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嚴峻,統計至昨(23日),我國共累計14例兒童重症個案,其中6例併發腦炎,4人死亡。其中一名3歲確診男童因猛爆性腦炎,發病到離世短短不到5天,讓家人相當難過。男童父親痛哭,「我們一定會把你,帶回來身邊。」不幸病逝的3歲確診男童,5月16日發燒到38度多,快篩之後呈現陽性,緊急到院PCR採檢,經評估判定能返家,不料隔天持續高燒到41.3度,且合併有四肢發紫的狀況,因此再度送急診。到了急診後,男童出現意識喪失、四肢痙攣、頭部僵硬等情形,緊急安排至加護病房治療,X光顯示有肺炎,腦部斷層有腦水腫狀況,併發嚴重腦炎,搶救後仍不幸過世,發病到死亡短短不到5天。根據《TVBS》報導,男童父親透露,心好像被割一樣,兒子當時一直抖、痙攣,嘴唇以及指甲也有點淡紫色,看到後趕快帶他衝醫院,「我真的人生跑馬燈,下午送兒子去醫院,晚上送阿嬤去醫院。」男童父親痛哭,「兒子,我們一定會把你,帶回來身邊。」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嚴峻,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已累計10,351,30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960,960例排除),其中1,386,640例確診,分別為12,559例境外移入,本土病例就佔了1,374,027例。儘管目前在台灣流行的 Omicron,大多數病例都是輕症,但對有些必須收治住院的中重症患者來說,所承受的壓力超乎外界想像。一名被收治在隔離病房就在臉書有感而發提到,眼看隔壁床的「室友」在眼前往生,因為醫護人力緊缺,遺體還放了老半天才被處理,讓他中午吃飯只能「旁邊配遺體」,心中的壓力外界難以想像。名因為染疫而被收治在負壓隔離病房治療的網友,透過臉書《爆怨公社》抒發心情。他提到,「一個人,被關在隔離的病房,其實感覺就像是回到了部隊,需要值星7天,而大家休假都不在,只剩下我一個獨自過了1個禮拜,就跟現在差不了多少。」關在無法有親友陪伴的負壓隔離病房,除了寂寞無助,當目睹隔壁床的病友死亡,內心的壓力外界難以想像。這名網友就提到,「就像昨天中午(5/21)吃便當,旁邊卻躺著已去世的人,醫院的人也不來處理,等到下午2點半才找人把它處理掉,其實心裡壓力很大,我並不知道他是誰也不想知道,但影響我的心情很糟糕,慢慢的平復吧!只能說,碰到了,巧遇而已」。面對這波本土疫情,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幼兒頻傳腦炎重症,讓家長對於還無法施打疫苗的小小孩,是否能挺過這波疫情十分憂心。美國輝瑞(Pfizer)藥廠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發布最新聲明稱,由兩家公司生產的COVID-19疫苗,讓6個月至5歲以下幼童接種3劑,研究初步估計,疫苗的有效性為80.3%,既安全也有效。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除了嬰幼兒族群之外,幾乎都已開放其他年齡層接種疫苗。根據輝瑞和BioNTech在一項臨床實驗中發現,施打3劑,劑量為3微克的BNT疫苗,發現疫苗引起強大免疫反應;而在副作用方面,疫苗組和安慰劑組則類似。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Bourla)在聲明中稱,在他們為最年幼兒童所設計的疫苗配方中,劑量強度為成人劑量的1/10,耐受性良好,能產生強大的免疫反應。