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女1個月內遭父親性侵4次 逃家求助:我不敢回家
北市1名父親將親生15歲女兒視為洩慾工具,去年在住處1個月內4次性侵女兒得逞,女兒因不堪長期受父親凌辱,憤而離家出走,並在男友陪同下報警。台北地檢署依4個強制強交罪起訴該名父親,並請求法院依照《兒少法》規定對該名父親加重其刑至1/2。起訴指出,該名父親與女兒同住新北市,明知女兒年僅15歲,尚未成年,為逞獸慾,去年4度對女兒性侵。去年1月底,該父親在女兒房間性侵她;2月3日晚間,又在女兒房間性侵她;數日後,在女兒姨婆房間內再次性侵女兒。2月12日下午,該父親又在女兒房間性侵她,女兒因不堪受辱,離家出走,翌日下午在男友陪同下,先後以自己及男友手機打電話向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泣訴自己遭父親性侵害,不敢返家。社工人員聞訊趕往協助少女,並協助報警處理,警方受理後對少女驗傷採證,將少女父親移送北檢偵辦。檢方調查時,該父親否認性侵女兒,但檢方依據少女體內採集到的檢體,與涉案父親DNA相同,認定父親性侵罪證明確,以該父親4次性侵女兒,請求法院分論併罰,並以該父親對未成年子女犯罪,亦請法院依《兒童及少年福利及權益保障法》規定加重其刑至至1/2。

擔憂疫情影響 印度婦帶7歲兒「居家隔離3年」…不准任何人進門
印度當地疫情雖然逐漸趨緩,但日前卻有消息傳出,一名婦人仍然堅持不讓自己的小孩出門,擔憂的就是小孩罹患新冠肺炎,甚至有消息指出,該名婦人從疫情爆發之初就不讓小孩出門,也不讓別人進屋,就這樣「居家隔離」整整3年。最近是一直到警方與社工人員介入後,該名婦人才願意讓小孩出門。根據《India Today》報導指出,這位居住在德里衛星城市古爾岡(Gurugram)的婦女,從2020年開始就不允許7歲的兒子出門,同時也不允許丈夫與其他人進入家門,其所擔憂的就是兒子會感染上新冠肺炎。一開始,丈夫是借住在朋友家,但是在看到妻子真的沒有開門的打算後,就只能無奈地在自家附近租屋棲身。在這段時間,他只能透過視訊電話與妻子、小孩通話。而妻子小孩的生活,主要是仰賴丈夫在外工作,由丈夫匯款給妻子,接著妻子再從網路購買日常用品與糧食。而由於近期印度疫情趨緩,丈夫幾乎每天告訴妻子「疫情已經結束」,希望妻子能帶小孩出門,也能讓自己返家。但妻子依舊堅持要等到兒子可以接種疫苗後才會出門。根據印度當地法令規定,接種疫苗最低年紀為12歲。丈夫聽聞後無奈,只能報警請求協助。最後警察與社福人員前往男子家中,企圖說服妻子開門,沒想到妻子卻已死相逼。一直到隔日,眾人才重新返回家門後,強行破門進入,之後又將男子的妻子與小孩帶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與心理治療。社福人員也表示,印度雖然在疫情期間曾使用線上教學,但在疫情趨緩之時,許多學校早已恢復實體課程。但在該名婦人的堅持下,小孩只能接受遠端視訊上課的方式,這也讓社福人員擔憂,長年只有與母親互動的小孩,身心不知是否有受到影響。

林國基揪同門送愛 謝麗金出手變「水姑娘」
知名設計師林國基昨(8日)號召同門謝麗金、No Name余荃斌、劉丞、游書庭,以及經紀公司艾迪昇工作人員,一同南下雲林送民生物資,讓85位獨居長輩在年後仍持續感受到溫暖。林國基表示:「偏鄉有許多邊緣戶無法申請政府補助,更需要大家幫助,因此邀同門藝人一起到雲林送愛。」謝麗金和No Name在探訪過程,幫一位阿公抹護手乳液,No Name指著謝麗金打趣對阿公說:「有水姑娘幫你服務,有開心嗎?」逗得長輩害羞微笑。謝麗金在塗抹過程,突然發現長輩手部有傷口,連忙告知社工人員,她難過地說:「他一個人住,受傷了也不知該怎麼處理,好不捨得。」隨後代表公司,致贈加菜金紅包。她後來得知,整個台西鄉的訪視業務,主要僅靠年輕的女站長維持著,大為感動,連聲大讚「工作人員真的都是天使」。