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姓男子欠繳106年度綜合所得稅等費用合計117萬餘元,行政執行官調查發現,趙男在國稅局查稅後,一次提領306萬元現金,詢問其用途,趙男竟回說:「喝酒、賭博花掉了。」眼見新北分署要向法院聲請管收他,趙男急忙在14天內,刷卡加匯款繳清剩餘欠款117萬餘元,逃過牢獄之災。現年45歲的趙男目前從事餐點外送員,106年間,他當時擔任房仲業務員,賣掉自己名下的2間永和區房屋,得款941萬餘元,隔年報稅漏報這筆收入,後來被財政部北區國稅局中和稽徵所查獲,追課綜合所得稅約120萬元。案件移送執行後,新北分署扣押他的銀行存款等債權,受償約1萬5000元,趙男又自行繳納3萬5000元,連同滯納的遣送出國的費用1萬2000餘元,尚欠117萬餘元,拒不繳納。新北分署詳查發現,趙男2019年被國稅局查稅後,同年11月一次提領306萬元存款,認定趙男有能力還款,上個月(4月)21日通知他到案說明。趙男宣稱這筆錢用來支付妻子生前的醫藥費與看護費,加上他自己「喝酒、賭博」花光光。但被新北分署識破,因為趙男是在老婆過世2個月後,才提領現金306萬元,趙男拗不回來,擺低姿態請求分期付款、每期可繳1.5萬元到2萬元,新北分署不買單,將他留置準備聲請法院管收。趙男眼見新北分署來真的,連忙向家人求助,趙男的女友趕來刷卡10萬元解圍,同年4月27日再繳40萬元,餘欠辦理分期繳納,2週後與其胞弟及女友再刷信用卡一次繳清尚欠款項67萬餘元。
快閃記憶卡大廠積欠稅款和健保費等款項達5800萬元,遭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查出,該公司員工多次提領公司現金高達8000萬餘元,公司還持續匯款至郭姓負責人的其他公司達3000萬餘元,新北分署聲請法院管收郭姓負責人,法官日前裁定准予管收。新北分署指出,62歲郭姓男子從2001年起擔任快閃記憶卡大廠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調查局查出該公司沒進貨,卻取得其他公司的統一發票72紙,申報扣抵銷項稅額,遭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裁處營業稅及營利事業所得稅罰鍰,移送新北分署執行。行政執行官調查發現,該公司2007年底資產負債表上的銀行存款有867萬餘元,且2007年至2011年間公司持續匯款至郭姓負責人的其他公司3000萬餘元,公司員工還多次提領公司現金高達8000萬餘元,企圖規避執行。郭姓負責人辯稱公司帳冊資料因八八風災毀損,上述匯款的款項是公司向地下錢莊借來的,且不願提出具體清償計畫,新北執行分署聲請法院管收他後,法院開庭時,郭男坦承公司戶頭不能留錢,否則馬上就會被扣押,所以現金就領出來擺著,或者借他人的戶頭放著。法官今年4月18日第2次開庭後,裁定准予管收。新北分署呼籲欠款義務人應主動清償,切勿心存僥倖、規避執行而遭受管收。
富邦金(2881)公布2022年3月自結稅後淨利77.70億元,第一季獲利達463.59億元創歷年次高紀錄,金控3月稅後淨利雖較去年同期減少,仍居歷年同期單3月之第三高紀錄。至於金控3月單月營收減少達32.01%,獲利較上月減少約81億,也較去年同期減少37億元,主要是富邦人壽本月反應市場狀況投資獲利減少,另上月北富銀認列韓國現代信用卡公司之廉價購買利益稅後影響數約22億。今天(12)日開盤價76.30元,至截稿前午盤股價為75.90元。富邦金控表示,今年累計前3月稅前淨利574.44億元,前3月稅後淨利463.5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3.93元;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富邦產險前3月獲利皆創下前3月歷史獲利新高,富邦金控3月底淨值約8,610億元,普通股每股淨值64.85元。截至3月31日,富邦金控已取得日盛金控58.73%股權,而富邦金於前3月認列日盛金投資收益4.43億元。富邦金控表示,富邦人壽2022年3月稅後淨利為48.6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3.05億元,今年1~3月累計獲利362.28億元則是較去年首季減少28.57億元。由於3月份國際投資市場持續震盪,台股當月指數終以上漲0.23%作收,富邦人壽因應風險環境持續實現獲利同時汰弱留強。債市投資方面,因應通膨升溫與美國貨幣政策緊縮,第一季以減碼並實現資本利得、提高帳上現金部位,以期未來利率走升期間增加投資,提升經常性收益。在美債利率走高趨勢下,美元相對其他貨幣持續轉強,三月單月美元兌台幣升值2.14%,單月/累月之匯兌損益與避險成本,大幅優於去年同期。