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格救生員數量銳減 監察調查資格檢定方式是否適當
夏日將近,民眾戲水的季節就要到來,但監察院今(25)日指出,國內救生員資格檢定辦法與游泳池管理規範不合時宜,導致救生員合格數量逐年銳減,救生人力嚴重不足,不僅影響水域遊憩活動安全與相關產業推動發展,更損及救生人員之工作權,監察委員范巽綠已申請自動調查。范巽綠指出,近年救生員檢定成效不彰,每年合格救生員由2018年4,643人逐年遞減,降至2019年859人、2020年682人、2021年250人、2022年660人,造成全國各類型水域之救生人力大幅銳減。范巽綠表示,她接到民眾陳情,自2019年「救生員資格檢定辦法」修法、2020年教育部體育署將救生員檢定授證改為公辦後,陸續出現不合時宜的考試內容,體育署檢定為「基礎游泳能力證明」,不適用高變化性、須經驗值之開放水域;又勞民傷財,公辦檢定經費由原本每年數百萬暴增為上千萬,且場次、地點有限;加上每4年需複訓認證,降低有志從事救生工作民眾之意願,且衍生現有救生員之轉職潮。范巽綠說,臺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水域資源,政府近年也積極推動向海致敬政策,藉由開放水域及建構更友善的環境設備,推廣水域遊憩活動,鼓勵民眾走出戶外親水近水。然而,民眾在各式水域從事水上遊憩活動時,首要之務是確保安全,因此除要提升民眾自身的游泳與自救能力外,更需配置足夠、合格及具備救生能力的專業人力協勤戒護,方能為民眾人身安全提供更全面之把關。「許多水域活動產業面臨無救生員可聘之困境,已成為政府推動親水政策之隱憂。」范巽綠指出,究竟現行救生員資格檢定方式是否合宜?相關規定有無缺漏?政府主管機關之管理措施是否妥適?實有深入瞭解之必要。

台中6師霸凌害輕生!高中生死前「校園灑白包」抗議 走廊高喊:錢不是我偷的
台中市某公立高中一名男學生,疑似遭到學務主任、主任教官等6名師長「霸凌」導致輕生,事發後教育局以「校方處理態度消極」為由,將校長、主任教官等相關人員調離現職,掀起外界高度關注。對此,臉書粉專「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TYAD」23日發文揭露「台中某高中案事件處理大事記」,內容描述死者生前曾遭到師長指控抽菸、吸毒、偷錢,儘管男學生一再否認仍未獲道歉,崩潰之下死者在學校灑白包抗議,最終選擇結束年輕生命。「我真的好氣⋯⋯教官一直要我認罪,但我真的沒偷錢⋯⋯真的不是我偷的⋯⋯」臉書粉專「臺灣青年民主協會 TYAD」23日發文曝光,學生遭師長霸凌害輕生一案,內容直指去年10月死者遭指控「攜帶違禁品電子菸」,但男學生極力否認此事,「我甚至什麼都沒做欸,幹我上高二,就也沒幹嘛,也沒有像那群白癡在學校囂張抽菸,然後還整天搜我身」、「好煩,那時候差兩步走出校門口,他直接把我外套抓過去摸。」接著11月底,死者被主任教官誣賴偷了同學500元,甚至要他直接認罪,否則就要將他送上少年法庭,男學生返家後向母親求救,「我可能需要律師了,學校有人錢被偷,今天教官一直叫我認罪,說不要把事情搞得太複雜,讓大家都難堪,不要搞到社會法庭」,語氣中充滿委屈與不被相信的絕望。去年年底,校安人員強逼死者承認偷錢,讓他忍不住在走廊上崩潰大喊「不是我偷的!」自此開始不願意上學,沒想到竟又被懷疑涉嫌吸食毒品,一樁樁欲加之罪強壓上身,男學生終於再也無法承受,他跑到書局買了喪事用的白包,在校內四處灑白包,抗議學方污衊他偷錢,甚至得不到任何一句道歉,今年2月他選擇在家裡輕生,以死自證清白。對此,涉事校方促進會昨(24日)透過粉專貼出秘書處公告,指出針對此事深感遺憾,目前正靜候學校以及教育部的調查結果,並呼籲網友們停止攻擊、謾罵,「在此呼籲各位,注意自己的措辭,並不是躲在螢幕後方就可以不負責任,為了維護本會的會員以及本會名譽,所有發言都將進行紀錄,並且保留追訴權,望大家能夠以友善關心為前提,代替不必要的爭吵與謾罵。」

