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3C
    • 汽車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專題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潘多拉魔盒即將開啟!格陵蘭200萬年前「最古老DNA」現蹤 打破舊有基因研究認知

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講師、科學家皮德森(MikkelWinther Pedersen)的研究團隊於近日在科學雜誌期刊《自然》(Nature)上發表研究並指出,他們從格陵蘭北部的永凍層中採樣到可追溯至200萬年前、迄今為止最古老的DNA,這打破了「DNA生存極限只有100萬年」的認知。對此,哥本哈根大學地球生物學家珊德(Karina Sand)也表示,「潘多拉魔盒即將開啟。」據CNN TÜRK的報導,瑞典斯德哥爾摩古遺傳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從格陵蘭北部的永凍層中採樣到可追溯至200萬年前、迄今為止最古老的猛獁象牙DNA,開啟了古遺傳學的新篇章。研究共同作者皮德森表示,「一直以來,人們認為DNA的保存極限只有100萬年,但我們目前發現的竟然是原來的2倍。這正在打破舊有的基因研究界線。」皮德森指出,「流經這個環境的河流,把礦物質和有機物質輸送到海洋環境中,而這正是這些陸地沉積物沉積的地方」,接著在大約200萬年前,這片水下的陸地因地殼運動而隆起,成為北格陵蘭島的一部分。新研究中發現的DNA標誌著遺傳學的重大飛躍,且現在已可描繪當地200萬年前的景象。皮德森表示他們發現了當時獨有的102種植物物種,而且200萬年前,格陵蘭島的攝氏溫度比現今高了11至17度。皮德森續稱,他們在格陵蘭最北的Kap Copenhagen中的沉積物發現這些DNA片段,這些DNA遺跡「來自現今地球上從未出現過的環境」,並被冰凍在毫無人跡的最後淨土,因此這些DNA才得以保存下來。對此,哥本哈根大學地球生物學家珊德也發表評論指出,「潘多拉魔盒即將開啟。」

publish-icon 12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罕見!太陽風穿透大氣層 挪威驚現超美粉紅極光

日前格陵蘭旅遊公司導遊Markus Varik率團在挪威旅遊,他們在當地知名的極光觀賞地特羅姆瑟看到稀有的粉紅極光,一般情況下極光是綠色的,但因近期正值太陽風暴期間,地球磁層的裂縫使太陽風能穿透100公里以下高濃度氮氣區,隨著增壓粒子大部分撞擊氮原子,才出現了閃著霓虹粉紅色的極光。Markus Varik稱,這是他導遊的10多年來看過最強烈的粉紅極光。

publish-icon 11月0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格陵蘭冰層消逝「不可逆」! 研究:海平面將升高30公分、洪災暴增10倍

氣候變遷促使天災頻傳,最新研究指出,北美洲東北部的格陵蘭(Greenland)於2100年前,將有近3.3%的冰層會融化,估引發全球海平面上升30公分。科學家警告,即使人類停止排放溫室氣體,這些情況還是「不可逆」。《華盛頓郵報》報導,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研究人員指出,格陵蘭有110兆噸冰將「不可避免地融化」,占冰層面積的3.3%,意味著,這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近1英尺(約30.5公分)。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報告顯示,預計未來30年,海平面將上升10至12英寸(約25到30公分),且致災性洪水的發生頻率,將增加5至10倍。研究人員科爾根(William Colgan)表示,「融冰速度一直超越預測,每份報告顯示的融冰數字都比前期還要來的多。」此外,科學家示警,即使全球立即停止排放導致地球變暖的溫室氣體,融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報導指出,海平面上升將為地勢低窪的島國及發展中國家帶來更多危機,雖然這些國家並未產生大量碳排,不過未來恐要撥出數十億美元的經費,來因應氣候變遷所引發的天災。

publish-icon 08月30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加勒比海捕獲半盲怪鯊竟是「史上最老動物」 專家見驚曝:牠能活500年