因兌換利益大幅增加,亦致使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亦較前月提升,3月底餘額已逾190億。因應俄烏戰爭爆發,年初以來,即以減碼俄羅斯債券、並依戰事發展,2月啟動預期信用損失作為因應。至3月底,累計認列預期信用損失為新台幣22.6億元,認列金額係根據未來可能損失本金、以及一年利息收入估計而成。未來將依據ESG投資原則,不再新增俄羅斯部位,並利用機會減碼部位。台北富邦銀行3月稅後淨利16.42億元,累積稅後淨利65.2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獲利成長主要是2月份有一次性廉價購買利益認列外,今年第一季受惠存放款規模持續提升及外幣債劵投資部位成長,累積利息淨收益成長10%。財管收益表現較去年同期落後,主要反映金融市場變化大,國內外股市不確定性升高,財管客戶較為保守觀望,銷量較同期減少,惟AuM仍穩定成長,前三月保險收益及佔比皆較去年同期提升。富邦產險3月稅後淨利4.41億元,累計稅後淨利29.5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4%,來自於優異的投資績效和穩健承保業務表現。3月整體簽單保費48.4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0%,不論個人保險或是企業保險之簽單保費皆有雙位數成長表現,其中車險、商業火險及水險業務成長動能強並優於市場成長;累計前3月簽單保費收入143.37億元,成長15.6%,簽單市佔率達25.5%,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富邦證券3月稅後淨利4.58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81%,主因受惠經紀收入及債券部位獲利增加;累計稅後淨利7.6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台股及國際股市仍處波動震盪,反映在台股日均值今年度累計至3月約3,81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致使證券現貨收入、金融部位與轉投資收益較去年同期減少。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資料顯示,1985年孩童過敏性鼻炎的比例為7.84%,2007年竟增加至50%,20年之間人數飆漲7倍。林口以及台北長庚醫院也在2017年針對台北市學童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國小一年級學童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為42.5%。國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劉致顯表示,長期鼻過敏容易引發鼻竇炎,也可能會影響耳朵導致聽力下降,甚至因鼻涕倒流到咽喉造成慢性咳嗽的情況,另外,最令患者困擾的就是鼻塞會影響睡眠。「許多人會自行到藥局購買鼻噴劑,萬一不小心使用到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長期下來除了會產生抗藥性,甚至可能造成病況反彈,鼻塞變得更加嚴重。」劉致顯說,鼻噴劑主要分為3種,分別為抗組織胺、類固醇、血管收縮劑。一般治療鼻過敏以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為主,「其中類固醇鼻噴劑的治療、控制效果都比較好,但多數人一聽到類固醇就會害怕,所以往往會拒絕使用。」劉致顯說,事實上這些類固醇噴劑都相當安全,就算長期使用也沒問題。至於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除非患者強烈要求才會開立,並且也會說明其風險性。「它能快速收縮鼻腔黏膜血管,改善鼻塞、流鼻水狀況,適合用於救急或短期使用,不建議使用超過7天,過度使用恐導致鼻腔血管疲乏彈性,反而使鼻塞更嚴重」。劉致顯說,就算每次使用都沒有超過7天,但一次次累積下來,長期之後還是會導致病況反彈,所以使用這一類的鼻噴劑要格外當心。洗鼻器並沒有治療效果,醫師建議搭配藥物一起使用,或等病況穩定時再用。(示意圖/報系資料庫)另外,有些人不想使用藥物,認為勤用洗鼻器保持鼻腔清潔即可,「洗鼻器不是一種治療方式,它只能當成輔助。」劉致顯說,很多患者鼻腔內塞滿鼻涕、乾掉的鼻屎,就可以使用洗鼻器清潔鼻腔。