一年內央行第5度升息! 行政院因應方案曝光「這3種貸款」有補貼
美國聯準會3月22日升息1碼,台灣央行為因應國際情勢與國內經濟,討論後昨天3月23日宣布升息半碼,從去年三月至今,這是央行第5度宣布升息。為降低升息對民間經濟的衝擊,行政院今天表示,包括青年、就學、振興貸款都不會受到影響;而政策性房貸、青年安心購屋房貸則維持補貼利率半碼至民國113年底,勞工紓困貸款利息增加的部分,也由政府進行補貼。央行昨日招開今年首季理事會,決議升息半碼。主要考量國內以及全球物價持續上漲,須抑制通膨預期心理,也考量去年全球各國央行持續大舉升息抗通膨等因素。中央銀行再去年三月重新啟動升息循環後,這是第5度升息,累積生息3碼,房貸利率再度回到2%以上,上次2%已是民國98年初的事情,創下14年新高。政府正在規劃「減輕中低薪房貸族居住負擔」,也提出了「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案」。行政院也積極做出因應方案,今天表示針對勞工、青年、學生以及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特定族群提供利息補貼。行政院因應央行升息而制定的詳細方案:一、勞工紓困貸款因升息增加負擔由政府全額補貼為減輕受疫情影響勞工生計,勞動部109年及110年開辦勞工紓困貸款,共計核撥159萬件,每人貸款額度最高10萬元,貸款期間3年,由勞動部補貼勞工第1年貸款利息。申辦紓困貸款勞工屬經濟相對弱勢族群,因應央行3月23日升息,漲幅半碼(0.125%),「勞工紓困貸款」貸款利率由2.22%提高為2.345%,為減輕勞工朋友的生活負擔及升息壓力,只要依約正常還款者,勞動部將全額補貼159萬勞工升息半碼的貸款利息。二、不受升息影響,仍由政府補貼政策貸款項目(一)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貸款金額100萬以下,提供5年利息全額補貼。故於補貼期間內,利率調升差額由政府全額吸收,申貸業者未受影響。(二)就學貸款:考量在學學生尚無經濟能力,目前有93%申貸學生(家庭年所得於114萬元以下)在學期間無須負擔利息,其餘7%就學貸款學生需自行負擔半額或全額之利息。此次升息教育部將協助補貼因升息所增加之利息,所有辦理就學貸款之在學學生皆不會因升息而增加利息負擔。畢業後還款者如欲申請緩繳本息,緩繳期間利息亦由政府全額吸收。(三)紓困振興貸款:經濟部主管之紓困振興貸款,包括:舊有貸款展延、營運資金貸款、振興資金貸款且享有利息補貼業者,係依郵政定儲機動利率提供補貼,故將配合央行升息,調整補貼金額,惟須受限每家事業的補貼額度上限(舊貸展延及振興貸款最高22萬元、營運資金貸款最高5.5萬)。三、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及政策性房貸維持補貼利率半碼(0.125%)至113年底,且貸款戶可申請疫後特別預算3萬元支持方案以減輕負擔。(一)財政部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於111年3月央行升息時,已協調公股行庫自行吸收半碼(0.125%),此優惠於111年12月30日報經行政院核定延長至113年底。考量此貸款已相較其他貸款優惠,故不再加碼補貼。(二)內政部政策性房貸已享有優惠貸款利率,且111年3月央行升息時,已由內政部住宅基金吸收半碼(0.125%),將續維持補貼利率至113年底。本次升息不再加碼補貼。此外,政府已經超前部署在「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預算」中,特別規劃減輕中低薪房貸族的居住負擔,就符合資格者提供3萬元的定額支持,預估約有55萬戶中低薪房貸族可受惠。

