隅小花園由員工自己栽種的香草植物,肉大人亦計畫與專業農、各農會或農場合作,提供台灣各地耕種的健康蔬果;亮點四「提供自然派葡萄酒的火鍋店」:自然派釀酒師們從傳統中獲得靈感,主張在栽種和釀造過程中既對環境友善,又採取較少的人工干預,讓特有風土能在酒中盡情展現。如今自然酒紅遍全球,陳冠翰也推廣火鍋搭葡萄酒多年,從舊世界、新世界到成為自然派葡萄酒的擁護與推崇者,他分享:「酒是發酵品,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而且自然酒的釀造方式回歸自然,對於環境的愛護與珍惜、反璞歸真找自己的路。」因此肉大人每日提供超過6款來自日本、澳洲、法國等地的自然派葡萄酒,供消費者依喜好搭餐。肉大人商標形象延伸示意圖。(圖/肉大人提供)亮點五「by associates台德設計雙人組打造品牌辨識」:由出身台南的楊詠雯(Keira)與來自德國慕尼黑的柏菲利(Felix)台德設計雙人組創辦的「by associates」,以2015年肉大人肉舖火鍋的原貌為出發點,全新品牌辨識突顯中英文品牌名稱,並將字體收整俐落,色彩以紅金色系延續經典,並將經緯交錯的藏寶地圖融入遊戲圖紙,讓來客彷彿成為美味探險家按圖探索多元飲食;亮點六「河馬室內設計Homa Design規劃空間」:餐廳空間由河馬室內設計的設計總監洪偉軒(Sean)設計,以服務效率為優先考量,將視覺聚焦在吧檯區及切肉區,餐廳的其中兩面牆透過鏡子來延伸空間,在胡桃木質調桌面的襯托下,顯得沉穩而溫潤。店面座位數32席,其中包括吧檯20席、兩張2人桌、兩張4人桌。(圖/肉大人提供) 亮點七「幸中家具實驗室設計循環永續座椅」:餐廳也邀來曾幫CAFE!N 硬咖啡、南美春室等店設計作品的幸中家具實驗室,使用由創意總監蔡宗賢(Sam)帶領工業設計團隊自創的「模組化單椅系統」,大量採用回收材質、以永續及舒適為理念,並以不鏽鋼與木頭混搭,營造在優雅中保有個性的座椅設計。餐廳即日起開幕,線上訂位請至:https://inline.app/booking/meat。※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遠百7月改建 徐旭東打造博愛特區最新綠建築百貨
全台歷史最悠久的百貨—遠東百貨(2903)寶慶店,自1972年創始以來邁入第51年,即將於2023年8月原地重建,是全台第一個原地改建的百貨,董事長徐旭東目標打造台北最新的綠建築百貨,看好消費後勢加大對台灣投資,明(6月1日)起舉行改建封館大拍賣。寶慶店是遠東集團的起家厝,遠東集團總部曾在此處,因創辦人徐有庠在此辦公有特殊意義,在1972年建成百貨;這間博愛特區內唯一的百貨公司創下許多紀錄,如打造第一代貴婦超市,並率先在50年前舉行美國展,那時先總統蔣經國、AIT代表都前來參觀,之後接連舉辦日本、德國、奧地利等外國主題商品特展,在還不時興國外旅遊時堪稱世界櫥窗;遠百一度是3C潮流之地, JVC音響、TOSHIBA電視等舶來品吸引年輕人駐足,週年慶往往引起人龍。追求完美的徐旭東已經更改寶慶店設計圖數次,也考量新店型與風格,屆時建成後要成為先進的綠建築百貨。遠百寶慶店長龔貞忠表示,改建將歷時3年以上,目前第下3層~8樓,營業面積約8000坪,改建後將突破萬坪;即使是在原物料、人工上漲的情況,董事長加工加價都要改建,之後將有新的營運動能,尤其信義區飽和、台商返台、商辦活絡,預期人潮會漸移轉到這邊。遠百30週年外觀。(圖/遠百提供)龔貞忠說,寶慶店有公教人員、學生等固定客群,也成為老朋友的聚會場所,這次改建雖然固定客群不捨,也有韓國、新加坡等客人在疫後回歸,不過特別延續注重顧客互動;已規劃一連串「心回憶」系列活動,如在中山堂、紅樓辦講座、西門町淨街活動、時光回憶靜態展、重溫復古演唱秀、小小歷史探險家、寶慶心社區學堂、捐舊鞋送愛心、西門商圈淨街等。遠百寶慶店於6月1日起至6月27日推出感恩回饋活動,滿額贈禮券鼓勵到板橋大遠百、信義A13消費,各品牌推出超值回饋、福利品出清全面1折起。6月1~4日開門排隊前100名贈懷舊零食可樂果老朋友乙包。

立委指台灣基因檢測有7大隱憂 呼籲政府設專責機關統籌
