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歡喜!魚塭改種電面積大減 虱目魚價翻倍卻無魚可賣
台南沿海魚塭近年廣設太陽光電板,魚塭面積大減,連帶虱目魚價格今年5月也來到每台斤75元的高價,比3年前漲了足足1倍有餘,但漁民看著好價錢卻只能空歡喜,因今年受人為與氣候環境影響,根本沒魚可賣。根據漁業署資料顯示,台南市2017年虱目魚養殖面積為4984.85公頃,產量2萬6308萬噸;去年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漁業科放養量申報統計,虱目魚養殖面積僅剩3794.23公頃,大幅縮減1200公頃,實際產量尚難以估算,但預估勢必減產。南市府經發局統計,截至今年4月底,七股各類型地面光電有1234公頃已完成光電案場的備案申請,均為農地與魚塭,去年同期則為1148公頃。七股地區虱目魚養殖魚塭7成為租地,地主將地轉租光電業者,租金可提高10倍,造成魚塭面積大減,堅持下來的養殖漁民,近年飽受缺工、飼料成本與電價上漲問題困擾,紛紛灰心求去,放棄飼養;還堅持養殖的漁民,又遇今年初寒害、魚鷹大量捕食,漁民找不到8吋魚苗放養,加上乾旱無雨,導致魚生長速度緩慢。今年台南虱目魚產量出現大缺,每年8、9月進入產季的虱目魚,5月底池邊價已來到每台斤75元,3年前則為每台斤30多元。儘管今年虱目魚價格看漲,多數漁民卻無魚可賣,「看得到、吃不到」,空歡喜一場。反太陽能光電七股自救會長黃嚴國表示,受光電場擴增、魚塭面積減、養殖意願降低等原因,未來虱目魚產量勢必銳減,此外,設置光電板的魚塭因陽光被遮蔽,魚池缺乏陽光消毒違反生態,魚群生長也較差,且消費者對光電板魚塭地飼養的魚也有疑慮。市議員蔡育輝指出,現行漁電共生問題是光電板架好,有沒有落實養殖,還是單純為了種電?若無養殖,當然會自動減產,政府應建立監督機制並修訂太陽光電設施設置管理辦法;再者,太陽光電板養殖的魚、文蛤等也都沒在做檢驗,他就聽過漁民反映養出突變魚,根本不敢吃。農業局漁業科表示,台南魚塭光電場設置模式已逐漸轉變,後期設置光電板只在魚塭蓄水池,養殖池不再設置,達到真正漁電共生的環境。

零售雞蛋降至每斤55元 蛋商公會籲:餐飲業者應降價
國內缺蛋危機近期明顯趨緩,市場零售蛋價也開始下降。對此,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今天(7日)卻表示,飼料成本仍高,因此下周蛋價將會維持產地價45.5元、批發價55元,另指出傳統市場零售散蛋每斤合理價約55元至65元,但考量正值雞蛋消費淡季,再加上進口蛋大舉抵台,5月蛋價可能下修2至3元。林天來指出,目前市場上零售散蛋已經出現每斤55元的價格,也不見排隊買蛋情形,代表雞蛋產銷已恢復秩序,消費者可以在更合理的價格下,輕鬆買到雞蛋。此外,5月起進口雞蛋大舉抵台,除了官方農委會下單外,蛋商自行進口也陸續到港,已造成國內雞蛋賣壓,蛋價的確有降價空間,5月蛋價可能每斤調降2至3元。不過,林天來也解釋,仍要進行整體評估,包括必須考慮到雞農的飼養成本,以及進口商1顆雞蛋約6元的進口成本,若降價可能造成損失慘重,因此,5月哪一周開始調降,還要評估整體狀況。林天來也向餐飲業者喊話,目前餐飲業用的箱蛋,每箱已經回到約1100元的合理價格,平均每顆雞蛋成本不到6元,先前業者因缺蛋,加蛋要加價20元,實在太誇張,呼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認為餐飲業者也應該有一波降價。另有台北市蛋行業者指出,自從進口雞蛋陸續上架後,雞蛋跌幅殺得傳統市場通路措手不及,以前蛋價是以周為單位降價,現在幾乎2、3天就會掉價一次,超市通路又充斥一堆平價進口蛋,市場小賣攤商只能不斷降價求售,尤其天氣變熱,雞蛋不易保存,只求薄利多銷。此外,根據農委會最新雞蛋產銷資訊,本周產蛋雞隻數3110萬隻,比上周3083萬隻增加27萬隻;雞蛋日產量為11萬3000箱,也比上周11萬2000箱,每日增加1000箱,雞蛋產能正在逐漸恢復中。

暫停約1月後蛋商公會恢復報價 本週雞蛋價格產地價為45.5元、批發價55元