央行再升息半碼 教育部:不影響「就學貸款在學生」
央行23日宣布升息,教育部今(24)日表示,所有辦理就學貸款的在學學生,都不會因為這次升息而增加利息負擔。教育部表示,目前93%的就學貸款學生,在學期間的利息原本就是由教育部全額補貼,學生不用擔心升息影響;其餘7%的就學貸款學生,原本需要自行負擔半額或全額的利息,仍將由教育部協助補貼因為升息所增加的利息。因此,所有辦理就學貸款的在學學生都不會因為這次升息而增加利息負擔。教育部提到,另外針對已經在還款的就學貸款畢業生,如因本次升息而有還款困難,只要符合每月平均收入未達新台幣4 萬元條件,原本就可以申請最長8年的緩繳本息,緩繳本息期間畢業生免負擔本金及利息,利息全部由教育部補貼,因此,同樣不因這次升息而增加利息負擔。

陳揆拍板「青春動滋券」 16至22歲可領500元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23)日在行政院會中拍版,今年六月將對16至22歲的青年,發放500元「青春動滋券」,可用在做運動和觀看比賽,預估將有165萬名年輕朋友,以及近3千家運動產業業者受惠。陳建仁在行政院會上聽取教育部報告「青春動滋券」規劃方案後表示,政府預計發放500元「青春動滋券」,希望藉此培養青年族群建立規律運動及欣賞賽事的習慣,創造運動消費的正向循環,同時持續促進運動產業活絡。後續請教育部積極辦理招商作業,擴增動滋券的合作業者,希望在今年6月能讓青年領券消費,進而帶動更多消費,擴大專案效益。陳建仁表示,過去在疫情期間,政府曾兩度推動「動滋券」,鼓勵民眾從事運動、觀看比賽,振興運動產業,這兩次執行結果帶來57億多元的效益,並帶動33億元的外溢效果。為延續「動滋券」推動成效,同時也回應立法院多位立委的倡議,教育部再提出「青春動滋券」的規劃案,培養青年族群建立規律運動及欣賞賽事的習慣,創造運動消費的正向循環,持續促進運動產業活絡。陳建仁表示,在疫後期間,政府對於青年的照顧,除了每位可普發現金6千元,以及500元「青春動滋券」外,18至21歲的青年還可領到1,200元的「文化成年禮金」。除此之外,陳建仁指出,在疫後特別預算中,政府也特別編列220億元「疫後就學貸款補助方案」,提供一年本息的學貸補助,以緩解55萬學貸族的壓力;同時亦規劃北中南三大生活圈的通勤月票,至於其他地區的公共運輸,也提供不同的優惠方案,以減輕就學、就業青年通勤族群的負擔。至於「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的申請年齡部分,也將下調至18歲,大學生即可請領;政府也投入超過45億元,提升學校宿舍環境,讓學生能住得更舒適。

青春動滋券年年發! 16至22歲165萬國民每人「500元」
教育部表示16至22歲每人每年可領取500元青春動滋券,鼓勵青年國民參與體育相關活動,也為了延續動滋券辦理成效,相關方案於今日提報行政院會後通過,約有165萬國民及3千家業者受惠。行政院代理發言人在院會後表示,院長陳建仁對於新冠疫情期間發放2次動滋券的效益很滿意,並指示教育部規劃青春動滋券方案。教育部今天於院會中提報16至22歲國民都可以領取青春動滋券,目的是為了培養青年族群運動及觀賞運動賽事的習慣,創造正向運動消費循環。後續也請教育部盡速辦理招商作業,讓今年6月領券者可以帶來更大的效益。教育部今日於行政院會提報的「青春動滋券方案」,每人每年發放500元券。(圖/翻攝動滋網)符合領取青春動滋券資格者,可在今年的6月1日到動滋網(https://500.gov.tw/)進行領取,需先登入個人資料進行核對。明年度的發放及使用,會在今年度發放作業完成後再對外公布。體育署也表示會積極邀請運動業者成為合作店家,並與相關部會及商家討論加碼方案,提高體育產業發展。青春動滋券會聚焦在「做運動」、「看比賽」的核心產業,希望官方帶頭及民間加碼方案養成國民運動紓解壓力習慣,刺激運動消費連鎖效應。考量高中至大學階段的空間及時間最為廣泛,所以發券對象訂在16至22歲國民。

