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WANT
search
  • 最新
  • 社會
    • 社會首頁
    • 時事
    • 直擊
    • 調查
  • 娛樂
    • 娛樂首頁
    • 即時
    • 大條
    • 專題
    • 人物
  • 財經
    • 財經首頁
    • 熱線
    • 人物
    • 3C
    • 汽車
    • 專欄
  • 政治
    • 政治首頁
    • 焦點
    • 人物
    • 評論
  • 漂亮
    • 漂亮首頁
    • 美容
    • 時尚
    • 精品
  • 生活
    • 生活首頁
    • 綜合
    • 美旅
    • 健康
    • 寵物
    • 運勢
    • 運動
  • 國際
    • 國際首頁
    • 最新
    • 大陸
  • 影音
  • 專題
CTWANT App icon

安裝我們的 CTWANT APP 體驗更好的服務,接收更快的即時資訊。

iPhone

ios icon 立即安裝

Android

android icon 立即安裝
⊗ 清除
  • 全部
  • 社會
  • 娛樂
  • 財經
  • 政治
  • 漂亮
  • 生活
  • 國際

alt

反對俄國、白俄參賽 波蘭體育部長聲稱:40國將抵制2024巴黎奧運

隨著俄烏戰事不見趨緩,波蘭體育暨旅遊部長波特尼祖克(Kamil Bortniczuk)2日接受英國BBC採訪時聲稱,目前已有多達40個國家可能抵制2024年法國巴黎奧運,原因是國際奧委會(International OlympicCommittee,IOC)允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參與比賽。據英國BBC的報導,近期包括烏克蘭、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都已經連署拒絕接受IOC允許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選手參加2024巴黎奧運的決定。他們呼籲「所有國際體育組織和聯合會」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從國際比賽中移除,直到戰爭結束。但IOC於2日回應,「任何抵制只是在懲罰運動員」。IOC在上週也宣布,此次奧運會將允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以中立旗幟參加巴黎奧運,原因是「任何運動員都不該因為他們的護照和國籍,而被禁止參加比賽。」此前,烏克蘭體育部長古特賽特(Vadym Guttsait)也將加強與IOC的溝通,以維持對俄國與白俄羅斯選手的禁賽令,此禁令為IOC於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開始實施。然而,IOC主席巴赫(Thomas Bach)卻堅稱需要保護運動員,且他們不應受到歧視。IOC也強調,烏克蘭發起抵制奧運的行為違反奧林匹克憲章。對此,波特尼祖克則聲稱,他相信包括英國、美國和加拿大在內的40個會員國,有機會在2月10日前,阻止IOC通過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選手的解禁計劃。波特尼祖克補充:「如果我們抵制奧運會,且參與的國家足夠廣泛,就可以使這場奧運會的舉辦變得毫無意義。」而美國雖然支持暫停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體育管理機構與國際體育組織的聯繫,並鼓勵抵制這兩個國家的賽事轉播,但美國白宮新聞秘書皮耶爾(Karine Jean-Pierre)也發表聲明強調,這些選手若被允許參加奧運會等賽事,身分將為「中立」運動員,他們將不代表俄羅斯或白俄羅斯。

publish-icon 02月04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大老闆書單/南山人壽總部300本書進駐藏書閣 范文偉:解壓生活綠洲灌溉養分