立委林岱樺今(31)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本土基因檢測鏈有7大安全隱憂,她呼籲台灣政府對於生物檢體外送或生物資訊相關的法案,應該要有專責機關統籌,儘速完成修法,並研擬基因定序出口管制,透過法規及政策的調整,讓基因定序技術能安全用於臨床上,實現促進精準醫療目標。林岱樺指出,台灣目前面臨7大隱憂,包括大陸製基因定序機台充斥台灣;台灣基因檢驗透過第3國洗產地到對岸;衛福部竟核准大陸檢測設備通過LDTs;台灣人基因資訊外洩到對岸;大陸掠奪台灣生技商機;大陸資金購併國家扶植基因公司;台灣資源助長對岸生技。她呼籲。相關單位必須正視儘速立法管制,比照美國禁用華大基因公司的產品。林岱樺表示,台灣近年大力推行精準醫療產業,倡導對個人基因體學的精準檢測與診斷,提高對治療藥物的精準選項,進而提升治療有效性,讓醫療資源效益發揮極大化。但她認為,人類基因或DNA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基礎資源,在生物醫藥產業中更有極其重要價值,因此保護人類基因遺傳密碼關乎個人資訊安全、產業利益與國家安全。林岱樺指出,華大基因公司疑有不當收集全球女姓基因數據的疑慮,即遭德國、加拿大、澳洲、愛沙尼亞和斯洛維尼亞等多國的監管機構進行嚴格審查,並禁用華大基因相關產品,然而台灣科研市場多年來卻毫無警覺。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吳金洌表示,中國附醫、長庚大學和台中榮總等,都有設置華大基因的機台進行相關研究,以此來收集台灣人的病原微生物資料。此外,他也指出,衛福部甚至讓華大基因次世代定序機台取得LDTs認證,提供台灣民眾相關基因檢測服務。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院士周昌弘認為,除了直接採用大陸製檢測機台可能潛藏台灣人基因外流風險外,繞道「第三地」轉口到大陸的洗產地手法也時有耳聞。他解釋,部分陸資色彩的基因檢測企業透過在第3方國家設置實驗室,並與台灣經銷商合作,向醫療院所或研究單位收取台灣人檢體,外送至第3方國家進行基因檢測分析,做完後的數據再直接傳回對岸。周昌弘表示,無論採取那一種管道將台灣人的基因檢體外流,都將嚴重打擊台灣本土基因檢測業者的生存空間,不僅是瓜分產業商機,更可能造成本土業者的經營危機。林岱樺強調,「國家安全法」修正草案去年5月三讀通過,防止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的營業秘密外洩他國,今年2月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也正式成立,代表政府強化資訊安全的決心,但在現有架構下,仍欠缺單一專責機關評估是否涉及國家重大利益。此外,她說,包括「個人資料保護法」、「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管理條例」等的評估制度也需要更加完善。

兒將母屍藏家中盜領保險金 遺體躺床6年木乃伊化開始腐爛
義大利一名男子為了盜領母親的保險金,未對外通報母親過世的消息,伴屍長6年。直到警方日前前往男子居住的公寓突擊檢查,才發現其母親已經死亡,遺體被擺在床上已經木乃伊化,同時開始腐爛。根據《每日鏡報》報導,義大利警方日前發現,當地一名高齡86歲婦女赫爾加(Helga Maria Hengbarth),已經好幾年都沒有她使用健康保險卡的紀錄,就連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與之後,也沒有任何醫療上的需求,政府部門試圖聯繫她,但遲遲無法找到人。於是警方便在25日前往赫爾加位於威尼托(veneto)北部維洛納(Verona)的公寓進行突擊檢查。沒想到,進門後警方竟發赫爾加已死亡多時,被裝進屍袋中放在床上,打開後發現遺體已經如木乃伊一般,且開始腐爛,根據初步屍檢後發現,赫爾加已死亡長達6年。由於當時赫爾加的60歲兒子剛好不在家,但後來主動前往警局自首,坦承自己為了能繼續詐領母親的退休金,所以對外隱瞞母親已經死亡的消息。要是鄰居問起,他就會對外宣稱母親已經搬回德國家鄉。根據警方調查後發現,赫爾加的兒子每年會盜領母親3萬歐元(約台幣98萬元)的福利金,6年來累計金額高達歐元18萬元(近台幣590萬元)。而警方目前仍持續調查赫爾加的死因,以及兒子是如何成功領取福利金的。

