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毅2020年初因緣際會之下,領養還是幼犬的米克斯「威廉」,為調教幼犬,李國毅曾費了一番功夫,他曾透露威廉第一天到家就先占地盤,屋內各角落撒了快30泡尿,威廉一開始都在屋內大便,還曾搞到「黃金滿屋」。李國毅曾透露,某次威廉「大」在正在運作的掃地機器人上,讓整屋子地板沾滿了屎尿,十分壯烈,他花了1個多小時才將屋子重新清理乾淨,「因為牠,我直接換掉一台掃地機器人!家裡牆角都是齒痕、巧克力粉袋子也被咬破。」不管工作都忙,李國毅都會抽空帶狗狗散步放風。(圖/本刊攝影組)即便威廉再調皮,李國毅仍是把牠當寶貝在愛,認命幫威廉收拾善後,經過教育,威廉已懂得定點上廁所。李國毅曾說養威廉的確像預習當爸爸,他個性因此變了不少,以前性子急、沒耐性,被威廉磨到耐心十足,以前他以為自己會是嚴父,養了威廉後才發現,自己根本走溺愛慈父派。狗狗小時候相當調皮,李國毅的急性子被牠磨到變得耐性十足。(圖/取自威廉IG)升格當狗爸爸之後,李國毅社群上不時就曬出跟威廉的父子日常,對愛犬十分寵愛,他還幫威廉創立IG,為威廉紀錄兩年多來的成長,目前已有7000多人追蹤,威廉已搖身變成能自己賺肉肉的人氣狗。 去年李國毅女兒出生,威廉開始會吃妹妹的醋,李國毅曾分享老婆橘子坐月子時,威廉在家成天愁眉苦臉的照片,威廉還一度上演「眼角泛淚」的戲碼,似乎擔心愛會被瓜分,模樣十分無辜委屈。夫妻倆盡量安撫愛犬的情緒,每天一家四口出門散步,也抽空帶威廉去牠最愛的狗狗游泳池釋放壓力,盼威廉能跟妹妹相親相愛。狗狗小時候相當調皮,李國毅的急性子被牠磨到變得耐性十足。(圖/取自威廉IG)不過,李國毅有著愛狗形象,卻被遭鄰居爆料私下是不盡責的飼主,遛狗不牽繩、不撿狗便。對於被鄰居爆料一事,李國毅透過經紀公司表示:「在社區內的公園有時會放開牽繩讓狗有較自由的跑動空間,很多愛狗的住戶也都會一起讓狗狗們奔跑交流,未清理狗狗排泄物當時可能真的沒留意到而疏忽,平時都有做好清理的工作。造成部份鄰居的擔心及不便,之後會遵循規定更加小心注意。」雖然生了女兒,但李國毅並未偏心,對狗狗仍是相當疼愛。(圖/取自李國毅IG)
馬來西亞一名華裔女子2年前,將一隻流浪狗交給一名經營豆漿餐車的男子收養,當時男子向她保證會「愛惜」這隻狗,怎料女子近期再次遇到該名男子,對方竟然跟她坦承已經將小狗宰殺吃掉,甚至還繼續向女子要更多隻狗來吃,氣得女子拍影片並PO網公審。跟據外媒「8視界」報導,一名女網友在臉書社團「Malaysia Homeless Animal Movement」發文,號召網友一起抵制一個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康樂花園的豆漿餐車。女網友稱自己是一名流浪狗拯救者,2年前由於新冠疫情爆發,政府即將實施行動管制令,她趕緊到處詢問是否有人願意收養一條小黃狗,當時遇到經營豆漿餐車的男子,對方稱自己一定會好好愛惜小狗,於是她便將小狗交給對方照顧。(影片見此)沒想到近日女網友再次遇到這名男子,詢問起小狗的近況,對方竟承認已經將小狗殺來吃掉了。女網友貼文寫道「她向我承認,燉來吃的味道很好,並問我再要一些。他還跟我說肉質很嫩,並且小狗是由他的舅舅殺死的,因為他們2人都很喜歡吃狗肉」。從女網友曝光在臉書社團中的影片可見,男子談到吃狗一事時,一臉蠻不在乎還邊說話邊抖腳,甚至理直氣壯用粵語表示「你將小狗交給我了,就不要管我怎麼處理牠,是養死也好,怎樣也好」。男子還稱,自己一家3代人都來自中國大陸廣西,「每一隻狗隔天都能殺來吃」。女網友在貼文中後悔表示,她拍攝影片時,男子顯然已經忘記要將小狗細心照顧的約定,還以為她是特地前來再多給一隻小狗的,氣得她將男子的行徑PO網,希望號召網友共同替被害小狗伸張正義。而影片曝光後,引爆大批網友憤怒,短短幾天內貼文就被轉發將近9000次,累積超過1700條留言,許多網友見狀怒批吃狗男子行徑噁心,希望執法人員介入,但也有網友指責將狗送養的女網友,未先調查領養者背景就隨意將小狗送養,對此她也承認疏忽。