最近,南山人壽莊敬路的總部大廳一隅,設立了一個充滿書香味的閱讀空間,內部並舉辦讀書會等導讀與分享心得活動,CTWANT遂於製作兔年春節專題,邀請統籌此案的南山人壽總經理范文偉親述設立及推薦書的過程:記得一開始同仁們提案時,我給這個閱讀區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裝上幾盞綠色復古小桌燈,讓公司夥伴在工作之餘,能隨時隱身書本、探索不同於現實生活的世界,讓這個空間成為同仁們暫時脫離工作壓力的小小綠洲,讓書本成為灌溉日常生活的養分。現在已有三百多本書籍供同仁免費借閱,包括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丹尼爾‧康納曼《快思慢想》、 美國超人氣部落客馬克‧曼森《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停止被洗腦,活出瀟灑自在的快意人生》與詹宏志《旅行與讀書》等。想起早期我在擔任業務員的時代,為了要激勵同事,時常閱讀頂尖運動員的自傳,包括鈴木一郎、納達爾、費德勒等,瞭解他們如何成為該領域的頂尖翹楚,進而調整自己的心境,激勵團隊。閱讀對我而言,不僅是吸收養分,更能從中汲取激勵他人的動能。後來有段時間,我開始對不同國家的發展背景產生興趣,從閱讀中瞭解到在伊斯蘭教國家中有個觀念是:「敵人的敵人,不一定是朋友」,像在中東地區,敘利亞是大部分國家的敵人,但彼此間合縱連橫時,各國又不能因為對手國與敘利亞不合,而把敘利亞當成朋友,因為在伊斯蘭國家中,國界不是劃分彼此的界線,宗教的派別才是。這讓我之後在探索事件的背後脈絡上,有了更多深層的思考。《不只有巧克力 你想知道的立陶宛》作者楊寧雅認為,立陶宛人民是她遇過最友善的一群人。(圖/翻攝自誠品書店官網)最近讀的這一本書《不只有巧克力 你想知道的立陶宛》,是第一本介紹立陶宛的旅遊書,作者不僅記述在這波羅的海旁的小國旅遊時的所見所聞,更深入剖析立陶宛人的特性、比較與台灣的相似處,開啟了我對世界另一端遙遠國度的認識。我們常聽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在這本書中,作者楊寧雅筆下立陶宛人的友善以及對民主堅持讓人印象深刻。作者曾旅居國外十多年,曾與各色各樣的人民接觸過,但立陶宛人民是作者認為她所遇過最友善的一群人,就像台灣人如果看到外國人出現在街頭,都會給予熱情的幫助,立陶宛民眾也是如此。作者提到她自己有次去超商採買,結帳到一半,只會說立陶宛文的老闆突然放下一切工作往外跑,正在納悶時,發現原來是老闆跑到街上找了一位能用英文溝通的人進來協助,親切的告訴作者所購買的食材應該如何烹煮、料理。立陶宛的面積是台灣的1.8倍,人口280萬。13世紀的立陶宛大公國,曾經是歐洲版圖最大的國家,後來歷經被波蘭、德國、蘇聯等大國侵略,尤其,在被共產黨統治的時期,發生許多生離死別的故事。但這些歷史,讓立陶宛人民在邁向自由的路上,愈戰愈勇,最終不只奪回自主與尊嚴,更重回國際舞台,成為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典範。在立陶宛,有個稱為「冰島時刻」的精神。1991年立陶宛宣布獨立時,當時冰島是第一個與立陶宛建交、承認其獨立地位的國家。台、立兩國旁一樣都有虎視眈眈的大國,俄羅斯跟白俄羅斯都宣稱立陶宛是他們領土的一部分,這讓立陶宛對台灣處境感同身受。是以,2021年6月,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熱愛自由的人們應該互相照顧」,在台灣最需要的時候贈送AZ疫苗,貫徹成就更多民主政權的「冰島時刻」核心思想。「依循核心思想行事」及「熱情親切地待人」,是兩個深植於立陶宛人民心中的特性,這跟我們在推動保險業務上所設下的目標極為相似。保險產業做為「社會的風險防護網」,我們同樣必須不時回顧保險的核心價值,時刻以熱情親切態度對待保戶,努力實踐「從客戶的角度思考」的服務精神。閱讀《不只有巧克力 你想知道的立陶宛》,不僅可瞭解立陶宛的風土民情、旅遊資訊、更可深刻窺見立陶宛的歷史、國際參與以及人民性格,是本值得推薦給所有人的書。

publish-icon 01月30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立陶宛天然氣管道爆炸 火焰達50公尺高無人傷亡

