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玉蔻:政府應「強制民眾打疫苗」 李秉穎一句話回應
現在大家大多都有打3劑疫苗,但還是有人一劑都沒打。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在《新聞放鞭炮》說,政府為什麼不強制民眾打疫苗。對此,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這不太可能。周玉蔻表示,有些人不相信疫苗,或是怕打了疫苗會出事,但沒接種民眾的資料指揮中心都有,為什麼不能強制民眾強制打疫苗,指揮中心只有勸告,沒有用政策強制民眾接種,朝野也都沒共識。李秉穎說,「那不必想也知道,強迫人家打疫苗不太可能。」李秉穎說,想提高疫苗接種率,跟政策的確有關係,但執行面跟地方政府有關,各衛生局對各種疫苗的接種率都有統計,也會進行比賽,進行檢討,而公費疫苗做得最好的是兒童,因為父母都能接受小孩打疫苗的觀念,不打疫苗就會收到通知,成人這方面比較沒有。李秉穎表示,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民眾就醫時,請醫師勸病患打疫苗,但重要疫苗資料庫跟醫療院所的系統無法整合,但很多人不想打流感、新冠疫苗,認為打了會有問題,至於能不能做強制地追蹤,「這個需要討論,可是需要共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月說,因應目前全球COVID-19疫情趨緩,各國邊境逐步調整開放,並持續推動COVID-19基礎劑及雙價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因此,指揮中心亦持續鼓勵未曾接種疫苗、尚未完成基礎劑對象,以及尚未接種過莫德納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象接種,尤其長者等重症高風險族群,均建議儘速接種。

指揮中心呼籲「積極接種」 次世代疫苗4大QA一次看
雖然不斷地朝著完全解封的目標前進,但近期台灣確診人數有些許的上升,這也讓指揮中心喊出「疫苗+1」的口號,呼籲民眾應該要積極的接種新冠肺炎次世代疫苗,至於疫苗接種的相關規定與內容,《CTWANT》就整理出4大常見問題,方便讀者快速理解。哪些人可以接種疫苗?凡「未曾接種疫苗」、「尚未完成基礎劑接種(前2劑)」與「6歲以上且自1月1日起未接種莫德納BA.4/5次世代疫苗」等3類人,自3月6日至4月30日這段期間均可接種。如近期有確診者,必須要等到確診日84天以上方可接種。如曾於今年曾接種過2劑以上疫苗的民眾,也可參加。有哪些疫苗可供選擇?「未曾接種疫苗」、「尚未完成基礎劑接種(前2劑)」者,有Novavax或是蛋價莫德納疫苗、BNT疫苗可供選擇接種。「6歲以上且自1月1日起未接種莫德納BA.4/5次世代疫苗」者,可選擇Novavax或是蛋價莫德納疫苗、莫德納BA.4/5次世代疫苗。在哪找尋接種的院所?疾管署官網「疫苗加一,解封安心」專區的「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頁面,可以查詢到距離你最近的接種地點。打2劑疫苗還要接種嗎?指揮中心曾表示,疫苗並非是永久有效,「疫苗+1」計劃就是希望即時提高民眾的保護力,降低確診後住院、重症的風險。因此呼籲曾接種過2劑疫苗、但並沒有接種過追加劑疫苗者,應盡速前往接種追加劑。

台北市加開4間「兒童新冠疫苗接種站」 4日上午9點起開放預約
為提升學生保護力,北市教育局協同衛生局與北市聯合醫院及關渡醫院訂於3月11日至南湖國小、明德國小、新和國小及銘傳國小開設5至11歲兒童專案接種,北市教育局表示,符合年齡資格者,可於3月3日上午9時起至3月10日下午5時止至指定網址預約。教育局說明,本次專案上午接種莫德納次世代BA.4/5疫苗追加劑、下午接種兒童BNT疫苗基礎劑、追加劑,每場次提供400至600名額,報名額滿即提前結束預約,家長可依需求選擇任一場次,自行至配合的聯合醫院網頁預約掛號,於3月11日依預約時段前往設站學校接種。教育局提醒,當日須由成年家長至現場陪同接種,並攜帶健保卡、具家長簽名之接種同意書及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小黃卡)。除了可至本次加開的接種站施打,家長也可透過北市衛生局疫苗預約平台預約疫苗登記,選擇住家鄰近診所預約施打。教育局也說,若至醫療院所接種疫苗,學校應給予疫苗假,接種疫苗後如有不良反應也可申請疫苗假,不列入出缺席紀錄,以3天為原則,包含接種當日,必要時得延長,若家長需請假陪同接種,也可給予防疫照顧假。 北市於3月11日至南湖國小、明德國小、新和國小及銘傳國小開設5至11歲兒童專案接種。(北市教育局提供/張芷瑜台北傳真)

