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父被關陽台「女婿拿馬桶刷刷肛門」最後死亡 女兒漠視下場曝
桃園一名陳姓女子在去年照顧失智症、肌肉萎縮的80歲老父,而她跟老公徐男覺得爸爸大小便無法自理很煩,竟把他關在陽台方便清洗,甚至拿馬桶刷刷他的肛門,徐男還恐嚇「沒有吃東西不會大便啦」,,最後老父因急性腎衰竭死亡。最高法院分別判徐男10年、陳女9年。判決書指出,陳女父親患有中度失智症、四肢無力萎縮無法站立,營養不良,也無法自理大小便,而陳女跟徐男因為不堪照護心生不滿,竟然在去年7月22日至30日期間,強行將父親關在臥室陽台,也沒讓父親著衣褲,他們僅餵食和給水喝,以監視錄影畫面監看狀況。女婿徐男在清理陽台的屎尿時,還朝陳女父親猛潑水,讓他跌倒撞到牆角,之後又拿馬桶刷刷他的肛門,並毆打他的背部及手臂數下。徐男還恐嚇,「你進來的時候,就是葬儀社扛你的時候,我不可能讓你進來啦」、「我敢三天只送一餐給你吃,因為是你自己的生命,你看我敢不敢,沒有吃東西不會大便啦」、「你如果一天大便在地上,你就一天沒有東西吃,看你有多少大便」等話。判決書說,陳女知道父親被虐待,卻只有將塑膠瓶裝水3瓶、饅頭夾蛋1份及餅乾1包放在陽台,之後便跟丈夫外出至台南。而父親因營養不良出現橫紋肌溶解症,造成腎小管肌球蛋白沈積,引起腎小管阻塞,致急性腎衰竭死亡。2天後,2人回家才發現此事,他們主動撥打110、119報案,並將監視錄影畫面SD記憶卡交給員警,並承認私行拘禁行為接受裁判。法官認為,陳女跟丈夫將父親拘禁致死,還以打、罵、恫嚇等方式,以違背人性尊嚴之方式對待他,2人缺乏專業知識,不堪長期照護失智且大小便失禁的父親,承擔極大壓力,將不滿情緒與壓力加諸被害人所致法官表示,陳女不是沒有其他兄弟姊妹,而他們願意承擔照護之責,將父親接回家中之時,被告身體狀況已欠佳,照顧期間仍多次帶父親送醫就診或開刀,非置之不理,然因錯估自己照護之能力,加以當時因疫情期間確實難以將被害人送至安養中心照顧,才釀成悲劇。法官說,2人在父親死亡後,提供陽台監視器畫面,構成自首條件,高院依行拘禁致死罪跟拘禁直系血親尊親屬致死罪,分別判徐男10年、陳女9年。全案定讞。

50歲養生女狂嗑蔬果…突「急性腎衰竭」全身水腫 醫揭原因:補過頭
一名50歲女性沒有內科病史,非常重視養生,某天突然出現頭暈、全身水腫現象,急忙就醫。醫師經過詳細檢查,初步判定患者為急性腎衰竭合併高血鈣,經大量輸液及利尿劑治療後轉入病房。經詢問生活習慣,醫生發現患者每天大量補充保健食品,造成鈣質攝取過量,才會引發高血鈣和代謝性鹼中毒。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腎臟科醫師林旻皞表示,該名婦人就醫時血壓高達170/104(mmHg),血中肌酸酐5.47(mg/dl),比正常人約1(mg/dl)高出許多,血鈣指數則高達15.1(mg/dl),正常值約8至10.5(mg/dl),初步判定為急性腎衰竭合併高血鈣,經大量輸液及利尿劑治療後轉入病房。醫師提到,該患者非常自律,每天吃不到2餐,飲食內容以大量蔬果為主,不太吃肉,再加上額外補充鈣和鎂及維生素D,造成鈣質攝取過量,引發腎鈣化及產生腎結石。住院過程中除了持續降低血鈣的治療,也密集追蹤腎功能及鈣離子,並安排腎臟超音波檢查,排除其他引發腎臟衰竭的病因,最後診斷為乳鹼症候群(Milk-Akali Syndrome),就是攝取過多的鈣和可吸收的鹼,引發高血鈣和代謝性鹼中毒,如果不治療,最嚴重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及死亡。一名50歲女性沒有內科病史,非常重視養生,卻突發急性腎衰竭。(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林旻皞表示,補充鈣質可先從飲食著手,根據衛福部資料,日常飲食例如黃豆製品,白菜、空心菜,花椰菜等都有一定含量的鈣,吸收率也高,其中白花椰菜吸收率是乳製品的2倍,健康民眾如果真的要從保健食品補充鈣質,建議攝取量為每日1000毫克,大約每天2-3片鈣片(400毫克/片),更重要的是切勿超過每日上限2500毫克,以免補過頭反而對身體造成危害。