立陶宛天然氣運輸公司Amber Grid於13號驚傳天然氣管道爆炸,該條氣管道位於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間,目前還不清楚事故發生的原因,但該公司聲明沒有證據顯示有人為破壞的跡象。該地的輸氣系統由2條平行的輸氣管道組成,爆炸發生在其中一條,而另一條管道未受到影響。據外媒報導,爆炸地點附近有一個小村莊立即被當局疏散,火勢也在2小時內得到控制,所幸整起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

publish-icon 01月14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立陶宛天然氣管道驚傳爆炸 營運公司:無人為破壞跡象

立陶宛天然氣運輸公司Amber Grid於當地時間1月13日表示,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間的天然氣管道驚傳爆炸。目前尚不清楚事故發生的原因,但該公司聲稱,沒有證據表明爆炸背後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距離俄羅斯邊境超過270公里的立陶宛北部帕斯瓦利斯市(Pasvalys)的天然氣管道於13日17時發生爆炸。火勢已在2小時候得到控制。初步資料顯示,該地的輸氣系統由2條平行運行的輸氣管道組成,爆炸發生在其中一條,而另一條管道未受影響。報導稱,起火的輸氣管道用於提供立陶宛北部和拉脫維亞天然氣,事故發生後沒多久,管道中的氣流就被切斷了。據立陶宛電視頻道報導,爆炸地點附近一個約有250位居民的村莊立即被當局疏散,且緊急服務部門正在努力撲滅與爆炸有關的火勢。當地媒體的圖片顯示,輸氣管線處有約50公尺高的火焰,索性該起事故沒有導致人員傷亡。

publish-icon 01月14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唐鳳接受美媒專訪 稱台灣準備助烏克蘭「數位重建」

我國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Audrey Tang)於13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台灣準備幫助烏克蘭提升遠距學習等領域的數位基礎建設,作為烏克蘭戰後重建的部分措施。據《路透社》的報導,本次出訪是唐鳳自2022年8月出任數位發展部部長以來首次前往立陶宛。她在受訪時指出,台灣可以提供遠距學習領域的重建,「台灣已在發電機、設備及其他方面提供(烏克蘭)人道援助,但我們也正考慮數位層面的援助。」此外,唐鳳還補充:「我們希望提供已使台灣各類人士成為跨文化學習社群的事物,即便這些人士的背景相當不同。」不過,台灣目前尚未與烏克蘭政府針對數位合作展開官方交涉,但她正透過個人管道進行接觸。台灣於2021年11月在維爾紐斯開設了代表處,並因此激怒中國,北京隨後也降級與維爾紐斯的外交關係,而立陶宛政府則從北京撤回外交官。報導補充,中國目前正在向德國公司施壓,要求其停止使用立陶宛製造的零部件。

publish-icon 01月14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接見德國會議員訪團 游錫堃:感謝支持台灣人

立法院長游錫堃今(9)日接見並款宴「德國國會自民黨國防、外交與人權委員會高階國會議員團」一行10人,「佛里德里希諾曼自由基金會」曼谷區域辦公室亞洲事務主任克萊柏克霍夫(Moritz Kleine-Brockhoff)、在台辦事處總監馬蒂安(Anna Marti)及外交部蔡明彥次長也一同與會。對於德國國會去年決議支持台灣參與WHA及WHO,游錫堃當場表達感謝之意。游錫堃表示,去年7月曾親訪歐洲,有幸和法國、捷克、立陶宛等國的多國國會議長與議員,交換彼此對世界局勢的觀察,感受到歐洲對台灣的支持,去年5月德國國會決議支持台灣參與WHA及WHO的相關機制與活動,對訪團團長史琪曼(Dr. Marie-Agnes Strack-Zimmermann)在去年中國大陸軍機擾台頻繁之時,公開表達將訪問台灣,並敦促德國海軍穿越台海支持自由航行權等,表達敬意與謝意。游錫堃感謝德國國會和自民黨的支持,他強調台灣是民主同盟國,將堅守自由民主與人權普世價值的決心,也期待全球民主同盟國,支持台灣反抗侵略與霸凌,共同捍衛全球的和平穩定,並催化中國大陸早日民主化。史琪曼致詞時表示,面對面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歐陸發生的俄烏戰爭已經持續近一年了,能到世界各地看看並和各國議員互動交流非常重要,而身為民主聯盟的一份子,大家非常需要彼此合作。訪團另一位團長佛格(Johannes Vogel)致詞時表示,台海情勢複雜,雖然德國自民黨和歐盟支持一中政策,但身為德國聯合政府的多數黨,其立場是支持台灣的,他強調他們要向中國傳達一個清楚的訊息,亦即軍事威脅和武力是德國無法接受的,而此行就是要展現德國對台灣的大力支持。

