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體舞弊!消防特考結訓測驗學員「互助」 疑10多人少報成績助及格
位在南投竹山的消防署訓練中心傳出「集體舞弊」事件,爆料者指出將近12位學員在進行結訓3000公尺跑步測驗時,涉及作弊、竄改成績等「互助」行為,但訓練中心只要求重測,並無人因此被退訓;訓練中心則回應,經調查後發現有「記錄不實」情事,涉及學員分別處以1至2支小過,1人主動申請退訓、另11人則被要求重測。據其他媒體報導,有民眾爆料消防特考班進行結訓測驗時,有多名學員集體舞弊,期指出位於南投縣竹山鎮的消防署消防訓練中心,在1日時舉行111年度招考的消防特一班及特二班學員結訓測驗,其中在3000公尺跑步的測驗項目上,有學員涉嫌「少報」實際跑步秒數,以作弊手法「協助」成績未達標的學員通過測驗,消息一出引發外界討論。消訓中心調查後表示,3000公尺跑走項目測驗時設有全程錄影,當天測驗時先由2班之學員互相計算圈數、登錄成績;經由監考隊職官回溯錄影檔,稽核時發現有12人涉及紀錄不實,已呈報考試院,最重將處退訓處分;另說明,特考班結訓跑步測驗合格標準為,男生14分30秒、女生16分30秒內才算合格。消訓中心專門委員謝志強今表示,本案經了解後,已依照「公務人員特種考試一般警察人員考試四等考試消防警察人員類別錄取人員教育訓練獎懲規定」,提報考評會議進行議處,其中1名學員自請離訓,其餘11名學員予以記過處分,且經重新測驗後皆合格;同時說明,未來體能測驗將輔以電子記時器方式記錄,以避免類似情形再度發生。

柯朱會面這兩天上演 預告邀馬英九當見證人
前總統馬英九表態支持「全民調」整合藍白陣營,傳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點頭答應,兩黨只對民調如何佔比有意見需協商;對此,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13)日表示,下次跟朱立倫見面會公開,也會邀請馬英九當見證人,讓會議更具有公信力。柯文哲13日一早參拜南投竹山紫南宮,指出除了總統這局比較有爭執以外,區域立委選舉、國會合作、聯合政府等政策綱領方面,國民黨和民眾黨大部分都有共識。他也強調,要達到合作的「合」,先決條件就是和諧的「和」,這沒有什麼問題。柯文哲說,時間剩下不多,台灣超過60%民意期望政黨輪替,才會出現藍白合,國民黨跟民眾黨目前各層面合作沒問題,他也在半年前就提出聯合政府概念,台灣有一天會脫離藍綠兩極對抗局面。他再次強調,政府運作模式要有新想法,聯合政府概念,藍白大部分都有共識,今天只差總統選舉組合問題。柯文哲指出,民眾黨立場最重要的目標是贏得選舉、政黨輪替,但國民黨戰略目標卻是贏得初選,馬英九等高層也看清贏得大選最重要,才會出來呼籲。他說,民眾黨主張公開透明,但前幾次會面都被曝光,好像在搞密室政治,對民眾黨是傷害。柯文哲透露,下次跟朱立倫會面會讓媒體知道、公開透明,並要求邀請馬前總統當見證人,讓會議更具有公信力,這一、兩天內要解決掉!

嘉義4民宅陷火海 6旬男救出已無生命跡象送醫搶救中
嘉義縣鹿草鄉竹山村今天中午傳出火警,火舌延燒4棟房子,消防人員獲報趕往,目前火勢已控制。現場1名年近60歲陳姓男子,當場無生命跡象,送醫搶救中,起火原因由相關單位調查中。據悉,大約中午12時43分其中一處民宅起火,由於共有4棟民宅相連,不久就向左右延燒,鄰居皆受到波及,現場屋內僅有1名60歲陳男,被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已送往醫院搶救。消防人員表示,現場火勢已於下午1時許受到控制,後續財損與起火原因仍有待調查。另外,也再次提醒民眾,平時就要注意家中電器設備是否老舊需汰換,以及特別注意延長線的使用安全,避免火神上門。