知名主持人曹蘭過去有「張小燕接班人」封號,但她在當紅之際選擇到日本留學,近年則移居台東低調結婚。好脾氣的曹蘭近日罕見動怒,指愛犬「咖卡」在動保所做了節育手術,去年底再度發情流血,只好進行二次手術,今年她發現狗狗腹部有腫塊,帶去獸醫院檢查後,竟驚見2坨紗布,讓她當場氣炸。「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分享黑暗面。但,這件事不抒發一下,難解心頭之憤恨。」曹蘭今(1日)在臉書發文,「去年4月,從動保所領養了新的家人『咖卡』,明明在動保所做了絕育手術,12月卻再度發情流血,帶去S醫院做了第二次的絕育。S醫院的那位關懷動物的劉醫生說,出血很多,但手術成功。今年5月,發現『咖卡』側腹部有小硬塊。」曹蘭提到,「7/25帶去醫院,做完前置檢查,醫生判斷事態嚴重,當天立刻緊急手術。我跟先生回家待命。手術結束後,醫院來電話,要我們去醫院聽手術結果。噢!NO!是一種電話無法說明的感覺。當下頭皮發麻!抵達醫院,醫生叫我心平氣和保持冷靜,然後才給我們看了從咖卡的腹中,取出的2大塊腫瘤。2個都比我的拳頭大。」曹蘭憤怒表示,「連化驗都不需要,清楚的2坨紗布,被腫瘤包覆著。人類的身體中如果有2坨紗布,應該痛到不行。而『咖卡』也太能忍了!生活作息正常的讓人看不出哪裡不對勁,因此讓紗布在身體裡待了半年以上。」她透露,愛犬雖然救回了一命,「但是沾黏的非常嚴重,無法全部清除乾淨。接下來的日子,就完全看『咖卡』的造化了」。
「領養代替購買」是近年動保人士不斷推廣的概念,領養也成為許多人飼養寵物的優先考慮管道。不過,一名男網友透露,自己最近想領養貓咪,剛好在網路上看到相關訊息,詢問過後發現得簽切結書,然而其中幾項條文頗負爭議,違約還得賠償30萬元,讓傻眼直呼「只要你爽,你就有權決定我不適任?」原PO今(1日)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二社」發文,「我就只是要養隻貓而已,想說領養代替購買,剛好看上順眼的。但~這切結書…違約要賠30萬?然後第11條,只要你爽,你就有權決定我不適任?這樣我不就違反第14條的規定,要賠30萬了?還要放棄上訴的權利」。據了解,切結書的第11條提到「認養之動物於二星期內確認是否適合飼養,如有任何疑問請在此期限內與送養人聯絡處理。本人亦願意接受送養人日後之追蹤訪視及飼養輔導。於送養二星期內送養人有權決定認養人不適合飼養並收回已送養之動物」;第14條則明定,領養人若違反相關規定,須賠償30萬元,並放棄法律追訴權。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購買寵物市場興旺,這些自以為是的愛貓送養人士絕對居功厥偉」、「假送養真斂財」、「很多都這樣,所以我直接買了」、「矯枉過正了,規定一堆反而阻礙收養」、「自己撿簡單多了,家裡2隻都是撿來的」、「看到一堆密密麻麻的合約,買一隻或路上撿一隻或收容所帶一隻簡單多了」。
