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院修法逾10年仍不准重機上國道 王國材:現階段不適合
立法院在10多年前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條文,規定大型重型機車可上國道,但交通部至今仍未依國會決議開放,引發機車團體日前到交通部抗議。交通部長王國材28日表示,要等到重機族在道路上行為如果慢慢走向大家期待行為,再來評估是否開放。立法院在2011年通過通交條例第92條修正案,規定汽缸排氣量550立方公分以上大型重型機車,得依交通部公告規定之路段及時段行駛高速公路,但交通部聲稱「社會仍無共識」,至今未開放,引發外界質疑,行政單位為何能籍口民意,違反我國最高民意機關立法院的決議。中華民國大型重機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等民間團體,26日下午包圍交通部抗議,爭取大型重機上國道、停放機車格,以及廢除內側車道禁行白牌機車和兩段式左轉。王國材28日南下高雄出席「SEE THE FUTURE未來港灣峰會」受訪時表示,重機上國道是個討論非常久議題,雖然立法院已經通過,但此案是授權交通部執行,目前開放國3甲線行駛試辦,但發現大型重車的駛駕人對於行車安全距離、行車安全間隔的意識不足,經過評估,認為現階段仍不適合讓重機上國道,「除非重機族在道路上行為,如果可以慢慢走向大家期待的行為,我們再來評估。」

旅宿業何時開放移工? 勞動部:優先從國內擴大就業
國內旅宿業嚴重缺工!日前交通部觀光署預估國內有8000職缺,尤其是房務、清潔等就占了大多數,業者因此多次呼籲政府開放外籍移工投入旅宿業。如今勞動部本周將繼續討論此議題,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表示,原則上還是要先從國內擴大就業,包括中高齡及二度就業婦女部分要再持續努力。呼應業者多次呼籲政府開放外籍移工投入旅宿業,近日傳出行政院已點頭,有望在11月上路。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也指出,已有初步方案,但許多細節還要與勞動部討論。觀光署則透露,外籍生也是重要勞動力來源,會擴大進用。不過勞動部長許銘春此前回應,觀光署對「專案媒合成效不佳」、「薪資條件不足」、「挑工及可能影響中高齡及二度就業婦女就業」等疑慮尚未完全釐清。陳明仁解釋,上周觀光署署長周永暉跟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見面,關於旅宿業希望開放移工,從行政院、勞動部到交通部,大家一致認為還是要先從國內擴大就業、優先保障國人就業,包括中高齡及二度就業婦女部分再持續努力。至於是否開放服務業,尤其是現階段的旅宿業移工,陳明仁表示,觀光署後續已經把他們評估報告送到勞動部,也已經解密,勞動部會先請專家學者提供意見給觀光署,讓整個評估報告可以更完整的蒐集和處理,接著才會再召開會議討論。陳明仁也補充,目前還沒有召開會議的時間表,不過上周2位署長見面後,大家都有一些看法,大致上方向沒有特別問題,正在敲專家學者會議時間,希望12月中旬以前可以召開專家學者會議,將相關意見提供給觀光署。

更安全的路不能走 大型重機包圍交通部…要求「停止車種歧視」開放上國道