publish-icon 01月09日, 2023 繼續閱讀
alt

英首相出席遠征軍聯合部隊峰會 強調對烏克蘭軍火供應不中斷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近日飛往拉脫維亞參與第3次「遠征軍聯合部隊」 (JEF) 峰會,而蘇納克也強調,明年將會依據一份價值2.5億英鎊的合約,為烏克蘭持續提供數十萬份的火炮彈藥。根據《Independent》報導指出,「遠征軍聯合部隊」 (JEF) 是由英國發起,內部成員有丹麥、芬蘭、愛沙尼亞、冰島、拉脫維亞、立陶宛和荷蘭組成,裡面除了波蘭與瑞典外,絕大部份國家幾乎都是北約成員國。而在俄烏戰爭開打以來,JEF已經召開了兩次峰會。在這次峰會的過程中,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有透過視訊致詞,而蘇納克也對澤倫斯基表示,接下來數個禮拜內會繼續提供更多高射炮彈藥與短程防空飛彈給烏克蘭。與此同時,蘇納克也宣布,2023年將會根據一份2.5億英鎊的合約,持續提供數十萬份火炮彈藥給烏克蘭。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Tony Radakin)曾在14日對外表示,就俄烏戰爭爆發以來,英國已經無償提供烏克蘭近200輛裝甲車、超過1萬枚反裝甲飛彈、10萬發砲彈。甚至在英國境內訓練近1萬名英國士兵。而拉達金也表示「烏克蘭的戰鬥就是英國的戰鬥,支持烏克蘭是因為基於對國際秩序有相同的想法,並且堅持反對侵略行為」。

publish-icon 12月19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立陶宛駐台代表處揭牌 我宣布對立國公司投資千萬歐元

立陶宛駐台代表機構「立陶宛貿易代表處」(Lithuanian Trade Representative Office)昨(7)日在台灣正式揭牌運作,象徵台立兩國友好關係邁向嶄新境界,揭牌活動由立陶宛官員在我駐立國代表處酒會上同步發布消息;外交部指派歐洲司長姚金祥大使前往,向立陶宛駐台代表盧思融(Paulius Lukauskas)致意,表達祝賀及深化台立友好關係的積極意願。外交部也已將立陶宛駐台代表處相關資訊公布在外交部全球資訊網站 「立陶宛貿易代表處」正式揭牌的消息,昨日由立國經創部長雅莫內特 (Aušrinė Armonaitė)在下午應邀出席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舉行舉辦的「台立合作成果發表酒會」時,親自宣布。雅莫內特在酒會上也宣告雙邊合作具體成果,包括我國中東歐基金首件對立國投資案、立陶宛相關農產品輸台,以及台立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合作。國發會在立陶宛去年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在立國開設代表處後,設立2億美元「中東歐投資基金」(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vestment Fund),該基金將對立陶宛雷射科技公司Litilit投資350萬歐元(約新台幣1億1170萬元),並將陸續進行兩項對立陶宛的投資,總計金額將達1000萬歐元。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等人也在「台立合作成果發表酒會」上,以預錄致詞方式祝賀。駐處酒會除雅莫內特外,還有立陶宛外交部、農業部等重要部會次長,以及立國國會副議長與友台小組主席等國會領袖、商界領袖與主流媒體記者共數十位貴賓應邀出席。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說,台灣及立陶宛同為在最前線對抗威權主義的密切夥伴,不僅共享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也共同面對疫後復甦及俄烏戰爭帶來的各項挑戰。在極權國家將國際貿易變為恫嚇威脅他國的工具,台立兩國此際攜手向前,除彰顯民主夥伴相互扶持外,更有助於雙方共同找尋促進經濟成長的新藍圖,也為全球民主陣營打造堅實韌性的供應鏈。

publish-icon 11月0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出席林碩彥競總成立 柯文哲:民進黨連盤子都吃光光