不只如此,也可以在使用鼻噴劑之前先洗鼻子,如此可讓藥效更充分地進入鼻腔內,治療效果更好。等到病況穩定之後,才能只用洗鼻器維持鼻腔清潔,否則都要搭配鼻噴劑一起使用。如果想要預防或根本治療鼻過敏,劉致顯建議要先找出過敏原,可利用抽血檢驗,「知道對什麼物質容易過敏,才能進一步避免接觸,就能降低過敏機率。」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說,台灣的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刺激物是塵螨、空氣汙染物等,想要改善過敏,一定要先避開過敏原,例如是對塵螨過敏,就要多整理環境,減少接觸塵螨的機會。另外,規律的作息和運動有助於維持免疫機能運作,能降低過敏發作機率,坊間的相關保健品如益生菌、魚油和維生素D等,陳映庄認為可以試試看,但重點還是要先避開過敏原,同時也要搭配藥物治療,否則效果並不明顯。
57歲的劉先生,平常沒有什麼慢性疾病,也沒有服用藥物,卻在幾天前,在站著的時侯突然頭暈和心跳異常快,經一連串的心臟科檢查後,被診斷為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POTS是一種症侯群,這意味著它是一系列症狀和體徵的集合。POTS的特點是當病患久站時會出現令人不適的症狀,如頭暈和心悸,這些症狀在醫學術語上稱之為直立不耐受。病患最常向醫師抱怨的症狀包括站立時頭暈甚至昏厥、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心悸。這些病人還經常會出現頭痛、消化系統毛病(如腹脹和便秘等)、失眠,以及由於呼吸困難和疲勞而導致的運動不耐受。郭志東醫師表示,POTS通常影響15到50歲的女性為主。然而,有報導指出,最近在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之後的族群中也診斷出了這種疾病。有些長期慢性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會出現一些後遺症,影響包括大腦、肺和腎臟在內的各種器官。而感染後發生POTS是其中一種類型。即使在急性感染消退後,這些人在直立時仍可能有持續的疲勞、頭暈和心率加快而造成慢性不適感。值得慶幸的是,大約一半的POTS患者會在幾年內自行恢復或改善。但對於其餘的病人來說,如果不對POTS進行治療,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由於這些病人因為站立時的不適而開始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床上,避免引起症狀的活動。當病人的日常活動變少時,腿部的肌肉就會減少,心臟容量就會萎縮,血液循環的容量就會減少,這些變化使直立或站立時更加不舒服,導致病人花更多的時間在床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的人可能會變得失能。因為他們每天連做家務都會感到頭暈和疲憊。許多人由於這個疾病而從學校或工作崗位上離開。POTS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郭志東醫師說,腦震盪、手術甚至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後臥床休息一段時間後也有可能會出現這種症狀。許多研究人員在猜想,POTS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得過度活躍引起。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免疫系統正在專注對付入侵的病毒,但錯誤地把身體自身的健康組織錯認,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就POTS來說,這種損傷被認為會影響血管內層,使其在直立時失去血管本身收縮的能力。大部分的病人都會透露他們從前休息時的心跳頻率,通常是每分鐘60到70次。然而,出現症狀後靜息心率可能都落在每分鐘80多次,在爬了一小段樓梯後就飆升到了130次或以上,僅僅站起來就會引起頭暈和心跳加速。所以當病人因為直立時產生頭昏眼花,心率明顯變化,必須高度懷疑POTS。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站直這個簡單的動作是很理所當然的,但患有POTS的人可能會覺得非常不舒服。原因是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直立時,重力會使1/3的血液在腰部下方停滯,使返回心臟的血液變少,所以心臟能泵到身體部位的血量會減少,這會導致大腦血壓下降。