美國德州當地時間28日發生了一起詭譎命案,當天凌晨本該在床上睡覺的7歲男童柯勒(Troy Khoeler)竟然離奇失蹤。警方接獲家長通報後,立刻前往住家搜索,最終在車庫的直立式洗衣機內發現孩童屍體,也讓死者養父母當場崩潰。據《福斯新聞》的報導,哈里遜郡(Harris County)警方於28日凌晨6時30分左右接獲通報,據悉柯勒當時已失蹤2至3個小時。這段期間,男孩的養父一直跟柯勒待在家中,其養母則在附近的一家醫院中值大夜班。警方在到場後2小時內便發現了男童遺體,但尚未對任何人提出指控或進行逮捕。 警察小隊長明秋(Lt. Robert Minchew)目前只有透露柯勒於2019年被現任的養父母領養,家裡沒有其他小孩,而且男童被發現時有穿衣服,但至於柯勒是否自行爬入、洗衣機槽當下有無積水、蓋子是否被蓋上、有無他殺可能、是因為洗衣機啟動而死亡,還是遭殺害後才被放入?目前警方都不願透露,柯勒的確切死因也還有待法醫相驗。
我國每年編列上億元預算要處理流浪犬貓問題,但監委調查發現,農委會對家犬長期未能落實寵物登記、無法掌握特定寵物業飼養犬貓的繁殖數量、部分公立收容所長期不依法執行安樂死讓收容動物罹患重傷病,嚴重違反動物福利;監察院通過調查報告,要求農委會督導各縣市改進。監院表示,我國因流浪動物每年耗費鉅資,以農委會為例,110年該會就編列了4億1千萬元預算,103至110年亦補助各縣市共達15億元於改善流浪動物收容設施;但若未能加強源頭管控,即使耗用鉅額經費,我國未來仍會有源源不絕的流浪動物亟待處理。調查報告指出,農委會對於遊蕩犬隻數量所採用的調查設計及方法屢次更改,致所得之數據尚難做為政策與管理的依據。目前國內寵物犬已達153萬隻,但寵物登記制度歷經20餘年,農委會仍未能建立完整的家犬寵物登記資料庫,足現農委會長期以來對犬隻源頭管制的各項作為有欠積極,致使數量居高不下又未能確定確實數量。監察委員田秋堇表示,以110年為例,寵物登記與領養數額約有20萬隻的巨大差距,足見仍有許多寵物犬貓來自特定寵物繁殖業或民眾家庭自行繁殖,農委會對於寵物繁殖業實際繁殖的胎次、數量、流向或有無非法販賣非自家繁殖寵物,因動保法未規定需申報或登錄,致該會無法確實掌握,讓犬貓管理源頭管制產生漏洞。調查報告指出,各縣市收容所收容的犬貓每年都有高死亡率的情形發生,農委會應檢討及統一所內動物死亡率的計算方式,務求死亡率的呈現合理及符合實務。另強化收容所資料完整建置,增列記載動物入所、出所及死亡動物之生理狀態,以確實探究其死亡的真實原因。此外,調查報告亦指出,由於公立收容所長期狗滿為患,民間狗場成為公立收容所過度飽和的宣洩管道,導致部分縣市動保機關對其管理查核態度消極,農委會應偕同各縣市政府協助、輔導民間狗場,並落實違法稽查,以提升收容動物之福利。監察委員田秋堇表示,我國自106年動保法修正通過後,民眾對於動物走私、棄養及施虐情事仍時有所聞,顯示國內動物保護教育仍有待加強。農委會允應紮根兒童對於動物的生命教育,加強宣導飼主責任,以提升民眾整體動物保護意識。
近日有網友在《Dcard》轉貼訊息,提到新北市一名從事寵物用品販售的貓咪飼主,疑似在家養了30幾隻貓,而且對貓咪出現虐待行為。有些過世的貓屍,甚至直接被冰到環境骯髒的冰箱,引發網友熱議。原PO發文說,該案件發生在新北市,台灣NEO行動組織有參與本次的救援任務,控訴飼主疑似以虐待的方式,囤積30幾隻貓,且病貓都沒有妥善安排就醫、去世的貓咪還棄置在家中,甚至被放入冰箱漠視。原PO表示,檢調單位到場後,發現現場有很多骨瘦如柴的貓趴在地上,身體僵硬冰涼,檢調以為牠們死了,之後才發現那些貓都還有呼吸,「但身體孱弱且有褥瘡,且一碰傷口,就有大量的膿瘡伴隨血跡流出,在急救後後仍回天乏術,不久後身亡。」