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反彈將盡?1/國人愛存股前十檔多為ETF 這四檔個股最受歡迎
「今年美股在通膨見頂後,後續經濟成長將是股市走勢關鍵,尤其是二年期美債殖利率觸頂後,美股往往先蹲後跳。」瀚亞投信投資長林如惠接受CTWANT記者採訪時說,「經歷一年修正的美股,將是海外股市投資優先選項,漲勢亮眼的印度股市與近期受惠觀光消費復甦潛力的日股,也可觀察。」台股17日虎年封關過春節,美股持續正常交易,近期三大股指均站上了200日均線,包括科技板塊在內的少數去年最受打擊的行業,引領了市場情緒復甦;根據「豐存股」在封關前的統計,國人愛存股仍以ETF為主,個股中仍以蘋果、特斯拉為多之外,輝達、波克夏海瑟威在排名前十檔中也是榜上有名。去年對全球股市來說是瘋狂的一年,為了打擊通膨,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17碼(425個基點),將利率從0%拉升到4%,每月縮表950億美元,聯準會基本上是「犧牲股票來減緩通膨」。永豐金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泓睿說,2022年FED急速升息17碼,創1980年代以來最激進節奏,近期通膨數據緩步往下,應有助於讓FED放慢緊縮的腳步,由於今年第一場FOMC將在1月31日至2月1日召開(決策結果將在台北時間2月2日凌晨公布),向前推算10天,FED委員的緘默期從1月21日(除夕)開始,市場關注緘默期前多位委員的談話對美股造成一定程度的震盪。根據近期多位委員的發言推敲,今年第一場FOMC決策升息節奏很可能維持2碼,甚至可能僅再升1碼,基準利率快速上升對股市估值修正的壓力可望趨緩,後續觀察重點將落在現行的利率將持續多長的期間。聯準會2022年暴力升息達到17碼。(圖/聯準會提供)股股黃佳文執行長認為,2023年通膨可能沒法降溫,延續高通膨的原因包括房租、物價有僵固性,一旦上漲就不容易回落,投資人可能要做好準備。而且從歷史數據知道,利率提高後,對經濟會有負面影響。雖然現在美國的失業率很低、就業增長仍然平穩,但對勞動力的需求可能已過高峰期,預料失業率將在 2023 年上升,「雖然不會出現經濟大蕭條那樣的衰退,但是2023年景氣可能不會復甦。」他說。不過黃佳文話鋒一轉說,股票市場預計將在上半年會承壓,但有鑒於股票市場往往是景氣的先行指標,若2023年底能停止升息循環,可望股市在年中觸底,投資人不必過於悲觀。「股市是反應未來及不確定性,但是去年的大幅升息,市場逐漸習慣聯準會的步調,且股市維持在相對低點,今年下跌空間可能有限,只要升息循環能趨緩,股市有機會反彈。」黃佳文說。黃佳文進一步分享他的觀察,從研究顯示可以看到幾項抗通膨的資產,像是黃金、原物料商品及REITs 在過去停滯性通膨期間有比較好的表現,投資人也可參考一些通膨受惠股。另就債券與商品市場,黃佳文直言, 2023上半年債券市場將成主流,因為債券價格去年大幅修正,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到近年新高,目前債券具有很大吸引力。金屬商品受惠於中國解封與美元觸頂,可望2023年有不錯的走勢,原油價格短期也有支撐,因為俄羅斯的制裁、低石油庫存、中國的疫情鬆綁以及OPEC同意減產,布蘭特原油有機會上看100美元。個股方面,黃佳文則認為「台積電是護國神山,未來幾年都是」,以2022年台積電兩件大事「到美國設廠、巴菲特進場買台積電(ADR)」來看,台積電顯然仍保持龍頭地位。

美股反彈將盡?2/這一檔ETF報酬率高達106%奪冠 八檔破六成都是這一產業