大多數人想到最長壽的動物,第一印象就是烏龜,然而這幾年卻發現有魚類壽命比烏龜還長,甚可以活超過500多年,近日,來自美國佛州的國際大學研究團隊與漁民合作,在加勒比海進行標記虎鯊考察作業,沒想到這個團隊在貝里斯沿岸發現一尾詭異鯊魚,長約3.5公尺,吻部圓潤,研究員推測,這可能是最長壽的脊椎動物「格陵蘭鯊」。美國研究團隊在加勒比海一帶,捕獲一條半盲的怪鯊魚。(圖/翻攝自Live Science臉書)據《Live Science》報導,佛州國際大學博士生卡薩納(Devanshi Kasana)日前與貝里斯(Belize)漁民合作,赴加勒比海一帶進行標記虎鯊作業,以便研究虎鯊行動和生態,未料研究團隊在貝里斯附近的格洛弗礁島(Glover′s Reef)邊緣深海區捕到一條連當地漁民都未見過的鯊魚。格陵蘭鯊近照曝光。(圖/翻攝自Julius Nielsen IG)根據卡薩納表示,「這是一隻不尋常的生物,漁民同樣感到驚訝,他們說在多年的捕魚經驗中,從未遇過這種生物」。這尾長約3.5公尺,表皮皺巴巴、吻部圓潤,擁有又低又圓胸鰭的鯊魚,其中一隻眼睛相當混濁,裡面似乎還長有寄生蟲,宛如半盲,由於當時風暴逐漸靠近,團隊拍攝照片後就趕緊釋放這條鯊魚。經研究團隊分析,認為這條鯊魚很有可能是格陵蘭鯊,格陵蘭鯊又被稱為「小頭睡鯊」、「大西洋睡鯊」、「灰鯊」,為現存最大型鯊魚之一,也是已知最長命活脊椎動物品種,這款鯊魚以醜陋外表和行動緩慢著稱,多棲息於2000公尺的深海,平均壽命約272歲,生長速度每年約1公分,而性成熟的平均年齡則要等到134到156歲。科學家雖未曾見過格陵蘭鯊獵食行為,但卻發現牠是北極地區最厲害的捕食者之一,曾從其身體裡發現魚之外,還有馴鹿、馬,甚至是北極熊的屍骸。由於格陵蘭鯊魚通常棲息於北極和北大西洋寒冷水域,但加勒比海一帶屬熱帶水域,這一次發現也表示,格陵蘭鯊的分布可能比人類所知的還要廣,不過研究團隊從這條在貝里斯發現的格陵蘭鯊身上,又發現有太平洋睡鯊的特徵,推斷也有可能是格陵蘭鯊和太平洋睡鯊的雜交種,或是睡鯊的近親物種

publish-icon 08月11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鍾欣怡跨足食品電商…聯名胡同燒肉開發和牛煎餃 再推防疫箱居家自煮