今年首例!漢他病毒於中部現蹤 30多歲女眼窩痛又發燒
疾病管制署今(10)日公布國內今(2023)年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為中部30多歲女性,同住家人曾於去(2022)年11月確診漢他病毒症候群,當時該案接觸者採檢結果均為陰性。近期無旅遊史,主要活動地為工作地及住家周邊,工作時常接觸鼠類,且日常活動可能接觸野鼠排泄物。1月15日起陸續出現眼窩痛、發燒、腹痛等症狀,1月16日至醫院就診,醫生開立退燒藥後返家休養,1月17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並收治住院,檢查發現血小板偏低、肝指數偏高,經通報檢驗確診漢他病毒感染,目前狀況已穩定出院;相關接觸者共9人,其中2人發燒,7人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啟動各項疫情調查,安排接觸者採檢送驗,前往個案住家周邊進行捕鼠作業釐清可能感染源,並進行民眾衛教等防治工作。疾管署統計,國內去(2022)年累計5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確診病例,個案居住地為台北市(2例)、新北市、高雄市、彰化市(各1例),自2011年起累計41例,性別以男性30例(佔73%)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29例(佔71%)為多,其中1例境外(感染國家為印尼)。疾管署表示,漢他病毒症候群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經由吸入或接觸遭帶有漢他病毒鼠類排泄物或分泌物(包括糞、尿、唾液)污染之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有病毒的嚙齒類動物咬傷而感染,經由人與人接觸傳播的機會極低。漢他病毒症候群依臨床症狀分成「漢他病毒出血熱併腎症候群」及「漢他病毒肺症候群」2類,其中出血熱感染後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躲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另為避免病毒飛揚於空氣造成傳播,請使用清除污物之拋棄式紙巾、抹布或舊報紙清理,再以垃圾袋密封後丟棄。

奇談/路跑迷航5小時!新竹男「失神癱路邊」抖喊:進入異空間 3天後離奇命危
台灣的「魔神仔」傳說深植人心,全台各地不時傳出類似事件,可說是最為人所知的鄉野奇談。新竹縣一名甘姓男子2016年到寶二水庫參加路跑,突然不見蹤影,電話也打不通,直到5小時後才被尋獲。據悉,甘男被發現時眼神渙散,自稱「跑進另一個空間」,原以為只有輕微脫水,3天後竟出現急性腎衰竭。2016年11月間,甘男到寶二水庫參加路跑活動,原本一馬當先跑在前頭,不料卻突然失去蹤影;活動結束後,同事遍尋不著甘男身影,急得不停打電話聯絡,誰知手機一直不通,直到下午2時許才收到對方傳訊稱「我在,我不知道我在哪」。警方獲報展開協尋,最後在下午3時許成功尋獲失蹤的甘男。甘男被尋獲時只有脫水與腿部擦傷,3天後卻突然命危。(圖/報系資料照)奇怪的是,甘男當時距離終點只剩下100公尺,且寶二水庫環湖僅一條路,但他卻突然左轉切進小路,之後一路跑到10多公里遠的北坑路;另一方面,甘男經常參加路跑,是名長跑健將,被發現時卻一臉驚恐、眼神渙散,通稱自己「好像跑到另外一個空間」,還曾短暫失去意識,一醒來驚覺四周都是森林,瞬間迷失方向。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甘男送醫檢查後,原以為只有輕微脫水症狀,稍微休息後就出院返家,未料3天後突然出現橫紋肌溶解症狀,甚至引發急性腎衰竭,一度被送進加護病房搶救。事件曝光後,當地人議論紛紛,因為寶二水庫早已不是第一次傳出類似案件,不禁懷疑是「魔神仔」作祟,靈異傳聞不脛而走。