快訊/長榮大學馬國女大生遭殺害 凶嫌二審仍判死刑
台南長榮大學一名馬來西亞籍女大生,在2020年走回租屋處時,遭到凶嫌梁育誌殺害,梁嫌一審遭判處死刑,二審合議庭在23日上午以視訊方式進行宣判,上訴遭二審駁回,維持死刑判決。據了解,當時就讀學士課3年級的馬來西亞女學生鍾筱玲,在2020年10月28日晚間,從學校走回校外宿舍,遭到梁嫌擄走先性侵再殺害,之後棄屍在高雄市阿蓮山區。警方發現鍾女遺體後,發現她只有穿內褲,脖子還被繩索勒住,此案件也引發台灣和馬來西亞的關注。調查發現,在同年9月底也有發生女學生被擄走未遂事件,地點剛好就在鍾女遇害的同地點,梁嫌表示,當時他想抓人但沒成功。事後,女學生有向學校通報,但校方沒有上報教育部,也引發外界討論,最後長榮大學校長李泳龍、學務長杜嘉玲等人請辭。

綠營議員無理由嗆「尸位素餐」 羅楚東:桃園市府無法接受
桃園市議會今(22)日舉行第3屆第1次會議,市長張善政進行施政報告及接受備詢,過程中卻出現法務局長賴彌鼎和民進黨市議員余信憲失控互槓的狀況;對此,桃園市政府新聞處長羅楚東表示,針對賴彌鼎的行為,張善政已在議會上表達歉意,但對於議員所指「尸位素餐、愧對人民」的指控,市府無法接受。張善政今日率市府團隊至市議會第3屆第1次定期會施政報告及說明,針對他上任以來已落實「基北北桃通勤月票」、「擴大肺癌早期篩檢」、「代理老師全年聘期」、生育津貼「加一胎多一萬」、5歲幼兒免學費、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調高3節禮金及重陽敬老金、「青創貸款」及「青農創業利息補貼」等政策詳細說明。張善政表示,這是他市長任期首次施政報告,因此除了報告施政重點,也要特別說明政策背後的理念。他指出,由於過去在中央任職,因此深知地方所面臨的問題,不能只用地方政府的思維,必須以系統性思考、跨區域視角、跨領域合作的方式才能有效解決。張善政也表示,上任至今,市府將許多過去認為不可能的政策化為可行,其中不少政策,更讓桃園成為各縣市跟進的標的。他也鼓勵市政團隊,要先確認事情是否合理、是否該做,就如同企業經營思維,若目標明確,就必須突破舊有框架、尋求解決方案,凡是對民眾有利的事情,就要勇敢去做。張善政也以桃園宣布實施「代理教師完整聘期」政策為例,這正是長期被地方與中央忽視不合理的「同工不同酬」問題,若以績優的企業而言,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他說,人才向來是企業經營的核心要素,而教師若有穩定的工作環境,學生才會有優質的學習環境。桃園率先宣布「代理教師完整聘期」政策後,引起很大的共鳴,也讓教育部開始規劃「全國一制性」的做法,相信此一政策可以讓更多優質老師留在桃園。桃園市府團隊將以更靈活的思維,重新看待政策推動的優先順位,只要該做,即便是長期認為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也要勇敢挑戰,為桃園的發展增添更多可能。張善政表示,今天是本屆議會與市府團隊就任的第88天,88天以來府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出許多受市民肯定的政策,感謝議會對於預算支持及施政的提點,市府會持續用開放、成熟、專業的態度來解決市政問題,不斷創新,也希望議會持續給予協助。他強調,議會的期待與指教是市府團隊進步的原動力,在府會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發揮桃園各區域的優勢,讓桃園成為一個安全、宜居、國際化、科技化的亞洲智慧新都。此外,針對賴彌鼎和余信憲失控互槓的狀況,羅楚東表示,市政具有延續性,因此局處工作報告的內容難免有所重複,市府後續也會檢視未來報告內容是否要做調整,也希望議員可以尊重市府團隊,以惡意的言詞造成對立,對促進桃園進步沒有幫助。