希望能在得到監管授權下,儘快將這款疫苗,提供給年幼兒童施打。FDA目前已暫定於6月3個召集專家開會,可能決定是否授權輝瑞Covid疫苗用於5歲以下兒童以及莫德納疫苗,給6歲以下兒童施打,而莫德納對於年幼孩童的施打劑量,為25微克疫苗,需注射兩劑。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案例攀升,防疫保單理賠海嘯來了!國內防疫保單有效契約630萬件、在途保單100萬件,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昨在立法院財委會推估,若以未來確診率15%,每個理賠案件平均金額3.6萬元估算,產險公司防疫保單的曝險高達410億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坦言,恐怕會高於這個數字。黃天牧表示,防疫保單讓整個產業付出很大的代價,目前確診數增加、各家產險公司承保數量不同,若未來理賠金額過高,每間公司將面臨不同的增資壓力,但已有大股東表達增資意願,而且產險業有其韌性,金管會將關心整個產業穩定發展;不過,站在監理角度,防疫政策、理賠數字都在變動,現在不適合對外多說明。立委江永昌表示,若確診率達25%,防疫險理賠恐落在1000億元至1250億元,面對現金的缺口風暴,是否動用安定基金?黃天牧表示,產險安定基金僅50億元、金額不高,傾向業者增資來解決。立委郭國文也指出,目前產險業重大事故準備金有161億元、危險變動準備金有320億元,金管會是否會讓業者動用?黃天牧回應,準備金是產險公司先前自行提列,且未來要應付可能重大事故,是否動用金管會將再斟酌。防疫保單亂象多,立委林楚茵認為,面對在途保單,有些產險公司故意拖延,先等別家承保後,再以重複投保為由婉拒承保,要金管會拿出魄力來,要求所有產險公司6月底前完成核保;金管會表示,各家在途保單的數量不同,已要求保險公司加派人力核保,並對外說明核保處理原則。立委曾銘宗近來則接受民眾陳情,民眾向公股背景的兆豐產險以現金投保防疫保單,少了信用卡的時間差,產險公司同樣以拒保處理;黃天牧表示,不針對個別公司,將對整個產險業進行了解,是否有私下刁難的情況發生;待防疫保單事件平息後,金管會將針對業者公平待客情況進行分析。由於理賠申請有遞延效應,國泰產險表示,近日單日的理賠金額約為1100萬元,坦言人力負荷相當大,富邦產險單日理賠金額則達5000萬元,在遞延效益下,預期5、6月理賠金額還會再增加;而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保險理賠也暴增,單日申請的理賠案件最高達到4000件。
本土疫情波及兒童族群,累計已14例重症個案、4例死亡,由於學齡前兒童目前「無劑可施」,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表示,最快今年7月有機會提供6歲以下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至於6至11歲輝瑞/BNT兒童疫苗到貨約1周,今天起會陸續配發給各縣市,明天起開打。國內陸續出現兒童重症死亡個案,讓不少家長擔心不已。莊人祥表示,針對6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莫德納公司已在美國提供臨床試驗資料,台灣簽訂的2000萬合約中也有包含兒童疫苗;未來如美國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會請莫德納公司盡速提供相關資料給食藥署。