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3+4措施15日上路,民眾於完成3日居家檢疫後,4天的自主防疫期間若要外出,必須持有2日內的快篩陰性報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修正防疫旅館管理指引,新增檢疫、隔離者自主防疫期間,得依照業者揭示的方式,出示檢測陰性證明。用手機拍照或LINE都可以。若外出未歸,業者應通報地方政府查處。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根據修訂後的指引,居家檢疫或隔離者在自主防疫期間,得依照防疫旅宿業者揭示之方式,向業者出示其2日内快篩檢測陰性及身分證明等文件後,於必要時出入防疫旅宿。不管是手機拍照或line都可以,依照業者約定好的方式進行,但是不用提供必要外出的佐證資料。工作人員得於以入住須知、廣播或房間內張貼文宣等方式,提醒受管制對象。另考量自主防疫期間仍可能具傳染風險,當必要外出事由已完成後應速返回防疫旅宿。羅一鈞表示,沒有規定幾點幾分,但是不能整個晚上不回來。倘自主防疫者發生外出未歸之情事,防疫旅宿業者協助於其外出次日上午通報地方政府,俾利地方政府後續查處。對於為何自主防疫4天期間不能入住一般旅館?羅一鈞表示,這已經列在Q&A第45題,一般的防疫旅館還會住其他民眾,沒有接觸到境外的檢疫個案,希望不要因為還在潛伏期導致群聚,因此還沒開放後4天住一般的旅館,會看民眾遵守防疫規定的情形決定是否調整。
六月到,台灣民眾赴日本、韓國旅遊終於可以成行了!儘管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仍在燒,但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目標,已是世界共識,隨著世界各國陸續開放邊境,重啟旅遊大門迎接外國觀光客,韓國政府宣布,自今天(6月1日)起,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外國觀光客,發放短期簽證C-3和電子簽證,台灣人只要有完整接種2劑疫苗,入境時提出陰性報告,到韓國觀光就可以免隔離,但核可的疫苗廠牌不含高端。至於日本也在今天放寬邊境管制,包括台灣英美等國人士,免篩檢隔離,就能入境日本。根據韓國觀光公社表示,從6月1日起開放觀光簽證,與台灣在互惠原則下,免簽在恢復前,可先改以申請觀光簽證入境,等雙方在恢復免簽後,入境免隔離者,必須備有PCR/醫院抗原快篩陰性報告、疫苗接種證明書,並使用「檢疫資訊預填系統」輸入資料,在赴韓旅遊前的72小時,申請電子旅遊許可(K-ETA),K-ETA從許可日起,2年內都有效。而韓國對於海外旅客入境,凡完整接種疫苗者,就可免除居家隔離7天。所謂「完整接種疫苗者」定義,是WHO緊急使用清單的疫苗廠牌,以台灣目前較多人施打之疫苗為例,包含Moderna(莫德納)、 AZ、BNT等,但不含高端疫苗。至於日本方面,日本政府今天起也放寬邊境管制,將單日入境人數上限,從1萬上調到2萬人,疫情風險則分成藍黃紅等3級,台灣及英美等98國及地區屬風險最低的藍色等級,台灣旅客入境時,可免除病毒篩檢與隔離,但仍需事先申請簽證。
新北市中和上月確診病逝的2歲男童恩恩,其父親昨(29)日在臉書發文,還原當天整個求助的經過,今天也親自出面受訪,要求政府公布相關通聯及對話紀錄,「消失的81分鐘發生了什麼事情?」痛批事後回想整個送醫流程充滿荒謬。恩恩爸泣訴,因為孩子是確診者,因此恩恩離世後只能一個人孤伶伶坐著禮儀車離開醫院羽化。恩恩父親今天上午親自出面接受媒體訪問,並說明當天整個過程,4月14日當天下午5點多,當他發現小兒子活動力明顯不佳時,立刻打電話給中和衛生所,但打了3通都沒通,他改撥救命專線,但卻都在佔線中,於是改打1922,打了2通共約20分鐘,終於登記在案,直到傍晚5點58分,因為看見兒子明顯意識不佳,因此請妻子趕緊打119。