「印度神藥」又出事! 烏茲別克18童喝止咳糖漿後死亡
中亞國家烏茲別克27日聲稱,其國內有18名罹患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兒童,服用印度藥廠「Marion Biotech Pvt Ltd」生產的止咳糖漿後死亡,衛生部門認為孩童們可能遭藥水內含的有毒物質毒死。綜合外媒報導,烏茲別克衛生部門指出,該國有21名兒童在服用每次2.5到5毫升、每天3到4次的「Doc-1 Max」止咳糖漿約2到7天後,因嚴重不適緊急送醫,並造成其中18名兒童死亡,且所有兒童都是在沒有醫師處方,僅由藥劑師建議或父母自行餵藥情況下,服用超出標準劑量的糖漿。值得注意的是,烏茲別克曾在一批同款糖漿中,驗出有毒物質乙二醇(ethylene glycol,或稱甘醇),但衛生部門並未透露死亡兒童是否服用過該批糖漿,或單純服藥過量死亡,還是兩者都是致死原因。此外,該國已停售含有乙二醇的同款藥片與糖漿,並在內部調查中免職7名相關部門人員,與對一些專家採取紀律處分。據悉,服用超過安全劑量的Doc-1 Max會出現嘔吐、昏厥、抽搐、心血管問題和急性腎衰竭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非洲國家甘比亞今年7月才發生66名兒童服用Doc-1Max感冒糖漿後死亡的事件。不過,由於第三世界國家充斥該款糖漿的仿冒品,有時難以確認是仿冒品問題,還是正廠商品有瑕疵。

80歲失智翁遭女兒女婿虐待…「被關陽台8天」致死 兩人獲減刑原因曝光
一名患有失智症與四肢萎縮的80歲老翁,去年2月被女兒帶回照顧後,因無法自理生活遭致女兒、女婿不滿,於同年7月被關在臥室外陽台生活,並在遭虐待8天後因營養不良、肺炎、橫紋肌溶解及急性腎衰竭死亡。對此,高等法院分別判女兒及女婿9年、10年有期徒刑。判決書指出,陳姓女子2021年2月開始照顧有失智症、因四肢萎縮無法站立的80歲父親,卻因爸爸不能自理大小便而不耐煩,於同年7月22日,與徐姓丈夫一起把父親關在臥室外陽台「方便沖洗排泄物」,但清理時又經常辱罵、毆打與恫嚇父親,造成對方8天後因肺病、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併發肺炎與橫紋肌溶解,導致急性腎衰竭死亡。法官指出,陳女及徐男將父親拘禁致死、違背人性尊嚴的手段實屬惡劣。但陳女在有其他手足情況下,仍與丈夫承擔照護責任、期間多次帶父親就醫,並非置之不理,又不是以強暴手段害命,而是拘禁期間未注意醫療需求、未即時送醫釀成悲劇。加上兩人行為與故意殺人,或因財、情、仇等私行拘禁凌虐致死有所區別,且探究其原因,與陳女及徐男因缺乏相關專業知識、不堪長期照護失智又失禁父親而身心俱疲,因此將情緒及壓力發洩至父親身上。此外,兩人發現父親死亡後,主動報案並坦承把死者關在陽台、提供相關監視器畫面,已構成自首條件。而一審未審酌減刑事由,各判兩人12年有期徒刑部分,高院改判主導犯行的徐男10年,另依私行拘禁直系血親尊親屬致死罪,判陳女9年有期徒刑。

為錢爆殺機?妻想離婚爭家產 尪竟持「球棒狂毆31小時」把人打到死