特斯拉驚爆離職員工外洩100GB個資 馬斯克私人電話號碼也流出
汽車大廠特斯拉被德國媒體《商報》爆出,有內部人士洩漏了約100GB的數據,《商報》將此次洩密的文件稱為「特斯拉檔案」,其中包括特斯拉員工和顧客的私人訊息,以及特斯拉產品的機密訊息還有商業機密。根據德國媒體《商報》報導,有特斯拉內部人士向他們提供約100GB的數據,這些資料包括特斯拉離職與現職員工個資、特斯拉員工和顧客的私人訊息,以及特斯拉產品的機密訊息還有與合作夥伴的商業機密,就連馬斯克私人電話與美國社會安全碼也都被外流。特斯拉表示,1名前服務技術人員在離職前下載了這些資料,並外流給媒體,公司將會對他提起法律訴訟。特斯拉的管理顧問約瑟夫阿爾姆(Joseph Alm)也發送電子郵件給《商報》,要他們不得將這些資料用於媒體報導,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使用這些資料將會違反商業秘密、數據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特斯拉也請《商報》小心保護並刪掉收到的資料,以免被進一步盜用。

獸醫曝「絕對不會養這5種狗」理由 沙皮狗也在名單內
現今社會提倡領養代替購買,但還是有不少人想養品種狗。英國一名女獸醫日前分享,自己不會購買5種狗的理由。影片曝光後,引發熱議。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女獸醫在TikTok表示,身為獸醫有5種狗自己是絕對不會擁有的,當然,這番言論一定會讓這些狗狗的飼主們跳出來擁護,「這絕對沒問題,聽我說完就好了。」她指出,第一名是德國牧羊犬,通常被培育成護衛犬,「但牠們不是為了守衛而生的,牠們生來就多疑和焦慮,如果牠們有不好的經歷,永遠不會忘記。另外,牠們非常強大,具有挑戰性,所以不適合我。」第二,任何扁臉品種。女獸醫表示,這絕對是很棒的小狗,但牠們不應該受苦,「我絕對不會通過故意擁有來助長這種痛苦。」第三是邊境牧羊犬,女獸醫說,在實務上,很多都有心理健康問題,因為牠們需要工作。第四則是沙皮狗,女獸醫直言,「沙皮狗對她來說沒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沙皮狗有很多健康問題和行為問題,疼痛和不適會使牠們脾氣暴躁。」第五名是聖伯納犬或是任何下顎突出的大型犬,女獸醫坦言,「老實說,我就是受不了流口水。」影片曝光後引起正反討論,大家紛紛留言「與德國牧羊犬一起長大,從來沒有任何問題」、「狗狗曾在天花板上流口水」、「確實狗狗到最後無法行走」、「不是每隻扁臉品種都受苦,有些也過著幸福長壽的生活」。

COMPUTEX千家大廠聚焦生成式AI 黃仁勳:不導入AI將被消滅
亞洲指標科技專業展COMPUTEX TAIPEI 2023(2023 台北國際電腦展),將在5月30日到6月2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及2館(TaiNEX 1 & 2)登場,共同主辦單位TCA(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面對全球數位經濟快速發展,產業數位轉型需求持續增加,COMPUTEX 2023定位「共創無限可能(Together, We Create)」,海內外科技大廠齊聚建構全球可信賴數位轉型AI解決方案供應鏈。TCA表示,生成式AI可說是2023年COMPUTEX與InnoVEX最熱門的議題。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5月27日台灣大學畢業典禮演說時就指出,AI將影響到各行各業,包括健康照護(Healthcare)、金融服務(Financial Services)、運輸業(Transportation)、製造業(Manufacturing)等產業,動作快的公司能透過AI來提升公司產業地位,而不導入AI的公司將會被消滅。