宏國在台359學生 斷交後獎學金恐沒了
宏都拉斯傳出可能與我斷交,教育部昨表示,111學年宏都拉斯在台大專校院就讀學生人數共計359人,包括正式修讀學位外國學生220人、華語生138人、交換生1人。其中,由外交部提供的台灣獎學金生在學人數為104名。外交部台灣獎學金,如果外籍受獎生是來台灣學華語,每月可領2.5萬元;如果是修讀學位,每月可領3萬元。對一個外籍生來說,這樣的獎學金已可以支應他們在台灣的生活。教育部統計也指出,宏都拉斯學生分布於國內數間大學,像政治大學約有20名、清華大學16名、台灣大學31名、台師大則有16名。台師大國際長劉以德說,校內16位宏都拉斯學生,其中3位是自費來台的碩士學位生,他們會自費完成學業;另外13位是領外交部頒發台灣獎學金的華語生,學校將配合這項獎學金有效時間,協助他們返國及後續離校的規畫,如果他們願意繼續讀、並且自費,也很歡迎。台大國際長袁孝維表示,他們學校31位宏都拉斯學生中,有29人是拿外交部台灣獎學金,分別就讀土木、化工、機械、生化科技等系。若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台大希望外交部不要停止這些人的獎學金,但若獎學金還是停了,校方會找其他獎學金或安排校內外工讀來幫忙他們,或是透過學校「國際引路人計畫」,由企業來協助他們繼續學業。政大一名宏都拉斯學生說,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爭取連任時,就提出與大陸建交的政見,因此他對於宏國將與台灣斷交早就有心理準備。不過現在這件事可能成真,他還是感到驚訝,因為台灣和宏都拉斯建交非常多年,沒想到會走到這一天。

4成台大生看不到未來 管中閔看教育改革首要「大學自治放出來」
前台大校長管中閔才剛舉辦新書《大學的脊梁:台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15日受邀出席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舉辦的東方領袖講座演講,會中他表示,菜市場般修大學法,讓大學法很多地方違憲,「未來大學」源於大學自治,「讓大學真正的活力放出來,台灣教育才有機會改變!」管中閔一開始就點出台灣教育出問題,台大學生有4成對未來生涯不明確,一位財金系同學對學習事物沒有熱情,寧可休學,也有電機系學生認為目前教育體制不符合需求;他也曾調查幾所知名高中,約有5~10%的學生要到國外讀大學,這些就是人才流失。管中閔說,科技大幅度改變生活、接收資訊的方式,資訊取得方便、快速,觀念也從牛頓式變量子式,事情從單一變成多種可能,複雜度、多元性增加,沒有事情是確定的。他舉例,每隔幾年就要換一個工作,改變職場方向,顯然需要的知識也會不一樣,目前大學學的那一套已不適用,必須持續更新知識,未來工作型態學習要長達60年,時時要學新知,這是我們面臨的時代,社會已經到非常大轉變的時期,高等教育也要改變。未來大學應該長什麼樣子?他於2019年在台大校長任內推動創新設計學院,由下而上,老師、學生、職員、校友及關心高教的產業人士共同討論什麼是未來大學,超過百場的工作坊與論壇、1500人次參與,並於2020年總結發表學習白皮書。管中閔表示,最核心的問題是台灣年輕人喪失學習動機,沒有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認真學的也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因此要建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開放式大學,打破傳統對校園、產業、科系界線,以及學習年限。之後他成立領域專長模組,在他卸任前共超過50個系所、230種領域專長課程模組參加,他表示,不是拋棄舊制度,而是可以增加新選項,讓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找回來,自主選擇學習方向、自主組合領域專長,跨領域學習,甚至可以決定自己要怎麼樣畢業,例如校學士或院學士畢業。台大已有探索學習模式,以不休學方式在諮詢後探索校外的學習機會,也開放校友終身學習的帳戶,讓畢業資深學長姐和年輕學弟妹可以接觸交流,期待各大學都能朝這個方向改進。「未來大學是如何改變高等教育的品質,增加終身學習管道,跟現有大學教育結合,真正達到未來大學及永續教育的目標。」但他也強調,未來大學不是一個已知的固定模式,而是不斷討論和演變的過程,不是只有台大可以做,其他學校也可以討論他們自己的方向,決定每個學校的作法,「讓大學真正的活力放出來,台灣教育才有機會改變。」管中閔也不吐不快說,目前教育部對大學無所不管,希望政府及立委認知根本問題所在,不是像菜市場般在修大學法,大學法很多地方違憲,因此教育部不時就卡住經費、卡人事,如果把同樣東西套在企業,企業也會沒辦法發展起來,更何況要台大與全球名校競爭。他認為,大學法應更徹底鬆綁,各校自己決定要培育什麼樣的人才、跟什麼樣的企業合作,「回到大學自治才能改變,目前只能在符合教育體制下發展,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慶賀教宗就職十周年 台灣藝術家於駐教廷大使館展出
2023年3月13日為現任教宗方濟各就職十周年紀念日,教廷所在地梵諦岡充滿喜樂氣氛;為此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特別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展覽,邀請來自台南的藝術家曾英棟,以創作及分享之美,表達對友好邦交國的由衷慶賀。名為《五餅二魚》的展覽,於當地時間3月14日中午在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舉行開幕典禮,除了藝術家曾英棟、天主教台南教區林吉男主教不遠千里而來,教廷文化教育部長門東薩樞機主教也特地蒞臨。教廷文化教育部長門東薩樞機主教參觀展覽。(圖/甘樂阿舍美術館)開幕儀式以貴賓們聯手為曾英棟的雕塑作品貼上金箔為亮點,大使館也準備象徵「五餅二魚」、以餅乾和魚乾組合而成的開幕點心招待,現場賓主盡歡。駐教廷大使李世明在致詞中表示,「五餅二魚」是聖經記載的重要神蹟之一,耶穌以此教導信眾要有惻隱之心、懂得分享,而教宗方濟各所提倡的人類友愛與團結精神、東西方文化交會下產生的人道主義,都透過藝術形式,得以彰顯。藝術家曾英棟在其作品《繁花似錦》前接受媒體採訪。(圖/甘樂阿舍美術館)藝術家曾英棟則說,教宗是天主的代言人、生命的悟道者,藝術家則是美的代言人、生活的見證者;他的創作是關於愛的正向能量分享,能躬逢其盛,深感意義非凡。《慶祝教宗方濟各就職十週年:五餅二魚特展》即日起於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展至2023年6月30日。展覽現場也準備了「五餅二魚」點心同歡。(圖/甘樂阿舍美術館)