桃園市中壢區43歲劉姓男子懷疑范姓妻子有意離婚,且爭奪其財產。今年9月14日在住處拿球棒及登山杖朝妻子痛毆,一直打到隔天中午,妻子全身是傷。最後妻子橫紋肌溶解症、低血容性休克、急性腎衰竭死亡,檢方依家暴傷害致死起訴他。桃園地檢署調查,劉姓男子有多項前科,劉男認為妻子有意離婚並爭奪其財產且缺乏溝通誠意,為此心生不滿。今年9月14日7時15分前開始拿球棒、登山杖毆打妻子,一直打到隔天12時12分,導致妻子全身是傷,最後死亡。劉男將妻子打死後,9月15日8時30分許向警方自首,檢方認為,殺人與傷害區別應以有無殺意為斷,至於受傷是否致命部位、傷痕多寡、輕重為何,僅提供審判者心證參考。兩人雖然感情不睦、衝突不斷,但並無深仇。且根據劉男手機,他施暴過程不斷觀察妻子身體狀況,也認為妻子哭喊是虛作,另妻子傷勢以四肢為重,可見劉男預見毆打累加傷勢可能導致妻子死亡,然無證據認為劉男有主觀上殺死妻子意圖,因此依家暴傷害致死起訴他。

婦人命危「1小時揪出超級細菌」 智抗菌平台建功!用藥錯誤降至0.84%
七十八歲的黃媽媽(化名),4月中旬因雙下肢紅腫送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住院,黃媽媽原來有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腎病病史,住院期間突然病情急轉直下,出現橫紋肌溶解,還發生急性腎衰竭,陷入昏迷,醫療人員緊急插管後轉送黃媽媽至內科加護病房治療,診斷黃媽媽左腿有深部靜脈栓塞,進行溶解靜脈栓塞治療。期間黃媽媽在加護病房高燒不退,5月底併發肺炎,肺部嚴重浸潤,危急旦夕;醫護人員先使用抗生素Ceftazidime(一種第三代頭胞菌抗生素)緊急投藥治療,並同步進行痰液培養,經過短時間培養結果證實了:黃媽媽感染了俗稱的「超級細菌Superbug」嗜麥芽窄食單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該細菌屬於多重抗藥性病原菌,影響臨床治療成效甚鉅,中國附醫的醫護團隊啟用智抗菌平台,1小時內即預測該超級細菌對抗生素Ceftazidime具有其抗藥性,以及系統輔助建議氟喹諾酮類抗生素(levofloxacin)使用,醫護團隊使用在黃媽媽身上成功打擊感染病菌,後續黃媽媽順利拔管,預後良好,於7月下旬出院健康返家。「超級細菌」由於抗藥性強,又難以在第一間時間檢測出來,醫師往往只能先憑經驗給藥,不但治療困難,錯誤用藥更增強抗藥性之產生,醫界備感頭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德陽院長團隊,結合人工智慧與臨床質譜儀,可快速預測細菌抗藥性,成為對抗抗藥性細菌感染的一大利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檢驗醫學中心薛博仁副院長表示,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是很常見的多重抗藥細菌,導致嚴重感染如敗血症 、骨髓炎、肺炎以及心內膜炎。碳青黴烯類抗藥的克雷伯氏肺炎菌 (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 ,對免疫力低弱的病人會造成嚴重感染,可引起肺炎、尿道感染、菌血症、腦膜炎、肝膿瘍及傷口感染等,是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常見菌種。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對許多抗生素先天上就有抗藥性,一旦在免疫能力低下的病人造成感染,治療上就倍加困難,最常見的臨床徵候是肺炎,血流感染、傷口和泌尿道感染。質譜儀 (MALDI-TOF) 用於臨床上鑑定微生物菌種,從質譜儀訊號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幾秒鐘內即可快速檢測出細菌抗藥性,幫助醫師提早數天用正確的抗生素,阻止病情惡化。