新冠病毒「感冒化」? 李秉穎:未來不用每年打疫苗
世界各國皆關注新冠病毒的未來發展,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2日提出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新冠病毒最終將走向「感冒化」,而非當前主流認為的「流感化」,估計未來可不用每年打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王必勝則指出,新冠感冒化確實有可能,不過,今年難以達成。李秉穎指出,目前已知的感冒病毒共100多種,其中有4個為冠狀病毒,若將來新冠走向感冒化,將成第5個感冒冠狀病毒,意味著將來人們得到新冠,使用支持性治療藥物即可,不必每年接種1次疫苗。雖然如此,但李秉穎認為,目前感染新冠的死亡率仍比流感高,因此,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未來的防疫工作也應將重點放在毫無保護力的新生兒,以及免疫功能缺損的成年族群,這兩個族群仍可能要接受常規接種。對於新冠病毒未來可能走向感冒化,王必勝表示,依據目前的疾病嚴重度排名,依舊是新冠第一,其次為流感、感冒,即便國內已有近半數民眾感染,加上7成多的3劑疫苗覆蓋率,但新冠重症與死亡率仍遠高於流感,顯示其危險性仍比流感高很多。王必勝認為,新冠將來確實可能成為感冒,但要在今年達到感冒化恐不太可能,現階段仍鼓勵民眾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國內已有近400萬人接種次世代疫苗,加上目前庫存的BA.4/5疫苗仍有212萬劑,呼籲國人只要符合資格,應踴躍接種提升保護力,指揮中心也會視需求,評估有無增購的必要性。

台商返鄉疫情恐升溫 專家籲「密切接觸者」應盡速打疫苗
年節將近,受到中國嚴峻疫情影響,台商返台恐為台灣疫情添變數。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4日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直播表示,過年期間台商返台、民眾出國旅遊,屆時將有小波流行,呼籲台商在台家人、密切接觸者把握本週黃金週,盡快接種BA.5次世代疫苗,「變種病毒流行,最好出國或回台灣前都要施打疫苗!」境外解封+變種病毒 疫情攀升陳秀熙解析目前台灣疫情,從去年12月底感染趨勢來看,隨著境外解封加上新變種病毒增加,各年齡層感染人數皆微幅上升,尤其5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感染率攀升較快,年長族群也需嚴防合併慢性病導致死亡率提高。同時,先前曾感染過也有可能再被感染,但台灣受到第三劑疫苗、BA.2/BA.5感染保護,估計不至於造成更大波流行。估3萬人次台商返鄉 衝擊不大 面對台商過年返鄉,陳秀熙說明,若以3萬人數、50%高陽性率來推估,將產生75名中症和44名重症病人,約占台灣ICU(加護病房)量能0.8%;如果是25%的低陽性率,則會產生38名中症和22名重症病人,占ICU量能0.4%。雖然台灣醫療量能受衝擊不大,但他仍建議台商在台家人、密切接觸者,以及曾確診但超過3個月的民眾,把握過年前1到2週的「黃金週」,即1月2日到8日,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最重要的黃金週,可以施打疫苗,施打疫苗之後,如果家人、台商返台,如果萬一真的是確診,那我們施打了現在的BA.4、BA.5疫苗,至少對於中國大陸的BA.5、BF.7可能會有很好的防止作用。」年假出國旅遊 應盡速施打疫苗除了台商返台,民眾若想出國旅遊,陳秀熙也建議出國前1到2週施打疫苗,提前部署提升免疫保護力,預防感染COVID-19或加重為中重症。陳秀熙表示,雖然台灣已有社區保護力,但隨著境外解封、新變種病毒增加,加上新春團聚即將到來,仍會有小波流行。想要抵禦變種病毒,堅實的自然感染社區防火牆與高覆蓋的疫苗接種率,都相當重要。

