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大眾總認為AV女優們都是躺著爽爽賺,但其實她們也是血汗活,因為作息不正常加上拍動作戲,許多女優也紛紛出現「職災」,像是31歲的美國成人片女優謝琪克(Adriana Chechik)日前就警告同業,在拍攝完AV中常見的「深喉嚨」橋段後要記得刷牙,她說胃酸會傷害牙齒的琺瑯質,導致她現在要植牙,謝琪克還自曝飽受念珠菌感染所苦,媒小道這篇貼文釣出許多同業女演員回應,業界要求她們開拍前灌洗陰道其實很傷身體。31歲的謝奇克2022年退出色情產業。根據《每日星報》(Daily Star)報導,謝琪克在推特上表示,因為「工作劇情需求」,她常需要「深喉嚨」動作,但此舉導致她的胃酸腐蝕牙齒琺瑯質,如今她必須植牙,但從小討厭看牙醫的她,對於要經常跟牙醫預約深感困擾。謝琪克就呼籲經常「深喉嚨」的AV女優們,記得事後一定要刷牙,才能保護牙齒健康。謝琪克在推特呼籲同業演員拍攝後注意身體護理。她稍後又發布另一篇推文,談論到色情片對演員身體的影響,呼籲相要入行的演員入行要謹慎,並且預做準備及取得健康保險,她也希望有人能提倡護理的重要性、以及過度清洗會如何傷害身體等觀念。謝奇克透露,她曾斷斷續續發生念珠菌感染長達一年,並且經常為此哭泣,直到一名醫師要求自己停止灌洗陰道,「我在2周內就好轉了,並且已經6年沒有發生問題」,這篇貼文曝光後,也引發許多AV女星在貼文下方回應,其中一位AV女星也同情謝琪克因過度灌洗陰道遭遇,指出這對身體有害。謝琪克在推特呼籲同業演員拍攝後注意身體護理。(圖/翻攝自@dailystar推特)
華人社會婆媳問題始終難解,奇葩婆婆事蹟再添一樁!有網友上網發文,分享她遇過最誇張的婆媳糾紛,是婆婆要求媳婦每次上廁所,不論是大便還是小便,只能用一張衛生紙,即便衛生紙添購是媳婦自己買的也一樣,而且婆婆還會私下檢查垃圾桶,偷看媳婦有沒有落實「只用一張衛生紙」的家規。面對這麼極端的婆婆,有網友建議乾脆安裝免治馬桶或衛生紙丟馬桶,但多數人都覺得,有這種婆婆,媳婦應該趕快搬家。一名網友近日在臉書「匿名2公社」發文提到,他日前聽到一個相當嚴重的婆媳問題,是一名媳婦,被婆婆要求每次上廁所時,都只能用「一張衛生紙」,就算衛生紙是媳婦買的也一樣,而且據悉這名婆婆甚至會偷翻垃圾桶,「確認」媳婦有沒有多用衛生紙。原PO聽聞後,當下對這名受害的媳婦說,「還是婆婆希望,是一張衛生紙用完要清洗、晾乾並再次使用?」面對有婆婆訂出這麼奇葩的規定,發文問其他網友,該怎麼回應對方的婆婆比較好。面對在生活上如此強迫他人的婆婆,有網友留言回應,「不用回啊,依照自己需求使用就好」、「喔!繼續抽三張」、「我會回嗆我的錢我買的,你管我用幾張」。還有網友建議,「改用免治馬桶,衛生紙都省了」、「叫她兒子去跟她溝通」;更有人認為,乾脆把多用完的衛生紙丟馬桶好了,「其實衛生紙丟馬桶比較衛生」。
年假與寒假期間親友群聚,無論大人小孩都可能感染腸病毒,加上即將進入腸病毒好發季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特別提醒,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8大重症前兆,應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腸病毒在台灣地區流行的時間一般是在3月至10月,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1月30日,上週腸病毒急診就診134人次,較前一週77人次上升74%,且近期合約實驗室監測仍檢出腸病毒,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活動,民眾需提高警覺。國內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2022年累計3例,分別2例感染克沙奇A2型及1例感染腸病毒D68型,其中1例感染D68型已死亡。