振奮!保育拼圖更完整 雲林睽違30年重現石虎蹤跡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偕屏東科技大學,2019年起意外在雲林縣的淺山林內鄉坪頂村、湖本村、林茂村、古坑鄉新庄村等4村監測到7筆石虎照片,是繼1988年雲林縣古坑鄉首次有石虎新聞紀錄以來再度傳出石虎出沒消息,也讓台灣石虎分布的保育拼圖更完整。林保署南投分署2018年起委託屏東科技大學蘇秀慧老師團隊,辦理雲林湖本八色鳥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台灣獼猴族群與人猴衝突調查計畫,架設紅外線自動照相機監測獼猴利用農田環境的動態,沒想到拍到石虎蹤跡。2019年4月間林內鄉與南投竹山鎮交界處的自動相機首次拍到石虎影像,2020年及2022年又在坪頂村、湖本村、林茂村等3村拍到4筆石虎紀錄。今年坪頂村及古坑鄉新庄村又記錄到3筆石虎現蹤。林保署南投分署指出,石虎僅在苗栗、台中、南投有穩定族群,新竹、彰化、嘉義、台南近年也有零星發現,雲林縣石虎紀錄不多,但確實是南投地區石虎往南擴散的重要區域,也是將中部與南部石虎棲地串接的重要節點。南投分署表示,本次石虎現蹤於國土生態綠網的「濁水溪流域保育軸帶」與「斗六丘陵淺山農地保育軸帶」,因此正積極與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共同合作串聯河川綠帶保育物種,未來也期待雲林縣政府加入推動瀕危物種生態服務給付,讓石虎能有更多安全活動、覓食的棲地。

南投有虎頭蜂攻擊 鳳凰谷6登山客受傷送醫
秋天是虎頭蜂的活躍期,山區蜂螫事故頻傳,桃園市共14人的登山隊伍28日至南投縣鹿谷鄉鳳凰谷鳥園附近的鳳凰眼登山步道健行,途中疑似遭虎頭蜂群攻擊,造成6人遭螫傷,南投縣消防局11時許獲報派遣救護車馳援,將傷患送往竹山秀傳醫院救治,所幸6人經救治均無大礙。南投縣鹿谷鄉鳳凰村因八通關古道開闢而開發,並以栽種凍頂烏龍茶而聲名遠播,村內的鳳凰山、鳳凰茶園、天然巨石「鳳凰眼」、鳳凰谷鳥園等自然風光,及八通關古道上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萬年亨衢碑」等人文歷史,吸引大批遊客造訪健行、品茗,28日中午驚傳有登山客遭虎頭蜂攻擊。南投縣消防局指出,11時50分獲報,指來自桃園市共14人的登山隊伍至鳳凰谷鳥園附近的鳳凰眼登山步道健行,途中他們疑遭虎頭蜂攻擊,造成6人遭虎頭蜂蟄傷,獲報立即派遣鹿谷、竹山、水里、集集及名間消防分隊共5輛救護車馳援。南投縣消防局表示,救護車先後載運4名傷患至竹山秀傳醫院治療,其餘2名傷患則堅持自行開車至竹山秀傳醫院就醫,傷者除患部疼痛外,生命徵象穩定,就醫治療後均無大礙。竹山秀傳醫院提醒,民眾上山前,務必查詢要走的登山路線是否有虎頭蜂出沒等通報案件,提前做好防範;建議到外戶穿著淺色、布料光滑的長袖長褲、帽子;若遇到虎頭蜂在附近飛,最好不要用手揮打,會讓虎頭蜂以為被侵擾而加速攻擊。若不幸被虎頭蜂攻擊,請用衣物包住頭部,趕快遠離蜂群並就醫。