他表示,目前莫德納公司規畫今年7月之後推出新款疫苗,是原本劑量的一半,如果順利完成,屆時可望提供6歲以下兒童接種。至於目前國內已開放6到11歲接種莫德納半劑量,目前約有23萬人接種。另輝瑞/BNT兒童疫苗首批77萬劑上周到貨,今天起會配發至各縣市,25日起提供5到11歲兒童在校園施打。指揮中心日前表示,首批77萬劑兒童疫苗預計分兩批配發至各縣市,並保留10萬劑在中央,將根據各縣市施打情況彈性調度和配發。至於16日起開放長者、長照機構住民、免疫力低下族群接種第2次追加劑(第4或5劑),目前共2608人次接種。
中央面對新冠疫情決定與病毒共存,離島地區的綠島、蘭嶼新增確診、居隔案例也持續升溫,大部分均與觀光客或民宿餐廳幫手群聚有關。綠島鄉總人口數4千1百餘人,目前已累計147人確診、被隔離人數占全島人口近3成;蘭嶼則已累計198例確診,更曾發生8個月大嬰兒併發肺炎,由空勤直升機以隔離艙送回台東就診,顯見2離島疫情嚴峻。「很多店家都沒開,難以想像目前正是旅遊旺季。」來自桃園市的林先生,本周剛到蘭嶼進行熱愛的深潛活動。他表示,第一天登島時騎機車環島一圈,發現幾乎一半的店家都沒開,連用餐都要特別繞遠路。值得讚許的是,島上有營業的店家防疫觀念確實到近乎嚴謹,入內、離開都一定用酒精消毒、量體溫,餐廳內部使用隔板,而且人人都戴好口罩。「可能是之前外地遊客造成離島確診大爆發,現在大家都會怕!」林先生笑著說,當地居民與外地遊客相當容易分辨,自己走在人潮較密集的地方,都會被投以「異樣眼光」,排隊結帳時也會被警告「不要靠那麼近」,讓他自己也深深警覺防疫的重要性。蘭嶼鄉公所指出,台灣本土疫情爆發時,公所就常召集鄉民、觀光旅宿業者召開大會,希望提出最貼近事實、最有效的做法,4月26日即率全國之先宣布,因應島上醫療量能不足,至7月20日前遊客入住島上民宿,必須簽署防疫切結書,證明打滿3劑疫苗,若未打滿3劑則持PCR陰性或3日內快篩證明,同時必須是非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若遊客在蘭嶼觀光期間被通知須居家隔離,得就地居隔,在當地民宿1人1室處所隔離,但隔離期間相關費用由遊客全額負擔。台東2離島,5月至今已發生3起確診病患使用負壓隔離艙由空勤後送本島就醫,其中包括1名8個月大嬰兒。(圖/空勤總隊提供)綠島鄉公所也指出,島上僅有的5間隔離室目前幾乎天天客滿,部分店家、餐廳業者或因家人確診,早已自主歇業,防疫作戰如臨大敵,如果病情嚴重仍需後送本島治療。5月17日綠島鄉林姓確診男子就因胸痛難耐,經衛生所醫師評估,向空勤總隊申請使用負壓隔離艙空轉就醫獲准,空總出動黑鷹直升機機組員才順利將林男後送就醫。「事先與遊客溝通,對方退訂就全額退費。」在蘭嶼經營民宿的黃小姐說,疫情爆發以來退訂、詢問電話讓她接到手軟;另一位經營餐廳的業者則說:「我的餐廳不營業是因為疫情關係,不是因為確診,希望大家不要再獵巫造成家人的困擾!」眼看疫情在蘭嶼大爆發,他為了家人健康選擇先歇業,沒想到卻被謠傳成「家人確診」,導致不少人投以異樣眼光,已嚴重影響家人生活。本刊調查,蘭嶼島上部分餐廳都改成外帶或暫停營業,著名的景點野銀部落也決議將傳統導覽、永興農場夜觀、野銀冷泉等地區及活動暫時封鎖。往年從228連假一直到雙十連假都是島上的旅遊旺季,就連所謂的淡季都還有歐美等國家自由行背包客Longstay,不過這樣的榮景在疫情蔓延的近幾年已不復見。「很多遊客總認為自己沒那麼衰,一旦確診卻又求助無門。」不具名的衛生所護理人員表示,有些民眾登島後身體不適,跑到當地衛生所求助,經過調查才發現,原來早在出發前就已經有症狀,一旦快篩確診又無法離開,連住的地方都沒著落。呼籲民眾若在本島就有狀況,就不應該到處走動,一旦變成「移動感染源」,不只成了離島醫療負擔,也是整個台灣的醫療負擔與風險。