利用質譜圖形來預測抗藥性細菌,不僅應用在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黴烯類抗藥的腸內菌,綠膿桿菌和鮑氏不動桿菌,此次更成功的預測了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第三代頭胞菌素的抗藥性,這對早期且適當使用抗生素治療此菌感染是相當重要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護團隊跨領域將資訊、人工智慧、檢驗醫學、藥理學及感染症等五大領域整合的「智抗菌平台」,其中平台核心「智能抗藥性細菌快速預測系統」是由周德陽院長、薛博仁副院長,以及智慧醫療科技創新中心主任游家鑫團隊共同執行開發,串接質譜儀資料與藥敏,預判是否具有抗藥性,能將整個流程縮短為一小時。周德陽院長指出,智抗菌平台模型預估,能將院內五年感染病菌死亡率,由原來的12.7%降低到9.5%,降低了25%,五年內平均用藥錯誤率從2.28%降低到0.84%,更是大幅下修63%。這項臨床研究成果,讓醫師更快速預測抗藥性菌株與敗血症風險,提供臨床診斷與藥物輔助決策,降低重症加護病房龐大的醫療成本與有效降低致死率。智能抗藥性細菌快速預測系統」已獲得臺北生技獎,國家新創獎與未來科技獎肯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團隊已找出多種細菌抗藥性蛋白質量表現特性, 包括黃媽媽痰液分離的超級細菌在內,運用AI運算分析,有效輔助醫師搶救瀕危病人成功的臨床成果,優異成績獲得國際醫界高度肯定。相關研究成果在今年被刊登在兩家頂尖國際醫療學術期刊:國際感染權威期刊《Journal of Infection》與美國微生物研究期刊《Microbiology Spectrum》與,這項技術也在2022年2月全面導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智抗菌平台」,超過十萬人次應用,嘉惠重症患者。

印度製藥廠「感冒糖漿含毒成分超標」 釀甘比亞66童猝死!公司黑紀錄曝光
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對印度製藥公司「MaidenPharmaceuticals」旗下的4款感冒糖漿發布全球警報,原因是這些感冒糖漿疑似在非洲國家甘比亞造成66名兒童死亡。WHO稱這4款感冒糖漿含有二甘醇、乙二醇成分,將導致兒童急性腎衰竭,該製藥公司還被發現,他們的產品過去就曾多次違反印度官方的藥品檢測規定。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於上週三(5日)對Maiden Pharmaceuticals製造的4款感冒糖漿發布了全球警報,指控這些產品可能與今年7至9月,近70名甘比亞兒童因急性腎衰竭致死有關。世界衛生組織還警告,這些有問題的產品可能已經通過非正規市場,分銷到甘比亞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稱,Maiden Pharmaceuticals旗下的感冒糖漿經實驗室分析,證實含有二甘醇與乙二醇,且含量已經達到「不可被接受」,對人體將造成危害,食用後將導致腹痛、偶痛、腹瀉、頭痛、無法排尿,甚至精神狀況改變,最嚴重將造成急性腎衰竭,並導致死亡。對此,Maiden Pharmaceuticals表示,公司對甘比亞死亡事件感到震驚,並強調他們一直在努力遵守衛生當局的製藥規程。印度哈里亞納邦衛生部長則表示,已經將該公司樣本送去檢驗,如果發現問題當局會立即採取行動。事實上,Maiden Pharmaceuticals過去擁有許多「黑紀錄」,早在2011年該公司就因為銷售不符合標準的感冒糖漿,被印度比哈爾邦打入黑名單、2018年因為違反製藥流程,被印度藥品監管機構告上法院,今年在喀拉拉邦也有4次未能通過該地區監測記錄;同時,該公司也是被越南列入黑名單的近40家印度製藥公司之一。

甘比亞66名兒童死於急性腎衰竭 恐與印度製造咳嗽糖漿有關…世衛展開調查