成大附工建校85年走入歷史! 合併台南高工改隸成功大學
國立台南高工改隸國立成功大學案獲教育部核定,8月1日將正式掛牌,更名為「國立成功大學附屬台南工業高級中等學校」,簡稱為「國立成大附屬南工」,並與成大附工合併,成立85年的成大附工也將從8月起停招,走入歷史。成大副校長李俊璋表示,兩校從2013年校務會議通過併校後,歷經10年漫長程序,終在3月13日正式核准,期許整合三校資源,提升南部地區技術型高中教學品質,共創多贏。李俊璋表示,兩校合併還有很多細節待協商,將成立改隸工作小組,由成大教務處、師培中心、產創總中心、研發處、總務處、主計室、人事室等行政單位組成予以協助,最重要是在南工教學實習、實驗研究等方面,投入成大資源,而每學年也將挹注2500萬元給南工。台南高工培育出許文龍等多位電機、電子產業優秀人才,很多學生家長關心台南高工併入成大後,未來招生是否有優勢?李俊璋表示,升大學管道多元,將提供大學不分系與特殊選才、繁星的名額,依規定,大學的名額要對所有高中職公平開放,不能獨厚某一學校,但兩校合併後未來兩校緊密合作,對南工學生直升成大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幫助,但原則上招生仍是公平的。任內參與此案最多的成大前校長蘇慧貞表示,透過技職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資源整合,成功大學與台南高工將共同帶動新的技術人才培育典範,更完整建構教育體系,深耕產業所需,實踐共同育才的目標。成大與台南高工針對改隸銜名、經費編列、教學資源分享、教職員生權益保障、未來規畫等議題,陸續舉辦過9次協商流座談會與6次校內教職員工座談會,凝聚共識,並曾由成大與台南高工共同辦理公聽會,邀請教育部國教署、台南市政府、民代、社會賢達人士、校友會等交流,獲得正面回響。