離島的醫療資源仰賴當地衛生所,隨著確診個案增多,醫療負荷量也隨著加大。圖為綠島衛生所幫民眾進行快篩。(圖/台東縣衛生局提供)本刊調查,蘭嶼衛生所有14名醫護人員要照顧5千多位居民,綠島衛生所13位醫護人員要照顧4千位居民,以及來自台灣本島及國外的遊客,平常就顯得人力吃緊,再遇到疫情爆發,醫療能量幾乎被耗盡。對此,台東縣政府衛生局長黃明恩表示,台東兩個離島綠島及蘭嶼每天依中央規定只有78劑的快篩劑,正在向中央爭取增加數量,目前離島確診者都是輕症或無症狀居多,以家庭接觸為主,如果有高齡長者,會請衛生所主動關懷評估用藥,如果有中重症則會啟動空勤和海巡單位協助後送。面對疫情持續嚴峻,縣府設有防疫專線、居家照護專線等供民眾諮詢,盡全力協助民眾一同度過這波疫情。
台東縣蘭嶼鄉12日單日曾暴增51例新冠染疫確診數創新高,確診者都是之前民宿小幫手和潛水遊客的密切接觸者,還有部分確診案例是「出門前就有狀況」,在離島原本就已醫療資源及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進一步造成離島醫療負擔,隨著疫情升溫,綠島及蘭嶼衛生所不斷追加疫苗數量,觀光業者也自主降低接客量以確保安全。台東蘭嶼、綠島新冠肺炎確診數居高不下,衛生所醫護工作量大增,根據台東縣政府資料,從4月累計至本月19日,蘭嶼已累計198例確診、綠島累計147例確診,除了本地鄉民在家收治隔離,島上防疫旅館幾乎天天客滿,住的都是來島上遊玩確診的台灣本島遊客。本刊調查,蘭嶼衛生所有14名醫護人員要照顧5千多位居民,綠島衛生所13位醫護人員要照顧4千位居民,以及來自台灣本島及國外的遊客,平常就顯得人力吃緊,再遇到疫情爆發,醫療能量幾乎被耗盡。台東縣衛生局長黃明恩指出,依規定離島遊客若確診或被通知隔離,遊客應在島上原地隔離,住進原本預定的旅店,縣府交通及觀光發展處也協助向民間徵求防疫房間。如果遊客確診就由相對應的旅宿業者協助,旅宿業者無能為力才可去向公所接洽,包含民生物資、代購、三餐等基本需求。20日綠島鄉1名高齡82歲的洪姓婦人確診,因呼吸衰竭情況危急,申請空中醫療後送,這已是5月至今第3起確診病患使用負壓隔離艙由空勤後送本島就醫案例。(圖/空勤總隊提供)「蘭嶼衛生所醫護人員超給力,幾乎不眠不休照顧大家!」蘭嶼鄉民李小姐一家13人、7確診,便依照醫囑1人1室居家隔離,目前已痊癒。她表示島上醫護人員真的很辛苦,除了接種疫苗外甚至每天都會巡迴送藥,甚至半夜遇到緊急狀況,醫生也會穿著防護衣到府協助。月初島上疫情大爆發時,檢驗量太大,也間接導致全島唯一的檢驗師,自己也不幸確診,但仍堅守工作岡位,令人感佩又心疼。「現在登島的遊客,已經比往年減少很多了!」蘭嶼衛生所護理人員小莉說,目前島上的觀光旅宿業者自動減少接客的數量,交通航班同樣減少班次,衛生所的藥品與相關醫療物資,都是準備6個月的分量,有發生特殊狀況的話,只要往來交通沒有中斷,都是可以供應無虞的;即使交通中斷,仍會申請軍方等相關單位進行協助,旅遊旺季該有的增加備品,也都早有預先規畫準備。「真正缺少的,永遠是醫護人力與急救設備。」蘭嶼衛生所護理人員小莉說,台灣本土疫情大爆發後,鄉民接種疫苗的意識跟著提升許多,連日來都有加開接種站,前來施打的民眾天天爆量,單日接種疫苗超過200人次,是以往的一倍有餘,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人力真的很吃緊!」小莉說,一旦島上居民或外來遊客確診,首選是由方便的家人協助代為領藥,若真的不方便行動,衛生所每天下午2點過後送居隔單時,也會順便送藥;此外,衛生所成立官方Line群組,確診民眾可以把需求藥物具體填報在上面,同時也包含視訊協助衛教、簡單關懷、問診等服務,業務量暴增。