新冠變異株BQ.1和XBB免疫逃脫強? 醫:打4劑舊疫苗、確診過都擋不住
雖然世界多國已經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解封,但包括台灣在內,新一波的疫情在冬天又開始蠢動,哈佛大學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李建璋透過社群分析,新冠變異株BQ.1和XBB這兩隻大魔王,對於就算有打過4劑舊疫苗,或是過去曾感染過Omicron的人,都難以避免,依舊有很高的重複感染機會。李建璋昨在臉書發文提到,觀察新冠病毒特性,他認為這應該是人類史上演化最快的病毒,回顧新冠病毒的演化,從早期的Alpha、Beta、Delta病毒株,到2年內很多人得的Omicron,接著衍生出了 BA.1、BA.2、BA.4、BA.5,跟近期討論度很高的BQ.1和XBB系列的變異株,都可以看出這款病毒的突變性。而分析現在常見的變異病毒株,李建璋認為,第一大魔王首推XBB,第二名是BQ.1。他觀察,即使打了非次世代第四劑,或是曾經得過Omicron BA.4 或BA.5, 血液中對XBB病毒中和抗體的效價幾乎是零,等於對免疫系統而言,幾乎是陌生人。而同樣的對於BQ.1,上述人群的中和抗體的效價也只有在10到50之間,一般抗體濃度需要高於500這才有比較好的保護力。李建璋並指出,無論BQ.1或XBB病毒,他觀察其傳播能力,跟BA.5比起來,算是有過之而不及,但還好的是,目前沒有特別高比例的重症,算是Omicron家族表現較溫和的。針對台灣可能再掀一波疫情,李建璋指出,既然BQ.1和XBB的流行已經勢不可擋,無論打了傳統的第四劑或是曾經得過Omicron,都有重複感染的可能。而現在台灣第三波疫情趨勢已經確定,提醒老人或高風險族群,應該把握時間趕快去打次世代疫苗;最後,如果有症狀,早期就要就醫,符合條件,鼓勵大家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他也呼籲,「病毒72變,逃不出防疫三寶手掌心,只要善用口罩、疫苗、快篩,大家還是可以平安過年。」

第三波疫情來臨 王必勝提「5防疫建議」:聚餐減少互動交談
國內正面臨第三波疫情,近期新增本土個案數也在持續攀升中。對此,指揮官王必勝提出5點建議,鼓勵民眾符合間隔時間要追加接種BA.5次世代疫苗,另外也呼籲參加大型活動,建議全程戴口罩。本土疫情升溫,王必勝指出,為維護長者及風險族群健康,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家中長輩如尚未接種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者,請於其身體狀況較穩定時,協助陪同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或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接種;亦鼓勵家中有長者或高風險族群之民眾、春節前後有出國規劃或家中有國外返台親友、已完成基礎劑但尚未接種追加劑者、曾感染COVID-19確診已康復滿3個月尚未接種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以及曾接種雙價BA.1次世代疫苗可依自身風評估,接種1劑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此外,王必勝也提醒,參加大型活動建議全程戴口罩;長者、幼兒量避免參加人多的活動,聚會、聚餐時除必要飲食等需求外,建議量戴口罩,減少與不特定對象近距離互動、交談;也提醒民眾勤洗手維持良好衛生習慣,注意自身與家人身體狀況,有相關症狀速快篩並儘量在家休息,如快篩陽性請視訊或實體就醫評估。(圖/指揮中心提供)

國內疫情開始升溫! 指揮中心急籲:尚未接種次世代疫苗民眾前往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國際間COVID-19病毒變異株疫情持續,各國邊境亦逐步調整開放,目前國內疫情處於另一波的上升階段,且農曆春節將至,民眾洽商及旅遊等往來增加。目前國內Moderna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已提供滿6歲以上民眾追加劑接種,尤其65歲以上長者與感染COVID-19病毒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之高風險族群,提醒儘速完成1劑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之追加接種,提升免疫保護力。指揮中心指出,目前65歲以上長者完成第二次追加劑接種率為43.8%,為維護長者及風險族群健康,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家中長輩如尚未接種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追加劑接種者,請於其身體狀況較穩定時,協助陪同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安排或指定之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指揮中心進一步指出,亦鼓勵家中有長者或高風險族群之民眾、春節前後有出國規劃或家中有國外返台親友、已完成基礎劑但尚未接種追加劑者、曾感染COVID-19確診已康復滿3個月尚未接種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以及曾接種雙價BA.1次世代疫苗可依自身風評估,接種1劑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說明,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https://reurl.cc/7eW0AQ),利用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資訊」,或「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地圖」,選擇住家或工作地附近之接種地點就近接種。另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均有彙整合約醫療院所接種資訊,提供民眾運用查詢。另近期天氣多變,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就近前往接種。接種後亦請多加留意身體狀況,多喝水多休息,亦請家人協助注意,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指揮中心呼籲,接種疫苗無法百分之百預防感染COVID-19,但可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因此,提醒民眾仍應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另接種後民眾及家長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須知或海報上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ucz02Kh3_q28Jena2Z3AoA),藉由民眾自身或家長關注子女接種後狀況觀察,提醒就醫並瞭解接種後常見不適。