民眾黨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今(6)日參加民眾黨議員候選人林碩彥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柯文哲表示,做台北市長2、3年,發現民進黨比國民黨還黑,國民黨餐桌禮儀比較好,偷吃還會去擦嘴, 但民進黨整桌捧去,連盤子都吃光光。柯文哲表示,十大建設大家都會想到蔣經國,但台灣在2000年之後完全沒有重大基礎建設,前瞻基礎建設8400億,防疫特別預算8400億,加上川普賣給台灣的軍備5400億,而前瞻基礎建設是虛晃一招,完全沒有看到什麼重大建設成果。柯文哲表示,防疫時期一開始沒有口罩,後來沒有疫苗、沒有快篩,立陶宛買得到疫苗用完還可以送台灣,台灣卻買不到疫苗。慈濟和台積電買了1500萬劑疫苗,加上美國和日本加上鴻海送的,台灣疫苗送的比買的還多,這樣8400億究竟是花在什麼地方。柯文哲表示,民進黨政府對的不做,不對的一直做,然後又懶惰,我們不可能一天就改變台灣,所以要改變就從選舉開始,選出一個正常的人。民進黨動用國家機器,亂打一通,資策會、經濟部出來,然後檢調、側翼,這個打不行再換一個打。 因為現在媒體、名嘴及網路都是民進黨控制的,因此做壞事都沒在怕,嚴重破壞國家文官制度,這是台灣最重大的危機。

publish-icon 11月06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普丁「乾女兒」持以色列護照 徒步離境至立陶宛

東歐網媒《NEXTA》27日在推特PO出一段影片,畫面中可見被外界視為普丁「乾女兒」的名媛克謝尼婭,與隨行男子拿著行李步行至白俄羅斯的檢查站,並在檢查中出示護照後,「徒步」離境至立陶宛。東歐媒體稱,克謝尼婭當時出示的是以色列護照。克謝尼婭的家族長年以來和普丁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然而她先前曾多次公開反對普丁的獨裁政策。

publish-icon 10月28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螞蟻「臉部超近照」高清曝光! 網嚇瘋:根本是半獸人

經常在人類身邊走動的昆蟲,除了蟑螂外就屬螞蟻最常見,不過體型非常小的螞蟻,光用肉眼根本看不清牠們的長相,如今有攝影師揭曉螞蟻的真面目,看起來就像是電影中會出現的恐怖怪物,讓不少網友嚇瘋直呼,「根本是半獸人」、「這是一部恐怖片吧」。第48屆Nikon顯微世界攝影比賽(Small World Photomicrography Competition),總共有72個國家、多達超過1300件攝影作品參賽,其中一張得獎照片,掀起網友一陣熱議。這幅出自立陶宛野生動物攝影師「Eugenijus Kavaliauskas」的作品中,清晰可見「螞蟻頭部結構」在顯微鏡底下的真實樣貌,有著黑色的皮膚、一對長長的觸角,以及宛若尖牙的黃色觸鬚,螞蟻的真面目彷彿恐怖電影中的神秘怪物。照片曝光後立刻在網路上瘋傳,大批網友紛紛驚呼,「這是啥鬼東西,螞蟻?」、「根本是半獸人」、「我快瘋了,這會害我做惡夢」、「謝謝攝影師毀了螞蟻,我原本覺得看起來很可愛,現在我感到很害怕」、「令人毛骨悚然」、「這是一部恐怖片吧」、「以後殺螞蟻我不會再有愧疚感了」。此外,這張螞蟻特寫照更獲得了「與眾不同印象獎」(Image of Distinction),攝影師「Eugenijus Kavaliauskas」表示,自己就住在森林附近,時常都能捕捉到螞蟻的鏡頭,但是攝影的主要目標是成為一名發現者,所以他將螞蟻放到顯微鏡底下拍攝,並對這些「人類腳下」的生物,感到十分有趣、美麗與驚奇。