大型重機上國道已三讀通過12年,交通部至今卻仍以觀感取代科學、模糊的民意凌駕明確的法律,以及各種似是而非理由,拒絕開放大型重機合法使用高速公路。為此,民間團體今(26日)發起「國道安全,還我路權」包圍交通部活動,要求交通部停止車種歧視政策。發起人之一的「通勤者之歌」,在活動提出3點訴求,立即依法開放大型重機上國道、開放大型重機停放機車格,並由車主決定停放機車或汽車格、廢除道安規則第99條內側禁行機車條款,白牌機車不需強制兩段式左轉,開放白牌機車行駛快速道路。通勤者之歌指出,以行駛台北至宜蘭為例,雪隧道路筆直且照明良好,機車使用者卻被迫使用效率低落又充滿危險的北宜公路、舊蘇花公路,而交通是國家發展根本,此舉不僅不利區域發展,也不利國際觀光。他強調,大型重機上國道是基本的遷徙自由人權,高公局主張6成民意反對大型重機上國道,但高公局1年只做1次民調,且國內有7成民眾不知道大型重機上國道已在立法院三讀通過12年,質疑民調可信度不高及高公局沒完善社會溝通。通勤者之歌日前安全穿越雪隧,打臉官員重機在長隧道會窒息說法。(圖/翻攝自通勤者之歌臉書)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黃柏岳則表示,交通部的車種歧視政策,把機車排除在主要運輸系統外,讓機車在容易有車流交織、違規、併排及突然開車門的最外側道行駛,再以安全的名義用禁行機車、強制待轉壓迫機車使用者,怒斥錯誤的車本交通政策導致塞車等交通亂象,汽車體積更大卻常常只有1人,交通部應歸還機車路權,提升道路安全並解決塞車問題。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批評錯誤的車種歧視政策,導致更多道路危險發生。(圖/翻攝自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通勤者之歌也批評交通部對不同用路人差別待遇,機車及大型重機的權益呼籲一直沒被交通部重視,交通部卻只為計程車駕駛載客方便,在短時間內取消道路違規記點;若交通部依然沒有善意回應,他們會在體制內爭取最大民意並向交通部施壓。事實上,民國102年開放大型重機上快速道路就有血流成河質疑,但數據顯示102年至110年的9年期間,大型重機在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及市區高架道路的A1事故死亡件數只有10件,相對的,大貨車近10年每10萬輛死亡人數單年最低也高達13.77人;開放大型重機行駛同樣屬封閉道路系統的高速公路會造成危險,顯然站不住腳。高公局先前以「伸縮縫」及「強風管制」為由否決大型重機上國道。(圖/翻攝自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這數據也打臉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如果重機先在快速道路走到大家能夠放心,我們或許再討論(上國道)」說法;高公局先前以「伸縮縫」及「強風管制」為由,否決6千人連署的開放大型重機上國道要求也令人莞爾,因為不僅快速道路,就連普通道路橋樑也有伸縮縫,許多大型重機通勤族也經常行駛在有強烈風勢的台61線西濱快速公路,卻幾乎不見有風勢造成大型重機車禍事件。

禁團令解除1/王國材力保旅行業放手攬客 業者無奈:不限額但機位有上限
兩岸「禁團令」將於明年3月1日解除,旅行社終於可「合法」出團到大陸旅遊。據CTWANT記者調查5家上市櫃及大型旅行社,3月份赴陸旅遊團收客數超過2400人,以張家界、九寨溝、江南等遊程最熱銷。「雖每日出團名額無上限,但機位有上限啊!」一名業者告訴記者,兩岸50個航點目前僅恢復1/4,大家都在搶機位,兩岸旅遊復甦速度得看明年總統大選結果。據交通部觀光統計和業者說法,台灣約有4,000家旅行社,其中9成過往有發團到大陸;2019年,台灣1,700萬的出境旅遊人次中,就有400萬人次是到大陸,像是一線品牌旅行社如雄獅、鳳凰、可樂等,大陸團體旅遊營收占比約15%,對各家對旅行社而言,解除長達4年的「禁團令」,對業績有一定回補。因此,交通部11月3日表示明年春節前將宣布解除赴陸旅遊禁團令,3月1日起旅行社即可組團前往中國大陸旅遊,旅行業者歡天喜地,速速上架相關產品攬客,沒想到才開心10天,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就說「初期每日限額2,000人」,令業者既傻眼又憤慨,交通部長王國材趕緊安撫滅火,「不用擔心,視需求調整。」