腸病毒發病前就有病毒潛藏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就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即使痊癒,腸病毒仍會隨著糞便排出達8到12週之久,因此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5步驟,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嬰幼兒腸病毒重症8大前兆疾管署提醒民眾應保持警覺,確實做好手部衛生與環境消毒;並應時常清洗消毒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及教導幼兒落實正確勤洗手;家中幼兒如感染腸病毒,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請留意幼兒健康狀況,一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應儘速送醫治療,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1嗜睡2意識不清3活力不佳4手腳無力或麻痺5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6持續嘔吐7呼吸急促8心跳加快另外,想要防範腸病毒,疾管署提醒民眾,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也可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立春將至,天氣依舊冷冰冰,發現怎麼這時反而鼻子過敏發作更加厲害?中醫師康涵菁解釋,這可能是受到多重因素影響,立春時期,正逢冬春交替之際,天氣變化大,若是出門走春接觸到冷空氣,鼻甲會為了加溫吸入的冷空氣而充血腫脹,也因此會產生鼻塞。此外,由於過年時是民眾選擇居家大掃除的好時機,打掃時灰塵、塵蟎或是貓狗毛屑容易飛揚在空氣中,刺激鼻黏膜導致發炎,造成打噴嚏、眼鼻發癢及流鼻水等症狀。除了從呼吸道進入的過敏原以外,康涵菁中醫師提想,食物的過敏原也是不能忽略的一環,過年期間容易接觸到許多精緻甜點、腰果花生、蝦蟹、奶蛋類及各種暗藏色素、防腐劑與香精的加工食品,都可能會加重過敏的反應。氣虛所致的鼻過敏 茶飲穴位可助緩解過敏性鼻炎可對應到中醫理論中的「鼻鼽」,與肺、脾、腎三臟的虛損有關,一旦肺氣虛弱,就容易受到外邪的侵犯,而如果脾腎也偏虛的話,就更容易導致過敏反覆發作。因此,治療上主要是以祛除外邪、補肺氣和健脾腎的方式,康涵菁中醫師指出,臨床常可使用葛根湯、桂枝湯、香砂六君子湯等方藥去加減,往往都能取得不錯的療效。康涵菁中醫師表示,民眾平常就可以自製「通竅舒敏茶」去做保養,有助於宣通鼻竅,發散表邪以及補益正氣。成分:辛夷9g、防風9g、白芷9g、粉光參15g、黃耆15g做法:將上述材料清洗後,將防風、白芷、粉光參以及黃耆放入1000c.c.水中,煮沸後轉小火續煮30分鐘,最後5-10分鐘再加入辛夷一同煮,過濾藥渣並稍待溫度降低後飲用,在置放的期間,可將鼻子靠近碗,吸入藥物的蒸氣,同樣有助舒緩過敏。若是過敏發作卻沒辦法看醫生時,康涵菁中醫師建議民眾可以先用熱毛巾或是暖暖包,在上背部的風門穴與肺俞穴去做熱敷,並加上按壓其他穴位至感受到局部痠脹感,即可幫助緩解鼻過敏。1. 風門穴與肺俞穴找法:風門穴大約與肩胛骨上角平行,正中央脊椎骨兩側旁開三公分左右是穴。肺俞穴則是大約與肩胛岡內側端平行,位於風門之下方。功效:風門穴與肺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風門穴是風邪出入之處,肺俞則是對應肺臟的穴位,熱敷此二穴可幫助宣肺利氣,袪風解表。2. 迎香穴找法:位於鼻翼兩旁,與法令紋交界之處。功效:迎香穴屬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可宣肺氣通鼻竅,緩解鼻塞、流鼻水。3. 外鼻穴位置:耳屏外側面的中央功效:外鼻穴是耳穴之一,可以活血通利肺竅打掃防護要做好 飲食作息不亂套平時大掃除時,一定要記得配戴口罩與手套,並且保持通風,打掃完後記得更換衣物並洗手清潔,去除可能沾附的灰塵與過敏原,打掃完的環境也要間隔一段時間再進入,避免空氣中還殘留過敏物質。出外走春時,除了一般醫用口罩以外,可在外加上一層布口罩,以阻擋冷空氣直接灌入鼻腔,造成鼻黏膜的刺激,進入室內後可再繼續戴口罩5-10分鐘,待適應溫度後再拿下口罩,避免一時之間溫差過大造成鼻塞。飲食除了要避開精緻飲食以外,受鼻過敏所苦的民眾可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像是鮭魚、鯖魚和花椰菜幫助身體抗發炎,也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例如芭樂、柑橘及小番茄,協助身體抗氧化,但記得切勿空腹或是太晚吃水果。放假期間也要盡量早睡早起,每日起床做一些有氧舒展操,康涵菁中醫師表示,透過運動可以促進鼻黏膜血管收縮,還能活絡全身氣血,提升身體對抗外界變化的能力,才是遠離鼻過敏的根本之道。