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應該經歷過久坐後迅速跳起來,出現短暫的頭暈或「看到星星」的感覺,這就是因為重力對我們生理的影響。而當血壓下降後,我們心臟中有一些感受器細胞會檢測到這個情況,他們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指示腎上腺釋放一種類似腎上腺素的物質,稱為正腎上腺素到血液中,正腎上腺素能讓心臟跳動得更快、更有力,從而恢復正常的腦部血液流動,同時也能使血管收縮。但POTS的病人對正腎上腺素的反應只有心跳加速,但血管收縮的效能變得很差,身體為了維持血壓,心跳會變得更快。這些惡性循環甚至會讓病人頭暈和昏倒,正腎上腺素也會影響包括消化系統在內的其他器官,導致腹脹和便秘。郭志東醫師建議,如果經常出現上述症狀,便需要向心臟科醫生檢查一下,以確定有沒有罹患POTS。
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合稱為三高,是現代人的健康大挑戰。由衛福部公布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與2019年的數據相比,高血壓死亡人數增幅位居首位(+7.2%),從國泰健檢近三年(2018-2020年) 台北、新竹、台南中心資料中顯示,19-64歲的健診者,血壓異常現象以新竹地區比例較多,且男性大於女性,年齡也有慢慢下降趨勢,可見以往只會在中老年人發現的三高疾病,漸漸邁入年輕化。現代人因生活規律改變、工作壓力大與飲食習慣不佳,使得台灣年輕人罹患高血壓者愈來愈多,依據全國十大死因中第七的高血壓,雖然排名未達前三名,但死亡率逐年上升的風險卻最嚴重。除了中老年人之外,待遇令人稱羨的科技新貴更是許多醫師眼中罹患高血壓的高危險族群。根據我國2019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數據顯示,新竹市以132.3萬元位居全國第一,收入越高相對帶來的工作壓力也較大,經常性的外食、長時間睡眠不足、高競爭工作環境與壓力等,都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增加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若加上天氣轉變,氣溫變冷時血管收縮,當原已狹窄的血管發生劇烈收縮,更易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機會。平時毫無症狀,素有隱形殺手之稱的高血壓,就像是科技人的共同夢魘,也是扼殺家庭幸福的劊子手,壓力、熬夜、睡眠品質不佳,身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導致血壓偏高、身體修復能力變差,血管產生發炎狀態,都將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不得不慎。國泰新竹健檢中心葉勳龍院長表示,預防心血管疾病要先做好3件事,分別是定時量血壓、調整飲食、改變生活型態如戒菸,另外也可透過靜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來了解身體狀態,才能及早發現血管相關病變的問題。此外,也可定期健檢審視自身整體健康狀態,國泰健檢2021年正式上線的官網線上預約,2022年趁勝追擊推出國泰i健康APP,無論是線上預約,或是進行健檢流程時,透過APP隨時掌握自己的檢查進度;健檢完成後的報告在當天下午5點後,即可於APP看到血液檢驗、身體組成分析等數值報告,快速便利,在健康意識逐年抬頭的現在,隨時隨地一手掌握健康大小事。
大陸男星李雪健1980年代起開始參演影視劇,擔任主要角色的作品包括《焦裕祿》、《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荊軻刺秦王》、《四十不惑》等,2013年更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當紅時期光是拍攝1支廣告,費用就高達上億元,被稱為是「中國最貴男演員」。儘管收入豐厚,李雪健卻異常節儉,坐駕也寒酸到令人震驚。