在第一通119打通後,消防局知道他的妻子及兒女都是確診病患,當下只說要聯繫衛生局,卻沒辦法告知明確的派車時間,到了6點09分,再打第二通去詢問,消防局仍回應還在聯繫中,中間消防局也有回撥幾通電話,但還是沒辦法明確告知救護車的到達時間。在晚間7點左右,他透過視訊鏡頭發現兒子肌肉僵硬並有嚴重的抽搐抖動,最後終於在晚間7時20分,救護車才到他們家,中間他們主動打了4通電話給119,等了81分鐘才等到救護車,恩恩爸說他真的很想知道,在這個連線的過程當中,政府內部的橫向聯繫到底做了什麼?為什麼在當天新北市確診病例只有360例,不像現在每天動輒上萬例,在疫情規模等級差那麼多的情況下,為什麼兒子沒辦法得到妥善的後送機制?至於為何事隔一個多月才把事情揭露?恩恩爸說,因為當時他跟妻子、大女兒都確診,而當時的隔離機制是10+7,所以他要到5月初才解隔,而解隔之後最重要的還是先處理恩恩後續的事宜,同時他與妻子也要先調整好心情,並且將當天相關的通聯紀錄整理完備,確認他們沒有遺漏任何一通可以搶救孩子生命的電話,所以現在他準備好了,希望政府能夠還原真相,以安慰在天上的孩子,以及他們夫妻倆的心靈。新北市衛生局表示,事件發生當時,在送醫過程中,不管是1922、衛生局、消防局跟醫院,在「傳染病防治」規範下,全力做該做的事。因這起事件讓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兒童緊急送醫治療得以被檢視討論,中央指揮中心也隨即與兒科醫學會專家開會討論幼兒警示徵兆和就醫指引,提出民眾、醫療機構等相關版本,也開放確診個案或同住居家隔離者,只要生命緊急需送醫,都可透過防疫計程車、親友接送、步行或自駕前往醫院。對每一條在疫情中流逝的生命,都令人傷痛,衛生局會竭盡所能持續優化各種流程,照護民眾健康。針對後送流程,新北市消防局回應,當時均依中央規定的指引進行處置。對於外界批評後送過程冗長加上兒童病程發展快造成不幸案件發生,也促使後來中央修改確診者就醫及警示症狀指引,各縣市也分別有開設兒童就診的綠色通道,避免憾事發生。
國中教育會考今落幕,新北考區共29個考場、996間試場(不含預備試場),共3萬764人報考, 21日缺考1606人,到考率94.8%,第2日缺考1717人,到考率約94.4%,比昨日略降,平均兩日到考率為94.6%。統計2日發燒及呼吸道症狀、居隔、居檢及自主防疫人數共1159人;確診及快篩陽性考生1038人,於6月3日前解除隔離者將統一參加6月4、5日補考。教育局提醒,國中應屆畢業生須注意「新北市111學年度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優先免試入學」將於23日至25日12時受理校內報名(請依各校期限辦理),共26校提供3248個名額,該管道不採計國中會考,僅採計多元學習表現成績,於6月1日上午9時放榜。緊接是「公立高級中等學校優先免試入學」管道,共31校提供3072個名額,該管道採計國中會考及多元學習表現成績,於6月8日至13日12時受理校內報名(請依各校期限辦理),學生可由對應公立高中職擇一所報名,預計6月16日14時放榜,想就近入學學生務必把握機會。此外,基北區免試入學委員會於6月13日上午8時至22日中午12時提供最後一次模擬志願選填(網址:https://ttk.entry.edu.tw),並於6月23日中午12時後公布實際招生名額。正式志願選填時間為6月23日中午12時至30日中午12時止,入學作業系統於6月23日中午12時提供個別序位區間查詢服務,請考生先行上網查詢(網址:https://ttk.entry.edu.tw)。7月2日至3日中午12時前辦理個別報名,7月4日至5日下午3時前辦理集體報名,7月12日上午11時放榜、14日報到。教育局表示,6月10至21日訂為免試入學適性輔導週,屆時將請國中學校教師及輔導老師協助學生及家長選擇適合學校就讀。教育局於6月23至30日(假日除外)提供專線電話諮詢,並擇定板橋高中等11校設立專線。