美女主播張齡予過去訪問知名作家九把刀時,在鏡頭前大翻白眼,一夕間爆紅,她和男友交往3年多,去年5月宣布結婚和懷孕喜訊,一口氣升格人妻人母,並於年底產下3520克的兒子「小班長」。張齡予近日透露,兒子日前突然不願意喝奶,嚇得夫妻倆趕緊帶他去醫院,結果竟是罹患鵝口瘡,讓她相當心急。張齡予26日在臉書發文,「過年看病消災 提醒新手爸媽注意,嬰兒每餐飯後一定要不嫌煩幫忙刷牙!(用紗布沾煮開過的水清洗奶垢),不然可能就像小班長一樣得了鵝口瘡,痛到沒辦法喝奶。小班長最近幾天喝奶一臉厭世,跟過去狼吞虎嚥都不一樣,30ml、30ml的減少,最後甚至一看到奶瓶就爆哭,一口也喝不下」。張齡予提到,「擔心他再不喝會脫水,又要去住院…初五開工直衝醫院,確診鵝口瘡!我還第一次聽到這個(為母沒經驗沒常識對不起),鵝口瘡跟鵝一點關係都沒有,是黴菌感染一種,讓寶寶嘴破,看起來跟奶垢很像,在舌頭上白白薄薄一片,差別在紗布抹不掉!用力抹會流血!沒即時治療併發症很嚴重」。張齡予表示,「醫生開的藥得吃一週,一天四次,乾吃撒在患部。小班長嘴破,還得喝奶吃藥,難怪苦瓜臉加爆哭…媽媽光想也知道多痛了…所以!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提醒新手爸媽,除了寶寶餐具玩具要消毒的基本常識外,平常喝奶『每一餐』飯後一定要刷牙,才能避免黴菌滋生的環境」。(圖/翻攝自張齡予臉書)
許多人都會趁著新年來臨前進行大掃除,一名網紅家政婦日前就分享,自己幫忙整理了一個3年沒打開的冰箱,畫面曝光後讓眾人驚呆直呼「隔著螢幕都能聞到臭味」,影片也引起熱議,且吸引了超過7500萬人次瀏覽。綜合外媒報導,該名27歲芬蘭女子奧莉(AuriKananen)靠著免費幫人打掃,成為一名網紅家政婦,日前她來到了一戶人家,主人有囤貨癖,且已經3年沒進廚房,冰箱已經3年沒打開,食物就這樣一直存放在冰箱當中。一名網紅家政婦日前就分享,自己幫忙整理了一個3年沒打開的冰箱,畫面曝光後讓眾人驚呆直呼「隔著螢幕都能聞到臭味」。(圖/翻攝奧莉TikTok)奧莉將整理冰箱的影片PO上網,可以看到裡面的東西都發霉或泡爛,沙拉甚至還變成了棕色液體,看起來相當噁心,網友看到後也忍不住直呼「隔著螢幕都能聞到臭味」;不過奧莉表示,其實味道沒有想像中糟糕,且她還認為冰箱雖然骯髒但很可愛,也是她清洗過最好的冰箱。網友們看到影片後,驚呼連連,紛紛表示「要我清潔這個,我一定要全副武裝才行」、「我會直接把整個冰箱都扔掉」、「真的太噁心了」。奧莉也分享自己打掃到極端髒亂房屋的經驗,她會先觀察屋內狀態,並從垃圾堆中找尋出一些還能使用的好東西,她也把這樣的方式形容為像進餐廳時會先看菜單,再挑選美味的食物,「這就是我在清潔打掃的心情!」隨後她會評估哪個地方比較髒亂,從廚房或浴室開始打掃。
復興航空235號班機2015年墜落基隆河造成43死悲劇,僅15人幸運生還,花蓮縣「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理事長施鳳嬌便是倖存者之一,施鳳嬌出院後拉著丈夫林冠霖投身慈善,如今協會照顧逾400「邊緣戶」,每天都在整理物資和分送愛心間忙得團團轉,2人深入花蓮各角落關懷弱勢,成為清貧民眾的守護天使,期望用行動感謝老天賜命,將溫暖分送給更多人。活出第二生命的施鳳嬌(59歲)是廈門人,原本在廟宇服務,而她的先生林冠霖(55歲)則是花蓮人,原本從事命理師的工作,2人目前沒有孩子,只有2隻狗作伴,在施鳳嬌大難不死後,兩人都辭去工作,於2019年設立華人太子愛心關懷協會,打算把餘生都奉獻給弱勢民眾。復航空難倖存者施鳳嬌大難不死後,與丈夫林冠霖一起投身公益、照顧弱勢,為貧困民眾募集物資,讓受助老人們萬分感恩。(圖/趙世勳攝)去年12月30日,林冠霖、施鳳嬌夫妻正在為弱勢民眾發送物資,施鳳嬌看似陽光朝氣、肢體無礙,其實空難陰影至今仍留在她的身心裡,晚上往往得靠著安眠藥才能入睡,搬運重物時也時常踉蹌不穩、險些跌倒,但身心雙重考驗沒有停下她的腳步,關懷戶的笑容反催使她不斷往前。