台東2離島疫情升溫,富岡漁港交通船登船處嚴格執行旅客量測體溫、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擴大蔓延。(圖/報系資料照)台東縣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吳曉慧表示,離島的醫療資源仰賴當地衛生所,隨著確診個案增多,醫療負荷量也隨著加大,過往本島案例未暴增前,他們還曾向中央建議將離島確診個案後送至本島治療,現在全國情況都一樣,因此只要居家環境許可,基本上都就地居隔。她說,在離島疫苗覆蓋率方面,綠島的追加劑施打率將近7成,蘭嶼則是約4成5,會造成這樣的差距,主要是因為蘭嶼居民在疫情還沒爆發時,擔心施打疫苗反而造成副作用,對施打疫苗接受度就不太高。吳曉慧指出,綠島的遊客量本來就比較多,所以包括觀光旅宿業者、居民對於打疫苗很能接受,目前的詢問度、施打率都很高,蘭嶼和綠島2地的衛生所都不斷追加疫苗數量,也都有增設疫苗接種站幫民眾施打。但目前離島衛生所除了要處理疫情,疫苗接種、送居隔單、送藥等工作都很繁忙,呼籲遊客如果想要出門遊玩,在自己居住地就應該做好篩檢、自我健康管理等防疫措施,才不會造成離島的醫療負擔。
從網路發跡的紀卜心,近年積極轉往演藝圈發展,她在《娛樂百分百》狼人殺單元表現亮眼,獲封「狼人殺女神」,今年初還受到製作單位青睞,成為《綜藝玩很大》固定班底,人氣扶搖直上。5月17日下午5點多,時報周刊CTWANT經過內湖電視台,發現紀卜心被人群團團包圍,近看才發現她竟然利用收工時間,在路邊上演一場小型見面會,對於粉絲的要求來者不拒,親民得不得了!結束工作後有等候的粉絲送紀卜心生日禮物,工作人員還幫忙拍照。(圖/本刊攝影組)雖然生日已過,但粉絲仍準備了不少禮物送紀卜心,讓她很開心。(圖/本刊攝影組)5月17日下午5點多,本刊直擊紀卜心與戴著黑框眼鏡的工作人員一同走出電視台,在外久候的粉絲一看到她便開心地揮手打招呼,紀卜心看到大批粉絲等候似乎早已習以為常,直接從門口走向大家會合。此時,粉絲們拿出準備已久的禮物給12日剛過27歲生日的她,一行人開心暢聊,氣氛和樂融融,紀卜心也不畏本土病例突破6萬5,開心摟著女粉絲親密合影,最後還寵粉地與對方擺出大愛心,這場小型見面會才正式落幕。很寵粉的紀卜心對於粉絲各種拍照要求都照單全收。(圖/本刊攝影組)紀卜心陪粉絲聊天,似乎很習慣走到哪都被簇擁的感覺。(圖/本刊攝影組)這幾年紀卜心除了奠定綜藝圈的地位,但也沒有放掉發跡的網路世界。日前她受邀上Joeman頻道節目「Joe是要對決」,全程參與反骨男孩新人雙胞胎軒姐宸妹「平價剪髮vs奢華剪髮」錄影,事後雙胞胎妹妹艾宸在節目上的態度引發熱議,有網發現紀卜心當時展現高EQ,在影片結尾時表示:「我是一個很容易看膩自己造型的人,我很想剪耶!所以希望我下次也可以來找Andy老師。」Andy老師也承諾:「妳下次來,我免費幫你剪一次!」成功化解尷尬氣氛。日前紀卜心受邀上Joeman頻道節目「Joe是要對決」,知名髮型師Andy對她表示「妳下次來我免費幫你剪一次」,讓紀卜心很驚喜。(圖/翻攝自Joeman YT)
本土疫情嚴峻,除了多名劇戲演員確診,不少新聞主播也傳出染疫,其中被稱為「主播界洪曉蕾」的美女主播高毓璘,先前確診新冠肺炎,經過一段時間休養後重回主播台,但仍留下諸多後遺症。高毓璘日前透露,自己一早起床就覺得身體不適,就算躺在床上也是天旋地轉,讓她崩潰直呼「後遺症要持續到什麼時候」。高毓璘18日在臉書上傳復工後的自拍照,坦言自己的笑容其實是強顏歡笑,「雖然篩陰了,可是現在的大問題是:喘啊!!而且出現胸悶,很像是⋯一口氣吞了兩顆大饅頭然後卡在胸口的感覺,坐著或躺著不動都還好,但如果想要深呼吸,不誇張,就會秒暈,而且從脖子後面開始發熱」。