據了解,李雪健1954年出生於山東省菏澤巨野縣,1964年文革開始,擔任公社書記的李父因遭批鬥,全家被下放到了貴州凱里;1970年間,16歲的李雪健進入貴州凱里一間工廠當工人,也報名了工廠的宣傳隊,並於1973年入伍,後考入空政話劇團,開始了他的演員生涯,1978年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1980年代起,李雪健開始參演影視劇,擔任主要角色的影視作品包括《焦裕祿》、《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荊軻刺秦王》、《四十不惑》等電影以及《渴望》、《水滸傳》、《抉擇》、《歷史的天空》、《搭錯車》等電視劇,並於2013年12月1日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堪稱是大陸影劇界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李雪健在數十年的演藝生涯中,只有一次拍攝廣告的經歷,廣告中有一句台詞「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而光是這支廣告,他就賺進上億元,被稱為是「中國最貴男演員」。儘管收入豐厚,李雪健卻異常節儉,從不買豪宅、名車,坐駕也是一輛普通人家都負擔得起的吉普車,堪稱娛樂圈清流。
心血管疾病長年盤據國人十大死因前段班,數據顯示健保給付負擔10年來竟增22%,可見非癌症的慢性疾病影響與日俱增!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提醒,近來天氣乍暖還寒,氣溫變化下引發心血管疾病案例層出不窮,追根究底,民眾還是要從根本控制8大風險因子,才能避免淪為「糖心蛋」一族、陷入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泥淖。觀察過去數年,心臟及腦血管疾病乃至糖尿病,分別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第四及第五位,雖排名低於各種癌症總和,但成長率驚人,尤其心血管疾病徵兆難辨,往往不易察覺、急性發作時卻又常會致命,是名副其實的沈默殺手!成年人往往已有不等程度的動脈粥狀硬化 ,溫差變化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流緩慢、血壓波動,進而引發中風、心肌梗塞。年節過後,若民眾生活習慣繼續毫無節制,就更容易引病上身。要如何強化國人保健意識、同時減輕沈重的健保負擔?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說,解決之道還是要健全民眾的基本信念和作為,除了維持合宜體重、經常運動、力行健康飲食、戒菸等生活習慣外,若能提昇全民病識、及早檢測、適時治療,也有機會減少慢病風險、避免急症、徒留遺憾。蔡世澤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若無法穩定控糖、併發中廣型肥胖和心血管問題,統稱「糖心蛋(血糖、心血管、蛋型肥胖身材)』一族、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事件風險呈倍數增加!」。根據研究,糖友如能妥善控糖,糖化血色素每降1%、心肌梗塞風險便可降低14%,因此醫師呼籲,糖友應積極維持健康生活習慣,短期內若無法改變作息,也可與醫護團隊討論,必要時使用天然的腸泌素藥物控制食慾,協助減重、優化控糖成效,保心護腎。為加強國人心血管疾病危機意識,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攜手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建立衛教網站「揪出糖心蛋(https://findtheegg.com.tw)」並設計問卷,列舉8大風險因子,提供民眾自我檢定,評估自己是否已成為「糖心蛋」一族、悄悄步入醣代謝異常和心血管疾病困境。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呼籲,若自測結果顯示已是高風險族群,務必儘快尋求專業建議,改變生活型態,必要時加上藥物調理,就有機會穩妥控病、遠離風險,回復彩色人生 。
303全台大停電引發民怨,核四前廠長王伯輝投書警告說,台灣電力不穩真的會發生,而且已經發生;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擬參選人滿志剛今(4)表示,他看了王伯輝的文章,其中字字血淚,讓他對台灣未來的民主與民生相當憂心,以及對民進黨的獨裁鴨霸更是憤怒。滿志剛說,昨天的全台大停電,顯示台灣「缺電」的事實,卻仍然被執政黨高官們找各種理由搪塞,但你我都心知肚明,早在去年的公投失利後,「缺電」是必然的結果,更是多數民眾的選擇。滿志剛說,王伯輝在文章裡指出,在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時,有位退休的處長,拿著連署單讓員工自由連署,該單位的基層主管收集連署書時,被時任該處的處長「請」進辦公室罵,罵到該主管痛哭,因為這位主管必須違背身為工程師的良心,奉承上意。