「伯伯,我們來看你了,有帶你愛吃的喔。」夫妻倆熟悉的穿過大街小巷,最終停在一處矮平房,高齡90歲的住戶注意到他們的車,早早就在門口張望等候,他們立刻拿出準備好的羊毛毯和保久乳、八寶粥等物資,以及老先生最喜歡的白麵條,還有一袋象徵過年喜慶的紅包,老先生則拉住他們的手不肯放,眼含淚光不斷道謝,直到他們走後還在門口用目光相送。 那一天,他們跑了近10處地點發送物資,有老人窩居在沒水沒電的山間鐵皮屋,過著接雨水飲用、點蠟燭照明的生活,還有人意外受傷截肢,如今日常難以自理,看著柔軟溫暖的羊毛毯卻捨不得蓋,也有長者睡在極簡陋的工寮,經濟拮据卻不忘給珍愛的狗兒餵藥吃飯,而他們看著林冠霖夫妻到來,則不約而同地露出笑容,彷彿是見到最親的摯愛,超越血緣的情誼讓人動容。「我在醫院躺了一年多,想說要怎麼做才能感謝老天賜我這條命。」施鳳嬌說,她7年前劫後餘生,出院後決定報答上蒼、回饋社會,拉著丈夫全身心投入慈善,2人注意到許多偏鄉孩子衣衫襤褸,因而挨家挨戶募集舊衣並清洗整理,將乾淨整潔的衣物轉送弱勢,他們的用心被大眾看到後,越來越多資源湧入,夫妻倆成為愛心中繼站,定期為關懷戶送上禮物,夫妻倆卻越做越心疼。 除了贈送物資,施鳳嬌還會幫關懷戶修瓦補牆,讓他們能住得更舒服。(圖/趙世勳攝)「自己在做才知道,原來台灣還是有很多人吃不飽飯。」林冠霖表示,一般民眾難以想像社會弱勢者的困難,平日中午還會有慈善單位送便當,但許多老人一到周末假日就得餓肚子,且他們多因家有祖產、條件不符而無法申請補助,導致本就清貧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林冠霖提到,他發現許多長輩家中連廚房都沒有,送米、油或調理包都無法派上用場,在深思熟慮並深入觀察後,他規劃出保久乳、八寶粥和泡麵的「養胖三件套」,定期送這些即食食品,讓老人家周末也得以溫飽,「還有社工問我怎麼能讓長者吃沒有營養的泡麵,但長輩吃飽才該是最優先且最重要的。」施鳳嬌發現許多部落的孩子衣衫襤褸,於是從整理二手衣開始做起,將乾淨整潔的衣物轉送弱勢。(圖/翻攝華人太子愛心協會臉書)除了是長者們的守護天使,林冠霖夫妻倆還是偏鄉學子最愛的「聖誕老人」,林冠霖提到,都市孩子們常逛百貨公司,對遊戲機、布偶或各項新穎文具都習以為常,但在資訊隔閡下,部落學生對許多玩具「連見都沒見過」,每每收到都愛不釋手,夫妻倆也定期深入花蓮各城鎮,為孩子們帶去各種禮物,連樂團五月天的經紀公司也深受感動,送去數箱新穎娃娃,請他們轉贈部落,給孩子驚喜。「捨不得,就是我們每天上山下海的最大動力。」林冠霖說,他們一天要去30多個地方,光前年就跑了近萬個家庭,除了分送民生物資外,還會幫忙修屋蓋瓦、補牆擋風,或是募集個案所需要的病床、洗衣機等設備,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貧困民眾可以過得舒服一些,也讓溫暖照進社會各個角落。施鳳嬌夫妻也是部落孩子眼中的「聖誕老人」,定期深入花蓮各城鎮,為孩子們帶來各種禮物。(圖/翻攝華人太子愛心協會臉書)
洗澡洗好洗滿,不如洗得巧。美國家醫科醫師考德爾(Dr. Jen Caudle)指出,耳朵、手指、肚臍、腿部及腳趾等5部位,是最容易被忽視清潔的區域,尤其用手揉耳朵後若聞到臭味,就代表很久「沒洗了」。考德爾在TikTok曬片指出,這5個部位不僅很容易忽略,更直言「很多人不洗肚臍,真的很噁心」,與許多台灣人避免摳、洗肚臍,否則就會拉肚子的觀念差很大。耳朵的耳廓則排在肚臍之後,成為最容易藏汙納垢的第2名,考德爾表示,如果手搓耳朵後聞到臭味,就代表該洗耳朵了。另外3個該注意的部位,則是每個人都很熟悉但也常忘記的手指指甲與腳趾,清潔這些區域不僅有助於排除髒汙,也能預防多種感染;而清洗雙腿不能只靠水流沖刷,一定要用手認真搓洗。這段影片曝光後,立刻吸引超過130萬次點閱,並讓許多網友驚呼「被說中了」。另據《早安健康》報導,日本營養管理師望月理惠子建議,肚臍可用一周一次的頻率清洗,但切記要輕柔小心,不能用手摳或棉花棒往深處掏,應先將少量嬰兒油或橄欖油塗抹肚臍上,等10到15分鐘後,再用棉花棒或紗布擦拭變軟、浮出的汙垢,最後用清水沖去剩餘油汙。