事隔多日,高毓璘再度分享身體狀況,「今天一早就不舒服,頭暈目眩,就算躺在床上也是天旋地轉,測了血氧,還好是正常值,但不管怎麼躺、坐都暈,最後吃了暈眩藥才恢復,但持續會有點頭暈、頭痛、胸悶,不知道這個後遺症要持續到什麼時候…真的希望能夠快快好啊!」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怎麼突然這樣,暈眩真的很討厭,祝早日康復」、「可能咳多了導至耳壓紊亂,沖到淋巴影響到耳石。大概3、4天就好了,不然可以請醫生開藥」、「我是確診第三天開始覺得好暈」、「我現在每天起床只要醒了沒有慢慢坐起來,我就超昏…都已經18天了」、「看來這病毒真的會攻擊很多器官」。
本土疫情嚴峻,確診數居高不下,有醫師日前在聚會的時候,被友人錄下「喝高粱殺死口腔細菌」的說法,還聲稱斗六警友會68人聚餐中,有8人因為喝高粱才沒有染疫,影片瘋傳引發爭議和討論。對此,斗六分局作出澄清,將蒐證依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法移送偵辦,該名醫生也做出回應了。網路近日流傳一段影片,畫面中有一名某醫院外科主任,在聚餐時秀出自己的工作名片,表示吃飯前要先喝杯高粱,殺死口咽部分的病毒,更稱斗六警友會中,有68人中有8人沒有染疫,因為都有喝高粱,友人更在一旁喊「權威發言」。警方強調影片內容不實。(示意圖/翻攝自pexels)斗六警分局強調,影片內容並非屬實,強調警友會在疫情期間未舉行任何餐會,更沒有因為聚餐而造成染疫的情形,呼籲民眾切勿在網路上任意傳播未經查證的不實訊息,若損害公眾或他人者,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300萬元以下罰金。該名醫師發現風波愈演愈烈,緊急發聲明道歉,為自己酒後發表不恰當與錯誤的言論,造成專業防疫知識傳遞錯誤及斗六警友會的聲譽損害,更對於任職的醫院因此造成聲譽受損及困擾,深表歉意,並願意接受醫院的懲處。該醫師指出,身為醫師,在全民共同防疫、艱困面對疫情之時,應傳遞正確且有醫療依據之言論,未來會謹記教訓,避免飲酒後失言。再次為他不當的行為及言論,向社會大眾深深的致歉。
主計總處今公布4月失業率為3.62%,較3月微幅下降0.04個百分點,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率則為3.68%,同步下降0.02個百分點;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這次調查標準周為4月10日至16日,當時本土確診案例僅500至1300例,勞動市場處於平穩狀態;不過,隨本土確診案例4月下旬快速增加,官員坦言,4月失業率數字尚未反映疫情升溫的狀況。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4月減班休息、周工時未達35小時者已有增加的趨勢,從3月的20.3萬人提高至4月達23.4萬人,隨近日本土案例增加,勞動市場是否受到影響,主計總處將持續關注。周工時未達35小時的原因,多事經濟因素造成,包括業務不振、無法找到工時大於35小時的工作以及季節關係導致。主計總處公布,4月失業人數為42.9萬人,較上月減少6000人或1.39%,其中,因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2000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及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亦均減少1000人;與去年同月比較,失業人數減少6000人或1.42%。1至4月失業人數平均為43.2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7000人或1.53%。