開創副業的藝人愈來愈多,像styletc記者注意到,藝人鍾欣怡從成長經驗與生活做延伸,切入食品電商市場創立「欣欣牌」,並一手為自己創立的品牌把關。有感於疫情期間宅在家自煮的高需求,近期攜手知名燒肉品牌「胡同燒肉」,聯名開發「A5和牛煎餃」、「燒肉水餃」,並搭配可使餃子美味升級的「洋蔥皇后醬」,將水餃、煎餃、醬料組成「聯名豪華組」,於欣欣牌與胡同商城兩大電商同步開賣,並推出首波開賣優惠,即日起至6/6止,優惠價1,280元(原價1,412元)。欣欣牌已推出暖男經典牛肉麵、老火燉菇雞湯麵、法式清燉牛肉麵等品項。  2021年9月開站的電商品牌「欣欣牌」,源於鍾欣怡想試著復刻媽媽最擅長的湯品,也把兒時爸爸曾帶她去吃牛肉麵的美好記憶重新詮釋,沒想到竟一頭掉入費時、費力又費工的食品市場。身兼藝人與母親角色的鍾欣怡,有感職業婦女的不容易,從食材、調味、複熱方便性等多方考量,選擇從家常美食出發。因此以開發方便的冷凍商品為主,包含經典的屋台煎餃、老火燉菇雞湯麵、法式清燉牛肉麵、淮山百合花膠雞湯等近30款商品,只要簡單加熱就能享有美味。「聯名豪華組」。(優惠價1,280元)而剛於今年4月興櫃的橘焱胡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創立16年來除了將「胡同燒肉」開往海外,也積極代理海外知名餐飲品牌來台,並跨界不同業態、開創通路。繼與夢幻私廚屋頂上的貓、星宇航空、VOLVO汽車等品牌合作,下半年還預計與日本米其林主廚合作在台開設高級壽司店、與星宇航空合資成立「星胡同」等品牌,並陸續將胡同燒肉插旗新加坡、美國等,近期則與欣欣牌聯名開發全新冷凍商品。定位於精緻燒肉的胡同燒肉,除了以講究牛肉聞名,獨家的胡同燒肉醬更是饕客無法捨棄的美味,欣欣牌汲取胡同燒肉醬的鹹甜滋味,研發出「燒肉水餃」;同時欣欣牌也以銷售累計至今已逾20萬顆經典屋台煎餃的經驗搭配胡同和牛油乾拌麵的和牛油,開發出新品「A5 和牛煎餃」。與橘焱胡同共同開發的「A5 和牛煎餃」嚴選飛驒牛、宮崎牛等日本和牛邊角肉提煉而成的和牛油,咬下後緩緩竄出和牛油脂清香與新鮮香菇的濃厚香氣;「燒肉水餃」則風味香甜,搭配爽脆四季豆的內餡既清爽又不失脂香。胡同聯名新品「洋蔥皇后醬」。(無單售)此外,餃子麵皮也相當講究,以獨家配方麵團每日清晨新鮮現做,包好餃子直接低溫冷凍,使其保持Q度,烹調時也不易破損。另還有能讓兩款餃類美味升級的「洋蔥皇后醬」,鹹甜脆口相當開胃。若想一次搜羅聯名美味,可選擇內含A5和牛煎餃、燒肉水餃各24入,加上洋蔥皇后醬2入的「聯名豪華組/優惠價1,280元」;另有A5 和牛煎餃24入搭洋蔥皇后醬乙罐的「聯名牛醬組/668元」,也針對不吃牛的消費者,推出以燒肉水餃24入搭洋蔥皇后醬乙罐的「聯名豬醬組/628元」共三款聯名組合。「欣欣牌防疫箱12 品」。(優惠價1,888元)疫情還在高峰,欣欣牌也同步推出囊括水餃、麵類、滷味小菜與魚肉的「欣欣牌防疫箱12 品」,即日起享有優惠價1,888元(原價2,146元),同時欣欣牌電商首波活動期間,再推滿1,888元即享免運優惠。該防疫箱包括屋台椒麻煎餃、法式清燉牛肉麵、老火燉菇雞湯麵、暖男經典牛肉麵、渣男紅燒牛肉麵、淮山百合花膠雞湯、鰹魚白蘿蔔湯、滷味拼盤、涮嘴脆毛豆、清甜柚香蓮藕,以及鮮凍食材智利鮭魚切片、格陵蘭大比目魚切片等。

publish-icon 05月17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對銀河系的了解往前一步! 中研院二度拍攝到超大質量黑洞影像