召見宏都拉斯大使表達關切 外交部籲勿落入陸方圈套
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宣布,將與中國發展官方關係,外交部今天上午召見宏國駐台大使布羅德(H.E. Ambassador Harold Efrain Burgos Castro),並發布新聞稿表示,我方已掌握訊息,也已向宏國政府表達嚴正關切,強調我國一向真心協助宏國推動各項發展建設,呼籲宏國勿落入陸方圈套。外交部表示,我國已屢次清楚向宏國說明,台灣是友邦真誠可靠的合作夥伴,我國政府一向在能力範圍內,協助宏國推動國家建設發展,而中國大陸欲與宏國發展關係的唯一目的,是要壓縮我國的國際空間,並無意真心推展有益宏國人民福祉的合作,請宏方謹慎審酌,切勿落入中國的圈套,做出損及台宏雙方多年友誼的錯誤決定。外交部指出,宏都拉斯是我國在中美洲的重要友邦,兩國政府多年來共同推動許多福國利民的合作計畫及交流,深受宏國朝野各界的肯定。外交部會持續加強對宏國政府及社會各界的說明及溝通,同時也將持續結合理念相近國家,擴大與友邦合作,深化台灣與友邦邦誼。我國政府與宏國及理念相近國家合作,今年才剛參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與宏國政府推動的「宏都拉斯重建校舍計畫」,這是台灣與美國首次攜手推動援助宏國的三方合作計畫。我國駐宏國大使張俊菲於1月11日代表我方應邀與美國國務次卿Uzra Zeya、美國駐宏國大使Laura Dogu、宏國外長雷伊納(Enrique Reina)及教育部長Daniel Sponda等人在宏國首都德古西加巴(Tegucigalpa)市共同主持計畫啟動儀式。

台宏斷交危機! 104名在台留學生「獎學金」恐掰了
我國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的左翼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在當地時間14日透過推特發表聲明指出,已指示外交部長雷依納(Eduardo Reina)處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相關事宜。對此,據教育部資料統計,目前在台就讀的宏都拉斯大專校院學生共有359人,其中有104人領著中華民國外交部提供的獎學金,未來台宏兩國若真的斷交,宏國留學生的獎學金勢必也會受到影響。我國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的左翼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在當地時間14日透過推特發表聲明指出,已指示外交部長雷依納(Eduardo Reina)處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相關事宜。卡蕬楚早在競選期間就曾公開表態,若自己成為總統將與台灣斷交,改與中國建交。她還說過自己繼承的是一個「破產」的國家,因此她將努力將宏都拉斯打造成一個「社會主義的民主國家」。對此,我國外交部目前已向宏國政府表達嚴正關切,並聲稱台灣政府一向在能力範圍內,協助宏國推動國家建設發展,而中國欲與宏國發展關係的唯一目的,是要壓縮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並無意真心推展有益宏國人民福祉的合作,請宏方謹慎審酌,切勿落入中國的圈套。外交部也強調,當局將加強對宏國政府及社會各界的說明及溝通。據教育部統計,台灣目前並未有學生赴宏都拉斯就學,不過111學年度有359名宏都拉斯在台就讀的大專校院學生,包括正式修讀學位外國學生220人、華語生138人、交換生1人。其中外交部有提供104名宏都拉斯學生領取「台灣獎學金」,因此未來若台宏兩國斷交勢必受影響。據悉,台灣提供給友邦學生的獎學金和優惠,包括:在先修華語期間,每月領取新台幣2.5萬元獎學金;於學位學程期間,每月領取3萬元獎學金,以及外交部提供每位受獎生來台及返國最直接航程單程經濟艙機票各1張,另大學院校得提供受獎生學雜費優惠。

兩岸文教交流停擺 中研院圖書館終止合作「CNKI中國期刊數據庫」
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長期不睦,如今甚至已到了兵凶戰危的程度,而兩岸文教交流也幾乎完全停擺。中研院圖書館在首頁發布公告,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停止服務,且該資料庫具備大陸官方色彩,此時發布停止使用通知,引起疑慮。中研院圖書館在官網公布,因廠商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發出停用通知:根據中國大陸2022年9月1日實施的《資料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需對相關資料進行出境評估,故院方訂購的中國知識網CNKI資料庫,包含CNKI中國工具書網路出版總庫(CRWO)-台灣站及青島站、CNKI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台灣站又青島站(新版),服務即日起將被停止。中研院在公告中提到,如有急需,建議向各館申請館合複印、或直接到國家圖書館及其他大學圖書館館內使用。文末並署名文哲所圖書館。根據本報記者查詢,CNKI全名為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主要訪問平台是中國知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項知識工程,由北京清華大學直接領導,並獲得大陸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大陸科技部、大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大陸國家計委的支持。具有官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