從近期美股ETF年報酬率前十檔排名,能源產業絕對是其中佼佼者,主要係受惠於俄烏戰爭與俄羅斯出口限制,使得能源價格飆至新高,能源ETF表現也跟著強勁,「以去年漲幅亮眼的能源巨擘雪弗龍,今年1月26日股價推高近5% 至187.79美元,在過去52周上漲了44%。」永豐金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泓睿說。1月是美股企業財報月,由花旗、美銀、摩根大通等金融類股打頭陣後,春節封關期間,特斯拉、英特爾等重磅級企業相繼公布財報,這些全球領導性企業的獲利表現,對上下游供應鏈動見觀瞻,對台美股市都具影響意義。土耳其股市近兩周漲福達4.15%,圖為土耳其安卡拉的一處貨幣兌換點清點紙幣。(圖/新華社)永豐金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泓睿表示,預計在年關期間發佈Q4財報的公司,包括近期受關注的價值股投資代表性公司寶僑、嬌生;市場話題不斷的特斯拉、網飛;以及半導體設備大廠艾司摩爾等企業。據股股App統計資料,CTWANT記者整理出美股ETF報酬率前十檔排行榜,拔頭籌為投資土耳市場的iShares MSCI TurkeyETF(TUR),報酬率達到106%,其次為利率主動型避險的SimplifyInterest Rate Hedge ETF(PFIX)則為95%。「在所有央行忙著升息時,土耳其卻降息,使得土耳其股市大漲106%,但這是犧牲通膨85.5%換來的短暫上漲。」股股App執行長黃佳文說。其他八檔ETF則皆為能源產業,年報酬率在59%~66%之間,包括VanEck Oil Service ETF(OIH)、iSHares U.S. Oil Equipment &Services ETF(IEZ)、Vanguard Energy ETF(VDE)、Fidelity MSCI Energy Index ETF(FENY)、Invesco Dynamic Oil & Gas ServicesETF(PXJ)、SPDR S&P Oil & Gas Equipment& Services ETF(XES)等。中信基金經理人張圭慧則認為,近期美股延續上漲動能帶動新興亞股反彈,隨著多數美股重量級財報都將於農曆假期時公布,過年期間民眾仍可上網下單美股等海外股市標的,因為需特別多加留意。「存股不能再一成不變。」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主管鄭立誠認為,選股建議鎖定財報獲利佳、股利發放穩定、股價波動度低的公司;並可進一步鎖定「高息收」標的,可在金融市場震盪以「股息、債息」作為投資保護,高股息ETF、投資級公司債ETF則多符合以上標準。

美投資等級債跌16.1%「買點浮現」? 法人:殖利率逾5%進場佳
債券價格走低殖利率持續往上,截至9月底,美銀美林美國投資等級債指數殖利率來到5.7%,創2009年5月以來首見。永豐金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泓睿建議,可透過債券基金、ETF或是海外債都有的配息或是利息收入,將配息資金再投資於定期定額股票型基金或是存股,趁股市較便宜時買入,藉此增加投資組合報酬。永豐金證券的統計,自2000年以來,若投資人在殖利率超過5%以上時進場美國投資等級債,分別持有1、2、3年的平均報酬為8.1%、15.9%及24.5%,明顯優於任一個月進場的平均報酬5.8%、12%及18.4。(以美銀美林美國投資級債指數回測)。陳泓睿指出,今年以來至9月底美國投資等級債指數下跌16.1%,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債券資產出現難得的評價吸引力,加上發債企業償債能力依然穩健,近期的修正提供投資人不錯的進場機會。在高殖利率環境下,投資債券一方面有較好的利息收入,當美國公債殖利率不再走高甚至開始往下時,還有機會賺取資本利得,是現階段可以考慮的投資佈局。一般投資人可以選擇逢低買入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或是ETF,這兩種投資標的具投資金額門檻低,及分散風險兩大優勢,可以採分批買入的方式降低擇時風險並慢慢累積部位,除了單筆投入,謹慎的投資人亦可採定期定額策略。