23日接受質詢時再次承諾,「不管陸委會怎樣,不會讓解團發生!」「交通部長都說可以放心招攬客人,航空公司也逐漸加班復航,只要航空公司有給位子,都上架在賣了。」五福旅遊董事長許順富開心表示,幾個月前就提早準備了,飯店、車子、門票都要先作業。開放團客赴陸旅遊的人數到底有沒有限制,陸委會和交通部兩套說法,讓旅行業者無所適從。(圖/黃鵬杰攝)CTWANT調查5家上市櫃及大型旅行社,截至11月22日前,3月份赴陸旅遊團收客數已超過2400人。其中像是可樂旅遊就祭出兩波優惠活動搶客,已收約800位旅客;易飛網3~6月共收約900人;五福旅遊3月則收了400人,同時也表示,「目前詢問4~6月的行程相對3月更加踴躍。」會不會擔心每日出團限額問題?許順富說,沒想這麼多,既然叫大家安心去賣,應該不會有問題;但也有業者戰戰兢兢,「現在講歸講,但最重要是要看到施行細則的公文才知道具體該怎麼做」,「解禁政令細節尚未明朗,有部分民眾仍持觀望態度,處於詢價階段。」「距離明年3月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現在旅客猶豫期很短,數量要到明年較具體。」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預估全台旅行社招攬赴陸旅遊團,一天將有5000、6000人出團,「業者收客要收訂金、簽訂履行契約書,航空公司也會要求開票,如果到時因政策不確定性,造成不能成行,會衍伸相關消費糾紛,希望政府趕快說清楚。」「就算名額沒上限,但航班不足,也衝不出量。」旅行業品保協會兩岸事務市場推進部部長黃文卿就表示,雖然禁團令將解除,業者不用再以「參訪」或「自由行」名義躲躲藏藏招攬旅遊,但兩岸航班航點還是太少,中國大陸很大,疫情前兩岸有50個航點,現在只恢復1/4而已,大家都要中轉才能到達目的地,還包括一些歐洲航線沒有開,需要經由大陸轉到歐洲,互相擠壓,機位根本不夠,大家都在搶。昨天總統候選人登記截止,藍白合希望破滅。黃文卿認為明年大選結果對兩岸旅遊至關重要,兩岸和平,不只有望加速航點復航,也可望進一步擴大開放陸客來台。(圖/報系資料庫)黃文卿分析,台灣赴大陸旅遊不會受總統選舉影響,但會影響陸客來台的部分,總統大選結果等同底定未來兩岸政策,兩岸和平、陸客放行,大陸人口多,才會創造可觀需求,航點也才會擴充較快;若兩岸未來是悲觀,那開放的腳步就比較慢。台北市旅行公會副理事長柯牧洲也補充說,何止是陸客來台、航線復航,各個層面都會受到大陸當局的持續緊縮,經濟面勢必受到影響。目前台灣單方面解除兩岸禁團令,大陸尚未鬆口放行陸客來台旅遊,黃文卿認為,未來雙邊就兩岸航點恢復談判時,台灣可能會以陸客未放行為題,不同意航點復航,光靠台灣旅客也撐不起各航點需求量,因此預估2025年才會恢復至疫情前。疫情前接待陸客團來台觀光的台灣業者,在疫情期間轉作國旅,國門開啟後改為服務日韓、東南亞旅客,雖不致於喝西北風,仍期待回歸操作陸客團本業,「畢竟是駕輕就熟的專業領域。」多位苦等開放的業者一聽到總統大選敏感議題大多噤聲,「只能期待順利放開、不要限制,希望看到執政者創造有利安定的條件。」

台鐵人力吃緊!司機打地鋪只為搶假 王國材:年底改線上申請
台鐵近日傳出司機員人力吃緊而管控休假人數,導致有台北機務段司機員為了請假,自備睡袋到辦公室打地鋪排隊,只為隔天搶頭香請假。對此,交通部長王國材回應,已要求台鐵改善並改以線上申請方式請假。此外,台鐵也持續勸回打算優退的同仁,目前已有成果,王國材承諾公司化後不會出現退休潮。日前有不具名台鐵員工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投訴,指稱台鐵因司機員人力吃緊而管控休假人數,導致台北機務段的司機員要請假搞得像排演唱會一樣,有人甚至前一晚就帶著睡袋到現場打地鋪排隊,深怕沒假可休。對此,王國材今(19日)解釋,已請台鐵改善,年底就會改以線上申請方式請假,由於連假需要疏運,司機員人力吃緊,因此無法完全同意所有的請假要求,只能先核准前面的請假需求。不過讓司機員現場排隊真的非常不好,因此已請台鐵盡快改善。至於台鐵明年公司化掛牌後預計將有優退離職潮一事,王國材保證,台鐵局已持續向同仁勸說,並勸回了部分打算優退的同仁,目前看來明年應該不會出現提早退休潮。