今天除夕早上的台鐵5143次新自強號車身沒清理就開出。(讀者提供)今年春節疏運台鐵加開了將近500班次加班車,大增運能;不過今(21)日除夕有旅客反映,一早的加班車5143次新型自強號,為了多開列車,車廂裡外都沒有清理,原本潔白的車身「像女生哭花了眼線」;且全車座位都是反方向,讓旅客暈到不行。今年春節期間台鐵共加開499班次加班車,加掛186輛次車廂。之前台鐵表示,全線座位數較去年春節疏運可再增加約45萬個,整體運能較去年春節提升12%以上,創下歷年新高。像今日早上的5143次七堵往潮州(06:36-11:56)新型自強號EMU3000,就是此次「春節限定」加班車,僅在1月20日至29日行駛。不過有旅客反映,該班列車車身都是黑的,一條條的黑線掛在原本潔白的車身上「像女生哭花了眼線」;此外整車座位都是反方向,不知是不是因為準備時間不夠所以不處理,旅客都很錯愕,不少人還暈車。旅客表示,台鐵加班車完全不清潔整理就直接繼續載客,「有點像是餐廳為了多接客人、多翻桌,就不清桌面,直接讓下一桌客人用餐。」本報詢問業內人士,了解到通常列車載客完畢之後,正常流程是:車子進到調車場;入庫時,會行經洗車機,由機器簡略清洗外殼;進到庫內後,再由清洗人員完整清洗一次;此外車廂內部也會整理清潔,並將座椅轉至正確方向。
你平常有沒事就愛摳挖鼻孔的習慣嗎?當心挖鼻孔挖過頭,恐會出人命!一名70歲老婦人,因為沒事就喜歡把手伸進鼻孔裡隨意摳挖,導致細菌沿著鼻腔進去,直搗海綿竇位置,引發細菌感染,當他開始感到不舒服就診時,整張臉「腫得跟豬頭一樣」,鼻腔內部滿是大小不一的破洞,連帶眼睛也受到傷害,視力活生生損失一半以上。開業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吳昭寬醫師,先前曾在《健康多1點》影音頻道中提醒民眾,沒事千萬不要自己亂挖鼻孔。原來他曾收治過一名70歲、擔任清潔工的婦人,因為平時太愛挖鼻孔,導致細菌循著鼻中膈、還有顏面的三角區,慢慢感染老婦人鼻腔的海綿竇,罹患「海綿竇症候群」,不但整張臉腫成豬頭、視力也毀了一半以上,一切就是亂挖鼻孔惹的禍。但如果不用手摳挖鼻孔,鼻孔內的「異物」要如何排出呢?吳昭寬解釋,鼻屎的出現,是因鼻腔乾燥造成有髒東西、分泌物黏附在鼻腔,平時可利用洗澡時所產生的熱蒸氣,軟化鼻屎塊後再排出,或是用棉花棒沾溫的生理食鹽水,輕輕把鼻屎從鼻腔移除;除了上述兩個方法,也可使用洗鼻罐搭配洗鼻鹽,也是清洗鼻子的正確方法。不過洗鼻子也是有訣竅的,吳昭寬提醒,有習慣洗鼻子的人,切記洗鼻子的時候,要用嘴巴呼吸,不要載洗鼻子的時候吞口水,以免不小心嗆到。一開始洗鼻子的時候,建議緩慢加壓,以免水流太猛會嗆到,甚至造成鼻腔黏膜受傷;而兩邊鼻孔輪流洗完後,先將鼻腔內水分初步擤乾,觀察半小時後,可再歪頭換角度,幫助鼻腔殘留水分流出。
一名人妻透露,今天早上開火煎了個蛋餅,沒想到竟遭到婆婆大罵,原因是廚房整理清洗乾淨過後,要到除夕才能再開火使用,且第一個使用的一定要是家中輩分最大的人,讓她相當傻眼,直呼「我活到快30歲還真的沒聽過這個傳統。」一名人妻在「匿名公社」發文透露,自己今天早上煎了個蛋餅,沒想到卻遭婆婆大罵,聲音大到連老公、小孩、大小姑都醒了,她也透露被罵的原因,「理由是我弄髒了她洗好的廚房,所以廚房洗乾淨我們不能用?一定要她第一個用?一定要到除夕煮拜拜才能開火?」人妻表示,大姑得知後稱「過年前廚房洗好,第一個用的一定要是家中輩分最大的,且還要等到除夕當天煮拜拜要用的食物才能使用」,這些都是傳統,還笑她娘家沒教好;人妻表示,隨後自己被逼著把廚房全擦過拖好地板才上班,還差點遲到,讓她心情超差,之後也打電話給娘家,媽媽表示從沒聽說過這些傳統,奶奶也覺得根本是在瞎說,讓她直呼「我活到快30歲還真的沒聽過這個傳統,真的有這種傳統嗎?」她也透露,先前沒有和婆家人同居過,是因為去年公公生病,他們才搬回來的。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活了50幾年第一次聽到」、「難為你了!」、「記得都給婆婆自己用~吃外面吧」、「好奇是哪裡人...有這種奇葩規矩」、「這只是個開頭,之後應該會沒完沒了」。一名人妻遭到婆婆大罵,原因是廚房整理清洗乾淨過後,要到除夕才能再開火使用,且第一個使用的一定要是家中輩分最大的人,讓她相當傻眼。(圖/翻攝匿名公社)