檢調單位到飼主家場了解詳情。原PO說,最令人震驚的是,飼主家中有2具貓的大體被冰到冰箱,冰箱裡面還很骯髒,飼主沒有針對此行為做出合理回應。檢調建議飼主帶貓去救醫,否則涉嫌虐待,但飼主覺得自己的行為沒有不當,最後檢調把貓帶回收容所。原PO表示,目前飼主是認養動物的黑名單,「但相關的刑責、懲處還沒有下來。另外在收容所中,貓咪的疾病檢查及治療都相當有限,所以貓咪情況也是不算樂觀」。有些貓開放給民眾抽籤領養,但動保團體擔心飼主會找親友幫抽籤,拿回飼養的貓。原PO說,飼主是寵物相關用品的業者,之前賣的貓飼料被員工爆料有食安問題,「在此希望大家購買相關寵物用品時,可以一起抵制飼養與寵物食安皆有不良行為的業主。讓疑似虐貓的人,無法繼續利用貓咪賺錢。」飼主用貓照片做為飼料宣傳照。(圖/翻攝《Dcard》)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回應,「還用貓照片宣傳他家的飼料,養成這樣實在太可惡」、「太噁心了這種人真的超噁,大家有計劃養貓的可以去抽,不然要被他的噁心親友團帶回家了」、「希望下落不明的貓貓們還有一線生機。」
現年67歲的香港巨星、「賭神」周潤發,雖然縱橫華人演藝圈多年,地位無人能及。有過兩段婚姻的他,與第二任妻子陳薈蓮結婚超過30年,夫妻倆始終膝下無子。每次周潤發與妻子,被媒體問到為何不生小孩,周潤發總跳出來保護妻子,四兩撥千金迴避問題。但其實疼愛妻子的發哥,過去與妻子陳薈蓮曾育有一個寶寶,但傳出孩子還沒出生,就因臍帶纏頸窒息而胎死腹中,周潤發疼愛老婆,決定不再求子,夫妻倆當年也花了7年多時間,才漸漸走出喪女陰霾。出生於香港南丫島的周潤發,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困,他高中沒畢業就出來做事,做過許多種工作的他,因為工作接觸許多人,也默默為他後來踏上演藝道路打下基礎。周潤發。(圖/中時資料照)後來踏進演藝圈的周潤發,曾與無線電視的當紅花旦余安安有過一段短暫婚姻,離婚後他經好友牽線,認識了陳薈蓮,兩人後來於1986年,攜手步入結婚禮堂。但後來在1991年底的某一天,懷了周潤發寶寶的陳薈蓮,懷胎還沒足月,早早就有了產兆,發哥連忙將妻子送到醫院。但由於臍帶繞頸,導致妻子腹中懷的女嬰窒息,經過引產胎兒依舊搶救無效,最終夭折死亡。後來多年後,周潤發曾對媒體談論他當年的喪女之痛,雖然他曾說,自己不要孩子,是因「做周潤發的小孩,壓力一定很大」,但其實他是為了保護當年因生產面臨喪女之痛的妻子。當年他們為了弭平孩子離世的痛苦,整整花了7年時間。好不容易平復心情的發哥,也下定決心不生小孩了,「我們兩個人已經足夠幸福了,其它的不奢求。」周潤發熱愛運動。(合成圖/百度、周潤發吧微博)而漸漸靠時間走出陰霾的周潤發夫妻,當年在2010年夫妻倆來台宣傳時,被問會想領養小孩嗎?陳薈蓮還透露「早就有了」,顯見他們已能坦然用其他方式,弭平不再生子的念頭。儘管現實生活中,無法如願當爸爸,但周潤發曾奪下三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及兩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更到過演員最高殿堂好萊塢演戲,演技獲世界級肯定。已經67歲的周潤發,近年已過著半退休生活,時常四處爬山慢跑,且所到之處遇到民眾,他總是親民沒有架子的與眾人合照,大家都熱中捕捉「野生發哥」,以正面形象持續感染這個社會。蔡一智夫婦私下巧遇野生周潤發,高興地合影。(圖/IG@蔡一智)