「王廠長也提到,自己退休後在媒體上發表看法,被某綠色的立法委員,在記者會上要求電力公司及政府處理他。」滿志剛指出,雖然王伯輝沒有指名道姓,但根據當時的新聞,這位立委就是賴品妤。他說,在這個國家不能說真話了,更不能揭露政府隱瞞的事實,即便竹科因供電降壓迫使許多科技廠受害,即使我們親身經歷昨日的大停電,可是政府的壓迫,讓人民不敢發聲。他感嘆,捫心自問,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各地均傳出猝死案件,心臟科名醫、臺大雲林分院長黃瑞仁表示,寒流對心血管系統最大的影響是造成血管收縮血壓突然上升,保暖是對為了要避免心血管疾病的併發症,三高民眾是高風險群。黃瑞仁表示,血管收縮壓突然飆高會造成急性疾病發生,包括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腦血管破裂、腦血管阻塞等,天氣寒冷時如必須外出時,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室內室外溫差落差太大導致血壓飆高。他表示,一般認為脖子、耳朵如果維持保暖,溫差落差不要太大,心臟血管系統血壓變化不太劇烈的話,都可以避免併發症的發生。他說,在台灣不太可能失溫致死,不可能待在寒冷的環境久到足以失溫,保暖是為了避免血管疾病的併發症,寒流最大風險還是來自於血管收縮,血壓急劇上升。這一波天冷猝死案有老年人也有中壯年人,黃瑞仁表示,有一些人可能原本就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疾病,但自己不知道,以為猝死是突如其來的,其實很多本身就有三高疾病,他們原本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當溫度急遽變化的時候,血管突然收縮、血壓上升就會造成很多不預期的併發症。
天氣冷颼颼,根據各地消防局資料整理,自19日開始至今,全台出現超過800起非創傷性送醫,從2/19上午8點到2/20晚間21點,短短37小時已有74人猝死、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其中最年輕死者僅38歲,是否天冷因素所而是否天冷因素所致,仍待釐清。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受訪時曾表示,氣溫驟降時要記得替「房間保暖」,他認為房間內太冷,猝死風險就會一直存在,黃軒說,人體在室內低體溫的變化讓人無從察覺,但在冷冷的房間內,卻可能緩慢的一步步接近猝死,這是因為室溫太冷時,身體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苯酚胺分泌增多,會使人的身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增大,耗氧量增多,嚴重時心肌就會缺血缺氧而猝死。日本研究顯示,如果房間一直很冷,每下降10°C,血壓就會上升高8.2 mmHg,而當人正處於睡眠中時,心臟若一時負荷不來,就可能引發猝死。另一研究也指出,每當房間溫度每下降1°C,猝死的機會就會增加5.6%。另外,房間太冷會導致血壓升高,當血管收縮時,也會導致血液濃稠度增加,同樣增加血管阻塞的風險。但這不代表房間溫度高就安全,若是經常保持在23°C以上,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太大,除了容易產生不適,也可能因為過大的溫差,反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爆發的機率。美國研究也是告訴我們,不只是心因的猝死,連腦血管阻塞疾病,也是因為溫差大於5°C 以上開始,愈來愈危險。尤其是那些之前好好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 (< 60 歲的人,4 倍風險會急性腦中風) 。芬蘭也是有發現他們國內的年輕猝死風險,也多發生在之前好好健康沒有任何病史的人 (2倍風險會猝死)。研究發現,肺部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冬天在21°C的環境下,較不易發病;心血管疾病者則建議房間溫度保持在18°C,若是溫度太低,血壓會升高,就會增加猝死機率。對大多數人來說,18°C~20°C左右都是安全的溫度範圍。如果想要讓房間部分區域保持溫暖,建議使用電暖器,較大房間內範圍時,才建議使用熱空調機。家中如果沒有熱空調機,建議使用電暖器。但是大家都把電暖器對著自己釋熱,其實這是短暫取暖方式。如果冷空氣,是從窗邊吹進來,就別把電暖爐拉到自己身旁,而是要放在窗戶旁邊,才可以把冷空氣變暖。把房內空氣變暖,才能較長時間保暖。另外,也可以搭配風扇,因為暖爐放在地上,釋放出的熱空氣會上升,但這種特性也會導致熱空氣都往上跑,房間裡還是很冷。因此只要把電風扇對著天花板吹,讓堆積的熱空氣散開,房間的溫度才會均勻。同樣的,從空調吹出的熱空氣,也會積聚在屋內的上方,也可使用風扇「朝上」吹,增加室內增溫效率。