出門在外,最怕突然尿急,卻找不到廁所的窘境。嘉義一夜市的路中央放置了1個告示牌,上面寫著「WC,廁所10元,阿元彈珠台」,引發了許多網友的討論,有網友認同此做法,認為廁所若有定期清潔,可接受「使用者付費」,但也有人覺得,夜市管委會應該要規劃廁所,不該讓蠅頭小利破壞遊客的興致。臉書社團「綠豆嘉義人」日前發布1張照片,並寫下:「文化路商機無限」。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嘉義文化路夜市的路中央放了1塊看板,上面寫著「WC,廁所10元,阿元彈珠台」。據當地人表示,原本大家逛夜市時尿急,會到旁邊的電動遊戲場借廁所,但該店在2021年9月時歇業,讓眾網友感嘆「文化路的類公共廁所倒了」。而為了因應有些民眾會有上廁所的需求,最近出現了10元廁所,有些人認同此做法,認為打掃廁所也不是件輕鬆的事情,願意接受使用者付費,網友表示,「我還蠻贊成使用者付費,畢竟打掃洗手間,也不是件輕鬆事」、「如果有清洗,保持清潔的廁所,我覺得一次$10很合理」、「有人定時打掃乾淨的話合理」。有些人則建議夜市管委會可以建設公廁,「建議文化路的管理委員會整理附近可以上廁所的地方,莫讓蠅頭小利壞了遊客的興致」。也有網友說附近的文化公園有免費的公廁,環境也很乾淨,附近也有麥當勞跟中油,但也有人覺得公廁距離太遠「有可能走到那邊,塞攏挫出來啊」。
新年伊始,各家飯店、餐廳都大顯身手推出應景菜色迎接團圓年節,像是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遠東Café自助餐廳即日起至3月2日,便推出期間限定「寶島好食節」台灣美食活動,由主廚黃仁人精選台灣各地經典料理,囊括酒家菜、節慶佳餚與地方小吃,例如鮮鱸五柳枝、魷魚螺肉蒜、封肉藻翅、鯧魚芋頭米粉、馬祖老酒蛋麵線、甕窯雞、紫蘇蚵嗲、手工肉臊芋丸等特色名菜,讓許多返鄉過年的海外遊子一解思鄉情懷,自助餐每位1,580 +10%元起。蒸點餐檯推出雲林北港小吃「家鄉手工肉臊芋丸」,將新鮮芋頭刨成籤後與地瓜粉、太白粉拌勻蒸熟,散發清甜芋頭香氣。(圖/台北遠東香格里拉提供)這幾年台菜逐漸受到青睞,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首度以「台灣味」主題推出的「寶島好食節」活動,由主廚黃仁人精選自己喜愛的私房台菜,從前菜、黑白切、熱炒、湯品、蒸點、炸物、麵飯粥到甜點,無論是宴席菜或是懷舊小吃都涵括其中。像是日治時期的酒家菜是台菜文化之一,融合了閩南、廣東、日本料理,其中尤以福州菜為主調,經過時間推移,至今仍流傳下許多經典名菜,而曾長住台中工作的他,當時亦深入鑽研各地傳統佳餚,例如50年代阿嬤的古早味-家鄉手工肉臊芋丸、彰化清蒸肉圓、北港生炒鴨肉羹、澎湖海菜煎餅、蒜苗客家鹹豬肉、宜蘭卜肉等,帶食客用美食暢遊台灣。「魷魚螺肉蒜」。(圖/台北遠東香格里拉提供)「敲鑼限定 甕窯雞」。(圖/台北遠東香格里拉提供)在台式鍋炒餐檯中則有不可錯過的「鮮鱸五柳枝」,主廚選用新鮮鱸魚代替刺多的虱目魚,炸至外酥內嫩後,再調製五柳芡汁,其中包含香菇絲、紅蘿蔔絲、黑木耳絲、筍絲和金針花,淋在外酥內嫩的魚肉上,提升了料理的滑潤度及口感;湯品當然得提一提代表菜「魷魚螺肉蒜」,台灣早年在戰爭結束後物資缺乏,能到酒家用餐或宴客相對是件奢侈的事,這道菜使用泡發的魷魚和香菇、以米酒泡過的開陽與蒜白爆香,加入罐頭螺肉、罐頭湯汁和雞高湯文火慢燉,最後加入蒜苗、紹興酒與胡椒粉調味提鮮,甘美鹹香又誘人。NAGOMI 和食饗宴有多種生魚片可享用。(圖/欣葉提供)「炙燒冬旬魚白雪造」造身。(圖/欣葉提供)另外欣葉國際餐飲旗下的「NAGOMI 和食饗宴」Buffet餐廳,則在迎來新年之際,持續探尋山海大地珍味,由漁港直送的季節漁獲,在本季化為入口細緻的「小皿旬魚丼」散壽司、「炙燒冬旬魚白雪造」造身、「冬旬魚首霜降清汁」汁物等,將細膩又韻味十足的「海味」特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視覺高雅、調味清新的先付(開胃菜),本季推出風味鮮明的「冬旬魚昆布締」,選用當日捕撈的漁獲,以鹽、清酒細心清洗處理後,再用北海道昆布包覆魚身,藉由傳統昆布締手法低溫熟成,濃縮並增添魚肉的鮮味與旨味;另一道「炙燒冬旬魚白雪造」造身(即刺身),本季以山藥搭配漁港直送的烏魚、白腹鰆等現流魚做變化,山藥泥還以玫瑰鹽調味,與昆布締生魚片同食,增加不同的滑順口感。「豚隔膜時蔬燒」。(圖/欣葉提供)「山珍」則蒐羅可溯源履歷的台灣精品豬肉「究好豬」,將肋條(肋間隔膜肉)變身為滋味飽滿的「豚隔膜時蔬燒」,肋間隔膜肉位於排骨內側胸骨處,一隻豬僅約有80克的分量,口感略帶嚼勁的肋間隔膜肉以日本進口白味噌醃製一晚,燒烤後以胡麻醬提香,並搭配根莖類時蔬,是道色香味兼具又彰顯師傅對火侯掌控的料理。甜點則精選本季盛產的草莓製成「草莓優酪慕斯」,為餐檯及味蕾帶來一抹酸甜。即日起限量推出至2月底止。