疫情延燒,是否到校上課掀起強烈爭議,討論熱烈,彰化縣政府19日表示,採雙軌混合制,20日急轉彎,公布最新調整方向,高中以下學校全面採線上授課1周,縣屬國中3年級及縣屬高中3年級學生自5月23日至畢業典禮前,以不到校採線上教學為原則。彰化縣高中以下學校自5月23日至5月29日暫停實體課程,採遠距線上教學。私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補習班得參考準用高中以下學校暫停實體課程規定,惟須需與家長溝通後續補課、退費事宜。全校調整為線上教學的配套措施,一、學校教職員正常上班上課。教職員如因疫情居家隔離者或自主防疫者依照中央規定辦理。二、各級學校及幼兒園全校暫停實體課程期間,學生家庭照顧確有困難者,學校提供基本照顧服務含午餐。有基本照顧需求學生原則回原班級上課。三、學校因應學生需求得分流到校取回私人物品。四、停課期間,若遇到已排定之校園預防接種日程,仍請學童依照日程時間,到校接種,若學童因故無法到校接種,亦可自行與合約醫療院所預約,前往接種。彰化縣政府表示,在國中會考前的最後衝刺,雙軌混合制是由國中小校長會議所凝聚的共識,考量點是讓家長們決定自己的小孩是否到校上課,防疫假不列入差勤紀錄。但面對國內疫情朝向與病毐共存的階段,家長們憂心尚未施打疫苗的小孩的健康,縣政府完全理解,加上台灣已是一日生活圈,因此因應國中會考後的上課事宜,縣府教育處再次廣泛徵詢校長們意見之後,作出最新調整。
防疫「0+7」新制上路,已有保險業者表示,將檢查隔離者的小黃卡,打滿第3劑疫苗者不予理賠,立委蔡易餘、高嘉瑜、莊瑞雄及王美惠今(18)日舉行記者會痛批,保險公司在非疫情期間大賺其錢,現在遇到疫情爆發卻不理賠,根本是「賺錢爽歪歪,核保理賠機機歪歪」,要求金管會硬起來,保障保戶權益。蔡易餘指出,金管會今年3月修訂被稱作「薰衣草條款」的「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未來只要符合四條件即可調漲保費,看似管制保險公司,實則替保險公司開後門,保戶簽署保單同時要一併簽署「費率可能調整告知書」,無論未來是否會調漲保費,先讓保險公司符合要件即立於不敗之地,未來發現公司有虧損可能,即可調高保費將風險轉嫁在保戶身上,讓原本就相對弱勢的保戶變得更加弱勢,對投保人不公平;金管會並非保險公司圍事,對近日的防疫保單之亂,必須保護保戶權益。高嘉瑜批評,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最重要是信任,不能只想包贏不輸、穩賺不賠,在這次防疫險之亂中,可看出保險公司醜態百出,拒保、強制退費,理賠條件一日三變,且越來越嚴格;現在「0+7」新制上路後,保險公會仍未承諾一定理賠,金管會說一套,保險公司卻不甩主管機關,她期盼金管會拿出具體政策,讓防疫險拒保之亂盡快落幕。莊瑞雄說,政府對保險之亂不能視而不見,保險公司去年賺錢,「賺錢時爽歪歪,賠錢時機機歪歪,有這樣的財團嗎?」他指出,政府砸錢防疫是要穩定人心,沒事時保險公司賺飽錢,現在發現風險大增就下架商品、不核保、退保,痛批「賺那麼多錢的財團欺負小老百姓,金管會立場在哪?」王美惠指出,保險公司要賠錢給百姓說些有的沒有「沒天良」,但金管會不僅沒替百姓想,還替保險公司說話,質疑保險公司「贏得要做,輸的不賠,這不是詐騙集團?」出席記者會的保險局產險監理組組長陳清源回應,的確有保險公司對重複投保,做出退件工作,但金管會已對外說明,已完保就不能退保,要求業者依照規定辦理;至於隔離「0+7」新制度,業者不能要求看小黃卡,只要有3+4隔離單,保險公司就該理賠。