劉丞、游書庭在旁陪阿公聊天、話家常,詢問有沒有吃飽、身體會不會冷,劉丞還熟練地幫阿公量起血壓,才發現對方手掌冰冷,游書庭見狀,連忙拿出暖暖包要給阿公使用,阿公好奇用途,游書庭邊解釋,邊將暖暖包塞進阿公手中,阿公卻反而關心起穿短袖的游書庭,頻問他「會不會冷」,讓游書庭直呼窩心。No Name聽及工作人員解釋,阿公被家人「忘記了」,才會一人獨居,No Name只覺得揪心,不禁想起自己高齡的奶奶,他說:「其實老人家要的很簡單,我奶奶雖然有時候會不記得我,但每次我跟她說話、抱抱她,她都會很開心,有互動的陪伴,對長輩最重要。」他表示,這次參訪後,感觸良多,也在思索著自己故鄉桃園是不是也有需要協助的長輩,自己是否能做一些事,做一些改變。林國基表示,自己的媽媽94歲,每年過年整個家族會有50多人齊聚陪伴她,媽媽曾說這輩子很幸福,也正是因為見到媽媽的幸福,才想讓更多老人也能有同樣的幸福。他年前與朋友一起贈送愛心年菜,看到偏鄉資源薄弱與獨居弱勢長者困境,內心更感不捨,因此集結愛心捐贈生活物資給長輩們,並表示日後還會持續邀集各界友人到雲林送愛,希望藉此引發更多共鳴,大家一起來關懷偏鄉弱勢長者。

醫定感動2/「父母雙亡」女童落寞被社工帶走 20年後一張皺紙條暖哭眾人
921大地震是台灣永遠的傷痛,那一夜,胸腔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醫院忙著救人,有患者前一分鐘還在喊痛、下一分鐘卻心跳停止,人世間的無常一直反覆發生,當時黃軒為了安慰一位父母雙亡的小女孩,留下一張寫著自己名字的紙條,20年後,這張皺巴巴的紙條竟然再次出現,也溫暖眾人的心。黃軒在去年9月21日時,分享這段令他感動的921故事,前一晚11點才下班的他,大地震發生後,休息不到3小時又趕往急診室幫忙救人,一個又一個傷患不斷湧入,有輕、有重,有從輕變重,其中一位小女孩吸引了黃軒的目光。她叫小可,被救護車送來的時候,年僅6歲的她,沒有哭、沒有驚慌、沒有喊痛,只有空洞眼神,頭和身體全佈滿瓦壢灰塵,聽說與她同住的大人,沒有一人生還,黃軒初歩檢查她的身體,很神奇的竟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接著黃軒忙著照顧其他傷者,一直到晚上,煮了一碗麵正準備稍微休息時,看到小可還乖乖的坐在床上,黃軒就把剛煮好的麵,到床邊跟小可一起分享。後來,小可似乎累了,有時依著黃軒,有時伸出雙手要黃軒抱。於是黃軒抱著她在急診室走廊到處看看,小可還是依然不說話,雙手環著黃軒的脖子,細白的小手有些冰涼,黃軒心中不禁歎息,無影的淚也在心裡滴落,因為剛剛已經有人告訴他,小可的父母確定已經身亡。第二天,社工人員準備帶走小可,小可忽然回頭撲向黃軒,黃軒蹲著安慰她說:「加油,社工姐姐會安排妳回家的!」想不到小可竟流淚了,而且終於開口說話,她說:「謝謝叔叔,叔叔你叫什麼名字?」黃軒隨手在紙條上寫上名字交給小可,接著小可就隨社工人員離去。太久了,黃軒早已忘了921那一夜的許多事。直到多年後的某一天,護理人員說門診外面有人說要找他,抬頭一看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孩,黃軒納悶「是哪裡來的廠商或業務代表嗎?」只見年輕女孩羞澀地問:「黃醫師,好久不見了……」接著從包包拿出了一張皺巴巴的小紙條,打開一看是「黃軒」兩字,原來小可長大後,憑著小紙條終於在20年後找到黃軒。小可趕在出國進修前,特地來完成了她從小的心願,她這些年的成長過程中,從沒有忘記尋找黃軒,讓黃軒非常感動她的用心。黃軒也感嘆:大人總以為小孩不懂事,可知道,小孩有時候懂得珍惜的真情,大人往往還比不上。外籍看護跟老爺爺之間猶如家人的感情,讓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相當感動認為是一種善的循環。(圖/翻翻攝楊大緯臉書)另一則急診現場,則是外籍看護與老爺爺猶如家人的動人故事。急診醫學科醫師楊大緯分享,一位90多歲的老爺爺被送到急診室時已經停止心跳,第一時間在救護車陪老爺爺就醫的是外籍看護,在她協助下,醫護人員透過電話連絡正在趕路前來的家屬,考量老爺爺年事已高,家屬明確表示不要急救,讓病人沒有痛苦地離開。