除舊佈新迎兔年,網友熱搜得大掃除撇步中,驚見「洗面乳除廚房油垢」秘招,CTWANT請到多名專家針對最難清潔的廚房及浴室指點迷津,就洗面乳秘招認為「根本是扯淡」,而去霉油垢最有力的神器,專家們不約而同大推2物「小蘇打粉+白醋」。日前有網紅分享「洗面乳除瓦斯爐、抽油煙機油垢」,不僅有效去油,洗完還帶有淡淡香味,形容是「被洗面乳耽誤的居家清潔劑」,引起不小的討論。總管家家事清潔經理謝莉婕也親自嘗試,她認為與小蘇打粉相比,洗面乳的成本較高,且清洗時會起不少泡泡,需要留意泡沫覆蓋爐心導致受損,若不是洗面乳過期再利用,恐怕不划算,也並非最佳解方。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認為網路宣傳洗面乳刷廚房油垢是帶壞社會風氣,一來不符經濟效益,二來需要大量使用,若人人都如此,會造成嚴重環境水汙染。(圖/翻攝美妝界的尖叫雞G老闆編哥臉書、郭紀子提供)「根本是扯淡!」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一開口就痛批這種訊息是誤導大家、帶壞社會風氣,他直言,洗面乳能否清潔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不環保也不經濟,「如果全球都拿洗面乳清各種油垢,環境會破壞到什麼程度?」清潔要真正促進環境衛生,不要讓「清潔成為污染的開始」或者「清潔就是傷害身體的開始」。「市售清潔劑、洗面乳都是化學產品,對人體和環境都會造成影響,建議盡量使用小蘇打粉、白醋等產品,或是低汙染的肥皂來清潔!」郭紀子經營的景文物管公司,承包不少大型飯店、企業的清潔工作,他們用的都是天然無害的自製的清潔劑,像是小蘇打粉可用來對付油垢和發霉,還可除溼、除臭;白醋也具分解污垢的能力,可用於廚房與衛浴設備之清潔,都是隨手易買的清潔好物。郭紀子也提醒,市面常見清潔劑、消毒液,酸、鹼質不同,有的為了刺激消費,添加了許多不必要的香精,或是近年流行含抗菌成份的清潔劑,添加了不當化學成分,長期使用容易產生過敏、濕疹或是富貴手等現象。至於這些天然清潔劑該如何使用?信義居家就說,肥皂液與小蘇打溶液混合後,噴在充滿油垢的瓦斯爐、抽油煙機、廚房磁磚等油汙匯聚的地方,過一陣子後再擦拭即可;若是清洗抽油煙機濾網或瓦斯爐架,可以天然酵素加入熱水浸泡至少30分鐘,靜待軟化油汙後,就能輕鬆刷洗;鍋具上的焦垢則可先用醋和食鹽覆蓋放置一夜後,隔天將鍋子加水煮開,等鍋子冷卻後再清洗即可。關於小蘇打粉、醋、與水的比例,信義居家表示,沒有一定,通常油垢較多則會加入較多的小蘇打粉或再加肥皂,以溫開水溶解,她也以「鹼除油,酸除垢」口訣教大家,一般除油都用小蘇打水即可,只有排水孔、玻璃鏡面、焦垢等清潔時,才會需要小蘇打水再加入醋輔助。民眾在大掃除前可以先暖身,掌握訣竅由上而下、從裡到外打掃,以避免掃了又髒白做工。(圖/報系資料庫)烤箱與微波爐的油垢也常被忽略,21世紀不動產襄理董家菱表示,外殼髒污可以肥皂液加小蘇打溶液,對著污垢處噴勻,10分鐘後擦拭即可;烤盤則以2杯醋和1公升熱水混合浸泡1小時,即可清除黏滯的汙垢;內壁可以抹布沾醋或檸檬汁擦拭。除了油汙重地廚房外,另一個最令主婦苦惱的是廁所霉斑。其實,買大量的廁所清潔劑,不如使用天然除霉劑「醋加水」,用醋水擦拭廁所的牆壁和地板,可以有效降低發霉機率,還可以除臭。信義居家進一步說明,像是洗衣機水槽濕氣重,非常容易發霉,在洗衣機運轉的時候加入100ml的醋水清洗,就可以有效阻止發霉。小蘇打粉則適合清水垢,找回蓮蓬頭、水龍頭等金屬配件的光澤。地上的磁磚想要從泛黃變回晶閃閃,建議可使用氧系漂白劑刷洗,但漂白水及市售去霉劑都屬於味道比較重的清潔劑,通風不良的浴室,則可用75%酒精或醋噴灑取代。衛浴玻璃鏡面若是透亮晶,也會使清潔感加倍,信義居家提供撇步,可用餐巾紙充分吸收醋,直接貼在鏡子上,再附蓋上保鮮膜,擱置一段時間,頑強的水垢就能全部去除;沾過期牛奶的抹布、或用乾布沾少量白酒擦拭鏡面,再用報紙乾擦,也能使鏡面光亮如新,「記得最後不要再用濕布擦,否則鏡面會變得模糊,便前功盡棄了!」謝莉婕最後提醒,清掃工作前,應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觸,尤其是使用市售合成清潔劑或噴霧式清潔劑,更該注意戴上口罩、防護鏡,避免接觸皮膚、眼睛,甚至呼吸道危害。另外,除了肥皂、小蘇打粉、醋等無害物品外,千萬別任意將不同清潔劑混合使用,以免產生有毒氣體,也不要將清潔劑放入飲料容器中,避免家人誤飲;如果一定要用飲料容器裝,也要記得貼上標籤,著名名稱、用途、使用方式、注意事項。最後要注意的是,疫情許多人習慣用酒精消毒,噴霧劑或是沾有甲醇、酒精的抹布等易燃品都要遠離如瓦斯爐或者是熱水器等火源。
