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政治
焦點
特輯

平衡金門東西發展 重大建設「馬山港」服務規模可達200萬

「馬山港」的興建扮演著平衡金門東西半島發展的重要角色,年服務量可達200萬人次。

「馬山港」的興建扮演著平衡金門東西半島發展的重要角色,年服務量可達200萬人次。

兩岸交流頻繁,小三通蓬勃的人潮為金門帶來經濟與觀光等多層面的裨益,然而包括水頭港內的現有商港早難以負載所需,於是金門縣政府為因應未來需求以及兼顧東西半島的均衡發展,決定興建重大建設「馬山港」,預計落成後服務人數將可達每年200萬人次,成為推動金門發展重要的利基之一。

馬山建港 將成金門第四座商港
金門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令人驚豔的文化觀光資源,自開放小三通後,雙方交流日益緊密,隨著兩岸局勢演變與大、小金門客貨運需要,為改善水頭港旺季現況,金門縣政府於是擇定於馬山西側海域興建「馬山港」,未來新建的馬山港,將會是繼料羅、水頭、九宮後,第四座金門商港。

其實建立馬山港已經研議多時,早在108年5月,縣長楊鎮浯便邀約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及交通部等相關部會,來到金門視察交通建設,而時任交通部長林佳龍當時也同意將馬山港案納入五年一期的國內商港發展計畫。事實上,馬山建港計畫除了有利於金門產業活絡,對平衡金門東西半島的發展亦有關鍵性的影響。

「馬山港」可有效紓解水頭港旺季現況,更是增進金門產業活絡的強心針。
「馬山港」可有效紓解水頭港旺季現況,更是增進金門產業活絡的強心針。

平衡東西差異 馬山港起關鍵作用
馬山所在的金門東半島,長期以來發展不及西半島的金城,久而久之擴大了城鄉差距,未來若馬山順利建港,無異是對東半島產業進程注入一股活水。「馬山港是以金門至泉州及翔安機場航線之客運港埠為發展定位,希望藉由小三通人流商機,刺激並帶動金門東半島經濟發展。」金門縣長楊鎮浯表示。

事實上,馬山港肩負的任務相當多元,一方面可輔助經營小三通客、貨運,對接泉州石井港及備援未來翔安機場轉運旅客,並紓解水頭港區快速增加的旅客量;再方面於觀光上還有著提供東半島海上遊憩據點的功能,既可活絡地方經濟及促進產業轉型,更能在平衡東西半島經貿發展上起了帶頭作用。

服務客群以金泉航線為主 年可達200
對於馬山商港在未來小三通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楊鎮浯縣長做了進一步闡述,他指出,目前廈門翔安新機場興建工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該機場位在金門北邊的大、小嶝島之間,具有良好地理與交通優勢,被定位為廈門、泉州和漳州大都市區的樞紐機場,其與廈門高崎機場形成雙子機場,啟用之後可望迎來大量的國際旅客,「而從馬山到泉州石井航線,相較目前水頭到石井的距離近了許多,且陸方也規劃在翔安機場興建客運碼頭,未來無論水頭或馬山至翔安機場都有替代性的功能,也為金門東半島的整體發展帶來極大的助益。」

馬山港目標客群以金泉航線為主,並分擔部分由翔安機場轉運旅客,新建後將縮短金泉航程可達30分鐘,創造金泉小三通人流商機。港區規劃將採離岸配置,橋梁通水可維持近岸波流通過,減低對海岸環境影響。馬山港初部規劃離岸填築陸域面積約2公頃,新建3層客運中心1棟、浮動碼頭1座(客船泊位2席),以及可容納小客車180部、遊覽車20部之停車場,服務量能可達每年200萬人次。

在縣府積極爭取下,配合交通部要求,目前前置作業包括綜合規劃、政策環境影響評估、水下文化資產調查、變更國家公園計畫等正持續進行中,其中綜合規劃已於111年5月完成期初作業,預計於113年第4季完成綜合規劃成果報告。之後等交通部核准申請後,完成環評等程序,便可進入實質建港工程階段,可以想見,「馬山港」的落成無疑將成為帶動金門產業邁進一大步的重要火車頭,也讓人看見金門未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