楊大緯表示,老爺爺雖然長年臥床,但整體外觀保持得相當乾淨,看得出來受到很用心的照顧,這對「不健康餘命」高達將近9年的台灣人民來說,其實並不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外籍看護雖不是戲劇性地放聲大哭,但從頭到尾眼淚沒有停過,那持續又低沉的啜泣哭聲,感染了急救區每一個角落,旁人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那是真正發自內心深層的悲傷。外籍看護一邊拭淚、一邊以濃濃口音的中文告訴楊大緯,「我一開始先照顧阿嬤,阿嬤走了以後,接著照顧阿公,已經13年了。」儘管這是外籍看護的工作,但願意付出13年的時間,盡心盡力照顧兩個老人家,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這種超越國籍、超越血緣關係的忠誠度,是令人難以想像的。楊大緯相信,不管是雇主,還是已經逝去的兩位老人家,過去幾年來他們對待外籍看護肯定不會差到哪裡去,楊大緯認為善的循環確實以各種方式存在著,希望大家也都能成為這循環中的一分子。

外商主管找尪只愛「台大血統」 公職女挑伴「身高185」…他年收200萬差1公分GG
台灣社會陷入「不婚不生」的負面循環,政府都在想方設法找出解套,鼓勵青年男女勇於結婚、樂於生子,但有些人不是不想結婚,是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共結連理,其中涉及的因素眾多,可能是緣分,但也很可能是自己對「另一半」設定的擇偶條件過於嚴苛,可能會因此錯失良緣,難以終結單身。成立近38年的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過去幫忙許多未婚男女促成姻緣,但最近他們透露,有接洽到一些未婚男女,明明本身條件不差,要找對象並不難,但至今仍是單身,原來是他們開出的擇偶條件,讓社工人員也感到意外,想為其安排對象,都覺得很力不從心。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主任徐乃義對媒體表示,他接到數位未婚男女開出的條件,各個都很「特別」,從開出的條件不難想像,為什麼這些人至今還是單身。像是一名擔任外商經理工作,年收超過200萬的女性,條件很好,36歲了卻依小姑獨處。原來她家裡的爸媽都是台大畢業,唯一的姐姐也是台大畢業,在台大任職,分配住在台大員工宿舍,姊夫也來自台大;而姊姊生下第一個孩子,現在就讀台大幼稚園,因此她希望,自己未來的另一半也是台大人,這樣才能維持家族的「台大血統」。另外還有一名33歲、高考及格、身高156公分的公職女,自己身高不算高,但卻要求與她交往的男生,身高一定要185公分以上,且差1公分都不行,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本來想安排一名身高184公分,收入超過200萬元的科技人與她配對,結果被這個女生打槍,連身高差1公分也不願屈就。還有一名擁有清大碩士學歷,在新竹知名科技公司擔任副理,年收入超過600萬的男士,本來透過中心安排與一位身高168,體重53公斤的瘦高女生配對,兩人也都相談甚歡,但事後這位男子透露,女生不論外表、談吐、氣質都很好,唯一的「敗筆」就是體重不是他要求的45公斤以下,因此最後配對還是失敗,就為了體重數字不是自己想要的標準,最後還是繼續單身。

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 桃園一夜之間猝死9人