本土疫情波及兒童族群,目前國內已開放5到11歲接種輝瑞/BNT,6到11歲接種莫德納,但年紀更小的孩子仍無疫苗可打,引發家長擔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分析,預計今年7月後,6歲以下兒童將有機會接種到莫德納疫苗。莊人祥指出,針對6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莫德納已在美國提供臨床試驗資料,台灣簽訂的2000萬合約中也包含兒童疫苗;未來如果美國通過緊急授權(EUA),會請莫德納公司盡速提供相關資料給食藥署。莊人祥進一步表示,目前莫德納公司規劃7月之後推出新款疫苗,是原本劑量的一半,因此推估要到7月之後,比較有可能提供6歲以下兒童接種。至於國內6到11歲兒童疫苗接種情形,目前約有23萬人次接種莫德納疫苗。而輝瑞/BNT兒童疫苗已於16日到貨,共77萬劑,將在24日起分批配發至各縣市,預計25日開打,指揮官陳時中強調一定足夠所有人施打,請大家放心。
新冠本土疫情4月底以來急速升溫,雲林縣目前確診案例超過1萬例,未滿五歲幼童占5%,5至9歲占8%,10至19歲占13%,但市面販售的居家快篩試劑大多需採檢鼻腔黏膜檢體,過程不舒適常造成幼童抗拒,增加採檢困難度;對此,雲林縣長張麗善為讓幼兒園學童能以較舒適方式採檢,自購1萬劑公費唾液型快篩試劑,今(23)日已配送縣內131所公私立幼兒園幼童使用,以便了解兒童健康狀況。張麗善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雲林縣府一直採取最嚴謹、最高規格方式,希望能安全度過疫情衝擊。她說,目前市面上唾液型試劑採購不易,但為保護未接種疫苗的國小以下幼童,縣府仍積極尋找、採購檢驗合格的試劑公司,並於最短時間內發放到各幼兒園及6區負責學校。張麗善期盼,早期發現孩童問題、接受治療,讓家長安心放心,她也呼籲幼兒園老師若第一時間觀察到孩子有不適狀況,可透過配發的唾液快篩試劑,隨時了解孩子身體健康狀況。她也補充,本次採購10000劑,先配發各園所20劑,其餘試劑存放於6區的防疫物資發放中心學校,幼兒園如有教職員工及幼兒確診時,其密切接觸者、同班同學及導師,可由園所造冊後,派專人持「快篩試劑+防疫包領用名冊」、「快篩試劑領用簽收單」至物資中心學校領取快篩劑等物資。此外,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總會長廖文秀指出,去年5月份全國總會即向衛福部、教育部反映,孩子需要唾液快篩,至今不斷爭取,依舊沒有下文;但當她向雲林縣府反映幼童需要唾液快篩時,張麗善第一時間即承諾會努力準備,現今雲林縣將配發唾液快篩給所有公私立幼兒園,雲林孩子真的很幸福。廖文秀表示,除感謝張麗善有魄力外,也要再次向教育部與衛福部喊話,雲林縣做到了,請中央也加油努力,為所有5歲以下不能打疫苗的孩子努力,進口唾液快篩免費讓孩子使用。