客廳是一家的門面,客廳整潔度,直接影響生活舒適度及客人的第一印象。CTWANT請到多名專家針對地板、地毯、家具、沙發及窗戶提供省時省力、清潔又兼具保養的方式,讓兔年開春第一要事大掃除就能事半功倍。21世紀不動產襄理董家菱表示,除塵打掃的大原則就是「由上到下,由內而外」,先從天花板、燈具與窗戶開始,將邊邊角角的灰塵、蜘蛛網給仔細撢落,要記得留意先將床、沙發等用布或報紙蓋住,以免灰塵掉落而弄髒,「若沒有按照大原則做,很可能不斷重複清掃工作,事倍功半、越掃越髒。」不少人會使用工作梯登高清潔天花板灰塵,總管家家事清潔經理謝莉婕就提醒,大掃除最容易發生的意外就是「高處跌落」,民眾效仿工人坐在工作梯上進行移動,殊不知一不留神或卡到家具物品便從工作梯上摔落受傷,「其實可借助伸縮桿,將不用的絲襪套在桿上清潔蜘蛛網;若非得爬梯,一定要有人扶梯,不要單獨施作,以降低跌落風險。」清潔天花板時,盡量使用伸縮桿,若要踩工作梯,則要有第2人在旁邊扶梯,才是較為安全的清潔方式。(圖/業者提供)對於窗戶清潔,信義居家則表示,先以抹布浸泡小蘇打水後,將濕抹布擰乾覆蓋在刮刀上,就可以輕鬆刮除玻璃上的髒汙,或是將白醋和溫水以1:5的比例調和成環保清潔液,除了可以將玻璃擦得乾乾淨淨,環保又不傷手;若玻璃窗戶表面有浮雕裝飾,亦可利用使用過的軟毛牙刷清除卡在隙縫中的污垢。紗窗紗門萬一碰到不能拆卸的,只要將報紙靠在紗窗上噴水讓它濕透、靜置5分鐘後撕除,即可將大部分的灰塵黏下來。「死角窗軌直接用濕抹布反而會越擦越髒!」信義居家也傳授秘訣,要先用筷子或鉛筆,將灰塵撈出來,再準備一張名片,將它折成貼合窗軌的大小,然後拿出不要的化妝刷、牙刷、烤肉刷,「先掃再擦,更乾淨。」客廳清潔更是大掃除的重頭戲,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表示,沙發與傢俱的清潔方法需視材質而決定清潔方法,一般來說都是先以乾布將灰塵處理後,再以清潔保養。木質及皮革沙發先去除灰塵,再用家裡的食用油和白醋以3:1混合,或食用油及檸檬汁2:1混合來擦拭;布沙發沾到污點時,必須立即以抹布或舊牙刷沾肥皂輕刷,再用水擦拭。地毯清潔方面,可以小蘇打粉覆蓋整張地毯,並靜置1小時後,讓小蘇打粉吸收濕氣及除異味髒污,再用吸塵器吸乾淨。郭紀子表示,平時沾到髒污時,就應該立刻用清水擦拭,以免乾了後污點不易清洗。如果已有擦不掉的髒污,建議可用檸檬汁或醋與熱水調和來擦洗看看。最後來到地板清潔,謝莉婕針對木地板與大理石地板做說明。木地板清潔可用靜電拖把和吸塵器先把灰塵吸起來,再用平板拖微濕拖過,以避免細小尖銳物刮傷地板,「木地板和木家具最怕潮濕,清潔時注意不要使用過多水分,並須同時開窗或將電風扇、冷氣打開快速風乾。」噴霧劑或是沾有甲醇、酒精的抹布等易燃品,都要遠離火源;也不要隨意將清潔劑倒入飲料杯中,以避免誤飲。(圖/業者提供)大理石地板同樣在擦拭前先用靜電拖把和吸塵器吸過,預防刮傷,接著可用清水清理,「建議多換幾桶水,並在水桶下方墊一塊布,濺水時可以馬上擦拭,以防老人、小孩經過時滑倒。」謝莉婕也強調,大理石地板或大理石桌面清潔,最後還要用讓它快速晾乾,以避免在石材上留下水痕;若已有水痕,就必須使用研磨機拋光才能洗掉,相當麻煩。謝莉婕表示,使用平板拖的好處是它的布料遇水後,水分含量少,對於怕潮濕的木地板和怕留水痕的大理石地板都相當適宜。她也提醒,木頭和石材表面都有毛孔呼吸,若有鋪地毯,建議定期把地毯拿起來,「因為地毯下悶久了易潮濕,久了會使地板出現色差。」最後她也叮囑,大掃除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沒辦法一步登天,一定是分多次慢慢整理;還有,搬大型家具時一定要有旁人輔助,除了避免家具刮傷也能減少自己受傷的風險,搬重物的姿勢一定要一腳前一腳後的蹲下,不要以彎腰的方式拿取,恐造成腰部拉傷,如此一來,才能順順利利趕在過年前完成家中除舊布新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