隨著確診數增加,指揮中心雖將匡列隔離者縮到僅限同住家人,但衛生單位還是人力吃緊,因此指揮中心16日宣布,只要打過3劑的民眾(約64%1466萬名),一旦遇到家人確診,也不用3天居隔,快篩陰就可出門,自主防疫7天,也就是17日起「確診者同住家人,只要完整接種3劑得採免居隔的『0+7』政策」。台北市第12期疫苗預約系統,17日上午9點開放預約,共提供7萬6252劑總預約量,其中包含政府所採購的首批成人BNT疫苗。而系統開放30分鐘已預約完成1萬172人,其中BNT疫苗更佔一半以上,開放不到3小時接近中午,1萬611劑BNT更是全數預約額滿。副市長蔡炳坤指出,北市疫苗預約系統第12期今日上午9點起開放預約,提供莫德納疫苗6萬2751劑,其中包含6525劑供6-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1萬611劑,及高端疫苗2890劑,共計7萬6252劑總預約量。蔡炳坤繼續表示,由政府所採購的首批成人BNT疫苗185.7萬劑9日來台,北市率先納入疫苗預約系統,提供12歲以上預約第1、2劑以及18歲以上追加劑,與莫德納疫苗不同的是「全劑」接種,至於12到17歲青少年追加劑接種,將另行規劃安排。蔡炳坤分析,Moderna 與BNT都屬於mRNA疫苗,同樣受到民眾的青睞,只因Moderna 疫苗一直都有,接種者眾。至於BNT疫苗只有去年鴻海、台積電與慈濟等三個民間團體所送1500萬劑,打完後就空缺到現在,顯見很多人等待已久,才會快速額滿。沒想到起0+7政策才剛要上路,下已有對策,台大前兒科醫師、YouTuber蒼藍鴿在「蒼藍鴿的醫學天地」臉書寫道,「醫學上,因為自身疾病而不能打疫苗的人占非常少數,通常患者走出診間的結論就是「醫生說我有XX病,不適合打疫苗。其實只是自己不想打而已」,然而就在指揮中心宣布最新的隔離政策後,「又有一堆人衝來打疫苗了」,當天下午晚上疫苗診直接爆量,讓蒼藍鴿有感而發,「原來隔離3天比『疫苗副作用』可怕的多,看來所謂的疫苗副作用真的還好」。蒼藍鴿就感嘆,「相較於疫苗副作用,隔離3天可怕多了」。台大前兒科醫師、YouTuber蒼藍鴿感嘆在指揮中心宣布最新的隔離政策後,「又有一堆人衝來打疫苗了」。(圖/翻攝自臉書)
金管會以家長「自願隔離」為由,解釋未在「防疫保單」理賠範圍內,遭到立委郭國文質疑「疾管署、金管會口徑不一致?」今天(17日)疾管署也就此首度回應了,只是保險局仍堅持立場,郭國文也再次說重話,「請金管會不要成為防疫保單之亂的亂源」。郭國文也引述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所言,「財務赤字可以改善,信任赤字卻難以彌補」,更說社會大眾的信任是金融業永續發展的基礎,應該依契約來完成對保戶承諾;更何況在指揮中心推出「0+7政策」後,隔離保單幾乎形同不用理賠,多數人都不用居隔,共存政策已經大大解除業者的理賠壓力。立委郭國文說,金管會自創「自願隔離」於法及於理皆不通,尤其12歲以下兒童是衛福部認定的生活不能自理隔離者,需要有照顧者陪同,如今卻以「家長自願照顧孩童」為由,解釋非屬於保單理賠範圍內而不用理賠,引發許多家長陳情,因此邀請疾管署、保險局等相關單位說明。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科長林瓊芳表示,隔離通知書只有一種,是在疫調及風險評估後,認為有必要者,會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不是請假證明,是行政處分」,違反規定會受到處罰,具有強制力。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張美美也指出,6歲以下兒童更受到《兒少權法》第51條保障,不可以單獨在家,也就是沒有單獨隔離的可能,照顧者是受到「法律強制」隔離。金管會保險局產險監理組組長陳清源則強調,家長係基於照顧需求所開立的隔離通知書,與依法有感染疑慮而須隔離的狀況不同。