2022年堪稱是漲價年,連台北市政府也醞釀調漲停車費,且熱門路段將一口氣調高20元,未來甚至可能出現停1小時收150元的「天價」。民眾怒轟萬物齊漲之際,公部門還帶頭漲價,簡直落井下石。該自治條例還未送進議會審議。市議員也提醒,一昧調高費率不見得能解決特定路段停車問題,反而民間停車場業者跟進漲價,會讓民眾荷包大失血。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高舉使用者付費大旗,立刻針對全市5萬個停車格全面收費,機車也從2019年起4階段收費,挨批「搶錢市長」,現在又將腦筋動到費率上。西門信義等商圈 先開刀台北市有250座公有停車場、5萬格路邊汽車位,仍供不應求,柯文哲見狀後下令檢討費率。據台北市政府公報內容,未來公有停車場收費費率自治條例中,計時收費級距將從原先10元至60元的6個級距,調整成10個級距,新增每小時80元、100元、120元及150元。北市停管處營運科長羅至浩強調,修法後大多路段仍維持相同費率,僅針對使用率達9成以上,且每小時最高費率仍一位難求的特定區域,其中長春路、吉林路、西門,及信義商圈將會是第一波檢討路段;另迪化年貨大街、信義百貨周年慶等特定時段也會採差別費率,視情況每半年檢討一次。草案內容府方尚在考量,確定後會送議會審查,最終版本可能會與現在不同。至於新增級距一口氣調漲20到30元,羅至浩解釋,修法目的是解決特定路段停車問題,倘若每小時僅增加10元,意義不大,才設計每半小時增加10元,減少未來修法頻率和提升施政彈性。公家帶頭 民間恐將跟進「調漲停車費只讓守規矩的人麻煩!」周姓民眾直言,柯市長畫一堆紅線又不增加停車位,違停者就是會違停,加上大眾運輸也沒強大誘因,增加費率只是肥了市府口袋、瘦了市民荷包,沒有解決問題,還讓百姓在萬物齊漲之際,再挨公部門一記悶棍。李姓民眾認為,占用者的確該支付較高費用,但多久算占用,又該如何計算逾時累進費來達到車位公平循環的效率?值得思考。市議員李明賢直言,市府訂出費率後應滾動檢討,別意外造成民間連帶調漲;市議員林亮君批評,疫情後民眾使用私家車頻率提高,且需要車位的人不管收多少都會停,以價制量不見得能達效果。
黨姓男子銷售虛擬遊戲幣(星城幣)金額高達1億2472萬餘元,卻滯納5年份的營業稅等稅金,合計欠稅加罰鍰達1433萬餘元;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發現他還從事期貨買賣,另提領和轉匯金額共1022萬元流向不明,日前向新北地院聲請管收3個月獲准,黨男只在管收所待了一夜就凍未條,家人隔天火速繳交現金300萬元讓他獲釋,剩餘欠稅將分期償還。新北分署指出,55歲的黨男於2013年至2017年間從事星城幣交易,並利用第三方支付公司代為收取款項,銷售金額高達1億2472萬餘元,卻未申請稅籍登記,涉嫌逃漏2013年度至2017年度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經移送執行,新北分署查扣黨男名下銀行存款、車輛及三重區不動產獲近497萬元,尚欠1433萬餘元。近日發現他另投入大量資金買賣期貨,還陸續提領轉匯現金共1022萬元,相當可疑。黨男辯稱名下已無財產亦無力繳納欠款,但說辭漏洞百出,行政執行官認定黨男故意逃稅還隱匿財產,且拒提出合理清償方案,聲請管收3個月獲准,不知道是否農曆新年將近,黨男不願在牢房吃年夜飯,只在管收所待了一夜就連忙找家人救他,先繳交現金300萬元,剩餘欠稅辦理分期並提供擔保後獲釋,不用在牢房過春節了。
今(5)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也是一年中第23個節氣,象徵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命理專家小孟老師就表示,小寒在冬至過後的十五日,古人把這時候太陽運行到黃經二百八十五度來稱謂小寒,這時天氣開始轉寒,但是氣溫尚未變成非常寒冷,所以稱作小寒天,他也透露小寒的4大禁忌,以及小寒到來將有5個星座可以迎財神。小寒禁忌:一、不宜過度運動小寒過度運動會容易因為天氣冷熱變化導致氣管收縮,有氣喘的人要格外當心。二、不宜去高山:小寒天雖然不比大寒天,部份高山天氣仍然濕冷,到山上容易受冷氣團影響筋骨受寒容易感冒生病。