而NVIDIA推出的DGX超算AI系統、Omniverse Enterprise協作與模擬平台,也都獲得大會官方獎項Best Choice Award(簡稱BC Award)得獎肯定。本屆COMPUTEX聚焦高效運算、智慧應用、次世代通訊、超越現實、綠能永續、創新與應用等六大主題,並以元宇宙、車用電子、電競、HPC(含ChatGPT、AIGC)、5G、智慧應用(AIoT)、ESG、半導體為年度展會八大主軸,共有來自26國家與地區、一千家海內外科技廠商、使用三千個展位,展出產業數位轉型與AI科技創新解決方案,主辦單位也邀請海內外科技大廠包括NVIDIA、Qualcomm、NXP、Acer、Supermicro、Arm、SIEMENS、Ampere Computing、Lenovo、TI、Solidigm、STMicroelectronics、ASUS、KIOXIA、Delta、Intel等辦理多場主題演講與專題論壇。同期舉辦的亞洲年度指標新創展會InnoVEX 2023,共有來自22個國家與地區共400家海內外新創到場,包括日本、荷蘭、法國、義大利、波蘭、比利時、巴西、以色列、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等9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組團參展,多達7個政府主題館同場亮相,展出AI、5G、物聯網、生醫、健康照護、車用科技、元宇宙、資訊安全、ESG等數位轉型與科技創新解決方案,同步辦理40場國際論壇,涵蓋涵蓋AI、EV智慧車、元宇宙、ESG等熱門議題,並特別邀請到加拿大AI晶片設計獨角獸Tenstorrent、德國Volkswagen、Continental AG、日本Renesas、SUBARU、ALPS ALPINE、KDDI、印度Nasscom等國際指標業界代表來台演講。TCA指出,今年參與COMPUTEX海內外科技大廠包含宏碁(Acer)、威剛(ADATA)、營邦(AIC)、華擎(ASRock)、華碩(ASUSTeK)、宏正(ATEN)、明基(BenQ)、勤誠(Chenbro)、公信電子(Clientron)、仁寶(Compal)、台達電(Delta)、義隆電(ELAN)、艾思科(ESSENCORE)、全漢(FSP)、技嘉(GIGABYTE)、芝奇(G.SKILL)、英業達(Inventec)、微星(MSI)、輝達(NVIDIA)、恩智浦(NXP)、鴻佰(Ingrasys)、宜鼎(Innodisk)、迎廣(InWin)、鎧俠(KIOXIA)、必恩威(PNY)、振樺(Posiflex)、德商鐠羅工匠(Pro Gamersware)、力積電(PSMC)、雲達(QCT)、和碩聯合(Pegatron)、瑞昱(Realtek)、海韻(Seasonic)、Solidigm、美超微(Supermicro)、系統電子(Sysgration)、十銓(Team Group)、曜越(Thermaltake)、創見(Transcend)、旭隼(Voltronic Power)、岳豐(YFC)、索泰(ZOTAC)等,不僅將展出各類科技新品,並透過展示創新解決方案,建構全球可信賴數位轉型AI解決方案供應鏈。

新北電競王十周年 「佩佩豬之怒」抱走冠軍
「電競遊戲x健康識能」的新北電競王總決賽今天登場,共有20支隊伍參加,最後由「佩佩豬之怒」、來自金山區的三和國小抱走冠軍,贏得一萬五千元的獎學金。新北衛生局長陳潤秋表示,為了宣導健康知識,衛生局與教育局102年起聯手開辦的 健康小學堂」知識搶答活動,自110年起轉型為 新北電競王」線上遊戲型式。新北電競王遊戲有14大主題、超過七千題的健康小常識,近年皆有破萬親師生會員加入挑戰。「新北電競王 超時空偵探Online」先由決賽隊伍走秀拉開序幕,最後由「佩佩豬之怒」、來自金山區的三和國小抱走冠軍。(圖/黃鵬杰攝)新北健康識能競賽今年剛好邁入十周年,推出全新改版遊戲「新北電競王 超時空偵探Online」!校園初賽共有296支隊伍報名,歷經兩個月的比賽,只有20支隊伍晉級決賽。今天的賽事首先由20支決賽隊伍華麗的Cosplay走秀拉開序幕,經歷三輪緊張刺激的對決,總冠軍是三和國小(佩佩豬之怒),二至五名分別是鶯歌國小(盛夏巴斯光年)、鶯歌國小(2023-星CLSG)、三重區修德國小(修德藝才好棒棒)、文山區中正國小(608)。