赴陸限額惹議交通部急滅火 觀光股17日嗨翻攻漲停
旅行業疫後復甦持續看旺,再加上兩岸觀光交流露署光,包括鳳凰(5706)、寒舍(2739)、雲品(2748)等觀光股17日盤中10檔個股股價衝上漲停,而雄獅(2731)早盤以144元開出後,獲多方追捧,股價一度觸及156元,創8月中旬以來新高,最後收在155.5元,而山富(2743)則收在146.5元,雄獅仍坐穩旅行社股王寶座。雖然赴陸限額暫時有解,但業者仍認為,「明年總統大選結果影響兩岸能否和平,將是未來觀光業發展的重要關鍵!」觀光署今舉辦2023年台灣觀光高峰論壇,交通部長王國材重申明年3月起開放兩岸觀光,是交通部的方向,且前幾日業者擔憂赴陸限額2000名的問題,他也強調將視業者需求調整人數限制規劃,讓旅行社營收再添動能,飯店業也同樣受惠陸客來台可望成長,觀光類股領頭齊漲,指數今盤中來到140.55點,漲幅逾4%,來到3個多月來新高。觀光類股買盤氣勢強勁,今包括鳳凰、寒舍、雲品、富野(2736)、亞都(5703)、夏都(2722)、洛碁(8077)、老爺知(5704)、燦星旅(2719)等盤中股價皆攻上漲停。此外正上演旅行社股王爭霸的雄獅和山富,雄獅收在155.5元,穩坐股王寶座。雄獅表示,受惠出境旅遊市場復甦,暑假和企業獎勵旅遊需求熱絡,營收已恢復至2019年疫情前8成5水準。若以目的地分析熱門旅遊區域,日本、歐洲表現最為亮眼,歐洲線整體營收也已恢復至疫前9成,而進入獎勵旅遊旺季以來,已承接數家大型壽險業、直銷業、金融業等企業MICE團大單,再加上郵輪旅遊暑期銷售暢旺,皆為營收挹注強勁動能。展望後市,雄獅表示,跨年與春節假期將延續出遊熱潮,目前春節旅遊商品銷售賣況已近7成,訂單能見度已到明年暑假,預估整體成長動能將延續至2024年,對未來營運展望保持樂觀。雖然赴陸限額爭議已緊急滅火,但旅遊業對總統大選仍有隱憂。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指出,兩岸關係愈來越差,陸客來台限縮,接著碰上疫情,兩岸旅遊中斷,疫後政府一直不肯直接恢復兩岸旅遊。「兩岸關係不好、什麼都會斷!」李奇嶽擔憂,唯有改變台海緊張局勢,讓兩岸恢復正常對話,從業人口超過百萬的航空、旅遊、陸運、餐飲、紀念品、特產店與農產業者等,才都能恢復正常營生。

台鐵勞資協商突遭交通部推翻! 交通部長透露全因這原因
台鐵公司將在明年元旦正式掛牌,交通部、台鐵局與台鐵工會相關子法協商持續進行,台鐵企業工會15日指控,前天與交通部的協商遭「突襲」,推翻原本討論好的版本,揚言用非常手段表達不滿。交通部長王國材今表示,工會想把「企業工會」寫入組織章程,這在國營事業裡沒有前例。台鐵內部有台鐵企業工會與台鐵產業工會2個工會組織,人數較多的企工拿下全部3席勞工董事,也負責與官方的公司化協商。台鐵企工昨指控交通部在14日的「國營台鐵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籌備董事會議」中,原本要討論勞資已達成共識的公司章程與相關子法,但遭交通部突襲,會前5分鐘才表示要按照交通部內的版本核定,最後交通部未闖關成功,企工也揚言採取非常手段抗議。王國材今在立法院受訪時指出,在台鐵公司章程、相關子法的協商過程,有包括交通部、行政院等各單位意見,請工會針對每一點再仔細思考,包括要不要把「企業工會」變成唯一對口?王國材說,所有國營事業都會與工會對談,對口單位一般都是企業工會,但從來沒有把一個企業工會寫在上面,這些在國營事業組織章程上都有範例可以參考,請工會了解這狀況。他表示,若是在其他溝通過程中,影響不是很大、或跟其他國營事業不同的地方,仍可以酌予解釋調整。