本土+17,549例 死亡案例增37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7,66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7,549例本土個案及11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7例死亡。今日COVID-19 新增17,549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114例,另外死亡個案有37例。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三多855例,增加約5.1%。昨(12/13)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總共接種23,800人次,其中BA.1接種214劑;BA.4/5接種23,586劑。今日新增1例特殊死亡個案,為20多歲男性,接種1劑COVID-19疫苗,具血液疾病;6/3起持續住院接受血液疾病相關治療,11/10因發燒檢查PCR陽性確診,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倍拉維5天治療後,因肺炎併呼吸窘迫再給予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不幸因病況惡化於12/4死亡,死因為新冠肺炎併敗血性休克、白血病。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7,549例本土病例,為8,098例男性、9,439例女性、1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3,195例),臺中市(2,236例),桃園市(2,008例),高雄市(2,001例),臺北市(1,774例),臺南市(1,361例),彰化縣(845例),新竹縣(644例),新竹市(531例),屏東縣(493例),苗栗縣(457例),雲林縣(353例),嘉義縣(282例),南投縣(261例),花蓮縣(231例),基隆市(221例),宜蘭縣(212例),嘉義市(202例),臺東縣(107例),金門縣(94例),澎湖縣(40例),連江縣(1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7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5例具慢性病史、27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7月11日至12月10日,死亡日期介於7月16日至12月11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1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53例男性、6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日本(4例),越南(3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例),土耳其、中國、美國、泰國、新加坡及韓國(各1例)移入,另99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1月13日至12月1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369,21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852,462例排除),其中8,515,833例確診,分別為38,466例境外移入、8,477,31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4,75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4,74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885例、臺北市1,607例、臺中市1,568例、高雄市1,438例、臺南市1,104例、桃園市1,093例、彰化縣922例、屏東縣576例、南投縣482例、雲林縣482例、苗栗縣406例、嘉義縣382例、宜蘭縣317例、基隆市310例、花蓮縣255例、嘉義市250例、新竹縣243例、臺東縣191例、新竹市159例、金門縣36例、澎湖縣36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

本土+17,118例 死亡案例增12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17,16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7,118例本土個案及50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今日COVID-19 新增17,118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50例,另外死亡個案有12例。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二多1,116例,增加約7.0%。昨(12/12)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總共接種21,245人次,其中BA.1接種374劑;BA.4/5接種20,871劑。今日無特殊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7,118例本土病例,為7,838例男性、9,265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750例),臺中市(2,235例),高雄市(2,107例),桃園市(1,705例),臺北市(1,660例),臺南市(1,542例),彰化縣(1,026例),屏東縣(531例),新竹縣(511例),新竹市(489例),苗栗縣(468例),雲林縣(408例),南投縣(294例),嘉義縣(293例),宜蘭縣(274例),花蓮縣(233例),嘉義市(187例),基隆市(144例),金門縣(110例),臺東縣(99例),澎湖縣(49例),連江縣(3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8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11月1日至12月5日,死亡日期介於11月21日至12月9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0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2例男性、2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分別自泰國(2例),日本、美國、越南及澳大利亞(各1例)移入,另44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1月12日至12月1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346,80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847,680例排除), 其中8,498,195例確診,分別為38,354例境外移入、8,459,78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4,722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4,70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876例、臺北市1,601例、臺中市1,565例、高雄市1,438例、臺南市1,101例、桃園市1,090例、彰化縣918例、屏東縣576例、南投縣480例、雲林縣479例、苗栗縣406例、嘉義縣382例、宜蘭縣317例、基隆市310例、花蓮縣254例、嘉義市249例、新竹縣243例、臺東縣190例、新竹市159例、澎湖縣36例、金門縣35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