甘比亞近日有數十名幼兒死於急性腎衰竭,世界衛生組織(WHO)透露,這可能與印度製藥商生產的受污染的咳嗽糖漿和感冒糖漿有關,目前聯合國機構已展開調查。此外,世衛組織也要求監管機構將Maiden Pharma產品從市場上撤出。根據路透社報導,在對幾種藥用糖漿進行測試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表示,這些藥用糖漿被懷疑在這個西非小國造成66名兒童死亡。譚德塞提及,聯合國機構正在與印度監管機構對總部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的Maiden Pharmaceuticals Ltd. 展開調查。而針對此事,Maiden Pharma拒絕回應,目前印度衛生部也沒有回應。世衛組織5日發布醫療產品警報,要求監管機構將Maiden Pharma產品從市場上撤出。世衛組織指出,這些產品可能已通過非正規市場在其他地方分銷,但迄今為止僅在甘比亞被發現。警報涵蓋4種產品,包括異丙嗪糖漿、Kofexmalin嬰兒止咳糖漿、Makoff嬰兒止咳糖漿以及Magrip N感冒止咳糖漿。世衛組織表示,實驗室分析證實,二甘醇和乙二醇的含量「不可接受」,它們可能有毒並導致急性腎衰竭。在數十名兒童開始出現腎臟問題後,甘比亞醫務人員於7月發出警告。在出現一種模式之前,這些死亡讓醫務人員感到困惑,數十名5歲以下的患者在服用當地銷售的撲熱息痛(Paracetamol,乙醯胺酚)糖漿後,3至5天開始出現狀況。甘比亞衛生服務主任Mustapha Bittaye直言,在其他糖漿中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但衛生部正在等待結果的確認。他說,「最近幾周死亡人數逐漸減少,並且禁止銷售Maiden Pharmaceuticals生產的產品。然而,直到最近,一些糖漿仍在私人診所和醫院出售。」

自行車環島身體不適硬撐 他嘔吐暈倒洗腎3天救命
平常不太運動的人,一時興起就過度激烈運動,這屬於是自我體罰的一種,若是運動過程中罔顧各種身體不適,可能會因此丟掉性命。有位約40歲的上班族,和幾位年輕同事騎自行車環島,過程中已感到不適卻硬撐,最後卻以嘔吐,接近昏倒的狀態被送醫,洗腎3天才撿回一條命。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近日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案例,這名上班族患有糖尿病,為了健康便購置自行車,決定以運動來減重。上班族領新車時恰逢遇上2週的長假,身邊同事提議放假期間,相約騎自行車去環島,上班族不假思索便應下此挑戰,然而上班族並沒考慮自身與同事的年齡及體力差距,埋下禍根。此環島之旅上班族與同事共3人,從台南市啟程途徑數個縣市,在經過桃園縣時上班族明顯感到力不從心,速度已跟不上同事,但上班族卻仍強忍不適繼續騎行。豈料,上班族抵達台北時全身痠痛到嘔吐,呈幾近昏倒的狀況,被送到醫院掛急診。經檢查發現上班族尿液呈可樂般的顏色,這表示上班族已出現「橫紋肌溶解」病症。洪永祥進一步解釋,此症意指「肌肉溶解掉了」,十分黏稠的肌球蛋白進入血液當中,會將腎小管堵死,進而引發腎臟病。上班族被醫生診斷為「急性腎損傷」,最終洗腎治療3天,才救回一命。據衛教資訊顯示,「橫紋肌溶解症」指的是我們的骨骼肌(橫紋肌)因急速過度的損傷,導致肌肉細胞的破壞及壞死。肌肉的損傷導致肌肉的一些蛋白質及肌球蛋白(myoglobin)會滲漏出來,進入血液中並隨後出現在尿中。如果肌肉破壞的比較厲害,尿中肌球蛋白的濃度太高時,就會導致腎臟機能的損傷,嚴重時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

日月潭阿婆茶葉蛋「金盆阿嬤」今晨辭世 蔣經國吃過都說讚美味恐成絕響