美股存股新增默克輝瑞禮來 永豐金證:保守型可選股少債多ETF
根據目前美股定期定額市占第一名的永豐金證券統計,至8月止的交易戶數較兩年前開辦初期增長12倍,存股筆數增幅更達28倍,10大熱門標的中以ETF居高不下受投資人青睞,今天(13日)新增39檔存股標的中,對於偏向保守型投資人也有提供選擇考量。永豐金證券表示,像是納入核心保守配置 ETF(AOK US),股債配置比約3比7,與一般股多債少或股債平均的配置不同,認為自己理財較為偏向保守型的投資人,可以先從此多加了解,以定期定額、或定期定股的參與,在市場劇烈波動期間,小額、分散、紀律的存股方式是投資人可以採取的策略。由永豐金證券打造現為國內券商美股存股龍頭平台的「豐存股」平台,今天宣布新增39檔標的(包括30檔個股及9檔ETF)後,提供民眾可存股標的合計123檔,其中股票66檔、ETF有57檔。永豐金證券表示,醫療保健產業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場波動當中,表現相對穩定抗跌,長線也受惠於民眾對於醫療相關服務的穩定需求,作為存股標的有其獨特的護城河效應。此次新增39檔標的的亮點,包括納入醫療產業族群計8檔企業,例如業界龍頭的達文西手術設備供應商直覺外科(ISGR US)、全球知名藥廠禮來(LLY US)、默克藥廠(MRK US)以及輝瑞(PFE US)等。還納入綠色經濟與可以長期持有投資概念,像是從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垃圾層面來看,新增北美最大的廢棄物回收管理公司(WM US),以及全球飯店霸主萬豪國際集團(MAR US)、化妝保養品龍頭雅詩蘭黛(EL US)等,不僅是產業領導性企業,也是民眾生活中會接觸到的知名品牌商。

永豐金證券總座張李章隆接任 江偉源改派亞洲董事長
永豐金證券今天(7日)舉行總經理交接,新任總經理由投資銀行處處長張李章隆升任接掌,原任總經理江偉源改派為永豐金證券(亞洲)董事長。永豐金證券董事長朱士廷表示,現在的永豐金證券很不一樣,收入不只單靠台股,從財富管理、複委託、數位金融,積極轉型獲利結構調整更趨穩健,近二年獲利持續成長,2021年合併稅後淨利達48.15億元,創歷史新高,從完善制度到深化公司治理,對於江偉源任內貢獻,表達感謝與肯定。江偉源接下來將協助證券做營運轉型及拓展海外事業業務,同時擔任永豐金證券董事、永豐金證券(亞洲)董事長職務,在永豐金證券服務逾20年。新任總經理張李章隆於民國83年進入永豐金證券,一路由公司承銷部基層專員做起,歷經企劃處、承銷部及投資銀行事業處部門主管,公司資歷逾27年,是永豐金證券培育的優秀專業經理人才。張李章隆表示,接下來將持續鏈結金控中長期策略發展,從提升市佔、持續數位化轉型、長尾客戶經營、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策略多元化等方向努力,與同仁團隊合作繳出好數字。

美股跌深蘊釀下半年反攻行情? 分析師:「逢低買進」布局關鍵指標
此時可以逢低買進美股嗎?永豐金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泓睿今天(29日)提到,除了觀察美國公債殖利率變化作為指標,還可以注意S&P500指數、NASDAQ指數ETF,積極型投資人也可留意槓桿型的ETF。陳泓睿認為,美股本益比已經跌破10年均值,而2022年S&P500指數獲利預估仍可正成長,加上PEC核心通膨數據如果能在Q3過後開始下降,投資人對於通膨下滑的預期將升高,聯準會就有可能在年尾放緩升息的腳步,先前受通膨壓抑的股市評價也就有機會回升,過去流出股市的資金將會逐漸回籠,為股市帶來支撐,所以此時是準備逢低布局的好時機。