近日有位女網友表示,她在IG上看到一位15歲女孩貼的影片,她和老公疑似讓1歲的小孩喝酒,「沒看錯應該是冰火。」從原PO在論壇《Dcard》貼出的影片中可見,一位穿紅衣的小男孩疑似正在被灌酒,女子在旁邊狂笑,男子說,「有沒有看到1歲的這麼會喝」。旁人更笑說,小孩臉都紅了。限動最下方寫,「最後那個哈氣超好笑,比爸爸還會喝從小養成。」原PO發文說,「今天看到一個15歲的女生發的,不知道會不會違規,所以把小孩的臉馬掉了,裡面的對話有說到1歲的小朋友。」原PO表示,小孩才1歲,她上網查了小朋友很容易對酒精過敏,「上面沒看錯應該是冰火,但還是含有酒精。」此文曝光後,有超過1000按下愛心,網友紛紛留言回應「低端繁殖」、「看了好難過階級複製,我家有一個7個多月的,大家都當寶寵」、「真的不能讓連腦都沒有的人生小孩」、「投錯胎」、「這種人要這樣養小孩,我要是小孩我寧願去孤兒院等被有智慧的人領養!」而大陸也發生過小孩喝酒後癡呆和死亡的案例,《靠北醫師》曾在臉書發文說,「兒科專家指出,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期,身體各部及內臟器官還不成熟,特別是消化系統,此時飲酒危害最大。」如果發現小孩喝酒要趕快催吐,喝太多要送去醫院洗胃,「不要等到酒精中毒嚴重的時候再行動。」靠北醫師表示,「如出現過敏癥狀,應給小孩食用抗過敏藥物,注意不要讓小孩用手去抓癢,容易弄傷小孩自身。」
「賣掉一個孩子,還是全家一起餓死?」阿富汗政權轉移將滿一年,近日又遭強震重創,飢餓問題日益嚴重,眾多家庭陷入上述提問的痛苦兩難。聯合國估計,阿富汗全國約有95%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更沒有足夠食物,每天連吃飽一頓飯都難。台灣世界展望會呼籲大眾關注阿富汗迫切的糧食危機,響應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幫助前線人員透過糧食發放與生計方案,讓家庭不用再賣孩子求生存!「賣掉一個孩子,還是全家一起餓死?」阿富汗政權轉移將滿一年,近日又遭強震重創,飢餓問題日益嚴重(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3歲的帕雷瑪(Parema)與四個姊姊們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啃著別人不要的紅蘿蔔,不知道這是她最後一次跟家人相處的時光。帕雷瑪的爸媽已經用600美金(台幣約18,000元)將她賣給別人,她的媽媽瑪娑瑪(Massouma)表示,全家人一直餓肚子,孩子們常哭著要食物吃,她得撿垃圾桶的食物才能苟延殘喘,「我們不得不賣掉一個女兒,讓其他四個女兒可以活著。」 近年阿富汗的乾旱越來越劇烈,帕雷瑪的爸媽種植的農作物大多枯死,必須不斷搬家尋找生計機會,在帕雷瑪出生前,這家人就已經到處流浪,目前住在阿富汗西部大城赫拉特(Herat),仰賴爸爸薩奇(Zaki)一人做臨時工的收入勉強過活。但2021年8月政權轉移後,阿富汗貨幣貶值,薩奇越來越難找到工作,無可奈何之下,只能將帕雷瑪賣給一戶人家當女兒。