(圖/立委郭國文辦公室提供)不過,金管會保險局產險監理組組長陳清源則解釋,商業保險需要回到契約行為的規定,家長是基於「照顧」行為才向衛生局申請,因此收到隔離通知書;雖然有購買防疫險保單,並不符合契約的定義。陳清源也說,今年3月保險業者有與疾管署官員洽詢,當初疾管署表示,若有接觸到確診者,當然會依法去開立隔離通知書。但陳強調,基於照顧需求所開立的隔離通知書,與依法有感染疑慮而須隔離的狀況不同。立委郭國文表示,對照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科長林瓊芳的說明,隔離通知書都是衛生局開立,並不是民眾「主動申請」,顯然保險局與疾管署的說法不同之外,「疾管署也已表態,隔離通知書只有一種,並未區分感染疑慮還是照顧需求,都是因疫情風險評估後所開出的行政處分」。立委郭國文認為,既然疾管署已經很清楚明確表達「家長隔離照顧」的必要性,那麼「金管會說保戶自願、主動申請的說法即不成立」,也讓金管會目前的立場存在非常大的爭議,請金管會重新思考,不要成為保單之亂的亂源;應以《保險法》第54條,對於保險契約之解釋,如有疑義時,應以有利於被保險者的方向來解釋,強烈提醒「金管會責無旁貸,不應該再添亂」。
近日校園傳播鏈擴大,導致許多家長為了照顧隔離中的孩童,向地方衛生局申請隔離書,並依據防疫保單契約書申請理賠;立委郭國文於今(17)日舉行記者會指出,金管會創「自願隔離」名詞拒賠,要求金管會保險局、衛福部疾管署及社家署向民眾釋疑,在疫情擴展以及政府「與病毒共存」的政策鬆綁下,應正面回覆民眾的疑慮。郭國文表示,多家防疫保單契約都明定,只要符合《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的規範,且因為該法第48條進行隔離,就符合賠償條件,該法排除條款也未列「陪同隔離」。但金管會卻宣示,陪同隔離不符合第48條所匡列的對象,不只打臉地方衛生局所開出的隔離通知書。郭國文質疑,為什麼金管會能跨越衛福部來詮釋非主責的法條?郭國文指出,據了解,衛生局是在疾管署的指示下,以《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來強制隔離陪同照顧者;然而,金管會為了讓陪同隔離不用理賠,一再地公開挑戰疾管署的指令,卻不見疾管署有所回應,放著讓兩部會的矛盾擴大。因此,郭國文要求,疾管署與保險局應統一口徑,不要再出現政府相互打臉的行為,搞得家長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符合契約理賠條件,卻因金管會一個宣示業者就不用理賠?此外,金管會所謂的「自願隔離」明顯是在卸責,將鍋推給家長扛。出席記者會的疾管署急性傳染病組科長林瓊芳清表示,隔離通知書只有一種,是在疫調及風險評估後,認為有必要者,會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不是請假證明,是行政處分」,違反規定會受到處罰,具有強制力。保險局產險監理組組長陳清源則說,商業保險需要回到契約行為的規定,家長是基於「照顧」行為才向衛生局申請,因此收到隔離通知書;雖然有購買防疫險保單,並不符合契約的定義。他強調,基於照顧需求所開立的隔離通知書,與依法有感染疑慮而須隔離的狀況不同。 郭國文則反對此說法,他強調家長也是受到疫情影響才會要隔離去照顧孩童,金管會不能切斷因果關係來解釋,說家長只有照顧,忽略整體疫情造成的結果。郭國文指出,《傳染病防治法》具強制力,未成年被隔離者又需照顧,才讓家長被「強制隔離」,金管會不只跨部會解讀法條,竟然還以疾管署的政策QA來駁回引述法律的隔離通知單,辯稱家長是「自願隔離」,難怪引起投保家長的大力反抗。他批評,金管會自創「自願隔離」於法及於理皆不通,遑論12歲以下兒童是衛福部認定的生活不能自理隔離者;6歲以下兒童更受到《兒少權法》第51條保障,不會有單獨隔離的可能,因此照顧者更是受到「法律強制」隔離。「在疫情擴展以及政府『與病毒共存』的政策鬆綁下,應正面回覆民眾的疑慮。」郭國文說,疾管署立場明確,金管會說「保戶自願、主動申請」的說法不成立,讓金管會目前的立場存在非常大的爭議,既然家長是在法律框架下被強制隔離,這些照顧者即使不符合理賠機制,請金管會重新思考,不要成為保單之亂的亂源。