役所廣司奪坎城影帝成「日本第2人」 是枝裕和《怪物》抱回2大獎
第76屆坎城影展於台灣時間28日凌晨頒獎,日星役所廣司以德國名導溫德斯(Wim Wenders)執導作品《完美的一天》,奪下坎城影帝殊榮,成為繼2004年《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柳樂優彌後,相隔19年再次獲得此殊榮的日本男星。影后則由土耳其女演員梅爾維迪茲達爾(Merve Dizdar)拿下獎座。名導是枝裕和新作《怪物》則抱回最佳劇本,以及會外獨立獎項「酷兒金棕櫚獎」兩項大獎。役所廣司 以《完美的一天》抱回坎城影帝。(圖/美聯社提供)坎城影展大獎金棕櫚獎由44歲法國女導演賈潔絲汀楚特(Justine Triet)以《墜落的剖析》獲得大獎肯定,成為坎城影展史上第3位拿下金棕櫚獎的女性導演。曾以梁朝偉主演電影《三輪車伕》抱回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獅獎的越裔法籍導演陳英雄(Tran Anh Hung),今再以美食電影《火上鍋》(The Passion of Dodin Bouffant)拿下坎城影展最佳導演大獎。去年坎城影展影帝宋康昊頒發影后獎項給土耳其演員梅薇迪茲達。(圖/美聯社提供)日本名導是枝裕和攜手金牌編劇坂元裕二、已故傳奇音樂大師坂本龍一聯手打造電影作品《怪物》,則在坎城影展上抱回最佳劇本,以及會外獨立獎項「酷兒金棕櫚獎」兩項大獎。《怪物》描述心疼孩子的單親母親、希望息事寧人的教職員,以及天真無邪的孩子們,透過各種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孩子們在學校引發的問題,也是是枝裕和首度接觸LGBTQ題材的電影。陳英雄新片《火上鍋》奪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圖/海鵬提供)影帝后部分,役所廣司在溫德斯執導喜劇作品《完美的一天》中飾演東京公廁清潔工,對於拿下新科坎城影帝肯定,役所廣司直呼:「能在讓人憧憬的坎城影展中,拿到這獎項,真的感覺像是在作夢般。」。影后則由土耳其女演員梅爾維迪茲達爾(Merve Dizdar)以《關於枯草》奪得,該片以二戰納粹故事為背景,為強納森葛雷(Jonathan Glazer)執導。第76屆坎城影展 重要得獎名單金棕櫚獎:賈潔絲汀楚特(Justine Triet):《墜落的剖析》(Anatomy of a Fall)最佳導演:陳英雄(Tran Anh Hung)《火上鍋》最佳劇本:坂元裕二 《怪物》最佳男主角:役所廣司 《完美的一天》最佳女主角:梅薇迪茲達(Merve Dizdar) 《關於枯草》評審團大獎:強納森葛雷瑟(Jonathan Glazer) 《The Zone of Interest》評審團獎: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äki)《落葉》酷兒金棕櫚獎:是枝裕和 《怪物》

兩國衝突升溫關係緊張 俄羅斯要求數百德公務員撤離
目前有消息指出,俄羅斯政府下令,要求境內一間德國文化機構的公務人員,必須要在6月前離開俄羅斯。外界普遍認為,俄羅斯此舉是為了報復德國在柏林驅逐俄羅斯情報官員一事。根據《德國之聲》報導指出,這次主要受影響的是德國官方文化機構歌德學院(Goethe institute)、德國大使館、德國領事館、德國學校、俄羅斯學校德籍教師與職員等領域。俄羅斯政府要求上述人等必須在6月前離開德國。德國外交部表示,雖然俄籍工作人員不會被要求離開,但因為機構形同虛設的關係,未來這些俄籍工作人員的工作也不保。德國外交部也表示「這是一項單方面、無理由且難以理解的決定」。之所以會讓俄羅斯有此舉動,外界推測主要是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德國減少了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同時也在國際上支持對莫斯科實施國際制裁,並驅逐了數十名德國認為對其安全構成威脅的俄羅斯外交官。尤其是其中驅逐外交官的行為,被視為是引發了莫斯科的報復,也是這次德籍公務員遭到驅逐的原因,報導中指出,目前約有20名德國大使館人員被驅逐出境。