南投鹿谷鄉驚傳6遊客遭受虎頭蜂攻擊 送醫後皆無生命危險
南投鹿谷鄉鳳凰谷鳥園附近鳳凰山步道,來自桃園的14人登山客今日中午遭受蜂襲,導致有6人被蜂蟄傷,警消獲報後立即趕抵現場,醫護人員先將患者傷口進行初步處理,而後移送至竹山秀傳醫院治療,所幸6人皆無嚴重反應。南投縣消防局今日11時50分接獲民眾報案,鳳凰眼登山步道發生6人被蜂蟄傷意外事故,立即派遣鹿谷、竹山、水里、集集及名間等5部救護車前往救援,其中2名遊客情況較為嚴重,出現呼吸急促症狀,由醫護人員治療後並無大礙,研判應是當下過度緊張導致換氣過度,所幸遭蜂螫6人皆為輕症,經施打抗過敏針休息後皆無大礙。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指出,秋天民眾從事登山活動易遭群蜂攻擊,因野蜂需冬而頻繁覓食,如果有要從事戶外山區活動,務必把握以下4大原則來自保。一、遇蜜蜂應保持冷靜遠離,不要攻擊蜂群,蜂群原則不會主動攻擊。二、建議選擇淺色或表面光滑的服飾,避免蜂類敏感的顏色或材質。三、野外活動如發現有蜂群圍繞飛翔,或是於地面發覺有蜜蜂,代表前方可能有蜂巢,應繞道或退後,假如進入蜂巢警戒範圍,切記不可揮趕,應保持鎮定,緩慢且安靜地大步離開。四、如果對蜂螫出現嚴重反應,立刻撥打119並告蜂螫情形已利後續急救處置。

模擬救災36小時不間斷 北市搜救隊複訊考驗意志和耐心
北市搜救隊24日上午8時至26日下午6時,與內政部消防署竹山訓練中心,辦理「臺北市搜救隊112年動員演練複訓」,訓練動員搜救隊40人、臺北榮民總醫院醫護5人及搜救隊教官團8人。本次演練從24日下午開始操作各項作業,模擬震災後建築物坍塌人員受困,透過管理組運作、徒手、搜救犬搜索發現受困者後,執行將人員救援流程之各項作業,為求擬真,持續36小時不間斷操作,整體操作於26日凌晨1時結束,並於26日下午返回臺北做器材整備,演練正式結束。此次搜救隊連續36小時不間斷救災綜合演練,係模擬搜救隊執行國際人道救援任務時,為爭取災後初期黃金救援時間,高強度連續性的救援行動,這對所有搜救人員都可能會有的心理壓力及體能負荷,藉由連續性演練讓搜救隊員體驗。臺北市搜救隊除了擔任國內各項災害搶救任務,並肩負「國際人道救援任務輪值」工作,透過平時整備訓練,整合各方資源,逐步建立精實的搜救團隊,期盼透過每一次的演訓過程中,逐步建構完善的救援能量,以期成為在災害發生時,成為臺北市市民及國家人民安定的救災力量。