由於金管會以家長係「自願隔離」為由可以不用理賠防疫保單等相關保險,引發保戶討論與陳情,立委郭國文今天(17日)邀集金管會保險局、衛福部疾管署及社家署一同召開記者會,要求相關單位向民眾釋疑。立委郭國文表示,多家保險公司的防疫保單契約明定,只要符合《傳染病防治法》第3條的規範,且因第48條進行隔離,就符合賠償條件;排外條款也未排除「陪同隔離」之外,衛生局、疾管署也以第48條來強制隔離陪同照顧者。金管會卻宣示,陪同隔離不符合第48條所匡列的對象,不只打臉地方衛生局所開出的隔離通知書,更讓郭國文質疑,為什麼金管會能跨越衛福部來詮釋非主責的法條?郭國文即要求,疾管署與保險局應統一口徑,不要再出現政府相互打臉的行為,搞得家長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符合契約理賠條件,卻因金管會一個宣示業者就不用理賠?郭國文並強調,金管會自創「自願隔離」於法及於理皆不通,遑論12歲以下兒童是衛福部認定的生活不能自理隔離者;6歲以下兒童更受到《兒少權法》第51條保障,不會有單獨隔離的可能,因此照顧者更是受到「法律強制」隔離。
國中教育會考5月21日、22日登場,教育部昨表示,確診尚未解隔離、快篩陽性未經PCR檢驗及未獲PCR檢驗結果等不能參加考試,改為6月4日、5日補考。上述3類考生如強行應考,或是快篩陽卻想「蓋牌」不做PCR,教育部表示「千萬別冒這個險」,一旦被發現將取消考試資格,也不能補考。不過教育部也說,5月13日(含)之前PCR陽性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或居家隔離者及居家檢疫者,5月20日時已完成7天隔離或自主防疫,可參加考試。今年國中會考有19萬9318人報名,是全國最大升學考試,但疫情爆發,讓考試增添變數。教育部主祕廖興國表示,確診尚未解隔離等3類考生不能應試,居隔、居檢、自主防疫及現場發燒或呼吸道疾病考生,將被安排至不同類型「第二類備用試場」。另近日傳出有考生快篩陽性後,因為身體沒有很大不舒服,就不做PCR檢測,決定「蓋牌」不通報,以如期參加會考。彭富源呼籲考生「千萬不要冒這個險」,一旦被發現,將取消考試資格,也不能補考。彭富源表示,不能參加會考的3類考生,可參加6月4日、5日補考,2次考試題目難度一樣,且以外加額錄取,考試權益不受影響。若考生因為疫情,會考和補考都不能參加,教育部會有專案來錄取。今年會考一般試場每間人數由42人降載至36人,增加試場座位前後左右距離;供居隔、居檢、自主防疫及現場發燒或呼吸道疾病考生應考的「第二類備用試場」,每間原則8至20人,且不能提早交卷。教育部說,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及居家檢疫考生到考場,除了搭乘防疫計程車,也可由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開車前往等。如由親友接送,車上非考生者僅能有駕駛1位,不可有其他非考生人員上車陪同。另國內疫情不斷升溫,中小學該不該停課,以度過疫情高峰?國教行動聯盟、台灣家長守護婦幼權益協會及台灣愛兒親師協會昨日公布北北基桃竹等5個縣市家長問卷調查,2912份有效樣本中,84.4%(2459人)贊成應統一停課,只有12.8%(374人)不贊成統一停課。不過教育部昨日明確回應,目前不會規畫全國中小學統一停課。