今日新增7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 本土48例這裡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74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分別為48例本土個案(41例BA.5、2例BA.2.75、1例XBB、2例BQ.1、2例BA.2)及26例境外移入(9例BA.2.75、8例BA.5、3例XBB、1例BF.7、5例BQ.1)。截至目前國內今(2022)年累計檢出之Omicron亞型變異株境外移入確定病例:XBB為19例、BF.7為5例、BQ.1為17例、BA.5為1,259例、BA.4為104例、BA.2.75為92例、BA.2為1,028例;另累計本土確定病例XBB為2例、BF.7為1例、BQ.1為5例、BA.5為1,432例、BA.4為5例、BA.2.75為7例、BA.2為2,534例。指揮中心指出,新增41例BA.5本土個案,占上週所有已定序之48例約85.4%,為14名男性、27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以上,分布為北部22例、中部6例、南部11例、東部2例,確診日介於今年9月13日至12月2日。指揮中心表示,針對國內境外移入之26例BA.5、BA.2.75、XBB、BF.7及BQ.1個案,為15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11月20日至12月3日。其中檢出8例BA.5個案分別自日本及泰國(各3例),美國及德國(各1例)移入;9例BA2.75個案分別自越南(4例),日本(2例),柬埔寨、美國及韓國(各1例)移入;3例XBB個案分別自土耳其、日本及越南(各1例)移入; 1例BF.7個案自日本移入;5例BQ.1個案分別自美國(3例)、日本及法國(各1例)移入。指揮中心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12月7日資料指出,目前BA.5變異株佔比約為70.1%,仍為全球主流株且持續變異;其衍生株BQ.1變異株傳播快速,受影響國家數及病例數持續增加,全球佔比升至36.2%且衍生出超過30種次分支變異株,於美國及歐洲部分國家佔比已逾5成,且仍持續上升;BA.2變異株衍生之BA.2.75及XBB等變異株佔比持續緩增加,佔比分別約7.8%及5.0%,另BA.4.6變異株佔比近期持續下降,已降至約1.7%,需持續密切監測國際間之病毒株演變與流行。相較於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BQ.1變異株疾病嚴重度未增加,BQ.1的新突變可能具有免疫逃脫優勢,因此可能有較高的重複感染機率。現有疫苗(包含原始株與次世代疫苗)對BQ.1感染的保護效果可能減少,但對於重症的保護效果應無重大影響。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接種次世代疫苗追加劑對BA.5等變異株仍具保護力,並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指揮中心將持續境外及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

本土+14,295例 死亡案例增32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14,35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295例本土個案及6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2例死亡。今日COVID-19 新增14,295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64例,另外死亡個案有32例。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五多276例,增加約2.0%。昨(12/8)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總共接種22,249人次,其中BA.1接種97劑;BA.4/5接種22,152劑。今日無特殊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4,295例本土病例,為6,491例男性、7,791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22例),臺中市(1,922例),高雄市(1,830例),桃園市(1,633例),臺北市(1,263例),臺南市(1,131例),彰化縣(771例),新竹縣(472例),屏東縣(434例),新竹市(418例),苗栗縣(410例),雲林縣(294例),南投縣(237例),宜蘭縣(212例),花蓮縣(207例),嘉義縣(201例),基隆市(189例),嘉義市(144例),臺東縣(99例),金門縣(61例),澎湖縣(43例),連江縣(2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3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7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30例具慢性病史、21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10月2日至12月6日,死亡日期介於10月5日至12月6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64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30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分別自日本(5例),美國、英國、香港及韓國(各1例)移入,另55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1月10日至12月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273,39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830,650例排除),其中8,441,828例確診,分別為38,158例境外移入、8,403,61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4,61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4,60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864例、臺北市1,594例、臺中市1,547例、高雄市1,426例、臺南市1,093例、桃園市1,083例、彰化縣909例、屏東縣573例、南投縣477例、雲林縣473例、苗栗縣399例、嘉義縣380例、宜蘭縣314例、基隆市310例、花蓮縣252例、嘉義市246例、新竹縣241例、臺東縣190例、新竹市158例、澎湖縣36例、金門縣35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