南投日月潭知名美食「金盆阿嬤香菇茶葉蛋」恐怕再也吃不到,有旅遊業者在臉書透露,阿婆鄒金盆8日上午已經辭世,享耆壽93歲,未來店面不確定會不會有人接手,消息一曝光立刻引起饕客們扼腕。南投日月潭知名金盆阿嬤茶葉蛋,今晨阿嬤離世。(圖/民眾提供)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金盆阿嬤家屬證實,阿嬤很早就在腸子發現癌細胞,由於年紀大不敢開刀,日前發病住院10多天後,病況未見好轉,8日凌晨因急性腎衰竭併發其他症狀,於清晨5點30分在家中離世,享耆壽93歲。日月潭著名的「金盆阿嬤香菇茶葉蛋」,俗稱阿婆茶葉蛋,當地居民鄒金盆為了貼補家用,早期在日月潭畔賣茶葉蛋,阿婆名叫鄒金盆,是土生土長的日月潭湖畔人氏。連接日月潭的眾多島嶼,離不開當地船夫的撐杆搖櫓,年輕時的鄒金盆的甜美外形,加上友善性格,很快博得船老大們的喜愛,「日月潭之花」的名號更於一夜之間名聲鵲起。日月潭玄光寺旁的阿婆香菇茶葉蛋,要煮6個多小時才入味,吸引很多遊客聞香而來。(圖/民眾提供)根據《中時新聞網》引述阿婆茶葉蛋的兒子詹先生說法,「媽媽是民國48年開始擺攤賣茶葉蛋,至今已經60多年了」, 詹先生回憶,小時候家住玄光寺的涼亭旁邊,後來因為土地被徵收才搬家,「這間茶葉店是媽媽一手賣起來的,從少女到現在阿嬤了,而且一顆香菇茶葉蛋要煮6個多小時才入味,一顆13元不漲價」。透過船夫宣傳,很快傳到已故總統蔣經國先生耳裡,民國38年,他帶著兒子慕名前來品嘗。當時蔣經國身無外物,只能把隨身帶著的一把傘給了她並表示,「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茶葉蛋」。日月潭知名的金盆阿嬤香菇茶葉蛋,因應疫情暫停營業2個多月後,14日起恢復營業。(圖/民眾提供)阿婆家最高每天能賣出5千到6千顆茶葉蛋,因此這裡已經成為日月潭的另一道風景線,許多觀光客來到日月潭都指明一定要吃她家的茶葉蛋。阿婆家的茶葉蛋是使用日月潭的特產「阿薩姆紅茶」加上精選香菇以及獨門香料煮成。據詹先生說法,母親是見到當時香菇曬乾後,本來一斤高達2千多元,後來一度價跌嚴重,於是發想將香菇加進茶葉蛋,結果意外好吃,變成來來日月潭搭遊艇民眾特地來吃的美食。從茶葉蛋的蛋殼就可一眼看出茶葉蛋煮得十分入味,茶葉蛋裡面還可以吃到有淡淡清香的香菇味道,因為香菇是煮製程中的重要添加物,所以香菇不賣,越是不賣,就有越多人認為鍋裡的香菇才是最美味的,非賣品的神秘更添加茶葉蛋的名氣。疫情期間,金盆阿嬤還沒打疫苗減少出門,不然以前都會來到店裡幫忙也一樣看店,很多遊客都是來搭船遊艇的時候,上岸一定要來吃,阿婆會和遊客親切打招呼,過去甚至有遊客表示,「沒吃茶葉蛋,就像沒玩透日月潭」,如今隨著阿婆鄒金盆辭世,未來到訪日月潭似乎也少了那一口美味。

愛女疑遭下藥性侵輕生…爸綁走惡狼動私刑「痛毆+電擊」弄死他 判決出爐
台中市一名林姓男子的女兒服藥輕生,父親認為她生前曾遭綽號「咖啡」的王姓男子及其友人共同下藥性侵,並拍攝影片威脅,遂夥同多名友人擄走王男及另名莊姓男子加以監禁,期間多次對2人施暴,造成王男傷重不治。台中高分院審酌,3人符合自首條件,且已共同賠償死者家屬424萬元等情狀,分別判處6年10月、5年2月、4年2月有期徒刑;可上訴。判決書指出,林男認其女生前曾遭王男等人共同下藥迷昏,性侵後拍攝相關影片等紀錄予以威脅,且認此係愛女自行服藥不治死亡之原因,竟在無確切證據可憑情況下,將此事告知好友曾男,並與對方商議欲迫使王男招認供出相關人等,經曾男應允後,再邀集一名蔡姓男子及其他若干不詳之成年人參與。2019年7月28日,林男等人循線在臺中市某汽車旅館尋獲王男,隨即將他帶至南投埔里一間汽車旅館加以盤問,得知綽號「小天」的莊姓男子也有份,遂要求王男寫下道歉信、涉案名單,並下跪認錯後,才讓他回家。2019年8月9日,林男等人再度帶走王男,接著透過他人將莊男騙出,欲使2人當面對質。同年8月16日,王男及莊男被帶至彰化縣花壇一處三合院,期間多次遭林男等人徒手或分持熱熔膠條、棍棒、電擊棒等物加以毆打、電擊,造成王男因橫紋肌溶解症、大範圍皮下組織及肌肉出血、小支氣管及肺泡嗆入胃內容物而死亡;莊男則受有全身瘀挫傷、縱膈及皮下氣腫、橫紋肌溶解症、急性腎衰竭等傷勢。林男、曾男、蔡男發現王男死亡後,決定主動投案,一審遭依傷害致人於死、私行拘禁等罪分別判刑12年4月、10年8月、8年6月。案經上訴,台中高分院審酌,3人符合自首條件,且已共同賠償死者家屬424萬元等情狀,改判林男6年10月、曾男5年2月、蔡男4年2月有期徒刑;仍可上訴。