中研院參與「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國際合作計畫,繼2019年發布人類史上首張拍攝到的M87星系中心黑洞照片後,今(12)日晚間則舉行全球記者會,公布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星,其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影像,是有史以來被發現的第2個黑洞。「事件視界望遠鏡計畫」在2017年成立,是由夏威夷次毫米波陣列(簡稱SMA)、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簡稱ALMA)、格陵蘭望遠鏡等多個無線電波望遠鏡組成的全球網路所構成,合作目的在於拍攝黑洞圖像。論及本次在人馬座A星當中觀測到的黑洞剪影,中研院院士賀曾樸表示,比上一次在M87星系觀測到的黑洞,距離地球更近了2000倍,質量也比M87小2000倍。美國史都華天文台科學家陳志均解釋,由於人馬座A星比M87黑洞小了2000倍,因此繞行行星軌道,僅需短短數分鐘的時間,其所造成氣體擾動導致影像變化速度過快,「像在拍一隻追著自己尾巴跑的小狗」,很難取得清晰的照片,因此導致重建這張黑洞影像的難度比M87更高,需開發更複雜的校正技術及成像方法。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紀柏特則說,拍攝人馬座A星的過程,就像將一部電影總結成一張影像。收集到的龐大觀測訊號,必須透過世界各地的超級電腦運算,才能打造前所未有的黑洞模擬資料庫,來進行觀測結果比對。紀柏特特別提到,最後透過多次跨國的模擬、調校,費時5年才得以成像,成功解開人馬座A星的黑洞謎團,讓世人真正看到這個「潛伏在銀河系中心的巨獸」。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院內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是EHT計畫主要成員,支援這次觀測其中3座望遠鏡的建造與運作,以及影像校正與成像。這次觀測成果是繼EHT於2019年發布首張黑洞影像後,我國團隊再次扮演關鍵推手,展現全球頂尖的天文觀測實力。中研院於今(12)日晚間舉行全球記者會,公布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星,其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影像,是有史以來被發現的第2個黑洞。右下角說明人為中研院院士賀曾樸。(圖/李侑珊翻攝)

publish-icon 05月12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污染無極限 科學家首次在南北極發現有毒奈米塑膠微粒

塑膠微粒是殘害海洋動物的極大元兇,先前才傳出在全球最深的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檢驗出奈米塑膠微粒的存在,現在科學家也在南北兩極首次發現塑膠微粒的危害。根據《unilad》報導指出,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科學家在南極與北極地區,都發現了比塑膠微粒還要更小的奈米塑膠微粒,其中甚至在格陵蘭島發現了至少存在50年之久的奈米塑膠微粒,這代表著塑膠污染已經蔓延到全球各個角落。報導中指出,在北極發現的奈米塑膠微粒中,主要是源自於汽車輪胎的灰塵,推測應該是被北美與亞洲的季風吹拂帶到北極。而在南北極兩地也發現大量源自於聚乙烯的塑膠微粒,這主要是用於購物袋、寶特瓶的原料。目前奈米塑膠微粒對於人類的影響尚不明確,但專家認為,塑膠汙染將會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嚴重衝擊地球的生態系統,專家估計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會在未來20年內直接翻倍。研究負責人馬泰瑞克(Dusan Materic)表示,這次的研究證明了,奈米塑膠微粒並不是一個新的環境問題,而是我們直到現在才發現它的存在。

publish-icon 01月2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毀滅性衛星照顯示「地球如何被氣候變化破壞」 前後對比曝光

各國領袖齊聚蘇格蘭格拉斯哥進行「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會中談論,越來越多的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導致全球氣溫升高,這意味著冰川和湖泊消失。而檢視衛星圖像,其顯示了氣候變化如何破壞了世界上美麗、珍貴的地區。根據《每日鏡報》報導,伊朗的烏爾米耶湖曾是中東第二大鹹水湖,它是一個封閉的盆地湖水,唯一的消耗是蒸發。一項研究發現,近幾10年來,鵜鶘和紅鶴的棲息地烏爾米耶湖的面積減少了約88%。阿拉斯加的哥倫比亞冰川在同一時期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它沿著楚加奇山脈向下到達威廉王子灣時,這個巨大的冰雪形態正在慢慢融化。自1980年代開始融化以來,由於全球氣溫上升,它已經退縮了12英里,厚度減少了一半,導致海平面上升。阿拉斯加的哥倫比亞冰川。1984年(左)、2020年(右)。(圖/翻攝自推特/@PeterBrannen1)根據最近的一項研究,世界各地的冰川,不包括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冰川,每年平均損失267億噸冰。如果全球氣溫在20世紀沒有上升這麼多,那麼湖泊和冰川都不會縮小這麼多。限制對物理世界產生類似嚴重影響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盡可能低的水平,這意味著排放更少,吸收更多,而自地球上出現智慧生命之前,樹木就一直在做這件事,不幸的是,幾十年來的大量砍伐,導致世界上越來越多的樹木消失。而人類開荒佔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近四分之一,主要來自世界森林的破壞,以生產棕櫚油、大豆和牛肉等產品。另外在過去幾十年裡,亞馬遜雨林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被砍伐,今年夏天巴西亞馬遜雨林的破壞達到10年來的最高水平。「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是全球氣候變化峰會,被視為阻止環境進一步惡化的成敗點。會中,100多位全球領導人承諾,2030年結束前,停止和扭轉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並以190億美元的公共和私人資金為基礎,投資於保護和恢復森林。然而環保主義者警告,除非迅速得到更多資金、透明監控以及對與森林破壞有關的企業和金融家的嚴格監管,否則這些承諾可能會失敗。許多環保人士也指出,政府和企業一再做出類似的零毀林承諾,但均未兌現。森林政策和政策負責人喬(Jo Blackman)認為,雖然《格拉斯哥宣言》簽署方數量眾多,包括來自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大型消費市場和金融中心,但如果缺乏力度去規範這個宣言,它就有可能重演過去失敗的承諾。