隨著氣溫回升,國內雞蛋產量逐漸恢復,再加上國外進口的雞蛋陸續抵台,近期缺蛋危機已無往日急迫,台北市蛋商公會昨(23日)重啟蛋價委員會,並於今日宣布本週雞蛋價格產地價為每斤45.5元,批發價55元。回顧本次缺蛋危機,造成缺蛋的原因包括禽流感、氣溫驟降以及雞飼料成本上漲、雞隻強迫換羽造成的休產和春節需求量大增等等因素。而強迫換羽即是當蛋雞隨著年齡而逐漸減少產量時,蛋農會減少雞隻的飼料以降低雞隻的營養攝取,最後停止產蛋。過段時間雞隻就會因營養不足開始掉毛,蛋農便會恢復雞隻以往的伙食,雞隻產蛋量就會提高,此即為強迫換羽。而在這期間蛋雞停止產蛋,是缺蛋危機中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隨著前段日子的蛋荒,零售雞蛋1斤飆破百元,雞蛋1箱也突破1800元高價,黑市猖獗的情況造成實際交易價與公告價相差甚遠,官方又出面抑制蛋價,台北市蛋商公會憤而拒絕報價以抵制黑市交易。隨著國外雞蛋陸續抵台、國內產能恢復以及清明節過後糕餅需求量降低,雞蛋用量也隨之減少,目前市場供需逐漸平衡,台北市蛋商公會在停止報價約1個月後於昨(23日)重啟報價。目前雞蛋市場零售價約為每斤60至70元,產地價為45.5元,批發價55元。而前陣子因為雞蛋缺貨,餐飲業者紛紛改買鴨蛋,造成鴨蛋供應量不足,曾傳出會有調漲的可能,對此屏東縣蛋類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許源吉回應,目前鴨蛋產銷危機趨緩,暫時不會調漲價格。

豬肉價格創新高 民眾黨團:避免過度干預市場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與立法委員陳琬惠今(10)日開記者會指出,近期豬價暴漲,毛豬批發價在4月4日創下歷史新高,每公斤達111.58元的天價。每次豬價飆漲,農委會一直找藉口,卻從未檢討自己,也別一句「供應充足」,就想輕輕帶過,批評農委會對養豬產業缺乏規劃,豬價長期失衡,呼籲政府確實分析背後原因,避免過度干預市場,並合理分配穩定豬隻價格與供應。邱臣遠表示,2021年7月,豬價每公斤86元創下新高,當時農委會推給疫情;幾個月後豬價衝到90元大關,陳吉仲主委又推給「進口肉品驗出非洲豬瘟」所致。這次豬價快要跟牛肉一樣貴,農委會再推給「清明節需求」導致,但是清明節過去了,豬價卻仍在95-100元之間徘徊,導致不少知名小吃店滷肉飯調漲,農委會卻說「滷肉飯調漲不能全怪豬價」,對照豬價去年4月1日價格75元,一年來豬價上漲三成,再加上蛋價、雞肉也飆漲,農委會真正成為政府對抗通膨的豬隊友。邱臣遠表示,農委會對養豬產業與豬價問題缺乏長期通盤規劃,導致養豬場與豬隻大幅減少、疾病造成豬隻折損、飼料成本居高不下,政府雖補助稅金,但匯率變動導致更多價差,即便豬價大幅上漲,豬農仍未獲利,造成消費者、豬農和政府三輸的局面。他建議,為了穩定豬肉價格,政府應同時採取多項對策,包括增加進口量並減少台糖豬出口、鼓勵國內豬農增加養豬量、降低飼料進口稅額並提高相關補助。「農委會不要再扯要成立『XX國家隊』,結果都變成『漲價國家隊』了。」陳琬惠指出,根據農委會調查,2022年11月底,國內養豬場為5991場,首度跌破6000場,在養頭數531.6萬頭,也是歷年最少。2021年民進黨強行推動萊豬進口,砸超過百億納稅錢成立「養豬國家隊」,結果豬隻產量愈來愈少、價格愈來愈貴,根本是「與民眾作對」。陳琬惠說,農委會高估急性瘟疫拔針對養豬產業的效果,卻對困擾豬農已久的慢性瘟疫毫無防治作為。陳吉仲在去年底宣布,今年元旦出生的豬隻全面停打傳統瘟疫疫苗,一年後將對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提出豬瘟非疫區的申請;事實上台灣豬隻目前面臨下痢、呼吸症候群與豬第二型環狀病毒等威脅,嚴重影響我國豬隻的健康及育成的成本。農委會不能只會報喜不報憂,應對豬隻慢性病毒有更積極的防治,如將溫度、濕度與防風等系統納入豬舍改建。陳琬惠表示,上游養豬團體砲轟農委會清明連假時強制休市、干預市場,下游攤商因利潤低到乾脆休息不賣,豬農灰心想棄養,缺豬問題只會更嚴重。農委會長期以來打著「尊重市場」的旗號介入市場,造成價格機制失靈,政府、生產者、消費者三輸。價格管制可能使資源分配失衡,也會破壞市場競爭,削弱市場機制的自我調節能力,長久以往豬價只會繼續飆漲。

豬肉價格逼近100元 陳吉仲:烏俄戰爭致進口價上漲