防疫政策鬆綁,今(16)日從明日起若家人確診,密切接觸者只要打滿三劑疫苗,加上快篩陰性就可以不用隔離,只需要7天自主管理,消息一出立刻讓不少民眾在網路上質疑是政府為保險業者解套,而產險業者如今也表示,若沒有隔離的狀況,將不會給予防疫險中的隔離保險金。據《ETTODAY》報導,明日起打滿三劑的民眾若快篩陰性將不再被隔離或匡列,產險業者也表示,這樣的政策「有助於大幅減少隔離者的人數」,也讓申請保險金的民眾,因此無法申請隔離理賠。保險越來越難申請,若確診者家屬快篩陰性,可不用隔離也申請不到保險金。(圖/指揮中心提供)有業務員就表示,過去只要憑隔離通知單,就可以申請理賠,「5月之後隔離標準都亂了套」,如今保戶申請理賠,困難重重加上先前不少匡列都是同學或同事,甚至是家中小朋友照護的監護者,但如果是小孩被匡列在家,家中只能陪同,那這些家長則不算隔離的對象,因此不能申請保險金。保險金越來越難拿,如今0+7政策又上路,恐讓隔離保險金從此消失,若還沒打第三劑疫苗的民眾,則將持續使用3+4政策,至於確診者到底能不能順利拿隔離保險金則又是未知數,需要看每間保險公司認定。至於這些親密接觸者,不用隔離但仍需要自主防疫,仍有可能發病及感染他人風險,應確實遵守自主防疫規範,自主防疫期間,非必要不要外出,外出需有2日內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且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禁止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出入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中央與雙北近期因為快篩陽是否視為確診就給藥的問題爭論不休,台北市長柯文哲連日來主張快篩陽,符合條件者就應給藥,重點是用快篩陽取代PCR陽性。對此,民進黨前發言人、北市中山大同議員擬參選人顏若芳反批柯文哲,指她有三個理由可說明,快篩陽全面給藥,「在社會上,以及國人健康」都會有許多問題。顏若芳今天在臉書上表示,有關防疫政策,請柯文哲收起口水「尊重專業」。他指出,柯市長呼籲中央「快篩陽全面給藥」,還嗆陳時中說「我可是有讀書的」,但這樣真的大可不必。她還說,若快篩陽全面給藥,在社會上,以及國人健康上都會許有多問題,可能造成7%-15%假陽性的人白白犧牲自己的肝腎。顏若芳說,若快篩陽就給藥,可能造成7%-15%快篩假陽性的人,白白犧牲自己的肝腎。第二,有許多藥物不能和新冠口服藥「Paxlovid」共用,還有1,208個品項的藥物會跟它產生交互作用,全面給藥「將增加慢性病患風險」。顏若芳的第三項理由是,目前居家隔離者等三類人,在快篩陽性後,透過線上問診已經可以當作確診,也可以拿到新冠藥物,沒有必要擴大到所有快篩陽的患者都給藥「徒增社會風險」。她還說,如果柯市長對現有防疫政策有更好建言,大可與中央醫療團隊理性討論,不要一言不合就暴怒比IQ,顯得自己EQ有夠低。針對柯文哲市長建議新冠肺炎快篩陽就給藥,民進黨前發言人顏若芳表示,防疫政策請柯文哲收起口水尊重專業,若快篩陽全面給藥「在社會上及國人健康上會許有多問題」(圖/摘錄自臉書、報系資料照)
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者若隔離期間快篩為陽性反應,經醫師診斷後視為確診。13日指揮中心再開放確診者由親友代為到醫院領藥,關於領藥的相關規定,CTWANT也整理出6大QA提供大家參考。Q1:確診者親友代領口服抗病毒藥,需要注意哪些事項?A:代替確診者領取藥物者本人必須非居家隔離者,且須持確診者的健保卡及確診證明,包括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同時顯示身分證字號的健保快易通檢驗結果頁面截圖、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證明等。Q2:確診者的親友可前往哪些醫院領藥?A:代為領藥的親友可事先查詢有開設防疫門診且配附輝瑞口服抗病毒藥Paxlovid的醫院,清楚該醫院的門診掛號及看診方式後,按照規定看診,經過醫師評估後由代看診者簽署同意書,持醫師開立的處方箋,於醫院藥局領藥。