股債市震盪,美國公債殖利率是投資人可以觀察的重要指標,在公債殖利率回穩後,股市的非理性殺盤也會冷靜,低點訊號可能出現,加上美股本益明顯修正,會有不錯的買點出現。陳泓睿指出,目前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經來到3%以上的位置,代表市場已經充分反應FED升息12~14碼的預期;美國通膨可能在Q2觸頂,若是下半年出現明顯下滑的走勢,隨著FED逐次升息,過火的消費與就業市場會受到一些壓抑。陳泓睿認為,今年1~2月份美股回檔反應當時市場對FED今年升息8~10碼的預期,因此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從3月初1.66%,彈升到3月底的2.5%,標普500指數同期從4157點一路走高到4637點,但4月開始,在超過市場預期的鷹派加速緊縮升息的氛圍下,公債殖利率繼續走高,衝擊風險性資產定價困難,造成股債齊跌。以S&P500企業第一季獲利來看,其中超過77%高於分析師預估,高於2002年以來的平均,顯示美國企業獲利動能強勁。陳泓睿分析表示,股價近期持續修正,過去90天,S&P500指數的預估本益比向下修正速度是近15年來最快,甚至超越雷曼、新冠疫情爆發時期,在獲利成長的支撐下,股市評價已偏低,投資價值逐漸浮現。

OTC戰略新板交易漸熱絡 4月成交日均值月增率309%
櫃買中心統計,隨著近期合格投資人開戶數大幅增加及交易獎勵活動的推動,戰略新板市場交易也漸趨熱絡,4月份成交日均值達469萬元,較3月份大幅成長了309%,而5月份截至11日為止,成交日均值增加至793萬元。櫃買中心指出,興櫃戰略新板4月份全體證券商新增自然人合格投資人達3,396戶,證券商推動開戶數前三名依序為永豐金證券、元大證券及凱基證券,其中永豐金證券4月份新增戶數達2,745戶,位居首位。截至今年4月底,累計全市場合格投資人戶數已超過9萬戶,其中自然人合格投資人戶數也接近3萬戶,顯示各項推廣活動已有效吸引自然人共同參與。櫃買中心表示,對於4月份交易量貢獻較大的證券商,櫃買中心也頒發獎勵金給予實質鼓勵,得獎者包括台新證券、富邦證券、永豐金證券及凱基證券等4家流動量提供者,證券經紀商得獎者包括第一金證券經紀部、元大證券中和分公司、國票證券長城分公司、臺企銀證券民雄分公司及元大證券鳳山分公司。為持續鼓勵符合資格的投資人完成自然人合格投資人之開戶作業,櫃買中心在今年第2季持續辦理登錄抽好禮活動,櫃買中心特準備了Gogoro電動機車、Apple Watch、AirPods Pro與超商購物金等獎品,獎項比第1季更多且中獎機率更高,第2季新增的「自然人合格投資人帳戶」可前往櫃買中心活動網頁(https://quiz.tpex.org.tw/psbq2/)完成登錄。投資朋友如果想更進一步認識興櫃戰略新板,可至櫃買中心官網「戰略新板專區(網址:www.tpex.org.tw/web/psb/)」進行瀏覽。

複委託開戶數Q1逆勢大增 永豐金證:市場震盪回跌,投資人找買點
券商公會統計,第一季複委託新增開戶數達24.7萬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4%,美股投資佔比從74%升至76%,儘管市場震盪拉回,第一季整體成交金額1.02兆較去年同期減少21%,開戶數反而大幅增加,永豐金證券分析投資人注意到這個時機點與善用數位工具。根據券商公會統計,新增開戶數從去年第一季19.9萬戶,成長至24.7萬戶,增幅達24%,在零售市場中,又以非專業投資人的增幅佔最大宗。在投資市場的佔比方面,隨著美股本益比回到近年低檔,吸引投資人進入,第一季美股交易比重上升,由去年第一季的74%升至今年第一季的76%;另外,固定收益佔比10%。永豐金證券表示,2021年在美股表現火熱激勵下,市場全年複委託成交金額4.32兆台幣,創下歷史新高。近期市場下跌主要受到戰爭因素、通膨高漲及市場預估FED將快速升息影響,俄烏開戰部份原物料狂飆,衝擊市場表現複委託交易量減少。永豐金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泓睿指出,開戶數卻逆勢衝出佳績,應該是市場震盪回跌,吸引等機會找買點的投資人佈局中長期投資策略。先前漲幅較大的二手車價格已見回弱跡象,預期通膨近期有機會見高點,加上升息步伐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到2.5%以上時,可能放緩或暫停,最近受殖利率快速拉高而大跌的股市及債市投資價值浮現。