豬肉每公斤批發行情價格逼近100元大關,比起去年同期漲了28%,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0)日到立院備詢前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因為飼料成本上漲才導致豬價也跟著漲,口豬肉價格也受到烏俄戰爭影響上漲,造成進口減少,但進口豬肉僅約佔一成,農委會保證會提供足夠數量的豬肉供國人食用。陳吉仲指出,近來玉米、黃豆上漲導致飼料價格成本上漲7成,農戶養豬或養蛋雞飼料成本佔6到7成,而豬肉由國內供給的量佔9成,另外1成是進口,今年前幾個月短少是因為國外大廠如丹麥、西班牙成本因俄烏戰爭而上漲,今年1到3月進口豬肉價每公斤突破100元,比國內還貴,所以進口數量減少。陳吉仲說,進口的數量是業者自主進口,是市場機制,如果國內豬價繼續上漲,進口數量當然會增加,過去毛豬在拍賣市場機制下都很順暢,只是農民在合理利潤下才能生產,目前毛豬拍賣價格都會和各縣市養豬協會會討論,會在綠燈區的合理價格內來運作。陳吉仲表示,農委會將會全力供應豬肉給國人,會依照和農民及各協會討論的「綠燈區」合理價格運作,而盤點今年的屠宰數量跟去年,大概差十幾萬頭而已,而全年平均屠宰800萬頭,減少的數量占比有限,請國人放心踴躍採購國產豬,農委會會確保數量。

豬價漲至近百元飆天價 立委批農委會:抗通膨豬隊友
豬肉價格大漲,每公斤批發行情價格8日來到99.96元、逼近100元大關,較去年同期78.71元,漲幅達27%。畜產公司表示,豬肉價格上漲,除反應飼料成本外,也有炒作成分,不少養豬大戶趁價格好,「刻意把豬養胖」,並未如期交貨,令價格更向上推升,預估這波高價恐怕要維持3個月,至7月才會回落到80元以下正常水準。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表示,雞蛋、雞肉價格上漲尚未解決,豬肉又漲到歷史天價,老百姓到底該吃什麼?一個政府連最基本的民生價格都管不了,農委會的功能是什麼?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早就該下台。飼料價格雖回檔,但國內缺蛋未解,散裝10顆雞蛋要價100元已很離譜,豬肉又「斤斤漲」,畜產公司觀察,去年毛豬在批發市場平均重量是125至126公斤,現在都介於128至129公斤,顯示豬農趁價格大好之際,想把豬養胖一點,尤其遇到清明節需求量大增,讓豬隻交貨遞延,進一步推升豬肉價格。畜產公司分析,豬隻雖然有零星下痢、藍耳病等疫情,但沒有像雞隻患禽流感般引發大規模死亡,批發市場每日供給量都有2.2萬頭左右數量;若以目前養豬成本85元來推估,豬肉批發市場的合理價格應該介於90至93元區間,價格逼近百元,確有炒作意味,估計要到端午節後,價格才會回落。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指出,去年豬肉價格漲破80元後就沒再回跌,現在又要突破百元大關,這樣的漲幅顯現政府後知後覺,沒有妥善規畫,才會放任豬肉價格飆漲。洪孟楷說,陳吉仲難辭其咎,政府是「罵一動、才會做一動」,行政部門都慢半拍,行政院長陳建仁應該要向國人交代清楚。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也說,這1年來豬價上漲超過3成,農委會已成為政府對抗通膨的豬隊友,雖行政院2021年2月核定「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更對外宣稱花130億元成立「養豬國家隊」,照說可以因應環境變動,提升豬肉產業與市場韌性,但實務看來根本沒有作用。

全民搶囤蛋?2/蛋雞場轉型種綠電「一簽20年」 遇禽流感難防疫
「部分蛋農受不了養雞成本不斷墊高,而減養、停養,結果遇到這一波禽流感病毒導致雞隻病死率又高,加上民眾怕吃不到蛋搶買與囤蛋,三劍齊發造成雞蛋缺口加大。」蛋雞重鎮彰化縣一名蛋農告訴CTWANT記者,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都有的禽流感,今年特別嚴重,有的雞場全滅,病死三、五萬隻,有的零星病死。」據農委會統計到2022年第三季,全台2,118個飼養蛋雞場共約飼養4.5萬隻蛋雞,一年產下約83億顆蛋產值逾200億元,台灣雞蛋並未出口,以全國人口數估算,每人一年可吃到350顆蛋,幾乎一天一顆蛋,與日本並列全球最會吃雞蛋的冠亞軍國家。此次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致死率高,讓蛋雞場損失慘重,迄今美國已撲殺逾5千萬隻;日本今年第一季1500萬隻創新高紀錄;我國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統計「高病原性家禽流行性感冒確診及撲殺養禽場數」,至3月24日已撲殺逾60.7萬隻,超過去年全年近56.4萬隻。