publish-icon 11月0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科學家採集格陵蘭浮冰樣本 意外發現世上「最靠北」島嶼

近日有科學家在格陵蘭北部海域採集浮冰樣本時,意外的發現一個全新的島嶼,這個島嶼不僅人類從來沒有涉足過,而且還刷新地球最北端島嶼的紀錄。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極地探險家兼格陵蘭北極站研究機構負責人拉施(Morten Rasch)表示,原本研究團隊成員只是要到Oodaaq島進行浮冰樣本的採集,這個島在1978年被認定為是地球最北方的島嶼。但是當他們抵達該島嶼進行定位後,發現自己卻身處在Oodaaq島的西北方780公尺處,因此認定自己發現了一個人類從未涉足過、地球上最北方的島嶼。報導中指出,這個島嶼的寬度約30公尺,距離海平面約有3公尺高,是一個由海底泥漿與冰河混合而成的島嶼。目前拉師的研究團隊將該島命名為Qeqertaq Avannarleq,該名在格陵蘭語中有「最北端的島嶼」的意思。丹麥國家空間研究所地球動力學教授福斯伯格(Rene Forsberg)表示,Qeqertaq Avannarleq完全符合島嶼的標準,因此認為這應該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北端的島嶼。而福斯伯格也表示,格陵蘭島北部海域有著茂密的極地海冰,夏天的厚度約為2至3米,但是在1978年發現Oodaaq島時,當地的海冰平均厚度有4公尺。

publish-icon 08月28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格陵蘭冰原「有紀錄來第一次降雨」!3天狂下70億噸 冰層加速融化

全球異常氣候現象頻傳,長年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島頂端區域竟然在近日出現「有紀錄以來第一場降雨」,且在3天時間內就降下約70億噸的雨水量,造成冰蓋融冰量高於平均7倍之多。「CNN」報導,上周末格陵蘭冰原海拔約3216公尺處的山頂,氣溫在不到10年內,第3次升高到冰點之上,且持續約9小時,加上受到濕暖空氣影響,造成了罕見的降雨,根據「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這是當地自1950年有紀錄以來首次降雨,3天內總共狂倒了約70億噸水量,造成冰層大量融化。冰雪數據中心的研究科學家坎伯斯(Ted Scambos)指出,這是格陵蘭正在迅速暖化的證據,這種狀況「千年來前所未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極地項目官員默瑟(Jennifer Mercer)則表示,由於這起重大的降雨事件,位於格陵蘭冰原頂端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觀測站必須改變測量方式,以因應從未經歷過的天氣事件,她也指出「過去10年中,融化、大風和降雨這類的天氣事件越來越多,超出了被認為是正常範圍,且頻率有增加趨勢」。報導指出,根據聯合國氣候報告研究,受到氣候暖化影響,格陵蘭島在過去20年中快速消失,今年7月還曾經在1天內就有超過85億噸的冰層融化;2019年,格陵蘭冰蓋則有大約5320億噸的冰融化,造成全球海平面永久上升1.5毫米。

publish-icon 08月2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格陵蘭冰頂下雨史上第一次 全球暖化警訊