公衛醫出走潮1/全台衛生所搶醫師! 基層醫療網恐崩潰「連死亡證明都開不了」
高雄日前爆發8家衛生所醫師集體離職,凸顯台灣「衛生所醫師荒」的日益惡化,根據衛福部資料,近10年無醫衛生所的家數從38家增至71家,增幅高達87%,逼近9成。多數衛生所皆由公費醫師駐點,但薪資偏低、事務繁忙,再加上疫情、傳染病預防等壓力,讓他們大多選擇聘期結束就出走。CTWANT調查發現,由於2009年停招公費醫學生,直至2016年才再次恢復,使得公費醫師出現人力斷層,地方衛生局坦言「我們都在搶醫師!」攤開年初的公文一看,全國竟只有3名公費醫師可分發,而缺額卻高達106個(含部立醫院與衛生所)!高雄湖內、梓官、阿蓮、大樹、燕巢、田寮、甲仙及旗山等8區衛生所醫師集體離職,原因歸咎於過去3年疫情工作繁忙、現在又因登革熱防治疲於奔命,因此紛紛選擇出走,衛生所人員私下透露,「實在太累了!不要說連假,連平常假日都沒辦法休假。」這樣的繁忙生活只是衛生所的「日常」。據最新統計,全台374家衛生所有71家沒有專任醫師駐診,除了65歲屆齡退休之外,大多數都是公費醫師6年聘期結束選擇離開。由於山地、離島衛生所補助多,醫師薪水不輸市區執業的同行,所以不缺人,反倒是都會區周邊的衛生所成為「無醫」重災區。衛生所沒有醫師,不只讓部分鄉鎮居民需要搭一天的公車到市區看病,疫苗接種、疾病防治難推行,甚至讓死亡都有了階級分明。雲林縣古坑鄉樟湖村長廖永樹曾透露,死亡證明書大多由衛生所醫師開立,現在村民在家過世,不僅需要自付相驗費用,最快也要隔天才有醫師上山來,而且還要付給醫師交通費,「我們連死都比都會區的人沒尊嚴。」台灣自1975年實施公費醫師培育制度,2009年考量已達階段性任務,因此停招,直到發現偏鄉、基層醫療人力不足,才於2016年緊急恢復招生,預計每年增加100名公費醫師,但由於需6年醫學系學習,再加上住院醫師訓練,至今仍無法分發下鄉。不只沒有新血加入,攤開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公費醫師的留任率竟不到2成。高雄一口氣有8家衛生所醫師集體請辭,地方人士透露與防疫工作繁忙、再加上登革熱猖獗,讓衛生所人員忙翻天因此求去。(圖/宋岱融攝)為什麼留不住醫師?曾任中寮鄉衛生所醫師、名間鄉衛生所醫師兼主任的黃乙絜告訴CTWANT記者,「最直接的就是薪資問題!」今年2月剛卸下公費醫師身分的黃乙絜,目前在診所看診。「衛生所醫師的薪資結構,就是包括公務人員的基本薪俸、專業加給,以及視醫師選擇領不開業獎金或醫療獎勵金。」若選擇不開業獎金就是無論看多少病人,政府都保障一定的金額,一個月薪資幾乎頂多10萬元,待遇甚至不如一般住院醫師。若選醫療獎勵金,就是依衛生所的門診業績計算,業績愈好、獎勵金愈高,有些衛生所因門診量高,醫師一個月薪資甚至可達40萬~60萬。「但如果門診量少,醫師薪資就可能銳減!」南投縣衛生局副局長陳淑怡告訴CTWANT記者,尤其是長期沒有專任醫師的衛生所,就算醫師願意來,考量到門診量短時間內無法提升,現實層面也會讓他們打退堂鼓,然後陷入惡性循環。南投縣沒有醫學中心,全縣13鄉鎮市衛生所是地方醫療的第一道防線,中寮鄉衛生所已經3年沒有醫師,今年則增加了南投市、竹山鎮衛生所。陳淑怡說,過去只要有衛生所醫師即將屆齡退休、或選擇離職,衛生局就會向中央提出公費醫師的需求,「今年我們也提了,但讓我驚訝的是全台灣竟只有3名公費醫師,而包含衛生所與其他醫療院所的缺額高達106個!」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受訪時曾表示,目前已將公費醫師的服務年限從6年增加至10年,就是期待能幫助穩定偏鄉醫師的服務量能,另外也已積極向主計總處爭取提高公費醫師待遇。據了解,公費醫師希望待遇有「基本行情價」,也就是月薪約20~30萬元,至少與一般醫師收入相當,才能增加留在衛生所的誘因。

病毒大齊發…「這科」病房一位難求 醫示警「症狀重疊」:群魔亂舞
秋冬是病毒的活躍期,不僅新冠疫情升溫,就連流感、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也大爆發,而兒童首當其衝。據了解,兒科病房出現一位難求的狀況。根據TVBS報導,以往冬天才會流行的流感和RSV,今年都提早報到;在醫院也發現,兒科病房出現一位難求的狀況。竹山秀傳醫院小兒科主任高萬清提到,小兒科病房收了6名病患,4名是RSV的,1名是腸病毒,還有3名是哮吼,「那其它如果在我的門診間,其實它的爆量已經暴增了,裡面腺病毒佔一部分。」東元綜合醫院兒科部長王昱程直言,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不會比流感少,另外還有副流感病毒,一個診次裡面,可以看到5、6種病毒,這種現象可稱為群魔亂舞,每一種病毒持續肆虐,而症狀上也會有重疊情形,不可輕忽。疾管署日前呼籲,目前流感疫情呈上升趨勢,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民眾請儘早接種,另群聚通報以校園為多,請學校/幼兒園/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加強注意防範,落實生病不上班、不上課及各項感染管制措施,亦請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