鋒面挾寒流南下,中央氣象局發布低溫特報,桃園從16日早上10點至今早,共發生9起疑似低溫猝死的事件,其中7人救護車抵達時已回天乏術、未送醫,以70歲以上男性為大宗,消防局指出,雖然無法確定與天氣是否相關,仍提醒民眾注意保暖,特別是年邁長輩要特別注意頭頸部,以免引發心血管疾病。社會局也啟動低溫關懷機制,辦理夜間關懷訪視及開設避寒站。根據桃園市消防局統計,從昨天早上10點至今天上午9點,共有9人OHCA,包括觀音78歲賴男、平鎮77歲吳男和40歲曾男、八德91歲徐男和55歲潘男、中壢78歲胡男和95歲宋男等,消防隊抵達時都已失去生命跡象,其中7人更已回天乏術,未送醫。消防局呼籲民眾注意保暖,特別是有慢性病、高血壓、三高族群和年長者,可戴帽子、圍巾等加強頭頸部保暖,避免冷風直灌。社會局也啟動低溫關懷機制,局長鄭貴華表示,為關懷桃園街友,特別安排南、北區2個街友外展服務中心指派社工人員,加強辦理本市列冊街友關懷訪視,發放暖暖包、禦寒衣物及防疫物資等,關懷街友身體狀況,並勸導有意願避寒的街友安排至臨時處所,她提醒,如有避寒需求街友可前往南、北區街友外展服務中心求助。鄭貴華也呼籲市民,如發現市場、車站、公園、地下道、土地公廟等地露宿的街友,可協助勸導前往南、北區外展中心避寒,或通報街友外展服務中心專線03-3395900(北區)、03-4353735 (南區)、社會局專線03-3350628或撥打1999,以利提供社工訪視、短期住宿、熱水盥洗、避寒物資等綜合性服務,讓街友在寒冬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0+7醫護也適用 返台快篩陰可上班
我國邊境第二階段解封預計10月13日上路,民眾返台可採「0+7」自主防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目前並未禁止醫護人員出國,未來0+7上路後,入境者只要快篩陰性即可返回工作場域,醫療院所也包括在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近來有接到第一線醫護人員詢問「0+7方案上路後,醫護人員是否可出國?」他指出,針對醫護人員疫情期間出國禁令,在前年(109)7月1日衛福部已經發函取消,直到現在都沒有重新啟動出國禁令,一直都是經過醫院同意就可以出國。羅一鈞說,很多醫護人員不敢出國,是因為醫院有人力考量,以及入境後需要接受居家檢疫,無法回去上班;如果10月中順利推行0+7之後,回台後自主防疫7天當中,只要快篩陰性,就可以和其他民眾一樣回去上班,上班場所當然也包括醫療院所。指揮中心109年2月宣布醫事人員出國禁令,限制醫事人員及社工人員「除會議、公務或有特殊原因經報准同意者外,不得前往指揮中心公布之旅遊警告、警示及注意地區」;同年6月再度發函,出國禁令於6月30日截止,但7月1日起,醫事人員及社工人員出國仍應報經所屬醫院同意。

唐寶寶不藍調4/一人照顧雙胞胎「阿嬤淚崩」 醫師嘆:別隨便勸家屬怎麼做!
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出現首位唐氏症演員,活出自己及融入社會,引來社會對唐寶寶新關注。CTWANT記者調查,台灣約有三萬多個唐寶寶家庭,因唐寶寶的照護復健及教育不易及承重,除有醫療社工人員協助醫療轉介,在全國設有47個據點的唐氏症基金會,則給予各項服務及就職輔導,以幫助唐寶寶融入社會。據唐氏症基金會資料,以前在台灣,生出唐氏症的機率大約是1/800,但隨著醫療及科技的進步,目前生出唐氏症的機率大約是1/1263,也就是約莫1263名新生兒中有1名唐氏症者,依此機率推估,台灣約有3萬多戶家庭育有唐氏症者,而唐氏症者的平均照顧時間達55年,醫療成本是一般家庭13倍北市聯合醫院婦幼分院婦產科蕭慶華醫師表示,生出唐氏症寶寶的原因絕大部分與基因突變有關,約佔了95%,只有4~5%和家族史有關,所以,第一胎生出唐氏兒,第二胎再生出唐氏兒的機會僅會稍微增加。雖然年輕孕婦也可能生出唐寶寶,但隨著懷孕年齡的增加,生下唐氏症寶寶的機率也會提高。根據研究統計,25歲孕婦生出唐氏兒的機率為1350分之一,30歲為900分之一,35歲增加到365分之一,到45歲時,生下唐氏兒的機會就高達25分之一,因此衛福部建議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進行羊水篩檢。 