格陵蘭大部分土地都位於北極圈內,該國境內長年被冰雪包覆,不過近日卻出現一個從未發生的景象,據外媒報導,格陵蘭冰原最高點的研究設施不久前偵測到降雨,這是自從有紀錄以來首次發生,同時也殺得科學家措手不及,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去找儀器來測量降雨量。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本周三證實,上周六在格陵蘭冰頂的研究設施發現到降雨,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則指出,這是該地首次出現降雨的情況,而且從上周六凌晨5點起,位於海拔約3216公尺的「頂峰站」就開始偵測到超過冰點的溫度,這是近10年來第三次遇見,不過前兩次都沒有導致下雨;數據中心估計,將有70億噸的雨水落在冰蓋上。格陵蘭地區發生降雨,與此同時該地的冰原也正在融化,雖然該國擁有65.6萬平方英里的面積,但隨著全球暖化問題,一些氣候模型表明,如果沒有氣候的積極干預,北冰洋在2050年夏天可能不會結冰了。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科學家認為,格陵蘭冰川融化將會造成災難,如果格陵蘭的冰蓋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可能會上升20多英尺,影響世界各地的沿海社區,並淹沒上海、阿姆斯特丹和紐約等地勢低窪的城市。

publish-icon 08月21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北極格陵蘭1天融冰量85億噸 可讓佛羅里達州泡水5公分

近年北極均溫不斷升高,格陵蘭島(Greenland)冰原多次傳出因融冰而斷裂出冰蓋。在美國時間27日融化的冰量,足以讓面積有17萬平方公里(約4.7個台灣大小)的佛羅里達州(Florida)都被覆蓋,且水深足足有2吋深(5.08公分)。據《CNN》報導,這次的融冰是近10年內第三次極端融化,且範圍非常深入冰原內陸,甚至比從1970年代開始的衛星時代還要深入。據丹麥氣象研究所(Denmark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資料顯示,27日格陵蘭冰原損失了85億噸表面質量;若從25日開始計算到27日,損失量更是高達184億噸。(圖/世界氣象組織推特)雖然這一次的融冰量不像2019年時一般極端,但融冰的面積卻更大,被外界認為是「創紀錄的融冰年」。科羅拉多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專家史坎伯斯(Ted Scambos)對此直言:「這次是很重大的融冰,27日格陵蘭島東半部從北端到南端的大部分地區,大部分都融化了,非常不尋常。」報導指出,人類造成地球暖化,讓冰損量急速增加;雜誌《冰凍圈》發表一篇相關研究,自 1990 年代中期以來,地球已經損失了驚人的 28 萬億噸冰,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北極,包括格陵蘭冰蓋。參與研究的其中一名作者斯萊特(Thomas Slater)說:「隨著格陵蘭上空的大氣繼續變暖,昨天(27日)的極端融化等事件將變得更加頻繁。」他指出,隨著格陵蘭地表繼續融化,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都容易受到風暴潮洪水的影響,尤其是在極端天氣與高潮同時發生時;到了本世紀末,格陵蘭島的融化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至10公分。

publish-icon 07月30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格陵蘭政府放棄50年石油探勘計畫 綠色和平組織叫好「太棒了!」