證交所推盡職治理 國壽、台新證等14家中外投資機構上榜
為持續提升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實務與相關資訊揭露品質,強化機構投資人對公司治理影響,證交所公布2021年度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共14家國內外投資機構上榜。此次名單金,國內組投信業共有3家,分別是永豐投信、安聯投信與施羅德投信三家,保險業則有國泰人壽,銀行業則有國泰世華,證券業則是中信證、台新證、永豐金證、兆豐證及第一金證等5家證券,國外組則有BlackRock Inc(黑石)、Federated Hermes、First Sentier Investors、Robeco等4家投資機構。證交所表示,每年定期辦理的盡職治理資訊揭露較佳名單評比,乃是依據「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所規劃,由證交所規劃組成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諮詢委員會,公開設立評比機制,。證交所指出,2021年度評比標準分為政策制定與揭露及盡職治理報告之內容兩大主軸,計30項指標。前者包含評比盡職治理政策、利益衝突管理政策、投票政策之揭露完整性;後者則關於盡職治理報告與股東會投票紀錄等內容,包括個案說明與被投資公司對話及互動情形、議合成果與後續追蹤、逐公司逐案之投票紀錄等相關資訊,而網站查詢盡職治理資訊的方便性及實用性亦一併納入考量。證交所強調,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之目的為引導機構投資人善盡責任,於投資流程中考量被投資公司之ESG風險與績效,並透過持續關注被投資公司、出席股東會、行使投票權、建設性對話等作為,促進被投資公司永續發展,進而提升雙方之長期價值。

大咖憂心3/『缺電』下的指標概念股 光電、風電、儲能及電業吸晴
今年以來,全球「缺電」連環爆,先是大陸大規模限電,接著印度、日本及歐盟各國天然氣、能源及電價也翻漲,台灣在12月中舉辦四大公投後,引爆「2022缺電」議題,連帶地,「能源概念股」成了熱門的投資題材。永豐金證券表示,檯面上能源相關概念股包括除了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沼氣及生質能源等族群,還有儲能及電業相關個股。太陽能包括聯合再生(3576)、達能(3686)、茂迪(6244)、元晶(6443)、安集(6477)、長興(1717);風電有永冠-KY(1589)、上緯投控(3708)、世紀鋼(9958);儲能的台達電(2308)、漢翔(2634)、綠電(8440)與焚化發電廠崑鼎(6803)、電業的森崴能源(6806)、與甫在近月公開發行的雲豹能源(6869)及泓德能源(6873)等,都市場上引人注意的能源概念股。安集科技的太陽能電廠截至今年10月底,裝置容量已達83MW,明年則有100MW,躍升為能源概念股;圖為董事長黃國棟。(圖/報系資料庫)聯合再生方面,9月台南儲能AFC專案開始對營收有所貢獻,且打入中南美洲大型電腦設備廠商供應鏈,第4季起對客戶供應中小型儲能系統,儲能營收之貢獻將於第4季逐步放大。