3歲的帕雷瑪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啃著別人不要的紅蘿蔔,不知道這是她最後一次跟家人相處的時光(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阿富汗世界展望會已經提供糧食、家庭菜園的種子以及相關培訓給100萬戶像帕雷瑪這樣的家庭(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然而阿富汗沒有領養法規,薩奇和對方也沒有簽立合約,無人保證帕雷瑪會被領養家庭善加對待。這對薩奇和瑪娑瑪來說,是走到窮途末路的痛苦決定,瑪娑瑪眼眶帶著淚水說:「把一個孩子給別人,總比她們全部被餓死的好。」受到國際制裁影響,阿富汗金融體系幾近停擺,許多人資產遭凍結,全國貧窮人數急速攀升,越來越多人如同薩奇和瑪娑瑪一般,被迫賣掉其中一個孩子,只為了讓其他家人可以活下去。 阿富汗世界展望會會長阿孫莎.查理絲(Asuntha Charles)表示,單是今年1~3月,就有13,700 名早產兒直接死於營養不良,「阿富汗有1,850萬人身處人道危機中,由於全國經濟崩潰,至今已有5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每個失業的人背後都有一個四口至五口之家,現在當地390萬兒童嚴重營養不良,100萬兒童正因飢餓瀕臨死亡。」她指出,無數阿富汗兒童被迫乞討、嫁進有暴力傾向的家庭、輟學從事危險的工作,「我們必須搶在更多孩子餓死之前,立即行動!」世界展望會已在阿富汗提供糧食、家庭菜園種子及培訓給100萬戶家庭,但這遠遠不夠,該國4,000萬人口中仍有無數急待救援的家庭,需要更多人一起行動,支持飢餓三十,讓家庭賣子求生的悲劇到此為止。阿富汗有將近4,000萬人口,許多人都需要幫助,世界展望正盡力展開救援(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阿富汗世界展望會會長阿孫莎.查理絲(Asuntha Charles)(右1)表示,「無數兒童被迫乞討、嫁進有暴力傾向的家庭、輟學從事危險的工作」l 請利用台灣世界展望會網站www.worldvision.org.tw線上捐款l 郵政劃撥帳號:15752467,戶名:台灣世界展望會,註明:「飢餓三十-2021阿富汗緊急救援」l 相關訊息請洽服務專線:02-8195-3005,或洽詢電子信箱:pr@worldvision.org.tw
許久未出現在螢光幕前的莎莎(鍾欣愉),近日接下料理節目《大胃王來了!》主持棒,她今(10日)為代言精靈電波瘦身4公斤,並大方承認從30歲時候開始接觸醫美,直說穩定交往多年的圈外男友「超喜歡」。而近日羅志祥復出開演唱會大受好評,事件女主角愷樂卻退出演藝圈,身為女方好友的莎莎坦言和愷樂一直都有互相傳訊關心,「但不會問太多私事」,被問及對方是否已婚、兩人有合作主持的機會等敏感問題,莎莎一律低調表示:「不知道耶,不是我的事情還是不方便幫她回答。」39歲的莎莎保養得宜,大方分享小撇步也為醫美精靈電波代言。(圖/侯世駿攝)昨(9日)度過39歲生日的莎莎和男友愛情長跑16年,男友前幾天先買了耳環當做小禮物,「我這幾天帶出去大家都一直稱讚,都不好意思說是男友送的。」大方放閃,但雙方目前仍無結婚衝動,她表示兩人都有兄弟姊妹結婚了,爸媽都很滿意他們在家陪伴的生活,「現在就是維持在最舒服的狀態。」她也不考慮凍卵,「如果以後真的想要孩子就領養,照顧一個小寶貝的感覺都一樣的。」39歲的莎莎保養得宜,大方分享小撇步也為醫美精靈電波代言。(圖/侯世駿攝)即將奔4的她保養得宜,但她透露,之前在路上都會偷聽到路人討論自己變胖或臉上有細紋,「現在路人都很漂亮,他們都會拿我出來當比較,我又喜歡做浮誇表情,所以眼睛周圍都有細紋!」因此更勤於做保養,她分享自己的秘訣除了保持正能量、吃好睡好外,就是「日常保養」。黃維超醫師(左起)、八億實業董事長童瑞瑜、代言人莎莎以及醫生王昭欽、林上立合影。(圖/八億實業提供)莎莎說自己私下保養屬於效率派,尤其是因為在外常常需要通告趕場,休息時間少,所以除了保養品外、她近期更涉略醫美領域並在友人推薦下接觸了精靈電波,透過科技的幫忙,除了收起歲月的痕跡外,讓整個人也變得更年輕有自信。