這波堪稱台灣史上最長的蛋荒期,CTWANT記者採訪到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他認為2021年5月國內封城三級警戒時,「蛋雞數量減少了200萬隻」,可觀察供需市場的變化。「由於無法入餐廳用餐,學校上課改為線上教學,團膳業者暫停供餐,市場雞蛋需求降低,再加上船運塞港、國際搶糧等影響黃小玉價格,飼料成本增加,蛋農藉由減養、停養蛋雞降低經營壓力」張經緯繼續說,「去年12月產蛋高峰有3500多萬蛋隻,可是這波禽流感疫情病毒是過去未曾見過,到今年2月快速降到3050萬隻蛋雞,減少了450萬隻。」另一名蛋農則估算蛋雞總量約減少二至三成,才會拉大供應雞蛋缺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近期處理「缺蛋現象」,面對立委質詢與蛋農、蛋商「蛋價調漲」等壓力受到考驗。(圖/黃鵬杰攝)為因應禽流感疫情造成的蛋荒問題,農委會今年1月宣布擴大進口種雞,預計配額30萬隻;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也說,正協調增加8萬隻種雞到蛋雞場,從種雞到能產蛋的26周齡蛋雞約要等3個月。據農委會統計,台灣蛋雞種雞多是由美國進口,而美國疫情又最為嚴重,農委會原則上核定一年進口種雞配額19萬隻,2022年進口配額已增加到26萬隻。「以我實地觀察來看,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以周齡較小蛋雞為多,許多蛋雞場主要為70多周齡老雞與40多周齡雞,老雞雖抗病毒力較高,但產蛋率則較低,再加上進口美國種雞數量沒辦法加快速度,確實讓有些雞場銜接不來,連帶影響整體產蛋率。」彰化縣芳苑鄉一名蛋農林東蓁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農委會3月10日也緊急宣布,將投入10.5億元與政策性貸款等,輔導五萬隻以下的傳統開放式禽舍,改建為非開放式或密閉水簾式的禽場,以現有2100多座蛋雞場來說,約八成為傳統開放式禽舍,較難預防外來禽類的感染源。目前國內又以彰化縣飼養蛋雞數量最多,占全台44.9%,主要供應北部雞蛋,「單就芳苑鄉來說,就有400座蛋雞場近千萬隻蛋雞」芳苑鄉農會總幹事謝介民說;屏東縣、嘉義縣、台南市與高雄市,也是主要供應雞蛋產地。彰化縣芳裕鄉72歲蛋農林東蓁白手起家經營二座傳統式蛋雞場,現已交給兒子經營。(圖/方萬民攝)當地一名蛋農告訴CTWANT記者,「蛋雞沒有打疫苗,除了定期清潔消毒雞場,農委會也說要投入10.5億元輔導升級禽舍設施,加強防疫與提高產蛋率等,只是很多雞場屋頂裝了太陽能板,一時間恐怕很難普及。」和兄弟多人都有在飼養蛋雞的72歲林東蓁,已將兩座蛋雞場交由兒子接班,各飼養五萬隻、三萬隻,「我們的蛋雞場還是開放傳統式,靠圍網與隔板防疫」,會不會考慮改建為密閉式禽舍?「一場建置費約四、五千萬元,農委會補助一千萬元,我們要貸款的壓力還是很大。」另一名蛋農則苦惱地跟CTWANT記者說,「蛋雞場已經種綠電了!屋頂裝了太陽能電板,跟廠商簽約20年,現在很多都才第一、二年,如果要改建禽舍就要拆掉重建,約花一年時間的話,要如何與電廠協商又是另一層問題了。」 這波史上最長的蛋荒何時結束?受訪的蛋農意見分歧地說,「可能是6月,天氣較為暖和,蛋雞產蛋率跟著增加,就有機會能紓解台灣蛋荒危機;只是實際上受到禽流感疫情影響的蛋雞數量可能有黑數的情況之下,最壞的打算是可能到年底。」

全民搶囤蛋?3/蛋農二代揹近億元貸款轉型自動化 維持「產蛋率」攤飼養成本
彰化縣二林鎮元利畜牧場是鎮上首批轉型全密閉式水廉環控禽舍蛋農,經營者莊家七年前陸續向銀行、農漁會貸款建置經費近億元,裏頭有100萬元政策性補助款。「日本用密閉式水廉禽舍也是禽流感疫情慘重,但我們能做好防疫就是『統進統出』。」第二代經營者莊竣翔任重道遠地說。CTWANT記者於3月23日來到元利畜牧場,看到莊竣翔在排蛋場用手機監看三棟蛋雞廠的場內溫度、濕度、二氧化碳(CO2)等數據變化,一旁工作人員則透過輸送帶送出場內雞蛋,人工選蛋裝入蛋架,包鮮膜封裝貼上雞蛋溯源QRcode,準備隔天交由廠商蛋車運送到洗選蛋場。36歲的莊竣翔是蛋雞場二代經營者,「從小是看著父母養蛋雞長大的,退伍後我是去飼料商那裏跑業務,做的也是跟蛋雞產業相關,七年前考慮接手參與經營時,和父母討論希望能夠讓傳統式禽舍改為自動化管理,也就是今天看到的全密閉式的水廉環控禽舍。」莊家目前有三棟飼養蛋雞畜牧場,分為五萬隻與二萬隻兩種。「全密閉式與傳統式蛋雞場都是籠飼,前者從飼料餵養、撿蛋到輸送帶拖糞都是自動化,場內燈光照明會開16個小時,並透過水廉與風扇調控室內溫度約攝氏30度西,每秒三米縱向通風可幫助蛋雞體感溫度約降個8度」莊竣翔說。