三、小寒喝過熱湯,不宜外出:小寒喝過熱的湯之後不宜再外出,若再外出容易忽冷忽熱,導致身體不適,有高血壓的朋友更加要注意引發中風危機。四、小寒不要掃落葉:小寒的落葉簡稱寒葉,寒葉有敗葉的意思,因此不宜打掃,有做事失敗的意涵。小寒節氣吃什麼傳統食物養生一、吃臘八粥臘八粥是用白米、栗子、江米、黃米、小米、紅豆、菱角米、去皮棗泥等,加水熬煮,屬於溫補的食材,可以驅除身體寒氣,還具有養血養氣的功效哦。二、吃菜飯小寒習俗家家戶戶會煮菜飯吃,有的用青江菜與鹹豬肉、香腸丁或是鴨肉丁,與糯米加上生薑一起煮食,香氣撲人又可口,可以益氣、增強身體禦寒,還可以健脾暖胃,在天寒的日子吃上一碗特別暖心又暖胃哦!三、吃黃芽菜古書《津門雜記》內有記載,過往天津地區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是用白菜芽製成,古人在冬至過後會將白菜切除莖葉,只留菜心,加以處理15天過後取出食用,過往生活物資匱乏,會利用這樣來補足蔬菜缺乏的營養素,但現今生活富足,人們對於食物的營養素已經無需如此費工了。另外小孟老師也分析小寒過後有5個星座會有好財運,分別是天蠍座、巨蟹座、金牛座、雙子座、水瓶座。第五名:天蠍座在小寒天裡不管是家庭、伴侶或是合作夥伴,只要能夠在和諧運作的情況下,都能夠為你們的事業帶來財運,所謂家和萬事興、人心齊泰山移,這些人都是賺取財富的好幫手。尤其是伴侶的協助,到了中下旬,更能帶來不少幫助,你們的事業,或是需要資金的週轉,另一半都是最佳的幫手,相得益彰之下,偏財運更為強勢,平常要是有看中的投資選項,這時候不妨大膽的進場試試手氣。第四名:巨蟹座小寒天巨蟹座會做出許多積極性的行為,包括理財投資,切記別因為一時的衝動,讓辛苦許久的投資,付諸流水,要理性才能讓你的荷包賺得更多。若有投資買賣的,可好好照顧手中的標的物,運用你們的理財頭腦,在適當時機買賣,很有機會賺得不少財富。第三名:金牛座金牛座本周起你做事態度,也為自己帶來好運,心態很積極的付出努力,讓你們的財運得到幫助。只要有好好努力的,雖然辛苦,但是付出容易有回報,把賺來的好好的存下來,相信可以看到滿滿的財富,讓你們的心得到不少欣慰。另外若是靠頭腦和口才賺錢的,可以好好的發揮,不僅能力會被看中,也因此賺得不少財富。第二名:雙子座天生就是個鬼靈精怪,相當有頭腦,只要有興趣的事情,想法可以隨時蹦出來。這個月剛好木星來到雙子工作宮,如虎添翼,讓雙子的頭腦更加靈活,將有助於你們產生無數個賺錢方法,可多運用頭腦及口才打動人心; 當幕僚的,有機會讓上司看到你們的能力,升官加薪的機會不小。第一名:水瓶座本週你們工作不僅更加嚴謹,使得你們的賺錢能力及工作專業技能,更加提升,也多了幸運環繞,貴人運相當不錯,當然也得必須是你們自己有相當程度的努力,才會受到讚賞。此時你們怎麼對待財富,財富就怎麼回報你們,只要有投資理財、買賣房屋、黃金珠寶等等的,都有機會豐收。
近日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一些心血管疾病更是好發在此時節;為此,知名營養師高敏敏特意在IG發文提醒,指出民眾身體若有5個中風前徵兆皆不可輕忽大意,「不要以為年輕人不會中風!不要覺得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才要注意!」高敏敏在文中寫道,「溫度驟降最近有沒有很常聽到救護車的聲音?(因為)氣溫驟降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增加中風急性發作的機率!」她表示,臨床上很多人在嚴重中風前其實都有徵兆,或是曾經小中風而不以為意,加上有些人小中風發生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分鐘,不超過一天就會恢復,所以很容易被忽略。高敏敏舉例指出,曾有1名29歲的工程師,因年末加班壓力大加上寒流來襲,工作到一半突然感到視線模糊、單手無力,「(他)本以為太累想休息一下就好~好險老婆機警趕緊打119送醫,送醫後被診斷小中風!單側肢體還要定期復健⋯。」高敏敏也特別寫出「中風前5徵兆」給民眾參考:1、失去平衡無意間身體失去平衡、容易跌倒2、Eye 眼睛模糊忽然視線模糊3、Face 嘴歪臉斜嘴巴或臉部突然變型、歪斜4、Arm 手腳無力單隻手或單隻腳忽然無力5、Speech 口齒不清突然言語無法表達、口齒不清此外,高敏敏表示,最好能記錄以上任何一項症重的發生時間,並盡快打119送醫,才能把握黃金時間,減少失能與死亡風險,「提醒大家一定要把握中風前送醫黃金時間,多一份機警、少一輩子遺憾,天冷了,也要以洋蔥式穿搭為主,讓預防勝於治療。」高敏敏提醒,有中風前兆者須多加注意。(圖/翻攝自高敏敏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