台鐵明年元旦公司化 工會轟交部突襲不認帳:不排除採非常手段
台鐵2024年元旦將改制為國營台鐵公司,台鐵局昨(14日)召開籌備董事會第二次會議,討論經工會與台鐵局已達成勞資共識之公司章程與相關子法。不過,台鐵企業工會今(15日)痛批,交通部搞突襲齷齪手段,突然說要按照部內版本核定,呼籲交通部應遵守誠信原則,否則工會不排除採取非常手段。台鐵企業化爭議不斷,台鐵企業工會今日透過聲明表示,台鐵局昨籌備董事會討論公司章程和相關子法,不料交通部竟搞起齷齪的突襲手段,突然表示交通部要按照部內版本核定,無視勞資雙方多次的子法協商共識,一切都是交通部說了算,根本是翻臉不認帳,完全沒有誠信可言。工會指出,公司章程事關未來經營與方向,更涉及台鐵員工權益,3位勞工董事當場提出反對意見,指交通部此舉不符公司法相關法令與程序,成功捍衛員工權益。工會向交通部喊話,台鐵公司化已走到最後階段,呼籲交通部仍應遵守誠信原則,否則將招致工會採取非常手段,屆時請交通部主事者自行負責。另一方面,台鐵先前預估,明年上半年總申請優退離人數有1300人。沒想到,離職潮還未來襲,本月6、7日297名司機員參加升資考試,直接造成近99班車停駛,人力缺口問題立刻浮現。台鐵產業工會質疑,考試就能造成機關停擺,員工與民眾都受害,交通部長王國材及台鐵局長杜微應出面道歉。

赴陸旅遊團解禁但恐限名額 旅行業傻眼炸鍋
交通部日前宣布明年3月1日解除赴陸旅遊禁團令,各旅行社紛紛推出旅遊商品搶客,並持續規畫更深度的行程,但陸委會主委邱太三13日在立法院表示,維持8月時的規畫,赴陸旅遊每日有2000人的限制,再度讓旅行業傻眼,批評一個政府兩套說法,希望政府趕快把規定說清楚,且報名成團已至少上萬人,收單的旅行社將面臨嚴重的旅遊糾紛。我國去年10月13日解封邊境,一併解除旅遊禁團令,唯獨繼續限制大陸旅遊。旅行業爭取解除超過1年,交通部終於在11月3日宣布明年3月解除禁令,旅行業可開始準備,並販售3月1日之後的大陸旅遊產品,當時官方沒有說明是否有每日限額。邱太三13日在立法院被立委問及此議題時回應,仍會照原先規畫的方向進行,意即每日赴陸旅遊團與接待陸客,各有2000人上限。消息一出,再度讓旅行業傻眼。「這應為8月時的方案。」王國材回應,限額與否還要與陸委會討論,兩岸恢復健康有序的交流一直是政府的立場,也朝向這樣的目標來進行規畫。他表示,旅遊業者可以先準備,屆時也會找他們討論,參考準備或攬客情形規畫相關細節。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公關主任李奇嶽表示,解嚴之後就沒有對旅遊業做過初團人數限制,真的要談要對等,台日旅客相差5倍、台韓旅客相差2倍,卻從沒有人說要去限制,業界只希望政府趕快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現在的做法業者是不認同的。李奇嶽說,交通部宣布禁團令明年3月解除後,各家旅行社已開始提出行程讓民眾選購,大型旅行社有些產品還銷售一空,前天陸委會突然說可能要每日限額2000人,「業界反彈很大」,政府兩套說法讓大家無所適從,對旅行業傷害很深。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初估,明年3月報名成團並收訂金開票的旅客至少上萬人。若政策決定限制名額,已經收單的旅行社將面臨嚴重的旅遊糾紛。

又轉彎!交通部擬恢復併排臨停記點 近日重新預告