一旦發現胎兒是唐寶寶,又該怎麼做呢?奇美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柯獻欽在臉書寫到,「多年前,有一個阿嬤來看我門診,中午12點半才匆匆趕來,說給兩個唐氏症的孫子準備中餐,我詫異地問了一下,怎麼會是兩位?阿嬤一邊擦眼淚、一邊訴說著,媳婦懷雙胞胎,妊娠5~6個月時檢查出可能是唐氏症,但醫生說雙胞胎終止懷孕風險高,唐氏症也是可貴的生命…。」結果在醫師的道德勸說下,生下了唐氏症的雙胞胎,媽媽受不了照顧的壓力跑了,龐大的復健費用,爸爸須辛苦工作賺錢,孩子就只好由年邁的阿嬤照顧了。柯獻欽有感而發,他說自己絕不勸說家屬該怎麼做,動口說說容易,畢竟後來的照顧重擔都是家人在承擔,而病人自己也未必希望如此活著。可透過超音波檢查胎兒頸部透明帶和鼻樑骨,或是並抽取孕婦血液進行血清標誌分析,及早篩檢胎兒是否為唐氏症。(示意圖/報系資料庫)無論是意外或決定,蕭慶華醫師說,生下唐寶寶後需要明白,他們除了智能不足之外,有些唐氏症兒會有先天性疾病,如心臟、腎臟疾病等,也因此,當孩子出生後必須經歷一段長時間的治療與照護,醫院的社工人員會在寶寶出生後協助父母做適當的醫療轉介,並尋求相關機構的協助,例如唐氏症基金會可提供家長有關醫療以及照顧上的建議與幫助。目前唐氏症基金會擁有10間小型作業所、4間愛不囉嗦庇護工場,1家早療機構及3家成人日間照顧機構。唐氏症基金會依唐寶寶的年齡、家庭狀況、照顧者狀態等,提供早期療育、全日托安置、醫療復健、工作訓練、庇護性就業、健康管理、社區融合生活、急難救助等的不同層次的服務。例如會一對一協助唐寶寶職場實地輔導,持續追蹤就職後的狀況,讓烘焙、摺紙盒、貼標籤、包裝到商品販售等工作都由唐寶寶和身心障礙者一手包辦完成等,讓唐寶寶建立獨立自主的生活,並帶著尊嚴融入社會。

台南妻持菜刀殺夫一刀刺胸不治 社會局緊急安置2歲童
台南市東區今日驚傳一起妻子殺死丈夫的人倫悲劇!30多歲王姓女子,今天一早6點多與陳姓丈夫爭吵,妻一怒之下竟拿起菜刀砍殺丈夫,陳男倒臥血泊中,不停痛苦呻吟,因為2人爭吵聲太大,驚動社區管理員前去查看,見狀連忙報警。警消人員趕到現場,連忙將陳姓丈夫送醫急救,經搶救仍宣告不治。據悉,王女在命案現場曾說出「忍無可忍,刺了他1刀」。台南市社會局表示,案發後第一時間即指派社工前往了解狀況,因該案家中還有1名2歲男童,已由社會局先行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照顧安置,後續將再協商親屬照顧,並全力協助家屬處理日後兒少居住、生活、安全及司法程序議題。目前王女由警方帶回偵訊中,據了解,王女跟丈夫婚後育有1名年僅2歲多的孩子,但夫妻感情不睦、時常吵架,今天早上疑似又發生爭執,王女當下忍無可忍、情緒失控,竟憤而拿菜刀刺殺丈夫右胸,陳男隨即倒臥在血泊中,痛苦呻吟。警方獲報趕到現場時,忙將陳男送醫搶救,卻仍宣告不治。王女行凶後則呆坐現場,由警方帶回偵訊。據了解,王女曾聲稱「吵架後忍無可忍,刺了他1刀」,但兩人爭吵原因、為何一氣之下殺夫,仍待警方進一步釐清案情。社會局指出,該家戶曾於104年及109年有過言語衝突通報事件,衝突當下已先由警政介入協助,後續由社工人員提供安全計畫及暴力防治教育,在這之後就未有傳出家庭暴力通報的紀錄。

黃偉哲愛將是兒少性騷慣犯 易俊宏涉嫌長期性騷擾受害人檢舉隔天被施壓