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Greenland)政府日前宣布停止持續50年的石油探勘計畫,決定認真對應氣候變遷的危機,消息傳出後,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則是拍手叫好,表示這個決定「太棒了!」根據《CBC》報導指出,先前就有學者推測,格陵蘭的東北部與西北部蘊含將近500億桶的石油,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USGS)也曾發布報告,推測格陵蘭的地底下,可能蘊藏175億桶的石油與148萬億立方公英尺的天然氣。由於格陵蘭目前仍處丹麥的海外自治領地,格陵蘭當局一直將尋獲石油視為脫離丹麥掌控的關鍵。但由於格陵蘭位於北極圈,多數環境遭到冰層包覆,導致探勘開採十分困難,格陵蘭政府一直相信如果冰層消退,就可以發現這些潛在的石油,如果開發成功的話,就可以讓格陵蘭境內的5.7萬人脫離半自治領地的命運。事實上,格陵蘭自1970年代開始進行石油探勘,其中荷蘭皇家殼牌(Shell)、美商雪佛龍(Chevron)、美商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義大利埃尼(Eni)等知名能源公司都有參與,但迄今為止均沒有任何收獲。而格陵蘭政府於15日宣布,決定結束這長達50年的石油探勘計畫,聲明中表示「人類的未來並不在石油,而是在再生能源身上,在這個領域,政府可以從這邊獲得更多收穫」,格陵蘭政府也在聲明中表示,「未來將會共同承擔、面對全球氣候危機的責任」。報導中指出,這項決定其實早在6月24日就決議完成,但是直到15日才對外公布。格陵蘭自然資源部長納森尼爾森(Naaja H. Nathanielsen)也表示,在經過評估之後,政府覺得石油探勘、開採等行為,對於環境的影響實在太大,因此決定放棄。並認為政府決定放棄石油探勘是「正確的決定」。北歐綠色和平組織秘書長克里斯丁森(Mads Flarup Christensen)在聞訊後表示,對於格陵蘭放棄石油探勘的決定,直接表示「太棒了」,而雖然目前尚有幾張探勘許可證尚未到期,但克里斯丁森認為,這些探勘許可證的「潛力」十分有限,不會影響太多。

publish-icon 07月17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疑冰山上睡著被迫漂流 愛爾蘭海岸隔17年驚現北極海象

愛爾蘭一對父女艾倫(AlanHoulihan)與5歲的女兒穆利安,23日在海邊發現一頭巨大的海象,由於擔心牠的狀況,艾倫立即連絡了相關單位前往救援。據悉,距離愛爾蘭最近的海象群應是格陵蘭島與斯瓦爾巴特群島;有專家據此推測,該海象應是在冰山上睡著後,一路漂流到了愛爾蘭。根據《Dilymail》報導,艾倫與女兒穆利安近日外出散步時,在海邊發現一頭疑似走失的巨大海象。只見牠似乎剛剛睡醒,一臉迷濛的仍不知自己目前身處何處。由於此次是愛爾蘭自2004年來首度發現海象,讓父女倆振奮之餘,卻也相當擔心海象的健康,因此趕忙連絡了相關當為前往救援。據悉,海象通常僅在北極一帶活動,海洋生物學家弗蘭納裡(Kevin Flannery)為此推測,該頭海象可能是不小心在冰山上睡著,被載著一路往南漂流,自格陵蘭(Greenland)橫越大西洋抵達了愛爾蘭。由於距離當地上一次有海象出沒已有17年之久,使得附近民眾顯得相當興奮,甚至替海象取名為「威利」(Wally)。當地的動物福利慈善機構RSPCA在發現威利後,立即幫牠進行健康檢查,所幸威利除了體重稍輕之外,並未受傷。然而,就在發現威利的6天後,當RSPCA打算再度前往替其進行檢查時,卻發現威利已不見蹤影。據報導指出,由於海象遷徙過程中危險重重,除了須考量食物是否足夠之外,旅程中也有可能力竭而死,因此不大會輕易冒險南下,目前相關單位仍在針對海象離開原生地的原因進行調查。