6月違規記點新制上路,引發職業駕駛不滿,交通部修法放寬上下客貨及騎樓違停等情形,暫緩記點仍要罰款。13日預告修法草案,但遭到民眾反彈,交通部昨撤回預告,檢討後擬恢復併排臨停要記點,近日將重新預告;交通部在短短幾日態度數度轉彎,路權團體怒批政策倉促草率。計程車工會說,上下客得避開路邊停車格,十分無奈。6月30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施行上路,民眾檢舉項目增加13項,其中上下客貨違停及騎樓停車均需罰款並記1點,衝擊計程車、貨運駕駛生計,上個月底到交通部抗議。交通部11月6、7日相繼邀集相關工會座談後,部長王國材公開表態,配套措施10%黃線未完成前,暫緩記點但要罰款。但政策轉彎引發行人、路權團體的不滿,9日舉行記者會痛批交部政策朝令夕改,要求王國材下台。交通部當天仍宣布,在各縣市黃線、專用車格等配套措施完善前,包括上下客貨違規臨停,路口、公車站10公尺及併排等臨停上下客、騎樓違停等,暫緩記點但罰款照舊。交通部13日預告修正草案,未料民眾反對併排臨停暫緩記點的意見湧進交通部,因行人地獄失去3歲女兒的余爸爸在臉書PO文批評,修法是強度關山。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也發聲明提出3點訴求,包括要求交通部撤回,檢討決策過程、懲處相關人員,並召開公聽會與各用路人及民團討論違規記點法規。僅一天時間,交通部緊急在昨下午收回預告。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林福山說,修法預告是要聽取外界意見,大家對於併排臨停影響道路有較多意見,內部重新檢討後,近日會重新上架預告草案,上下客貨在路口、公車站10公尺臨停暫緩記點仍維持,不影響11月底實施時程。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代表羅宜批評,交通部沒有完整規畫路側設施、標誌標線,放任民間彼此角力,把矛盾壓力拋回民間,記點新制上路4個月,還沒看到事故率的變化走向就暫緩,政策須通盤考量,不是誰喊什麼就做什麼,交通部政策過於倉促草率。北市計程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發言人李威爾說,至少路口、公車站10公尺內能臨時上下客,但乘客指定地點,若在機車格和汽車格位旁邊就變成併排,只能改在前後500公尺處上下車;立法院也要重新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檢討民眾檢舉項目,從源頭解決問題。

高雄捷運林園線動土 鄭文燦:系統路網最關鍵的一步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14)日出席「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小港林園線土建、機電及軌道工程聯合動土典禮」時表示,高雄捷運建設正在一個關鍵時刻,今日動土的小港林園線將與紅線串接向南延伸,除能整合既有之高雄捷運紅線、向北延伸的岡山路竹線共同營運外,並與高雄環狀輕軌及正在緊鑼密鼓籌辦的捷運黃線成為完整之軌道運輸路網。而小港林園線的啟動,為高雄大眾捷運系統形成路網,邁出最困難、最關鍵的一步。今天出席典禮的除了鄭文燦外,還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交通部長王國材、立女林岱樺、賴瑞隆及高雄市議長康裕成,並由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郭林堯副局長簡報捷運小港林園區線規劃。鄭文燦表示,小港林園線在推動過程中面臨諸多難題,包括經過三大工業區,管線複雜,需考慮工業安全、民眾期盼一車到底的交通模式,以及系統整合方面的挑戰,尤其是行政院於去年9月13日才核定綜合規劃,但高雄市政府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統包,展現市府團隊高效的執行力。鄭文燦指出,台灣的捷運建設從雙北開始,雙北捷運建設已經花了超過1兆元,陸續還有各自的計畫,都超過將近3,000億,其他四都也陸續在發展。陳其邁市長上任後,積極推進捷運建設,展現出規劃、進度、執行力兼具的優勢。鄭副院長進一步指出,行政院在大南方計畫投資高雄,主要是看到高雄的價值,如小港機場將投資880億提升為國際機場,進一步完善小港機場功能,使之更加便捷。