台南市長黃偉哲前機要秘書室秘書兼副發言人易俊宏涉嫌性騷擾未成年少年,根據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6日踢爆,易俊宏在擔任兒權講座講師等身分時,至少對8名未成年少年性騷擾,台少盟呼籲台南市政府與教育部青年署查處。對此,台南市府則是低調回應,經媒體詢問後回傳新聞稿,疑似不願「家醜外揚」。台少盟指控黃偉哲愛將,台南市府前機要秘書室秘書兼副發言人易俊宏對青少年性騷。(圖/翻攝自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臉書)台少盟6日召開記者會,指控易俊宏涉嫌長期以講師身分性騷擾、猥褻未成年兒少,記者會現場還有3段受害人檢舉影片,其中一名受害者表示,幾年前因對大學選擇科系感到迷惘,曾向講座上有過一面之緣的易俊宏請益,沒想到對方約他到下榻飯店,一開口就詢問他的性向和交往經驗、有沒有打過手槍以及頻率等,讓受害者飽受驚嚇。另一名受害人則指控,在營隊課程期間被易俊宏邀約晚上到房間討論專案,他婉拒後對方仍持續在不同場次活動中對他言語騷擾甚至摟腰搭肩,這名受害者依《性騷擾防治法》通報台南市政府及教育部青年署,沒想到易俊宏隔天找其同學施壓要求撤案。記者會中有3名年輕人挺身而出,控訴易俊宏擔任兒權講座講師等身分時,對他們進行性騷擾。(圖/台少盟提供)根據台少盟表示,易俊宏曾對被害人提出「要不要一起洗澡」、「要不要吹」等言語騷擾、性邀約,甚至乘機猥褻,惡行長達7年且遍及全台,目前掌握並連繫到的受害人就有8位。易俊宏原為市長室秘書,去年9月接替為參選市議員辭職的林依婷市府副發言人一職,曾有一段時間在市府防疫記者會上擔任司儀,不過上月底以個人生涯規劃為由離職。針對這起性騷擾事件,台南市政府十分低調,不像過去主動對外回應,而是媒體有詢問才私下傳新聞稿給媒體發布,疑似是不想曝光「家醜」。根據台南市政府人事處表示,有關本府離職易姓員工遭檢舉涉及性騷擾案件,本府將依性騷擾防治法及台南市政府性騷擾防治及處理措施等相關規定,組成調查小組,依法以不公開方式進行調查。被害人若因性騷擾事件而有心理創傷等生活適應問題,本府亦有專業社工人員提供個別化服務,將評估被害人需求連結諮商輔導及訴訟協助等相關資源,陪伴您度過難關,請洽家庭暴力暨性侵害服務中心諮詢專線:(06)2988995分機222。

疫情長照悲歌1/確診子推母墜樓求解脫 照顧33年病母「絕望小屋」曝光
「舅舅抱著外婆,跳樓自殺了!」屏東縣東港鎮54歲許姓男子,照顧病母33年,近日因與母親雙雙染疫確診,在自覺孤立無援下,短短不到24小時做出人生最後重大決定:「將母親推下樓、自己再自殺。」警消趕到現場,發現母子躺在一起,送醫後母親不治身亡,兒子肢體挫傷,無生命危險。警方將全案依殺人罪移送,法官諭知5萬元交保,許男卻因繳不出錢而被收押。許男到案後坦言,因長期照護行動不便高齡79歲母親,又因雙雙染疫,為求解脫,才會將母親自二樓陽台推下樓後再跳樓自殺。事發後,長期關心、協助的外甥女小海(化名)從台南趕回,悲痛欲絕地說:「家人早有提防,卻仍無力阻止憾事發生。」想到阿嬤跟小舅幾乎形影不離,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大半輩子,沒想到最後被新冠肺炎疫情擊垮,令人不勝唏噓。本刊實地進入這對絕望母子共同生活數十年的屋內,發現不到3坪大小的一樓客廳空間,擺放醫療電動床後僅容1人側身通過,一旁擁擠走道上擺放著幾張木椅,許男平常就只能蜷曲在木椅上,照顧癱瘓病母。屋內光線陰暗,部分牆壁已斑駁,基本簡陋傢俱,處處透露著幾乎令人窒息的「絕望感」,有如一間失去了生氣的絕望小屋。小海一邊收拾,一邊娓娓道來小舅33年來的辛酸長照路。許男的外甥女小海悲痛欲絕地說,阿嬤跟小舅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大半輩子,沒想到最後被疫情擊垮。(圖/張進安攝)遭么子推下樓的許母高齡79歲,年輕時就守寡,靠著在市場賣魚一手拉拔4男1女共5名子女長大,但長子、3子、4女陸續因為工作傷亡、病歿,僅餘次子跟么子與她同住,小海是許母4女的女兒。許母33年前第一次中風,由未婚的次子及么子同住照顧,因家貧被列中低收入戶,兩兄弟分工,家中主要經濟來源是從事粗工、油漆工、廢棄物清理的次子和住在台南的外孫女小海,么子則負起照顧母親生活的責任,但在母子都確診的壓力下,終讓個性內向、羞於向外界求助的么子情緒崩潰,帶著母親走上絕路。