本土疫情嚴峻,不過近日疑似有下降趨勢,今(23日)新增66247例確診,相較於前幾天的7、8萬例稍微減少。宅神朱學恒點出指揮中心不敢面對現實,「每天公布的確診數據跟真實世界有極大的落差」,對此,指揮中心也做出回應了。朱學恒在臉書PO出圖表,揭露「指揮中心不敢面對的事實」,他點出,國內篩檢數從來沒有達到指揮中心宣傳的理想值,也就是一天完成22萬,反而是一直塞車;目前累積已經採檢送驗卻沒有檢驗結果的人數,已經接近10萬人,換句話說,目前每天公布的確診數,和實際有很大的落差,嗆聲:「請不要用這個數據自吹自擂什麼偽高原期了」。朱學恒痛批「每日公布的確診數並非實際數量」。(圖/翻攝自粗暴製圖臉書)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2天確診案例有下降趨勢,但因為剛好是周末六日,沒辦法直接判斷疫情趨緩,不過看起來沒有再持續往上升,他強調到目前為止,疫情是「控制得宜」。醫療應變組副長羅一鈞解釋,所謂10萬件已送未驗的部分,是因為採檢總計包含「確診者在住院之後的後續篩檢」,比如說中重症的個案,後續會再追蹤PCR檢驗結果,這些檢驗量會被算進總計數字中,但是已經被研判確診,所以不會列為新的確診,所以中間有差異的量,事實上是指確診者後續的檢驗,而非新確診。另外,陳時中指出,目前輕症及無症狀有129萬278人,占99.77%,中症占0.17%,重症比例則是0.06%。不過,他和大家檢討標準後,發現「有點太嚴格」,中症以上沒有問題,用藥物申請,其他標準比較明確,但重症因為中症轉重症沒有明確申報標準,ICU相關申報沒有很快,造成後續資料沒有每天有,造成數續可能有點偏低,因此會持續討論,讓疫情監測更準確。
本土確診飆破百萬例,讓第一線醫護人員背負極大壓力,就有護理師發文感嘆,看著戰友一個個倒下,長官及單位間卻都在獵巫、撻伐,「有多少人為我們感到惋惜」。另名在近日提離職的護理師更稱:「我多年的滿腔熱血,第一線努力,最後的最後原來只是一坨屎。」要政府和高層別再壓榨與漠視第一線人員的聲音。一名護理師在5月20日於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表示,疫情爆發至今,每天都要承受永無止境的支援和訓誡,為了避免感染而被剝奪時間和假日,但「每天還是被長官打小報告沒保持1.5公尺距離」。護理師表示,她知道疫情期間辛苦的不只是醫療人員,警衛、往生室、清消人員與她們一樣,2年來不斷遭受無理對待和投訴,卻都被遺忘在疫情消息中。但「2年後的今天,身邊戰友因確診陸續倒下,連自己家人要治療也無法如期執行」,讓她甚是感歎又不捨,因為「我們堅守了2年,大家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當我們穿著隔離衣熱得滿身大汗卻仍然確診的時候,從上到下卻是一陣陣的撻伐及獵巫」,令護理師覺得「好無助、好遺憾,這種求助無門的感覺好可怕,好希望自己能做點什麼」,並反問這2年多來,有多少人為醫療相關人員感到惋惜?另名護理師也在「Dcard」發文痛斥,「麻煩上面大老來當基層啦!話都你說,事都基層抗」,表示已經提離職的她,雖然不用再過早7晚8,終於可以正常上廁所,也不用領輪3班才勉強70K、還要冒著感染風險上班,回家只能躺沙發的生活。但政府的政策依然讓她相當火大,「該死的護病比,比起病人,我們護理師都要準備被超渡了」。這名護理師進一步表示,不斷被壓榨的護理人員之所以沒上街抗議,是因為:「護理人力不夠啊!出來不上班病人誰顧,下班所有精力都被壓榨完了,有時下班還要搞該死的進階報告跟評鑑,更沒有體力。政府跟醫院大老真是計畫通順呢!」並感嘆:「我多年的滿腔熱血,第一線努力,最後的最後原來只是一坨屎,碰到了還要洗掉,沒人在意,主管的話永遠讓人寒心。」最後她也表示,護理師確實很廉價與好取代,每年多的是新人和新的肝,「年年訓練新人,年年留不住人才,大老你們真的都不打算好好想想嗎」,並怒嗆酸民:「酸民最會嗆不爽不要做啊,謝謝,老娘就是沒有要做了,希望酸民一生健康,因為世界沒有護理師,你們也應該可以過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