違停記點暫緩達共識 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要交通部:1週後給明確公告
交通部今年6月底實施的違規記點新制,在計程車、貨運公會等職業駕駛反對下,宣布暫緩違停記點措施,引發民眾憂心「大臨停時代」再現,開放路口、公車站10公尺內及併排停車,會造成車流交織、駕駛人視線不良,可能引發更多車禍。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則繼續向交通部喊話,呼籲1週後要有明確回應,不應受任何團體反對而中止先前共識。交通部原針對路口、公車站10公尺內或併排違停者,處罰款並新增記點1點處分與開放民眾檢舉,駕駛人1年內若記12點將吊照2個月,2年內扣照2次再違規記點吊銷駕照。但此措施引發職業駕駛不滿,認為衝擊生計,並於日前包圍交通部抗議。交通部日前與多個駕駛工會達成初步共識後,宣布協調地方政府在紅線路段劃設10%黃線臨停區。部長王國材今(8日)指出,目前除希望年底前完成每100到150公尺紅線劃設10%黃線臨停區域,也將討論臨停區等配套還未劃設完成前規劃暫停記點,本週就會跟警政署討論,希望配套做好再恢復記點,且違規罰款還是要繳。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理事長劉鴻樟則表示,工會支持交通安全改革,但事實是道路規劃沒做好,不是司機喜歡違規,如果道路規劃有做好駕駛仍違規,雙手贊成繼續嚴格執行記點。且駕駛只有反對路口、公車站10公尺內或併排違停,深怕被檢舉蟑螂拍照。劉鴻樟也對檢舉違停需3分鐘影片佐證說法,指出要真正認定違停事實,需從進入臨停區到離開時的整段影片,都必須能舉證有無影響道路交通安全,人車是否影響交通秩序。不過,王國材已表示,「沒有3分鐘影片這回事」,影片長短或其他條件仍需與警政署討論。

違停不能只靠照片檢舉 交通部:「記點制」暫緩實行
先前交通部頒布新規定,除限制路口、公車站10公尺停車外,同時也開放民眾檢舉。此舉引發計程車駕駛的憤怒,甚至職業駕駛組團到交通部抗議。為此,交通部長王國材6日與職業駕駛工會展開座談,初步達成3共識,分別是民眾不能僅靠照片檢舉,必須要有3分鐘以上的影片舉證,每個路段開放10%黃線臨停區域,第三點則是,在黃線臨停規畫區完成前,暫緩實施記點制。根據媒體報導指出,交通部為改善交通事故,先前祭出多項交通新制,其中包含路口、公車站10公尺內停車或併排違停,6月底起會遭記點,一年內遭記12點就會吊照2個月,兩年內遭扣照2次,在違規記點就會吊銷駕照。但由於現行路上的計程車招呼站嚴重不足,再加上國人過往習慣路口或公車站攔車,先前就有駕駛1個月內遭記7點,甚至有同一時間、地點載客遭檢舉2次,甚至已有駕駛遭記12點被吊照。由於新制涉及職業駕駛的駕照,因此該制度嚴重衝擊職業駕駛的生計,所以先前職業駕駛工會上路抗議。為此,交通部長王國材6日與職業駕駛工會展開座談,最終雙方達成3點共識。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理事長劉鴻樟表示,交通部已承諾會參考公會建議,積極與全台22縣市地方政府協商在道路每100至150公尺處畫設10%臨停用黃線,提供給職業駕駛上下客貨。其次就是,內政部警政署也同意,在道路臨停黃線尚未完成之前,暫緩實施記點制度,特別是在不影響人車交通安全的情況下,路口10公尺、公車站牌、並排停車等情況。最後就是,交通部同意,民眾在檢舉違規事證時,不能僅憑照片就完成檢舉,要有動態3分鐘的影片,且要有真正影響人車交通,才能算是舉發成立。交通部也表示,在臨停車位不足的情況下,實施記點制度可能會影響許多民眾的駕照,以及影響到職業駕駛的生計。,目前確實有朝在黃線臨停區劃設完善前、違停罰款不記點等方向討論,但相關初步方向仍待跨部會進一步討論。