小海回憶說,阿嬤33年前中風,幾乎由最小的舅舅一肩扛起照護重責,9年前阿嬤病情惡化,醫師建議進行氣切手術,當時家人幾乎一致反對、希望讓阿嬤好走,但小舅卻獨排眾議,悲喊:「家裡只剩阿母這個長輩可以孝順了!」家人不忍勸阻只好接受,展開照顧氣切病人的生活,讓本不寬裕的家計更陷愁雲慘霧中。小海出示手機畫面,裡面有許多小舅無微不至照顧阿嬤的照片,包含鼻胃管灌食等細心照料過程。(圖/張進安翻攝)小海說,有時候氣切管脫落,要馬上重新置入,再接回呼吸器或氧氣罩,隨時注意阿嬤的呼吸狀態,有時候遇到臨時停電,還要趕快使用人工氣囊給予氧氣;此外,若是氣管造口處流血,要先用紗布壓住止血,內管取出清潔無法重新置入時,還要用生理食鹽水或稀釋液滴入,使分泌物軟化。上述的情況如果有其中一項處置不當,就要馬上趕到醫院處理,「就連專業護理師都感到棘手的情況,小舅一照顧就將近9年,試問有多少家屬真正能做到?」箇中艱辛、疲憊,沒經歷過的人難以體會。54歲許男曾對家人坦言,隨著自己年紀漸長,感覺體力急速下滑,甚至幾年前就開始服用降血壓等藥物,「照顧一個至親病人,她的生死就在你的身上,那種壓力真的很大」,首度透露出他心中的疲憊與無奈。事發當天用完午餐後,得知母子都已確診的許男陷入沉思,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覺得壓力很大,跟媽媽對看後,突然決定揹著媽媽走上二樓,把媽媽從二樓陽台推下去,接著他也跳樓,希望徹底解決他跟媽媽一輩子所遇到的煩惱。社工人員指出,在疫情嚴峻的當下,許多長期照顧者除照顧家人又面臨染疫雙重壓力,還要與病毒對抗,無形的壓力有如山大,確診後與外界互動減少,更容易感到孤立無助,相關單位應優先提供諮詢,向他們說明確診後應變處理,否則病患容易深陷沮喪情境,造成憾事不斷發生。(《CTWANT》關心您,自殺解決不了問題,給自己一個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

台義爭女案 5名大法官提不同意見書
台義爭女案,由呂太郎大法官主筆的憲法法庭判決,創下台灣司法史首例,廢棄終局裁判,但林俊益等5名大法官不同意如此判決結果,他們出具措詞嚴厲的意見書,指出「違憲判決」對家事事件相關制度所造成的衝擊與破壞性效果之鉅,實令人憂慮。林俊益、張瓊文、黃昭元、楊惠欽及蔡宗珍等5位大法官,共同提出的不同意見書,首先批評詹女以母親身分聲請釋憲。親權酌定依法應以社工人員訪視,家事調查官及程序監理人調查報告,父或母不可以逕為主張未成年子女的基本權利。不同意見書指出,詹女不可以代替女童主張各種憲法上權利,且她也沒有主張受憲法保障的親權受侵害等,但多數大法官完全忽略人民聲請裁判憲法審查,應主張基本權利受裁判侵害的要求,就受理本件聲請案,令人憂心。林俊益等5位大法官也逐一分析,主張歷審裁定沒有違憲。多數大法官說,未成年子女有陳述意見的能力時,法院就必須直接、親自聽取其言詞陳述,才屬合憲的結論,無異是將法律所定子女陳述意見的「機會」,提升為「絕對性的憲法要求」。林俊益等人指出,要求未成年子女都要到庭,不僅嚴重壓縮甚至完全排除子女最佳利益原則所需的個案權衡空間,也等於是宣告《家事事件法》的相關規定,及孩子在法律程序中的代言人與權益保護者、程序監理人等制度違憲。不同意見書還提到,多數意見裁定最高法院終局裁定,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的見解,就法律解釋而言,顯然已背離《家事事件法》相關規定的立法意旨,不當干預「家事法院」於審理個案時的法律解釋權。林俊益等5人認為,本案的違憲判決以事實審法院自居,先自行認定子女已有陳述意見的能力,且無其他不適合直接陳述的情事,要求事實審必須直接聽取未成年子女的陳述意見,干預個案的事實認定,混淆憲法法院與各級法院間的權限分際。不僅許多法官及5位大法官對違憲判決有意見,也有律師及法界人士批評,未來家事法官就把子女傳來問,要子女在法庭上做出選擇,然後以此結案,不用再浪費時間及費用找家事調查官、程序監理人分析調查,且三個審級就要傳喚未成年子女3次,這樣的方式有利未成年子女嗎?