元晶有鑑於市場需求,斥資7億元在新竹湖口廠建立大尺寸太陽能電池產線,新電池產線年產能可達400MW,未來導入12吋晶片規格,電池年產出可達500MW,屆時高效能電池年總產能可達1GW以上。以太陽能模組及電廠營運為主的安集,太陽能模組部分自用,目前太陽能模組產能200MW,預計明年達到250MW。太陽能電廠截至今年10月底,裝置容量已達83MW,預估今年底達到90MW,明年則有100MW。上緯聚焦風電材料開發,近年積極發展碳纖拉擠碳板、碳纖預浸布等,將碳纖維應用在風電葉片,已經陸續打進三菱重工、奇異(GE)、大陸金風等國際大廠供應鏈。世紀鋼的風力發電產品交貨進入高峰期,傳統鋼構事業也穩定,法人預估今年營收上看90億元,將創新高。加上明年在手的風電訂單與傳統鋼構產業供不應求,明年營收挑戰100億元。再生能源受到天候因素的影響甚鉅,太陽能晚上無電可發、風電晚上才是發電重要時段,要發揮再生能源最大效益需透過儲能系統提高電力備援,圖為漢翔今年上線的儲能系統。(圖/翻攝自漢翔臉書、報系資料庫)漢翔航太工業服務跨產業,與台達電合作在台中廠區建置5MW儲能系統,已通過台電動態調頻備轉輔助服務能力驗測,並取得首批專業人員資格,正式跨足綠電儲能服務市場。從11月的單月營收來看中, 安集、元晶和達能等營收年增都是翻倍,而茂迪也有逾9成的年增,聯合再生則是逾4成年增,展望2022年的太陽能市場,在全球供應鏈的帶動下,將開出200GW的水準,年增達到2成。

展望2022疫情利空鈍化 永豐金證券:高殖利率、科技與傳產有長線題材
永豐金證券舉辦2022年產業趨勢論壇,以「國際暨台灣經濟景氣」、「不動產市場勢及風險分析」及「綠能產業趨勢與商機」三大專題主軸,共有18家上市櫃公司與會,吸引超過500位機構法人參加。展望2022年,永豐金證券表示,市場對疫情的恐懼已逐漸免疫,台股下檔有高殖利率保護,指數仍有機會緩步推升創高,可持續關注上游晶圓代工、ABF、Server應用、車用相關;傳產部分如成衣、製鞋具有長線回補需求的題材,也是可以留意,而高殖利率龍頭股亦是關注重點。永豐金證券指出,目前美股財報與台股重要法說會已告一段落,短期進入財報空窗期,雖新變種病毒Omicron為市場帶來變數,但推估市場疫情的恐懼已逐漸免疫,未來關注重點仍在於新產業趨勢的發展,以及總體經濟上,通膨預期與Fed資金緊縮的節奏,將影響未來中期的指數走勢。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上看4.1%,對照今年基期仍屬強勁成長;全球經濟體面臨不可預期的挑戰,美國面臨通膨及債務問題,除了QE tapering即將實施,市場擔心2022年進入升息循環,若是升息可能引起金融市場震盪;中國則有房地產及地方債的問題,經濟下行的壓力也可能拖累全球景氣的復甦。政治大學教授林左裕表示,疫情期間,台灣房市受到資金面、經濟面及成本面影響持續增溫,2022年房市上漲趨勢已見風險。除了房價所得比持續上揚壓抑買方意願外,住宅房屋租金年增率罕見出現負值;此外,國際通膨升高、QE醞釀退場,台灣也面臨潛在的通膨風險,因此房市投資須慎防升息的不確定性。另,中金香港資產管理公司也指出,碳中和及新能源都是未來投資的主流趨勢。永豐金證券表示,展望4Q21與2022年,台股下檔有高殖利率保護,指數仍有機會緩步推升創高。建議可持續關注上游晶圓代工、ABF、Server應用、車用相關。傳產部分如成衣、製鞋具有長線回補需求的題材,也是可以留意,而高殖利率龍頭股亦是關注重點。

特斯拉殺手1/Rivian未來兩年滿手訂單台廠供應鏈沾光 馬斯克:供應鏈挑戰才開始