看台中國慶煙火…國一估「塞8小時」 收假國道11地雷路段出爐
10日為為國慶日連續假期收假日,預估國道交通量為108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90百萬車公里)的1.2倍,其中北向交通量可達60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1.3倍。而高公局也公布收假日的國道11地雷路段。高公局預判10日重點壅塞路段,將出現在國1北向西螺-埔鹽系統、南屯-后里、苗栗-湖口;國3北向竹山-中興、草屯-霧峰、大山-香山、關西-大溪;國5北向宜蘭-坪林;國4西向潭子系統-豐勢;國6西向舊正-霧峰系統;國10西向仁武-左營端等路段,建議西部國道北向用路人,南部地區於9時前出發,中部地區於12時前出發;國5北向用路人建議於9時前出發,節省寶貴時間,。10日國道相關疏導措施包括:12-21時封閉國1虎尾、埔鹽系統及國3西濱北向入口匝道、13-18時國5 蘇澳、羅東、宜蘭及頭城之北向入口高乘載管制、單一費率、0-5時暫停收費、開放路肩、替代道路、匝道儀控。高公局表示,10日國慶焰火將於台中中央公園施放,研判當日將有大量車潮湧入活動會場。預估14時起國1臺中都會區路段即可能有車多壅塞情形,並持續至22時。高公局建議,國慶日下午非前往臺中地區用路人,可改道國3、台61或提前出發。此外,出門務必檢查好車況養足精神,繫妥安全帶、切勿超速並注意車前狀況、保持安全距離。

國慶連假第3日 高公局公布「國道11地雷路段」…想不塞就避開
9日為國慶國慶連假第3日,高公局預估國道交通量為115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90百萬車公里)的1.3倍,其中北向交通量將達63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1.4倍。高公局同步也公布9日當天易塞車的11處國道路段,呼籲用路人應提早上路或改換其他道路,以節省寶貴時間。高公局預估9日國道易壅塞路段分別如下:國1北向西螺-埔鹽系統國1北向南屯-后里國1北向苗栗-湖口國3北向竹山-中興國3北向草屯-霧峰國3北向大山-香山國3北向關西-大溪國5北向宜蘭-坪林國4西向潭子系統-豐勢國6西向舊正-霧峰系統國10西向仁武-左營高公局呼籲,西部國道北向用路人,南部地區於9時前出發,中部地區於12時前出發;國5北向用路人建議於9時前出發,以節省寶貴時間。除此之外,高公局也公布國道相關疏導措施,包含12-21時封閉國1虎尾、埔鹽系統及國3西濱北向入口、13-18時國5蘇澳、羅東、宜蘭及頭城之北向入口高乘載管制、單一費率、0-5時暫停收費、開放路肩、替代道路、匝道儀控…等。

疏運面對考驗!國慶準備收假 高鐵台中站設指揮所
高鐵台中站在中秋連假收假日出現爆量人潮,有民眾排了2小時的隊還上不了車,為避免事件重演,交通部與台灣高鐵公司進行檢討,並在國慶連假實施多項改善措施。不過,10日當天不只是收假日,台中還有國慶煙火表演,疏運再度面臨考驗,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高鐵將在台中站設前進指揮所,由總經理進駐指揮。中秋連假收假日,高鐵台中站排隊買自由座的旅客滿到車站外,交通部與高鐵檢討後,國慶連假除了開加班車、協調台鐵疏運、優化站內動線等,APP還首度使用燈號公布排隊情形。王國材指出,高鐵在國慶連假加開190班列車,台鐵加班162班,由於台中自由座的需求特別高,因此台鐵會加強疏運,台中-台北會發12班列車,且都是用新車來服務旅客。人潮資訊方面,高鐵透過APP的燈號顯示排隊情形,綠色代表順暢,黃色代表要等30分鐘,紅色則是須排隊1小時以上。王國材說,中秋連假高鐵單日運量最高近34萬人次,目前國慶連假預估最高約30萬人次,但臨時的狀況較難預測。王國材表示,高鐵經檢討後,在月台、付費區與非付費區會有不同管制,另拆除站內座椅把動線安排得更好。10月10日當天,高鐵會在台中站設置前進指揮所,由高鐵總經理鄭光遠進駐,有了中秋節的經驗,國慶連假會有更多安排。國慶連假第2天,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預估今日國道車流較穩定,南向易壅塞路段有國1楊梅至新竹、彰化系統至埔鹽系統、國3土城至關西、快官至霧峰、國5南港系統至頭城等,西部國道預計中午前可紓解,國5則塞到下午3時左右。北向部分,易壅塞路段有國1圓山至大華系統、苗栗至湖口、南屯至后里、西螺至埔鹽系統、國3關西至大溪、大山至香山、草屯至霧峰、竹山至中興、國5宜蘭至坪林等,西部國道塞到晚間8時左右,國5則可能塞到晚間12時。