南港少女家暴案社會關注 蔣萬安點名衛福部做社工後盾
網友近日爆料台北市南港區一名國中少女長期遭家暴,過年期間又被家人毆打,因為該網友同時點名求助立委高嘉瑜辦公室無果,更加引發社會關注;對此,立委蔣萬安今(5)日指出,防治兒虐家暴及佈建社會安全網,第一線社工扮演相當重要角色,衛福部應該正視基層社工的勞動權益,做社工最堅強後盾。蔣萬安表示,頻傳的兒虐事件讓人看了十分不捨,根據衛福部2021年上半年資料統計,平均每天有超過60起兒虐家暴事件發生在你我周遭,而這還只限於有通報的數據。他說,事實上許多兒虐致死案件,在案發之前,相關單位並未接獲通報,而通報後更只有4成的個案會開案輔導。他也提到,台灣對於高風險家庭的輔導介入,長期面臨社工人力不足的問題,高案量、高風險、低薪資,讓基層社工承受的身心壓力越來越大。他指出,社工除了可能遭遇言語及肢體暴力,「有責無權」的現況更讓不少社工人員在事發當下只能被阻擋在門外,或者面臨家暴者轉移目標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我國社工面臨的處境,亟需政府重視並加以解決。」蔣萬安認為,兒虐家暴的防治以及社會安全網的佈建,第一線的社工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過去質詢時他就曾多次要求衛福部,應該正視基層社工的勞動權益,並提出具體解決方案。此外,關於兒虐家暴議題,蔣萬安也表示,個案風險的預判和篩選機制、落實親職教育,以及建構社區支持系統,都需要衛福部等相關單位提出改善方案、追蹤進度,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每個孩子都能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快樂成長,令人痛心的兒虐事件不再發生。針對網友點名求助解決家暴無果,高嘉瑜辦公室回應,1月7日接獲陳情,隨即積極與台北市社會局及社區住戶們聯繫、溝通並關心,並於1月12日再度跟社會局了解進度及狀況;1月13日再次確認社會局有從社福中心轉至家暴防治中心處理,全案進入家暴程序。高嘉瑜辦公室指出,進入家暴程序後會依照SOP由家防中心及專業社工評估是否需要緊急安置,家暴中心1月13日開始多次家訪,也在1月26日由社福中心發送年節物資。

少女赴酒局懷疑被下藥 男持槍抵太陽穴性侵判7年半
從事暴力討債的男子林宗翰邀約少女小芳等人到新竹某旅館飲酒作樂,小芳酒後感到頭暈、想吐,懷疑林男下藥,林男得知後竟持槍抵住小芳太陽穴嗆聲並性侵,最高法院維持歷審見解,依加重強制性交罪判刑7年6月定讞。判決指出,2018年9月24日,林男約小芳共4人到旅館飲酒聊天,小芳酒後感到頭暈、想吐,私下告訴另名少女懷疑林男下藥,不料少女輾轉告知林男,林男憤而拿出手槍抵住小芳太陽穴嗆聲:「你說我下藥是嗎?」並命小芳脫衣。小芳嚇得屈從,慘遭性侵得逞。全案直到2019年8月間,小芳因另案與社工人員會談時透露,才由社工人員依法通報。林男否認下藥、持槍、強制性交等犯行,辯稱全案僅有小芳指控,若真遭性侵,當時為何不向同房他人求救?被害後也未向男友求援?反而向男友報平安,另小芳也未立刻到醫院驗傷或報案,事發近1年後才告知被害並不合理。不過一、二審認為,林男與小芳存在某種程度交集或關係,因此,小芳遭性侵後是否告知友人或報警,均須再三斟酌。小芳還證稱,林男犯後不久入獄,他身邊還有朋友,林男也可以會客,「我怎麼知道我哪一天會不會在路上被押走」,地院及高院因而認定小芳因害怕林男惡勢力,才未第一時間報案。合議庭考量林男一再否認犯行,沒有悔意,判刑7年6月。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定讞。

BMW酒駕害全家天倫夢碎…近800萬捐款湧入 林家阿嬤含淚致謝
林姓一家人遭酒駕者撞1死3傷事故,高雄市社會局協助開立社會救助金專戶「代收指定捐款」,10日社會局開出792萬9813元支票,由社會局副局長葉欣雅將捐款支票交給林家家屬,林家家屬對此充滿感謝。林家奶奶感動到流淚,謝謝民眾的愛心。家屬說,車禍發生的當下,面對一家四口剩三口,他們非常痛心和心碎,隨之擔心面對後續的醫療復健照顧及生活重建等費用。還好有民眾的愛心捐助,讓已退休健康欠佳的兩老,不用再煩惱相關的花費。家屬謝謝各界捐助,也感謝高雄市政府的全力協助。自酒駕事故發生後,高雄市長陳其邁立即指示社會局派社工人員關懷協助家屬,協助安排臨托資源,讓家屬可以放心的在醫院照顧家人。陳其邁也自掏腰包,捐款10萬元協助林家。除長庚醫院全力支持林爸爸和2姐妹接受治療之醫療費用,社會局也媒合英倫牙醫體系,捐助姊姊所需全口牙齒重建費用,並安排法扶律師提供車禍理賠、相關法律問題諮詢等,協助家屬度過難關。社會局表示,目前捐款仍持續增加中,後續帳務彙整確認後,分批轉交給家屬運用,社工也將持續關懷,協助家屬回復自立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