publish-icon 03月24日, 2021 繼續閱讀
alt

【2020耶誕推薦—大餐篇】奢華海陸饗宴 高檔和牛、龍蝦入菜

還在想著耶誕要去哪裡嗎?台北喜來登大飯店的安東廳主廚張守義今年耶誕節祭出豪奢海陸盛宴,六道式雙人套餐的前菜「維拉尼頂級松露生火腿」,選用熟成1年的生火腿中填入黑松露二度熟成,佐以爽脆的魚皮與無花果,打開饗宴之旅序章。主餐特別推薦「日本A5熊本和王肋眼4oz.及香煎七星斑蛤蜊風味醬汁」,熊本縣的極上牛種「和王」,是需評為A5或A4以上等級且油花標準BMS達6級以上才能獲譽的頂級肉品,最後的可愛甜點「耶誕樹與雪人」,開心果慕斯製成的綠色耶誕樹,以及白巧克力甘納許的迷你雪人,希望2020的年末記憶,帶著閃閃發亮的光芒。織心耶誕跨年套餐。(圖/誠品行旅提供) 走氣質路線的誠品行旅,於耶誕佳節、跨年夜以「夢想織造所」為主題,用編織作品堆砌出溫馨愉悅的佳節氣氛,2樓的In Between之間餐廳,自12月24日至12月31日跨年午晚餐時段推出的套餐,運用多種珍貴的極鮮食材與頂級排餐堆疊極致豐美味覺,開胃前菜中的「胭脂蝦│海膽│海葡萄│昆布醬汁」選用深海胭脂蝦,以些微炙燒帶出原始的輕嫩鮮甜,搭配碩大鮮美的日本馬糞海膽,細膩佐上晶瑩碧綠的沖繩海葡萄與經昆布及魚骨高湯燉煮而成的昆布醬汁,描繪出如和風般優雅的細緻海味。精選主菜包含「美國頂級肋眼牛排│蒜味泥」及「西班牙伊比利豬│舞菇│菇肉汁」二選一,兩款都擁有豐厚飽滿的肉質風味。「星願紛饗」套餐。(圖/寒舍艾麗酒店提供)位於寒舍艾麗酒店6樓的LA FARFALLA義式餐廳,在12月24日至12月27日推出「星願紛饗」聖誕套餐,以海陸新鮮頂級食材打造4道冷、熱前菜,「法國吉拉多生蠔, 馬斯卡彭慕斯, 魚子醬, 香檳蒔蘿凍, 金箔」、「鴨肝, 牛肝菌薩丁尼亞珍珠麵, 櫻桃蘋果泥, 圓葉芝麻苗」、「帝王蟹餃, 牛奶蛤, 藏紅花海鮮清湯, 帕瑪森泡泡, 羅勒油」與「格陵蘭比目魚, 百合, 芥末籽奶油, 金桔」,給予味蕾繽紛的幸福開場。主菜有「紐西蘭小羔羊, 芥末開心果, 帕馬火腿蘆筍捲, 松露片, 波特酒醬」的香煎嫩口小羔羊肉,「炭烤美國Prime老饕牛排, 帕馬火腿蘆筍捲, 松露片, 波特酒醬」是軟嫩富有油花的美國Prime等級上蓋部位,以及「炭烤活龍蝦, 炸皖香玉筍, 龍蝦奶油」以炭烤方式烹調整隻飽滿豐碩的波士頓活龍蝦3種選擇,以色味俱全的頂級饗宴為耶誕夜添加迷人氣息。年末饗宴套餐。(圖/台北大直英迪格酒店提供) 即將滿周歲的台北大直英迪格酒店,要迎接第一個耶誕及跨年了,館內4樓的全日餐廳T. R Bar & Kitchen在12月24、25與31日晚餐時段供應年末饗宴套餐,由廚藝顧問、前台北L’ATELIER de Joël Robuchon副主廚菲德烈克(Frederic Jullien)操刀設計,每道料理都是豐富又奢華,像是使用龍蝦高湯凍淋上酸奶白花椰菜泥,搭配滋味濃郁的北海道海膽,與巴西里醬汁和金箔點綴的「龍蝦 通心粉 龍蝦濃湯」,還有招牌必吃的「和牛威靈頓」,將柔嫩多汁的菲力與特製蘑菇雞肉慕斯,包覆在65層法式黃金手工酥皮中悉心烤製;切開金黃酥脆的表層,讓閃耀粉紅玫瑰色澤的澳洲 M5和牛,與酥脆的千層外皮,交織出濃郁香氣與層次口感。菲德烈克親手烹製的「和牛威靈頓」。(圖/余玫鈴攝)而12月31日晚間10時起至1月1日午夜0時15分,4樓的空中露台也將舉辦「閃亮2021!」跨年派對,不僅提供頂級義大利氣泡酒、精選紅白酒、多款主題調酒、柏克金生啤酒與軟性飲料全面無限暢飲之外,亦有歌聲渾厚曲風多元樂團現場演出,要以閃亮亮的歡樂心情迎新送舊。

publish-icon 11月29日, 2020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