胡宇威、曾沛慈昨(3日)晚一起直播宣傳新戲《親愛的亞當》,劇情進入高潮,曾沛慈戲裡領養的女兒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含淚向她說:「我好怕有一天妳會拋棄我。」讓曾沛慈揪心回應:「不管親不親生,我永遠是愛妳的媽媽。」曾沛慈在昨晚的直播中透露,當時拍這場親情戲時,很難讓情緒完全衝到那個點,「因為那是我完全沒有遭遇過的事情,一度演不出來,所以印象深刻!」胡宇威則爆料飾演哥哥的李運慶常會出招,讓人出乎意料,有時候會把試戲時一些開玩笑的想法真的演出來,不按牌理出牌的狀況讓胡宇威難忘,覺得很有趣好玩。笑說後來自己和李運慶對戲時,也會有一些臨場發揮,更預告後續的劇情將更加精采。曾沛慈在劇中與女兒親情戲令人感動。(圖/八大)另外曾沛慈看到有粉絲關注角色「宋品葳」的風衣、襯衫穿搭,稱讚她很適合這樣的裝扮,她讚造型師精心設定以符合戲裡醫生的專業形象,她笑揭自己私下的穿衣風格,其實是身旁胡宇威穿的連身褲裝,笑喊很想買胡宇威身上的這套服裝,「我有時候喜歡男孩風,有時候又想要有點合身的,我可能一、兩個月就想換一種風格。」八大原創戲劇《親愛的亞當》每週日晚間八點在八大戲劇台全台首播。
基隆常年多雨潮濕,民眾每逢冬季的活動僅能改往室內空間,不只市民需要有空間運動,可愛的毛小孩、家庭寵物也需要有室內活動空間;對此,國民黨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今(1)日提出「微型寵物室內樂園」的政策構想,期盼讓基隆成為寵物的友善之都,對毛小孩的照護再升級。謝國樑指出,動物保護是進步城市的指標,過去基隆市政府的寵物政策著重在收容、防疫,但他認為毛小孩是許多民眾長期相處的伴侶,如同人類一樣都有活動需求,基隆常年下雨,可供寵物活動的空間十分有限,所以這次提出「微型寵物室內樂園」概念。他以提倡伴侶化、小型化、室內飼養,以及高齡服務,為人、寵共同休閒服務為主要精神,打造室內寵物樂園,讓基隆動保政策更進步健全,成為寵物友善之都。謝國樑表示,「微型寵物室內樂園」的營運形式將以類會員制健身房運作,導入志工服務,除提供基本寵物遊玩設施外,更可搭配寵物志工管家、志工營養師於現場陪玩指導,並設置流浪犬領養專區、寵物疫苗專區和結紮專區等服務,讓寵物及飼主能在聚落內獲得全面專業協助,節省為自家愛寵東奔西跑的時間。謝國樑也提到,有鑒於日本寵物高齡化的未來趨勢,微型寵物室內樂園也將規劃「寵物長照服務」,邀集動物醫院及寵物業者進行長照課程推廣,服務內容可視各據點硬體設備分級,基礎園區以提供營養課程、寵物膳食課程為主,提升寵物照護觀念;進階園區以寵物清潔、寵物保健為主,提供行動不便等身體障礙的寵物基本清潔服務;高階園區則有完善設備及專業照護人員,提供長期慢性病治療的犬貓入住。謝國樑也介紹家中新的毛小孩成員「小棟」,他說,母親是愛貓族,已經有3隻貓,不過小棟是他的第一隻貓,也是家族新成員,除了開心小棟到來外,也期許未來讓基隆成為寵物友善之都,一代接一代,一起讓基隆更好、更進步。