2021年尾,電動車成了美國股市主旋律,電動車大咖特斯拉(TSLA)10月25日股價衝上1千美元,創辦人馬斯克(ElonMusk)以3,350億美元(約新台幣9.3兆元)身價翻身全球新首富,接著11月10日電動車新秀Rivian(RIVN)的公開上市(IPO)再寫傳奇,股價5天內從78美元飆上172.01美元,這家只交付156輛車的Rivian成了全球市值第三大車廠。市場資金力捧的Rivian,其實手握訂單。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資料,Rivian已有5萬5,400輛R1T電動皮卡及R1S SUV車的訂單,推算2023年底才能消化,11月23日再收美國休旅車租賃公司Outdoorsy的1,000輛電動卡車和SUV車的訂單,可以預期Rivian未來兩年不愁訂單,供應鏈也將跟著吃香喝辣。隨Rivian晉身全球前十大車廠,台廠供應鏈也跟著沾光,包括提供車用電池管理系統(BMS)線束的貿聯KY(3665)、駕駛輔助助系統(ADAS)的致伸(4915)、汽車PCB板的敬鵬(2355)、輪圈廠健信(4502)、汽車捲簾廠皇田(9951)、石英元件廠晶技(3042)及傳動系統廠和大工業(1536)都在榜上。雖然台廠對於成為Rivian供應商一事不多表態,其中一家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客戶給的預期需求相當不錯。」點出了掌握未來相當不錯的訂單量,從Rivian的產線產能來看,供應鏈業者未來2年吃穿都不是問題。對於後起之秀Rivian成了「特斯拉殺手」,馬斯克不改嗆辣,一個多月前在推特(Twitter)發文,「與規模化生產和供應鏈相比,原型車微不足道。」直指Rivian尚未大規模生產汽車,挑戰還在後頭,11月12日再度貼文「我希望他們(Rivian)能夠實現高產量和損益兩平,這才是真正的考驗。」Rivian創辦人人史卡林格(Robert R.J. Scaringe)坦言,公開上市後最大的挑戰是供應鏈健康問題。(圖/AP)話鋒一轉又說,「放眼過去100年,包括電動車和內燃機汽車的數百家初創汽車公司中,一上市就能大量生產和正現金流的美國汽車製造商,只有特斯拉一家。」特斯拉2010年上市時,交車數量即超過1,400輛,已有真正量產的能力。對於馬斯克貼文,Rivian創辦人史卡林格(Robert R.J. Scaringe)沒有回應,但他在公開上市後坦然表示:「Rivian最大的挑戰是供應鏈健康問題。」永豐金證券分析,電動車製造商上市不是難事,但是能否持續經營,並且實現正向現金流和營收,才是真正的考驗。提到Rivian,不少人也會想到一樣在美國上市的大陸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XPEV)。2020年8月27日,小鵬汽車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繼蔚來汽車(NIO)、理想汽車(LI)之後,在美國上市的第三家大陸造車公司,上市發行價為每股15美元,上市一年多來股價已站上54美元,漲幅達138%。亞馬遜(Amazon)持有Rivian 20%的股權,並下單10萬輛Rivian電動貨車,圖為準備交付亞馬遜的電動貨車。(圖/AP)由於小鵬汽車股東陣營堅強,包括阿里巴巴、IDG資本、紀源資本、晨興資本等大企業及資產管理機構的外部投資,加上今年10月底累計交車數量已破10萬輛,單月交車數量破萬台,是大陸電動車業者中交車數量最多的品牌,第三季營收達人民幣57.19億元(約新台幣249億元),業界普遍認為,小鵬汽車與Rivian並列為電動車界明日之星。

存股族定期定額月扣款1次 改扣9次哪個成本較低?法人算給你看
存股族增加扣款天數是否可以分散進場風險?法人舉例分析,假設平均每月扣款約1.2萬元的定期定額投資來看,成本有可能會略低於一個月扣款一次的金額。永豐金證券表示,今年五月台股閃崩當週震幅高達12.4%,以台灣50指數ETF為例,假設存股族每月9天扣款1,300元,和每月僅26日扣款一次來比較,投入的本金一樣,扣9天的客戶當月存股成本133.3元優於扣款一次的成本134.85元。證交所統計,十月定期定額整體交易金額達37.5億,較去年同期成長110%,永豐金證券指出,「豐存股」平台推出以來,扣款筆數及交易金額持續呈現成長趨勢,今年十月存股交易量再創新高,單月扣款筆數超過9萬筆,交易量比去年同期成長191.30%,市佔由去年同期的8.75%上升到12.11%。「豐存股」平台也因此根據存股族的投資習慣及需求,將原本每月3天的扣款日期,增加到9天的扣款日期,分別為3、6、9、13、16、19、23、26、29九個扣款日,也就是說「每三天就有一次扣款機會」,「定期定額最低申購金額100元」,意指一天可只存約33元零錢也可以參與台股存股。