publish-icon 10月2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馬斯克「逆風挺俄」 澤倫斯基發推反諷…引爆推特大戰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推特發起有關「俄烏和平」的投票,並列出他認為可能實現的作法,卻因內容「明顯偏俄」,引爆烏克蘭人民、外交官與總統澤倫斯基不滿,澤倫斯基為此還發起投票嘲諷馬斯克。馬斯克認為,俄烏想實現和平,必須「重辦俄佔區公投」,在聯合國監督下由當地人民投票決定歸屬、「克里米亞正式屬於俄國」,表示當地自1783年即屬於俄方,一直到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犯錯為止、「克里米亞水源供應受到保障」以及「烏克蘭應保持中立」。馬斯克接著又發起另個「是否由頓巴斯及克里米亞居民決定自己屬於烏克蘭或俄國」投票,並進一步指出,他不在乎這些提議是否受歡迎,只在乎數百萬條生命能否不必要的死去,與強調「我覺得烏克蘭不太可能贏」、「俄國不太可能投核彈,卻是可能的結果」,因此需要找到和平方案。由於馬斯克的歷史、政治認知與俄國高度重疊,他的和平方案雖有高達250萬人投票,卻有60.1%網友反對此一想法。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爾尼克(Andrij Melnyk)發推狠嗆馬斯克:「滾開(Fxxx off),這是我對你的外交回覆。」與嘲諷不會再有烏克蘭人買特斯拉。烏國總統澤倫斯基則用委婉方式回敬,在推特發起「你比較喜歡哪個馬斯克」投票,請網友從「支持烏克蘭的馬斯克」和「支持俄羅斯的馬斯克」擇一,結果有高達79.5%的網友投給支持烏克蘭。此外,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也對馬斯克的想法作出精闢見解:「如果有人偷走你的特斯拉輪胎,聲稱車子跟輪胎都投票贊成,也不代表小偷成為車輛或輪胎的合法車主。」值得注意的是,烏軍近日已收復多個俄國總統普丁簽署承認的「新領土」,並持續在烏東和烏南製造壓力,戰事持續向烏克蘭傾斜。而馬斯克對烏克蘭的認知也多有偏誤,例如蘇聯解體時,有過半數的克里米亞居民公投支持歸入烏克蘭,美、俄、英三國在1994年曾簽署備忘錄,尊重烏克蘭的獨立、主權及邊界,並保證「避免動用武力和武力威脅」,但俄國卻在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

publish-icon 10月04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北約9國發聯合聲明 譴責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領土、籲大幅增加對烏軍事援助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日前簽署條約,吞併烏東4州,納入俄羅斯聯邦版圖。對此9個北約成員國的國家元首發出聯合聲明,譴責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領土,籲北約大幅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根據CNN報導,北約成員國捷克、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北馬其頓共和國、蒙特內哥羅、波蘭、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等9國元首2日聯合聲明,譴責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領土;他們呼籲,北約大幅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聲明指出,9國的國家領導人在戰爭期間訪問了基輔,親眼目睹了俄羅斯侵略的影響,「我們重申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聲明強調,堅決支持2008年布加勒斯特北約峰會關於烏克蘭未來加入聯盟的決定。聲明提及,「我們支持烏克蘭防禦俄羅斯入侵,要求俄羅斯立即撤出所有被佔領土,並鼓勵所有盟國大幅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不僅如此,聲明呼籲,追究所有犯下侵略罪的人的責任,並將其繩之以法。

publish-icon 10月03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吃一口能燃起「戀愛滋味」 「女孩口味」18禁洋芋片問世