光汙染日益嚴重 地球科學家:星星恐在20年後絕跡
過去12年中,世界各地的地球科學家觀測並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未來趨勢,由於光污染的快速增長,夜空中的星星將變得越來越難以看見。據《衛報》的報導,地球科學家的報告指出,星星能見度的變化相當於天空亮度每年增加了9.6%,這一數據甚至還並未包含人造衛星無法監測、但越來越被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的LED藍光照射,儘管多國採取了減緩光污染的政策,但狀況還是持續惡化。研究作者指出,換個角度看,天空在這種亮度增加的趨勢下,本來在夜間可看見250顆星星的地區,在20年後只能看到不到100顆。在繁華的都市裡,夜空從來沒有真的變暗過,相反的,天空中充滿著人造光,這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光在大氣中散射的結果。這種光污染導致了肉眼可見的夜空變亮,並削弱了星星的能見度。為了更好地理解不斷增長的光污染會如何影響我們對星星的觀察,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基帕博士(Christopher Kyba)蒐集了2011至2022年間由5萬1351名地球科學家用肉眼觀察星星能見度的評估。研究結果顯示,人造光使夜空的亮度每年增加了約7至10%,這相當於在不到8年的時間裡,夜空的亮度增加了一倍,《華盛頓郵報》記者甚至認為這種「失去夜晚」的態勢堪稱是行星等級。這樣的研究結果也引起學者對於明亮夜間環境對於人類健康危害的擔憂,儘管這方面的研究還未有定論,不過該研究小組成員也表示,夜間的人造光源算是項新的人類壓力來源,同樣也將對於自然環境帶來適應的問題。唯一可確定的是,這樣的問題將持續成長且不斷侵蝕地球的夜空,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完全看不到梵谷眼中的美麗星空。

成運駛向國際1/從傳統巴士跳入電巴市場 挑戰強敵中國全球95%市占
「中國8年前就投入大批資源發展新能源車,全世界電動大客車掛牌有95%在中國,就連鋰鐵電池生產,中國也佔95%。」成運汽車總經理吳忠錫告訴CTWANT記者。儘管面對中國勁敵,成運去年從傳統巴士車廠轉戰電動巴士市場,今年砸25億蓋電動巴士園區,瞄準海外市場,底氣十足。位在彰化縣二林鄉的成運二林電巴產業園區,占地20公頃是亞洲最大非紅色供應鏈電巴生產基地,5月7日動工後,69歲的成運汽車董事長吳定發馬不停蹄地出國談合作,海外訂單不斷上門。這位台灣最大電巴生產基地的負責人吳定發,從台鐵EMU500型電聯車貿易商起家,在1994至2002年間代理銷售巴士,後因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開放大客車車體打造及底盤組裝市場,2003年吳定發看好商機,在台北成立「成運汽車」。「當時,是為了引進低底盤公車。」吳忠錫告訴CTWANT記者,「原本的市區公車上車時都要走好幾階樓梯,就像現在的遊覽車一樣,由於市區公車站站都停,對乘客來說不友善也不便利,連我這樣人高馬大、身強體壯的人都覺得不方便,何況是年紀大或是行動不便的人?」低底盤公車可以提高乘客上車的便利性,也成為成運成立的原因之一。(圖/報系資料照)創業初期,成運從韓國引進低底盤公車,到2008年擁有自主設計開發能力,成為台灣最早生產低底盤城市公車的公司。吳定發告訴CTWANT記者,「最早因為做進出口和代理相關事業,和國外車廠有長期合作,所以成運對打造巴士有技術和經驗,也有能合作的國內外廠商。如果全車進口成本高,不如進口主要KD(從國外進口全部散裝件,然後在國內組裝生產)件底盤等,在國內自行打造。」吳定發提到,早期做行銷和進出口,後來造車和投資國光等,在柴巴製作原本都很順利,但遇到最大危機就是開放中國大陸車進口,「他們憑藉低價和生產快的競爭優勢,席捲台灣巴士市場,中國甚至提供原廠出口台灣的補助,讓國內客運製造業一下跌入谷底,後來轉做遊覽車為主。」