全密閉式水廉環控蛋雞場可透過自動化輸送帶將雞蛋運至場外,由人工進一步選蛋分裝後,再交由洗選蛋廠商處理。(圖/方萬民攝)「我們是採取『統進統出』方式,要提前一年二年預購各棟全場蛋雞數量,以75天的蛋中雞為主,買進飼養後等到第120天開始產蛋,高峰期在150天到180天,周齡約21周到26周,產蛋率約8到9成;若以一天一顆雞蛋估算,三棟日均產蛋最多達約10.8萬顆。」「飼料成本已經漲了60%,飼養蛋雞的成本增加大,讓很多蛋農都吃不消,我們除了藉由禽舍轉型提高防疫力,也會讓蛋雞休息(換羽),維持『產蛋率』來分擔成本。」莊竣翔說,「改為全密閉水廉環控禽舍後,我們也購置千萬元的雞糞發酵處理機,把雞糞加上菇包(培育香菇的木屑)做為有機肥料,降低雞糞味道,再交給廠商去處理」。「雞和我們人一樣也會有流感會生病,蛋雞場很注重通風,過去這類禽舍設備還不是很成熟,我們交了許多學費從中摸索學習,累積飼養經驗,才能讓『高產蛋率』持穩」莊竣翔並說,「過去蛋商偏好傳統式禽舍混養老中青蛋雞所生產的不同尺寸雞蛋,反觀我們的雞蛋尺寸較為統一偏小顆,要找到廠商購買深具挑戰,還好後來出現像是大成等的大型洗選蛋廠商,我們的雞蛋就比較好賣出。」元利畜牧場經營者莊竣翔透過手機遠端管理三座蛋雞場,了解場內溫溼度與蛋雞喝水、飼料進食等情況。(圖/方萬民攝)「元利蛋雞場現在裝了12座丹麥、台製等變頻風扇,維持場內的溫度,導入自動化飼養管理方式,降低人力成本,轉型前所做的風險評估是優點多於缺點,因此我和父母才會做出這個決定,這對有意加入轉型的蛋農來說,和我們一樣都是會遇到許多挑戰的……。」莊竣翔的努力,因此成了許多蛋農取經的對象。農委會這次為降低禽流感肆虐,準備撥出預算鼓勵小型蛋農將開放禽舍改建為密閉式水廉禽舍,CTWANT記者請莊竣翔以過來人身分給予建議,「轉6型為全密閉式是世界趨勢,美日也以此為主,可藉此提升飼養蛋雞的技術、禽舍環境品質與防疫力、產蛋率等,儘管經營上也會遇到疫情蛋雞死亡等挑戰與風險,還是值得一試。」

全民搶囤蛋?1/蛋價飆肇因去年這件事 雞農怨:拜託陳吉仲也沒進展
「蛋價『凍漲』一時很難解決蛋荒危機!蛋農最在乎是養雞飼成本大增,從每公斤10多元漲到16元,拜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幫忙與飼料公會協調,沒有很具體的進展。」CTWANT記者3月下旬到飼養蛋雞重鎮彰化縣,本身也經營一座蛋雞場的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語重心長地道出所有蛋農心聲。無論攤商或市民,對於缺蛋及蛋價調漲十分「有感」。據CTWANT調查,一家位於新北市早餐店向批發商買蛋的進貨價格,從前年每箱850元(每斤42.5元)到今年3月的1700多元(每斤85元),漲了二倍,但與今年3月每箱20斤的910元(產地價每斤45.5元)比起來,貴了約1.9倍,也高於每斤55元的批發價。「我跟批發商進蛋一箱約150~180顆(大小不一),平均一顆約10元,比去商店買洗選蛋一盒10顆65元、75元還貴,很誇張吧!」早餐店老闆娘說,如果批發商再漲,恐怕也得調整店內品項價格轉嫁給消費者,或先停賣蛋餅、荷包蛋,但讓她進退兩難的是,「買蛋是簽約進貨,一旦停買,怕以後廠商就不再賣蛋給我,更難進貨。」缺蛋及蛋價調漲,已讓全國蛋農、蛋商與飼料商都背負漲價汙名。對此,CTWANT記者實地走訪蛋雞重鎮彰化。「這一波會缺蛋,主要是去年二月起,受到烏俄戰爭等因素導致做為飼料的玉米、黃豆價格飆漲,就有蛋農減養或停養了好幾萬隻蛋雞;接著十月起又遇到禽流感疫情侵襲,雞隻生病、撲殺,疫情到今年一、二月來到高峰。」芳苑鄉一名蛋農林東蓁告訴記者。農委會以專案方式進口泰國雞蛋,希望能藉此紓解國內「蛋荒潮」民眾排隊買蛋窘困。(圖/黃鵬杰攝)另一位蛋農如同啞巴吃黃蓮地說,「看這二年來的數字比對,不是蛋農、蛋商哄抬價格,事實上,台灣蛋價早已受到壓制,價格還比國外進口來的低!」這名蛋農拿出手機,攤開國際大宗商品玉米(CORN)價格走勢圖向記者解釋,在進口飼料成本高漲、蛋價卻凍漲的情況下,蛋農們受不了而減養、停養蛋雞形成缺蛋潮。以2021年9月份起漲時,玉米價格500多美元,蛋雞飼料價格新台幣11元;再看2022年4月玉米價格最高漲到800多美元,船運及滙率也都來到高點,蛋雞飼料價格新台幣16多元,所幸,到今年三月航運費已回落10個月,玉米價格卻還高居600多美元,蛋雞飼料價格也高掛16多元。