本土+16,694例 死亡案例增26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6,74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694例本土個案及4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今日COVID-19 新增16,741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47例,另外死亡個案有26例。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三少974例,減少約5.5%。昨(12/6)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總共接種18,276人次,其中BA.1接種38劑;BA.4/5接種18,238劑。今日無特殊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6,694例本土病例,為7,575例男性、9,096例女性、2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758例),臺中市(2,213例),高雄市(2,032例),桃園市(1,941例),臺北市(1,507例),臺南市(1,220例),彰化縣(937例),新竹縣(616例),新竹市(559例),屏東縣(526例),苗栗縣(447例),雲林縣(340例),嘉義縣(271例),南投縣(268例),宜蘭縣(254例),花蓮縣(216例),基隆市(203例),嘉義市(173例),臺東縣(95例),金門縣(70例),澎湖縣(43例),連江縣(5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1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24例具慢性病史、15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8月23日至12月4日,死亡日期介於8月31日至12月4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日本、希臘及韓國(各1例)移入,另44例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1月7日至12月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234,47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821,357例排除), 其中8,412,200例確診,分別為38,034例境外移入、8,374,11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4,5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4,53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851例、臺北市1,591例、臺中市1,540例、高雄市1,414例、臺南市1,086例、桃園市1,080例、彰化縣904例、屏東縣572例、南投縣474例、雲林縣470例、苗栗縣399例、嘉義縣374例、宜蘭縣312例、基隆市309例、花蓮縣251例、嘉義市245例、新竹縣240例、臺東縣190例、新竹市158例、澎湖縣36例、金門縣35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

本土+16,002例 死亡案例增22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16,03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002例本土個案及3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16,002例本土病例,為7,413例男性、8,568例女性、2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492例),臺中市(2,157例),高雄市(2,008例),桃園市(1,588例),臺北市(1,336例),臺南市(1,314例),彰化縣(1,029例),屏東縣(524例),新竹縣(498例),雲林縣(465例),苗栗縣(440例),新竹市(438例),嘉義縣(316例),南投縣(304例),宜蘭縣(274例),嘉義市(212例),花蓮縣(199例),基隆市(135例),臺東縣(124例),金門縣(99例),澎湖縣(48例),連江縣(2例),另補充今日COVID-19 新增16,002例本土病例,境外移入32例,另外死亡個案有22例。今日新增的病例數較上週二少1,238例,減少約7.2%。昨(12/5)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總共接種16,150人次,其中BA.1接種1,238劑;BA.4/5接種14,912劑。今日無特殊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2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4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且具慢性病史、15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10月12日至12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11月13日至12月3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16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自日本(1例)移入,另31例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1月5日至12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0,212,97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816,571例排除), 其中8,395,477例確診,分別為37,987例境外移入、8,357,43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4,522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4,50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2,844例、臺北市1,587例、臺中市1,540例、高雄市1,414例、臺南市1,084例、桃園市1,079例、彰化縣904例、屏東縣571例、南投縣474例、雲林縣467例、苗栗縣399例、嘉義縣373例、宜蘭縣312例、基隆市308例、花蓮縣251例、嘉義市245例、新竹縣239例、臺東縣186例、新竹市158例、澎湖縣36例、金門縣34例;另17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及咳嗽禮節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並提醒體質敏感、有慢性病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的民眾,於人潮較密集區,仍建議戴口罩,共同維護國內社區健康。

兒童追加劑登場 5至6歲打BNT、6至11歲擴及提供莫德納
滿5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首度登場!教育部近日發文各縣市教育局處及學校,莫德納雙價疫苗(原病毒株BA.4/5)擴及提供滿6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及BNT單價疫苗提供滿5歲至6歲兒童追加劑接種。教育部還提醒,莫德納雙價疫苗(原病毒珠BA.1)未核准使用於滿6歲至11歲兒童,學校應注意。教育部表示,莫德納雙價疫苗(原病毒株BA.4/5),可提供已完成接種莫德納或BNT基礎劑的6歲至11歲兒童使用:另滿5歲至未滿6歲兒童,建議以單價BNT疫苗完成追加劑接種。5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間隔為至少12周(84天以上)。教育部指出,滿6歲至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雙價疫苗(原病毒株BA.4/5),每劑接種0.25ml(與滿12歲以上每劑接種0.5ml)不同,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與其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接種;另滿5歲至未滿6歲兒童接種BNT單價疫苗,每劑接種0.2ml。教育部說,對於滿6歲至11歲兒童,家長也可選BNT單價疫苗作為兒童追加劑接種;另目前莫德納雙價疫苗(原病毒珠BA.1)僅核准使用於12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追加劑接種,未核准使用於滿6歲至11歲兒童。教育部說,本次為首度於國內提供滿5歲至11歲兒童追加劑接種,為加強監測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家長於完成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海報或須知上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藉由家長關注子女回報接種狀況,提升對疫苗安全監測、相關關懷照護及因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