美國加州24日舉辦「世界最醜狗狗」大賽,這個一年一度的醜狗大賽,自1976年起至今已舉辦32屆,一開始只是一個小鎮的狂歡活動,現在已經成了全國受矚目的盛會,而奪冠的最醜狗狗大多來自於中國冠毛犬,今年也不例外,冠軍得主是一隻名叫「開心臉蛋先生」(Mr. Happy Face)的中國冠毛犬,今年17歲的牠,替飼主贏得獎金1500美元(將近4.5萬元台幣)。這場「比醜」大賽,昨天在美國加州索諾瑪郡(Sonoma County)佩塔路馬市(Petaluma)登場,英國媒體甚至打趣以「這張臉只有你媽愛」為標題報導這場比賽。奪得冠軍的「開心臉蛋先生」來自亞歷桑納州,老是歪著腦袋,再加上逗趣的眼神,因此獲得評審青睞。「開心臉蛋先生」原本住在一處有囤積症問題的人家,環境髒亂不堪,後來獲救之後由現任飼主班納利領養。這也是「世界最醜狗狗」的精神,認為不管狗狗長相如何,都值得被友善對待,因此推廣「領養代替購買」的觀念,由於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這場比賽過去2年均停辦,今年終於捲土重來。
巴西近期通過一項爭議判決,法官季默(Joana Ribeiro Zimmer)拒絕批准一名遭性侵懷孕的11歲女童墮胎,更在聽證會上要求女童「再堅持一點」,若不想要小孩可以送養,以及稱性侵犯「孩子的父親」。聽證會的影片曝光後掀起巴西民眾怒火,上街抗議這項判決。綜合外媒報導,這名10歲時遭性侵、11歲發現懷孕的女童,因醫師稱「胎兒已經22週」,超出院方的墮胎上限20週規定,要求女童與其母親取得司法批准後再返回醫院墮胎。但女法官季默卻作出不得墮胎的爭議判決,並以「避免女童遭虐待」為由,下令女童與家人分開住進庇護所,巴西法院直到判決遭披露後,才在20日同意讓懷孕29週的女童離開庇護所。而季默在聽證會上的言論,也引發巴西民眾譁然,聽證會影片顯示,季默不僅詢問女童「知道懷孕是如何發生的嗎」,還要她再堅持一會,如果女童不想要孩子,可以代替女童向「孩子的爸爸」詢問是否願意收養,並以有3萬對夫妻想領養孩子為由,「呼籲」女童把孩子生下來,甚至說:「妳們的悲傷是另一對夫妻的快樂。」季默聲稱,她拒絕批准的理由是避免「謀殺般的錯誤判決」,而她包含「幫寶寶取名字」在內的驚人言論與判決,其實也反映出巴西反墮胎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順從大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的「避風港」收養法,是想讓放棄嬰兒的母親、收養嬰兒的家庭與禁止墮胎合法化三方皆能滿意的建議。隨著民怨因此項判決高漲,另名法官雖已裁處女童返家,「但仍未同意墮胎」,而據傳性侵犯的身分其實是女童的親戚。此外,巴西衛生部雖建議墮胎週數為20到22週,但法規並未限制性暴力案件的墮胎週數,更「無須司法授權」,換言之,在這起案件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醫院」與「法院」,都在可能於法無據的情況下拒絕讓女童墮胎。依照巴西法規,女性只有在符合「危及母體」、「胎兒腦畸形」、「被性侵後懷孕」才能合法墮胎,其中被性侵後懷孕須經由司法判決才能合法,一份發表在醫學權威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則指出,巴西每年發生高達50萬次非法墮胎。且由於巴西富有階級常選擇到歐洲墮胎,當前的墮胎法規也被視為在變相懲罰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