「台灣黃小玉原料超過90%仰賴進口,價格該升一定會升,等應該要調降時卻變得很慢,再加上世界級大流行的禽流感,造成來不及的失誤!」該蛋農解釋,今年2月4日起卜蜂則是有就蛋雞飼料等每公斤調降0.5元。這波蛋荒,不但激發民眾「囤蛋」需求,在各尋門路下也攪亂通路,原本蛋農、蛋商把大顆盒裝送「超市量販」,小顆送傳統市場零售或批發商,近期更是有蛋商出高價搶產地蛋等的黑市亂象。記者到彰化採訪蛋農前,隨機抽樣訪問北部七位民眾如何買到蛋?「每天早上七點半去附近蛋行買,看運氣」,「一家三人各自找人脈關係跟蛋商、蛋農買,結果三人各買到一箱蛋,每箱30多顆約四百元,現在家裡竟然囤積了120多顆蛋」,七人中有四戶家裡積蛋至少逾40顆,僅一位單身上班族住宿舍沒買。「蛋荒潮」讓早餐店業者叫苦連天,索性不賣,貼出「缺蛋 暫不供應荷包蛋」。(圖/報系資料照)本刊這趟走訪彰化三處蛋雞場,發現所到之處,蛋農手機不斷響起。「我們現在手機每天咚咚地響,民眾自主性在各地開團購希望跟產地直購雞蛋」;另一名蛋農也出示手機LINE群組說,「好像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等人口密集大都市,比較有『缺蛋』感,時常傳來團購單。」受訪蛋農坦言,「若加上運費,團購價格並沒有比較便宜!」為支持及激勵蛋農持續及擴大養蛋雞,蛋農爭取合理調價。「19日雞蛋產銷業討論調整蛋價會議,農委會雖沒派官員出席,大家知道官方立場,決定先凍漲一周,但上周又說再凍漲一周,進口蛋都比國產蛋一顆貴上六、七元,不讓國產蛋漲實在是說不過去。」黃榮珍說。「蛋農希望能永續經營,隨市場自由經濟機制浮動蛋價,也是產業正常運作一環,同時管控飼養蛋雞數量也是要避免蛋價崩盤,不要重演三十多年前掉到7元、8元的惡夢。」黃榮珍說。對於蛋農陳情養雞飼料成本太高一事,CTWANT採訪到飼料公會理事長韓家寅表示,玉米等原料價格是跟著期貨價格浮動,且因考量船運等運輸時間,須提前數月購進,這中間是有時間的落差之外,還要考慮匯差;福壽董事長洪堯昆則預估今年7月之後,才會消化完之前購進較高價位玉米等庫存,「長遠來看,真的需要透過調整雞蛋產地價與轉型禽舍蛋養場飼養環境等,提高防疫力、產蛋率與蛋農增養意願。」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則回應說,由於飼料價格占蛋農飼養成本的70%,因此先前就有大宗原料減免5%營業稅,降低雞蛋產業的經營成本壓力,而且這段期間農委會也一直協助蛋農、蛋商與飼料商等溝通。

缺的不只雞蛋!鴨蛋也傳漲聲 蛋商公會4月決定
受國內缺蛋影響,不只雞蛋價格創歷史高價,鴨蛋產地價為每台斤48元,批發價則為每台斤55-60元(會因市場因素不同而調整),同為歷史高價。蛋商公會指出,受飼料價格、禽流感與氣候因素等影響,加上近期民眾以鴨蛋替補雞蛋的需求越來越大,清明節後鴨蛋將大缺,預計4月下旬將討論鴨蛋是否漲價。據國內在養家禽統計顯示,國內蛋雞約3000多萬隻,蛋鴨約200多萬隻,鴨蛋總量只佔雞蛋的8%,而蛋鴨每日平均要吃150克的飼料,成本比蛋雞100-110克來得多,加上鴨蛋是季節性的爆發需求,尤其端午節需求會增加數倍,有業者提醒,若以鴨蛋替代雞蛋比例過高,勢必在端午節前造成鴨蛋大缺。屏東縣蛋類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許源吉表示,國內每年端午節平均使用的鴨蛋量約10萬顆,當中幾乎都是加工使用,現階段確實受鴨蛋的替代效應影響,而且對鴨蛋的需求也有明顯增長,清明節後將出現鴨蛋的缺口,但具體缺多少還要看每家業者的統計。許源吉指出,為了以價制量,預計4月下旬的蛋價評議委員會鴨蛋會將討論鴨蛋是否再漲價,預期會再漲2元。農委會日前已表示,國內鴨蛋大多以皮蛋、鹹鴨蛋等加工品用蛋為主,目前有200多萬隻蛋鴨投入生產,日產量達7萬7400公斤,產量穩定未受影響,加上加工用蛋為全年生產、倉儲,季節旺期才銷售的產銷特性,將會加強調度以穩定供應端午節鹹鴨蛋的需求。

蛋商公會預估再調漲3元 蛋農質疑:中間利潤到哪去?盼公會給交代