連續30天服用20種高劑量營養品 男子上吐下瀉急性腎衰竭
每日攝取充足的維他命對身體是很好的,但是服用過量不僅會沒效果還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日前在醫學期刊上就有這樣的案例,一名中年男子因為攝取過量的維他命而導致出現多種不良症狀,像是上吐下瀉、口乾舌燥、耳鳴、急性腎衰竭等,幸好經醫院治療後已經康復。根據《BMJ》醫學期刊指出,一名中年男子身體不好,有許多健康問題,包括肺結核、內耳腫瘤、腦積水、細菌性腦膜炎和慢性鼻竇炎。他每天會服用超過20種高劑量的營養品,像是維生素D、維生素K2、維生素C、葉酸、核黃素、維生素 B6、omega-3等,以及其他幾種維生素、礦物質、營養素和益生菌補充劑。吃了這些營養品大約過1個月後,他開始出現上吐下瀉、口乾舌燥、耳鳴等症狀,持續了3個月都沒有好轉的跡象,他的私人醫生安排他做了血液檢查,結果顯示他的鈣含量過高,且鎂的含量也是比以前還高,他攝取維生素D的量是人體所需的7倍,結果還顯現了他有急性腎衰竭的狀況。隨後他被轉到大醫院裡治療,在這8天的期間,他接受了靜脈輸液跟使用雙磷酸鹽治療,出院過後他的鈣水平恢復正常,但維生素D仍過高。醫師說到,在全球維生素D過高的趨勢正在上漲,且症狀多種多樣,主要是由血液中鈣過多引起的,包括嗜睡、精神錯亂、冷漠、抑鬱、昏迷、厭食、腹痛、嘔吐、便秘、消化性潰瘍、胰腺炎、高血壓、心律失常和腎臟異常、腎功能衰竭。醫師也補充,類似的病例數雖然有上升的跡象,但這種情況並非常見,而這位男子的案例剛好也證實,營養品的服用必須適量,過量反而會毒害身體。

女大生跟風跳健身操…四肢痠痛求開鬆弛劑 醫檢查嚇壞:差點腎衰竭
疫情期間,許多人不敢上健身房,戶外活動也不得不減少,只好在家裡跳健身操活動筋骨,順便鍛鍊筋骨。不過,一名女大生因為四肢痠痛到醫院就診,希望能開一些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原本以為只是運動過度,不料檢查後竟是「橫紋肌溶解症」,險些引發急性腎衰竭,情況相當緊急,所幸沒有造成大礙。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在臉書發文,「最近有位大學生,因為四肢痠痛到醫院就診,希望能開一些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她笑笑的說最近運動太多了啦。但是在和她聊聊的過程開始發現不太對勁,肌肉比較沒力氣加上尿液的顏色變得很深,為了謹慎我們驗了尿抽了血。」洪暐傑表示,女大生血液檢查「肌酸激酶(CK)」的數值高達1萬2000,是正常的60倍,最後的診斷是橫紋肌溶解症,「關於橫紋肌溶解症,是因為肌肉產生急性損傷,進一步導致肌肉壞死,因此會覺得比較沒力氣,而這時候會有肌球蛋白到血液中,接著到尿液中,所以會出現深色的尿液,同時如果尿中肌球蛋白太多的話,腎臟會被破壞,造成急性腎衰竭,因此橫紋肌溶解症是個需要盡快處理的疾病。」至於為什麼產生橫紋肌溶解症呢?醫師指出,女大生可能是因為疫情視訊上課,整天在家,平常沒在運動的她想說趁這個時間奮發圖強,跟風跳了流行的健身操,每次都跳很長的時間,接著就開始出現肌肉酸痛加上深色尿的情況了,「提醒大家運動雖然是件好事,但是也不要突然做遠遠超過平常量的運動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