金管會前十月「開出294張罰單」 金額累積近2.65億
金管會2021年前十月共開出294張罰單,比去年同期增加14%,罰鍰金額累積近2.65億元,則比去年同期成長14.5%,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強調,主要是立法院2020年通過銀行法修正案,將罰鍰上限由1千萬元拉高到5千萬元,今年前十月才會看起來罰鍰金額增逾八成,並非金管會嚴刑峻罰。2021年前十月銀行局、保險局及證期局金融罰單前三大共15家苦主出列,銀行局今年單一罰鍰金額最高是台新銀行因為理專挪用客戶資金被罰3千萬元;第二高是日盛金大股東建群投資(CTL)持股申報,未符合大股東持股透明行動方案,被裁罰金額2,500萬元;第三名則有二家併列,一是花旗(台灣)銀行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相關缺失,裁罰1千萬元;另一是兆豐銀行辦理房屋貸款業務所涉缺失,也是裁罰1千萬元。銀行局因為法定罰鍰上限最高,因此單一個案罰鍰金額亦是三局最高,目前還沒有金融機構被罰到上限。今年前十月銀行局共罰10案,總罰金額9,289萬元,比去年同期多三案,金額增逾80%,增加4,139萬元。保險局今年前十月累計罰63案,比去年同期多二案,累計罰鍰金額已破億元,達1億540萬元,比去年同期少1.5%左右。保險局今年罰鍰前四大苦主,第一名是台北富邦銀行因為銀行通路銷售保單的疏失罰900萬元,第二名有三家併列,即富邦產險、富邦人壽及美商安達產物,也因金檢相關缺失,各被罰600萬元。證期局因有罰證券業及上市櫃公司,因此合計前十月已開出罰單221張,比去年同期增近17%,累計罰鍰金額6,622萬元,同比則少8.6%左右。證期局今年罰鍰金額前三大,共七家公司,罰鍰金額最高,是三家投信即群益證券、統一證券、復華證券受託辦理勞動基金全委投資的疏失,每家各被罰450萬元;第二是KY公司康友未依規定申報財報,處336萬元;第三有三家券商並列,即券商在證交所主機共置的疏失,三家券商各被罰144萬元,包括康和證、國泰證及永豐金證券。

海外複委託前三季成交量創3.35兆 年末消費服務題材受關注
國人瘋買美股、網路投資數位工具愈加便利以及證券業者用力宣傳等誘因,讓今年1至9月券商複委託新增開戶數高達64.2萬戶,較去年全年成長30%;前9個月複委託交易量達3.35兆台幣,其中投資美股占比74%、固定收益11%及港股7%。由於民間資金依然充沛,年底購物季需求仍旺盛,永豐金證券分析,若缺工、塞港問題近期能得到改善,預期消費服務相關題材因此受惠。券商公會統計,2020年全年複委託成交金額3.79兆元,今年前三季已創下3.35兆元逼近去年全年水準;總開戶數累計己達2.85百萬戶;其中零售市場(包含非專業投資人、專業投資人,以及高資產客戶)成長更加快速,前三季累積交易量達1.51兆、年增39%,對總交易量佔比由去年的41%增至45%。複委託投資的標以股票為主,全市場美股交易比重74%再創新高,零售市場美股交易比重更高達77%。永豐金證券表示,以永豐金證券的數位網路交易量來看,今年1~9月總成交量達5,912億新紀錄,其中零售成交量為2,521億,佔比達4成,可進一步分析「數位服務」對散戶投資人的效益顯著增加。證券商公會10月21日統計數據,零售業務包含非專業投資人、專業投資人、高資產客戶。(圖/永豐金證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