國內雞蛋批發價目前是在歷史最高每台斤55元,預估蛋商公會將於明天蛋價評議委員會通過再漲3元,且下週一27日時要先漲批發價到58元,三天後才要漲跟蛋農收蛋的產地價,蛋農表示中間的價差到底是進到誰口袋,希望蛋商公會要出來說清楚。根據《自由電子報》獨家報導,蛋商公會於明天舉行蛋價評議委員會將要再調漲蛋價3元,而且還要先漲批發價到每台斤58元,三天後才要調整目前每台斤45.5元產地價,屆時還要對外說是要用漲價來解決黑市喊價亂象。該報導中有蛋農受訪表示,目前表定的產地價每台斤45.5元,實際在產地收蛋的行情每台斤已遠超過51元,有人甚至喊到每台斤喊到75元。近日天氣趨於穩定,且逐漸轉暖,依據養雞協會公布顯示,現在雞蛋日產量已上升至11.2萬箱,上次回升已經是去年12月,全台每日需求為12萬箱。照常理判斷蛋量提升,價錢應該也要回穩,但是價錢卻可能要往上調漲。農委會之前表示3月底前要進口的雞蛋已持續運抵台灣,預計到月底還會有500萬顆蛋到港,4、5月還會各進口3000萬顆雞蛋。農委會進口雞蛋是為了協助穩定蛋價,也會斟酌國內及國際產量做調整,缺蛋現象不是只有在台灣,連美國及日本都發生,缺蛋原因包含飼料成本增加、天氣異常以及禽流感的影響等等。

柯文哲戰2024全國走透透起跑 第一站就劍指民進黨鬧蛋荒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自今日(16)起,「柯P來了」全國走透透行程起跑,希望藉此為2024年總統大選累積基層底蘊,第一站鎖定彰化縣,了解地方在產業並研擬解決之道,並針對近月來全國鬧蛋荒,民怨四起,柯文哲特別來到彰化縣二林鎮,參訪蛋雞畜牧場。今日在蛋農陳秋池帶領下,柯文哲深入了解蛋雞牧場飼養設備及洗選蛋、秤重、包裝等生產過程。陳秋池表示,禽流感肆虐,全台至少500萬隻蛋雞死亡,再加上烏俄戰爭及極端氣候,導致飼料成本上升,造成雞蛋短缺。陳秋池無奈地向柯文哲表示,蛋價長期遭蛋商和農委會聯手壓抑,不少蛋農不敷成本退出市場,留下來的大多無力提升設備,導致絕大多數蛋場硬體無法升級,仍停留在3、40年前。他也代蛋農發聲,期盼雞蛋能回歸市場機制,才能提升產業環境,而不是禽流感一來、飼料成本上升,就陷入利潤更低的惡性循環。面對媒體詢問關於蛋荒及解決之道時,柯文哲強調,包括禽流感等影響屬於短期不可控因素,但就長期而言,過去30年來,蛋價偏低,所以農業升級的投資不夠;蛋農產業從產銷到生產基地的改善,都需要時間。他表示,「發生問題的時候開始解決問題,叫亡羊補牢,如果在問題發生之前就看到,叫『未雨綢繆』,到現在為止,台灣政府最主要問題就是效能不佳,所以永遠跟在問題後面」。「農委會對於蛋荒,應該也知道問題出在哪,現在是它肯不肯花比較長時間,去做一些基本改善,做好基礎建設。」柯文哲表示,複雜的問題不要幻想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如果整個台灣的蛋農產業要升級,需要時間規劃執行,「不要幻想一天改變這個國家,更重要的,也不要幻想什麼事都不做,問題就會解決」。對於中央政府對於缺蛋的因應措施,柯文哲說,中央政府永遠不去做那種比較花時間,根本解決事情的方法,每次都用補助撒幣,呼籲政府不要用短期的選票為著眼點,台灣有很多問題都不是一天可以解決,必須好幾年時間規劃。他說,只是很不幸的,現在看到中央政府都是遇到問題補助撒幣,叫蛋農不要講話就好,短期可以進口,但那不是根本解決方法。柯文哲表示,一開始缺口罩,後來缺疫苗、缺快篩,再後來缺水、缺電,現在連蛋也在缺,根本的原因在於政府效能太差,從來都沒去做長期規劃,這才是台灣政治上當前最大的問題。

毛豬交易價創新高 飆破90元
除雞蛋和鴨蛋價格續寫歷史高價外,毛豬每公斤交易價已達90元,同樣創新高。中華民國養豬協會表示,受原物料漲價及豬下痢等因素影響,豬源供不應求,每日缺口超過1000隻,隨端午節的需求接近,還有漲價空間。不過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國產豬肉可因應需求動態調整,供貨量占國內消費需求9成,供應量充足,請消費者放心。陳吉仲12日到南投參加活動,媒體詢問豬價飆漲,他說他家就是養豬戶,很清楚養豬的歷程,1頭母豬每年大約生產2次,從飼養小豬到成豬約4到6個月可上市,也就是說養豬的數量,可依市場需求動態調整,政府也隨時監控豬隻供銷情況,供應消費市場的數量一定充足。農委會過去針對豬價的監控綠燈區是每公斤75元至85元,現在的交易價90元已超出綠燈區。2023年2月毛豬產銷統計,每百公斤飼養成本約8300元,但實則每公斤成本支出已高於85元。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副理事長林承德表示,近年國際原物料價格水漲船高,飼料又是養豬最主要成本支出,每公斤飼養成本已達85元,且去年10月南部產區出現豬流行性下痢,許多小豬死亡、豬源減少,供應跟不上需求,現階段每日缺口大約1000多隻。農委會畜牧處指出,由於國內養豬產面臨豬舍更新、育成率下降及飼料成本等因素,去年底在養豬頭數為531萬頭,整體供應預計較去年上半年減少約5%。此外,今年因歐美解封、經濟活動復甦等消費增加,截至今年3月2日,豬肉輸入1萬567公噸較去年同期1萬9865公噸減少46.8%,進口價則上漲31%。畜牧處指出,部分豬農飼養成本已達80元,農民收益有限,近日國內毛豬價格每公斤超過90元是反映供需,農委會已協調台糖公司在3月增供2000頭以應需求。陳吉仲指出,每半年就會調查養毛豬數量,調整飼養數量,國內共6000多家養豬場,都可配合調整飼養頭數,目前毛豬在養頭數維持在550萬頭,每年屠宰量800萬頭,還有養豬大戶台糖公司可調節出貨,足供國內9成需求,另1成是進口豬肉。