擴大兩岸航點 王國材:13包機點可望變直航
交通部已宣布明年3月1日解除大陸禁團令,旅行社可組團赴陸旅遊,且能同步接待陸客,交通部長王國材6日再加碼透露,若旅行團夠多、運量穩定,現行兩岸13個包機航點可以發展成定期航班。旅行業者則吐槽,現在13個包機航點只限連假及醫療、人道考量可申請,規定沒放寬的情況下,如何培養旅遊市場?交通部顯然沒搞清楚狀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兩岸旅遊交流喊停已逾3年,旅行業多次向政府抗議,強調即使陸客團不來,也可以先開放我方組團赴大陸。今年3月,陸委會繼北京、上海、廈門、成都後,再開放10個定期航點與13個包機航點。交通部日前宣布,明年3月1日起禁團令正式解除,旅行社可開始販售相關旅遊產品。王國材昨在立法院受訪時說,明年春節前會宣布開放細節,旅行業者現在可以開始找飯店、地接旅行社、遊覽車等合作。被問到兩岸是否可以開放更多定期航點,王國材指出,旅遊業者初步認為包機航點足夠,若運量穩定可望變成定期航班,已交由民航局研擬,並請航空公司做好準備。王國材說明,現在的旅客大多是商務及探親需求,觀光客較少。後續要依照市場評估哪條航線需求較高,即使不在現行開放航點之內,其他航點只要有觀光需求,都不排除恢復包機或變定期航班。「交通部急著說開放,根本亂了手腳!」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理事長許晉睿指出,現行13個包機航點有條但書,是只能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慶假日申請,還有緊急醫療、人道考量等,平常日根本不能飛,這條規定沒有改掉,旅行社如何與航空公司合作包機?不解部長為何拋出這議題。另據統計,兩岸航班9月載客量僅6成左右,輕易拓點對航空公司而言,風險很大,必須視市場需求及運能狀況規畫新增航線及航班。旅行業者則認為,疫情前台灣往大陸有51個航點、每周890航班,現在只有15個航點、每周282航班,恢復率僅32%,航點和運能都不足的背景下,難以培養具規模的市場。

台鐵升資考試現人力不足問題 估明年1300人退離
台鐵2024年元旦將改制為國營台鐵公司,預估明年上半年總申請優退離人數有1300人。離職潮還未來襲,6、7兩日297名司機員參加升資考試,直接造成近99班車停駛,人力缺口問題立刻浮現,台鐵產業工會質疑,考試就能造成機關停擺,員工與民眾都受害,交通部長王國材及台鐵局長杜微應道歉。因應台鐵公司化,台鐵局指出,目前台鐵員工為1萬6326人,公司成立6個月內,員工依法可申請優惠退離,統計截至今年10月31日,申請2024年1月至6月退離978人。同時寬估明年1至6月,申請優退離人數約1300人,正全力慰留提出退休的員工,留任台鐵公司。台鐵產業工會批評,僅是舉辦考試就造成機關停擺、影響交通,凸顯交通部、台鐵局在調度人力有問題,台鐵長期疏於預備人力規畫,「王國材還有臉說影響最小」,明年公司化預期將有員工離退潮,交通部與台鐵局應嚴肅提出人力補充計畫。台鐵局表示,因應改制公司後人力調整,已研擬六項人力遴補及調整措施,包括加速今年鐵路特考933名錄取人員報到及訓練、明年1月招募180名部分工時人力,投入明年春節疏運。但台鐵產工祕書長朱智宇表示,今年台鐵編制員額缺口就有2775人,2020年至2022年離職多達994人,公司化之後預料人力變少,參加完訓練課程的員工取得證照後,工作量不僅增加,還必須承擔多一份責任,台鐵局卻沒給額外加給,誰想留下來?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台鐵目前人力不足且青黃不接,司機員考試就停駛也反映出應變不足,且公司化的發展不確定性,讓員工心存猶疑,建議台鐵說清楚公司化願景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