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區塊
財經
熱線

解密巨大延票之亂1/「行政院、國安局都嚇到!」 女董座:這只是工廠發出的庫存警訊

巨大董事長杜綉珍(左)與執行長劉湧昌(右),在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發表全球第一台擁有最完整碳足跡盤查的自行車款Stance 29 1,並解密延票風波起因於太緊繃的生產氣氛。(圖/翻攝自單車身活臉書、陳柔蓁攝)

巨大董事長杜綉珍(左)與執行長劉湧昌(右),在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發表全球第一台擁有最完整碳足跡盤查的自行車款Stance 29 1,並解密延票風波起因於太緊繃的生產氣氛。(圖/翻攝自單車身活臉書、陳柔蓁攝)

「我們都嚇到,工廠就直接把信發給供應商」,自行車龍頭巨大(9919)董事長杜綉珍3月23日在2023年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心有餘悸地提起去年底巨大對供應商延票45天延票之亂,這「注意庫存」警訊,到現在付款一切正常,因為恰好發在電子業去庫存關鍵期,頓時成了市場恐慌情緒的出口。

時間回到去(2022)年12月12日,在巨大內部供應商平台上,由巨大全球製造中心製造長顏清鑫署名,發出的公告表示,因全球客戶要求延後票期到120天,壓力龐大無法獨自承擔,因此要求協力廠從111年12月起到112年3月出貨的貨款,一律展延45天付款。

在此之前,電子業壟罩在庫存危機陰霾中,這則告示現身後,恐慌氣氛瀰漫到自行車業,震動資本市場,導致巨大隔天股價跌停,7個交易日市值蒸發超過百億元。不僅造成創立50年的巨大集團信心危機,也是70多年來台灣自行車業前所未見的窘境。

巨大對下游付款展延一事,甚至驚動到行政院、國安局。巨大執行長劉湧昌回憶:「跟原本模範生的形象差太多,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還很認真,親自在早上7點多打電話來問說,龍頭廠怎麼有錢付不出來的事情,有沒有什麼要幫忙的,叫我仔細想,下午再打來。」「還真的下午六點多又打來,不過巨大真的沒有事耶。」

自行車模範生巨大的延票風波,震動資本市場,行政院長副院長沈榮津致電關心。(圖/翻攝自雅虎奇摩報價、周志龍攝)
自行車模範生巨大的延票風波,震動資本市場,行政院長副院長沈榮津致電關心。(圖/翻攝自雅虎奇摩報價、周志龍攝)

巨大採用一條龍式的自行車產銷模式,自製自賣比例高達65%,在同業中已非常靠近消費端,但疫情間仍飽受客戶重複下單的困擾。「自行車業過去三年旺到不行,客戶在外面催要快交貨,工廠神經線已經拉太緊,產線從一個Shift(輪班)加到兩班、三班…大家都過勞。加上我們供應鏈說,不願意增加產能,為了等一部分零件,交期只能越來越長。」杜綉珍告訴CTWANT記者。

疫情間發生了種種亂象,「有叫我們36個月以前下訂單ORDER。巨大荷蘭廠因存貨太高,員工被叫到警察局去問、遭到罰款。中國才解封,卻火燒船,影響到零件運送。」杜綉珍無奈地說,「45天之亂只是總結。」

巨大全球製造中心收到大客戶延後票期到120天的要求,因此提前在去年底發出「注意庫存」警訊,希望協力夥伴有一起共度「銷售淡季」的心理準備。只是這紙公告,正好在電子產業「調節庫存」的低迷時期,市場恐慌情緒找到了宣洩出口,被貼上「恐有現金流風暴」標籤。

荷蘭捷安特歐洲分公司。(圖/報系資料照)
荷蘭捷安特歐洲分公司。(圖/報系資料照)

這場延票捲起的風暴嚇到的杜綉珍,親自了解怎麼會用這種用詞和方式通知供應商:「工廠說平常就是這樣溝通,也用工廠的語言寫出來」,劉湧昌自承:「溝通方法不高明。」此事也為老廠上了一堂危機處理課。媒體好奇提問,是否想過要客戶「先付錢再交車?」杜綉珍回說:「把客戶逼死沒用。」

45天延遲付款的緊張期已過,「這幾個月下來,我們財報沒問題,台灣的銀行會有顧慮,但外商說沒問題。」劉湧昌在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上,再三保證,「公司沒有現金流疑慮」。

接下來,「我們要找尋『供需失衡後的再平衡』。」劉湧昌說,今年去庫存仍是主軸,「肯定很挑戰,不可能比去年、前年好,消化庫存時間出乎意料,比我們想像的慢,有些船上的還沒算到,一年前訂的還在交貨」,並透露(自行車業)大家庫存還處於高水位,「可能需要2個旺季、9月結束之後,庫存水位才能降下來。」

其實巨大2018年起,營收、獲利皆以雙位數百分比幅度高速成長,去年營收920億元、年增12.4%,稅後純益(EPS)15.51元、年減1.8%,「休息一下,沒有天天在過年、吃年夜飯的。」杜綉珍分析,基本車款去庫存需要時間,中、高階車款仍有成長性:「過去3年想騎車的人都騎了,入門款就會賣不好,已經騎了的肯定要進階、換好一點。」尤其看好中國市場,劉湧昌以INCREDIBLE(難以相信)形容:「還有兩位數%的大幅度成長。」

圖為美利達參加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圖/方萬民攝)
圖為美利達參加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圖/方萬民攝)

另一個自行車品牌美利達(9914),也認為高階自行車需求仍在。該公司行銷本部副總經理鄭文祥表示,自行車屬於半消費財、是買方市場,消費者有需求,但會等待折扣,高階車種並沒有折扣,需求仍能穩撐。

依電商巨擘阿里巴巴發布的《2023年運動用品自行車全球商機報告》,美國、法國、義大利、英國等2022年對電動自行車均推出補貼政策,預估全球騎行市場規模2023年達到580億美元,其中約200億美元是電動自行車貢獻。

「以前我常去日月潭騎車,現在看(潭底的)九蛙都出來,歐洲也是暖冬,降低碳排真的很重要!現在歐洲開車很貴、停車很貴,加油、充電很貴,所以停車容易、又能健身的電動自行車,需求趨勢不變。」杜綉珍仍樂對電動自行車商機。