毛豬交易價上看90元飆新高 面臨豬源不足、端午節需求高峰!業者:「還會再漲」
根據農委會畜產行情資訊網的資料,不只是雞蛋、鴨蛋價格大漲,毛豬拍賣價格每公斤交易價也突破90元,創下歷史新高。對此,中華民國養豬協會副理事長林承德也表示,由於豬源嚴重不足,每日缺口至少1000多隻,再加上端午節即將到來,豬價還有上漲的空間。林承德指出,近年來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飼料價格暴漲,養豬成本增加,僅成本每公斤就大約85元。去年10月南部又爆發豬流行性下痢(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死了很多小豬,豬源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導致市場供需失衡,這也是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的主因。目前不但每日缺口超過1000隻,未來還會碰上端午節的需求高峰,價格預計繼續上漲的空間。農委會畜牧處也表示,國內養豬產面臨豬舍更新、育成率下降及飼料成本等多重因素影響。去年底養豬頭數為531萬頭,比前期同期少,整體供應預計比前期減少約5%。此外,隨著歐美各國逐步解封、經濟活動逐步恢復,豬肉價格也在上漲。今年截至3月2日,共進口了1萬567公噸豬肉,比去年同期1萬9865公噸減少46.8%,導致進口價格上漲了31%。畜牧處進一步解釋,近日國內毛豬價格每公斤超過90元,主要反映整體供需關係,因為部分豬農成本已達80元,農民收益有限。農委會已經加強調度,協調台糖公司本月增加供應2000頭毛豬,以滿足需求。

阿根廷禽流感肆虐!22萬雞隻染病死亡 全面禁止「禽類出口」
阿根廷內格羅河省(Rio Negro)及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銀河市(Mar dePlata)目前有超過22萬雞隻死於禽流感,阿根廷目前已禁止境內活畜交易及公共展示,也禁止運送野生、觀賞用、寵物鳥的活動,並暫停出口禽類相關產品。經濟分析師培斯(Damián Di Pace)指出,阿根廷蛋價爆漲,主要因乾旱造成母雞死亡蛋量減少和飼料成本上漲所致,市場上價格已翻倍,30顆蛋從2月份700披索(約新台幣108元)到3月已超過1000披索,若禽流感繼續肆虐,蛋價將續揚。阿根廷經濟部長馬薩(Sergio Massa)提出禽流感防堵計畫,除了補助受害養雞場業者外,將運用經費預防禽流感擴散,希望盡快讓禽類產品生產不受影響。阿根廷國家食品品質暨衛生檢驗局(Senasa)指出,至3月9日前阿根廷衛生檢疫機構接獲疑似H5禽流感超過200多例通報,有40例確診,至今有10個省份出現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病毒可能源自北方,透過美國和加拿大的野生候鳥遷徙路線進入阿根廷,阿根廷本地尚未發現本土病例。阿根廷是世界第8大禽產品出口國,2022年出口總額高達4.2億美元(約新台幣130億元)。阿根廷政府新聞稿指出,該國有近2成的禽類相關產品出口至50多個國家,其中有超過8成運往中國、沙烏地阿拉伯、歐洲、南非和智利地區,而雞爪則多銷售至東南亞。禽流感進2年在日本、歐洲等多地蔓延,除阿根廷外,玻利維亞、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厄瓜多、美國、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墨西哥、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和烏拉圭等美洲國家也發現禽流感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