石虎現蹤草屯遭路殺 呼籲重視棲息地的問題
南投縣草屯鎮民5日在新豐路1家汽車修配廠附近發現1隻遭路殺石虎,交由石虎保育團隊帶回研究。石虎團隊指出,該遭路殺石虎體重3000多公克,是雄性亞成體,是首度在靠近草屯市中心的郊區發現石虎蹤跡,專家推測是烏溪流域的擴散個體遭路殺,南投縣今年已接獲19起石虎救傷案,呼籲重視石虎棲地問題。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集集特生中心)石虎保育團隊指出,石虎俗稱「山貓」、「豹貓」等,原本廣泛分布在全台低海拔山區,因棲地大量開發、過馬路被車撞死、流浪貓狗競爭等,如今僅在苗栗縣至台南市間山區發現行蹤,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昨首度在南投縣草屯市郊接獲石虎遭路殺個案。發現人說,5日上午10時許他將愛車送往新豐路1家汽車修配廠,走路回家在新豐路旁看見1隻遭路殺的大貓,倒臥紅綠燈號誌下,立即拍照上網詢問「請問是石虎嗎?」眼尖網友看到耳後斑,確定是石虎,他立刻打電話通報石虎保育團隊,不久南投縣農業處就代為送往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這是首度在靠近草屯市中心、市郊紀錄到石虎遭路殺個案。」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石虎專家林育秀表示,遭路殺石虎為雄性亞成體,體重3331.5公克,事發地點鄰近貓羅溪支流隘寮溪,且附近多農地,從過往追蹤資料顯示,年輕公石虎拓展領域階段移動距離很遠,該石虎可能是烏溪主流或貓羅溪支流的擴散個體。林育秀指出,至5日止,今年南投縣內石虎救傷案例已達19例,其中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名間鄉、集集鎮、竹山鎮共9例遭路殺,其餘犬貓殺3例,2幼獸逃生不及遭火燒死,1例中獸鋏致死,還有失親2幼獸訓練中,1石虎中誘捕籠野放追蹤中,希望大家重視石虎棲地問題,以友善耕種、不放養犬貓、行經石虎出沒路段減速慢行等,留給石虎生活空間。

換季災難1/「病菌輪攻」鼻竇炎患者激增5成 過敏兒當心!每3人就有1人中鏢
疫情解封後,民眾脫下口罩回歸日常生活,讓流感、腸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等有機可趁,時值換季,兩者形成惡性循環下,鼻過敏就醫人數直線上升,甚至惡化成鼻竇炎,藝人王心凌日前坦承自己因鼻竇炎「吃藥吃到吐」。醫師表示,「近來鼻竇炎求診人數激增5成以上,不少是嬰幼童。」根據健保資料顯示,最嚴重時每3名幼童中就有1人罹病,當細菌沿著血管感染眼窩時,就可能重創視力、甚至惡化成失明。台灣是海島型國家,濕熱的環境加上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令不少民眾飽受鼻竇炎之苦,然疫情爆發後,就醫人數明顯減少。據健保資料,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鼻竇炎就醫人數約430萬人,平均每5人有1人,疫情爆發後人人口罩戴緊緊,呼吸道感染機率迅速下降,鼻竇炎就醫人數更是銳減,2020年降為302萬人、2021年為223萬人。如今疫情解封,愈來愈多人脫下口罩,一場鼻竇炎風暴已悄然爆發。儘管健保署尚未公布最新數據,但不少耳鼻喉科醫師臨床上發現,鼻竇炎患者迅速激增。「真的差很多,跟前幾年疫情相比,鼻竇炎患者最近至少增加5成以上!」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莊碧焜說。台灣一年就有逾百萬人因鼻竇炎就醫,藝人王心凌日前也透露自己因鼻竇炎「吃藥吃到吐」,大吐苦水。(圖/趙文彬攝)鼻竇是指一些圍繞在眼眶及鼻腔周圍的頭骨空腔,這些空腔都跟鼻腔相通,會分泌黏液,滋潤並過濾吸入的空氣。「鼻竇炎的發生原因,主要是過敏、或病毒、細菌或黴菌感染,而現在的孩子鼻過敏的比例非常高,再加上校園本來就容易感染各種病菌,鼻黏膜很容易受刺激而發炎腫脹,若病況沒控制好,鼻竇開口堵塞就容易滋生細菌,當分泌物愈堆愈多、愈來愈濃稠,就變成鼻竇炎。」莊碧焜說。據健保資料顯示,鼻竇炎在幼童和31~40歲青壯年特別普遍,不論疫情前後,0到10歲兒童因鼻竇炎就醫的比率最高,最嚴重時,每3個小孩中就有1名患有鼻竇炎,且病況甚至會持續至長大。花蓮一名7歲男童日前右眼突然又紅又腫,父母原以為是過敏,沒想到越腫越大,甚至嚴重到眼睛睜不開,就醫檢查才發現是急性鼻竇炎引發眼窩感染、同時壓迫視神經。花蓮慈濟耳鼻喉科副主任周昱甫表示,眼眶與鼻竇有互通的血管,因此細菌會經由血管進入眼眶引發感染,男童當時視力只剩0.2,若不緊急處理恐有失明風險。周昱甫提醒,如果感冒持續2周未癒,又有鼻塞、黃綠色濃稠鼻涕時,就要當心罹患鼻竇炎,一般可以藥物、抗生素治療,若效果不佳可採取內視鏡手術。莊碧焜說,其實多數人患有鼻竇炎而不自知。「很多人以為出現黃鼻涕才是鼻竇炎,其實如果時常鼻涕倒流、耳朵悶塞、莫名頭痛、說話有鼻音,都可能是鼻竇炎的症狀,建議進一步檢查。」