「2008年初,國光客運經營體質不佳時,是受到吳定發的邀約,引進三圓建設陳浴生、王光祥的資金,改組國光客運。」身兼國光客運副董事長的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曾說。在新團隊接手後,2013年國光年營收逾30億元、穩居客運業龍頭。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在國光客運就是共同投資的夥伴,在成運也是投資夥伴,長期對國光和成運都關心。(圖/CTWANT資料照)經歷中國進口巴士危機後,成運全盛時期一年曾賣出超過800輛車,營收逾40億元,迄今已生產超過6,000輛巴士、市占率超過18%,且累積行駛里程超過50億公里。身為國光客運最大股東,同時又成為台灣巴士產業市占率前3大的公司,以巴士製造商來說,彷彿已到了產業天花板。直到2020年,交通部喊出「2030年客運(公車)全面電動化」的政策目標,期望10年內把客運全面汰換成純電動巴士,在政策確立下,成運與另一同業華德動能在2021年通過政府DMIT(設計、製造在台灣)示範型計畫,成為台灣前兩大電動巴士車廠。全台在市區穿梭的公車,加上於國道長途運行的客運共1.5萬輛。吳忠錫認為,「像我們這樣的自主車廠,發展電動巴士是無可卸責的。」他坦言,許多人勸成運不要發展,「他們都說中國發展太成功,直接跟他們買車就好了。別人已經開始營運、販售,我們才開始起步、研發,這樣市場在哪裡?」事實上,成運並非2021年才起步跨入電巴市場。吳定發曾提及,「我在2008年北京奧運注意到電動巴士,直到2012年世博會,中國大陸都強力宣傳電動車。那4年間,我拜訪很多對岸電動巴士廠商,也詢問很多駕駛跟維修人員。」因為成運有自主研發經驗,2014年吳定發也啟動成運電巴自主研發。如今,在政策力挺電巴生產製造,以及近年美中貿易戰下全球供應鏈區分為紅色及非紅色供應鏈,「目前以非紅色供應鏈的電動巴士廠來說,成運汽車算是準備得比較早的車廠之一。」吳忠錫自信地和CTWANT記者說。在吳定發領軍下,成運電動巴士採自主研發設計,關鍵零組件的馬達搭載德國廠商輪邊馬達,電池則使用日本廠商鈦酸鋰(LTO)電池,充電站採用台灣品牌飛宏科技大功率快充及台灣IT系統(智慧車機),電池電量從10%充至90%只需15分鐘,事業也築起電巴製造商、營運商、售後維修與料件供應的一條龍模式。成運汽車在彰化二林成立電動巴士園區,成非紅色供應鏈最大的園區。(圖/成運汽車提供)對於這位貿易商起家,代理巴士進口跨入車體製造,經歷中國進口巴士衝擊及國光營運危機後,嗅到電巴趨勢啟動研究,順勢搭上電巴政策,全力跨入電巴士廠,如今就算勁敵在前,吳定發還是肯定地說「成運,準備好了。」

圖書館發現百年地圖 男依指示找到「聖地」挖出大量歷史文物
《國家寶藏》情節真實上演。美國32歲男子阿斯肯(Tom Askjem)透過在某座舊圖書館發現的142年前地圖,挖掘出超過200年歷史的大量文物,讓專門鎖定馬桶坑並挖出超過1000座的他大為驚訝。以寶藏獵人為業的阿斯肯,在詳細記錄過去美國城市及城鎮地圖的「Sanborn maps」,發現這塊位於北達科他州大福克斯(Grand Fork)的寶地,並在屋主或地主們允許下開挖,且對地圖上旅館、酒店、火車站及撞球館重點挖掘。(圖/翻攝自Below the Plains YouTube)阿斯肯表示,上述4個地方通常會有最好的東西,而馬桶坑更是不可多得的「聖地」,因為人們總是會把不能燒毀或任意丟棄的東西倒進馬桶裡。而他這次已找到「林肯分」1美分硬幣、酒壺、鼻煙壺、茶壺、酒罐酒瓶、鍋具、番茄醬瓶、藥瓶藥罐、食品罐、鞋子、維多利亞時代瓷器、縫紉機油瓶、人偶零件及人類肋骨。(圖/翻攝自Below the Plains YouTube)透過這些文物,阿斯肯清楚描繪出當時居住者性別、年齡、生活習慣、職業和家庭,而這次最驚嚇他的,當屬「挖到時臉對著我看的德國娃娃」,另外,他雖找到可賣800美元藥瓶、最貴5000美元RedWing牌陶具及1880年的汽水瓶,但除汽水瓶外,其他物品都因破損幾乎毫無價值。但阿斯肯透露,這次挖掘讓他賺了約2500美元(約新台幣7.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