另外,口服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目前主要用於長照機構和洗腎診所,因此並未開放親友代看診領取。Q3:親友代領藥是否有可能無法領取?原因為何?A: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親友代為看診時,醫師須評估是否會與患者目前使用的慢性病藥物交換作用,若醫師認為不適合便不會開立處方箋。Q4:居家隔離、自主防疫以及居家檢疫者,在隔離期間是否能使用唾液快篩?若陽性是否視同確診?A:只要使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的唾液快篩,快篩陽性且經醫師診斷即可認定確診。Q5:視訊診療前需做好哪些準備?A:事前須先於檢驗陽性的測試卡匣或測試片上寫姓名與檢測日期,並與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以便確認是否為患者本人,此外,診療時需上傳照片,診療期間出示原測試卡匣或測試片,診療後要將試劑折毀。Q6:視訊診療要付錢嗎?A:視訊診療無須付款,視訊診療經判定確診的當次診療免付費,但全程將依規定錄音錄影,另外,為加速看診速度,民眾可提供LinelD,同時建議使用本名並加上看診日期,需注意的是,居家照護的後續看診民眾需付費。
12日起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民眾,透過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診快篩陽性結果,民眾及醫師對評估陽性結果達成共識,健保卡上傳陽性結果自動通報或至法傳系統通報後,系統自動研判為確診。不過上路首日,有些醫院看一個病人要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目前前這3類民眾約有32萬人,恐面臨掛不到號的問題。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也做出回應。民眾冒雨排隊搶買唾液快篩。(圖/趙文彬攝)12日起,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陽性民眾,預約視訊診療評估結果前的配合準備事項如下,自行快篩陽性後,於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寫上姓名及檢測日期;將檢測判讀之檢測卡匣/檢測片及健保卡放在一起拍照;民眾在預約遠距醫療或視訊診療門診時,將照片上傳,配合於醫師視訊評估時出示判讀陽性之檢測卡匣/檢測片。據統計,截至9日為止,管理中居家隔離者共計7萬0709名、自主防疫者23萬2351名,管理中居家檢疫者1萬7342名,三類身份者合計有32萬人。民眾秀出買到的唾液快篩劑。(圖/趙文彬攝)不過新制上路首日,有些醫院看一個病人要花半個小時,以32萬人來估算,民眾恐面臨掛不到號的問題;對此,陳時中則表示指揮中心提供多元管道,只要會其中一個系統即可,而視訊診療剛剛上路,由於經驗不足,本就會稍慢,慢慢熟了就會越來越快。北市婦幼院區設立親子兒童防疫急門診(圖/侯世駿攝)此外,唾液試劑也於12日開賣,有網友想自行從海外輸入,好奇若是篩出陽性可否算確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那時說只有從國外帶回來非EUA才無法作為判定,現在唾液快篩已經過食藥署的EUA部分,這部分應該是沒有問題,只要屬於三類,經過醫師確認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