最近幾年洋芋片的口味推陳出新,台灣過去也出現過像是滷肉飯、麻辣鍋等口味的洋芋片,吸引零食族的目光。但多數特殊口味的洋芋片,還是圍繞在「美食」去研發,不過立陶宛有一家洋芋片品牌,竟推出一款名叫「女孩口味」的洋芋片,號稱吃了這款洋芋片後,會讓你回想去過去最狂野的戀愛經驗;該款洋芋片還在包裝上標示,18歲以下不能購買,且該款新品價格不斐,一包就要價9.99歐元(約台幣316元)。據外媒《odditycentral》報導,有相關研究指出,現代的年輕人墜入愛河與伴侶相愛的頻率,與他們的父母在同一年紀相比,大約低了3倍,原因分析在於現代的年輕世代,比較擅長、習慣於社群軟體上面的社交,較不願出門進行面對面約會,實際感受戀愛的感覺。因此該洋芋片公司,便研發這個概念抽象的特殊口味洋芋片,希望喚醒年輕人對實際踏出門去談戀愛,這項議題的重要性。該洋芋片公司官網,針對這款新研發的「女孩口味」洋芋片產品提到,當吃到到這款洋芋片後,能讓消費者回想起最狂野的戀愛經驗,或是重新體驗初戀時,面對喜歡的人那種心跳加速的感覺。報導中指出,該公司針對「女孩口味」洋芋片的研發部門,為了開發出最真實的「狂野戀愛」感覺,透過員工自我分享與詢問網友意見,最後選定了10幾種香料,並調整成分與比例後,才研發出這款「女孩口味」的洋芋片。

publish-icon 09月15日, 2022 繼續閱讀
alt

陳時中氣稱「不是瘋子沒擋疫苗」 柯P:難道只有他對所有人都錯了?

疫苗採購成為台北市長選戰攻防焦點,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日前受訪透露採購疫苗艱辛,被認為前衛福部長、民進黨參選人陳時中有擋疫苗的嫌疑,陳時中昨罕見動怒稱,「我是瘋子嗎?為什麼擋疫苗」。北市議員楊靜宇13日在市政質詢時詢問市長柯文哲,是否能接受陳時中的說法;柯文哲說,「不能接受」,這麼多人說他擋疫苗,難道只有他對,所有人都錯了?柯文哲過去就曾指出,陳時中是為了高端取得EUA時間差,擋了各界購買疫苗的時程,對此,陳時中昨天澄清,他是疫苗最負責的人,絕對不可能擋疫苗。楊靜宇詢問柯文哲,是否能接受陳時中的澄清;柯文哲表示,「不能接受,常常是這樣,他說沒有擋疫苗,但很多人認為他擋疫苗,難道只有他是對的?所有人都錯了?」。楊靜宇接著問,當時疫情爆發,疫苗施打率不到10%,疫苗不足是否可能是造成疫情爆發的因素;柯文哲直言,有,防止疫情爆發現階段除了戴口罩就是打疫苗,他強調,無法理解台灣為前20大經濟體,結果疫苗還買輸立陶宛,還要日本和立陶宛捐贈。楊靜宇也拿「新城雞瘟疫苗注射」為例,他說,小雞出生第4、14天和28天要做新城雞瘟疫苗注射,是經過長期研究監測的防疫計畫,楊詢問北市是否在防疫上也有做過這樣的監測,對此,柯文哲說,台北市沒有,但台灣在施打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間隔上,根本沒有統一,當時有疫苗就打,沒有疫苗就拖,打疫苗這件事情完全沒有規畫。

publish-icon 09月13日, 2022 繼續閱讀
First
Last
置頂
ctwant-logo
  • 關於CTWANT
  • 聯繫&爆料
  • 隱私權政策
  • fire icon 發燒熱搜
  • facebook-icon Facebook
  • facebook-icon Youtube
  • facebook-icon Telegram

© 2020 The CTWANT Company

本網站所刊載內容著作權屬王道旺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或經授權使用,他人非經授權不許轉載、重製、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