換季災難2/鼻竇炎大魔王是它!吸空氣就可能感染 妙齡女子切頭骨保命
台灣每年都有超過百萬人因鼻竇炎就醫,尤其黴菌性鼻竇炎要格外當心,黴菌可能會侵犯到眼睛、大腦,甚至藉由血液流竄全身,嚴重可能致命。美國一名25歲女子去年底鼻竇炎復發引起腦部感染,最後切除部分右頭骨清除膿瘍才得以保命。醫師提醒,黴菌廣泛存在於環境中,光是吸一口空氣就可能含有黴菌,若本身免疫功能差、或罹患免疫系統疾病,都要特別當心。56歲鄭女士左側鼻塞持續一年多,且時常有黃色濃稠的鼻涕並偶爾會聞到「魚腥味」,奔波多家診所得到的答案都是鼻竇炎,但長期吃抗生素卻未改善症狀,最後到大醫院進行電腦斷層檢查,並且進行內視鏡手術後,才確定是黴菌性鼻竇炎。台中榮總耳鼻喉科主任梁凱莉表示,大自然到處都充滿黴菌,就連空氣也不例外,身體健康者可透過免疫系統將黴菌排除,但如果鼻腔清潔功能不佳或免疫功能失衡時,就可能產生呼吸道的黴菌感染;就算同一種黴菌,不同患者也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症狀,免疫健全者可能只會感染鼻竇造成症狀,免疫不全者還會影響到鄰近的眼睛、大腦或中樞神經,產生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黴菌性鼻竇炎單靠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考慮採取內視鏡手術清除黴菌,若免疫力不佳,還需搭配抗黴菌藥物。(示意圖/國泰醫院提供)竹山秀傳醫院院長莊碧焜表示,過去黴菌性鼻竇炎患者大多是老人家、免疫不全者,但最近發現許多年輕病患,推測可能是工作壓力導致免疫低下,提醒若出現味嗅覺異常等鼻竇炎症狀時,要積極就醫,千萬不要認為年輕就是本錢,否則延誤治療可能會付出代價。美國一名25歲的女子Natasha Gunther就有慘痛經驗,根據外電報導,Natasha過去曾出現5~6次鼻竇炎症狀,但最後都是自行痊癒,所以去年底當她感冒又出現症狀時也不以為意,直到後來出現嘔吐、頭痛才趕緊就醫。結果醫師發現她的大腦已遭感染,於是緊急進行二次開顱手術,為了清除膿瘍必須切除部分右頭骨,手術後Natasha無法像過去一樣教授柔道,同時必須進行語言治療。莊碧焜說,黴菌性鼻竇炎無法吃藥治療,透過內視鏡手術較能根除病灶。梁凱莉則表示,若免疫力健全,的確靠手術就能清除黴菌,但如果是免疫不全或免疫力較差者,例如化療患者、糖尿病患等,除了手術之外,還需要搭配抗黴菌藥物,同時還要解決免疫問題,才能真正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